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空氣阻力定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空氣阻力定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空氣阻力定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空氣阻力定義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閱讀前哨站,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抽獎贈書活動】《#從內做起》x2本 🔊你有沒有注意過,在家族聚會的餐桌上,誰的聲音最有份量?當一群好友聚在一起,誰是大家聽從與追隨的對象?在工作場合的會議裡,誰的意見最快得到大家的接納?你腦中第一個浮現的人,就具備了一種特質:「領導力」。 ✍️心得圖文版 https://readingoutpo...

  • 空氣阻力定義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22 09:44:33
    有 125 人按讚

    【🎁抽獎贈書活動】《#從內做起》x2本
    🔊你有沒有注意過,在家族聚會的餐桌上,誰的聲音最有份量?當一群好友聚在一起,誰是大家聽從與追隨的對象?在工作場合的會議裡,誰的意見最快得到大家的接納?你腦中第一個浮現的人,就具備了一種特質:「領導力」。
    ✍️心得圖文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leader-within-you/
     
    【以前的我對領導力的定義】
     
    幾年前的我,總認為「領導者」就是握有職位和頭銜的人,像是一家公司的執行長或副總,自己也把晉升職等當成工作的主要目標。直到某一次跟同事們聊到副總A和副總B,同事說副總A如果離開了公司,在社會上仍然享譽、充滿影響力,副總B相形之下則會失色許多。

    這讓我不禁好奇,對自己問了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如果把職位和頭銜拿掉,你是誰?」當時,我腦袋只有一片空白,我好像什麼都不是。後來,隨著自己也成為了主管,必須學習如何帶領團隊,我開始接觸《與成功有約》與《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之類談領導管理的經典書籍,試著回答自己最初的問題。

    漸漸地,我對這些書中的一種想法產生共鳴:「領導力就是影響力,一個人的成功在於他對其他人的生命帶來多少正面的影響。」我開始檢視自己對生活和團隊的安排,是否跟心目中的領導力互相符合。我也產生了更多的好奇心,想學習更多關於這方面的事情。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我之前在〈閱讀前哨站〉分享的文章,流露出了對領導力的求知渴望,天恩出版社向我推薦了一本經典書籍《從內做起》的最新再版,我馬上深受吸引。這本書的作者是知名的領導學專家約翰.麥斯威爾(John Maxwell),已年逾70歲的他仍充滿熱情幫助更多人成為一個好的領袖。

    這本書的第一版在1993年出版,過了25年之後,他重新淬鍊這些年來教導與實踐領導力的經驗,翻修了書中89%的內容,並且增加了兩個全新的章節,形成這本2.0版。我雖然沒讀過最早的那個版本,但是我喜歡這種反芻人生經驗,並對以往的觀念做出新詮釋的做法,許多的智慧反而在此時更顯得永恆。

    書背的一段話讓我著迷:「即使是一個最內向的人,在一生中,也會影響上萬個人。」作者說,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將會觸摸到多少生命,你所能做的就是開發自己的影響力。我曾經在《安靜,就是力量》的讀書心得裡分享過我是一個十足的「內向者」,對於一個內向者如何成為領導者、如何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一直是我樂此不疲的課題。
     
    【為什麼領導力很重要?】
     
    回到在這篇文章開頭提到的問題:「在家族聚會的餐桌上,誰的聲音最有份量?」這個人不一定是最年長的人,反而是最讓大家信任、對家族做出最多貢獻的人。如果你是有孩子的父母親,你的小孩是比較聽你的、還是聽另一半的?「當一群好友聚在一起,誰是大家聽從與追隨的對象?」這個人也不一定是頭銜最顯赫、薪水賺最多的人。

    在職場上,為什麼有些人要請同事幫忙就難以啟齒?有些人卻可以輕鬆尋得跨單位的支援?甚至,有些主管要指派下屬做事情,還得搬出官威用考績來威脅。原來,這背後的差異就在於「領導力的高低」,有些人使盡全力仍無法影響別人,有些人則自然而然有人自願協助。

    作者認為:「領導力就是博取人來追隨你的能力。」如果一個人懂得提高自己的領導力,會讓生活更美好和有成就,也會讓職場更順暢和有效率。與其追求身分、職位或頭銜,不如明白領導力的運作方式,讓自己學會如何培養和建立領導力,進一步加深對別人的影響力。

