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空間機構自由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空間機構自由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空間機構自由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空間機構自由度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是不是有梗才叫好設計?】 . 日本設計師好朋友 Drill Design 最近在日本展出了他們幫鋼鐵加工工廠「井口産業株式会社」設計的全新戶外傢俱品牌「High Collar」。 . 這個品牌有三個產品系列,分別是戶外餐桌椅組「POOL」、角落長凳組「TERRACE」、邊桌邊椅組「CASCADE...

  • 空間機構自由度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15 21:15:00
    有 1,501 人按讚

    【#是不是有梗才叫好設計?】
    .
    日本設計師好朋友 Drill Design 最近在日本展出了他們幫鋼鐵加工工廠「井口産業株式会社」設計的全新戶外傢俱品牌「High Collar」。
    .
    這個品牌有三個產品系列,分別是戶外餐桌椅組「POOL」、角落長凳組「TERRACE」、邊桌邊椅組「CASCADE」,應用在各種不同的戶外情境中。這個品牌有一個共通點,利用懸臂結構(cantilever)設計讓椅腳取代桌腳,因此釋放出桌下空間,整體造型看起來更為簡潔,這個品牌也因為得力於結構設計可以延伸出不同造型,因此三個系列都可以依照空間需求客製化延伸尺寸,不會受限於發售的座椅數量。我就很想買一組POOL放在自家陽台。
    .
    提到傢俱設計能有客製化延展性,Drill Design 提到背後設計的想法讓我非常心有戚戚焉。
    .
    一開始廠商希望Drill Design 設計一些「有梗的設計傢俱」,所謂的梗,不外乎就是設計一些機構讓產品具有變形的能力,可以移動、折疊、組合等變化形式,讓使用者能自由依照自己的需求來變化家具樣貌,藉以達成個人化的目的。
    .
    會有這樣的風潮肇因於1960年代後期,歐洲設計師設計了很多類似這樣的傢俱,引起世界很多設計媒體競相報導轉發,設計師也獲得知名度,亞洲設計師也看了這樣的作品心生嚮往,開始想設計類似的家具。不過回首歷史,Drill Design 觀察到,像是Joe Colombo 設計的「Multichair」、「Tube Chair」,可以變化出十幾種不同造型,也被MOMA 收藏為現代家具,但像這樣的設計卻無法普及到大眾生活裡,最後只能成一種藝術收藏。
    .
    Drill Design 認為,倒也不是不能設計一些具有複合功能的家具,一般人對於家具的使用情境想像較為貧乏,最好是以模組化的思考,預先幫他想好一些可以加上去的配件,給予一些自由度就好,這樣比較能讓產品有機會被普羅大眾使用。Joe Colombo 或許也認知到這件事,後來他設計的「Boby Wagon」就賣得很好,使用者只需要依照自己的需求增加層數就好,直到現在都還是有消費市場。
    .
    好設計到底是什麼?是否有梗才叫做好設計?怎樣的設計才能長久販售?
    .
    簡單的設計當然是可以長久販售的方法之一,但先把使用情境設計好,在一些情境中給予消費者適當的自由度,依照他的需求讓他們去購買配件,這樣會比直接給他100%自由度的產品來得能拓展市場。
    .
    「High Collar」也是在這樣的邏輯下所設計出來的全新家具品牌。實在好喜歡Drill Design的設計哲學啊!

    官網
    https://highcollar.tokyo/

    #DrillDesign #HighCollar

  • 空間機構自由度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05 19:05:37
    有 73 人按讚

    【盧斯達:林鄭、譚德塞和范瑋琪——為北京服務的Globalist】

    北京和特區政府向外推銷「一國兩制」的時候,都會說這「行得通」,香港的外交和軍事權由北京管,自己可以擁有各種權限。很多人根據《基本法》研究出各種政治說法,認為根據《基本法》香港擁有接近主權的地位,因為香港有自己的邊界、政府、貨幣、銀行……等等。

    初階段的獨立派亦接受這個說法,並進一步認為香港獨立,只需要切實執行《基本法》,香港就可以擺脫中國;而難以割捨中國人身份的保守民主派,進路也是相似,他們認為只要「修復一國兩制」,香港人就可以據此體制得到民主,得到無名但實在的獨立,而不需要和中國分道揚鑣。

