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第一神拳一步原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第一神拳一步原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第一神拳一步原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第一神拳一步原型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875的網紅幽樹的療癒客棧,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從榮格心理學看尚氣與十環】 如果單以劇情、演技與人物設定來說,尚氣可能會是漫威系列裡表現最不佳的一部,其中大概是考慮到太多國家與文化因素,以致於無法把一個好好的題材拍得更有共鳴些,反倒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尚氣這部電影擷取了人類古老的原型心靈意象,對我來說很有啟發。 電影以「文武」帶著十環軍征服...

  • 第一神拳一步原型 在 幽樹的療癒客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9 20:08:34
    有 60 人按讚

    【從榮格心理學看尚氣與十環】
    如果單以劇情、演技與人物設定來說,尚氣可能會是漫威系列裡表現最不佳的一部,其中大概是考慮到太多國家與文化因素,以致於無法把一個好好的題材拍得更有共鳴些,反倒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尚氣這部電影擷取了人類古老的原型心靈意象,對我來說很有啟發。

    電影以「文武」帶著十環軍征服世界各地作為開場,緊接著才出現映麗對尚氣講述兩人相遇的劇情,然後我們知道尚氣的母親死了,如果從榮格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少年從只懂得殺戮的父親身旁逃走」的故事,如果再從他與凱蒂都過著看似自由其實毫無目標的生活來看,故事很明白的告訴我們,在個體心靈遇到的問題:陽性力量不足,原應作為楷模的陽性法則因過度僵化而無法提供支持與保護。

    (以榮格心理學看故事的角度,可以將所有角色當成單一個體心靈發展過程的隱喻)

    【缺乏良好發展的陽性力量】
    電影拿文武與映麗、尚氣與凱蒂這兩對人物,形成陰陽相互輝映的對照。文武遇見映麗後,兩人相戀並生下孩子,文武也將十環放入盒中不再使用,這段劇情我認為可以看成當陽性力量發揮到極限時,我們會發現若生活只剩下征服、掠奪、消費、競爭......心靈將會逐漸乾涸,唯有往內探尋自己的Anima(男性心中的女性面向),才有機會完整並豐富自己的內在世界。

    映麗與文武首次在竹林間交手的戲,演繹得相當有美感,文武握拳,使用得招式都非常霸氣,映麗以掌相對,呈現的都是曲線的陰柔姿態,陰陽力量之間相互撞擊,生出情感,彼此產生情愫是非常可以理解的。

    映麗的死雖然帶來極大的打擊,若文武可以將其視為過往濫用陽性力量造成的反撲,越加往內心探求慈悲的修練,或許會帶來很不一樣的發展,然而他將喪妻的悲痛轉為對尋仇兇手的恨意,反而喚醒過往那份只懂得切割、殺戮的力量,甚至希望兒子繼承報復的大業,於是將尚氣推入自我厭惡的深淵裡。

    尚氣的逃離,不僅是對於血債血還的殘酷所驚嚇,同時也是個體心靈中對於陽性面的殘忍宰制產生本能排斥,然而對尚氣來說有個麻煩,就是他這輩子沒有足夠成熟的男性楷模陪伴,因此他只有兩個選擇:成為跟父親一樣的冷血殺手,或是放逐自我成為長不大的永恆少年。

    【陽性只懂征服,陰性卻能順流】
    正因為整個電影建立在陽性僵化的力量上,因此尚氣的劇情推動幾乎都落在女性角色,也就是陰柔力量的發揮,尚氣第一次獲得陰柔力量的滋養,是母親在世時送他的「神龍之心」,後來因為一封假冒妹妹的信件而讓他被迫回到澳門,而過程中凱蒂雖然只是不太起眼的配角,卻同樣是支持與推動劇情往前進的助力。

    當三人來到大羅後,阿姨映南對他的照顧,以及在竹林間的交手,再次引導他連結回陰性的力量,這點顛覆大多數的武俠橋段,因為傳統的武林高手都是由男性師傅調教出來的,然而在尚氣請阿姨指點功夫的時候,阿姨只是替他輕輕地鬆開拳頭,告訴他:「你得先認識自己是誰」同時告訴他要能承認自己的出身,這個片段很短,卻相當具有深意。

    文武的招式一直都是握拳,典型陽性剛硬的姿態,映麗的招是一直都是掌,陰柔流動的姿態,映南將尚氣的拳頭鬆開,暗示著他與母親的連結,提醒他是父母親的兒子,則進一步暗示著無論他心中對文武有多仇恨,他身上終究留著這條血脈,憎恨血脈等於憎恨自己,這樣的人終究無法施展自己全部的力量。

