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突破性別刻板印象的人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突破性別刻板印象的人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突破性別刻板印象的人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突破性別刻板印象的人物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723的網紅BennyLeung.com,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BBC中文網】中國推動教育改革讓男孩更有「陽剛之氣」 中國教育部近日在一份文件中稱,為了防止中國男性青少年變得「女性化」,將改革學校的體育教育,更多注重學生「陽剛之氣」培養。 這則新聞在中國社交媒體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網友批評該政策是性別歧視,但也有人表示,中國的男明星也要承擔部分責任。 B...

突破性別刻板印象的人物 在 Sex Chat 談性說愛 |情慾情感 podcast 節目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3 14:13:09

兩天的 KKBOX 催下去Turn Up Fest. 活動結束了!希望大家都是笑著離開的❤️ 謝謝所有遠道而來的老朋友,謝謝因為這幾天活動而追蹤的新朋友,你們好,在這裡你們偶爾會被我稱作性徒朋友,在這裡(還)沒有什麼大尺度照片,大都是我的肺腑之言,然後通常會很長😂   謝謝 @kkbox_p...

  • 突破性別刻板印象的人物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09 07:10:00
    有 14 人按讚

    【BBC中文網】中國推動教育改革讓男孩更有「陽剛之氣」

    中國教育部近日在一份文件中稱,為了防止中國男性青少年變得「女性化」,將改革學校的體育教育,更多注重學生「陽剛之氣」培養。

    這則新聞在中國社交媒體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網友批評該政策是性別歧視,但也有人表示,中國的男明星也要承擔部分責任。

    BBC記者凱麗·艾倫(Kerry Allen)報道說,幾年來,中國政府一直擔憂中國最受歡迎的男性榜樣不再是像曾經的戰鬥英雄那樣體格健壯的人物。酷愛足球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長期以來也一直在推動尋找和培養更好的體育明星。

    「陽剛之氣」

    中國教育部上周發佈了他們野心勃勃的計劃。這份文件最初是該部門對中國全國政協提交的一份關於"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作出的回應。

    教育部在答覆中說,當局計劃盡快改革和創新體制機制,全面提升體育教育質量,更多注重學生「陽剛之氣」培養。

    措施包括鼓勵退役運動員、有體育特長的志願人員兼任體育教師,開展好學校特色體育項目,「大力發展」校園足球,建立日常參與、體質監測和專項運動技能測試相結合的考查機制,將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凖要求作為教育教學考核的重要內容等。

    根據改革後的規定,除少數獲得豁免的學生外,未達體質健康合格標凖的,將無法獲得畢業證書。

    這在中國是一個決定性的推動措施。一段時間以來,雖然中國的中小學普遍開設有體育課,但很多學校普遍更加重視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將體育課視為「副科」。

    不過,此前也有一些跡象表明這一舉措即將到來。去年5月,全國政協常委斯澤夫說,中國許多年輕男性變得「柔弱、自卑、膽怯」,追求「小鮮肉」的形象。

    他稱,中國年輕男性中有一種「女性氣質化」的趨勢,除非進行「有效治理」,否則「必將危害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

    這名同時擔任國企董事長的委員表示,教育環境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部分原因,大多數中國男孩是由他們的母親或祖母撫養的,幼兒園和小學的老師也多半是女性。他還指出,很多影視劇裏「奶油小生」的吸引力越來越大,這意味著許多孩子「不想當『戰鬥英雄』」。

    因此,他建議,學校應該在確保中國年輕人獲得均衡的教育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小鮮肉」

    然而,當教育部拿出了這份計劃後,絶大多數中國人對其的反應都是負面的。成千上萬的網友在社交媒體表達他們的憤怒,很多人給該政策貼上了性別歧視的標籤。

    一名網友說:「男生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膽怯,溫柔也是人的性格。」

    「女性是貶義詞嗎?」另一名網友表示,她收到了超過20萬個讚。

    網友們認為,將柔弱與女性聯繫起來本身便是一種刻板印象:「那英姿颯爽的女兵女警們又算什麼,女人男性化嗎?」

    還有網友表示將炮火對凖了提案的作者,表示「這些提案都不是來自女性。」

    儘管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女富豪數量,但在政治上,超過2900名全國人大代表和2100名政協委員中,女性的比例都僅略超過20%。在中國最具權力的政治局中,25名委員裏只有一名女性委員。

