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竊聽行動韓國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竊聽行動韓國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竊聽行動韓國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竊聽行動韓國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美中會晤在即 話語權爭奪鏖戰正酣】 ▫️報導全文: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junshiwaijiao/jt-03152021111447.html 備受矚目的首場美中高層會晤將在本週四展開,兩國對於這場會晤的話語權爭奪已經提...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世界微光看更多 http://act.setn.com/worldlight/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

  • 竊聽行動韓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16 05:44:19
    有 298 人按讚

    【美中會晤在即 話語權爭奪鏖戰正酣】

    ▫️報導全文: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junshiwaijiao/jt-03152021111447.html

    備受矚目的首場美中高層會晤將在本週四展開,兩國對於這場會晤的話語權爭奪已經提前開打。中國持續以「戰略對話」進行宣傳,並在會晤前畫下「停止干涉中國內政」的紅線,營造「 #聚焦合作」的氛圍;美國則反覆強調團結盟友抗中、以及對美中「 #嚴重分歧 問題」直接表達關切的重要。


    ▪️❌美列五中企為危險清單 中批美「科技霸權」


    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3月12日將五家中國企業列入了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通信設備和服務清單。這五家企業分別是華為(Huawei)、中興通訊(ZTE)、海能達通信(Hytera)、杭州海康威視(Hikvision)及大華科技(Dahua Technology)。

    FCC表示,這些公司的電信設備和服務「被發現對美國國家安全或美國人的安全構成了不可接受的風險」。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15日例行記者會上批評美方作法毫無事實根據、也無道理,還反批美國政府是為了維護自身科技壟斷的霸權地位。

    趙立堅反指控美國才是威害他國安全的「黑客帝國」,聲稱「美國利用其先進科技優勢,通過安裝後門等方式,對包括盟友在內的世界其他各國進行大規模、無差別的竊聽竊密。美國是地地道道的竊聽帝國、竊密帝國、黑客帝國。」

    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求是》雜誌發表一篇《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文章。習近平強調,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要大力發展科技,一方面堅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另一方面要全面聚及人才,把中國建設為「世界科技強國」。


    ▪️🇨🇳中共堅稱「戰略對話」 劃線「聚焦合作」


    與此同時,中國官方媒體正在大力宣傳一個拜登政府從未用過的詞語——「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各大官媒都對「中美高層戰略對話」做了正向的展望,《人民日報》誇這場會晤是「積極地發展」,央視則在18日的報導中突出會晤是「由美方邀請」、且選在美中兩國的地理位置中點阿拉斯加,凸顯這是「平等的會晤」,還批評拜登政府將中國定義為地緣政治威脅是錯誤的。

    在美國的前中共中央黨校退休教授蔡霞告訴自由亞洲電台,中共堅持把對話定性為「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是有爭奪話語權及訂立會談基調的企圖,刻意把此次對話納入過去五十年、被中國佔盡便宜的美國對華接觸政策框架中。

    「首先它(中共的目的)要造勢,對內營造著‘美國人終於要來找我們談話’、拜登新政府派高層示好的氛圍;中國正處在內外交困中,某種程度上,要以外交上的重大進展,來支撐國內的政局尷尬。」蔡霞分析。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上周已強調此次會晤「不是戰略對話」,且是 「一次性會議」,尚未考慮會晤後續的接觸,必須先看中國在相關議題上拿出的實質成果。

    「布林肯表明美國聯合盟友抗中共的態度,而(中共對會談)的定性顯然不同。中方意圖給外界的感覺是:美中雙方是‘單獨談’,美國不見得真能到聯合盟友抗中。」蔡霞說。

    中國外交部在針對「中美高層戰略對話」的聲明中要美國「停止干涉中國內政,聚焦合作」, 中共的御用學者、人民大學國關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在官媒上分析,中方會希望美國結束貿易戰,「取消不合理的對華貿易制裁。」

    但是這顯然不是美國方面關注的議題。布林肯說要與楊潔篪及王毅處理「有嚴重分歧之處」, 白宮國安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則強調,像第一階段貿易協定、關稅這類的問題不會是主要議程,重點是溝通美國及盟友關切的議題,特別是中國在區域的擴張及對人權的侵犯。


