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程予希畫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程予希畫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程予希畫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程予希畫展產品中有4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Pic.Nic,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展訊 ✌️ 日本【My Favorite Asian Food】插畫展​ ━━━━━━━━━━ ​ 很榮幸收到來自大阪『IN/SECTS』雜誌社的邀請,和來自日本、韓國、香港和台灣...等共60位插畫創作者,一同描繪我們心中最喜愛的亞洲食物/料理,最後集結成「MY FAVORITE ASIAN F...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觸動-NIN水彩創作展 專訪藝術家:NIN "NIN"來自名字中的凝,原本沒有特殊涵義,而她想為自己賦予意義,不僅感謝父母為她取了這個特別的名字;也希望在創作和生活裡如同此字——「凝」,能凝聚、凝視對她來說,重要的事物。 水彩渲染生命旅程中每一刻的感動 NIN自幼稚園...

程予希畫展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09:49:01

《#女畫家與偷畫賊》每個人都值得被珍惜 (8.4/10) 《女畫家與偷畫賊》是一部挪威紀錄片,由班雅明李執導,芭博拉基西爾科娃、卡爾貝蒂爾諾德蘭主演,劇情講述女畫家芭博拉的兩幅畫在畫展中遭竊,警方循監視器很快將竊賊卡爾逮捕到案。但芭博拉卻只希望卡爾能讓她繪製肖像畫。芭博拉逐漸打破了卡爾的戒心,隨著...

程予希畫展 在 Nic Hsu 徐世賢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10:26:33

展訊 ✌ 日本【My Favorite Asian Food】插畫展​ ━━━━━━━━━━ ​ 很榮幸收到來自大阪『IN/SECTS』雜誌社的邀請,和來自日本、韓國、香港和台灣...等共60位插畫創作者,一同描繪我們心中最喜愛的亞洲食物/料理,最後集結成「MY FAVORITE ASIAN FO...

程予希畫展 在 莫娜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4:55:43

大家看了嗎?「娜裡有座名人山」 因為我喜歡山,所以節目也要跟山綁在一起⛰️偷偷說這是蜜柑大大幫我想的節目名稱,我超喜歡! 「每個厲害的人都像一座山,希望透過訪問帶大家一起站上山頭,看看這些厲害的人平時看到的景色是什麼模樣」 . 第一集邀請了 Jacky,也非常感謝他二話不說答應我。一直覺得他很酷,...

  • 程予希畫展 在 Pic.Nic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2 22:49:55
    有 98 人按讚

    展訊 ✌️ 日本【My Favorite Asian Food】插畫展​
    ━━━━━━━━━━  ​
    很榮幸收到來自大阪『IN/SECTS』雜誌社的邀請,和來自日本、韓國、香港和台灣...等共60位插畫創作者,一同描繪我們心中最喜愛的亞洲食物/料理,最後集結成「MY FAVORITE ASIAN FOOD 」イラストレーション展和畫冊,在7、8、9月於大阪、京都和東京三地展出、販售。​
    ━━━━━━━━━━  ​
    創作理念 ▸▸​
    -​
    這次我以油飯作為主題,選擇以拼貼的方式進行創作,因為油飯對我來說,是一段段從兒時累積而起的記憶。從小我就非常愛吃油飯,奶奶做的,爸爸做的,宮廟旁的小吃攤做的,離家後自己買來吃的,一直到現在媽媽做的......等,每一個口味對我來說,都非常珍貴,已經遠超乎食物本身。​

    插畫絕不只限於用筆畫下,我相信因應不同主題和故事背景,都有其最適合的展演方式。於是我打開我的素材庫,透過找尋合適顏色和材質的過程,用剪刀和膠水串連起每個回憶片段。我一步步將心中那碗充滿親人香氣的油飯剪貼出來,希望它在我心中永遠都是那麽耀眼。​
    ━━━━━━━━━━  ​

