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立憲主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立憲主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立憲主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立憲主義產品中有3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孫大千Sun, Ta-Chie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只是代替人民行使立憲主義中所賦予的「抵抗權」。面對獨裁政權,如果不能夠起身抗暴,捍衛人權,台灣的民主將會成為民進黨的玩具。 下列的八項行為,已經足以證明民進黨已經成為一個「納粹化」、「法西斯化」的獨裁政權: 第一,沒收人民公投權利。 第二,不擇手段打擊異己。 第三,獨立機關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萬的網紅映像授業 Try IT(トライイット),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Try IT 視聴者必見】 ★参加者満足度98.6%!無料の「中学生・高校生対象オンラインセミナー」受付中! 「いま取り組むべき受験勉強法」や「効率的に点数を上げるテスト勉強の仕方」、「モチベーションの上げ方」まで、超・実践的な学習法をあなたに徹底解説します! 今月...

立憲主義 在 伊藤英哉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0 07:33:28

【北川さんより】 外交が大得意なアベソーリの 「アベシの素敵な外交」 の中味をワシントンポストが暴いた。 だからトランプはアベシに言ったのさ、 ””I remember Pearl Harbor ”” と・・・ 「ワシントンポスト紙8月28日、 トランプ~アベシ会談の内容」 アベシのステキな外...

  • 立憲主義 在 孫大千Sun, Ta-Chi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29 08:02:06
    有 2,478 人按讚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只是代替人民行使立憲主義中所賦予的「抵抗權」。面對獨裁政權,如果不能夠起身抗暴,捍衛人權,台灣的民主將會成為民進黨的玩具。

    下列的八項行為,已經足以證明民進黨已經成為一個「納粹化」、「法西斯化」的獨裁政權:

    第一,沒收人民公投權利。

    第二,不擇手段打擊異己。

    第三,獨立機關變成東廠。

    第四,踐踏扼殺新聞自由。

    第五,全面掌控媒體機器。

    第六,一黨獨大專斷獨行。

    第七,任意犧牲民眾健康。

    第八,政府資源豢養網軍。

  • 立憲主義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4-10 12:41:30
    有 50 人按讚


    【盧斯達:香港人「去激進化」了嗎?】

    據說「民主思路」做了一個民意調查,顯示市民「重返溫和」,港獨本土及傳統泛民的支持度皆縮水,結論是市民「去激進化」了。

    由於調查和文章是「民主思路」主導的,所以恐怕我們不能以常識來理解「激進」和「溫和」這類詞語。大概在該組織的話語下,「溫和」其實是「中間派」,而中間派是「沒有政治傾向」(雖然事實上沒有這回事),而該組織則自命代表這樣的「中間派」;在其世界觀下,「激進」不只是支持激進抗爭或希望動搖現體制的人,就算是泛民包括公民黨民主黨之類,大概也屬於「比較上的激進派」吧。

    這個調查大概是暗示自己所代表的路線正在擴大,而之前的選舉失敗,則歸咎當時「激進派」(親北京派與民主自由派)仍然主導和影響人民。

    真的有毫不動搖的溫和/激進派嗎

    雖然,作為召集人的湯家驊以及「民主思路」這個牌頭,很容易令人覺得不用認真對待這類調查。但就當它是 100% 真實吧。反正近年大家都會說,現在是「社運低潮」。獨派會這樣說;看到遊行人數不斷下降以及補選中「選票六四比」消逝的「黃絲」,也會採納類似的講法。因此,也許這才是登報回擊梁振英活動得到群眾支持的大眾心理背景。

    任何活動都會有異議,例如柳俊江也說這只是感覺良好,並無實效,但很多民主派支持者(也許?)則激烈反駁,有些人甚至明言,自然是明白一切只是感覺良好,但表示人民也有「發泄權」,在這股甚麼都無效的低氣壓,他們需要發泄和振奮。

    所以自然是有某種東西崛起而籠罩著香港。「中間派」會認為那是「去激進化」、真建制派會認為那是社會「重返理性」,「反對派」則會視之為自身面對之逆流。但其實這也是一個很大的謎思。玩弄民調或者依賴數據,其實會有盲點。那就是將民意或個人的意識形態,看作不容易改變的實體,而民調即將此顛撲不破的真理揭露出來的手段。

    然而,民意或意識形態,是極受現實環境和形勢所影響。所謂「形勢比人強」,形勢不只比個體強,也會改變個體的看法。社會運動在高潮的時候,一切看來有希望的時候,其實很多人都不會介意表示自己支持。例如雨傘前後,或者本土派醞釀參選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民意調查中表示不一樣的看法。

    在運動高潮的時候,其實人人都會比平時的自己激進,人人都是激進派,但這不是代表香港真的有源遠流長的激進土壤;革命一旦進入低潮,中堅和頭面人物被捕殺、前路不明的時候,大家就會自保,都會收斂,之前聚集的民眾一哄而散,或者聲稱自己從來不支持,也是民眾之常情,但卻不代表他們另有身位可走。其實都是一班繼續存在的人。

    自我評估受運動的高潮或低潮形塑

    民調民意這東西,並不是檢測真實,而是檢測人們的「自我認同」。這自我認同明顯受現實左右。民主運動進入低潮乃至死寂,基本上在 2014 年 831 決議之後,就已經是定案;DQ、獨派和自決派被封殺,之後的打擊面亦未必不可以擴大,則是為此現實形勢蓋棺定論。

