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立方米轉平方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立方米轉平方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立方米轉平方米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2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關鍵東南亞 印尼一間氧氣補充站的老闆說,因為供應商給的氧氣量大為減少,他不再使用6立方米的大瓶裝氧氣瓶,而是改用2平方米以下的小瓶裝,這樣才能讓更多人買到……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疫情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東南亞...
立方米轉平方米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鍵東南亞 印尼一間氧氣補充站的老闆說,因為供應商給的氧氣量大為減少,他不再使用6立方米的大瓶裝氧氣瓶,而是改用2平方米以下的小瓶裝,這樣才能讓更多人買到……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疫情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東南亞
立方米轉平方米 在 余海峯 David . 物理喵 phyca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家可以入去欣賞𠎀出商人挑戰現代醫學、科學、邏輯學。
《直線抽擊偽科學系列》戴個襟章就可以殺病毒和細菌甚至預防麻疹?EA Mask到底堅唔堅?
文科生收到大量媽媽inbox想我分析一下EA Mask到底能不能殺細菌和病毒,讓小孩戴到底有無效。那就讓文科生用五分鐘來替大家分析一下
————————————-背景資料——————————
EA Mask是近年興起的產品,聲稱來自日本革命性的發明,襟章含有ClO2 (二氧化氯),會釋放低濃度的(二氧化氯)(0.017ppm以下)。
以下為EA Mask HK聲篇的效果(根據香港經濟日報topick訪問EA Mask HK的報導及其官網)
1. 防病毒
2. 除菌
3. 消臭
4. 防過敏
5. 持續一個月
6. 低濃度的二氧化氯已實驗證明能做到空間除菌
7. 1米內保護佩戴者免受病毒、細菌和霉菌入侵
產品香港代理商中研有限公司負責人林先生提供以下報告給topick(根據topick報導)
「林先生提供了數個實驗數據,包括低濃度二氧化氯令老鼠存活率上升、在1立方米空間達99.9%殺菌效果、日本陸上自衞隊實驗等」
「林先生指前提是「有低濃度二氧化氯不斷釋放的空間和有足夠的時間」,具體空間和時間因不同情況而定,菌愈多,所需時間愈長。他又指,因已證實0.017ppm的ClO₂有效殺菌,沒必要再做實驗證明產品的殺菌效果。」
「本產品在強風的戶外使用會達不到期待的效果」
————————————————————
看完背景資料,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首先,「革命性發明」這個詞常常被一些公司的Marketing濫用,你隨便google一下也能找到不同的產品以「革命性」去形容其產品。利害了我的國,香港如此彈丸之地也有那麼多的革命性產品,離攞諾貝爾獎不遠,實在人才輩出。
那麼,這個EA Mask是不是真的那麼革命性?ClO2這個化學物其實是我們常用的漂白水、消毒泳池以及加在食水中殺菌。紐約的食水處理廠早在1944年已經加入ClO2處理食水[1],在2019年的今日,即75年後把ClO2氣化了卻成為了革命性的發明,令人不得不慨嘆香港人對「革命性發明」一詞走在人類尖端領先全球的嶄新演繹。
是的,ClO2的確有殺菌殺病毒的功效,但與EA Mask的低濃度ClO2到底能不能殺菌殺病毒是兩碼子的事。毒理學告訴我們,世上化學物皆毒品,只取決於劑量,酒精也能殺菌,但你大概不會說把一枝會氣化Vodka的襟章可以防止感染流感甚至麻疹。
沒錯,看到這裡,你大概已經發現這些傑出商人很懂得玩偷換概念。
「林先生指前提是「有低濃度二氧化氯不斷釋放的空間和有足夠的時間」,具體空間和時間因不同情況而定,菌愈多,所需時間愈長。他又指,因已證實0.017ppm的ClO₂有效殺菌,沒必要再做實驗證明產品的殺菌效果。」
ClO2 能殺菌 -> 襟章含有ClO2 -> 襟章能殺菌 -> 襟章可以防止感染細菌或病毒
這種莫視了種種可變因素,包括但不限於
1. ClO2 的劑量
2. 現實環境
3. 感染途徑
4. 致病的細菌或病毒量
5. 殺菌殺病毒所需時間
傑出商人的理論為以下
- If A then B, if B then C
- If I have A, I must have C
但是,在這種二次元的論述在科學界是不會成立的
因為你必須在實驗中證明 If A then C才叫實證
———————————————————
在分析完ClO2的效用後,我們不妨一起來做critical appraisal去分析傑出商人提供的「證據」
1. 「低濃度二氧化氯令老鼠存活率上升、在1立方米空間達99.9%殺菌效果」
這是典型無視現實環境的實驗模式,在一個密封的「一立方米」空間達99.9%殺菌效果。我們即管先假設這效果成立,那是一個密封的空間,跟我們現實開放性的環境是兩碼子的事。
另外,他們並沒有提供要用低濃度的ClO2多久才能殺菌,如果你要一小時才能殺菌的話,到底能有怎樣的防止感染作用?
