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第一爐香小說心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第一爐香小說心得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第一爐香小說心得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cathysheu (愛看書的凱西)看板book標題[心得] 第一爐香-張愛玲短篇小說集之二時間...

第一爐香小說心得 在 明周文化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8-12 08:17:52

威尼斯影展公布,今年度金獅終身成就獎(Golden Lions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頒發予香港導演許鞍華及國際影星Tilda Swinton。許鞍華是第二位獲頒此獎項的香港導演,第一位為吳宇森,於2010年獲獎。她表示:「我很高興得悉這個喜訊,並為此感到榮幸。開心得難以...


誰能不愛張愛玲?正值青春年華的,讀她語不驚人死不休、殘酷華麗
的文字,如何不被那俐落漂亮所吸引?經歷過世事艱辛的,凝視爬滿
蝨子的華袍,又怎不為千瘡百孔卻極美的人生而動容?

一趟上海行,從消極讀者轉成中度張迷。認識了她作品裡的純粹美好
,開始有讀完心儀作家所有作品的想望(和行動)。年輕時沒讀懂她
的孤冷其實是「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中年重讀頗有驚醒之感。待
讀到萬轉千迴《小團圓》「是的,愛情完全幻滅了之後,也還有什麼
東西在。」更是徹底被擊潰。已經沒有了、幻滅了的愛,她還能從中
看到我們無法看到的,這樣令人望塵莫及的極度敏銳,像符咒加身,
之後只能乖乖成其死忠粉絲。

文字清淡但氣魄大的《秧歌》、通透細膩的極致悲劇《金鎖記》、
悲涼深沈的亂世情緣《傾城之戀》、令萬千讀者如痴如醉的《半生緣
》,這些都太愛太愛、千頭萬緒有待來日慢慢整理,想先從精煉的
短篇下手。《第一爐香-張愛玲短篇小說集之二》選輯的,是一則則
奇異的故事,就連篇名也一一精心策劃出怪調:茉莉香片、沉香屑、
花凋、心經....等,整本書瀰漫一種詭秘異境的氛圍。張迷們投票
選出的變態人物排行榜裡:曹七巧、葛薇龍、聶傳慶、蜜秋兒、許小
寒、白流蘇、佟振保、曼璐、沈世鈞等,在本書中就佔了四個,這些
極度病態的人物,以驚悚片的姿態,訴說人生的恐怖與罪惡、殘酷與
扭曲,烘托出一種極端覺悟的視野與思維。

選集中首篇《沉香屑─第一爐香》是張於上海文壇掀起一片驚嘆的
成名作,如此技巧圓熟的作品,出自年方二十三的青春女孩,除了
為其超逸絕塵的才情嘆息,還能說些什麼?本篇寫葛薇龍因物質誘惑
而走向毀滅的悲劇,並且尤有甚者,揭示出她更大的不幸:"心甘情願"
將自身賣給梁太太和喬琪喬-女人對愛情的痴傻與可悲,真如飛蛾
撲火般的壯烈。這讓人想起臨陣糊塗了的王佳芝,在愛國任務即將
完成的一刻,因易先生那看似“溫柔憐惜”實“悲哀”的微笑,就
以為“這個人是愛她的”,“心裡轟然一聲,若有所失”,蘊釀許久
的行動,連同性命一起付諸東流。女子因愛而墮落的過程中不無掙扎
,終究孤獨無助、難以逃脫愛情力量的宰制。

張的作品寫的幾乎都是女性的孤獨,她們的墮落和社會、歷史的外部
環境固然有關,但是更歸因於人性-所以物欲與情欲從來是張式書寫
一貫的主軸。這和同樣寫自發式墮落、然充滿陽剛氣的《駱駝祥子》
,有著很大的不同。不過若說愛情的魔力是《第一爐香》全部的重量
,未免是嚴重的誤讀,簡直等於應了那些不屑張作的讀者所言:「不
就是精緻高級一點的瓊瑤嗎?」"張愛玲熱"之所以能多年不退燒,
當然是因為作品裡無窮無盡的寶藏礦脈,雖有點師承鴛鴦蝴蝶派,
浪漫唯美的言情小說仍是遠不能及的。但這不及之處,可能要遍讀張
所有的作品(包括散文)才較能體會,否則很容易誤解此種女性沈溺
的一貫主題為耽美派文學。

以短篇集中另一著名經典《心經》為例,在整部使人陰森顫慄的選輯
中,她看起來算是明朗快活的,但越讀到後頭,越發現恐怖之處是
每個角色心中都有不為人知的陰暗,還有那荒唐迷亂、難以理解的
人倫糾葛。不少張迷因為受不了這心驚肉跳的感覺,而下意識排拒之
。但若理解張慣常設定的父親形象、舊社會婦女的處境、作者內心
深處對雙親憎恨與纏綿交織的複雜情結,便能體會到許小寒其實是張
自身的映照-極度自戀又極度自私,所謂”臨水照花人”。個人對《
心經》很是喜歡,她利用畸戀題材,將人性本質清楚地加以剖析,
並且也刻劃出男女不對等的關係,真是聰明。若細讀幾遍,還會發現
其中超隱微的意象與暗示,匠心獨具、精細極了!

張愛玲的魅力是多面向的:瑰麗離奇的故事、詩意動人的語言、生動
立體的人物、犀利精準的心理分析,當然還有本人傳奇的人生色彩,
但一本本作品讀來,發現她最不可取代之處,其實是深厚的藝術修為
,無意間讀到的一篇文章:深艷 藝術的張愛玲,詳述了張在音樂、
繪畫、舞蹈、電影各領域的鑽研,恍然大悟無人能及的張學,正是
單純來自對美的感受力。光是模仿張腔張調,或只是讀她熟諳的文學
作品,自然無法得其精髓,遑論超越。

很喜歡蔡康永《痛快日記》寫的張愛玲:
「我們常常望著天上的某顆星,被那顆星的光感動,對那顆星的光
許願—而那顆發出光芒的星,其實早已在幾百萬年以前,毀滅不見了
。對我來說,只要抬頭時仍看得見光,那顆星就仍在。那星已死了
幾天也一樣,已死了幾百萬年也一樣。

我看張愛玲,也是這樣。」

--
我的部落格:http://blog.sina.com.tw/cathysheu

我的書櫃:http://www.anobii.com/cathyshe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1.15.42
jwjw0513:唉 我想她會說:虛空的空虛 一切都是虛空 08/21 14:27
akrsw:大推張愛玲的短篇小說集。 08/22 11:08
ines1969:喜歡心經 08/22 11:19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