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自己借錢,是對方欠自己
卻莫名沒有勇氣主動開口要。
__
生氣了、覺得他欺人太甚,就直接把他給退掉,眼不見為淨
等氣消、和好、發現誤會,或覺得自己好像反應有點過了,又再默默追回來
整個過程,對方可能都毫不知情。
__
說說我自己吧
我是一個有「外向孤獨症」兼「性單戀」的女生。
我...
明明是自己借錢,是對方欠自己
卻莫名沒有勇氣主動開口要。
__
生氣了、覺得他欺人太甚,就直接把他給退掉,眼不見為淨
等氣消、和好、發現誤會,或覺得自己好像反應有點過了,又再默默追回來
整個過程,對方可能都毫不知情。
__
說說我自己吧
我是一個有「外向孤獨症」兼「性單戀」的女生。
我曾在和曖昧的男生吃完飯散步,他試圖牽我的手時
我忽然就產生強烈的厭惡感,很想甩掉,但又不好意思直接甩
只好上下搖了一搖,跟他說了尷尬地說了句
.
「呃..Nice to meet you?」
.
我曾在好姊妹為了給我驚喜,突襲式慶生
她們邊唱生日快樂歌,我邊跟壞掉的娃娃一樣機械式地拍著手,在眾人眼光灼燒下,只想鑽進地洞
最後實在受不了,隨便吹了蠟燭,就趕緊逃離現場
她們到現在,都弄不懂我到底怎麼了。
我曾在小小的康是美,繞阿繞,找了半個多小時找我想要的睫毛膏,內心反覆掙扎到底要不要去問店員
最後默默算了,打開網拍上網買,我直接回了家。
我曾連續好幾晚,躺在床上試圖睡著時
無端就想起很久以前,某件丟臉、尷尬、難受的事情
一切彷若發生在昨天般,歷歷在目地又在眼前演了一遍
然後就開始難過,更睡不著了。
我曾把手機萬年設靜音,誰打來我都不會接
哪怕是重要的人,我也會等它響完,再傳訊用文字跟他說抱歉剛在忙。
我曾存了好久的錢,終於買了件很喜歡很喜歡的衣服,可送來的尺寸和顏色都是錯的
但一想到要跟客服說話,就覺得恐懼,好麻煩,糾結了好久,還是默默算了。
有時,我會覺得沒這麼糟
我可以因睜眼時,透著窗簾,柔和撒在臉上的晨光
因一口熱氣蒸騰而上,氤氳了鏡片,卻是將暖流直送心底的美食
因麵包店傳來的陣陣香氣、因發現喜歡的劇更了、因耳機裡迴響起一首溫柔的歌、因喜歡的人對著自己輕輕一笑
因為這些生活裡的小美好,心情一下雀躍起來
但,卻也能在瞬間就失去所有興致
彷若有一根針般,即使最微小的失落,也能在驟然間戳破所有我好不容易才累積起的快樂
總是忽然地開心,卻又忽然地難過..
.
別說別人,我自己都不是很懂我
我好痛恨這樣的自己
我覺得自己很糟糕,明明朋友就根本也無心,為什麼我要去放大那些小事?
我覺得自己好渣,喜歡我的男生做錯了什麼?我憑什麼這樣去躲他、討厭他?
所以我下定決心試圖去改變
我嘗試逼自己去主動,去交朋友,去了解那些我毫無興趣的事,只為了跟別人有話聊
我嘗試要求自己走出去,別這麼閉鎖,花更多時間在跟同學出去上,只為了不顯得邊緣
可在這過程中
我覺得很多事都無聊至極,絲毫搞不懂不就一個簡單的活動,為什麼同學可以要開這麼多毫無意義、價值的會,討論半天又回到原點
我越來越少屬於自己的時間,經常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宿舍,回想起這一天,我完全不知道在幹嘛
朋友是有了,但我並不認為有哪個是真正好到能交心的
異性是能正常相處了,但依然,只要發現他有喜歡,我仍舊會產生強烈厭惡感
我發現我更不快樂了
與其要活得那麼痛苦,我不如過回邊緣算了
然後,有一天,我申請的科技部計畫過了,指導老師說很少看到大學生能做出這麼好的計劃
然後,有一天,我發現出社會沒這麼可怕,拿出履歷認真講我能做到的事,每一間我想去的公司都上了
然後,有一天,我遇到一個男生,他在聽完我的描述後,跟我說沒關係,他可以慢慢等
.
「我也會怕呀,我覺得會怕很正常耶,誰都會擔心自己付出沒有結果吧?」
.
「不會不平啦,我們本來就只是朋友的互相呀,我哪裡虧了?」
.
「欸欸,妳知道,我比較笨,有時候我哪裡又讓妳沒有安全感,會讓妳害怕,妳要跟我說喔,我會改的」
.
在這段感情裡,他的好都是淡淡的,做得都是任何能為朋友做的事,接著才一點一滴的進,只要我不適,他也不介意倒退回去一些
.