    展覽資訊 ▸▸ ​
    -​
    雖然疫情在世界各地尚未止息,但創作的價值並沒有消失,依然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給予他方的人們想像的力量。特別是看到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琳瑯滿目的食物插畫,回憶起兒時珍愛的家庭料理亦或某趟旅行倍感懷念的異國口味。​

    更多展覽訊息請見連結 👉 📋​ : https://reurl.cc/GmOGQG
    -​
    大阪 ▸▸ ​
    7月21日(水)〜26日(月)​
    阪急うめだ本店9階 

    京都 ▸▸ ​
    8月16日(月)〜8月31日(火)​
    誠光社​

    東京 ▸▸ ​
    9月7日(火)〜9月19日(日)​
    BONUS TRACKギャラリー

  • 程予希畫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13 06:13:10
    有 3,739 人按讚

    0613號信箱📬今日信件📨:

    致 我心中獨一無二的 防彈少年團:

    碩珍啊,內斂成熟的你,一直是成員們之間情感緊密的牽引、隱形的定海神針。希望你更有自信,並且不要有負擔的跟阿米們分享你的情感。作為你的恆星,我們永遠都在!
    【最好的大哥·照亮阿米的月光】

    玧其啊,一步步敞開心扉的你,擁有最誠摯的真心。一旦決定了目標便會全力前進。無論遇到任何困境都不會卻步的你,願你在堅強的內心中依然保有柔軟,並實現你所有的目標。
    【現在與未來都是防彈·永不忘初心的二哥】

    號錫啊,永遠活躍開朗,實則內心冷靜清明的你,帶給我們無盡的希望與快樂。成為了不只是防彈,也是阿米們的陽光。希望你能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前進,成為你想要成為的樣子。
    【防彈與阿米的希望·最敬業的鄭老師】

    南俊啊,優秀傑出的你,帶領防彈走過這些時光,成為防彈與阿米的燈塔。希望你不要總是給自己那麼多壓力,多多做自己喜歡的事吧!你騎單車的背影、看畫展的側臉,一直都是阿米眼中的風景。
    【最棒的leader·阿米國永遠的總統】

    智旻啊,體貼溫暖又善良的你,總是在成員落淚的時候第一個衝上前給予擁抱。以赤誠之心待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也不曾丟失過本心。希望你把身體健康永遠放在第一位,不要受傷、不要體力不支,要好好愛惜自己。
    【善良又愛撒嬌的糯米糕·以生命舞蹈著的首席大人】

    泰亨啊,純真無邪、也總是對世界抱有善意的你,是這世間難得的風景。希望你能發揮你所有的才華,盡情豐富人生,把一切想做的事情都做了。願那最純粹的笑容,永遠不會從你的臉上消逝。
    【泰泰語中的愛意·阿米 紫愛你】

    柾國啊,天賦異稟的你,擁有不可限量的才氣。一路走來,褪去年少時的青澀,你成為了更耀眼、更優秀的人。希望你能不斷實現自己的夢想,不要給自己太多負擔,也別忘了阿米永遠在你身旁。
    【我們的黃金忙內·阿米心中的珍寶】

    祝福你們,八週年生日快樂🎂
    往後的每一步,我們也要攜手前行💜

    🪐
    Shine, dream, smile
    Oh let us light up the night
    우린 우리대로 빛나

    Shine, dream, smile
    Oh let us light up the night
    우리 그 자체로 빛나
    Tonight
    🪐

    #珍欣

  • 程予希畫展 在 莫娜In the woo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29 21:51:30
    有 236 人按讚

    大家看了嗎?「娜裡有座名人山」
    因為我喜歡山,所以節目也要跟山綁在一起⛰️偷偷說這是蜜柑大大幫我想的節目名稱,我超喜歡!