    作者把領導力的程度,由淺入深歸納成「領導力的五個階層」。這是一個有順序的發展藍圖,非常精準地描述了各種階段裡的領導力程度。此外,書中共十個章節,每個章節都談一種「建立領導力的方法」,我將它們拆解到對應的各階層當中,讓你了解在每個階段最該注重的是什麼事情。
     
    【1.職位:靠權力影響】
     
    我在職場上最討厭聽到老闆們說的一句話就是:「因為這是大老闆要的。」然後,就沒有其他理由了,單純要你按照「高階職位」給的指示去辦事。這種做法看似簡單又暴力,不講情理但快速有效,在講求效率和效果的企業裡,似乎是種司空見慣的現象。

    這是領導力的第一個階段,你仰賴權柄去影響別人,一旦拔去職位和頭銜,你就什麼也不是。所以作者提出我們需要啟動「自律」和「自我成長」兩個方法,用持續一致的學習心態,讓自己開始接觸和練習更多關於領導力的事情,讓自己朝下一個階段前段。
     
    【2.認可:靠關係影響】
     
    第二階段需要建立別人對你的認可,使人自願為你效力。領導者必須表達對別人的關心、建立連結、獲得信任,開始藉由關係的累積,對別人發揮影響力。這個階段很適合採取「僕人式領導」的方式來建立關係,也就是「如果你幫助人得到他們想要的,他們會幫助你得到你想要的。」

    這個時候你不倚賴自己的職位和頭銜,反而選擇相信別人、從別人的角度看事情、打造一種鼓勵的氛圍,你衡量自己的成功是以增加他人多少價值而定。當這層關係建立起來之後,別人會開始自願幫忙你。
     
    【3.生產:靠成果影響】
     
    第三個階段要發揮你對別人的關心,你的首要目標是幫助整個團隊獲得成就、創造成果。你必須願意從對方身上學習,並且與他們一起工作,利用共同的目標來凝聚向心力、提升團隊士氣。上一個階段是關係型領導,這個階段則是成果型領導,懂得融合兩者的領導者,會創造出一個強而有力的最佳組合。

    首先,在這個階段你必須掌握「解決問題」的心態與技巧。凡事總有困難、總會出錯,領導人的心態則是把別人視為問題或分心的事情,當作改進的機會。但是不能總是「代替」對方解決問題,而是先「陪同」近距離觀察他們面對問題的反應,花時間幫他們學習如何解決,然後教導他們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才「放手」讓他們自己來。

    其次,是懂得制定「優先次序」。如果每件事情都優先,等於沒有事情優先,而且當小事情太被關注,大問題很可能就會產生。以「重要性」/「急迫性」的矩陣準則來檢視自己的工作清單,確保自己將重要的事情當成最高優先。此外,也要在行事曆上保留至少20%的「餘裕」時間,利用這些空白的時段提高自我察覺的能力、保留思考的時間、恢復自己的精力。
     
    【4.立人:靠幫助別人影響】
     
    立人指的就是「人才發展」。作者認為一個領導者之所以優秀,不是因為他們本身有能力,而是因為他們有培育他人的能力。領導者應該幫助他人開發潛力,讓他們學會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最高竿的還能指導別人如何也成為一個領導者。立人就是一個「複製」的過程,倍增你的影響力。

    在這個過程中,你的「態度」會大幅影響你想要發展的對象,一個領導者最重要的心態就是「全力以赴」。這也是一種無論遇到任何問題,都願體挺身而出,替團隊拔除一切障礙取勝的態度。尤其在困難時刻,必須樹立楷模,展現出決心、堅韌、專注、果斷,展現出對長期目標的正向態度。當你在對方身上「創造正向的改變」,這股影響力便會繼續傳遞下去,如同作者說的:「你能走多遠不是重點,而是你能帶領別人跟你走多遠」。
     
    【5.巔峰:靠尊敬影響】
     
    這裡的空氣很稀薄,只有少數人能夠到達這個層次。透過前面四個階段的深化,人們會對這個階段的你已經抱以十足的尊敬和信任。他們之所以追隨和聽從你的聲音,許多時候單純是因為你的品格和信念感動了他們。

    在這個階段的領導者具有「願景」,他們看到願景、追逐願景,然後幫助別人也看到並追逐。前西德總理康拉德.艾德諾(Konrad Adenauer)說過:「我們都活在同樣的天空下,但我們的地平線不同。」每個人都有潛力懷抱願景,但不是每個人都真的有。