「我也有個會家暴的父親」
.
他曾和我談心時提到
.
「他有次喝醉個爛醉,我媽不讓他進來,他就踹破門,叫囂著砸東西,是我姐姐衝到我面前護著」
.
「那天晚上,她哭著跟我說,她這輩子都不想戀愛了,她不想有天自己的小孩也會被這樣對待」
.
「可她還是走出來了,我有個非常棒的姐夫,我對自己承諾過我也要當那樣的男生」
.
「所以我能懂妳,我知道不是這樣容易」
.
「其實,不敢哭、不敢鬧,小心翼翼地又自卑,都只是沒有被真正愛過而已,不是嗎?」
.
他從頭到尾都沒有說我愛妳、我喜歡妳,沒有任何華麗而浪漫的詞藻
可我卻被這段話徹底打動,默默對自己說,眼前這個男生,我一定不能錯過
我好像,能接受他了
也是在那刻,我才忽然明白,我的個性不是問題
能不能接受自己,並把自己的能力發展到極致,那才是問題
我不需要外向,我可以安靜把事做好就行
我不需要朋友成群,我有一兩個真在乎的就好
某天才市長不也天天招人罵?
那你討厭他嗎?
最後送句幫我撐過那些煎熬日子的話:
.
「所謂順其自然,並非是自我放棄
兩手一攤,拿來逃避現實的藉口
而是竭盡全力以後的不強求」
.
_
如果有一個人願意此時出現,願意伸手輕輕抱一抱我,我肯定是會哭的,我有好多話、好多委屈想對你說
若沒有,那也沒關係呀
我咬咬牙,再多撐一下
我等你來。
__
樂擎文
#你的故事我幫你寫
更多故事、建議,收於《筆尖上的擺渡人》,訂書、投稿,請見 @luke7459
科技部計畫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寫論文並不難,但要寫出能被刊登的論文,確實需要方法與技巧的學習。找到 #對的地方 來學習,能夠節省許多寶貴的時間與精力。在我的經驗中,對論文新手而言,最難的就是去清楚了解每一段落應該 #要出現什麼 與 #不應該出現什麼。陳一銘醫師很精要地在 30 分鐘解構論文的寫作,而最重要的就是提醒我們『什麼不應該出現』。」(亞洲大學 健康產業管理學系 楊尚育 助理教授)
⠀
-
我從博士生開始就在撰寫學術論文,大部分的學習都是來自課堂上聽老師們說著自己已發表的論文,當時在老師們的指導下也發表了幾篇 SCI 的文章。
⠀
在博士畢業後,撰寫論文似乎是 #靠著一種經驗,雖然對於發表在國際期刊並不覺得特別難,可是如何有系統教導自己的研究生,讓他們也能快速、有效的學習,是令我深思的一件事。看到新思惟開辦《#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好一陣子,想了想不如就把這件困難的事,交給新思惟吧!
⠀
-
我們很容易在 PubMed 上找出各種 high Impact 的論文,也很容易模仿其寫作風格,但我們無法找出被 reject 的文章,更不會了解它為何被 reject(只有我們被 reject 了,才看得到被 reject 的文章><)。
⠀
而在工作坊中利用 MedCalc,很簡單快速地就完成圖的製作,非常有效率,是個很直覺使用的統計軟體,多練習幾次就能夠快速上手了。在課堂中依據手冊一步一步練習,也讓我快速學習做圖的方式。
⠀
-
本堂課的亮點之一,是吳爵宏醫師跟我們分享科技部 #計畫申請 的眉眉角角,對科技部計畫的審查流程與重點能有初步了解,讓我們更有方向地洞悉科技部計畫的審查重點。畢竟對於每到年底就要進行「寫作比賽」的我,非常需要清楚「遊戲規則」。
⠀
至於投稿哪個期刊?尤其是 open access 的期刊,對我們就非常重要了。有時根本沒有研究經費,更不會有刊登的經費補助了,因此,錢一定要花在刀口上!課堂中,陳一銘醫師跟我們分享 #各種期刊的優缺點與特性,讓我們能夠對期刊有一定的了解。
⠀
-
🎯 跨出論文發表第一步,最適合新手的研究課程。
⠀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
☑ 統計的實際應用讓你不再害怕
☑ 親手畫出漂亮的數據圖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
☑ 研究計畫申請的管道與訣竅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
⠀
立即瞭解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科技部計畫 在 王筱涵醫師。皮膚科的生活內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面對走路壓痛、椎心刺痛的 #凍甲嵌甲,除了拔甲手術,#指甲矯正 成為越來越多病人的優先選項!
我們這五年的指甲矯正,也終於累積到了一個里程碑✨!
五年的研究成果,陸續在國際平台期刊,每一年都發表了新的文章,把新的體悟和新的發現與世界分享,也實質幫助我們的病人💪。
-
✅指甲矯正累積至今已有1000支矯正器的經驗 (500多位快600名的患者)
-
💡最初是希望解決病人 #凍甲 的問題,除了傳統手術破壞甲床讓指甲變小,能否用 #新型矯正器 讓指甲展開、回歸健康正常的指甲形狀?