    「每個厲害的人都像一座山,希望透過訪問帶大家一起站上山頭,看看這些厲害的人平時看到的景色是什麼模樣」
    .
    第一集邀請了 Jacky,也非常感謝他二話不說答應我。一直覺得他很酷,不只在很夢幻的公司-IG紐約總部當工程師,也曾任職KKBOX、Facebook。除此之外他還會攝影、爬山、跳舞,他喜歡畫畫夢想當藝術家,默默累積了很多作品,前陣子開了個人畫展,夢想以不同的形式成真了,因為他沒放棄過

    因為對自己的聲音沒自信,而想要挑戰自己的舒適圈,因此開了Podcast(@leftsideescalator.jacky )當起主持人。訪談過程中,覺得他是個很自律卻也很自由的人,也會不知不覺被感染對每件事情的熱情專注,並默默期許自己也要當個像他一樣棒的人
    .
    名人山算是我對自己的期許,一個小目標是訪遍臺灣所有厲害的創業家、科技工作者、科技大老(聽起來一點都不小XD)也歡迎各方的推薦與自薦

    希望未來每一集都能夠介紹我心中的神人們,也希望大家不吝嗇給予我指教,以後會帶大家認識更多座山的!(真的山也會XD

    #娜裡有座名人山 #下次要去哪座名人山呢
    電扶梯走左邊 - 人生捷徑 : Left Side Escalator

  • 程予希畫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2-22 23:33:03

    本集主題:觸動-NIN水彩創作展
      
    專訪藝術家:NIN
      
    "NIN"來自名字中的凝,原本沒有特殊涵義,而她想為自己賦予意義,不僅感謝父母為她取了這個特別的名字;也希望在創作和生活裡如同此字——「凝」,能凝聚、凝視對她來說,重要的事物。
      
    水彩渲染生命旅程中每一刻的感動
      NIN自幼稚園起便愛上畫畫,在她的記憶中最一開始接觸的媒材,有鉛筆、色鉛筆、蠟筆等等,而後她努力考取上高中美術班,正式接受素描、水彩、創意表現、水墨等媒材的訓練,其中NIN特別喜愛水彩,深受色彩渲染的變化所吸引。那時NIN雖自認在技巧上並不突出,但畫室老師誇她不僅有天份更具有自己的風格,因而帶給NIN很大的鼓勵,也開始去思考所謂的個人風格是什麼。
      
      同時NIN深受日本動漫文化影響,在求學時期閱讀大量的動漫畫作品,始終對畫漫畫抱持著憧憬,也將少女漫畫的風格融入自己的創作,尤其鍾情於手繪,當鉛筆在紙張上「刷刷」的手感,總能帶給她沉靜的感受。而平常喜歡聽音樂的NIN,她認為有時「安靜」且專注的作畫也不無聊,畢竟心若能靜,是比較重要的。
      
    創作媒材能呈現一個人的個性
       以鉛筆構圖,用水彩上色,NIN從高中開始就以此模式來創作,在校期間大多是描繪靜物、景物為主,她個人的創作則是透過人物來表達居多,彼時的NIN也還沒有具體想要畫的主題,倒像是她直覺式的抒發她內在情感,當水份與顏料撞擊,在畫面上渲染開的效果,似乎很能反映她內心的波動及流動。尤其水彩是一種充滿變化、不可控制的媒材,或許她越來越熟悉工具的操作,但顏料水份的變化是無窮無盡的,更別說如此表現方式很瀟灑、自在。大片面積的揮灑雖然豪爽,細緻度也需堆疊多層,若適度掌握,水彩其實是充滿彈性的創作媒材。
      
      升上大學之後,當時台灣正掀起一股手寫鋼筆的潮流,NIN因此接觸到鋼筆和墨水,她發現墨水的色彩比水彩顏料更加鮮豔飽和,同是水性的媒材,便嘗試把墨水當水彩來玩;隨著創作累積與成長,透過墨水NIN漸漸發現自己有更從容、奔放的表現,她開始放掉一些多餘的筆觸、下筆更果斷、並開始嘗試留白,在畫面當中由繁入簡,留下越來越乾淨、明確的軌跡。
      
