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立陶宛經濟損失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立陶宛經濟損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立陶宛經濟損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立陶宛經濟損失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Rti 中央廣播電臺,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兩岸ING/台灣水果又遭封殺 中國真的不能「靠」🇹🇼🇨🇳】 ✅繼台灣 #鳳梨 遭到 #中國 片面宣布 #禁止輸入 後,中國最近更暫停台灣 #釋迦 和 #蓮霧 輸入,理由是台灣釋迦和蓮霧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介殼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已啟動應變機制,力求撐住農民💪💪 👉#農產品 一直是 #國際談判 ...

  • 立陶宛經濟損失 在 Rti 中央廣播電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9:56:38
    有 1 人按讚

    【兩岸ING/台灣水果又遭封殺 中國真的不能「靠」🇹🇼🇨🇳】

    ✅繼台灣 #鳳梨 遭到 #中國 片面宣布 #禁止輸入 後,中國最近更暫停台灣 #釋迦 和 #蓮霧 輸入,理由是台灣釋迦和蓮霧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介殼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已啟動應變機制,力求撐住農民💪💪

    👉#農產品 一直是 #國際談判 中的 #籌碼,中國近年對外施展壓力的模式,包括澳洲紅酒和龍蝦,甚至停止核准立陶宛農產品進口許可等,多國已在 #WTO 對中國提起爭端解決控訴。

    👉中國政府背後的真正動機❓詆毀 #台灣 農產品,意圖造成經貿損失的做法,反而讓台灣民眾更明瞭不能依賴中國,要放眼世界❗

    ✨#兩岸ING 來賓: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主任-雷立芬✨

    📣一起收聽了解➡https://bit.ly/3ADtwle

  • 立陶宛經濟損失 在 王定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9 14:35:49
    有 3,521 人按讚

    #啟動幫助農民 #分散對中依存 #向WTO提告 #中國損人害己
    中國再一次用不符合國際規範的處理方式,糟蹋台灣農民;也再一次證明中國是以商逼政的慣犯;更證明中國是個不遵守國際規範的「麻煩製造者」!

    中國9月18日再度宣布,台灣番荔枝(釋迦)和蓮霧檢驗有害生物,明(20日)起暫停從台灣進口釋迦與蓮霧。然而縱使面對病蟲害,國際規範是以通知改善和技術性對話為處理方式,不應採取禁令方式處理,中國這樣處理,明顯與國際規範不符。

    台灣水果其實主要是靠內銷,以釋迦、蓮霧為例,台灣釋迦總產量約為5.7萬公噸,外銷1.4萬公噸,其中中國佔1.3萬公噸,佔總產量22.8%;我國蓮霧產量約為5萬噸,出口蓮霧總量為0.49萬公噸,其中中國就佔了0.48萬公噸,約佔總產量9.6%。有人單純只看「出口中國佔總出口量的比例」,就會看到超過9成的數據,然而那樣判斷這二樣水果的對中國依存度是會與真實狀況偏離的,應該看的是「出口中國佔總產量的比例」才對。

    台灣鳳梨年產量約40萬公噸,外銷中國大約1成,今年初在鳳梨量產季節前,中國偷突襲禁止進口到中國來糟蹋台灣農民,台灣透過內部提高採購量;增加加工產品;擴展日本、東南亞、澳洲等出口市場,台灣鳳梨不僅沒有價格崩盤,反而逆勢上揚,這次中國再次欺負台灣農民,台灣今年初已預估到中國可能再度為惡,透過上次搶救鳳梨的經驗,加上多了五倍券的消費量,我們一定可以幫助農民度過中國這種惡劣行徑。

    中國這些用政治干擾經濟的作法,用在台灣,也曾用在美國、澳洲、立陶宛,恰好證明中國是個不遵守國際規範的國家,更是會利用經濟進行政治鬥爭的國家。長期下來,全球對於投資中國疑慮更深,受害的將是中國自己。

    台灣,除了協助農民分散風險、降低損失外,更應該向WTO(世貿組織)提出會員國對會員國的控告,目前澳洲已經就葡萄酒事件向WTO提告中國,台灣應該採取同樣行動,維護經貿次序和國家利益。

    至於中國為什麼會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是為了台灣國際地位提升?為了台灣國防力量提升?為了台美關係持續升溫?為了見不得台灣經貿持續紅盤?為了安撫中國內部鷹派?其實只要中國共產黨習近平需要,還需要理由嗎?

