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穆斯林罩袍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穆斯林罩袍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穆斯林罩袍英文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321的網紅凱蒂英文 Learn English with Catt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Eid Mubarak 開齋節快樂 說到伊斯蘭教,你認識多少呢👀 對我來說,以前在學校,課本也頂多敘述說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簡單可能幾段話帶過了一些重大習俗或節慶,就沒了。 在各種陰錯陽差以及命運的安排下,我在2014年的暑假先後去了烏魯木齊、吉爾吉斯,以及伊斯坦堡,大概有2個月的時間都待在...
穆斯林罩袍英文 在 凱蒂英文 Learn English with Cat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Eid Mubarak 開齋節快樂
說到伊斯蘭教,你認識多少呢👀
對我來說,以前在學校,課本也頂多敘述說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簡單可能幾段話帶過了一些重大習俗或節慶,就沒了。
在各種陰錯陽差以及命運的安排下,我在2014年的暑假先後去了烏魯木齊、吉爾吉斯,以及伊斯坦堡,大概有2個月的時間都待在深受伊斯蘭教影響很大的地方。其中很幸運地,我認識了不少信仰伊斯蘭教的朋友,也跟他們一起度過了齋戒月以及開齋節。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認識伊斯蘭教。
今天是伊斯蘭教的大節日,開齋節,如果你身旁有穆斯林朋友,或是家中有來自印尼的移工,可以跟他們說聲開齋節快樂哦!
我們這次就來介紹幾個關於伊斯蘭教的單字,也簡單認識一下這個對於許多台灣人來說,比較神祕的宗教吧!
🔹伊斯蘭教:Islam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屬於一神信仰,信奉真主阿拉
🔹穆斯林:Muslim
指的是信仰伊斯蘭教的人
🔹可蘭經:Quran
伊斯蘭教中的聖經,中文有時譯為古蘭經
🔹清真寺:Mosque
🔹齋戒月:Ramadan,也有以下拼法Ramadhan或Ramazan。
這是伊斯蘭曆法中的第九個月,所以對照陽曆來看,每年的時間點都會不太一樣。根據可蘭經記載,這個月是真主阿拉將古蘭經下降給先知穆罕默德的月份。
🔹齋戒:fast
齋戒月時,從日出到日落之間,穆斯林不會進食也不會喝水,透過生理上挨餓的狀況來鍛鍊心智,培養更虔誠的信仰。如果是身禮狀況不佳、孕婦,或是在旅行中不方便的穆斯林,可以不用齋戒,或是再之後再補行齋戒。
🔹開齋節:Eid al-fitr,常會簡稱成Eid。不過在不同國家,會有不同的稱呼,像是在印尼開齋節叫做Lebaran。
這天代表齋戒月的結束,可以把它看成伊斯蘭中的新年,大家會到清真寺祈禱,也會穿新衣,跟親戚朋友相聚,吃美食,街上也會有各種裝飾,相當熱鬧。除此之外,穆斯林也會幫助慈善機構,或是需要幫助的人。在不同的國家,開齋節慶祝的方式,以及吃的東西,甚至日期也會不一樣哦!開齋節的日期是以新月(crescent moon)來訂定的,所以在不同地區會不同哦。
🔹開齋節快樂:Eid Mubarak
希望大家能認識並且尊重包容不同的宗教與文化 <3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開齋節的資訊,可以參考:
📌半島電視台的文章
When is Eid al-Fitr 2020: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https://reurl.cc/arXY5Q
📌來自culture trip的介紹文
What Exactly Is Eid-al-Fitr?
https://reurl.cc/ZO2kGQ
📌來自One -Forty的中文文章
穿越繽紛罩袍,走入台北清真寺的齋戒月
https://reurl.cc/d0p3G2
#凱蒂英文 #開齋節 #齋戒月 #穆斯林 #伊斯蘭教 #認識文化 #凱蒂帶你來進補 #凱蒂講故事 #凱蒂講東又講西
😻追蹤IG:cattyenglish
🚀部落格:https://reurl.cc/Gkko5x
穆斯林罩袍英文 在 Lightbox攝影圖書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別再叫他們「瑪麗亞」,攝影書中的東南亞移工與移民觀點 🙅🏻♂️
台灣的東南亞移工人口高達70萬人,然而台灣人對他們的印象,卻常常停留在「瑪麗亞」、「家庭幫傭」、「擠滿後火車站的阿勞」。我們是否曾試著去了解,除去外籍移工的身份,他們過著怎樣的生活?離鄉打拼有什麼心酸故事?而東南亞各國的人民,難道沒有「瑪麗亞」以外的職業選擇?