    自此,尚氣的生命完整了。他先是重新接回心中對母親的情感,同時承認並接受自己是父親的兒子,他可以不認同父親的行為,然而他需要承認父親在自己的生命中有個位置。

    【真正與自己內心的陽性力量和解】
    與阿姨過招使尚氣意識到自己從來沒有真正面對家族的影響,這讓他開始覺悟到自己需要進一步去發展屬於自己的力量,於是當他與文武正面對決時,才是整合陰陽力量,進一步發展深刻自我的關鍵。

    在這裡電影劇情演得很快,處理得比較不細膩,然而我覺得最後他在對戰中逐漸讓十環轉而認同自己的過程,是榮格個體化歷程中很精彩的一幕。

    文武作為尚氣的父親,甚至可說是他的陰影,這點一直折磨著尚氣,尚氣先是逃避,後來又轉為過度認同(想要殺死父親),這都不是面對陰影的最佳方式,這也讓他在一開始的對決中直接被文武打落湖底,然而卻也是這樣的過程,讓他再次於潛意識深處遇見了神龍之心。

    在這裡,他才真正明白,神龍之心不只是母親當年給自己的墜子,他自己的心就是神龍之心,這也是為何大羅裡的人都得到神龍庇蔭的原因,因為自我與自性原來就不是互相排斥與獨立的兩個部分。

    當他真正接納與整合了自己的陰性面,也才有力量進一部去理解文武,理解自己內心的陰影,因此他超越了只懂得使用陽性力量的文武,成為十環的新主人。

    【深刻理解自己,就是個體化,也是收復十環的關鍵】
    十環是什麼?在電影裡還沒有給出具體解釋,環具有陰柔的屬性,本質上是陰柔力量,文武卻將其運用在殺戮與征服上,似乎暗示著他終究無法成為十環真正的主人,十環也讓我想到塔羅的金幣十,是具有完滿陰性力量的物品。

    尚氣從逃離父親身邊的少年,遇見了自己的Anima(凱蒂),受到內心召喚踏上了個體化的道路,持續面對父親所遺留下來的陰影,並且透過重新與母親連結,來發展自己內在陰柔的力量,這讓他成為一個比原來更完整的人,這是個體化的歷程,也是一趟深刻理解自己、與自己和解的過程,這使得他成為十環的主人,也使他超越了文武的生命。

    雖然這部電影的劇情,真的拍得不太好,然而如果從榮格心理學的角度,我想尚氣長大成人的過程,帶給我們許多的省思與提醒啊!

    (圖片取自網路劇照)

  • 第一神拳一步原型 在 Hew Kuan Yau 丘光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12 08:56:38
    有 1,388 人按讚

    这是我四年前些的文章,今早FB弹出来,再share一次。

    我给民主行动党50週年党庆的箴言

    文/丘光耀博士

    今年是民主行动党50週年“党庆年”。我适逢今年七月退党,然斗争精神一刻都没有离开过。

    我相信讲真话是美德,历史学者也最忌讳作假。我仅此向行动党的朋友们,提出我的一些观察和善意批评。

    这个党,从被讥笑为“万年反对党”,到“308”终于能一尝州级执政权力,甚至在“505”距离问鼎布城,只有一步之遥而已。

    五十年,对于一个严肃、老牌的社会民主主义党,它有过高峰,也有过困顿;它有过重创,也有过复兴,然而它未来将走向何处?当下新的政治格局,包括选委会新一轮的选区划分,这套游戏规则,对于循选举斗争的行动党,其势力会进一步扩张,还是逐步萎缩,以致打回原型?

    半个世纪以来,大马国人尤其非马来人,对行动党都投以极大的热情和希望,即使在上个世纪,没有机会看到火箭执政的岁月,所谓的“钟摆定律”,都从未让行动党沦为一蹶不起的“蚊子反对党”。

    五十年以来,非马来人支持行动党,理由可以很多,诸如要教训国阵(巫统)、国家不能没有反对党、火箭比其他反对党可靠、行动党高调反贪污、行动党领袖不畏坐牢、马华民政太无能,甚至林吉祥的政治硬汉形象等等,不一而足。

    然而在我看来,支持行动党最关键的公约数,就是非马来选民都大致认同,大马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因此“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比巫统的“马来人的马来西亚”更适合奉为大马建国的核心理念。

