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第一個五年計劃重工業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第一個五年計劃重工業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第一個五年計劃重工業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1萬的網紅BusinessFocu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BF商業視野 中國建國70年經濟發展】剛剛慶祝70周年國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歷經幾位領導人的努力過後,從農業經濟發展成了如今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國,在全球86萬億美元的本地生產總值(GDP)中佔了16%,不過如果是根據購買力平價(PP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第一個五年計劃重工業」的推薦目錄
第一個五年計劃重工業 在 BusinessFocus | 冷知識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1 12:32:41
即Follow @businessfocus_knowledge 【中國建國70年經濟發展】 · 剛剛慶祝70周年國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歷經幾位領導人的努力過後,從農業經濟發展成了如今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國,在全球86萬億美元的本地生產總值(GDP)中佔了16%,不過如果是根據購買力平價(P...
第一個五年計劃重工業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1 10:25:50
即Follow @businessfocus_knowledge 【中國建國70年經濟發展】⠀ ·⠀ 剛剛慶祝70周年國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歷經幾位領導人的努力過後,從農業經濟發展成了如今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國,在全球86萬億美元的本地生產總值(GDP)中佔了16%,不過如果是根據購買力平價...
第一個五年計劃重工業 在 鍾翔宇 Xiangyu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2 00:30:14
「社會主義都餓死人」的說法正確嗎? 讓我們來看看蘇聯人均日攝取熱量的資料(數以千計),再看看蘇聯的一些歷史事件。 1917-1922=俄羅斯內戰 1922-1928=列寧的新經濟政策 1929-1935=第一個五年計劃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目標是把落後的蘇聯經濟現代化,所以該計劃比較注重的是重工...
第一個五年計劃重工業 在 BusinessFocu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BF商業視野 中國建國70年經濟發展】剛剛慶祝70周年國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歷經幾位領導人的努力過後,從農業經濟發展成了如今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國,在全球86萬億美元的本地生產總值(GDP)中佔了16%,不過如果是根據購買力平價(PP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計算的GDP,中國經濟自2014年起便已是世界第一。
·
下圖為根據世界銀行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所整理的數據。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在毛澤東執政時期處於停滯。在1953年至1957年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後,中國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但隨後卻經歷「大躍進」、三年饑荒及被稱為「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對經濟破壞巨大。
·
現代中國的經濟增長始於1978年在鄧小平領導下所進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政策,改變了中國自1949年後經濟上封閉孤立的情況,使中國逐漸告別貧窮,經濟高速發展。1989年的六四事件一度讓外界懷疑改革開放能否繼續,但鄧小平在1992年南巡,強調要繼續改革開放的政策。
·
在1990年代,中國的工業逐漸轉型成勞工密集的輕工業,以低廉勞工成本與土地成本吸引外資進駐,自此中國便成了許多世界品牌的代工廠,「Made in China」標籤在世界各地無所不在,1992年至1996年間中國的經濟增長快速成長,經濟增長率皆超過了10%。2001年12月,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標誌著中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
不過在胡錦濤任內經歷的全球金融危機期間(2008年至2009年),中國經濟放緩,GDP增長率自2007年達到驚人的14.2%後,隨後兩年因金融危機影響分別降至9.7%和9.5%。
·
2013年習近平提出了「一帶一路」計劃,該計劃預期在2049年,也就是建國100周年完成開發連接152個國家的公路、鐵路和海路。然後在2015年又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計劃重點發展製藥、航空、科技等領域,有媒體報道稱「中國製造2025」是為「一帶一路」做好堅實基礎,不管如何,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至2018年,人均GDP由200美元大增至9,700美元,名義GDP在2010年更突破6萬億美元,超越日本成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
不過在近十年下來,中國經濟增長放緩,2018年錄得28年來最低的6.4%,加上近期中美貿易戰影響,中國經濟陷入瓶頸,且讓我們再看看之後的發展會如何?
—————————————————————
Follow our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https://www.instagram.com/businessfocus.io/
如欲了解更多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請於本專頁cover photo下方,按『Following』按鈕然後選擇『See First』
—————————————————————
若有任何商業、財經及科技資訊的新聞稿,歡迎Inbox或電郵至info@businessfocus.io!