      NIN雖熱愛漫畫卻鮮有其作,而以插畫為主要創作形式,她表示較難習慣透過漫畫故事的構成來傳達自己的思想,但NIN也漸漸摸索出自己較擅長的感性、抽象等的手法,把焦點先放在用插畫的單一情景,引發觀者的想像空間。接著,為了將插畫與漫畫兩者融合,她開始構思主題、整理想法,用畫面來說故事,NIN了解到這是一條值得一輩子琢磨下去的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以後,如果持續畫著,不曉得能去除掉多少瑣碎,留下多少獨特的、屬於她的詮釋。我們也不由得期待著,有一天NIN能以創作——好好訴說一個屬於自己的完整故事。
      
    藝術需落實在生活當中
      「真誠的心會透過作品傳遞出來,影響他人。」創作之於NIN,可能是情緒,抑或是溝通的橋樑。當看到美好的事物、殘破的事物她會想記錄下來,所謂的殘破有時候是悲哀的,也有悲傷中帶著美感的。她認為創作與作者本身是連貫的、有所一致,跟隨心情、成長、各種經歷而有流動與變化,以及真誠地表達自己在這過程當中的體會。如果流於技法,那會讓NIN有所警惕,提醒自己的作品不能只是漂亮而已。
      
      臨摹照片、經由電視網路的圖像來描繪,這都比較像是紀錄並無自己的想法,然而當NIN漸漸的在生活中有所領略之後,堆疊成靈感的來源,不停地轉化、發揮、用她的方式演繹。這個狀態常常是整理回顧生活之外,也能分享給有共同心情、類似經歷的人,相互勉勵。創作者透過創作在表達自我、跟自我的奮鬥時,是能激勵人的,NIN認為這也是一個與他人產生連繫的媒介,當我們對自己誠懇,作品就會把這份心情傳遞出去,感動別人。
      
      關於展覽主題「觸動」,NIN展示2016年inktober系列與近年各種用水彩、鋼筆墨水所畫的作品,都是特別能觸擊她內心的創作。希望透過現場展示的手稿呈現出生活的痕跡,也是她一直以來想嘗試的;作品能與人之間更直接地接觸。過去展出曾試過垂吊原稿的展出形式,此番特別參考日本插畫家中西直子2017年在Beher食物研究圖書館「記憶のMon Petit」的原畫展,而現場分享的創作也是十分生活化的,「因為近距離,所以更有機會觸動人心!」NIN笑著說,藝術來自於我們的生活,那創作又何嘗不是一種生活的展現呢?
       
    藝術家簡介:NIN
    2005年開始於同人誌販售會販售刊物與周邊。
    2011年考取視覺類街頭藝人執照。
    2014年開始嘗試繪畫教學,與複合式藝文空間、插畫基地合作開班授課。
    目前以發表插畫、漫畫作品為主,以網路、展覽、印刷週邊等形式分享。
       
    學歷: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畢業

  • 程予希畫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9-02 15:45:45

    本集主題:動映画製造所 – 動畫聯展
     
    專訪: 野口​(策展人)、周予婷​(助理策展人)
       
    談論影像與影像共存,面對資訊影像洪流,如何能分辨影像背後所隱藏的含義,冷靜不被吞噬,又該以何樣的態度看待這個我們身處的圖像爆炸時代。
      
    動畫影像的獨特性
      近年影像的發展與樣貌隨著科技技術的進步變化了許多,同時不單只是創作的手法或是技術的提升,也間接影響著觀著的閱讀模式與習性。
      
      影像比起過去更為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周圍,過去能夠接收影像的媒體從電視到現在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觀者(現在的我們)更習慣動態影像傳遞與訊息的接收,再加上網路的普及,每分每秒都以倍速產生文字、聲音或是圖像訊息,所追求的視覺刺激強度已與以往不同,這些龐大的資訊不論是直接或是間接都在無形中的傳遞給我們,影像對於人們來說已經不再陌生,不單單是熟悉反而過度充斥,隨著我們對於這些影像的麻痺,加上畫素的提升已看不慣低畫質的品質,觀看習慣的改變使得創作者在創作時在速度、節奏上以及內容複雜度為觀者放入更多考量。
      