    ▪️🇺🇸美國強調聯友抗中 直攻「嚴重分歧」


    美中高層會晤的消息宣佈以來,美國官方一直在重複修建盟友關係,聯手對抗中國的口徑。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15日開始出訪日本、韓國及印度的行程。當天,他們聯名在《華盛頓郵報》撰文強調要重振美國與盟友的關係,把同盟形容為美國的「戰力倍增器」( force multipliers),以尊重人權、民主、法治為基礎,共同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

    文章話鋒一轉,批評「一些國家企圖挑戰國際秩序……尤其是中國不惜動用脅迫力量為所欲為。」

    「當我們必須反擊中國的挑釁和威脅時,集結我們的力量能使我們更壯大。中國在新疆和西藏侵犯人權,系統性蠶食香港自治,破壞台灣民主,還在南海違反國際法聲索主權。我們團結起來,將能向中國究責。我們若不果斷行動並帶頭領導,北京就會這麼做。」

    曾在小布什政府擔任國安會亞太事務高級主任的葛林 (Mike Green)則說,拜登政府先與印太盟友接觸,再與中國坐下來談的作法是「聰明的一手」,但「聯手抗中」的戰略比想像的複雜。

    「 (美國的)盟友並不想要抑制中國 、也不想要完全與中國脫鈎,他們要美國既與中國競爭、又與中國合作。」葛林分析,「因此 (美國要在此次美中會晤中)與中國在特定議題上建立一種務實的工作夥伴關係,而非習近平向奧巴馬政府提出的那種新型大國關係。而這種關係又必須兼顧美國的盟友、合作夥伴的利益。」

    在上週一場白宮背景說明記者會上,記者詢問美方邀請中國此次會晤,是否也有來自盟友的壓力?一位白宮資深官員並未直接回應,僅表示美國已針對中國議題,與歐洲及亞洲盟友都進行深入的溝通。

    葛林分析,拜登政府繼承川普時期把中國視為競爭對手的路線,但亟需要跟盟友重新建立一個統一戰線。在二月中的慕尼黑會議中,法、德領導人盡力避談中國的做法讓拜登政府察覺到「與歐洲人在中國問題上達成一致,還需要時間。」

    他說,在‘歐洲牌’不好打的情況下,拜登政府正在努力經營印太統一戰線,「而且要(把這個戰線)搞大。」

    ▫️FCC聲明:https://www.fcc.gov/document/fcc-releases-list-equipment-services-pose-security-threat

  • 竊聽行動韓國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4-08 20:03:31
    有 315 人按讚

    [時事英文] 疫情下各國強化監控,健康與隱私不可兼得?
     
    It is essential that the government enact measures to keep us safe and healthy. At the same time, we need a framework that prevents governments and companies from overstepping their bounds. How much data should they collect? How should measures be enforced? Are these measures temporary and limited to times of crisis? These are questions we need to think about now.
     
    1、enact measures 實行措施
    2、overstep the bounds 超出界線*
    3、temporary measures 臨時的措施
     
    政府必須採取措施以保障我們的安全與健康。同時,我們需要一個框架,以確保政府與公司不會踰越他們的界線。他們該搜集多少資料?該如何執行措施? 這些措施是臨時性的並僅限於危機時期嗎?這些是我們現在需要思考的問題。
     
    *overstep the bounds: https://www.ldoceonline.com/dictionary/overstep-the-limits-bounds-boundaries
     
    ★★★★★★★★★★★★
     
    紐約時報報導:
     
    In South Korea, government agencies are harnessing surveillance-camera footage, smartphone location data and credit card purchase records to help trace the recent movements of coronavirus patients and establish virus transmission chains. In Lombardy, Italy, the authorities are analyzing location data transmitted by citizens’ mobile phones to determine how many people are obeying a government lockdown order and the typical distances they move every day. About 40 percent are moving around “too much,” an official recently said. In Israel, the country’s internal security agency is poised to start using a cache of mobile phone location data — originally intended for counterterrorism operations — to try to pinpoint citizens who may have been exposed to the virus.
     