    众所周知,“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这是行动党领袖在群众演讲、政治文告、文宣传单、布条横幅、政策宣言最常用的一句口号/概念/主题/词彙。然而,这麽显性的斗争目标,这十个字,却从未列在党章的“宗旨”里头。

    反之,行动党另一个隐形的意识形态,即:民主社会主义(Democratic Socialism),从1966年就被列为党章“宗旨”的第一条,演进到2005年修改新党章,在“宗旨”依然是位列第一,只不过表述改成了“社会民主主义”(Social Democracy),这和欧洲许多兄弟党的修章发展逻辑,基本一致。

    这个反差现象值得研究。

    在火箭党争的历史上,派系挑战者(如KOKS派系)都曾指责林吉祥背弃“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然指责行动党不重视“民主社会主义”者,唯独柯嘉逊博士一人。

    在我看来,林吉祥领导行动党的时代,确实不很重视左翼意识形态的论述和理论建设,因为自513后,“左右对峙”和“阶级矛盾” 从未在大马的朝野政党竞争中突出过。林吉祥也似乎不很在意对手的意识形态批判,因为他知道社会各界普遍不感兴趣,亦不会影响选举大局。

    我这麽说,不意味大马没有阶级剥削问题,而是“阶级意识”(class consciousness)被“种族意识”遮蔽,导致前者不彰。加上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工人的“阶级意识”根本就无法促进工运的发展,反而促退。而行动党作为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五十年来从未靠工运来做阶级动员,这跟欧洲的兄弟党状况有所不同。

    即便如此,我不认同一些激进左翼人士所曰,“种族意识”是伪问题,是剥削阶级(执政的资产阶级集团)蓄意製造出来转移社会矛盾的政治烟雾。

    原因很简单,我认为,人,不会只有一种社会属性。

    他/她有阶级属性,也有民族属性、宗教属性、性别(性向)属性,甚至如东马两邦,有地域属性。故此,他/她面对的身份认同,遭遇的社会歧视,面对的社会压迫,或者说包括享有的社会特权,其实都是多面向的。

    好比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穆斯林女人,一个在一夫多妻制下“共夫”的女人,一个家庭经济拮据的女人,一个在马来甘榜不具备现代化教育所赋予白领阶级谋生技能的女人,你说,她活在当今的大马所面对的多种压迫和剥削,独尊左翼的阶级斗争理论,可以提供全面的分析和答案吗?

    一个人,一个男人,一个出自基督教传统家庭背景的男人,一个同性恋男人,一个华小毕业,有独中文凭,放洋留学的男性中产阶级,但经济状况却逐步向下流动的大都会工薪管理人员,请问,他在国阵统治下的马来西亚,难道只面对单一的压迫和歧视?

    故此,行动党作为“进步政治”(progressive politics),它要代表被压迫、被歧视、被剥削的马来西亚人,就必须认识到国阵这股保守的统治力量,从阶级、民族、文化、宗教、性别各个面向都是压迫者和剥削者。

    然而,多元的大马,历经国阵60年的种族威权统治,已沦为一个严重分化的社会。伊斯兰原教旨的崛起,又成为新添加的反动势力,让穆斯林和非穆斯林,面对多一重的社会压迫。

    恕我直言,行动党近年来因为“政治正确”,为开拓“选举蓝海”、“爱马来人”以及“不要让马来人感到不安”的思路,隐隐约约地盘旋在某些党高层的脑海裡,以致逐渐将政治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争取马来人的支持”,而非“争取被压迫马来西亚人的支持”。

    在我看来,马来人不是铁板一块,应该按社会属性,区别对待。

    首先,我们在招收马来党员时,切记要重质而非重量,更不能“凡马必收”。马来人有进步的、中庸的、开明的,具现代化脑袋的,甚至是激进的,这些才是我们要招收和培养的对象(未来议员)。那些属民族保守的、政治投机的、宗教反动的、敌营跳槽的,一定要审慎审核,不然后患无穷。

    再则,行动党的支持力量,主要是“被压迫的马来西亚人”,这尤以“民族压迫”和“文化压迫”最为显著。所以非马来老百姓除了面对马来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面对同样的阶级剥削外,前者还多受一层民族压迫和文化歧视的苦难。故此,行动党不能将非马来社会所面对的多种压迫问题,为顾全“争取马来人支持”这个大局(big picture)而淡化处理。