    這種想法一直都是香港主流,但武漢病毒爆發以來,應該也會漸漸走向破產。因為林鄭月娥為首的特區政府,與世界的防疫態度完全不一樣。他們的態度是淡化、拒絕大動作,顯然對中國病情諱莫如深。在疫病消息爆發初期,特區官員沒有反應,恐怖彌蔓,之後出來開記者會,連一個口罩都不戴,亦拒絕呼籲市民要戴口罩。

    香港與中國之間,人口流動非常頻密,市民遂要求「封關」,但政府至今仍然拒絕。親北京的議員說,封關很極端,香港和中國是「一家人」不能說封就封;林鄭月娥為首的當局說,封關不實際,「難道不給香港人回港」,最近就說「或會造成歧視」。總之不封關。

    在反送中運動之後,醫療界成立了新的工會,最近他們的會員數量急增,他們認為中國人口不斷流入,醫療系統會癱瘓,要求政府果斷截流,否則自己會大罷工。而未等工會行動,已經有護士請假甚至辭職,因為他們認為政府推他們去死,自己卻躲在後面甚麼都不做。

    作為對抗,政府和親北京聲音,就批評醫療界做「逃兵」,專業和道德勒索他們。然而問題的根本,其實是香港特區政府自己就是最大的逃兵、不回應市民憂慮。特區政府在各個關口的措施,至今仍然是依靠入境者自行「申報健康」,但說謊沒有可見罰則。明明是武漢來的人,又可以說自己來自其他地方;

    《明報周刊》報道,早前一名被羅湖口岸拒絕入境的中國婦女,疑似為了入境,竟然在洗手間割脈,因而獲轉送往北區醫院;早前又有海關以「人道理由」准許中國人入境,這基本上就是要香港為中國分流解決醫療問題,因為有方法的中國人會走來香港看醫生。而在早期,特區政府甚至表示中國病人可以免費看醫生,這根本就是吸引有辦法的中國人來港看病。一些針對醫院和關口的「爆炸品」被發現之後,林鄭才說外來患者要收費。現在香港人心惶惶,哄搶爆買口罩,人人害怕自己的口罩短缺。

    但你以為林鄭月娥個人決策就是問題的核心嗎?其實不是。流水的特首,「一國兩制」卻是鐵的。問題是香港特首根本不可能有「個人決策」,澳門反應較快,因為澳門對中國的重要性較低,所以反而得到較大自由度。太多中國的權貴放了人、放了錢、放了樓在香港股市樓市,香港大動作防疫,等於自己首先拉動香港經濟爆破的喪鐘,所以他們就給特首下指令,要她盡力拖、淡化、應付,好讓他們走人走錢。

    已經被中國收了、由第三世界國家洋五毛組成的世界衛生組織,也是呈現這種形勢。他們首先不斷讚揚中國防疫措施,拒絕定性中國疫情為嚴重,之後才列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但世衛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還要用自己的身位說,「不建議其他國家對中國」實施旅行或貿易限制。

    然而歐美東南亞國家已經甩開腐敗的世衛,自己對中國禁飛封關,有邊界接壤的就封關;而香港也因為不願與中國封關,而落得被意大利禁飛的下場。你可以看見,在中國的「天朝」式滲透、以夷變夏之下,與中國有關的所有政府、非政府組織,都是採取拖延策略。

    中國自己當然知道紙包不住火,但還是會包,因為他們在為自己爭取時間,不管是掩埋可怕情況的空間,或者轉錢避險的時間。世衛只是一個放大版的香港,香港的林鄭則是港版譚德塞,但問題是林鄭或者譚德塞本人,而是背後控制他們的中國。

    中國在習近平上台之後,以小組治國,取消了黨內其他群體的權力定於一尊,而中國經過七八十年的「強幹弱枝」,傳媒、地方社會、網絡、鄉鎮醫療界等有機組織,都被削弱得七七八八,疫情根本不能有效通報;而「新時代」的問題,更是中國的腐敗影響力已經輸出,污染了世界體系。

    香港或世衛甚至聯合國這類組織,也成為「強幹弱枝」的「枝」,不會果斷做事,只會幫中國做公關公程,淡化疫情,好令中國減少經濟和政治損失。死到臨頭,譚德塞等人還呼籲大家繼續去跟中國如常旅行和貿易,這不是為中國的利益遊說,又算是甚麼呢?

