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第一次用iphone 14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第一次用iphone 14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第一次用iphone產品中有8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萬的網紅iPhone 瘋先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第一次用iPhone?不知道要怎麼操作嗎?這篇完整新手必學招式看完就夠了!...
同時也有4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330的網紅香港人在檳城Jas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得閒請我飲杯咖啡啦 https://ko-fi.com/jasforyou BGM from EpidemicSound 30日free Trail - 我亦都會有free 30日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referral/nt5eg7/ Follow me ...
「第一次用iphone」的推薦目錄
- 關於第一次用iphone 在 a g n e s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第一次用iphone 在 Kata 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第一次用iphone 在 Emily Tsai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第一次用iphone 在 iPhone 瘋先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第一次用iphone 在 貝琪梨 旅行藝創空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第一次用iphone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第一次用iphone 在 香港人在檳城Jas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第一次用iphone 在 Aotter Girls: Girl's Tech Tal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第一次用iphone 在 Something Shelle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第一次用iphone 在 a g n e s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10:26:16
Happy Sunday🦥 准备好迎接星期一了吗哈哈哈 #第一次用iPhone调色...
第一次用iphone 在 Kata 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7 11:45:04
講左好耐⋯⋯我我我我終於換新錶啦🤩 幾年前柴古聽到大神們討論已經有留意呢個牌子 身邊有朋友乜錶都試晒(一次帶3隻錶黎跑果種😂)最終都揀左呢隻!已經好想換Coros Apex Pro! 講下呢隻錶點解咁吸引我先! 我用緊尼龍錶帶同舊錶一樣重49g,但係係完全開啟GPS模式下可以維持到40小時,ultr...
第一次用iphone 在 Emily Tsai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5:02:40
- (文末抽獎!記得滑到最後一張看我跳舞) 相信舒特膚是不少敏弱肌族群的共同救星💫 舒特膚就是我的救命恩人🥺 第一次用了他們家的潔膚乳跟乳液🧴 皮膚敏感的狀況真的有改善 讓我印象超深刻🤣 / 這次試用到舒特膚清爽系列的HA玻尿酸也一樣好喜歡🤍 就讓我好好燒你們🤣~ 1️⃣ HA玻尿酸精華露 完全不誇...
-
第一次用iphone 在 香港人在檳城Jas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4-29 23:14:24得閒請我飲杯咖啡啦
https://ko-fi.com/jasforyou
BGM from EpidemicSound
30日free Trail - 我亦都會有free 30日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referral/nt5eg7/
Follow me on ??????
MeWe Page : https://bit.ly/3nE44oT
MeWe Group : https://mewe.com/join/hkerinpenang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hongkonger_in_penang
===========================
拍攝工具⬇︎
相機:DJI Osmo Pocket, Iphone 8 Plus, Sony Alpha6400
鏡頭:Sigma 30mm F1.4
混音設備:YAMAHA AG-03
麥克風:Rode Wireless Go, AT2020
航拍機:Mavic Air
===========================
剪輯工具⬇︎
Final Cut Pro X
===========================
合作邀約 Email : hkerinpenang@gmail.com
#廣東話youtuber
#灌籃高手國際服 #SLAMDUNK -
第一次用iphone 在 Aotter Girls: Girl's Tech Tal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3-28 21:00:13看更多編輯講 ROG Strix SCAR 17:https://agirls.aotter.net/post/58633
Linzy 第一次用電競筆電
真的被 ROG Strix SCAR 17 開了眼界
360Hz 的螢幕更新率加上機械式鍵盤
在追劇和打遊戲的體驗真的是爽感點滿
【製作團隊】
企劃:Linzy
腳本:Linzy
攝影:辣導
剪輯:辣導
字幕:辣導
監製:蜜柑、宇恩、Emma
✨✨✨加入獺友快充組:https://supr.link/zZE8x
【訂閱電獺少女 YouTube】 https://supr.link/o3WBV
【追蹤電獺少女 Instagram】 https://supr.link/nYIMY
【按讚電獺少女 Facebook】 https://supr.link/VAZd6
【電獺少女官方網站】 https://supr.link/AKiW8
🔥 熱門影片 🔥
iPad Pro (2020) 開箱!買了它就不用買 MacBook Air 了嗎?