📚你可能不知道的「瑪麗亞」生活樣貌
2005-2008年間,台灣國際勞工協會舉辦了「移工攝影工作坊」,並出版了《凝視驛鄉 Voyage 15840 移工攝影集》。希望讓這些默默在台灣付出,卻長期被主流媒體和社會大眾忽視的勞動者,透過攝影,重新取得話語權,並和台灣人民「互相看見」。
書中呈現了 19 位菲律賓移工鏡頭下的台灣生活:每天等待阿公運動時,自主耕種的小菜園;因為沒有英文翻譯,而看不懂的路標;為了讓雇主隨時進入,而不能上鎖的房門⋯⋯ 在這些影像中,拍攝者透過細膩的觀察力,進行著一場他們長期缺乏的「發聲練習」。也讓讀者了解到,儘管常常被「瑪麗亞」一詞所概括,他們是個性迥異、遭遇也不同的個體,擁有著不同的樣貌與觀點,努力適應新的工作和社會。
📚 泰國攝影師鏡頭下的移民觀點
泰國攝影師 Ampannee Satoh 的攝影書《BURQA》,也提醒著我們,一個國家面對新移民的態度,必須更加謹慎而包容。
《BURQA》一書旨在回應法國政府禁止人民在公共場合穿戴全臉面紗或罩袍(burqa)的法案。這讓當時在法國唸書,且身為穆斯林女性的Ampannee感受到壓迫。於是,她穿上各種顏色的burqa,在法國知名景點前拍下了這組作品。讓我們反思,一個國家面對外來移民,是否缺乏足夠的了解,而容易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對方身上?在制定法律、形塑社會氛圍的時候,是否有考慮到跟自己身處同一片土地上其他族群的權益與感受?
很多時候,歧視的發言正是源自對彼此的不了解。而即便東南亞移工在台灣的社會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台灣主流社會對於東南亞各國的心理距離,卻仍然十分遙遠。在尋找相關攝影書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自己對於東南亞攝影家的認識十分不足。但我們努力從 Lightbox 的館藏中,挑選了兩本書與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影像跨越語言、空間的藩籬,幫助我們更加瞭解彼此,一起往更多元、平等的社會邁進。
—
📚關於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 📚
Lightbox 是一個由民間發起、自由開放的攝影圖書室。致力於匯集台灣的攝影出版物、舉辦攝影講座活動、共享攝影學習資源。由於面臨空間不足的問題,我們發起了搬遷計畫,邀請你一起來關注、參與,與我們一起保存珍貴的影像資產、豐富台灣的攝影文化 👉🏼 bit.ly/2NPvVSr
穆斯林罩袍英文 在 觀念座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2016.02.15 觀點—Kamel Daoud ※
阿拉伯世界的性災難
作者 Kamel Daoud 是阿爾及利亞作家、記者。他是阿爾及利亞媒體《Le quotidien d'Oran》的編輯、評論作家。他出版的小說《默爾索的調查 Meursault, contre-enquête》獲得 2015 年法國龔古爾首部小說獎(新人獎)。本文由 John Cullen 從法文翻成英文,刊登於 2 月 12 日的《紐約時報》。
------------
塔利爾廣場(譯註:即 Tahrir square,又譯為解放廣場,位於開羅,2011 年群眾在此聚集推翻穆巴拉克獨裁政權)之後是科隆。廣場之後是性。2011 年席捲阿拉伯世界的革命,一開始引起了期盼,但熱情已經退卻。現在看起來,這些運動不完美,甚至醜陋:至少,這些運動沒有觸及理念、文化、宗教、以及社會觀念——特別是跟性有關的態度。革命並不意味著現代化。
新年初始,阿拉伯移民在德國科隆對西方女性的侵犯,使人回想起(2011 年)埃及革命高峰時,(開羅)塔利爾廣場上女性所受到的騷擾。這樣的重演,使得西方世界的人們認識到,荼毒所謂阿拉伯世界——或者更廣泛的穆斯林世界——的災難之一,是它與女人之間病態的關係。在一些地方,女人被包起來、被用石頭打死;在好一點的地方,她們也被為怪罪為使完美世界失序的原因。針對於此,有些歐洲國家開始為難民與移民提供相關的行為準則,說明怎樣才是合適的舉止。