廣告合作請電郵至sales@businessfocus.io
—————————————————————
如果你對初創、商業及科技界有所見解,
敬請投稿至info@businessfocus.io
歡迎"Join" BF討論區暢談財經、商業及創科話題: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44368612697900/
訂閱BusinessFocus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c/BusinessFocus
第一個五年計劃重工業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歐洲能源政策系列報導:奧地利
【各國能源政策有其特殊條件與歷史背景 奧地利在1978年以64.1%投票率 50.47%選票公投廢止兩座已興建核電廠 成為全球首個公投“廢核”國家 後更入憲 除了民眾強烈反核意識外 得天獨厚水力發電比例高達50% 而風力與太陽能發電也占20% 另外15%則是向法國購買核電】
奧地利的860萬人口,是歐盟最富裕的國家之一,GDP每人平均值排名第三,僅次於盧森堡和愛爾蘭。
奧地利面積大於台灣兩倍多,同樣有著過半的山區地形,依順時鐘的方向,被德國,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維尼亞,義大利,和瑞士,一共七個國家環繞,阿爾卑斯山,佔了面積的三分之二。
奧地利是失業率的模範生,只有5.9%的失業率,遠遠低於周圍歐元區,和歐盟其他國家,三分之二的GDP來自於服務業,尤其是觀光業,是奧地利的經濟的中流砥柱,光是2015年,奧地利的湖光山色和文化歷史,一共吸引了兩千六百萬的,外觀觀光客。
而這些觀光客裡每年有上千人,是專程到奧地利來參觀,全世界唯一一座,花了10億歐元興建完成,但是從來沒有啟用的核能發電廠。
就在維也納近郊的,Zwentendorf核電廠,是40多年前興建的,但是從來沒有啟用,最近吸引了來自全歐洲的觀光客,這是一個唯一可以進入其中,而不必擔心有輻射危險的核電廠。
奧地利是全世界第一個,1978年就以公投廢核的國家,和一年後才發生的,美國賓州三哩島事件無關,也沒有任何重工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的奧地利,為什麼在70年代,蓋了一座沒有啟動,就永久停止運轉的核電廠,(盟軍撤離維也納)。
這是盟軍維也納的駐軍部隊,最後一次遊行,因為高階專員的任務已經結束,四面國旗全部降下,這代表奧地利成為一個,自主獨立的民主國家,1938年納粹德軍入侵奧地利,17年之後,佔領的盟軍,撤出這個國家。
他們的離境,也使奧地利獲得自由。
韓戰之後開始了冷戰時代,1949年北約組織成立,1955年五月,蘇聯成立華沙公約組織,為了避免像德國,被一切兩半的命運,奧地利必須以中立,來換取國土的完整,依賴從德國和捷克進口煤礦,夾在兩大陣營之間的奧地利,馬上就面臨了能源自主的問題。
維也納在1957年,開始成立了原子能研究機構,想要開發核能和工業的現代連結,總理和所有政黨都一致同意,我們需要核能。
1968年鄰國捷克的布拉格之春,遭蘇聯大軍鎮壓。
「這正是為什麼我在這裡說,這是必須要做的,」時為奧地利總理Bruno Kreisky。
1969年奧地利政府,批准建造Zwentendorf核電站,預算當時為52億先令,相當於10億歐元,由公股佔50%的國營企業,和電力公司合資,交由德國西門子公司興建。
Zwentendorf核電站,在1972年4月動工,石油危機爆發之後,政府預計,還要在另外的地點加蓋兩座,生產700兆瓦廉價能的核電,甚至國營企業也將從中受益。
但是施工的五年期間,反核的民意越滾越大,1977年完工之後,有50萬人示威抗議,為了不讓反核運動,影響1979年的大選,當時執政的社會黨(SPO),提前在1978年11月5日舉行公投,決定是否啟用已經完工的核電廠。
「突然之間「不」超過了50%,」時為綠黨黨主席Freda Meissner-Blau。
投票率為64.1%,以50.47%否決票,禁止啟用完工的核電廠,奧地利成為全球第一個,公投廢核的國家,一個月之後,國會通過所謂的,「核能屏障法」,(The Nuclear Block Act ),規定奧地利,不得在沒有公投通過的情況下,建造新的核電廠,停止運轉,燒掉了原來建廠預算的3倍,還有維護保養的費用,無核的選擇必須要全民同意買單,天然資源缺乏的奧地利,沒有其他選擇的開發再生能源。
