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立意抽樣例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立意抽樣例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立意抽樣例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立意抽樣例子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健美女大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女大生我前天寫的文章「你以為你賺到了,其實失去的更多。」,有讀者分享到自己臉書,並在我的文章下面留言。有鑒於敝人認為這是有討論價值的,以及站在資訊透明平衡報導的角度,把所有留言以及我後來補充的看法,拉出來分享在粉絲頁這裡~: 也可直接去我部落格看留言:http://goo.gl/RaD6JJ ...

  • 立意抽樣例子 在 健美女大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5-07-15 19:31:21
    有 73 人按讚


    女大生我前天寫的文章「你以為你賺到了,其實失去的更多。」,有讀者分享到自己臉書,並在我的文章下面留言。有鑒於敝人認為這是有討論價值的,以及站在資訊透明平衡報導的角度,把所有留言以及我後來補充的看法,拉出來分享在粉絲頁這裡~:

    也可直接去我部落格看留言:http://goo.gl/RaD6JJ

    --------------------

    讀者 A:

    這文章立意是好的,但舉的例子不恰當。
    關於味全大老闆出包,資訊早已更新,請參考:
    頂新油案 法官再次確認並非地溝油、回收油與餿水油
    http://www.nownews.com/n/2015/05/27/1703460
     
    為求起訴頂新立功 彰檢筆錄竟造假!?
    http://m.nownews.com/n/2015/06/17/1721420
     
    同場加映:義美食安新聞全紀錄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

    --------------------

    讀者 B:

    https://tw.news.yahoo.com/%E6%AA%A2%E9%A9%97%E5%A0%B1%E5%91…
    原來我們縮網址,但是法官只說並非地溝油、回收油與餿水油,並沒說他們是安全無虞的

    --------------------

    健美女大生:

    通常這種已經先有立場、避重就輕引用片面之詞的言論我都是很懶得回應的,不過看在可能有其他人會看到這篇文章的情況下,我還是加減回覆一下。

    第一篇報導僅限於後來的「越南油案」非地溝油與餿水油,第二篇通篇重點則只在於「到底魏應充本人有沒有親自參與指示採購流程」。

    so what ? 沒有改變其他事實啊?他沒有親自指導採購某些油品或者是某個通路的產品不是用餿水油,就代表他是個良心商人了嗎?搞錯重點的人是誰?

    此外,義美食安問題出包過也是大家有目共睹,我援引義美總經理說過的話,不代表我就覺得他說什麼都好,請不要自行腦補。我並不認同「因為統一不好所以義美好棒棒」這種說法,這種態度只是怠於監督且等著養出另一隻食安問題巨獸的前哨站。

    --------------------

    讀者 A:

    您貼的新聞裡面檢驗的油品並非出廠的「成品」。出廠的成品檢驗合格,請參考:http://www.nownews.com/n/2014/11/06/1493916

    頂新油品的真正問題從來不是能不能吃 (這是被媒體/名嘴亂扯炒作的),因為出廠成品檢驗合格,問題是懷疑它的原料油是否「合法」(您貼的新聞檢驗的是原料)。

    法律為了人民健康,就算你精煉過的成品合格、安全無虞,但如果你的原料不合法,一樣不可以賣 (也就是「可以吃,但不能賣,賣了違法)。

    現在已經查證頂新進口的原料是小家庭自炸的油,就跟一般自己家裡炸的豬油一樣,有對人體不好的雜質,必須「精煉」以後才能吃。而頂新精煉後出廠的「成品」檢驗是無問題的。
    沒有經過精煉的原料油,就好比沒有經過純化/RO逆滲透的自來水一樣,吃/喝多了對人體不好,但只要經過精煉/純化,自然安全無虞。

    --------------------

    讀者 A:

    我也沒有說魏應充是良心商人。 (原本帳號登不進去)

    --------------------

    健美女大生:

    謝謝你提供的資訊。

    「相關機關抽樣檢驗後認為超標的油品,並非出廠油品,更非在市面上流通的終端油品」
    我收集資料的能力太差,所以想要另外請問:所以這些抽驗機構,對於除了頂新以外的廠商,也是用一樣的抽查標準嗎?如果是,為何只有頂新如你所說的「被媒體/名嘴亂扯炒作」?如果不是,為何只有頂新獨排標準?

    此外我認為大家在意的,也從來不是頂新的油到底能不能吃(我本人也不是很在意,因為食品究竟有沒有毒,永遠是和「是否累積足夠攝取量」有關。食用油這種用量不大的東西,如果斤斤計較而不去檢視一個人整體飲食習慣的脈絡,反而是本末倒置。),而是社會信任感的被破壞。消費行為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我們是預設對方對於他銷售的商品是誠實無欺的,或是政府的檢驗流程是值得信賴的,因為單獨的自然人是絕對沒有能力逐步檢視龐大生產鏈的每個流程。我也不認為「驗出有害物」是必須馬上被譴責的事情,因為設立檢驗流程的原意本就沒有預設廠商要有「良心」。頂新從 2013 年起,連續兩三次出事後的隱瞞、拖延、拒絕第一時間處理,才是信任崩壞的真正原因。

    不過還是再次謝謝你的說明。你附的連結裡你本人的臉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