    第三,行动党应该按自己的“原我正面形象”在多元的社会裡大展拳脚,而非因顾及巫统在马来社会所塑造的“假我扭曲形象”而绑手绑脚。我们是清廉的,不会因为巫统污衊“林冠英买便宜算贪污”而受累。我们是信仰多元世俗价值的,不要因为伊斯兰党和巫统的反动教条而害怕马来人误解我们。我们是主张民族平等的,不要因为“爱马来人”,怕“引起马来人的不安”而搁置我们“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之鲜明旗帜。火箭原本就是1965年马新分家的历史产物,不要因为马来人害怕李光耀而在处理党史时蓄意遮蔽民主行动党和人民行动党的历史渊源。还有,火箭的第一任秘书长蒂凡纳曾是新加坡总统,这是事实,也是荣耀,无需害怕马来人知道。

    第四,我们在政治战略上当重视巫统,但在选举战术上不能忽视国阵华基成员党。近期有中央领袖表示,行动党今后的主要敌人是巫统,不必在乎马华民政,恕我不能苟同有关分析。马华民政虽然在505后大败,但并未彻底崩盘,它们在华社传统的商会、宗乡团、神庙、地方组织、报社都还有桩脚,华校董事局也都是他们的势力范围,力量发展大到甚至可以攻陷董教总,所以行动党绝不能等閒视之。再则,我们505中选的新科议员,包括马来和印裔议员,也有地方服务记录欠佳,口碑很差的州级领袖,这都是我们的软肋。最为关键的是,行动党出战的选区,主要还是面对马华民政和人联党。好比在柔佛州,除了林吉祥硬撼巫统,其他候选人主要还是对垒马华。所以,华社面对的议题,非马来人面对的多重压迫,我们都要积极应对,否则下场就是“安顺补选”扩大化的悲剧。

    如果我们真的认为巫统才是火箭敌人,那麽我们在马来乡镇有否配置“软实力”佔据回教堂?我们在马来公务员系统有多少统战人脉?我们是否准备由马来同胞担任秘书长一职?我们是否准备修改党章,在各个党组织设“宗教司局”,然后再向希望联盟的友党争取更多马来选区上阵,和巫统全面开打?

    很显然,上述的假设是不存在的,因为没有社会客观条件作为战略和战术部署的基础。尤其在明年,国会通过新的选区划分后,大马的政治版图基本是在“红海竞争”,即“行动党的红海”和“巫统的红海”,彼此间没多少交叉的“蓝海”可以再被对手开拓。

    纵观50年走过的风雨路,我建议行动党今后应该定位在捍卫马来西亚“宪政世俗”和“多元民主主义”的进步政治。基于种族比例的结构性制约,加上民族和宗教压迫的多重性矛盾,行动党的选举,不可能奢望“红蓝通吃”,欧洲兄弟党曾经有尝试要设“左右通吃”的“全民党”(catch all party)定位,但最终这个路线被证明走不通,不仅让自己的传统支持者离散,也助长了极右翼民粹主义的抬头,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政治正确”走过了头,真理也会变成谬误。

    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积极耕耘,固本培元。我就送给行动党人这16个字。

  • 第一神拳一步原型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09 20:24:00
    有 167 人按讚