👉 https://supr.link/01OOf
iPhone 備忘錄六大必知小技巧!超實用功能你會嗎?
👉 https://supr.link/e5vdr
交友軟體能交友嗎?女孩覺得哪款 App 最好用?
👉 https://supr.link/WDk9c
13 副熱門真無線耳機大亂鬥!AirPods Pro、Sennheiser、Sony...該挑哪副?
👉 https://supr.link/MmBj9
ROG Phone 3 電競手機上手!螢幕超狂規格,二三代配件可通用
👉 https://supr.link/5lfGe
※更多開箱影片 👉 https://supr.link/hEERu
※更多 iPhone 相關影片 👉 https://supr.link/AzR5u
※更多 Android 手機 👉 https://supr.link/0K9Co
※教學小技巧大公開 👉 https://supr.link/lfyZk
※熱門藍牙耳機這邊找 👉 https://supr.link/SdDPr -
第一次用iphone 在 Something Shelle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3-26 12:00:09✨請點開資訊欄 ✨
----------------------------
Hey Guys!! 第一次用iPhone錄影片~剪完後發現畫質還不錯 但音質完全不行啊😭這集應該會忽大忽小聲還請大家見諒
很慶幸自己有臨時決定要紀錄田點收涎儀式!!以後一定要放給他看
真的太可愛了~~~~~~(母愛大噴發)
----------------------------
✔️PRODUCTS MENTIONED
- 收涎麵包超人餅乾是我自己在網路上隨便搜尋的!不用搶也不用提早太久訂 但這部分我就沒有特別研究好或不好 建議大家可以自己找:)
----------------------------
✔️FOLLOW M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omethingshelley/
Say Something Podcast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6yo6J80CaL2rjh5uMnjhEV?si=vxYOgTXhTWm8fnv3NIOH7g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say-something/id1501120081
----------------------------
✔️DISCOUNT CODES
Sigma Beauty
https://www.sigmabeauty.com/
10% OFF : SOMETHINGSHELLEY
The Peach Box
https://www.thepeachbox.com/
15 % OFF : somethingshelley
YesStyle
https://www.yesstyle.com/zh_TW/women.html
10% OFF:SHELLEY10
----------------------------
💌Business Inquiries:
somethingshelley@gmail.com
FTC: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Some links are affiliated*
這支影片不是合作!*有些網址是有回饋的但不影響購買價錢*
第一次用iphone 在 iPhone 瘋先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一次用iPhone?不知道要怎麼操作嗎?這篇完整新手必學招式看完就夠了!
