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focus.hk 】【比亞迪狂潮】比亞迪電車銷量狂升3倍 帶動股價升8% 大行唱好再升一倍 專家提醒小心大跌:散戶可以這樣避險!
.
新能源汽車業受到中國國策支持及祝福,比亞迪(1211)表現更是「一枝獨秀」,它最新公布的8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即多達6.14萬輛,較去升同期上升3倍。受...
【@marketfocus.hk 】【比亞迪狂潮】比亞迪電車銷量狂升3倍 帶動股價升8% 大行唱好再升一倍 專家提醒小心大跌:散戶可以這樣避險!
.
新能源汽車業受到中國國策支持及祝福,比亞迪(1211)表現更是「一枝獨秀」,它最新公布的8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即多達6.14萬輛,較去升同期上升3倍。受利好消息刺激,比亞迪今日股價大升7.8%至274.2元,跑贏所有其他電動車能源股如小鵬汽車及理想汽車。大行亦普遍看好,其中看得最牛的「花旗」即把比亞迪目標價提至三成至536元,較現價(274.2元)高差不多一倍,即是看好比亞迪股價仍然有近一倍的潛在上升空間。
.
但散戶必須小心,高追可以導致重大的損失,尤其是比亞迪股價波幅甚大,今年5月比亞迪曾即跌至141元的低位,僅及現價約5成,事實上比亞迪現時市盈率高達176倍,買一手(500股)也要13.7萬元,相當瘋狂。有股評人建議,若看好新能源車這行業,散戶可考慮購買一籃子ETF基金如中國電車(2845),這可以分散風險,免重注於單一股票(如比亞迪)致面對重大風險。
.
據比亞迪公布,8月汽車銷量約6.85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86%;其中新能源汽車(電能車)售出約6.14萬輛,升幅更達3倍。今年首8個月累計汽車銷量約為37.26萬輛,較去年同期增64.3%,其中新能源汽車售約26.65萬輛,升幅達1.9倍。
.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一個論壇開幕大會上表示,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保持快速發展,今年首8個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超過170萬輛,按年增長兩倍,市場滲透率超過一成,他又指出汽車銷量同樣穩定增長,初步統計今年首8個月汽車產銷有望突破1600萬輛,同樣按年增長約一成。他指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後續汽車產業發展工作意義重大,將統籌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系列政策舉措,並進一步提高鋰、鈷、鎳的保障體系。
.
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副司長則指「十四五」期間,科技部將堅持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發展方向,按照新的「三縱三橫」布局,引領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品質發展。他又指,將圍繞電動汽車產業鏈最關鍵的動力電池,前瞻部署新體系動力電池、全固態金屬鋰電池技術研究,開展無鈷動力電池和固液混合態鋰離子電池開發。
.
不過值留意的是,今日除了比亞迪外,其中電能車及汽車股股價走勢一般,部分甚至下跌。例如「電能車三劍俠」的小鵬汽車(9868)及理想汽車(2015),今日股價分別下跌1.22%及0.17%。吉利汽車(0175)及長城汽車(2333)股價雖造好,但若只是上升2%及1.1%。
.
大行則繼續唱好比亞迪股價,瑞信研究報告指,比亞迪8月銷量高於行業水平,有關增長受新能源汽車銷售所帶動。集團8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創歷史新高,按年增長3倍至6.14萬輛,而ICE(內燃引擎汽車)業務則按年下降67%,該行維持比亞迪目標價320元,重申「優於大市」評級。該行又表示,比亞迪預計今年全年銷量將超過70萬輛,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60萬輛。明年公司的目標為150萬輛,當中90萬輛為DM-i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及60萬輛純電動汽車。
.
花旗則看得「最牛」,其報告指基於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強勁需求和LT(輕卡車)成本結構的優勢,決定把比亞迪的目標價由410元上調30.7%至536元(大行之中最高)。考慮到集團新出貨量和利潤率假設後,將2021至23年的純利預測分別上調至41.2億、95億及181.8億元。
.