  • 立陶宛經濟損失 在 管碧玲 (kuanbil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4 17:42:49
    有 381 人按讚

    這是一篇登載在Europe’s Edge的文章,作者 Edward Lucas 是歐洲政策分析中心 (CEPA) 的非常駐高級研究員。 他曾是《經濟學人》的高級編輯。 自 1986 年以來,盧卡斯一直報導中歐和東歐事務,撰寫、廣播和就該地區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發表演講。

    他畢業於倫敦經濟學院,在柏林、維也納、莫斯科和波羅的海國家長期服務於外國記者,是國際公認的間諜、顛覆、歷史利用和濫用、能源安全和資訊戰專家。

    這篇文章讓我們看到一個反對中國霸凌台灣的國際分析家,此時大聲呼籲各國伸出雙手支持立陶宛!

    以下結錄重點,和大家分享:
    //

    We lost Afghanistan, now save Lithuania.
    我們搞丟阿富汗,現在得救立陶宛
    (歐洲政策分析中心CEPA https://reurl.cc/83KR3M)

    三十年前這個月份,立陶宛戰勝被輾壓的可能,成功抵抗蘇聯以致命暴力為後盾的經濟封鎖,加速那邪惡帝國的瓦解。

    現在,立陶宛再次受到考驗,這次是中國共產黨。以示抗議立陶宛邀請台灣開設辦事處,中國已撤回駐立陶宛大使,並切斷兩國間鐵路貨運運輸。

    但我可以說,立陶宛面臨的壓力比報導還要嚴重得多。
    立陶宛最重要的外國投資者美商賽默飛世爾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被告知,若立陶宛政府不讓步,其在中國的業務將面臨風險。加上其他的中國制裁,可能會讓立陶宛損失2.5%的GDP等同超過10億歐元。

    立陶宛政府已經很忙了。主要要應付隔壁白俄羅斯的兇殘政權。立陶宛真的還要跟一個比他大500多倍的國家抗爭嗎?

    是的,應該。立陶宛獨特且具原則的外交政策已享譽國際,這將為其文化、外交、經濟和軍事帶來長期紅利。

    捷克去年的經驗表明,中國對台灣的霸凌--用毛澤東的話來說--是隻紙老虎。反抗中國的國家越多,它的威脅就越弱。立陶宛的勝利將對中國的無敵形象造成重大打擊。

    相反的,卑躬屈膝的代價是巨大的,而且不只立陶宛,香港、西藏或台灣,都會記得立陶宛的遭遇。因此,任何在歷經阿富汗失敗後望能恢復威望和信譽的西方決策者,無法找到不支持立陶宛的理由。

    賽默飛世爾的堅定值得嘉許。而所有西方企業都應該抵制中國的霸凌,而不是當幫兇。當然,他們可能要承擔失去中國業務的風險,但若相對的西方政府和客戶能將這些幫兇排除在採購合約之外,或是員工自動選擇其他公司,或是投資者拋售股票(我剛買了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的股票以示感謝),他們將損失更多。

    西方政府及所有同感之人,應該要放大台灣的努力,幫忙緩解立陶宛對外貿易和投資的所受到的衝擊,跟西方國家40兆美元的GDP相比,成本微不足道但利益是巨大的。

    下一步,更多國家應效仿立陶宛,退出17+1(中國+17中東歐國家合作),舉行有關中國侵犯人權的聽證會、提供香港人救助,加強對台關係。

    這將向北京發出重要訊息,表明霸凌會適得其反。
    立陶宛不小也不孤立,它是全球最強大的軍事和經濟結構的核心。
    惹毛立陶宛將面臨危險!! 即使外界對立陶宛的支持比我想像的還要慢跟破碎,立陶宛都不應退縮。即便是台灣辦事處名稱這種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旦讓步,只是個開始,惡霸會來索討更多。

    作為立陶宛三十多年的友人,我希望其他國家能出手相救立陶宛。但我記得1990-91年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出手幫忙),無論如何總之最後立陶宛還是贏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