第一次用iphone 在 貝琪梨 旅行藝創空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能出國的這段日子
正好是個契機
讓我有機會紀錄在台灣從事醫療工作的影像
隨著疫情似乎開始從濃霧中看見一點出路的曙光
爆肝完成的紀錄片
也算是對於禁錮在台灣生活一個段落的交代
整理好過去
準備好自己
我想很快又可以飛出去的時候
不會想做這些事情XD
我們走過 新冠防疫全紀錄 一部曲
https://youtu.be/mTjW2rpqsFs
我們走過 新冠防疫全紀錄 二部曲
https://youtu.be/tVEd5H_GB9M
我們走過 新冠防疫全紀錄 三部曲
https://youtu.be/j_SupKkY5RQ
七月十號開始決定拍攝關於疫情的紀錄影片,在我們家主任希望我和燾子幫忙拯救一部院方的影片之前,其實就陸陸續續自己有做一些影像紀錄、收集素材。
拍攝紀錄影片的原因很簡單:
ㄧ是我本來就是個紀錄狂,從家裡堆放自助旅行十九年來、手寫超過兩百萬字的旅行日記,就可見一番。
二是疫情爆發後,受到十七年前抗煞的師長們,紛紛秀出當年珍貴值班照片的啟發,假使二十年後下一個奇怪感染症疫情爆發時,
才有東西可以秀出來(喂)。
三是不能出國,加一加百萬攝影器們材閒置在家裡的防潮箱,還有自己的攝影能力閒置久了會退步,不能拍極光、動物,正巧是個機緣,拍攝我過去三分之一人生從事、卻鮮少有紀錄的醫院生活。
此紀錄片的目的有幾個:
一是讓自己老了以後,還能回憶起這些曾經發生過既瑣碎卻能拼出一個人類歷史上重要事件的片段。
二是讓平日一起工作的院內同事,能夠和我一樣,透過紀錄影片才知道醫院內其他科部原來防疫期間如何運作的樣貌。
三是讓民眾了解疫情期間,在醫療前線的人員到底在忙什麼、做什麼,中央記者會發布政策,前線的醫療院所要執行,必須跟著臨時做從大到小各種應變。
此紀錄影片,是以一個真實在前線執行醫療工作的視角,對,我本人,一名急診醫師,所拍攝。尤其,其中拍攝新冠確診病患們的幾個橋段,是我結束十二小時急診白班的值班工作後,繼續留下,穿著全身裝備,除了拍攝之外,也同時在照護病患,我想這是比任何攝影團隊還能極度貼近真實情感與視角的紀錄影像。
令我自己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當天拍攝完,脫除已經濕透的防護衣,凌晨一點在醫院休息室沖澡除污,內心一直有股說不上來的五味雜陳,一則是當時尚未施打疫苗的我,或多或少還是擔心防護裝備潮濕(下大雨天)會影響防護效果的恐懼感,一則是有股強烈的熟悉感,後來才終於想起,那股熟悉感來自於當天拍攝的狀態。
高溫潮濕悶熱的雨天,在沒有空調的隔離貨櫃進出,穿著兔寶寶裝、隔離衣,兩層防護面罩和眼鏡又濕又起霧,用戴著兩層手套拿的iphone跟拍,簡直就像之前帶著潛水面鏡跳下水去拍攝大翅鯨、虎鯨一樣,慌亂之中面鏡起霧,看不清楚,只能憑感覺的盲拍,事後再檢查看自己到底拍了什麼東西。
不過如果可以選擇,我還是比較希望是去拍原訂2021年四月的冰潛貝加爾湖湖豹寶寶,而不是在醫院戶外潛水拍照。
此紀錄影片,避免影片過於冗長,因此我刻意捨去那些戴N95臉上的壓痕照、穿隔離衣的濕身照,希望能呈現非一線急重症人員能踏入的管制動線與加護病房的影像,呈現平常臨床醫療人員不會踏入的檢驗科實驗室畫面。身為一線醫療人員,紀錄影片裡頭所呈現的每個環節,是按照平日上班訓練出來的醫療專業邏輯來剪接,環環相扣。(自己就是自己的醫療紀錄片顧問。)
旁白,則又是另一個美麗的錯誤。