    4、harness 控制;利用
    5、transmission chain 傳播鏈
    6、be poised to 隨時準備著
    7、counterterrorism operation 反恐任務
    8、a cache of ⋯⋯一批(隱藏的)...
    9、pinpoint 精準指出;確定位置(或時間);準確描述
     
    在韓國,政府機構正在利用監控影像、智慧型手機的定位數據和信用卡消費記錄來幫助追蹤冠狀病毒患者的近期活動,並確立病毒傳播鏈。在義大利倫巴底,當局正在分析市民手機傳送的定位數據,以確定有多少人遵守政府的封鎖令,以及他們每天通常行走的距離。一位官員最近說,大約有40%的人走動得「太多」。在以色列,國內安全部門準備開始使用手機定位數據的暫存--最初是用於反恐行動--以精確尋找可能已感染該病毒的國民。
     
    ★★★★★★★★★★★★
     
    Yet ratcheting up surveillance to combat the pandemic now could permanently open the doors to more invasive forms of snooping later. It is a lesson Americans learned after the terrorist attacks of Sept. 11, 2001, civil liberties experts say. Nearly two decades later,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have access to higher-powered surveillance systems, like fine-grained location tracking and facial recognition — technologies that may be repurposed to further political agendas like anti-immigration policies. Civil liberties experts warn that the public has little recourse to challenge these digital exercises of state power.
     
    10、open the doors to 為⋯⋯打開大門
    11、civil liberties experts 公民自由專家
    12、fine-grained 細緻的;精細的;細顆粒的
    13、location tracking 定位追蹤
    14、facial recognition 臉部辨識
    15、repurpose 重新利用;改變……的用途;為……找到新用途
    16、political agenda 政治議題
    17、anti-immigration policies 反移民政策
    18、recourse 追索權
    19、digital exercise of ⋯⋯的數位行動
    20、state power 國家的權力
     
    然而,為了對抗現在的全球性流行病加強監控,可能會為今後進行更具侵入性的竊聽打開永久的大門。公民自由專家說,這是美國人在2001年9月11日恐怖攻擊後學到的教訓。911事件發生近二十年後,執法機構如今掌握著更強大的監控系統,例如細緻精確的定位追蹤和臉部辨識--這些技術可能會被重新用於反移民政策等進一步的政治議題。公民自由專家警告,公眾幾乎沒有辦法挑戰這些由國家實施的數位行動。
     
    ★★★★★★★★★★★★
     
    In hundreds of cities in China, the government is requiring citizens to use software on their phones that automatically classifies each person with a color code — red, yellow or green — indicating contagion risk. The software determines which people should be quarantined or permitted to enter public places like subways. But officials have not explained how the system makes such decisions, and citizens have felt powerless to challenge it.
     
    21、indicate 指出;表明
    22、contagion risk 感染風險
    23、quarantine 隔離;檢疫
     
    在中國的數百個城市,政府要求市民在手機上使用一種軟體,可以自動用顏色代碼--紅、黃、綠--給每個人分類,以顯示感染風險。這個軟體決定哪些人應該被隔離,或是可以進入地鐵等公共場所。但官員們並沒有解釋系統如何做出這樣的決定,市民們也覺得無力挑戰它。
     
    ★★★★★★★★★★★★
     
    In Singapore, the Ministry of Health has posted information online about each coronavirus patient, often in stunning detail, including relationships to other patients. The idea is to warn individuals who may have crossed paths with them, as well as alert the public to potentially infected locations. On Friday, Singapore also introduced a smartphone app for citizens to help the authorities locate people who may have been exposed to the virus. The app, called TraceTogether, uses Bluetooth signals to detect mobile phones that are nearby. If an app user later tests positive for the virus, the health authorities may examine the data logs from the app to find people who crossed their paths. A government official said the app preserved privacy by not revealing users’ identities to one another.
     