    而香港的特區政府,是殖民政府,也是「強幹弱枝」中的枝,只為中國穩住鎖金窩,拋棄了七百多萬人民的健康。如果說林鄭本人有甚麼因素,我認為只有復仇,因為林鄭七個月吃盡香港人的苦頭,後者為林鄭製造了一堆政治炸彈,林鄭全力配合中國,也許能分到一些甜頭,但她如果仁慈對香港人,也不會佔到甜頭。她當然選擇一個對自己較好的取態,況且她自己內心應該氣死香港人,她愛國但不愛港,在這個時候她也許草菅人命得內心有快感。

    譚德塞、林鄭,或者台灣最近作亂的大小S、范瑋琪,其實是程度不一的帝國主義買辦,他們與來自中國的擴張主義者合作,而他們本身並無特別,他們的資本是自己的家鄉是中國正在吸收的帝國異質地區,所以他們才有統戰價值,自己人就不用統戰了,是外人才有統戰價值。

    例如范瑋琪這類明星,游走在兩岸幾地受到優待,早已忘了頭家。買辦很多,但明星最容易露餡,就像范怒罵台灣政府不幫中國抗疫,義正辭嚴、販賣大愛,最終捅到蜂巢的是自己。

    因為明星的城府太淺,他們一生都在舞台和娛樂事業中渡過,其實四五十歲卻沒有甚麼生活經驗的例子很多。就像香港的非典型明星杜汶澤在一個訪問的真話:「大部份藝人都是學歷低,知識水平低、情緒混亂、社會意識低的一群人」,但觀看藝人如何出醜,卻能照出更大的圖畫。

    例如在范瑋琪的身上,我們看到天朝的擴張力。雖然台灣政府已經一定程度本土化了,但台灣社會充滿范瑋琪,而范瑋琪只是個程度不一樣的林鄭。林鄭在特區政府為北京做事,范瑋琪在娛樂圈流行文化界網絡界為北京張目、受恩惠,宣揚「兩岸一家親」、台灣人跟中國人是「同胞」,其實是一幅「天朝擴張圖」的不同部分。

    范引起眾怒,網絡粉絲狂掉之後,氣急敗壞到抬出父母來擋刀的巨嬰狀,可見「情緒混亂」行內形容確實所言非虛,而范的帖文又要加一段英文,開頭卻說「be a globalist To understand what is going on in the world」,可見她傻傻不知道在此「後全球化」年代,「globalist」其實是一個貶義詞,是用來說那些出賣國家、出賣共同體,在全球進行無責任掠奪的跨國機構和國際人。亨廷頓統稱這些人為「達沃斯人」。順帶一提,中國疫情爆發的時候,林鄭就是在瑞士的「達沃斯論壇」不肯提前回來處理,所以你知道甚麼是達沃斯人了。

    他們販賣家鄉,市場設置之處就在「國際」此概念之下,買家是剝削並利用「國際」此概念的北京。很多藝人都是中港台幾地都有頭家,最後就是等於沒有頭家。通過「國際」,人人賣國,或者做洋五毛為北京的帝國擴張野心塗脂抹粉。古老的天朝殖民者,就是gloabist,只是當時的「世界」就是東亞一帶;帝國都是「世界性」的。

    今日的globalist,也是明明暗暗為中國服務,因為中國是這個時代冒起得最急速的帝國;反過來說,就是為北京服務的人,都會傾向以為自己是「世界主義」,並以此遮醜。就像新帝國主義的時候,歐洲權貴都是「世界主義」,德意志帝國的威廉二世要與英國爭雄,有言:要為德意志尋覓一個「陽光之下的位置」,德意志要成為「世界帝國」。

    到今日,中國成為那個巨大的、超出原來國境的網絡,榨取其他地方的資源。香港就是一個被榨取的殖民地,「一國兩制」是明目張膽的殖民機制;「全球」成為一個被內部殖民的天朝範圍;而台灣很多自稱「國際人」的,其實是「天朝人」。

  • 空間機構自由度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2-05 19:04:59
    有 54 人按讚

    【盧斯達:林鄭、譚德塞和范瑋琪——為北京服務的Globalist】

    北京和特區政府向外推銷「一國兩制」的時候,都會說這「行得通」,香港的外交和軍事權由北京管,自己可以擁有各種權限。很多人根據《基本法》研究出各種政治說法,認為根據《基本法》香港擁有接近主權的地位,因為香港有自己的邊界、政府、貨幣、銀行……等等。