今年五月中社區感染疫情剛爆發,拿出去年就已經購置準備的3M P100防毒面具來用,因為戴P100說話要非常大聲,戴半天喉嚨就痛三天,於是後來上網想買搭配使用的隨身麥克風擴音器,網路購物逛了兩天,最後隨身擴音器沒買,結果倒是從美國雅馬遜買了整組Rode最新的高階麥克風XD,然後我的聲優魂開關又被重新打開了。
攝影器材:
Canon 1D MII + Canon 24-70mm F2.8 , Sigma 70-200mm F2.8
Sony RX0+ Shift Cam, iPhone XR, iPhone 12, 空拍 Movic pro II, 縮時 Brinno
本來想要標題自己設計,後來發現內建字型還蠻好看的,就決定偷懶了。
紀錄片的完成,最最感謝阿長的大力相助,接受我不斷地騷擾,確認字幕上描述其他單位的內容是正確的,幫我聯繫去其他單位拍攝,還有疫苗注射畫面的拍攝,而且還幫我拍到打疫苗的正妹和帥哥XD
這算是人生第一次用Premiere剪接影片,以前的旅遊影片都是Moviemaker和iMovie剪的,以前有幾次想要學習改用Premiere剪,
但是因為介面不熟,之前往往瞬間偷懶逃回iMovie。
然後經過這一個月,我現在已經非常熟練上高斯模糊的馬賽克了,誰料到人生第一部用Premiere剪的片,要打碼賽克,碼到天荒地老,半數的畫面有病人、病歷號、路人家屬、手圈上有個資、連加護病房地上的垃圾袋上都大大地寫著病人的名字,就是另外一種手工細活的概念,我記得我大概剪到三分之二時候,渲染的畫面是兩萬五千多幀,後來就不渲染了,渲染了還是一樣卡卡的很慢Orz
扣掉拍攝的日子,光剪接超過250個工時,疫情後其實平常醫療的工作已經是加班,七月中我有休假十二天,其中九天,每天大概凌晨四點~五點睡,八點被call醒線上會議,然後會議結束起來剪片,下午或傍晚會睡個半小時到一小時,起來繼續剪片,一整天剪十六到十八小時,最後一天家裡沒食物了,也懶得出門,繼續剪片(是有多愛剪),我自己都想到原來成語廢寢忘食是真的。
第一次用iphone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們走過 新冠防疫全紀錄 一部曲
https://youtu.be/mTjW2rpqsFs
我們走過 新冠防疫全紀錄 二部曲
https://youtu.be/tVEd5H_GB9M
我們走過 新冠防疫全紀錄 三部曲
https://youtu.be/j_SupKkY5RQ
七月十號開始決定拍攝關於疫情的紀錄影片,在我們家主任希望我和燾子幫忙拯救一部院方的影片之前,其實就陸陸續續自己有做一些影像紀錄、收集素材。
拍攝紀錄影片的原因很簡單:
ㄧ是我本來就是個紀錄狂,從家裡堆放自助旅行十九年來、手寫超過兩百萬字的旅行日記,就可見一番。
二是疫情爆發後,受到十七年前抗煞的師長們,紛紛秀出當年珍貴值班照片的啟發,假使二十年後下一個奇怪感染症疫情爆發時,
才有東西可以秀出來(喂)。
三是不能出國,加一加百萬攝影器們材閒置在家裡的防潮箱,還有自己的攝影能力閒置久了會退步,不能拍極光、動物,正巧是個機緣,拍攝我過去三分之一人生從事、卻鮮少有紀錄的醫院生活。
此紀錄片的目的有幾個:
一是讓自己老了以後,還能回憶起這些曾經發生過既瑣碎卻能拼出一個人類歷史上重要事件的片段。
二是讓平日一起工作的院內同事,能夠和我一樣,透過紀錄影片才知道醫院內其他科部原來防疫期間如何運作的樣貌。
三是讓民眾了解疫情期間,在醫療前線的人員到底在忙什麼、做什麼,中央記者會發布政策,前線的醫療院所要執行,必須跟著臨時做從大到小各種應變。