      視覺習慣並非以單向線性的方式面對給觀眾或是創作者,而是雙向互動的形式,彼此交錯影響。創作者本身置身於環境之中,兼具觀看與被觀看的身分生活著,差異只在創作者觀看影像時會有著更多的敏感度。因此創作者選擇動畫作為一種用來表達自己的敘事形式,不單是因為動畫的特性能建構出高自由度的動態畫面,劇情也能隨心所與的發展,其特別之處在於,作品的呈現與創作者的經歷環環扣者,綜合過去的體驗、生活喜好及細節觀察,作品會伴隨著創作者經歷的不同而有著幾乎無法複製的面貌,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動畫不像是攝影或是電影能給我們真實又直接的感受,卻依然能夠勾起我們的生活經驗而引起共鳴,動畫利用氛圍的處理,營造出實際拍攝無法達到的效果,讓作品在視覺上有著更強烈的震撼力與刺激感。
      
      這樣層層的關係,動畫可視為一個綜合不同美學的集合體來討論,平面的角度會導出繪畫或是攝影來做比較,若是接成連續影像並組合配音,則會和電影、錄像作品來討論,其高度的實驗特質使得動畫可以被觀看的面相很多,很自由卻也因為可以操作的太多,是一門很考驗創作者的美學及敘事能力的創作方式。
      
      簡單來說動畫就好比夢境,創作者即為做夢者也是操夢者,透過獨特的手法和敘事方式,觀者似乎面對著作品就能窺看作者內心的故事與經歷,然而,人人都能作夢也能動畫,一件好的作品又該如何去定義。
      
    媒介普及,展示放映形式的改變  
      生活中同時身兼創作者與觀者的多重身份並不稀有,作為本次策展人的我也不一例外,過去對於影像、動畫、電影關注著,同時也思考著這些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聯性或是影響力。以我為例,小的時候,當時並非智慧型手機盛行的時代,對於觸碰到螢幕的想法是連想都沒有想過,綠色螢幕的翻蓋是按鍵手機是那時最前端的流行,電視稍有價位但也已經算是很普及,而家裡的人也熱愛電影,那時的我最期待的時刻就是做完作業用卡帶看卡通,也會在課本書角化手翻動畫,這些就是我最初理解對動畫的樣貌,很貼近生活並且很容易接觸,所以對於動起來的圖像並不覺得稀奇。
      
      大家或多或少有類似的經驗及回憶,動畫以各種姿態出現在身邊,尤其是近幾年也更為顯著,路上也隨處可見動態大螢幕,智慧型手機、平板的出現,擁有這些產品的年齡層逐漸年輕化。簡而言之,對影像熟悉度提升的原因是因為放映媒介的普及,而這樣生活化的放映特性拉近了我們和影像的距離,進階影響到展示的放映形式,單純播映的方式也成了最底線的呈現裝置條件之一,而伴隨著科技技術改變VR、AR、MR的出現,觀看時身體不再再是靜止,除了思考是不是在未來裡動畫的面貌也會有所不同? 動畫展覽本身的是否也有形式上的再挑戰?值得思考的除了再現的手法或是文件事的展覽是否也有其他可能,不單影片的放映,其製作過程的手稿、分鏡,動畫在創作時的能量是否在展覽裡也能呈現更直覺的被帶出。
        
      最後要談談,扣著創作者和觀眾的角色——展覽,前面提到過去和現在的科技變化到視覺習慣上的改變,並影響到創作的作品表現,由此了解展覽可以談論的動畫主題面向廣泛。以美學為出發做討論,動畫的繪畫性討論、作為實驗的性質存在討論,或是動畫還有哪些不單就畫面可能,延伸到其外部裝置放映、到整個展出展覽的發展性;又或者通過展覽,使得觀眾有更進步的對動畫的認識,並且讓創作者獲得更多交流,甚至促進各個不同學校的動畫系所能有更密切的交集。
      