    初階段的獨立派亦接受這個說法,並進一步認為香港獨立,只需要切實執行《基本法》,香港就可以擺脫中國;而難以割捨中國人身份的保守民主派,進路也是相似,他們認為只要「修復一國兩制」,香港人就可以據此體制得到民主,得到無名但實在的獨立,而不需要和中國分道揚鑣。

    這種想法一直都是香港主流,但武漢病毒爆發以來,應該也會漸漸走向破產。因為林鄭月娥為首的特區政府,與世界的防疫態度完全不一樣。他們的態度是淡化、拒絕大動作,顯然對中國病情諱莫如深。在疫病消息爆發初期,特區官員沒有反應,恐怖彌蔓,之後出來開記者會,連一個口罩都不戴,亦拒絕呼籲市民要戴口罩。

    香港與中國之間,人口流動非常頻密,市民遂要求「封關」,但政府至今仍然拒絕。親北京的議員說,封關很極端,香港和中國是「一家人」不能說封就封;林鄭月娥為首的當局說,封關不實際,「難道不給香港人回港」,最近就說「或會造成歧視」。總之不封關。

    在反送中運動之後,醫療界成立了新的工會,最近他們的會員數量急增,他們認為中國人口不斷流入,醫療系統會癱瘓,要求政府果斷截流,否則自己會大罷工。而未等工會行動,已經有護士請假甚至辭職,因為他們認為政府推他們去死,自己卻躲在後面甚麼都不做。

    作為對抗,政府和親北京聲音,就批評醫療界做「逃兵」,專業和道德勒索他們。然而問題的根本,其實是香港特區政府自己就是最大的逃兵、不回應市民憂慮。特區政府在各個關口的措施,至今仍然是依靠入境者自行「申報健康」,但說謊沒有可見罰則。明明是武漢來的人,又可以說自己來自其他地方;

    《明報周刊》報道,早前一名被羅湖口岸拒絕入境的中國婦女,疑似為了入境,竟然在洗手間割脈,因而獲轉送往北區醫院;早前又有海關以「人道理由」准許中國人入境,這基本上就是要香港為中國分流解決醫療問題,因為有方法的中國人會走來香港看醫生。而在早期,特區政府甚至表示中國病人可以免費看醫生,這根本就是吸引有辦法的中國人來港看病。一些針對醫院和關口的「爆炸品」被發現之後,林鄭才說外來患者要收費。現在香港人心惶惶,哄搶爆買口罩,人人害怕自己的口罩短缺。

    但你以為林鄭月娥個人決策就是問題的核心嗎?其實不是。流水的特首,「一國兩制」卻是鐵的。問題是香港特首根本不可能有「個人決策」,澳門反應較快,因為澳門對中國的重要性較低,所以反而得到較大自由度。太多中國的權貴放了人、放了錢、放了樓在香港股市樓市,香港大動作防疫,等於自己首先拉動香港經濟爆破的喪鐘,所以他們就給特首下指令,要她盡力拖、淡化、應付,好讓他們走人走錢。

    已經被中國收了、由第三世界國家洋五毛組成的世界衛生組織,也是呈現這種形勢。他們首先不斷讚揚中國防疫措施,拒絕定性中國疫情為嚴重,之後才列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但世衛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還要用自己的身位說,「不建議其他國家對中國」實施旅行或貿易限制。

    然而歐美東南亞國家已經甩開腐敗的世衛,自己對中國禁飛封關,有邊界接壤的就封關;而香港也因為不願與中國封關,而落得被意大利禁飛的下場。你可以看見,在中國的「天朝」式滲透、以夷變夏之下,與中國有關的所有政府、非政府組織,都是採取拖延策略。

    中國自己當然知道紙包不住火,但還是會包,因為他們在為自己爭取時間,不管是掩埋可怕情況的空間,或者轉錢避險的時間。世衛只是一個放大版的香港,香港的林鄭則是港版譚德塞,但問題是林鄭或者譚德塞本人,而是背後控制他們的中國。

    中國在習近平上台之後,以小組治國,取消了黨內其他群體的權力定於一尊,而中國經過七八十年的「強幹弱枝」,傳媒、地方社會、網絡、鄉鎮醫療界等有機組織,都被削弱得七七八八,疫情根本不能有效通報;而「新時代」的問題,更是中國的腐敗影響力已經輸出,污染了世界體系。

    香港或世衛甚至聯合國這類組織,也成為「強幹弱枝」的「枝」,不會果斷做事,只會幫中國做公關公程,淡化疫情,好令中國減少經濟和政治損失。死到臨頭,譚德塞等人還呼籲大家繼續去跟中國如常旅行和貿易,這不是為中國的利益遊說,又算是甚麼呢?