    在此形勢下,大部份受訪者自然會自稱「溫和派」,因為自稱「溫和派」其實就是一種對現實環境的研判:社運無出路。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大眾是後者,在一切看來沒希望的時候,堅持和適應新形勢的,一定不會是多數。但不代表人都跑光了,也不代表這裡沒改變的希望。

    其實以前香港人也大部份自稱經濟動物,但在之後的社會運動,還是可以見到他們或者他們的影響力/資金的身影,所以人在不同形勢下的取態,根本無法簡單約化為「激進/溫和」的對立。甚至是很多被定位為「激進派」的人,他們又可能覺得自己其實很溫和。這類描述性的選項,是很流動和主觀的。

    2016 年之後,民調甚至選舉可以解讀到的事情,會變得越來越有限。因為在政治威嚇下,很多人根本不會發表真實看法;所以一個社會的人民是激進或溫和,「政治傾向」如何,其實是由政治和經濟這樣的客觀形勢所形塑。而民主思路的那個選舉導向的論述或者企圖,似乎將兩件事倒轉了,亦即此調查其實是多餘,沒有在「政治運動進入低潮」此人盡皆知的現實上,加添任何新意義。

    不過,這個調查結果,似乎是希望將中國導致的客觀低氣壓(撕毀條約、侵害香港人權),解釋為香港人自身轉變(所謂的「溫和化」)而導致,進而為「憲政新秩序」之下的「新參政思維」造勢。當然這也是值得留意的,因為作為時代產物的泛民,在沒有出路和沒有傳承可能的時候,裡面會有很多人希望嘗試這條出路。所以如果只是談論選舉經濟,那可能都有點意義。但如果關乎整體局勢,看人民客觀上在想甚麼,基本上是沒意義的,因為人民或者人類,從來就不是那麼客觀和實在的東西。

    由形勢主導的立憲派和革命派之爭

    晚清時,立憲派和革命派的此消彼長背後,原理類似。晚清人基本上就是在立憲派與革命派之間彈出彈入。要求滿清實行「君主立憲」的立憲派,在初期基本是倡議,例如康有為與光緒這個組合,在當時大概肯定不是「主流」,但到了 1904 年,日俄戰爭爆發,打了一年半,日本戰勝,大清很受震動,日本打贏了大清,也許很多人都未消化到,或者認為是一時運氣;但打贏了洋人,就非同小可。

    於是他們認為,是因為日本實行君主立憲,而立憲勝過了沒有立憲的帝俄。立憲運動於是風風火火,大家都支持立憲了,都成為了立憲派。1905 年,大清派人去海外取經,次年頒發《宣示預備立憲諭》,設立一些專為預備立憲的政府機構,在地方上也開始籌備自治議會;1908 年,頒佈《欽定憲法大綱》,大勢如此,人人都樂於做/自稱立憲派。當時也有很多輿論支持政府,反對革命,例如民間創作的《歡迎立憲歌》。

    1906 年,上海《申報》報導:「凡通都大邑,僻壤遐衢,商界學界,無不開會慶祝。」如果當時做一個民意調查,則人人都是立憲溫和派了,因為立憲已經成為既定事實,西瓜靠大邊,是人的本性。如果拿著 1906 年的一個民意調查,去認定「中國人」就是大部份支持立憲,是一個立憲主義的民族,那是可笑的。

    在當年的時空,立憲派得勢,結果自然是革命派衰落,就算是 1910 年的黃花崗起義,也沒有出現之後的「各地響應」,可見一面倒的時候,真的很一面倒。但革命派的衰落,不是永恆的衰落,革命在幾年之後就席捲全中國。立憲派在 1905 年前後的那個時空表示,可以和平過渡,和平發大財。此立憲派的幻象,只持續了幾年。一切因為大清之後公佈的內閣名單,滿漢比例極不平等,又再激發民族仇恨。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原先的立憲派迅速「倒台」,很多地方上的立憲派,都很快變成革命派或者革命同情者。

    這內閣名單,才導致之前累積的「民氣」全面釋放。立憲和革命之爭,是滿人要不要打倒的死生大事,人民尚可以在幾年之間彈出彈入,何況只是相對主觀的「溫和/激進」自我標籤?一個政治組織,談論的可能是「高大上」的守護甚麼、發展甚麼,或者是客觀而言的「服務街坊」(提供福利),甚至只是模糊的「發大財」口號也好,也是正常的,也好過一些只能自我標榜「溫和」的「新思維」。

    「溫和」或者「激進」其實是沒甚麼 intrinsic value 的。別人這樣說,倒是別人標籤;但如果是自己有意無意的標榜,就令人啼笑皆非了。

  • 立憲主義 在 開心公主的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3-24 12:01:52
    有 61 人按讚

    剛考完,今天天氣真的超級舒服,和喣的陽光徐徐的風,走在偌大的校園裡真棒!
    隨著研究所考完,這段時間超多事情卡在一起的混亂漸漸結尾,八個月沒唸書,連最後一週也沒什麼唸,幾乎是裸考><呃,很多都停留在舌尖現象的狀態......只能說,考試還是要唸書啦!
    ********
    題目如下(107台大國發所在職班/政治學):
    1.政治文化與公民社會(我現在突然想起提出者的名字了!在考場怎樣都想不出來!)
    2.名詞解釋:立憲主義、極權主義、分裂威權主義、社群主義、女性主義。
    3.社群媒體對社會運動的影響
    4.試論以“利益”制定政策和以“理念”制定政策。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