    在引發爭議後,官方媒體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出來「滅火」。它表示,陽剛之氣並不等於簡單的「行為男性化」。教育不只應培養「男人」、「女人」,更應注重培養人的擔當和責任感。

    「讓身體和心智一併健康成長,才是最該被關注的,」央視的評論寫道。

    雖然該計劃受到了輿論的阻力,但在中國對於「小鮮肉」和「娘炮」的指責並不是新鮮事。一些人將電視和電影中五官精緻、眉清目秀的男性偶像視為罪魁禍首。

    男子團體R1SE和NINE PERCENT(百分之九)等都屬於這一類型,許多K-pop明星也是如此。

    2018年9月,當教育部和中國央視要求全國中小學生觀看一檔名為《開學第一課》的節目後,受到了潮水般的批評。原因是節目中出現了幾名「小鮮肉」歌手,被很多觀眾指責「少年娘則中國娘」。

    雖然像籃球運動員姚明這樣的人物在海外聲名鵲起,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國教育部的計劃中特別包括了足球。

    一些人可能並未感到意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此前曾表示,希望中國在2050年前成為「世界足球超級大國」,打造出全球最強大的國家足球隊之一。

    但是,近年來中國一次次嘗試提升國足水平的努力都失敗了。兩年前,帶領意大利奪得2006年世界杯冠軍的裏皮(Marcello Lippi)在中國國足輸給敘利亞之後,辭去中國國足教練職務。一時間,輿論嘲笑中國國足崛起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榜樣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近幾個月一直在努力為中國年輕人介紹和推廣新的榜樣。

    對於女性而言,新冠疫情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證明了女性作為一線醫務工作者的重要作用。

    中國去年在太空領域取得突破則提供了另一個機會,讓年僅24歲的火箭發射女指揮周承鈺成為官方媒體關注的重點,轟動一時。

    但正如斯澤夫去年暗示的那樣,對於中國年輕人來說,成為堅強無畏的士兵、警察或消防員的吸引力正在減弱。

    在近期發佈的另一份獨立文件中,教育部還要求高中學生了解武術功法和武德,「樹立習武強身、保家衛國的國防意識。

    儘管「小鮮肉」的形象依然活躍在熒屏,但年輕的男藝人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審查,此前還有消息稱是中國廣電監管部門下發了「限娘令」。

    例如在2019年,中國媒體給戴著耳環的男明星進行了模糊處理,因其被視為「娘娘腔」,除此之外,與嘻哈文化相關的元素、紋身和LGBT(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與跨性別者)符號在節目中也受到審查。

    去年11月,當來自四川甘孜的藏族男生丁真受到很多網友青睞後,當局彷彿看到了機會順水推舟。這名20歲的男子皮膚黝黑、髮型簡單,但有著自信的笑容,被很多網友稱為「與小鮮肉完全不同的感覺」。

    官方媒體鋪天蓋地地進行宣傳、多地政府爭相邀請他拍攝宣傳片或擔任旅遊大使,讓他在短短幾個星期內便擁有了幾百萬粉絲。

    #社會 #潮流

  • 突破性別刻板印象的人物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8-29 08:00:00
    有 1,800 人按讚