多瑙河可以分為三段,分別是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的多瑙河河床狹窄,例如在Fridingen城,或是進入一個山谷,例如華格納的故鄉Nibelungen,或是例如奧地利的維也納,多瑙河不只是一首華爾滋,它也是一個源源不絕,藍色的力量,1986年的車諾比核災,讓奧地利在1999年,進一步將「無核」納入憲法,1995加入歐盟之後,更是力求全力減碳和能源轉型。
「渦輪機被一條拴在錨上的鏈子,把它維持在水裡,所以它自己會調整到,河水順流的方向,河水的流動讓螺旋槳轉動,帶動發電機產生,每小時4萬瓦到6萬瓦的電力,」Aqua Libre創辦人Fritz Mondl(聲音來源) 。
「低奧地利」(Lower Austria ),是奧地利最大的省份,2002年以來投資28億歐元,將化石燃料減少到零,有30萬人,參加了這個能源轉型計劃。
「渦輪機下水之後就看不見了,視野上完全察覺不出,其次呢,水流是每年8760小時一直不斷的,日夜不停,不論天氣如何,水位高低,螺旋槳都繼續轉動,」Aqua Libre 創辦人Fritz Mondl(聲音來源) 。
在2015年的11月5日,公投廢核後的37年,低奧地利省宣佈以再生能源,達到全部電力自給自足,63%來自於水電,26%的風力發電,9%的生物能源,2%的太陽能。
奧地利全國能源的三分之二,來自再生能源,例如水電,但是仍須從國外進口15%,包括從德國和捷克進口的核電,為此受到國內環保人士的批評。
進口能源的65%,來自於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化石燃料,核能只佔剩下的三分之一,但是人口比例,使每人平均排碳量,仍然高於歐洲的平均值,雖然再生能源產量,佔電力產量的65%,在歐洲名列前茅,但是家庭用電電價仍然偏高,奧地利已經達到歐盟要求,在2020之前再生能源的產量比例,下一個藍色大夢,是希望能達到2050年,全國能源自給自足。
2005年奧地利的能源公司EVN,買下核電廠,然後把反應爐改造成訓練中心,使技術人員,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實習。
「如果你打開反應爐的爐蓋,你可以看到燃料棒,輻射量會是極度的高,在正常運作的情況下,只可能是利用維修停轉的時候,而且反應爐底部是注滿了水,」EVN 能源公司Stefan Zach。
這裡不但成了全世界唯一的,核能實境訓練地點,還進一步利用屋頂,和周邊開放空間,安裝了1000個太陽能片,徹底把核能改造成綠色能源。
來自奧地利Zwentendorf ,核能發電廠,這是第一屆Save the World的,頒獎典禮,表揚對世界具有啟發性,了不起個人和團體,甚至開放給法語片,「愛慾來襲時」的拍攝。
「你會呼吸困難,心跳加速到100,」<愛慾來襲時>影片片段。
全世界到處都有咖啡聽,只有維也納的咖啡館,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為「可以充分享受到」,「具有歷史感的時間和空間」,全世界到處都有核電廠,只有奧地利,可以把這個過去曾經撕裂的傷口,小心保存在藍色的多瑙河畔,正視它成為一個,應該被記得的疤痕。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第一個五年計劃重工業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高雄好過夜
#夜譚十大建設:第三夜
文/ 三民惟新 陳柏惟
今夜我們開始進入「十項建設」真正完全在高雄的部分,也就是中船、中鋼、中油三大重工業代表建設。持正面看法的人認為,這三項重工業的建設,讓高雄飛速成長,奠定今日基礎。而持懷疑看法的人則認為,這三項工業在日本殖民時代已有基礎,且1970年時高雄已經是台灣第二大城、第一大港,這幾項建設並非高雄飛速成長的動力,反而造成的環境問題、區位排擠效應等,讓高雄後續付出慘重代價,產業轉型更加困難。
我個人雖然是非分明,但不喜歡馬上評斷一件事,所以還是會從頭講起,讓各位觀眾從中自己體會,高雄發展重工業之路,到底是一個成功的故事,或是一個值得檢討的教訓?
