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科技部期刊評比2020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科技部期刊評比2020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科技部期刊評比2020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科技部期刊評比2020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懂能源,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臺灣能源期刊「綠能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專刊徵稿 📗 - 《臺灣能源期刊》自2013年創刊,於2017年開始連續兩屆獲台灣人文及社會科學(TSSCI)期刊評比為第三級期刊,收錄於科技部TSSCI之重要文獻索引資料庫,竭誠歡迎產官學界專家學者踴躍投稿。本(2020)年度專刊已展開徵稿,相關資訊如下: ...

  • 科技部期刊評比2020 在 懂能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6-23 11:50:09
    有 22 人按讚

    📘 臺灣能源期刊「綠能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專刊徵稿 📗
    -
    《臺灣能源期刊》自2013年創刊,於2017年開始連續兩屆獲台灣人文及社會科學(TSSCI)期刊評比為第三級期刊,收錄於科技部TSSCI之重要文獻索引資料庫,竭誠歡迎產官學界專家學者踴躍投稿。本(2020)年度專刊已展開徵稿,相關資訊如下:
    -
    一、本(2020)年專刊主題為「綠能發展的理論與實踐」,中英文學術論文皆可,研究主題包括與綠能發展相關之能源政策、能源技術、能源與環境、能源經濟、能源產業、能源管理與推廣等之理論、實證與應用研究。
    -
    二、本期刊不接受已經刊載過之文稿,於研討會發表過之論文,經適當增補其內容者為例外。
    -
    三、本專刊預計於2020年12月出版,投稿截止期限為⭐2020年8月31日⭐。本刊只接受全文投稿,來稿審查由本刊編輯委員會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進行匿名審查工作,並決定是否接受刊登。
    -
    四、投稿電子郵件信箱地址為JOET@itri.org.tw,請以電子郵件附件方式寄送稿件之WORD檔及PDF檔各一份。為便利編審作業,請於稿件PDF檔中移除作者之相關資料(如姓名、服務機關、電話、及電子郵件信箱等)。
    -
    五、徵稿格式說明請參閱網址:https://km.twenergy.org.tw/publication/standard
    -
    如欲瞭解臺灣能源期刊其他相關資訊,歡迎參閱本刊網站:
    https://km.twenergy.org.tw/Publication/
    -
    若有任何疑問,請電洽03-5916006臺灣能源期刊編輯部陳美智小姐。
    -
    #臺灣能源期刊 #TSSCI #綠能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 科技部期刊評比2020 在 吳思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5-17 21:01:00
    有 483 人按讚

    《Data is the new oil!
    中研院如何實踐OPEN DATA?》

    1996年6月,中國推行了名為「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的國家重點資訊化建設專案,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並獲得中共教育部、中宣部、科技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大力支持,傾全國之力,投入中國知識資源大規模數位化,自主研發國際領先的中文數位圖書館技術與全球網路資源分享平臺。

    CNKI(China Knowledge Resource Integrated Database)工程服務包括期刊、博碩士論文、會議論文、年鑑、統計數據、圖書、標準、專利等資源在內中國知識資源總庫,只要上網動動手指,就能輕鬆獲得龐大的研究資料,在同為使用華文的前提下,台灣學術研究很難不受影響。

    當中國透過網路世界,建立搶奪世界學術話語權的戰略,那台灣呢?

    近年來,開放資料(OPEN DATA)一直是台灣政府努力的目標,經濟學人期刊也指出,如同石油,「資料」將會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資源。也因此,國發會將創造資料開放作為國家戰略價値,寄望建立可信賴開放環境、成為社群合作國際典範,表定在2020年要達到30000筆的政府開放資料。

    很高興的,在2017年開放知識基金會(OKFN)資料開放的多項評比中,台灣政府勇奪第一。但也很遺憾的,我調閱了國發會政府資料開放平台最新一期的各部會資料開放情形,前五名分別的經濟部/2450筆、財政部/2148筆、法務部/2085筆、金管會/1436筆、衛福部/1354筆;而作為台灣學術機構龍頭的中央研究院,OPEN DATA的數量僅僅有21筆,排行倒數第五,內容更只是法定上網公開的預算、決算、會計報告。

    今天,我以「更開放的中研院」為題提出質詢。
    中研院轄下的資料庫,開放仍顯不足,有部分館所檔案不對外公開,甚至收取昂貴的資料使用費,相當不合理。我要求中研院全面檢討,應有學術資料的共享開放機制,讓基礎科學研究與化研為用的OPEN DATA精神,真正被實踐。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