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竹北大遠百附近停車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竹北大遠百附近停車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竹北大遠百附近停車場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082的網紅新竹縣議員 林禹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臨時會提案整理包】 竹北市的特色公園規劃 正在大規模進行 不過就有不少民眾反應 公園附近的停車位 真的非常短缺 位在十興三街跟嘉興一街交叉口的兒25公園 禹佑在這次提案就特別列出 希望可以在不影響特色公園的規劃下 另闢一個地下停車場 在交通和育樂上 達到平衡 - ◆東興圳景觀再造工程 - ...
竹北大遠百附近停車場 在 林禹佑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3-30 23:26:01
【臨時會提案整理包】 竹北市的特色公園規劃 正在大規模進行 不過就有不少民眾反應 公園附近的停車位 真的非常短缺 位在十興三街跟嘉興一街交叉口的兒25公園 禹佑在這次提案就特別列出 希望可以在不影響特色公園的規劃下 另闢一個地下停車場 在交通和育樂上 達到平衡 - ◆東興圳景觀再造工程 - ...
竹北大遠百附近停車場 在 新竹縣議員 林禹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臨時會提案整理包】
竹北市的特色公園規劃
正在大規模進行
不過就有不少民眾反應
公園附近的停車位
真的非常短缺
位在十興三街跟嘉興一街交叉口的兒25公園
禹佑在這次提案就特別列出
希望可以在不影響特色公園的規劃下
另闢一個地下停車場
在交通和育樂上 達到平衡
-
◆東興圳景觀再造工程
-
1.
東興圳景觀再造計畫
已經走到第二期工程
估計六月就會完工
雖然內部規劃完善
也有親水活動區域
不過卻沒有安全防護的設置
讓家長們較為憂心
建請縣府單位可以在不影響整體美觀下
多著墨孩童的安全考量
2.
隨著東興圳景觀計畫的即將完竣
為了可以保留六家的開發史
促進人文和文化的教育傳承
希望可以在公園內增設歷史解說立牌
方便民眾閱覽
也多了親子教育的功能
-
◆交通改善計畫
-
新竹縣莊敬南北路
在平時尖峰時間就容易塞車
未來大遠百商場的進駐
以及AI園區發展起來
加劇影響交通堵塞問題是可預見的
建請縣府能超前部屬
研擬紓解方法
有效解決車流壅塞的問題
-
#竹北市特色公園
#兒25公園
#東興圳景觀再造工程
#親子教育
#交通壅塞
#新竹縣議員林禹佑
竹北大遠百附近停車場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齋主是新竹縣湖口人。自小除了因為父母關係,經常往返甚至停駐台北之外,最熟悉的城市便是新竹市了,我最青春的歲月就是火車站、城隍廟、圓環、護城河和遠百商圈。我依然記得過往的中興、遠東、三商等百貨,甚至紅藍寶石與華揚戲院也記憶猶新。
弱冠年後便長居台北。我所有對於建築、美術、法律和道德的知識,都明確建立於台北。此後便鮮少重返新竹市,湖口老家自不待言,更熟悉的地方似是竹北喜來登和高鐵站。
這陣子因緣際會,有個數小時在新竹市的機緣,我把握時間將過往熟悉的地方用腳走過。
老實說,雖然早有耳聞,但乍見站前sogo收攤以及站前廣場上的改動,還有那晶品城。依舊難掩內心震驚。車站旁補習街也不若過往熱鬧,書耕依舊在那,不知是否還有賣小黃書。值得讚許的是舊sogo附近增設了適合行人的穿越道。
我先是回去懷念的西米露之家,買了一杯在這炎熱的冬天消暑,接著便是走回護城河和圓環,RT麵包店人潮不比從前,對面河堤上的貓不知為何大排長龍。新竹相比從前,真有所進步,我確信河水比以往清澈,連園藝造景也較從前用心。圓環旁佇立著高聳入雲的住宅「東城100」,每坪開價37萬,或許是台北房價看多了,我竟覺得這價位真是尼瑪親民。
西大路不若過往繁華。我記得十數年前,從市政府轉往西大路,兩側的店面無一不是興盛繁榮。直直走往新復珍戲院,眼前的城隍廟依舊,人潮洶湧,旁邊的停車位數十年如一日般的難求,停車場也從過去看似黑道把持,變成如今的公司經營。城隍廟王記蚵仔煎依舊,餐具從以前的免洗保麗龍,變作如今的不銹鋼環保餐具。而一旁好吃的柳家滷肉飯,哪怕是離峰時段,客人依舊絡繹不絕。
大遠百無甚變化,或許有蕭條些。但相對國際影城附近,可說小巫見大巫。國際影城附近完全失去了過去的熱鬧,人潮不再,倒是令人感傷。
此次回新竹。最大的發現是,新竹市政政府在鄰近車站和市政府騎樓地上,貼上了「新竹好行」的標線,試圖規範機車停放騎樓的方式和尺度。相比於沒有此標線的騎樓的雜亂無章,我甚至看到了大改的BMW全無道德的斜停於騎樓內,完全不在乎騎樓內部是否能通行。不過能有所改變,就是社會有所進步,我雖不知新竹市整體的進步是何任市長所為,但共同努力的成果卻是可見的。
老實說,我很久沒感覺自己在馬路上是危險的了。新竹在圓環和西大路許多行人穿越道都未設有號誌燈,車輛也普遍不具備禮讓行人的雅量。青年時期在路中央等車過的記憶,依然重現在中年的我身上。不過講實在的,新竹人也少走路,會如我這般東晃西走的人,真也是少之又少,多半都是有目的性的騎車移動。
此次回到新竹,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應是我走路體力的增加。我記得從前光是從車站沿著林森路走到大遠百,我便覺得千里之遙,回程定要搭乘接駁車。但台北住久了,腳程真的今非昔比。走了一下午,非但不覺疲憊,反而對過往自己的腳程感到疑惑,何以以前覺得不願走? 而今卻感覺其實很近。
能活在台北,享受著舒服又品質優良的人行道,真是不知幾輩子修來的福氣。齋主有幾個竹科好朋友,經常至台北餐敘。最初幾次餐後閒晃,腳步不但慢,還經常對著我們懷疑為啥選擇用步行移動。幾次經驗下來,速度慢慢跟上我們,連心態也慢慢調適為享受餐後散步的閒散。
齋主期許未來某天,新竹也能成為如台北般,讓行人享受漫步於街道的城市。
我相信這天並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