    作者認為「品格」是領導力的根基,擁有優秀的品格並不保證人生或領導就能成功,但是拙劣的品格最終會使一切事情出軌失控。擁有品格的領導者,能夠和別人之間建立堅定的信任,並且讓自己的內在比外在來得強大。

    最後,作者根據過去五十多年觀察各國領袖和企業領導人的觀察,他的結論是鏗鏘有力的:領導力就是「影響力」。如同他最喜歡的格言「凡自以為是領袖,卻無人追隨,只是紙上談兵而以。」在巔峰階段的領導者,透過各個階層的深化,加強了自己的影響力,進一步發展出最深刻的「領導力」。
     
    【培養領導力的過程?】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深深著迷於「領導力的五個階層」這個概念,也知道了對於不同的團體或個人,我們都處在不同的階層。例如一個人可能在朋友之間是第三個階層的領導者,但是剛就職的環境裡可能就只是第一階層的領導者。面對不同的對象,都需要重新建立這層關係,重新走過這段過程。

    我以前也曾經認為,有些人天生看起來就有「領袖樣」,但是作者在書中不斷強調:「領導力不是天生,而是後天養成的。」我從他的字裡行間發現一件最重的事情,也是書中十種建立領導力的方法裡最具代表的,那就是「自我成長」。

    「自我成長」是作者在這本書2.0版加上的最新章節,在最後的十章,我認為這就是貫串全書最重要的一章。他建立領導力的方法是透過寫作和出書,出版過好幾十本暢銷書的他自嘲道:「我年輕時全心全意學習寫作,出版的前七本書有個共通點:它們的銷量都不好。」這段話除了令我會心一笑之外,也似乎讓我明白了些什麼。

    他以自己的故事做為楷模,也就是「成長即目標。」已經七十多歲的他,在書中仍不斷流露對於自我成長的渴望,對過去錯誤的修正,對未來抱持的新展望。在建立領導力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抱持成長的心態,總是虛心學習,力求精進,在過程中不斷改變自己,領導力成了隨之而來的成就。
     
    【後記:喚醒你的內在領袖】
     
    我很喜歡書中的這句話:「一切有價值的事都是上坡。」作者認為自律對成功的重要性不言可喻,這段旅程就像一段上坡的山路,在過程中我們會遇到無數的困難、挫折、阻力。登山好手吉米.威泰克(Jim Whittaker)曾經帶領無數人登上山頂,他說:「你去征服的永遠都不是山岳,你征服的只是自己。」這也是作者最想傳達給我們的精神。

    作者用自己的經歷和業界與學界的故事,交織出這本涵蓋廣泛的領導力書籍。《從內做起》的英文書名是「Developing the leader within you 2.0」,翻成中文是「發展你的內在領袖」,但是我更喜歡「喚醒你的內在領袖」這個說法。我們內心的領導力其實一直都在,是時候讓他發芽茁壯。
     
    【抽獎辦法】感謝 天恩出版社
    《從內做起》天恩官網購書連結 https://bit.ly/3jC1EEP
    1、抽出「2本」《從內做起》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對你的人生各個領域最有影響力的人是誰?挑一個寫,例如:「對我的投資觀念最有影響力的是約翰伯格先生」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11/24(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1/25(三)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 空氣阻力定義 在 徐國峰 HSU KUO FE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6-28 08:14:44
    有 313 人按讚

    【從「心」開始,突破極限】

    《極耐力》的作者哈欽森是位中距離跑者,從十五歲起就為了打破一千五百公尺的四分鐘界線而努力,經過好幾年的努力一直無法突破,始終在四分零一到零二秒中徘徊,但卻意外在一場舍布魯克市的小比賽裡跑出三分五十二秒七的成績,比他當時的個人最佳成績快了九秒。他在書中寫道:「我擺脫了賽前給自己的期望,跑出沒人料想到的好成績。」這是五年來首次大幅度的突破,接著他的個人紀錄就一破再破,緊接著下一場跑出三分四十九秒,再下一場跑出三分四十四秒。他隱約看到「心靈」在運動表現中扮演「戲份吃重」的角色。

    當作者以三分四十四秒抵達一千五百公尺的終點線後,他說他當時「感覺既困惑又興奮」,他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突破的,這也讓他開始研究「耐力」這個主題,成就了這本書。

