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笛卡爾演繹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笛卡爾演繹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笛卡爾演繹法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人類文化的發展最重要的趨勢之一是運用「理性」,找出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進而去認識環境、發展關係、解決問題。 這篇來自【立場新聞】上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洪子偉的文章,帶我們從邏輯哲學的角度來理解何謂「理性」?也讓我們進一步想想自己有沒有好好運用這個寶貴的器官? ------------------...
笛卡爾演繹法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類文化的發展最重要的趨勢之一是運用「理性」,找出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進而去認識環境、發展關係、解決問題。
這篇來自【立場新聞】上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洪子偉的文章,帶我們從邏輯哲學的角度來理解何謂「理性」?也讓我們進一步想想自己有沒有好好運用這個寶貴的器官?
----------------------------
理性與推論
雖然「理性」的定義眾多,但在哲學與認知科學中的主流觀點,則稱之為「理性的標準圖像 (standard picture)」,其定義為:「a 是理性的,若且唯若 a 以符合邏輯和概率規則的方式進行推論」。這個定義受啟蒙運動影響,將邏輯與統計的推論法則當成是人類的推論法則。不論培根的歸納法或笛卡爾的演繹法皆屬之。其中,「推論 (inference) 」成了「理性」定義中的關鍵概念。
但什麼是推論呢?根據牛津英文字典,「推論」是指從一個命題推導到另一個命題,其同義詞包括「演繹」、「推理」和「歸結」。知識論上,已有豐富文獻在討論推理的本質。例如紐約大學哲學教授 Paul Boghossian (2014) 認為推論是人的心理行動,他提出的 "taking condition" 判準指出人必須以自己的「前提」來支持其「結論」,而這個 taking 的心理行動不必是有意識的,但至少能變成有意識的。這個推論判準曾引發了許多論戰。然而,這些論戰多聚焦於人類行為者「個人層次 (personal level) 」的信念與傾向,它既不涉及非人類,也不討論大腦與計算架構等「次人層次 (subpersonal level) 」的解釋,故不適合當前探究所需。因此,我們需要一新的「推論」定義,而此定義不至於在一開始就排除非人系統與次人層次的處理程序。
猶幸認知科學提了供我們所需的理論框架:預測編碼假說 (predictive coding hypothesis) 主張,大腦是一功能強大的統計推理引擎,會不斷根據過去的知識來產生對外在世界的預期。預測編碼假說與過去認知科學理論的最大差異,在於它主張人類的知覺並非被動地、由下而上地接受外在刺激。相反的,大腦會主動地、由上而下地產生對知覺內容的預測。此假說有兩個核心概念:一是「預測」,另一是「錯誤」。當大腦根據過去知識產生的先驗預測與當下的刺激有誤差時,大腦必須將此誤差最小化。這種誤差,又被稱作自由能(free energy)。若要降低自由能,則需透過貝氏推論 (Bayesian inference) 來輸出最佳預測假設。如果預測有誤,則錯誤信號將被送回認知系統的前進模型,以產生校正後的外部感受性預測(即 perceptual update),或是產生自體感受性預測(即 motor control),以消彌誤差。大腦這種更新預測並降低誤差的處理程序,又被稱為「主動推理 (active inference) 」(Hohwy 2013; Clark 2015)。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www.thestandnews.com/philosophy/%E4%BD%95%E8%AC%82%E7%90%86%E6%80%A7-%E5%BE%9E%E5%A4%A7%E8%85%A6%E7%9A%84%E9%A0%90%E6%B8%AC%E7%B7%A8%E7%A2%BC%E8%88%87-ai-%E9%A0%90%E6%B8%AC%E8%AB%87%E8%B5%B7/?fbclid=IwAR09wWwxDQCaoragw6gg2w87T-q9H95bQuUJBciFsRB4-jx1KtTLot9oJ20
笛卡爾演繹法 在 李崇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謝謝Tiffany詳盡用心的報導~~~~每次有大型的動漫活動總少不了她奔波的身影~要在各個出版社之間搶時間採訪舉辦簽名會的作者們~一刻不得閒~真的是很辛苦呀!