更加重要的是,感染者是活生生的人類,每分每秒也在呼吸、也在產生帶有病毒和細菌的分泌物,而不是在一立方米的固定空間和固定細菌/病毒量。
在非密封的空間會有怎樣的分別?就連他們也戴頭盔的講「本產品在強風的戶外使用會達不到期待的效果」
即是話,有風的時候會吹散ClO2,你在非密封空間到底能怎樣殺菌,我也很好奇。
最後,我想這EA Mask實在太了解香港的發展,大概預料到香港的劏房問題日益嚴重,往後孩子大概要在「一立方米」的「密封」空間跟其他人相處。
親,你知道一立方米有多大嗎?大概兩個廁格加起來便是一立方米啊,你是打算把幾多病人放進兩間廁格裡?讓孩子跟其他人如此親密的在「兩格廁格的空間」內接觸的展開到底係咩玩法,好害羞啊,沒有嘗試過的人生,我都想嘗試一下🤭
—————————————————————
以下內容為point form
1. 大部分令小孩感染生病的致病源都係透過接觸(contact)或飛沫(droplet)傳播。係你個低濃度ClO2慢慢在密封空間殺菌殺病毒時,你係expect個細路唔呼吸、唔講嘢、唔咳、唔摸身體任何地方?
2. 如果個EA Mask真係咗有效殺菌,那麼世上就唔會有醫學用清毒藥水,醫院亦唔洗咁貴買部sterilization機去消毒儀器,買返幾個EA Mask就得,醫管局從此轉虧為盈。
3. 我想有EA Mask 的話,surgeon做手術唔洗再用消毒藥水洗手5分鐘同戴無菌sterile手套。日後睇美劇grey’s anatomy就會係外科醫生手術袍戴幾個EA Mask係身,然後McDreamy望住個EA mask講返句「Today is a good day to save lives」
4. 革命性的發明你竟然賣唔洗100蚊,簡直濟世為懷,我要提名你做下一個香港十大傑青。你諗好攞諾貝爾獎時個speech未?係世界尖子科學家面前講ClO2係幾咁革命性未?
5. 麻疹係透過空氣傳播(airborne),所以你打算將個襟章插係病人的呼吸系統裡?肺呀、氣管呀、口呀、鼻呀都插返幾個襟章?定係插d襟章係小孩個呼吸系統度殺病毒?
6. 麻疹係非常容易感染的病毒,所以係「一立方米」的空間裡你諗住叫小孩閉氣幾耐等你d低濃度ClO2殺死哂d病毒先可以呼吸?