      由此理解展覽在觀眾及創作者間作為橋樑亦可觸發到的影響有多少,不過將前面所提及的都放進主題討論方向會過於龐大,況且展覽本身每一個環節都該被仔細安排過,為了使其夠完整,需要花上一段或是好幾次分批的抽絲剝繭才能逐一去探討。也因此,今年的展覽不局限於單一方向的主題,透過展出多元類型的作品,以及展出珍貴的手稿,展場另外安排一區可以讓觀眾互動的區域,讓大家可以動手畫,能更貼近作者製作時的歷程。
        
      此外本展直接取用主辦單位「動映画製造所」作為展覽名稱,「動映画製造所」本身即為產出影像場所的意思,很純粹不迂迴,「動」是取用「動畫」一詞,「映画」則是日本漢字為「電影」的意思,將動畫與電影兩個詞彙組合在一起,創造一個並非絕對的詞,也是因為動畫在近年來的改變,沿用原有最早的連續影像切片定義下,依然能將動畫、電影、動態影像、錄像藝術等等區隔開,然而現今的分界已不再清晰,「動映画」也是伴著這些分項微妙的模糊關係而誕生,並且與展覽的主題也存在著相互呼應的關係。
      
    此次動畫聯展作為往後展覽的序幕!希望大家能帶著好奇與期待的心情來參觀這次的展覽,我們也在未來裡繼續討論動畫各方面像的可能!(文:野口)       
         
         
    策展單位: 動映画製造所​
        
    策展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7/08-2017/09/03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 程予希畫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06-03 09:44:15

    本集主題: #油畫&大漆展 王雯專訪
     
    人心與意識的交織
     
      「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王雯以油彩與大漆為媒材、孔雀與人作為象徵,展現觀察萬千世界所得哲理、傳達正面與美的意象。
       
    ▶耳濡目染的童年◀
      不笑一臉酷酷,笑起來又十分可愛,這樣反差出現在創作者王雯身上,同時她的作品總是充滿幸福彩虹般的色彩也令人感到好奇。
      採訪時聊到她的老家在宜蘭蘇澳、家裡經營民宿,到她的工作室拍攝時有幸一窺裡外都充滿藝術氛圍的民宿,每一間房都以藝術家作命名,還有許多金屬工藝品,王雯父親手做工業風家具。王雯從小耳濡目染受到父親的影響,自小開始動手創作,她說小時候常拿著一把父親送的小鋸子,自己跑去竹林裡取材做成玩具,就這樣玩過許多媒材,到了國中升高中時班導介紹她報考美術班,因此而進入美術班,才慢慢接觸正規平面繪畫教育,大學則就讀文化大學美術系。
      
    ▶有別於傳統油畫創作◀
      近期,王雯的創作媒材以油畫與漆畫為主,兩者皆為大學所接觸到的媒材,油畫創作上,她以「點」與「線」進行組織,特別的是使用刮除的方式來增加作品的層次,作品中人體的立體感、孔雀的線條展現,皆是在上完底色等顏料乾了之後,再上一層,並在乾掉前以自製的工具進行刮除、推開顏料,劃出線條,顯露底色,與傳統油畫展現厚度、沉重的質感相反,表現出輕盈、飄然的氛圍。而一筆一劃的刮除過程十分費工。
      在作品的象徵性符號中,王雯認為「點」是自然萬物的起始,它在作品的畫面中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延伸呈「線」,其中幾乎所有的線條皆為曲線,常是有規律地排列成針織狀的符號,代表著複雜、繁複的任何有形與無形的事物。「線」延伸為「面」後,再以繽紛的色彩統合這些點、線、面。她在色彩的運用上,嚮往迷幻、脫離現實且美好的色澤作為呈現。
      