●台灣第一大港高雄走向工業之路
由於區位、淤積和潮汐等問題,台灣在上世紀初,只有基隆和高雄兩個「半天然良港」可供大規模發展,其中,基隆周邊雖然有較發達的外銷產業資源,且作為台北外港貼近市場,但腹地狹小,擴充不易。
反觀高雄在日本殖民政府進行三期現代化築港後,規模不斷擴大,在1936年的都市計劃中,已經規劃為計畫人口40萬人(台北當時計畫人口也僅有60萬人)的港都,並在市街中預留了大型現代化工業區的區位,也就是現在的戲獅甲工業區。
然而,日本發展重工業並非以台灣的獨立自主為考量,因此還是針對日本軍需體制中,缺乏的原物料進行佈局。而在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更進一步加速統制經濟,並於1938年開始立法計畫動員國家產能,將物資、資金、人力納入政府管制範圍,提供戰時軍需。
因此,機械、車輛、造船...這類較精密的工業,都不是台灣發展的主力。例如,早在1919年,「台灣鐵工所株式會社」就在打狗入船町設立,但是主要承接糖廠等工廠的機械維修業務。而1937年,日本三菱便在基隆成立「台灣船渠株式會社」,為台灣第一家造船廠,也是以小型船為主。而後,在太平洋戰事開始不利時,因為日本本土無法支援,因此才把造船也列入台灣發展的工業項目中。
●本來就叫「台灣造船公司」的台灣第一家造船廠
中國佔領台灣後,將兩家公司合併成立「台灣機械造船公司」,高雄廠成為台機前身,而基隆廠成為台船前身。位在高雄的台機,雖然以機械生產為主,但也設有船舶廠生產小型鋼船,就位在現在軟體園區旁邊。後來台機經營不善,1996年不得不分廠標售,船舶廠賣給東南水泥並強制裁員,但因曾任中國國民黨中常委的台機董事長林炳坤,本身身兼東南水泥大股東,卻主導賤賣土地,因而員工群起憤慨,爆發關廠抗爭。
1973年,「中國造船廠」在高雄港第二港口旁成立,五年後合併基隆的台船,設立台北總公司、高雄、基隆兩廠,高雄廠的規模遠超過基隆廠數倍,也是唯一有大型水面艦建造能力的船廠,但直到1996年台北總公司才南遷辦公。2007年改名台船,許多人認為是民進黨政府強行推動的改名,其實只是改回70年前就有的舊名而已。
●風光兩年就開始陷入危機的中國造船
中船高雄總廠1974年1月動工後,提前半年在1976年6月1日完工,成為「十大建設」中最早完工的工程。而且中船成立時,就簽訂4艘44.5萬噸超級大油輪訂單,雖讓中船一開始就有訂單,但也讓船塢必須在還沒完全建好下就開始一邊造船一邊趕工。最後完成的世界第二大船型油輪「柏瑪奮進號」,在當時成為政府大肆宣傳的焦點。
然而和中鋼與中油相比,中船的規模較小,獲利能力有限,且造船業受景氣影響不小,中船的獲利一直不穩定。中船營運不久就因為需要償還建廠高額貸款利息,加上1980年代初遭遇一波造船業不景氣,從1981年開始,到1985年,中船員工從9500人降為8300人,但還是無法支持。於是1986年一口氣再裁員1491人。
1990年代,靠著二代艦的陸續建造,中船可說獲得一定挹注。但在國際海運景氣不佳,在加上中國憑藉低廉勞力,大幅擴充產能,中船本身組織缺乏彈性,營運成本過高下,2000年代初,公司面臨巨額虧損,甚至面臨倒閉危機。民進黨政府上台後,終於痛定思痛,在2002年推動了最後裁員45%(5000多名員工中裁掉2500人),留任員工減薪35%的「再生計畫」,奮力一搏進行組織再造及重新塑造經營模式,逐漸轉虧為盈,到了2008完成民營化,也擺脫長期虧損的嬴弱之名。
●台灣大型造船業的戰略意義大於產業意義
從台機關閉,台船民營化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1990年代後,國營工業缺乏競爭力和管理能力,以至於在國際競爭下節節敗退。要說這是成功的建設,實在缺乏說服力。
整體來說,從日本殖民時期在太平洋戰爭中推動造船工業,到中船時代獲得超大型油輪與大型水面軍艦建造能力,其「戰略意義」均大於實質「產業意義」。
近年來,世界船舶建造工業集中於中、日、韓三國,幾年前,韓國依靠大型財閥的大量資本投入,取得領先地位。日本則嘗試在技術突破、降低人力需求下,維持合理的經濟規模。然而,面臨中國的競爭,近年南韓造船業也陷入危機。
對於市場規模更小的台灣來說,雖然遊艇產業發展蓬勃,但大型船舶市場一直無法突破。不過因應國艦國造需求,「戰略產業」還是不能拋棄,且也可以作為特殊海洋工業如風機、探勘平台等的延伸基礎。然而,在國土不均發展下,船舶工業的上游如船舶設計中心設址在北部,且人才培育也有產學脫節、人才不足的情況。如果台灣還想維繫造船產業的競爭力,並強化技術創新,落實國艦國造,就得在海洋政策上有新思維才行!
今天的故事較短,就先到這裏,明天我們再繼續更深入的了解從日本殖民時代的產業佈局,到中鋼與中油的前身今世,明天見!
#高雄 #重工業 #中船 #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