7. 「一平方米」殺菌殺病毒係咪連外來的致病源都即刻殺埋?簡直比新世紀福音戰士的AT力場還要強大,無人可以接近你一米的範圍。即係我對住你兜口兜面吐痰你都唔會感染?都會即刻殺死d細菌同病毒?如果個殺菌效果係咁instantly effective,大概會連人類細胞都殺埋。
* 我預咗有人會話漂白水可以殺菌殺病毒,同樣係ClO2的EA Mask點解唔可以?漂白水係用係contract (接觸面身上),我斷估人你都唔會用來抹呼吸系統吧?要將可以快速有效殺死病毒的話,ClO2劑量就要相對較高。 European Pharmaceutical and Medical Research[2] 一份2017年的論文顯示在「封閉或半封閉空間」裡有效殺菌和病毒的劑量是0.03ppm而EA Mask聲稱的是0.017ppm。
** ClO2並非偽科學,但有很多傑出商人卻借用ClO2之名去賣一些沒有實證的產品,同時再吹噓其產品病多強大,然後無限滑坡至能抗百病,實為有欠數據支持。
爸媽愛子心切但也要小心選擇街上產品,他們大多無害,但別期望有什麼驚為天人的效果。最有效避免感染的途徑是洗手、洗手、洗手。有病時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及早接種合適疫苗,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Reference
[1] EPA Guidance Manual, chapter 4: Chlorine dioxide (PDF),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retrieved 2009-11-27
[2] Chloride dioxide gas for preven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 European Pharmaceutical and Medical Research. Retrieved https://www.ejpmr.com/a…/assets/article_issue/1501925055.pdf
[3] 經濟日報topick報導 retrieved https://topick.hket.com/…/%E4%B8%80%E5%80%8B%E5%8B%B3%E7%AB…
立方米轉平方米 在 姚松炎 Edward Yiu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5904819206247&id=699586246
【尚欠1200公頃土地?根本高估!】
條數咁大,謎底解開!
📌所謂的1,100公頃私樓土地需求,當中預了70%是中低密度!
📌難道要搞多幾個九肚山同半山區?
📌集中在中高密度發展土地建屋,就能減少自然郊野開發,預計供應已夠晒數!
📌還有骨灰龕、污水處理廠、康樂用地、商業用地等需求包含大量水份!
[全文]
建2,200公頃東大嶼人工島好不好?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處理三個層次的前設。前設未處理好,這問題就多餘。首先,香港到底尚欠多少土地?政府估算的1,200公頃短缺是否準確?二,即使需求估算難以準確,就當需要增加土地供應,但比較了所有可行方法下,填海是否必需?三,就算要考慮填海,這個選址及如此規模是否適合?
團結香港基金重金禮聘專業顧問做技術及生態評估,但顧問只是集中回應第三條問題中的一部分,而非第一二條。不如先搞清前設基礎好嗎?
#私營房屋土地逾半低密度
所謂的1,200公頃土地短缺,當中230公頃屬房屋土地,此數如何得來?政府《2030+》以當年《長遠房屋策略》估算基礎,估計至2046年要新增一百萬個單位,當中公私比六四。要建一百萬個單位,就要1,670公頃土地,減去預計供應1,440公頃,尚欠230公頃。但雖然公私房屋單位數目六四比,其公私房屋土地需求卻調轉,分別為560公頃(公)及1,110公頃(私),即34:66。
為何分別如此大?《2030+》只列出公私營單位假設平均單位面積分別是50及75平方米,但到底私營房屋土地假設地積比為多少?有市民幾經追問規劃署,終得回覆(見表一👇)。
