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積分積點怎麼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積分積點怎麼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積分積點怎麼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積分積點怎麼算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6萬的網紅我是大A,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老妹的麥當勞。 是溫書假會混在麥當勞裡,都在跟同學聊天,後來才知道勉強讀來的、見面的,就是不適合,因為太辛苦。 後來是約在麥當勞去看電影,那時候還沒有手機;沒有人會遲到,會說「看怎麼樣再打給妳。」 再後來的很長一段,很少再進麥當勞。直到、生到 #那個很會吃的,為了玩具或繪本點快樂餐,邊玩邊嗑我...

積分積點怎麼算 在 Leo廖廣? 美食 景點 穿搭 保養 健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2-15 16:45:21

講認真5G時代電子錢包就是那麼方便🥴 我這個人就是懶都會用 🤟 #街口支付 再不然就是手機殼後面塞鈔票 鑰匙圈還掛個小零錢包出門不用帶皮包🤪 輕鬆付款重點是還能拿回饋金與累積點數 小錢累積變大錢真的省很大啊👍🏻👍🏻👍🏻 百貨週年慶我知道但.... 我怎麼會不知道12/1~12/13 是 ...

  • 積分積點怎麼算 在 我是大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1 20:00:29
    有 885 人按讚

    老妹的麥當勞。

    是溫書假會混在麥當勞裡,都在跟同學聊天,後來才知道勉強讀來的、見面的,就是不適合,因為太辛苦。

    後來是約在麥當勞去看電影,那時候還沒有手機;沒有人會遲到,會說「看怎麼樣再打給妳。」

    再後來的很長一段,很少再進麥當勞。直到、生到 #那個很會吃的,為了玩具或繪本點快樂餐,邊玩邊嗑我的漢堡。

    「那我要吃什麼?」
    「那是妳的問題。」

    「給媽媽吃一口嘛。」
    「是『最後一口』喔!」

    以上就是我的,被兒子根治斷食法。(倒)

    精打細算的爸媽們,有下載 #麥當勞APP了嗎?我因為老氣和很少吃速食,不知道APP 有多好。倒是省吃儉用的背包客,早早就安裝好了。最近更新的麥當勞APP,可以省更多。

    手機就是點點卡,跟實體點點卡一樣,消費十元累積一點,二十點起換商品。天天簽到、填問卷、看影片,完成任務都能賺積分,可以自行決定積分換點數,三十分換一點,再用點數兌換電子商品券。積分搭配消費累積點數其實很快,香火吃三次Happy Meal,就可以換到一個蛋捲冰淇淋。

    很不愛接電話,跟人聊天都懶的我,欣喜APP 的隨買店取功能。用累積的點數,在點數商城購買電子商品券,到店用自助點餐機就能兌換餐點。不用排隊不用跟人講話多好,反正不是沒在聽,就是被插嘴。(淚)疫情期間還是減少人與人的連結吧!又不是阿凡達要締結。

    下載和更新起來!下載就有行動點點卡內建在APP 裡。8/31 前註冊的 麥當勞報報APP 會員在活動期間升級,就有500 積分;9/30 前將原有實體點點卡綁定於APP 中,也有3000 積分,每個帳戶限享一次。

    隨著生活裡有越來越多,倚賴APP 的消費和服務。老妹們別再抗拒,不然有一天會像我爸我媽,站在自助點餐機前面慌。🚬

    麥當勞
    #McDonalds #mAPP

  • 積分積點怎麼算 在 Mr. 6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4-27 09:55:52
    有 581 人按讚

    九個月前,我離婚了,孩子依我,我突然變成了一個必須全職在家照顧兩個孩子的單親爸爸,我學會下廚,每天跑菜市場,每天接送兒女上下學補習班,每天哄他們睡覺叫他們起床。還好我創辦十年的廣告公司剛好讓我有個機會賣掉公司股票,馬上又遇上這波COVID-19肺炎疫情,台灣這邊是還好,但美國、加拿大的老朋友們通通被迫在家工作,我就開始在思考一件很困難的任務────

    一個人,尤其是手無寸鐵、除了電腦及寫文字什麼都不會的,可以週一到週日都待在家裡卻仍能維持生計嗎?

    我是寫文字的部落客作家,不會畫畫,生性害羞,拍影片也難看,可以就靠「寫文字」在家繼續高尚的、有尊嚴的當個白領知識份子繼續得到收入嗎?