    24、stunning detail 驚人的細節
    25、cross paths 相遇;交集
    26、data logs 數據日誌
    27、cross sb's path (偶然)與某人相遇
     
    在新加坡,衛生部在網路上公布了每個冠狀病毒患者的訊息,通常帶有驚人的細節,包括與其他患者的關係。這是為了警告可能與他們相遇的人,並提醒公眾注意潛在的感染地點。上週五,新加坡還推出了一款供國民使用的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幫助當局找到可能接觸過該病毒的人。這款名為「TraceTogether」的應用程式使用藍牙訊號偵測附近的手機。如果一名用戶後來檢測出病毒陽性,衛生當局可能會檢查該應用程式的數據日誌,以便找到與他們有接觸的人。一名政府官員表示,該應用程式通過不向用戶彼此透露身份來保護隱私。
     
    ★★★★★★★★★★★★
     
    In New York this month, Mayor Bill de Blasio posted details on Twitter about a lawyer in Westchester County who was the second person in the state to test positive for the virus — including the name of the man’s seven-person law firm and the names of the schools attended by two of his children. A few hours later, The New York Post identified the lawyer by name and was soon referring to him as “patient zero” in the coronavirus outbreak in New Rochelle.
     
    28、law firm 律師事務所
    29、refer to 稱作;談及;與……相關
    30、patient zero 零號病人;零號感染源
     
    本月,紐約市長白思豪在推特上發布了西徹斯特郡一名律師、該州第二名病毒檢測呈陽性者的詳細訊息--包括這名男子的七人律師事務所的名稱,以及他兩個孩子的學校名稱。幾個小時後,《紐約郵報》確認了這名律師的名字,並且很快稱他為新洛歇爾冠狀病毒疫情中的「零號病人」。
     
    ★★★★★★★★★★★★
     
    In a response posted on Facebook, Adina Lewis Garbuz, a lawyer who is the wife of the man, Lawrence Garbuz, pleaded with the public to focus instead on the personal efforts the family had made to isolate themselves and notify people who came into contact with them. “We would have preferred this all remain private,” Ms. Garbuz wrote in the Facebook post, “but since it is no longer, I wanted to at least share some truths and allay people’s fears.”
     
    31、plead with the public 懇求公眾
    32、instead (adv.) 作為替代*
    33、isolate 將……隔離;使孤立
    34、remain private 保持私密
    35、come into 對……產生影響
    36、allay 平息;減輕;使緩和*
     
    這名男子叫勞倫斯・加布茲,他的妻子阿蒂娜・加布茲律師在臉書上發表回應,懇求公眾多關注加布茲一家如何盡量遠離他人,並通知與他們有過接觸的人。「我們本來希望這一切都保持私密,」加布茲在臉書上寫道,「但既然已經不再是隱私,我想至少分享一些真相,減輕人們的恐懼。」
     
    *instead: https://bit.ly/34jDdpy
    instead of: https://bit.ly/2JR9VoR
     
    *allay: https://bit.ly/2y1wRiw
     
    ★★★★★★★★★★★★
     
    《紐約時報》完整報導:https://nyti.ms/3e2hFSR
     
    圖片出處:https://bit.ly/2Xf1mMG
     
    ★★★★★★★★★★★★
     
    時事英文大全:http://bit.ly/2WtAqop
     
    如何使用「時事英文」:https://bit.ly/3a9rr38
     
    #科技時事英文

  • 竊聽行動韓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2-12 11:20:34
    有 435 人按讚

    1212紐約時報

    *【英國今日舉行大選】
    現任首相強森和工黨領袖科賓將展開激烈角逐,投票結果將決定在脫歐公投三年半後該國將如何,或是否退出歐盟。強森誓言不惜以無協議脫歐的方式,儘早脫離歐盟,可能成為英國最左翼首相的科賓,則希望該國就脫歐舉行第二次公投。國民醫療服務體系的未來也是大選關注的議題之一。英國的兩個主要政黨領導人對英國的未來抱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而且幾個較小的政黨也發揮著潛在的決定性作用,這就是大選之前要知道的事情。
    https://www.nytimes.com/2019/12/11/world/europe/uk-election.html?_ga=2.129998089.483682916.1575944313-450868151.1527222781

    *【強森嘗試新的競選形象:紀律嚴明】
    強森週四面對英國選民時,他押注他對英國脫歐的直言不諱,將推翻三年半的政治僵局。民意測驗表明他可能是對的:他的保守黨堅持要穩固地領導工黨,如果縮小的話。如果真能實現,這將使強森擁有將英國帶出歐盟所需的議會多數席位。
    https://www.nytimes.com/2019/12/11/world/europe/boris-johnson-brexit-campaign.html