此紀錄影片,是以一個真實在前線執行醫療工作的視角,對,我本人,一名急診醫師,所拍攝。尤其,其中拍攝新冠確診病患們的幾個橋段,是我結束十二小時急診白班的值班工作後,繼續留下,穿著全身裝備,除了拍攝之外,也同時在照護病患,我想這是比任何攝影團隊還能極度貼近真實情感與視角的紀錄影像。
令我自己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當天拍攝完,脫除已經濕透的防護衣,凌晨一點在醫院休息室沖澡除污,內心一直有股說不上來的五味雜陳,一則是當時尚未施打疫苗的我,或多或少還是擔心防護裝備潮濕(下大雨天)會影響防護效果的恐懼感,一則是有股強烈的熟悉感,後來才終於想起,那股熟悉感來自於當天拍攝的狀態。
高溫潮濕悶熱的雨天,在沒有空調的隔離貨櫃進出,穿著兔寶寶裝、隔離衣,兩層防護面罩和眼鏡又濕又起霧,用戴著兩層手套拿的iphone跟拍,簡直就像之前帶著潛水面鏡跳下水去拍攝大翅鯨、虎鯨一樣,慌亂之中面鏡起霧,看不清楚,只能憑感覺的盲拍,事後再檢查看自己到底拍了什麼東西。
不過如果可以選擇,我還是比較希望是去拍原訂2021年四月的冰潛貝加爾湖湖豹寶寶,而不是在醫院戶外潛水拍照。
此紀錄影片,避免影片過於冗長,因此我刻意捨去那些戴N95臉上的壓痕照、穿隔離衣的濕身照,希望能呈現非一線急重症人員能踏入的管制動線與加護病房的影像,呈現平常臨床醫療人員不會踏入的檢驗科實驗室畫面。身為一線醫療人員,紀錄影片裡頭所呈現的每個環節,是按照平日上班訓練出來的醫療專業邏輯來剪接,環環相扣。(自己就是自己的醫療紀錄片顧問。)
旁白,則又是另一個美麗的錯誤。
今年五月中社區感染疫情剛爆發,拿出去年就已經購置準備的3M P100防毒面具來用,因為戴P100說話要非常大聲,戴半天喉嚨就痛三天,於是後來上網想買搭配使用的隨身麥克風擴音器,網路購物逛了兩天,最後隨身擴音器沒買,結果倒是從美國雅馬遜買了整組Rode最新的高階麥克風XD,然後我的聲優魂開關又被重新打開了。
攝影器材:
Canon 1D MII + Canon 24-70mm F2.8 , Sigma 70-200mm F2.8
Sony RX0+ Shift Cam, iPhone XR, iPhone 12, 空拍 Movic pro II, 縮時 Brinno
本來想要標題自己設計,後來發現內建字型還蠻好看的,就決定偷懶了。
紀錄片的完成,最最感謝阿長的大力相助,接受我不斷地騷擾,確認字幕上描述其他單位的內容是正確的,幫我聯繫去其他單位拍攝,還有疫苗注射畫面的拍攝,而且還幫我拍到打疫苗的正妹和帥哥XD
這算是人生第一次用Premiere剪接影片,以前的旅遊影片都是Moviemaker和iMovie剪的,以前有幾次想要學習改用Premiere剪,
但是因為介面不熟,之前往往瞬間偷懶逃回iMovie。
然後經過這一個月,我現在已經非常熟練上高斯模糊的馬賽克了,誰料到人生第一部用Premiere剪的片,要打碼賽克,碼到天荒地老,半數的畫面有病人、病歷號、路人家屬、手圈上有個資、連加護病房地上的垃圾袋上都大大地寫著病人的名字,就是另外一種手工細活的概念,我記得我大概剪到三分之二時候,渲染的畫面是兩萬五千多幀,後來就不渲染了,渲染了還是一樣卡卡的很慢Orz
扣掉拍攝的日子,光剪接超過250個工時,疫情後其實平常醫療的工作已經是加班,七月中我有休假十二天,其中九天,每天大概凌晨四點~五點睡,八點被call醒線上會議,然後會議結束起來剪片,下午或傍晚會睡個半小時到一小時,起來繼續剪片,一整天剪十六到十八小時,最後一天家裡沒食物了,也懶得出門,繼續剪片(是有多愛剪),我自己都想到原來成語廢寢忘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