    我發現我正在為文字工作者打開一條我們從來沒有想過的道路。昨天,我計算一下上個月的收入,興奮的決定寫下這一篇,記下歷史這一刻────

    多年來,因為「家事煩心」,已不太公開寫作。後來更只對一小撮讀者寫(透過email寄電子報),然後,開始針對再更小小一撮的核心讀者,提供收費服務。而面對核心讀者,我可以盡情也盡全力的透過文字(沒有圖、沒有影片,單純就是「純文字」)教給他們一些「我最懂的事」。由於是封閉式的,我再也不必有任何「公眾壓力」。我每天早上起來就是寫作、寫作、寫作,寫到中午,下午再繼續寫、寫、寫。我可以一邊做家事,一邊累積點子,有了空檔就坐下,好好面對一片窗戶的陽光開始整理資料、將它全部變成文字再透過電子報系統發送出去。

    這樣,每天每天做。

    上個月的收入來看,我還蠻興奮的,因為我靠這招,開始得到一筆穩定的薪水。這筆薪水你可能笑「真少」,的確,它遠遠不如我十年來創立廣告公司自當老闆賺這麼多(當時每月可能隨便就50萬放口袋了)。但,這筆薪水,讓我在家的日子可以過得更理所當然、理直氣壯────如果我在家都可以賺的和外面基本工資一樣,那我若再更努力一點,是不是一定可以再賺更多?賺得比當老闆的時候還要多,都已經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未來裡頭了。

    這絕對不是我自創的新方法,而是我剛好搭上了一波全新的趨勢,這個月(2020年4月),這個趨勢,正被美國知名創投Andreessen Horowitz炒熱中(其實先前就先有一本書)。

    這趨勢叫做「Passion Economy」(熱情經濟),我覺得這是全宇宙接下來的大趨勢,值得好好的翻譯一下;截至今天為止(4月27日)華人世界仍沒有任何文章關於這個趨勢大做論述,也因此沒有任何正式翻譯,我覺得,從經濟學家、創投、社會學家來看,翻作「熱情經濟」或許OK,但從個人的角度來看,這個趨勢應該稱為「興趣經濟」更教人興奮些────也就是說,你只要有某個「興趣」(比方說,寫文字、認昆蟲、登山、騎車、旅行),儘管是你爸爸媽媽說「會餓死、賺不到錢」的興趣,你都有可能找到一小撮的核心觀眾,然後請他們固定付你費用。注意,這不是「打賞」,不是「乞求」他們支持,而是你真的「固定的提供」(可能是每天)某件對那一小撮核心讀者來說極為重要的高質量資訊或知識,被100個人認同,那就超過一般月薪了。

    是的,只需要100人。

    這個「熱情經濟」新趨勢剛好和前陣子一直在講的零工經濟(Gig Economy)打對台,因為,對我們文字工作者、白領知識份子來說,怎麼可能為了五斗米而折腰去當個Uber司機或幫忙外送餐點?現在這個「熱情經濟」整個「救」了我們,因為它比零工經濟都還要更自由、更獨立、更白領、還賺更多,然後,你有可能從早到晚都不必離開你的書桌,不必風吹日曬雨淋,且絕對不是寫那種很low的釣魚網站或內容農場───YES,真適合我這個必須在家裡帶孩子的單親爸爸。

    至於這種寄送給核心讀者的熱情,到底可以「賺多少」?根據Andreessen Horowitz一篇文章,某人在付費電子報平台Subtrack上面單單靠讀者付費,一年可以賺50萬美元(1500萬台幣),也就是月薪125萬台幣、或每天賺4萬元台幣的概念。然後視訊平台Podia更誇張,有某個創意家竟然每個月賺10萬美元(300萬台幣),也就是每小時賺1萬2千5百元台幣。

    最重要的是,到底這個「熱情經濟」,是怎麼辦到的?怎麼賺到的?