    金馬57《同學麥娜絲》:以為自己是一元,沒想到只是五角命。
    .
    「大爆炸前,可能只是一片混屯......」
    .
    圖文好讀版:http://mypaper.pchome.com.tw/hatsocks75/post/1380467238
    .
    黃信堯導演的《同學麥娜絲》,故事聚焦在四個常湊在一塊打牌的同學身上:有著導演夢的添仔、事業不上不下的電風、經濟拮据的罐頭、以及開紙糊店講話會結巴的閉結。劇情架構有些鬆散,沒有高潮起伏的故事主軸,只是透過鏡頭捕捉到這群人的一小段生命歷程。
    .
    《同學麥娜絲》比《大佛普拉斯》還熱鬧。黃信堯導演的旁白在新作的存在感更強,《大佛普拉斯》只存在銀幕背後,擔任稱職的劇情介紹人。《同學麥娜絲》有一點點「偽」紀錄片的味道,刻意讓觀眾意識到導演就在鏡頭外。既是《唬爛三小》的延伸(《唬爛三小》是《同學麥娜絲》的創作原型),也說明這個故事之於導演,更為親近與私密(不像《大佛普拉斯》旁白的疏離)。
    .
    《同學麥娜絲》有很多有意思的設計。例如開場字幕的人名被硬生生截斷,片名叫「麥娜絲」,人名就「麥娜絲」(減半)。開場人名的呈現方式,也可以是主角們看待自己人生的方式,不上不下,沒有更好也沒有更壞,看不完整(生命剛到中年)卻又彷彿猜得到未來可能的走向(即便只有出現半截字,觀眾都猜得出是哪些字)。
    .
    「明天(銘添)你想上我嗎?」
    「今天就想。」
    .
    另外,陳以文飾演的高委員和鄭宇彤飾演的委員助手瓦樂莉,之前就有在《大佛普拉斯》出現過,這兩個角色身邊的人都有個特點,笑裡藏刀,高來高去。《大佛普拉斯》酸上流階級的奢華糜爛,《同學麥娜絲》繼續挖苦上流社會話術的高雅與文藝(虛偽與攻擊),偷情可以用香濃醇咖啡暗示、嗆聲可以模仿三流電視劇的台詞外加一抹調味的法文來展現階級。有趣的是,電影裡的「官啊(委員、市長)」都在廁所喬事情,暗諷這些政客私下行事都是屎尿(排泄物),高級不到哪去。
    .
    此外,《同學麥娜絲》片中有三場夢境,添仔夢到自己在導戲、罐頭夢到AV男優加藤鷹親自授課、閉結夢見死去的「顧客」來紙糊店視察產品。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境多少會呈現出人們潛意識裡的渴望。添仔在夢裡導戲的語氣很專業,但現實人生卻是對戲劇的專研不如罐頭深入,對客戶總是低聲下氣百般妥協。罐頭夢到加藤鷹,出於對外表的欠缺自信,希望加藤鷹的「金手指」可以讓他成為萬人迷(或讓自己心儀的校花刮目相看)。至於單純善良的閉結,現實生活講話結巴,到了夢裡說話立刻變得流利,暗示閉結在另個世界,或許才會如魚得水。
    .
    一部電影能否引起觀眾的共鳴,除了各種好玩的元素大集合外(《同學麥娜絲》幾乎每五分鐘一個哏,有時候覺得太有趣太好玩,有時候又會覺得這些創意有點喧賓奪主),也跟電影的「角色」有關。《同學麥娜絲》的「角色」鮮明有趣:添仔是懂得把握機會的人,從他幫市長拍廣告時,頻頻恭維與拍馬屁的模樣,我們大概猜得出來這人的身段能屈能伸,懂得扮豬吃老虎。當機會送上門,添仔自然不會放過,一開始說自己會「傾聽」(聽話),後來接手「導戲」變成「明天/銘添會更好」,把每個場子都變成自己想要的模樣。添仔這角色寫得好,在於他從頭到尾沒有翻臉不認人,就算取得更多的權力,依然繼續跟高委員合作。他在造勢場合上說「傾聽」(高委員的意見),高委員則是疾呼「明天會更好」(添仔的意見),暗示兩人即便內心互有疙瘩,卻也懂得給彼此留後路不製造更多的敵人。老同學看添仔,覺得他自私與無情,#但添仔不過是想把自己的人生導成一部賺大錢的賣座電影罷了。
    .
    「大家都知道你能力很好,但你的能力好到讓人難堪。」
    .
    電風跟添仔是個對立面,電風能力好,添仔會做人。能力好的人在職場上會被嫉妒與紅眼,懂得拍馬屁的人則是步步高升。電風有個停車位,窄窄的,停一台車勉強剛剛好。那個停車位就像電風的人生寫照,過得去但手腳施展不開。電風就跟大部份的人沒什麼兩樣,年輕時候有很多抱負與憧憬,可惜原則太多或是不懂做人,機會被他人給一一搶走。電風的主管跟他是老同學。主管的名字叫「梅益源」,聽起來像是「沒一元」,年輕時同學們給他取了個「五角」的綽號。多年過去,五角早已不是五角,但電風依然是電風,轉來轉去嗡嗡吹,沒能變成冷氣,繼續過著平淡(又有些焦慮與心有不甘)的生活。