在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敘利亞、或是葉門這樣的地方,出於沈重的傳統父權文化、近年伊斯蘭主義的嚴格規定、以及此區域中信仰絕對純化的不同社會主義,性是一個複雜的忌諱:壓抑慾望、罪責、邊緣化有情感的人,形成一個相互搭配的組合。這跟伊斯蘭黃金時代(譯註:指西元 8 世紀至 13 世紀之間的五百年)文學中描述的誘人淫亂相距甚遠,譬如當時納夫茲為酋長(Sheikh Nafzawi)在《感官愉悅的香水花園》一書中,毫不避諱地敘述性愛、以及《印度慾經》。
今日,在許多阿拉伯世界的國家中,性是一個巨大的悖論:它被當作不存在、卻又決定著一切不能說出口的事。它被否認,卻在被幽禁的深處有著巨大的影響。雖然女人被包起來,她們卻是我們連結、交換、以及關注的中心。
在每天的論述中,女性是重複出現的主題,因為她們所人格化的價值——男性尊嚴、榮譽、家庭價值——至為重要。在一些國家,她們只有在放棄自己身體的情況下,才能接觸公眾空間:如果她們沒有被包裹起來,被揭露的,會是伊斯蘭主義者、保守者、以及頹廢少年想要否認的慾望。女性被認為是引起不穩定的原因——有人甚至說,短裙會引起地震。她們只有在一個被擁有的關係中——像是甲的妻子、乙的女兒——才會受到尊敬。
這樣的矛盾,造成了難以承受的壓力。慾望沒有出口、也沒有結果:情侶關係不再屬於親密的空間,反而受到整個群體的檢查。性災難墮入荒謬與歇斯底里。這裏的人一樣也希望經歷愛,但是傳達愛的機制——接觸、引誘、調情——卻被禁止:女性被監控著,我們執著於她們的貞操,道德警察巡守(人們的行為)。有些人甚至請外科醫生修補她們的處女膜。
在一些奉行阿拉旨意的土地上,對女性與情侶的敵對,已經到類似宗教裁判所的程度。每到夏天,阿爾及利亞受到激進教長與伊斯蘭主義電視台宣傳影響的薩拉菲主義者(譯註:信奉伊斯蘭復古主義者)糾察隊以及當地青少年,到外面去監控女性的身體,特別是在海邊享受日光浴的女性。他們在公共場合驅逐情侶,連已婚的夫妻也不放過。公園不准情侶漫步、海灘則切開不准人們靠太近。
所造成的結果之一,是使得人們幻想另一端的世界:充滿放蕩與淫亂的西方、或是有成群處女的穆斯林天堂。
阿拉伯的媒體,清楚地呈現出這樣的選擇:電視頻道上,一方面有神學教士們憤怒地宣教,另一方面卻有黎巴嫩情色歌舞者大肆展露無人可及的桐體以及難以觸及的性。衣著上也呈現出兩極:一端是保守者包裹全身的罩袍「布卡」,另一端則是「暴露的面紗」——頭上的圍巾搭配著貼身牛仔褲或緊身褲。海灘上,布基尼(譯註:包住全身的泳衣)遇見比基尼。
在穆斯林世界中,性治療師的人數很少,他們的意見也很少被聽從。所以在現實中,伊斯蘭主義的言論霸佔了身體、性、以及愛。在網路以及宗教電視台節目裡,誇張的教導妖言惑眾,淪為情色伊斯蘭主義。宗教權威發出怪異的教令:禁止身體赤裸做愛、女人不准碰香蕉、男人只准跟曾哺育他的奶媽兩人單獨共處一室。
然而,隨處都有性。
特別是在死後。
性高潮被允許的狀態,只有在婚後——而且是在澆滅慾望的重重宗教勒令束縛下——或者是死後。天堂以及其中的處女,是伊斯蘭教長們最喜歡的講題,對那些生活在性災難中的人來說,這代表著不屬於這個世界的獎賞。由於夢想著這樣的美景,自殺炸彈客臣服於一種可怕、超現實的邏輯:通往性高潮的途徑是死亡,而不是愛。
一直以來,西方世界沈溺於一種為不同風俗開脫的異國情調。東方主義有一種方法來合理化文化差異、甚至接受陋習:天方夜譚、(奧圖曼帝國蘇丹的)後宮、肚皮舞,使得一些西方人覺得不必關注穆斯林女性的命運。但是,在大批中東與非洲移民湧入的今日,一些阿拉伯國家中與女性的病態關係,已經出現在歐洲的場景。
一直以來,被視為發生在遙遠地方的異國場面,現在像文明衝突一樣地發生在西方的土地。一度因距離遙遠以及優越感而不以為意的不同習俗,已成為眼前立即的威脅。西方世界中的人們在焦慮與恐怖中發現,穆斯林世界中的性是病態的,而且這個疾病正在感染他們自己的土地。
http://www.nytimes.com/…/the-sexual-misery-of-the-arab-worl…
圖為作者 Kamel Daoud 以及他的獲獎小說《默爾索的調查 Meursault, contre-enquê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