    當你送餐多送了一份,不會為自己累積任何事情(頂多是自己的積分吧),但,如果你多寫了一篇文章,給一個人讀到,讓他加入了你,那你可以慢慢的將你的群眾建立起來,這就是熱情經濟的定義───自動化大規模的建立一群屬於自己的讀者,然後將你的熱情轉變為實際的收入,靠它養家(build audiences at scale and turn their passions into livelihoods)。而我自己實驗的結果,發現其中非常重要的關鍵是,一定必須慢慢的、有耐心的「建立一小撮讀者」,而這讀者必須要是自己可控的。什麼叫「可控」?比方說,以前的「臉書養粉絲」就是已經變得「不可控」,以我為例,我的Mr. 6粉絲團近50萬粉絲,但如果沒和臉書買廣告,很慚愧,無法自然接觸1萬人,但,如今我不需要粉絲團了,因為,我已經有了另外一個1萬名讀者的email名單,分三份電子報,天天寫給我的讀者(包括我每天的日記),最高開信率一天達55%,平均開信率30%,也就是每天固定會有幾千名讀者打開我的信閱讀,而且,對我來說,觸及這些讀者,全部都是「免費」──

    我不必再付任何公司(臉書)、任何廣告費用,我靠自己每天在家寫作、創作、寫作、創作,就可以重覆的接觸大量的讀者。

    重覆的接觸大量的讀者,如a16z創投所說的,當讀者每天都讀到我的文章,與我互動,我就更瞭解他們。就算他們都沒說話,單單只看開信率、點擊率、分享數等等的數字,就知道他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然後接下來,只要推出「他們要的」,解決他們人生的痛點,便能創造價值並輕鬆的轉為「收入」。

    誰說現在一定得露臉拍片當網紅?靠一枝筆,寫純文字的文章,還是可以賺錢的。這不是寫那種內容農場的文字,而是真正的屬於自己的know-how的、只有自己才懂的東西,而對於讀者,由於只需要一小批核心讀者,我再也不必在意是否打中大眾口味,是否政治正確,我可以完完全全的用心、用力的,把自己過去十年創業所看過的各種產業、公司,還有自己正在做的這個「熱情經濟實驗」,通通都和核心讀者說了。誰怕?

    這不只改變了我們文字工作者的收入模式,或許還會再次顛覆未來整個媒體生態,尤其現在媒體收入辛苦,記者們化整為零四處搞「熱情經濟」每人成了迷你又富有的小傳媒。

    以前寫在竹簡上,現在敲進電腦裡;以前刊在雜誌任何人在超商購買,現在放在網路上直接給一小撮讀者閱讀。十年前,身為部落客,我每篇文章寫出去就被「推推王」推到首頁,全台灣隨隨便便就灌入一日10萬人觀賞我一小時前剛上線的文章,但我從中一毛錢也賺不到,無法提供生計,還得接演講、接案子,接不到的話那就乖乖的另外維持一份白天的工作,過著早上賺錢、晚上熱情的爆肝人生,而現在因為「熱情經濟」,你有機會直接從寫作本身來獲利,而且,你不怕他、他不怕你,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的族群,不必怕互相踩線,再也沒有文人相輕。

    我抱著興奮的心情寫下這一篇,寄望它當作歷史的見證,接下來我會繼續忙碌的挖掘這一塊,更堅定不移的堅持───文字寫作、在家寫作、永遠寫作寫到死的那一天。

    繼續閱讀:https://mr6.com/?p=19372

  • 積分積點怎麼算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5-03-03 10:15:57
    有 51 人按讚


    距離國中會考越來越接近

    這場考試除了決定你未來3年的生活外
    還、有、什、麼、意、義、呢?

    再次請好友─翔老師

    解釋一下現階段還有以後階段的教育現實吧!

    第 四十五 話 距離75天國中會考

    十二年國教入學制度北北基版本,終於在上一週塵埃落定,廣招各個國中輔導主任或輔導教師參與說明會,再回到學校傳達給基層學生,瞭解會考重要入學制度。

    PPT洋洋灑灑總共79頁,入學管道內容包含免試入學、獨招制度、產業特殊需求類科、技優甄審,實用技能學程入學,其中最主要的入學管道還是免試入學。

    比照去年的會考制度,今年提出三大點的變革,主要是針對超額比序的問題做出因應的措施。

    1. 一次分發到位
    2. 五個志願序為一群組
    3. 會考成績總點數206點。

    避免超量同分的精銳學生,擠不進前幾志願的名額,哭喊高分低就又無所適從的窘境。只好讓成績前段班的學生們分出高下,細分為精銳、超精銳、霹靂無敵精銳考生,產出了現下的制度。於是怎麼比成績,比成績的次序,變成重要的課題。