    .
    #底下有關鍵劇情,請斟酌閱讀
    .
    .
    .
    .
    「仙女下凡,一切都會被打回原形,失去了距離,也就失去了美感。」
    .
    罐頭在戶政事務所工作,探訪不同階級的人。某次查戶口時,發現學生時代暗戀的校花如今是性工作者。罐頭想要跟校花求愛,但又對自己外貌沒有信心而不敢追求,好不容易鼓足勇氣向對方告白,卻在關鍵時刻落荒而逃。逃離現場的罐頭在大馬路上哭成淚人兒,他的淚水是明白兒時閃閃發光的人,如今變得跟他一樣黯淡。生活不只折磨了自己,也折磨了他的女神。麥娜絲象徵罐頭對美好生活的想像,如果連這分嚮往都變得黯淡,那人生還能怎麼過下去?
    .
    話說,《同學麥娜絲》有一場戲對我來說實在有夠曖昧,罐頭在夢中與麥娜絲發生關係,夢醒後,見到加藤鷹前來拜訪他(夢中夢),並且親自授課,讓罐頭學會「金手指」的奧秘。罐頭在電影裡有一直表現出對校花的愛戀,甚至做了春夢,但他和麥娜絲在現實生活並沒有發生任何親密關係,加上罐頭開場未久就在三溫暖自殺未遂、他在夢裡被加藤鷹教導(玩弄)他「握緊」的手心,對方還因此手部高潮...害我忍不住猜想:#罐頭是深櫃同志嗎?#他的夢境其實不是在意淫校花而是加藤鷹?!
    .
    四個主角最討喜的人物莫過於閉結了,一個單純善良的好人。電影開場有陰陽眼的閉結看到「老李」(陰間使者)一幕,觀眾大概就猜到他可能的結局。只是結局一刻真的來臨時,我還是有點感傷。閉結這個角色讓會我想起《大佛普拉斯》的肚財。黃信堯導演在這兩個角色身上都投注了大量的溫柔,他讓肚財吃飽飽了才上路(加菜的雞腿),也讓閉結找到幸福(可依靠的對象)才上路。閉結這個角色的體貼,在於他橫跨生死兩界,為生者付出(阿嬤與同學)也為死者付出。這個世界因為有閉結的存在而變得更美好一些。
    .
    講到這不得不提本片我最喜歡的女性角色:王彩樺飾演的阿月。她和閉結的愛非常動人,閉結想什麼她都懂,#語言有時候會騙人但心裡的話最是真實。阿月從跟閉結認識的第一天起,就不是在看對方的外貌(或身家財富),而是內在的靈魂。導演安排阿月這個角色,不只是讓閉結在生命的尾聲體驗幸福的滋味,更是因為阿月的存在讓他的枉死得以瞑目(阿嬤有人可以幫忙照顧)。
    .
    《同學麥娜絲》之於我的缺點:我不太喜歡片中幾場性愛畫面,總覺得有拖慢電影的節奏、#我也不那麼喜歡影片過度依賴旁白才能把概念說得清楚,例如片尾的房地產風格廣告,導演若沒有解釋,我可能會猜不出它所代表的意義。矛盾的是,儘管覺得旁白有點講太多講太仔細,但我又很愛黃信堯導演的聲線與口條(目前還沒聽膩),大部分時間仍會被導演生動的旁白勾起或笑或哭的情緒。
    .
    另外,我很喜歡《同學麥娜絲》的結局,黃信堯導演特地在結尾入鏡(從鏡頭後方跑出來踹添仔),既是讓電影有「實感」(讓我想起《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導演成為自己作品的一部分),卻也更凸顯影片的「假」(畢竟都是熟悉的演員演出)。黃信堯導演踹添仔這場戲也讓我想起《海角七號》開場的「去你媽的台北」,帶有怒氣,彷彿兩部影片的導演都透過戲劇來宣洩他們對某些人或某些事的不滿。
    .
    如果電影裡的麥娜絲代表的是生命的美好想像,那麼添仔代表的便是成人世界的「現實」。《同學麥娜絲》片尾,導演與電風等人對添仔一陣拳打腳踢,不是因為添仔跑去選立委,而是感嘆老同學已經徹底變得「現實」。只是這樣大快人心的情節通常只會存在電影中,電影外的現實世界,人們常常無力抵抗看不順眼的人與事,只能把苦往肚裡吞,無奈地承認(接受)不懂做人不懂拍馬屁欠缺才華或機運的自己,不過是一隻飛不起來的雞。
    .
    最後,今年金馬獎的男配角入圍提名作品中,我只剩下張少懷的《腿》還沒看,單就《同學麥娜絲》的納豆和鄭人碩、《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戴立忍和《無聲》的金玄彬比較,我個人比較偏愛戴立忍和金玄彬,前者戲份少但戲感足,後者角色戲劇性強,很有渲染力。至於納豆和鄭人碩不會不好,可惜《同學麥娜絲》的四個角色表現平均,沒有誰特別突出與搶眼(施名帥和劉冠廷的演出也是同等精彩),少了讓人更驚豔的力道。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