其他大行則指出,比亞迪的優勢之一在於它有生產重要的車用刀片電池,其肖量不單夠自用,還有望外銷。反觀其他部分競爭者,因芯片或其他短缺致銷售欠佳,故料比亞迪前景最看好。
.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
#BF投資焦點
.
@businessfocus.io 瞭解更多商業財經資訊
.⠀
#money #investment #business #finance #life #startup #startups
#management #company #expert
科技部司長 在 黃國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花公款請廠商在高爾夫球場吃飯、中科局荒腔走板
今年5月我開始追中科局「中科園區智慧機器人創新自造基地」弊案後,陸續收到檢舉,指稱時任中科局長的陳銘煌亂花公務預算,招待投標廠商永齡基金會旗下睿綸生技陳俊嘉等人到處吃吃喝喝。
當下,我請中科局提供局長2019年餐飲報支單據,中科局以各種理由搪塞,拒絕提供。
經過打臉中科局的藉口與一陣拖延之後,終於,在本周收到相關資料(中科局列密件)。證實檢舉確有其事。
⛔中科局長與主秘,不僅在1月祕會永齡基金會後,更改招標規格,還在臺中招待睿綸生技;在睿綸生技一如預期得到2億標案後,議約當天中午再次於高爾夫球場內餐廳,招待陳俊嘉。
➡️所有款項,都是以中科局的「一般事務費」預算支應。(還不是從局長自己的特別費支應)
➡️中科局長招待廠商與上級長官吃飯的規格(除了本案,還有很多其他的,繼續清查中),連當年連戰500元便當都要自嘆不如。
我必須老實說,每次在審各機關一般事務費預算時,真的從來沒有意識到,這些錢竟會花在首長招待高檔飲宴之上,更何況還是來投標的廠商。
⛔今天上午,我請科技部司長前來說明,請教這是科技部普遍的慣行嗎?司長嚴正表示絕對沒有,只是中科局長個人的不當行為。
既然如此,那就請科技部部長嚴肅面對,徹查真相並追究責任。人民的納稅錢、立法院通過的預算,不是讓機關首長拿去亂花的。
⛔註:關於中科2億元標案,科技部已完成調查報告(還是列密件),認定的確有違法疏失。我要求科技部嚴厲懲處中科局長與主秘,不要找曾經試圖抵抗的基層同仁當替罪羔羊。
科技部司長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科技部:50年內宜花東及西部斷層可能發生7級以上地震!!! (03/03/2016 風傳媒、聯合晚報、自由時報)
科技部次長錢宗良說,這是機率問題,以現有科技無法精準預測地震時間、地點,只能以現有斷層分布和過去發生的地震來推估;台灣西部有許多斷層,相對震災會比較嚴重,未來50年花東發生烈震機率也較高,但他也表示,由於可能還有未發現的盲斷層,顯示烈震機率低的地區也不保證不會發生烈震。!
(風傳媒仇佩芬報導)科技部3日在行政院會進行「我國地震防災科技研發與落實」專案報告,根據已知33條斷層及過去地震資料模擬,推估未來50年內,花東地區和西半部斷層帶,如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和台南等地,可能發生震度7以上的烈震。
科技部3日提出「我國地震防災科技的研發與落實」專案報告,以921大地震之後收集的數據,及已知33條斷層資訊等進行推估,綜合計算出未來50年台灣不同地區發生震度7以上烈震的機率。
科技部提醒,此一推估係依據已知的斷層帶進行,未標示的區域不見得沒有斷層,可能還有未發現的「盲斷層」,未來資料將不斷更新再模擬。
根據推估結果,花東地區和西半部斷層帶,如桃園、苗栗、台中、雲林、嘉義和台南,未來50年有機會發生震度7以上的地震。科技部次長錢宗良表示,花東和西部都有相當斷層帶,若發生強烈地震,危害相對會較嚴重;未來會累積相關資訊、以大數據概念不斷更新地震災害預測資料,進行機率潛勢分析。
科技部:提供大趨勢,不是房地產指標
但錢宗良也強調,只是提出大趨勢供民眾參考,以目前的科技,無法提出精準的時間、地點和地震強度,「這只是提供防災參考,不是房地產的參考指標」。
科技部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發展司長陳于高說明,烈震機率推估包括最大加速度震幅、高頻和低頻烈震3種,民眾關切的重點也不同,例如高樓大廈需注意高頻率烈震,科技廠商及工業區則關心低頻烈震發生機率等。