    這本書讀起來很過癮,第一部在探討成績突破的關鍵來自心智還是肌肉。接著第二部從「內在」疼痛感與肌肉疲勞度連結身心,再從人類生存所需的「外部」元素——氧氣、氣溫、水與食物切入,引用眾多「忍耐力」的例子,使我認識「耐力」的各種面貌,也見識到人類如何在各種外在環境的限制下不斷突破生理與心理極限的過程,以及科學研究的結果。

    但身心之間的角色誰比較重要呢?這一直是本書辯證的論題。到了第三部,主題圍繞在「大腦」與「信念」,似乎說明了作者對於突破耐力極限的見解從一開始在身/心之間的游移,最終更偏向「心」的這一方。

    貫穿哈欽森這本《耐力》的是「馬拉松破二計畫」(Nike Breaking2)的主角埃魯德.基普喬格,他是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也是目前最有機會在兩小時內跑完馬拉松的跑者。破二計畫的首席科學家在採訪中說道:「埃魯德有著最強大的心靈,我從沒看過這麼厲害的人,老實說,我完全不知道如何描述。他讓我知道『心靈』對運動表現的重要性……。我們統計了各種生理上的數據,也可以測量出空氣阻力、跑鞋的效率等數據,但還有個未知的領域,那就是該如何量化心靈的強大程度,又該如何量化一個人超越極限的決心,去突破生理學家認為人類身體做不到的事。」(以上出自破二計畫的紀錄片)

    東西方對運動表現的典範人物的想像很不一樣,從藝術品和文學作品中皆可看出差異。西方所追求的是「外在」優美肌肉線條與極致運動表現的美感,東方追求的是「內在」心靈成長與境界的提升。在中國傳統的武俠小說中,最強的高手絕不是肌肉虯結的外家高手,而是像《天龍八部》中「精通佛法、長鬚已然全白的枯瘦僧人」(掃地僧)一樣,武功比所有高手都厲害,但從外表卻看不出身具絕世武功。雖然這只是小說家虛構的人物,但這代表東方文化對於「強者」的定義通常不在外在身體或表現,而在強大的心靈。強大的心靈有一個很顯著的特徵是「沉穩平靜」。

    基普喬格正有著強大心靈的各種特徵:內斂、安靜、自信且散發出強大的氣場。作者在書中提到在採訪基普喬格時描述道:「他講話非常柔和,小聲到感覺得靠近一點,瞇著眼認真聽才聽得到,另外我和威利都同意,他散發出來的態度和氣場(aura),有一股『沉著冷靜』的自信。我很好奇,是不是贏得了奧運金牌就會有這種『氣場』?還是要先有這種『氣場』才能贏得了金牌呢?」

    只要去你網上搜尋書中提到的各種耐力挑戰者的影片,都能從神情與行為中感受到他們的氣場。我自己就曾親身體驗過。二〇一七年在日本授課時曾與幾位亞洲頂尖的跑者有過交流(課堂上有在一九九八年打破超馬一百公里世界紀錄的砂田貴裕,以及五千公尺個人最佳是13分37秒的八木勇樹、一萬公尺最佳成績是28分15秒的三田裕介)。這三位跑者的背景都相當驚人,授課前還不知道他們何許人也,但透過翻譯交流時,明確地感受到這些跑者有著非常「深沉混厚」的眼神,從眼神中可以感覺到他們的氣場非常強大。那是無法量化的強大。

    除了長期自律下所鍛鍊出來的「氣場」,「信念」也是突破耐力極限的關鍵。作者把它放在本書的最後一章很妙。當作者在破二測驗前打電話問基普喬格最近的訓練狀態如何時,他說:「體能訓練和過去幾年一樣,但我的心態有些改變了。破二的挑戰主要是在心理層面,因此很多人對這次嘗試的懷疑,是一種缺乏想像力的表現。」

    想像力,是心的能力。哈欽森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告訴我們:極限,是人心所想像出來的。想突破極限,不只是身體的訓練,也必須從「心」開始。

    --

    上文亦為書中的推薦序,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博客來上的更多介紹:https://reurl.cc/E7lrnK

    --

    註:下圖是從Nike Breaking2紀錄片中截圖下來的,僅供參考。

  • 空氣阻力定義 在 林奈森不睡覺-台紐混血兒在紐西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1-26 07:28:57
    有 238 人按讚


    [ 紐西蘭的武漢肺炎恐慌 ]