    網友常很熱心私訊一些新聞給我希望我能分享,這次香港反送中因為黑警行徑越來越惡劣,就出現了更多新聞與影片。

    但這類新聞我分享的動機較弱,我反而較喜歡分享香港人面對獨裁政權時的勇氣、果斷、智慧及可愛的人性光輝。

    衝突的畫面及批判性強烈的文章可以得到更多的注意力,但我擔心只能獲得同溫層迴響,極化的立場很難打動觀望中的中間選民。

    我自己的成長經驗是常因為提出不同看法,就會引來一些人認為我愛批評、抱怨,甚至破壞團結的人——我成了負能量象徵。

    不曉得是否與華人教育與儒家思想有關,批判性思考當然伴隨著指出哪邊不合理,但對很多人來說這就是「抱怨」;當然批判除了發現問題,同時也得提出改善的見解。

    可是當我們批判的對像是權威時,很容易就引發反彈力道,在權威本身發聲之前,崇拜權威的人早已先發制人,而台灣人特有的歷史經驗的權威就是威權。

    所以我認為反送中的分享上,過多的批判性貼文會引來反效果,因為我們批判的對象是林鄭月蛾但其實劍指背後的中共,這會讓深埋白色恐佈記憶的台灣人反射性地略過這類新聞——畢竟什麼都不知道對這些人來說最安全,最能明哲保身。

    不過分享香港人民正面的新聞,就是在挑戰威權的權威,下場都一樣就是了。
    但就社群媒體的操作上,港人正面的形象較能突破同溫層。(這是我的推論,我沒有統計分析數據。)

    最近幾個社群媒體的公關事件很有趣,先從石虎與花豹的插圖事件,設計師買了圖庫卻說是自己設計的、一開始她的處理方式就是硬拗,這鐵定引爆公關危機。

    韓国瑜說自己選上市長後就沒打麻將,結果有人爆料給媒體韓市長在峇里島打麻將的照片,韓国瑜的處理方式同樣是硬拗說是沒在高雄打(誰知道?)
    其實政治人物打麻將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問題同樣在『說謊』造成誠信上的質疑。

    但後續發財局長潘恆旭的處理方式造成更大的公關危機——舉辦麻將大賽。
    其實潘恆旭的危機處理很差,按照邏輯他應該辦的是『吹牛比賽』,而非『麻將大賽』。

    剛好有個公關危機處理蠻好的例子,美國的新聞主播帶著嘲笑的語氣評論英國小王子學芭蕾舞結果引發眾怒,一群男性舞者在電視台門口一起跳芭蕾舞抗議。
    主播的危機處理方式是『立刻誠心誠意道歉』,並邀請男性舞者上節目談愛上舞蹈的心路歷程,讓更多人認識性別的刻板印象如何扼傷喜愛舞蹈的男性,當然也化解了自己失言所造成的麻煩。

    #公關危機處理得先認錯
    #是要真的認知錯在哪

    批判韓市長說謊不是要打擊他,雖然我是韓黑,但我比韓国瑜本人更怕他不能代表中国国民党選總統。

    我也常告誡自己在社群媒體上享有聲量時,發言也特別留意別傷害到無辜的人,尤其是順風時。

    以前在演藝圈的訓練要我多講場面話,這樣既安全又討喜,但我常感覺到自己很虛偽不實,最後寧願選擇沈默,因為說違心之論太痛苦了,譬如在momo親子台時要說謝謝陳景怡台長很照顧我這種場面話。

    後來我認識了陳沂,我對於『焦糖哥哥』在社群媒體上有了新的認識。
    陳沂一直強調『不要說謊』,不說謊不等同得把自己的隱私鉅細彌遺地都跟網友報告,而是當牽涉到利害與利益時,不能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利及傷害別人而說謊——包函金錢、名聲、形象等。

    這個原則在陳沂業配上表現耀眼,即便讓她賺錢的廠商只要踰越這條紅線,她同樣火力全開。

    而我則是表現在媒體訪問我及我的餐廳時,媒體為了求好心切也為了節目精彩度,偏向浮誇的效果。
    美食節目希望我強調食材多了不起時,我很誠實地跟製作人說就是每天去菜市場買的,新鮮而已沒有什麼特殊之處。

    我們常會看到美食節目介紹食材,不少店家很愛強調食材有多高級,如果真的是這樣倒還好,如果是為了騙消費者去而故意誇飾美化,其實這就是說謊了。

    節目播出後一定會有觀眾特地來店消費,但如果與預期心理有嚴重落差,結果慕名而來客人的生意只能做一次,最後損失的還是店家,這也是透過媒體說謊的代價。

    有媒體問我經營之道是不是把員工當家人?
    這簡直嚇壞我了,我們是僱傭關係永遠存在權利的不對等,絕對不可能像家人一樣。
    我能做到的事情就是少管他們。

    雖然家人之間同樣有階級及權利不對等的關係,但我懂媒體指涉的是『幸福家庭』的那種樣板。

    『不說謊』也同樣影響我在演藝圈的表現,談話性節目的主題聊來聊去就是那些,為了通告就不得不生出故事來,如果是個人真實經驗為了節目效果,我覺得可以修飾美化過。
    但很多主題是我沒有經驗的事,我後來就跟世豪哥說算了啦,我不想掰故事了。