請大家給她鼓鼓掌~~~謝謝她為動漫迷們的付出!^^
這次的活動感受很多~很開心~REPORT我還要慢慢整理~會晚一點發~請大家等我呦!^^
常言道相愛容易相處難,《非愛宣言》充分演繹了這句話,作品裡雙生雙旦呈現兩種不同的戀愛模式,但作者透露,非潔和競霏這兩對其實都是意外誕生。崇萍說非潔原本只是《搖滾狂潮》的配角,畫到兩人的對手戲才發現可以發展,而霏霏活潑外放、阿競古板保守,相處起來會很有趣,剛好可以互補。
雖然故事背景是五光十色的演藝圈,但李崇萍細膩刻畫愛情、親情、友情的牽絆,讓角色更立體並感受到真實存在般的溫度。
搖滾樂手看似酷炫,但感情的表達方式其實都有跡可循。上官非的本性是熱情的,但無法從他在乎的父母和兄長得到愛,才用驕傲、不在乎的態度掩飾真實的感受,而因為父親家暴習於照顧弟弟的小潔是典型長姐性格,正好能彌補上官非缺失的愛。
而小潔的彆扭並非源自家庭,而是兩人音樂地位的不對等,認識上官非時正處於低谷,是對方的才華和強勢引領她突破困境,因此感情上才會處於弱勢。
主角修成正果,但故事總覺未完待續,新晉砲灰曹達力和萬年煙霧彈志高,以及踢到鐵板的雙插卡上官翌和萊恩,會有自己的故事嗎?崇萍斬釘截鐵說阿力太砲灰了,不考慮!上官翌可以發展,但年齡偏高,讀者可能不太想看,不然個性應該滿好發揮。萊恩個性極端,難以掌握,還沒想到怎麼下筆。
讀者最關切的還是齊志高,他的故事想跟《危險香氣》結合,因為仇冷像是精神導師引導他走出被性侵的陰影,這一來也會引發小受的危機感,如果畫會是雙主線。但目前已經在畫《熱病》,接下來構思的是長篇BG作品,不知道有沒有時間能再畫。
老師出道以來,角色造型始終又美又潮被譽為時尚教主,她說平常會注意時尚潮流和演藝人員的穿搭,看到不錯的造型就會記下來參考。
而談到音樂,方潔和萊恩的合作,令人好奇究竟是怎樣的音樂類型和新唱腔?實際上沒有參考哪類音樂,但萊恩的誕生是她在東區看到印地安人的排笛表演,想到若將民族風融入搖滾之中應該很不錯,如同阿妹也是將原住民音樂融入搖滾,不久前主唱過世的LinkingPark,作品也是融合了許多風格的混種搖滾。或許真的存在這樣的音樂類型,只是她還沒機會接觸到。
但最近常聽的都是老歌,特別推薦李宗盛的「理性與感性」音樂會,以前覺得他寫給別人唱就好,聽了這場音樂會才發現唱歌不只是聲音和技巧,而是可以唱出獨特的味道。此外也因為網劇《上癮》出身的歌手許魏洲,接觸到EMO曲風,開始有初步的認識。
《非愛》裡提到藝人台前幕後不同面貌、變調的追星族等,雖然追星往往被視為淺薄非理性,但她認為會喜歡上一個藝人,一定是從對方身上看到美好的特質。會紅的人一定會有不同於常人之處,可能是特別努力、特別堅持,偶像也能發揮自身影響力產生正能量,例如帶頭做公益,和粉絲互相激勵、一起成長。
讀者對漫畫家可能不會這麼瘋狂,但彼此能影響對方這點是一樣的。有位住在英國的大陸粉絲,因為看了《獨領風騷》,決定用一年時間環遊歐洲,幾個月後收到她寄來的明信片,知道她已經開始一個人的旅遊,從她的微博上得知她拍遍各大秀場、見到香奈兒的創意總監卡爾‧拉格斐,去了巴西嘉年華,還看到夢寐以求的北極光,生活變得很精彩。沒想過只是畫自己喜歡的故事,竟可能改變一個人做出人生的重大決定,非常感動,當下覺得畫漫畫是很有意義的!
崇萍老師從畫少女漫畫起,就很自然加入了同志角色,對她來說,一樣是描繪感情,男女或男男沒有什麼不同,要說差別,大概就是互動時的對白會不一樣。倒是前陣子有朋友在臉書po了一篇「愛情義氣論」,提出有趣的觀點,大致是說婚姻和愛情沒有多大關係,重點是義氣,拋下兄弟是要剁手指的,怎麼能說不愛了就閃人!但她覺得男女之間很難存在義氣,只會出現在哥兒們之間,所以摻雜了義氣的愛情,應該只能由BL來表現了。
老師在《危險香氣》中小試身手,仇冷被可愛的甜點師終結掉,因為篇幅太少,不能來個甜點play好好吃掉檸檬塔,深感遺憾。但新連載《FEVER熱病》正式挑戰BL,大家想看什麼play不妨到老師的粉絲團點菜,說不定就實現了。
雖然作品風格狂跩酷炫,但現實生活中,崇萍老師熱愛下廚、園藝,養了貓、工作以外就是陪伴家人,讀者有沒有覺得似曾相識?沒錯,小潔就是這樣的反差萌!觀念前衛、勇於挑戰,卻又賢慧戀家。她笑說漫畫家生活很宅,煮菜、種花都是宅在家就能做的,很能紓壓放鬆。前幾年還跳肚皮舞,可惜老師生病後沒有找到合適的新老師,停掉運動就變胖,最近開始調整飲食,用收效慢但健康的方式恢復窈窕身段。
簽名會主持人小A特地以婚紗造型代替讀者催討非潔的婚禮,期待死神樂團的故事還能以不同型式延續下去。在這之前,當然要先好好關注支持《FEVER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