[爆卦]第一角法第三角法符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第一角法第三角法符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第一角法第三角法符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第一角法第三角法符號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地下電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天影迷們熱議的話題,大概是【YouTube 與金馬影展、中影、牽猴子、GagaOOlala 及國家電影中心合作,從 11 月 5 日到 11 月 27 日開始,於每晚 8 點免費放映電影】。 片單很吸睛,包含李安的「父親三部曲」、蔡明亮首部劇情長片《青少年哪吒》、也能看見王童、胡金銓等人的作品...

第一角法第三角法符號 在 地下電影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2-04 14:17:03

昨日影迷們熱議的話題,大概是【YouTube 與金馬影展、中影、牽猴子、GagaOOlala 及國家電影中心合作,從 11 月 5 日到 11 月 27 日開始,於每晚 8 點免費放映電影】。 片單很吸睛,包含李安的「父親三部曲」、蔡明亮首部劇情長片《青少年哪吒》、也能看見王童、胡金銓等人的作品,...

  • 第一角法第三角法符號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1-03 21:00:57
    有 1,346 人按讚

    今天影迷們熱議的話題,大概是【YouTube 與金馬影展、中影、牽猴子、GagaOOlala 及國家電影中心合作,從 11 月 5 日到 11 月 27 日開始,於每晚 8 點免費放映電影】。
     
    片單很吸睛,包含李安的「父親三部曲」、蔡明亮首部劇情長片《青少年哪吒》、也能看見王童、胡金銓等人的作品,甚至是讓我看得很開心的《大俠梅花鹿》等片也在列。
    ‼️完整片單與日期請見:https://bit.ly/3oSbeY5
     
    雖然這些片子目前能在付費的串流平台一睹風采,但免費的總是最香, 11 月大家真的不缺電影陪伴。而既然 YouTube 的開幕片是李安的《囍宴》,那就簡單聊聊《囍宴》。
     
    1991 年,李安沈潛多年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推手》歷經波折終於問世,立刻入圍該屆金馬獎 9 項大獎,並抱走評審團特別獎,初試啼聲的處女之作即一鳴驚人。
     
    獲得成功的好評帶動之下,李安第二部劇情長片不用等數十年,1993 年《囍宴》就推上世人眼前,且這一回除了騎走金馬最佳劇情片、導演、男配角、女配角、原著劇本獎之外,更在歐洲三大影展柏林影展擒下最高榮譽金熊獎,而後更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讓李安的名聲徹底打入國際影壇。
     
    《囍宴》故事講述主角華人偉同以及同性伴侶美國人賽門在紐約過著安定生活,但偉同遠在台灣的父母希望抱孫,不斷催婚,這時只好找上在美國苦無綠卡拘留,不斷躲藏過日子的女性威威假結婚,以便完成父母心願,正當父母從台灣遠行到美國祝賀而後舉辦囍宴時,偉同真正的性傾向才呼之欲出,而偉同、賽門和威威兩男一女的關係也正如風暴般上演。
     
    《囍宴》是李安以東方視角,看向同性戀以及傳統價值觀的對立,近一步說,李安透過此片對著傳統婚姻以及中國思想「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提出質問,且因同性戀在實質上無法「傳承血脈」,也就與「盡孝」二字拉開距離,傳統定義的「孝道」在片中盡乎失能,而偉同委曲求全的「盡孝」,只為給兩老抱孫,成全上一代的「家」,將自我矮化,正也是東西方最大的根本差異,至於李安也同時拉出對婚姻的疑慮,兩人成婚,究竟是為父母,還是為自己?
     
    李安巧妙地利用偉同這個角色,闡述人性的矛盾,當「自我」想忠於本性(正當做一名同性戀),卻又被傳統思想捆綁束縛(為了爸媽好,只好隱藏自己假結婚),李安以此衝突做出極佳的戲劇張力。

    李安也利用場域符號解釋了為何偉同爸媽來到紐約,是居住在賽門家中,一個屋簷下,藏著偉同身陷兩難、無法完滿的意識形態。一面是愛情;另一面則是家庭,天秤倒向何方都不恰當,這個家也就尷尬地沒入謊言中,無法運轉。《囍宴》就在這獵奇卻寫實的劇本(房子)中,揭露中國傳統與西方進步對立的真正核心。
     
    看著囍宴上一連串荒謬事,其中李安本人客串一角,飾演出席婚宴的友人,當中吐出一句:「你正見識到中國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這句話不只對著劇中角色說,更對著觀眾說,眼前檯面上的囍宴打得火熱,看似荒誕,但檯面下複雜的三角關係、家庭難題更是暗藏洶湧。
     
    縱使李安這句話突兀,但已然替全片點題,中國,更或者台灣等華人語境下的壓抑,就是這數千年歷史的壓抑與共業,所謂「盡孝」,不過就是逢場作戲,笑鬧之間的虛偽應事,真正的「孝道」,該往何處,又該怎麼定義。
     
    《囍宴》全片節奏之好,深究核心內裡,壓抑沈重,但李安說起故事來絲毫不嫌笨重,反而輕盈地勾勒出一則笑淚交織的家庭肖像。戲中的轉折出現在威威懷孕,一連串的「意外」讓偉同真性情地對母親(注意,是對母親而不是父親)說出真相,在這類似告解的儀式當中,反而鬆動無法運轉的家。
     
    而當一家人都有集體共識,要瞞著父親時,父親老早就已經用眼睛看、耳朵聽,旁敲側擊地理解偉同的性向,這場「糊塗仗」,父親自然明白要持續打下去,只是在背地中運籌帷幄,釋出父親對兒子的愛。
     
    這對父母,一個在檯面上(母親);另一個則在檯面下(父親),體現了華人家庭中,孩子對父親與母親的態度,一明一暗、一白一黑,家的定義就緩慢地勾勒而出,李安的劇本,細膩同時精準。
     
    最後,李安仍舊給了角色溫柔,在機場送別兩老的戲尤其精彩,雙方告別時,父親對著賽門說:「謝謝你照顧偉同。」而後轉身對威威說:「高家會謝謝妳。」在這兩句上,前者是父親出於對兒子的愛,而在後者則闡述了中國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思想。高家的門面終須掛著,根深蒂固地道德觀,凌駕於愛之上,但能有這種發言,其實已經是父親做出的極大讓步,也讓這趟紐約之旅不虛此行。
     
    電影最後一個鏡頭捕捉兩老背影走入檢查區,父親舉起雙手接受檢查,彷彿過往恪守傳統價值的遲暮之人,正無可奈何地向現實投降。老一輩對新事物、新文化衝擊後的美麗與哀愁,表露無遺。然而,父親對著這兩人說出感謝之言,也算是變異的和解,兩老最終含淚說著「高興」,就是李安的圓滿了。
     
    細看李安的「父親三部曲」,都離不開「家」與「父權」,且各有千秋,對比起《推手》,父親的形象在《囍宴》似乎更為掏空,面對中西文化上的衝擊,父權也黯然神傷,而到了《飲食男女》之中,父權更像是一種老化、過時的緊箍咒,無法禁錮子女們,反倒徒勞,最後只能另求蔽所。有機會再談。

    #李安 #囍宴 #YouTube電影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