    *【以色列將舉行第三次選舉,延長僵局】
    以色列議會初步同意解散議會,並預計將在同一天通過一系列投票最終完成解散議會的程序。然後,新選舉將在3月2日舉行。今年4月和9月,以色列大選,但總理納坦雅胡的以色列聯合黨和前以色列前陸軍司令甘茨領導的藍白黨旗鼓相當,都未獲得絕對多數席位。在這兩次選舉之後,兩黨的領導人都被給予機會嘗試組成聯合政府,但有關的嘗試都沒有成功。
    https://www.nytimes.com/2019/12/11/world/middleeast/israel-election-vote-netanyahu.html

    *【沙烏地阿美上市首日漲停,市值躍居全球最高】
    沙烏地阿美在利雅德證券交易所開盤幾秒鐘後便上漲10%,使其市值接近1.9萬億美元,超越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但股票購買者大多來自沙特國內,上市未能達成該國王室希望吸引大量全球投資的目標。
    https://www.nytimes.com/2019/12/11/business/saudi-aramco-ipo-stock.html

    *【監管機構公佈通俄門源頭調查結果後,對FBI的批評減弱】
    司法部監察長Michael E.Horowitz推翻了川普總統關於聯邦調查局共謀推翻總統職位的指責,同時也表示,他在法院檔中發現的嚴重錯誤,但並不意味著這份調查報告是無罪的。儘管民主黨和共和黨各持政治觀點,但雙方立法者也一致認為,霍洛維茨發現的監視問題很嚴重。有人建議國會修改《外國情報監視法》(FISA),以加強對國家安全竊聽的許可。
    https://www.nytimes.com/2019/12/11/us/politics/ig-horowitz-report-hearing.html

    *【眾議院小組辯論彈劾條款,以完成對川普的指控】
    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針對川普總統的兩項彈劾條款展開辯論,民主黨指控川普總統濫用職權、阻撓國會的指控,展開了一場陰沉、黨派色彩濃厚的對抗。這是該委員會史上第三次開會考慮罷免總統,民主黨和共和黨在憲法、對川普的指控,以及在下次選舉前不到一年就罷免川普的政治後果等問題上發生衝突。這場辯論在週四進入高潮,屆時將按照政黨的主張批准這些條款,並將它們送交眾議院全體議員進行最後表決。https://www.nytimes.com/2019/12/11/us/politics/judiciary-committee-impeachment-debate.html

    *【2019年中國監禁記者人數全球最多】
    保護記者委員會在年度調查中發現,今年全世界至少有250名記者遭到監禁,中國首次超越土耳其,成為監禁新聞工作者人數最多的國家,隨後是沙烏地阿拉伯和埃及等國。
    https://cn.nytimes.com/world/20191211/china-turkey-journalists/

    *【缺少實權,香港監警會外國專家組辭職】
    警監會曾聘請一組外國專家來協助調查有關員警暴力行為的指控,以加強調查的可信度。但現在,由於認為警監會進行獨立調查的權力有限,這些專家宣佈“正式退出”調查,這對試圖滿足公眾獨立調查訴求的港府來說是個打擊。
    https://www.nytimes.com/2019/12/11/world/asia/foreign-experts-hong-kong-police-protests.html

    *【來自觀點版面:凱恩斯是如何預見納粹德國崛起的】
    1919年,凱恩斯對《凡爾賽和約》之下歐洲政治和經濟秩序的脆弱性發出了警告,認為迫使德國陷入本質上的奴役狀態將播下危險的種子。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191211/keynes-economic-consequences-peace/

    *【翁山蘇姬否認緬甸對羅興亞人實施種族滅絕】
    緬甸領導人翁山蘇姬出席海牙法庭,辯稱外部觀察家有關羅興亞人遭受暴行的說法被誤解和誇大了,該國針對“叛亂分子或恐怖分子”的行動可能使用了“不相稱的武力”,但並非種族滅絕。
    https://www.nytimes.com/2019/12/11/world/asia/aung-san-suu-kyi-rohingya-myanmar-genocide-hague.html

    *【芬蘭34歲的總理馬林是誰?】
    34歲的馬林宣誓就職芬蘭總理,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政府領導人,引發國際關注。自2015年首次進入議會以來,馬林一直是芬蘭社會民主黨的後起之秀,她持左派觀點,將氣候變化、平等和社會福利等議題視為首要任務。目前,她領導一個由五個政黨組成的聯合政府,這五個政黨的領袖均為女性。
    https://www.nytimes.com/2019/12/10/world/europe/finland-sanna-marin.html