但他也表示,由於可能還有未發現的盲斷層,顯示烈震機率低的地區也不保證不會發生烈震。
行政院長張善政在聽取報告後表示,有關地震災害的模擬情境演練,科技部應於3月21日前提出模擬演練方案,儘快付諸實施;此外,災害防救辦公室針對模擬情境演練結果,於今年4至5月間專案召開防災會報。
(聯合晚報記者林政忠/台北報導)南台地震即將滿一個月,科技部上午在行政院會提報「台灣未來50年不同地區發生強烈地震機率」,報告顯示,苗栗、台中、彰化、雲嘉南、花東等地,都是烈震高機率地區;科技部也情境設定山腳斷層全段錯動,當地震規模7.1、震源深度10公里時,台北市大同、萬華、中正等西部地區老舊建物損壞情形最嚴重。
科技部次長錢宗良說,這是機率問題,以現有科技無法精準預測地震時間、地點,只能以現有斷層分布和過去發生的地震來推估;台灣西部有許多斷層,相對震災會比較嚴重,未來50年花東發生烈震機率也較高。
他進一步表示,這些推估只能說是參考,更不是房地產參考指標;這是未來50年的科學研究,可能民眾一輩子都碰不到,不必太憂慮。
營建署日前評估,如果台南地震強度發生在台北,根據模擬測試,台北恐會倒3、4000棟房屋。
科技部3月21日將召開專家諮詢會議,以6級地震模擬人口最多的大台北地區震災情境。錢宗良說,這牽涉921後建物結構、地質補強等,科技部目前不評論房屋倒塌數量。
官員說,科技部去年底即預測,台南地區將是近期發生強震機率最高的地區,但不能對外公開,後來果然發生強震;未來將與地方建立副市長層級的災防與指揮系統,將相關地震預報資訊提供給地方政府參考。
行政院長張善政指示加強地震預報系統,透過即時通訊科技傳達訊息。錢宗良說,目前現建置中小學建置預警系統,如果震央有一段距離,就可以爭取5至10秒時間反應,讓民眾趕快避難,只要10秒鐘就可以救很多人命。
(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行政院長張善政上午聽取科技部「我國地震防災科技之研發與落實」專案報告,科技部公布台灣地震模型,整合地質、地震及社會經濟研究等資料,估算台灣未來50年不同地方發生震度高達7以上「烈震」的機率,發現宜花東、竹苗、彰化、雲嘉南、恆春半島、高雄山區等地都有機會。
科技部司長陳于高表示,此一預測是根據已知的33條斷層、以及過去發生地震模擬出來的資料,不過,其他地方不見得不會有地震發生,因為還有未知的盲斷層,像上月發生的206地震,就與盲斷層有關。
張善政表示,有關地震災害的模擬情境演練,請科技部於3月21日前提出模擬演練方案,儘快付諸實施,並請災害防救辦公室針對模擬情境演練結果,於今年4至5月間專案召開防災會報。
科技部次長錢宗良也說,教育部已建立國、中小學地震預警系統,在有感地震發生前5到10秒可請師生儘速避難,可以爭取多少時間,要看地點距離震央遠近除了建置校園系統,未來若相關部會支持,戲院、賣場等公共場所也會逐步建置地震預警系統。不過,科技部也坦承,目前科技無法精準預測地震發生時地。
圖片說明:
科技部次長錢宗良說,這是機率問題,以現有科技無法精準預測地震時間、地點,只能以現有斷層分布和過去發生的地震來推估;台灣西部有許多斷層,相對震災會比較嚴重,未來50年花東發生烈震機率也較高(見圖中)。 科技部提供
文章內容原始資料來源:
http://www.storm.mg/article/84075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538621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620027
======== ♡♡♡ ========
☞ 更多的相關內容請至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momlovestaiwan ) 以及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官網 ( http://momlovestaiwan.tw/content/masterpage/Index.aspx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