    超額比序順次如下
    1.總積分 (包含2.3.4加總滿分90)
    2.多元學習表現積分 (30分)
    3.會考總積分 (30分)
    4.志願序積分 (30分)
    5.會考總積點 (各科10分滿分,5科乘4倍+作文滿分6=206)
    6.各科計分基準(量尺分數依國數英社自)
    7.志願序 (真再比不出來PK誰把志願填得前面)

    值得一提的是「量尺分數」,滿分為10,總人數的50%以下開始只會得到「3」分以下的積點,有別於以往的常態分配,內心感覺贏一半的人應該至少是5分以上的實質成績,但是現在實際上剩不到三分之一,確實擠壓了後段班考生的成績。

    那是一種這份考卷我答對一半的題目,結果我竟然只剩下十分中的1分的感覺,啟蒙子自然差,學習低成就的學生,在這場考試裡會更加感受到自己成績數字的渺小,特別是會考總積點換算時,各個科目還要乘以四,考一分放大四倍的概念。

    可以預想到的是強者不只是追求高分,而是一題都不許差錯的緊繃,因為多錯一題可能在量尺上就多扣一分,在滿分90的比序當中,一路比到總積點,1分就是4分差。

    強者越強,弱者越弱。是我對這份考試制度的感受。

    考試中,我關心的不是強者變強,因為真正擅長念書的,他相對容易在升學上得到成就。

    我更在乎「弱者變弱」的現象。

    剩下75天,有很多同學已經放棄念書了,甚至放棄任何喜好與方向,就是在學校耗時間。我稱這群人是考試中的「弱勢族群」,他們會有這樣放棄考試的選擇,是國一國二累積的學習低成就,導致國三大複習的時候學習跟不上。所以不念書不努力,進教室睡著看考卷睡,都是很正常很合理的行為。

    我向著我很在意的學生說到:如果我是你,我也會這麼做,因為我根本不會寫啊,你要我在剩下75天要複習國一國二的各科觀念,讀通七個科目在融會貫通,這真是天方夜譚。

    接著我在黑板上75天、100天、365天、365 X 3天、365 X 3 X 2天。

    老師已經沒辦法陪你走這75天了,因為這條升學的道路你要自己努力,老師頂多是把升學考試的工具途徑介紹給你,可以確定一件事情,75天後、100天後你會離開國民中學,我不會再是你的老師,你也不再是國中生。

    你將面臨到的是365天X3,你會再一次的看到國文、數學、英文、社會、自然的課程與考試,只會變難不會變簡單,只會變多不會變少,時間一切歸零重來,365X3,重點不是這75天,重點是在一個三年後的今天,你面對的是75級分的追逐戰。

    你現在放棄了75級分的基礎,你升上高中或高職進入了這一場人生大考,你會更加體會到一個事實「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在擔任推甄申請輔導教師的過程中,曾經有一個媽媽帶著一個孩子來問我落點分析,孩子始終低頭不語,媽媽用緊張焦慮的口吻問著:老師我們家小明考差了,只有37級分,你幫他選一間大學好不好?他也不知道想念什麼?只要是國立就好,有沒有得念?(順便數落一下小明,叫你補習班好好上課就不上)

    其實我內心早有定數,但我仍翻了翻入學簡章,給予幾間建議,那時的我覺得這不是在找一個自己想要學習的環境,而是找一個能上的生存空間,這可是重要的人生選擇與轉捩點,而你有限的成績讓你的選項「少之又少」。

    更可怕的是不論是37級分或是73級分的同學,都有同樣的問題,不知道念什麼好?也對任何的東西沒有興趣,這不是「個案」,而是「很多」。「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同時,兩者都變成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個領域學習的考生。

    考試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你考37,或是73,我覺得那都是你付出學習上的結果,你如何為這個結果負責,讓這個結果所付出的代價是你甘心樂意的,讓這個結果是你可以延續學習的,讓這個結果是你真心踏實的努力而來的才更重要。

    我們不必科科高分,但求自己清楚該往什麼方向走,如此十二年國教「成就每一個孩子」的重要願景才得以落實。

    我寧可你是一個37級分,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麼的人,也不要你是一個75級分,卻活不出適才適所的人生,分分計較後卻不知道何去何從的專業考生,你上課醒著,但實際上你睡了重要選擇。

    希望三年後,你回頭看看這75天的倒數,你已經是一個知道自己在為什麼讀書的人了。

    加油,這篇寫完還有74天。喔不!應該是說還有好長一段人生,值得你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