    其實林爸一兩週前就已經跟我碎念過這個東西,抱怨紐西蘭機場至今都還沒有做任何防範。

    我是一直到三四天前開始在媽媽聊天群組上收到大量驚恐的訊息

    「#口罩買不到!」

    (然後口罩團購如雨後春筍般的爆開)

    「下週開學,#從疫區過完年的學生們都要飛回來了,這樣去學校等於直接暴露在風險之中!不去上課了!」

    (其實想想唯一不用面對疫區居民年後回流潮的只有台灣,其他國家都有移民。我知道有因為這樣擔憂的媽媽朋友決定延遲回來紐西蘭,雖然我懷疑這是一個延長在台灣爽日子的招數。)

    「快看看這個人的朋友圈截圖,#居然提到從武漢回來的親戚感冒了!」

    (為什麼從疫區逃出來的人都要在朋友圈炫耀呢?是不知道網路肉搜的恐怖嗎?)

    因為我剛好也在一些新加坡的台灣媽媽群組,那個的對話的恐慌就更加升級:

    「新加坡口罩可能會缺貨!#因為有人狂買運回去疫區阿!!」

    然後就是一些出門前的自拍照,大家都變成都市養蜂人。

    一開始我是老神在在,因為我家生活圈相當單純,工作(同事最近都沒有旅遊),幼稚園(只有12個孩子 + 都在上班的家長),林爸(在家工作沒有朋友),賣場(沒有什麼人,林奈森也不是很常去),殺時間的地方(戶外居多)。

    但在閱讀驚恐訊息兩天之後我也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需要去買些口罩以防萬一。畢竟紐西蘭的防疫工作通常是慢一拍,澳洲都已經淪陷了我們現在好像還沒有甚麼作為。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段時間我看到覺得比較有用的訊息:

    1.#N95口罩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並非防疫必要,不用一窩蜂搶購,選用醫療用口罩即可

    2.面對武漢病毒不需過度恐慌,除了進入公共場所配戴口罩,也要記得做到確實洗手,不摸口鼻眼,少接觸人群。

    其實最好的防疫方式就是不出門啦,有小小孩的你們應該知道小孩口罩戴不住,家看電視度過這幾天吧。

    最後,我身為一個母親,要詛咒那種明明從疫區回來來跑去人多地方場合跳舞的人,#你雞雞會爛掉
    -\-\-\-\-\-\-\-\-\-\-\-\-\-\-\-\-\-\-\-\-\-\-\-\-\-\-\-\-\-\-\-\-\-\-\-\-\-\-\-\-\-\-\-\-\-\-
    [ Bumkins 美國嬰幼兒必備可機洗防水圍兜 + 必備防水袋 + 咬咬餐具 + 超吸餐盤 ]

    (本團購因為武漢肺炎大家沒出門在家滑手機有了奇妙的銷售量。請有興趣的人不要等到最後一天因為賣完就賣完了~)

    奈森心得:https://nathandoesnotsleep.com/2020/01/12/bumkins/
    購買連結:https://gbf.tw/orbjp

    【你戴對口罩了嗎?】
    隨著關於武漢病毒的新聞播出,一整天來到藥局買口罩的顧客絡繹不絕。
    不少人對當年SARS風波仍記憶猶新,一進到藥局就問:「請問你們有賣N95口罩嗎?」
    防疫視同作戰,面對武漢病毒這個趁著新年搗亂的大敵,我們是否有選對口罩,做好防護了呢?

    今天,就趕緊帶大家來認識各種市售常見的口罩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稍微認識幾個關鍵數字:
    1.飛沫大小5微米
    2.PM2.5是小於2.5微米的懸浮微粒
    3.結核桿菌大小0.3~0.6微米
    4.病毒大小0.08微米

    口罩種類:

    ●紙口罩
    -功用:防止飛沫噴濺
    -使用時機:美容美髮、食品餐飲業佩掛,或面部遮瑕
    -材質:一般為單層或雙層紙質製成。
    -說明:透氣性良好,主要防止肉眼可見的飛沫噴濺以免觀感不佳,但沒有防疫功效及任何保護功效。

    ●棉布口罩
    -功用:保暖、隔絕較大顆粒粉塵
    -使用時機:騎車或天氣寒冷時保暖
    -材質:棉布、不織布或其他布類材質
    -說明:由於為布類材質,通常可水洗重複使用,有保暖功能但因為孔隙大不具有防疫及隔絕空汙微粒功效。