    之前有個心理醫師要交出一篇論文,對方在研究公眾人物在這樣的媒體生態的心理狀態,這是我生平第一次經驗。
    我跟對方提到「我一直覺得我的形象太好了,那不是我的本質,我不喜歡有一天被這樣的形象傷害到,我知道我再不做自己,我一定會傷害到我自己。」
    醫師說我出乎他的意料之外,這跟他原本的理論正好相反。

    於是我跟他細數為什麼媒體問我成長過程的事,我幾乎毫無保留地都說了,當然我一直強調那是我的人生經驗,我是靠這些養分長大的,不要聚焦在多悲慘可憐,而是我如何吸收轉化,當然同一件事情各家媒體有不同詮釋方式,閱聽眾產生的觀感就會不同。(不過一開始把我家人嚇壞就是了)

    #因為我知道我會紅
    #只是紅的定義和原先設定不同

    如果我一直維持好哥哥形象,不能有一絲一毫批判性的言行出現,那我就不可能上街頭支持洪仲丘、反核四、太陽花學運、婚姻平權釋憲、簽署東奧正名、平權公投及近期支持辣台妹與撐香港反送中。

    批判是透過辯證才有能量推動社會的發展,而我參與其中也因這股發展的動能超過原本自身的範疇,而變得和以往不同。
    這樣的改變是好或壞我無從定義,我也不曉得該如何先定義「好」與「壞」。

    我腦袋轉著這些事情寫出來不是要傳遞什麼人生哲理給大家,你們也不要輕易地學習『不說謊』,因為謊言有時有必要性,那個分界與使用時機會因人事時地物改變,如果一個謊言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或讓一個人好過,我還是樂意說出口。(康德sorry啦)

    但什麼事情一定不能說謊,大家心理一定有個普遍的標準,就看什麼事情被發現是說謊然後群眾的反應就知道了。

    陳沂

  • 突破性別刻板印象的人物 在 許秀雯 律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3-13 15:12:39
    有 157 人按讚

    公投過後,連續看了一些反同組織與政治人物挾持公投結果逼迫教育部違反性別平等教育法的作為,非常感慨。
    事實上第11案的公投係針對性平法施行細則所稱同志教育為表決,即使公投通過也不能改變母法也就是性別平等教育法的規定,依該母法所定,學校仍然有義務實施性平教育、消除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性別特質的歧視與罷凌,建立友善性別的校園。我認為這是一個本來就不該交付公投的提案,面對亂象叢生,再次分享公投前行政院出具的意見書,請大家能花一點時間閱讀,以利協助向身邊的人及選區政治人物澄清說明反同人士對性平教育的扭曲或誤解。
    -----------------------

    行政院意見書 (針對公投第11案禁止國中小實施同志教育案)

    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立法精神,係以教育方式教導尊重 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 而尊重性別差異,包含教導學生認識及尊重同志,係性別 平等教育之核心內涵。且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第 13 條規定之精神,性別平等教育固應充分融入所有課程之 中,且為因應個人之需求與時代之變遷,特別明列情感、 性、同志等教育內涵,強調其時代性與重要性,期透過上開課程之分享與探討,有助於提升學生之性平意識,以及 營造性別平等與友善的校園環境。

    本案公民投票案理由書所稱「吹捧同志形象為時髦風 尚的政策立場」等,顯係對教育部實施之同志教育有所誤 解。教育部所實施之同志教育,係教育學生瞭解並尊重不 同的性別特質、性別認同與性傾向,屬於性別平等教育不 可切割的一部分。尤有進者,預防及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 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係性別平等教育法之重要立法目的, 其中性霸凌係指透過語言、肢體或其他暴力,對於他人之 性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傾向或性別認同進行貶抑、攻擊 或威脅之行為且非屬性騷擾者。由性霸凌之立法定義可知 校園現場防制性霸凌事件之重要性,而若無同志教育的實 施,即難以有效預防校園性霸凌事件。