規劃署提供了各類私營單位類別的假設單位比例及地積比,我再以其資料推算各類位類別所需土地面積,但加起來只是約1,000公頃,現暫且假設預多10%作內街或其他規劃上需要,以得出《2030+》預計的1,100公頃私樓土地需求。就上表所見,原來地積比1至3的單位類別,預計總單位供應只是35%(14萬個),但足佔私樓土地需求面積70%(775公頃)。
就此公私房屋土地需求分配不均,我曾屢次向土供組提出質疑,但主席黃遠輝只辯稱,因有些土地偏遠,如遠離市區或新市鎮,沒有鐵路接駁,難建高密度。這個當然明白,但問題是政府計了40萬私樓單位的需求,要填補此需求竟用到只能建低密度住宅的土地?如果能集中在適合發展中高密度的土地建屋,那就大大減少低密度住宅地需求,減低將自然郊區改造成住宅的威脅。即九肚山已建成不用拆,但我們不需要再建多幾個九肚山。如將平均單位面積80平方米一類的地積比定為4,而C至E歸納為單位面積120平方米、地積比2.5的一類,那私樓佔地需求只是約818公頃。其實已足夠讓目前住得逼的「住大啲」(見表二👇)。
連帶那公營住宅土地需求560公頃(地積比約6),住宅用地只需1,378公頃,政府預計可供應的1,440公頃住宅地已供過於求,甚至可將部分已規劃作住宅的土地撥作其他用途。
#不明不白的特別設施需求
除房屋土地需求含水份,1,200公頃中佔700公頃的其實是「政府、機構或社區、休憩用地及運輸設施」。當大家以為是一般交通基建及社區配套等,理應必須,但其實當中包含大量需求成疑的設施。如靈灰安置所75公頃、污水處理廠多過130公頃、石礦場及岩石加工設施90公頃等,所有加起來總需求約2,600公頃,減去約1,900公頃預測供應就尚欠約700公頃之多。
為何以上值得質疑?就以靈灰安置所為例,黃遠輝曾提及該75公頃需求包括25公頃作為沙嶺墳場擴建。按近幾年公營骨灰龕項目規模,每一公頃地盤面積可建約6萬個龕位,包括了地盤內骨灰龕大樓、車路、泊車位、花園、輔助設施等。目前香港一年死亡人口約4萬,至2035年也不過約一年6萬。如此推算,75公頃足建約4百萬個龕位,夠用到世紀末,何況近年大力鼓勵採用海葬和紀念花園呢。
再論污水處理廠,如目前沙田污水處理廠佔地約28公頃,屬二級,每日可處理34萬立方米,足以應付沙田約60萬人口所用。何以預計未來新增100萬人口要多近五個沙田污水處理廠的土地?何況政府現正計劃將幾個現有污水處理廠搬入岩洞以騰出土地作其他用途,為何倒過來要為污水處理廠覓更多土地?
#奇怪估算多不勝數
還有商業用地,有些人以商業核心區寫字樓租金不斷上升來合理化供不應求,但按政府數字,非商業核心區甲級寫字樓及一般商貿區的用地估算至2046年有盈餘約43公頃,即供過於求,但政府沒打算用以應付其他商業用地需求;工業村需求估計約157公頃,這大約是兩條現有工業村之規模,為何還要建多兩條工業村?康樂及消閒設施又要地多過250公頃,但聲稱能舉辦國際大賽的啟德體育園佔地只是28公頃,另一邊廂數百公頃私人會所土地若能全面開放予公眾已能滿足康樂需求,也無須破壞本有康樂意義的自然郊區或郊野公園以迎合所謂需求。資源錯配、政策偏袒少數、選擇性作估算,才會造成所謂「土地短缺」的表象。
若每項估多了點,加起來就估多數百公頃。估多了不是無所謂,留作土儲就算;而是意味著要從大自然掠奪更多「共有資源」,以改造成更多不必要、私有化資產或政府鎖住不讓公眾享用的土儲。連估算本身都透過數字遊戲進一步加劇土地分配的失衡,這並不是冠冕堂皇的「未雨綢繆」,而是巧立名目的「土豪掠奪」。
最後,若必要增加土地供應,新發展區外棕土730公頃、軍營土地(除青山靶場較難以發展外)約550公頃、私人遊樂場地契約土地400公頃、低用量政府土地最少200公頃,以上多管齊下已夠填補短缺,東大嶼根本無需要。
林芷筠 影子長策會成員、本土研究社成員、城市規劃師
信報財經新聞 2018-09-17 A17 | 時事評論 | By 林芷筠 影子長策會
#你有公開我有真相 #估大咗唔緊要? #唔講唔知咁多低密度住宅地 #呢盤數相當有嫌疑 #有地起私樓無地起公屋居屋
----------------
🏝【民間土地公】第二波:個海咁大,填吓無壞?!
http://bit.ly/2vE46ne
😉《好誠實研究》全文下載
http://bit.ly/2IFQvoV
💰月捐支持土地研究、一齊踢爆官商謊言!
https://goo.gl/8K6x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