💡累積百人的案例去回顧統計(retrospective)、也運用科技部計畫做出前瞻性(prospective)的研究,進一步給予客觀的統計效果如何?
✅發現只要耐心配合醫師治療,100%的病人於6個月都能進步改善,甚至86%的病患達到九成以上的 #顯著進步。
但這當中總是會有些病患很迅速容易地改善,病患醫師都皆大歡喜🎉
也會有些病患,最終結果雖是治療成功,但過程一波三折,讓醫師也十分苦惱🧐
✅我們統計出像是 #急性發炎性凍甲、#近側甲肉肥大(proximal nail fold hypertrophy)、#手術過復發 的病患們,治療過程會相對辛苦,尚未消炎穩定的期間,仍然可能反覆疼痛不適。
➡️我們累積充足經驗之後,就可以較為明確地預測每一個病人未來治療的走向。
✅而慢性凍甲的病患,治療後就不再疼痛,但嚴重甲片硬厚變形、甲床萎縮者,所需要時間會延長3-6個月以上,花費也會增加。
➡️我們也會在治療一開始就給予清楚的說明。
-
每一篇研究文章從收案撰寫、最終刊登在國際期刊,都耗時數月甚至整整一年的時間,中間需要經過科學的審視和挑剔,論點才能被順利接受。像今年發表的文章其實是2019就統計完成的200多人,至今又持續累積到快600人。
-
😍我和 #黃愉真醫師 真的是合作無間的團隊,我很感謝能和她一起努力在 #指甲矯正 這塊領域,並且也做出一番成績。
-
黃醫師是個頭腦超級聰明、科學研究十分有遠見、個性親切可愛的人,
我則是執行力強、表達能力不錯、也兼具眼光和美感的人,我們的想法都能很快的搭上線,溝通流暢、而且兩個人都不是貪心或愛計較的人,是工作和生活中的夥伴兼好友。
-
在指甲矯正這一塊我們會繼續努力。
-
#黃愉真醫師 #王筱涵醫師
#指甲矯正 #皮膚專科 #萬芳醫院
#凍甲 #嵌甲 #一起努力的生活內涵
科技部計畫 在 許書華醫師 陪妳寫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雖然身為半公眾人物本來就會被討論
但有些我根本沒出現的會議也能討論我
一些我根本不認識的人講得好像對我很了解
也是很可笑。
我想我最大的缺點就是拼命三郎
或是還帶點還沒被世事磨光的「志」
一層奴性也還披在身上不夠完全「做自己」。
你說我忙不忙,時間夠不夠,
我的確很忙,
時間能再多一點給我耍廢看劇最好不過。
但對經手的事我都盡力而為!
門診人很多因為我能看好他們,
沒有人會這麼無聊三番兩次來診只是要看已「氾濫到爆炸的美女醫」
每每延診或夜診看到晚上十一點也是家常便飯。
科技部計畫當申請則申請,
論文或學術能量持續累積,
帶學生目前也沒負評。
真正虧欠的應該是我先生家人和自己的身體健康。
犧牲和他們相處的時間成全那醫師兼老師兼學生和網路衛教經營,
堅持唸完碩班再念博班以及臨床教學研究。
我不是硬念,而是因為我並不覺得寫論文痛苦也願意寫就念,
創作是我的興趣,寫文章還是寫論文都一樣。
你說我是網紅嗎?我覺得我不是。
維基百科說,「網紅是指因網路而出名的人物,
或者是透過經營社群網站或影音網站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並且以此為業的人物。」
我不是因網路出名,是防疫影片,我也不以此為業
那你說我是網紅因為網路上紅?那你太小看網路,多得是百萬流量的人。
還是用網路然後有點知名度就叫網紅?那歐巴馬也有FB, Twitter算不算網紅?
這只是個名詞,不想深究太多。
我經營社群,這是我衛教溝通、文字創作的平台,
我家已經沒有電視了,
網路也是我最主要獲取資訊的途徑。
突破時間空間限制,接受到資訊的人不是一個一個,而是一次好幾個。
這就是一個工具,是好是壞看每個人怎麼用而已。
那如果說醫師幹嘛經營社群?
我覺得講這個就跟說
六十歲了不要再跳街舞不夠正經,
三十歲就該結婚生子了一樣無聊,
自訂框架又充滿偏見。
人家八十歲阿嬤都可以練重訓,
孕婦都去參加奧運選拔,
人生如果那麼多窠臼,
我們會少了很多唐鳳或Elon Musk
每個人會成為怎樣的人是自己的特質決定,
沒有必然A就要帶入B
根據我了解自己的程度,
如果我是醫師/作家/網紅媽媽/學者/經理人/ podcaster,
然後七八十歲還能跳街舞拍影片我會很高興,
這代表我是時間管理大師(正面描述)。
時間有限,在不妨害他人的情況下,
我們要有所取捨,
但不是畫地自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