    而香港的特區政府,是殖民政府,也是「強幹弱枝」中的枝,只為中國穩住鎖金窩,拋棄了七百多萬人民的健康。如果說林鄭本人有甚麼因素,我認為只有復仇,因為林鄭七個月吃盡香港人的苦頭,後者為林鄭製造了一堆政治炸彈,林鄭全力配合中國,也許能分到一些甜頭,但她如果仁慈對香港人,也不會佔到甜頭。她當然選擇一個對自己較好的取態,況且她自己內心應該氣死香港人,她愛國但不愛港,在這個時候她也許草菅人命得內心有快感。

    譚德塞、林鄭,或者台灣最近作亂的大小S、范瑋琪,其實是程度不一的帝國主義買辦,他們與來自中國的擴張主義者合作,而他們本身並無特別,他們的資本是自己的家鄉是中國正在吸收的帝國異質地區,所以他們才有統戰價值,自己人就不用統戰了,是外人才有統戰價值。

    例如范瑋琪這類明星,游走在兩岸幾地受到優待,早已忘了頭家。買辦很多,但明星最容易露餡,就像范怒罵台灣政府不幫中國抗疫,義正辭嚴、販賣大愛,最終捅到蜂巢的是自己。

    因為明星的城府太淺,他們一生都在舞台和娛樂事業中渡過,其實四五十歲卻沒有甚麼生活經驗的例子很多。就像香港的非典型明星杜汶澤在一個訪問的真話:「大部份藝人都是學歷低,知識水平低、情緒混亂、社會意識低的一群人」,但觀看藝人如何出醜,卻能照出更大的圖畫。

    例如在范瑋琪的身上,我們看到天朝的擴張力。雖然台灣政府已經一定程度本土化了,但台灣社會充滿范瑋琪,而范瑋琪只是個程度不一樣的林鄭。林鄭在特區政府為北京做事,范瑋琪在娛樂圈流行文化界網絡界為北京張目、受恩惠,宣揚「兩岸一家親」、台灣人跟中國人是「同胞」,其實是一幅「天朝擴張圖」的不同部分。

    范引起眾怒,網絡粉絲狂掉之後,氣急敗壞到抬出父母來擋刀的巨嬰狀,可見「情緒混亂」行內形容確實所言非虛,而范的帖文又要加一段英文,開頭卻說「be a globalist To understand what is going on in the world」,可見她傻傻不知道在此「後全球化」年代,「globalist」其實是一個貶義詞,是用來說那些出賣國家、出賣共同體,在全球進行無責任掠奪的跨國機構和國際人。亨廷頓統稱這些人為「達沃斯人」。順帶一提,中國疫情爆發的時候,林鄭就是在瑞士的「達沃斯論壇」不肯提前回來處理,所以你知道甚麼是達沃斯人了。

    他們販賣家鄉,市場設置之處就在「國際」此概念之下,買家是剝削並利用「國際」此概念的北京。很多藝人都是中港台幾地都有頭家,最後就是等於沒有頭家。通過「國際」,人人賣國,或者做洋五毛為北京的帝國擴張野心塗脂抹粉。古老的天朝殖民者,就是gloabist,只是當時的「世界」就是東亞一帶;帝國都是「世界性」的。

    今日的globalist,也是明明暗暗為中國服務,因為中國是這個時代冒起得最急速的帝國;反過來說,就是為北京服務的人,都會傾向以為自己是「世界主義」,並以此遮醜。就像新帝國主義的時候,歐洲權貴都是「世界主義」,德意志帝國的威廉二世要與英國爭雄,有言:要為德意志尋覓一個「陽光之下的位置」,德意志要成為「世界帝國」。

    到今日,中國成為那個巨大的、超出原來國境的網絡,榨取其他地方的資源。香港就是一個被榨取的殖民地,「一國兩制」是明目張膽的殖民機制;「全球」成為一個被內部殖民的天朝範圍;而台灣很多自稱「國際人」的,其實是「天朝人」。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