    ▶大漆的美妙之處◀
      在王雯大學接觸到漆畫後,她就對這個特別的媒材感到著迷,除了油畫,這次展覽也特別展出幾件大漆(天然漆)作品。說到「漆」大眾對於日本的漆器較為印象深刻,其實漆畫淵遠流長,創作過程繁複、費工,也有條件的限制與困難度,其中一項就是創作者必須對於生漆不過敏。
      除了因為王雯對生漆不過敏之外,主要讓她熱愛此媒材的因素,在於漆畫創作過程許多外在因素常會讓成果出乎意料,例如作品陰乾當中,溫度與濕度都會使顏料的色彩有所變化,許多工法與製作步驟、像是嵌顏料、鑲嵌進去等技法,多變的創作方式,與顏料的堆疊、再行打磨,總是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打磨拋光之後,漆畫光亮的表面令人賞心悅目,王雯形容這種光亮就像是名車烤漆一般的光澤!
      
    ▶孔雀&人的象徵◀
      在王雯的油畫與大漆作品中,以「孔雀」與「人」為主角,畫中人物五官祥和、臉龐福態,相似於佛祖的外貌,象徵「神」或「看不見的力量」,可代表命運、因果與未知的力量。在畫面中,常見色彩華麗、線條繁複的孔雀仰望著人,對王雯來說反而孔雀代表著人,或是世俗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孔雀仰望的動作象徵對力量與因果的欽羨與折服。
      為何選擇以孔雀來創作?王雯認為現今社會氛圍低迷,大家為生活奮鬥、年輕人對於未來感到茫然,希望藉由作品傳達予觀者和社會正面能量,在孔雀之前,她其實嘗試畫過多種鳥類,像是台灣藍鵲、金雞甚至是火雞…等,而孔雀除了華麗、同時也具有吉祥、正面的意義,最為接近東方瑞鳥鳳凰,同時也是她童年美好記憶的一部份。特別的是,王雯選擇綠孔雀為參考,不同於台灣常見的藍孔雀,綠孔雀頸部羽毛呈現鱗狀分布,在筆法的表現上更能呈現特色。另外,雌雄綠孔雀的外貌差距與藍孔雀比較起來差距甚小,可謂生物中兩性平權代表之一。
      在孔雀的外型描繪上,王雯喜愛東方水墨中對物體與形象的表現方式,通常經過創作者本身的演繹、包含動物或是樹木呈現的姿態,不以寫實為標的,因此在創作上她不執著於物像原本的色彩,孔雀的形象則經過她的吐納、賦予自身語彙。
      
    ▶作品傳達宗旨與目標◀
      在創作上,王雯欽佩日本傳統工藝的嚴謹態度,她舉例日本漆畫髮刷的清洗上,手勢與角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與規定,從小地方可見其堅持與傳承,她覺得十分值得學習,也期許自己以「職人」態度為目標進行創作。
      在作品的意念表達上,王雯引用大乘佛教《維摩詰經.不思議品》:「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的內涵,融洽「職人態度」,即是由大見小,由小見微,化微塵觀,遍地皆世界。王雯認為「現實是可瓦解的,但始於積累,而在積累之前源於起心動念。實與虛的倒影,倒影是華麗且美好的,影射為外在與內在,內在是擁有著無限可能,甚至使外在昇華與幻化。」以純粹的心去創作、去追求自我,傳達正面能量與美,希望觀者在生活中反思與回歸自我。
      
    王雯-以油彩與大漆為媒材、孔雀與人作為象徵,展現觀察萬千世界所得哲理、傳達正面與美的意象,希望觀者在生活中反思與回歸自我。
     
     
    王雯簡歷:
    文化大學美術系,碩士班
    獲獎:
    2014 /《鳳凰》油畫作品 / 北京台灣會館收藏,北京,中國。
    2014,1 /「宜蘭美展」入選 /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宜蘭,臺灣。
    2012,10 /「第十五屆聯邦美術新人獎」入選 / 聯邦文教基金會,台北,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