    另依據「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民教育階 段的「性別平等教育」整體課程綱要係以「性別的自我瞭 解」、「性別的人我關係」、「性別的自我突破」作為三項核 心能力,並以此建構各階段之能力指標。其基本意涵分別 解釋如下: (一)性別的自我瞭解:瞭解性別在自我發展中的角 色,以培養健康的自我概念。 (二)性別的人我關係:探討性別發展與社會文化互動 的關係,以建立平等的人我互動關係。 (三)性別的自我突破:發展積極的行動策略,以建立 和諧、尊重、平等的性別關係。

    其中「性別的自我瞭解」主題軸下,涵蓋「性別認同」 之主要概念,其中包含「性取向」及「多元的性別特質」 二個次要概念,其係以瞭解性別認同的意涵與多樣性,尊 重自我與他人的性取向和性別特質為學習目標。相關之分 6 段能力指標說明如下: (一)1-3-3 認識多元的性取向。 (二)1-3-4 理解性別特質的多元面貌。 (三)1-4-3 瞭解自己的性取向。 (四)1-4-3 接納自己的性別特質。

    此外,現行國民中小學教科圖書係由教科圖書出版公 司依據「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各學習領域能力 指標進行編纂後,向教育部申請審定,教育部業委任國家 教育研究院依法辦理審定事宜,再由學校選用之。目前各 學習領域的課程綱要於研修過程中,已將不同學習階段學 生適齡、適性學習之原則納入考量。除上述審定之教科圖書外,學校得因應地區特性、學生特質與需求,選擇或自行編輯合適之教材。然全年級或全校且全學期使用之自編 自選教材應送「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查。爰教學現場教師 皆依據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 規定實施相關課程。
    而未來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性別平等教 育著重啟發學生在不同情境及社會場域,覺察性別權力不 平等之各項議題,揚棄性別偏見,肯認性別多樣性,並培 養學生性別平等意識,接納自己與他人的性別展現。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係採融入式教學,並非單獨一門學 科,且「同志教育」係教育學生瞭解並尊重不同的性別特 質、性別認同與性傾向,內容包含尊重個人性別特質差異、 肯定多元性別認同與性傾向,清楚讓學生認知其個體差異 並不會影響個人能力及與他人之互動關係,期能營造無偏 見歧視之性別友善教育環境,以及預防校園性霸凌事件, 落實對學生權益的保障。

    又查本案公民投票案理由書,若僅係對同志教育之部 7 分教材、教學法有相關疑義,則已可由權責機構國家教育 研究院依相關規定與機制進行討論與處理,倘欲於國民教 育階段廢止「同志教育」,則將難以達成性別平等教育法之 立法精神與目的,亦將無助於提升學生之性平意識。

    且本案公民投票案理由書稱「同志教育極易將原本經 過諮商輔導以後會進入兩性自然互動的學生,導引至同性 結合的關係,影響兒少身心發展甚鉅」,除係出於對同志教 育目的之誤解外,亦隱涵對同性性傾向者之歧視及刻板印 象。對此,司法院釋字第 748 號解釋理由書即特別指出「在 我國,同性性傾向者過去因未能見容於社會傳統及習俗, 致長期受禁錮於暗櫃內,受有各種事實上或法律上之排斥 或歧視;又同性性傾向者因人口結構因素,為社會上孤立 隔絕之少數,並因受刻板印象之影響」,而欲消除對同性性 傾向者之歧視及刻板印象,於國民教育階段,即落實包括 同志教育內涵的性別平等教育,實為正途。

    反同組織的公投提案理由與行政院上開理由書請參中選會公文
    https://www.cec.gov.tw/upload/file/2018-10-23/0ae56798-cbb1-49a1-bb46-88c14a502283/1b79db58ca7102c930766be4dd39151f.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