    ●醫療口罩
    -功用:防止感染者飛沫散播,以及保護佩戴者減少飛沫吸入
    -使用時機:醫療人員執業、呼吸道感染者或預防飛沫傳染疾病
    -材質:標準醫療口罩有三層,防潑層、過濾層和親水層
    -說明:標準醫療口罩必須有醫療器材字號,有顏色的為外側防潑層,可以有效阻隔飛沫;中間過濾層可隔絕90%以上5微米的顆粒(也是飛沫的大小);內部親水層則為具有吸濕性的柔軟不織布,攘皮膚接觸較為舒適且不易潮濕。
    需注意醫療口罩並非完全密合,邊緣仍會有一定程度的洩漏,也與配戴的正確度有關。儘管如此在多數的場合已經可以降低疾病傳染比率。
    市面上的醫療口罩有許多變化型,除了平面醫療口罩外,立體式的醫療口罩相對會更與臉型密合,減少洩漏比率。而掛耳的部分傳統的鬆緊帶戴久可能會造成耳朵疼痛,因此衍伸出扁繩或布式的掛耳。但同樣需注意太鬆的掛耳會增加洩漏率減低保護效果。

    ●活性碳口罩
    -功用:隔絕異味、揮發性氣體
    -使用時機:油漆、騎車、清潔打掃時使用
    -材質:在口罩中加入一層混有活性碳的布料
    -說明:一般活性碳口罩僅用來阻絕氣味或揮發性氣體,但對於粉塵沒有用。因為活性碳本身表面是有許多無極性的微細孔洞,會吸附無極性分子(通常具有異味),但粉塵等懸浮微粒過大活性碳無法吸附。
    市面上也有醫療用活性碳口罩,就是將一般醫療口罩中再加入一層活性碳,達到防疫又吸附異味的功效。但需注意變成四層的醫療用活性碳口罩呼氣阻力會大為增加,可能增加配戴不適感。

    PM2.5口罩
    -功用:隔絕PM2.5空氣污染
    -使用時機:空汙嚴重時、騎機車、微細粉塵作業
    -材質:同樣為三層,主要差別在於中間層通常使用靜電吸附層,可以利用靜電吸附較微小的懸浮微粒。
    -說明:目前台灣PM2.5口罩的檢驗標準是依照經濟部檢驗局公布的CNS15980標準,分為A~D四個等級。
    PM2.5口罩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必須完全密合才能達到防止吸入懸浮微粒的效果,否則只要有洩漏都會從邊緣吸入。由於PM2.5口罩的密合要求,會造成呼吸阻抗提高以及悶熱的問題,所以有些產品增加了單向呼氣閥,協助熱氣與濕氣排出減少不適感。
    PM2.5口罩是否可以拿來防疫呢?理論上是可以的,因為它可以阻擋小於飛沫(5微米)的顆粒。然而設計上並不適合拿來作為防疫用途,主要是因為呼吸阻抗高,不易久戴;而且原本大約可以重複使用,如果針對防疫用途則需要每天更換,相對成本較高。

    ●N95口罩
    -功用:隔絕大於0.3微米的微細粒子
    -使用時機:微細粉塵作業、醫療人員於高危險空氣傳染作業時
    -材質:同樣是採用中間靜電層來達到過濾懸浮微粒的作用
    -說明:N95的定義是可以過濾可阻擋95%以上0.3微米的非油性懸浮微粒,在工業用途上常作為人員粉塵保護裝備。在醫療中,N95口罩用於醫療人員接觸結核病人時的保護措施,這是因為結核桿菌長約1~10微米,寬約0.2~0.6微米,且可以不藉由飛沫而是透過空氣傳播,因此使用N95口罩可以隔絕結核桿菌保護醫療人員。
    在2002年SARS事件期間因為當時尚無法確定該病毒是否會透過空氣傳染(後來認為極不可能),因此建議採高規格N95口罩作為醫療人員防護措施。
    需注意的是,並不建議一般民眾使用N95口罩作為防護SARS和本次的武漢病毒,原因是N95口罩的呼吸阻抗極高,使用上會很不舒服,因此常造成配戴不正確而喪失保護作用甚至提高感染風險,倒不如使用一般醫用口罩即可達到足夠的防護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結:
    1.N95口罩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並非防疫必要,不用一窩蜂搶購,選用醫療用口罩即可
    2.面對武漢病毒不需過度恐慌,除了進入公共場所配戴口罩,也要記得做到確實洗手,不摸口鼻眼,少接觸人群。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