    *【韓國大宇集團創始人金宇中逝世,享年82歲】
    這位韓國商界傳奇曾以“世界經營”的口號帶領大宇迅速擴張,成為韓國第二大財閥。“大宇神話”一度象徵著韓國從戰爭廢墟中崛起為經濟強國,但它在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倒閉破產,也暴露了該國的結構缺陷,標誌著速度驚人的經濟增長時期已經結束。
    https://www.nytimes.com/2019/12/11/world/asia/daewoo-kim-woo-choong-obituary.html

  • 竊聽行動韓國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2-31 13:23:46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世界微光看更多 http://act.setn.com/worldlight/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雲端秘檔揭秘辛解碼真相 https://goo.gl/vi3Gzd
    ➲美食趣遊必看54Free食代 https://goo.gl/bSdR3e
    #國際新聞 #國際局勢

  • 竊聽行動韓國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5-30 16:24:24

    高雄版水門案,誰是台灣尼克森?市府還有多少吳建鴻們?

    陳麗娜今(28)日總質詢指出,高雄版水門案因開偵查庭而曝光,外界到昨 (27)日才知道前市長陳菊隨行攝影官吳建鴻,從韓國瑜市長就職當天起,至少五次潛入四維中心市長室。陳麗娜指責警察局失職、政風處失能,這起事件更讓「卡韓小組、滅韓行動」等傳聞多了真實性,而市府層出不窮的洩密事件更映證各局處遍布著「吳建鴻們」她認為韓國瑜的愛與包容已經破功。

    陳麗娜也拿本案和美國水門案相比,她指出水門案當年是涉案層級非常高,追查難度超級大,但美國還是把全國最大尾的尼克森揪出來。現在同樣案情在高雄上演,但台灣政府有能力、有決心把台灣尼克森抓出來嗎?台灣尼克森又是誰?大家都在看。

    韓國瑜答詢時語重心長表示,他這段時間的感受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確實感受到有力量在扯後腿,如旗津春吶活活被唱衰、市府內部資料也被流向台北的立委,感覺政務還沒有很順利推動。韓國瑜指出,公務人員應該向國家效忠,不該向特定政治人物效忠,這幾十年積非成是的心態要調整回來。

    韓國瑜強調,愛與包容不是窩囊與退縮,對於政治打手、裝竊聽、甚至隨身人員有無被收買等問題,不法就要嚴懲嚴辦。他更明確表示,議會總質詢結束後就會做出人事調整,包括一、二機關都有調整。

    吳建鴻從市長就職當天就潛入市長室,到二月一日被抓到時已是第五次,這時離政權交接已經38天。陳麗娜指出,這代表市長維安人員根本沒有定期檢查監視器內容,否則第一次潛入時就應發現。她認為事情的重點「不是吳建鴻拿什麼出來,而是放什麼進去?」如果有人放炸彈或藏身在裡面,維安卻放著監視器不看,如何預防?
    吳建鴻東窗事發後,陳菊團隊核心人員馬上進行切割,說「吳建鴻因行為舉止不當、工作表現不佳,曾多次告誡,最後因不適任而解除任務支援,調回養工處。」但陳麗娜調查發現,吳建鴻95年在陳菊當選市長後以臨時人員進市府,96成為養工處正式人員,他一路隨陳菊進市府、並擔任隨行攝影,每年考績也都是八十幾分,這樣一路與陳菊關係密切,甚至擁有市長室鑰匙的人,怎麼現在會變成舉止不當的人?陳麗娜認為吳建鴻是很重要的關鍵人,希望警察局好好保護他,不要讓當年319槍擊案離譜的事情發生。

    此事發生後,外界本來有的「有Q版韓國瑜指揮坐鎮、爆炸頭常來高雄指導」,以及有「卡韓小組」、「滅韓行動」等傳聞,一夕間變得真實起來。陳麗娜希望韓國瑜講「愛與包容」之外,也要拿出魄力排除卡高雄、卡市政的障礙,如果市府內部遲遲無法搞定,高雄就沒辦法大步向前行。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