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貼題與概念》
.
回顧呢幾年出題趨勢,大約可以總結到2012年人倫關係,2013年教育,2014處世態度,2015年尋夢追求,2016年學習生活,2017年人生足跡,2018年朋友敵人同禁區,2019年仁愛同讀書學習,2020年微笑以對同送禮。大概都可以歸納人生態度、人生關係、學習知識、處世...
《議論文貼題與概念》
.
回顧呢幾年出題趨勢,大約可以總結到2012年人倫關係,2013年教育,2014處世態度,2015年尋夢追求,2016年學習生活,2017年人生足跡,2018年朋友敵人同禁區,2019年仁愛同讀書學習,2020年微笑以對同送禮。大概都可以歸納人生態度、人生關係、學習知識、處世為人,哲學思考。如果直覺論述,可能如下:
1、 人生態度:快樂與物質關係,幸福與金錢之取捨。
2、 生活態度:留白與慢活。
3、 人生意義:各得其適,走出自己節奏。
4、 人生展望:目標、期望、遠方、盼望具體呈現。
5、 人倫關係:與朋友相處之道。
.
——人生態度——
1、 淺層的快樂與物質掛鉤
2、 深刻的快樂超脫物質之外,是為奉獻自己成就他人
3、 越懂捨得物質之人,越能快樂。
4、 苦樂相生,執著快樂,抗拒痛苦,則無法得到真正快樂所在。
.
——生活態度——
1、 生活擁擠得很,不妨為自己留一份清閒,慢活人生
2、 善於生活留白的人,能與自我對話,方才有了詩
3、 生活你慢慢來,不要被人帶著走。
4、 在名利跑道的賽場上獨步而行,走出自己之節奏
.
——人生意義——
1、 走自己的路,讓他人說去吧
2、 敢於反省自己,才能尋覓到人生夢想
3、 離群索居,找到自己的節奏,順應自我而為。
4、 人各行其志為適,我們都要尋求自己之志向。
.
——人生展望——
1、 有期望就有落差,有落差就會痛苦
2、 適當調整落差,我們才能走向遠方
3、 期望帶來痛苦,更帶來動力。
4、 抱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盡其在我,成敗在天。
5、 可期不可必,安然一生。
.
——人倫關係——
1、 朋友應該以尊重對方為前提
2、 以道結合,以義相交,道義結交
3、 朋友用以分享快樂,可倍大快樂。
4、 與自己為友,才能有了最終歸屬。
.
——其他題目——
科技與生活
1、 科技本質中性,人性促使其懶惰
2、 科技充滿漏洞,不可不慎。
3、 科技有其好處,只是人們不懂得善用
.
好奇心
1. 好奇心,是孩子成長第一步
2. 好奇心,促使科學發明
3. 好奇心,令人敢於觀察萬物
4. 好奇心,人生的意義才會開展。
.
抄襲與創作
1. 抄襲與創作不過是一線之差
2. 創作有著一定程度的改寫,就是抄襲之本身
3. 敢於抄襲,也要敢於承認。
4. 天下文章一大抄,但是也有自己的獨特性所在。
.
其餘的topic
1、 個人價值:尊重自己、認識自己、欣賞自己
2、 精神展望:遠方之想象。
3、 人生自處:謙讓、孤獨、青春
4、 教育理念:孩子與父母
5、 信仰迷失:如何看待新時代的信仰
6、 對立概念:剛與柔、快與慢、走與停、黑與白、苦與樂
7、 處世之道:自知之明
.
——議論文概念——
1、 單向看法題→探究一種
甲、 「善惡到頭終有報」你有什麼看法?
乙、 探討的如果最終沒有回報,我們應該如何自處?
.
2、 雙重看法題→對比AB
甲、 教育孩子是該放養,還是應該明確指引?
乙、 探討的是先後次序,本質問題。
丙、 需要先駁論,後延伸三個論點。
丁、 先後次序,因果關係,主次論證,單純優劣。
.
3、 比較因素題
甲、 金錢是讀書最大動力嗎?
乙、 探討的是金錢如何影響人讀書,且與不同原因對比。
丙、 對比個人喜愛
丁、 對比個人責任
戊、 帶出其為動力,但不是永續動力。
.
4、 伴生關係題
甲、 學識越豐富,品德越高尚嗎?
乙、 探究的是外在教導人向善,還是內心導致人們向善。
丙、 要對出學識之限制性,從而論證兩者非必然。
.
5、 前設看法題
甲、 年輕人 投身社會,「自知」與「自信」何者重要。
乙、 年輕人·投身社會·現今例子
丙、 記得每一個前設都要扣合
.
6、 我見題
甲、 用正面意義→負面意義→自處之道來寫
乙、 用是什麼→為何→如何→有何意義來寫
丙、 孤獨之我見:目的、態度、信念
丁、 青春之我見:性質、態度、信念
戊、 送禮之我見:性質、價值、手法
己、 享受之我見:性質、態度、方法
.
7、 填充題
甲、 三層次:單純意義→複雜意義→人生意義
乙、 三論點:是什麼→如何做→有何意義?
丙、 填充字眼必定合乎生活,小心分清楚是名詞、場景還是其他形式的字眼。
.
記得收藏左先,聽早起身,唔好睇住,等考完卷一先好睇,but未必中,都有概念比你思考下,加油!
科技使人懶惰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避不開的一本書,一些事】
Cathy Park Hong《Minor Feelings》
也不是說有意避開,就是知道了很久,沒拿起這書來讀。本書在2020年初出版,作者是一位美國韓裔著名詩人,這是她的第一本非詩集/非小說作品,書的副題是"A reckoning on race and the Asian condition":「種族和亞裔處境的反思」,隨著全球疫情後出現的反華情緒,和特別在美國發生襲擊亞裔人士個案數目大幅上升,令亞裔美國人身分認同成為熱門話題,而這書在今年初推出了 paperback,過去只讀沉悶的政經書籍的我,本來近期集中睇小說,但 Hong 的這書,再也避不開。
本書名列去年多個年終書評十大名單中,只不過是短短二百多頁、七篇文章,有什麼特別?作者以自己第二代韓裔美國人的身分和個人經歷,包括自己和一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的故事,探討了種族、結構性種族歧視,和在白人社會主導下成長的影響等題目,也因為她是詩人和藝術家,特別討論了小時學習英文為第二語言,從而讓她對這語言有更敏感了體會和應用,和一些在藝術社群中亞裔面對的問題。
Hong 成長家庭環境中上,住在白人居住地區,甚至家有私家泳池,但不忘提醒讀者小時候住在洛杉磯Koreatown的「基層」地區,不過在1992年當地發生的黑人與韓裔種族衝突前,父親生意有成,已經搬走。與我之前介紹美國越南裔詩人/作家 Ocean Vuong 不同的,是後者以難民身分移居美國,在單親家庭中長大,一直貧苦地工讀,Hong 讀的是私立大學,但二人對英文為第二語言的體會,在他們作品中,可見相似的地方。
尋找一起走過的經歷
兩人相似的經歷,還有是一個刻苦、堅強但對子女十分嚴厲的母親,就像我們在流行文化中阿信再加「虎媽」的印象。Hong 提及,小時到白人孩子朋友家中玩,覺得很和平和安寧,父母慈祥,小狗可愛,但回到自己家中,父母總是吵吵鬧鬧,沒有寵物,但老人家總有些古古怪怪的習慣(像祖母親用咖啡罐裝自己的尿去後花園種蔥),我想如果拍成電視處境喜劇,應該嚇壞白人,但反過來,只會令他們對小數族裔 stereotyping 的印象定型,更根深柢固。
Hong 的文章中,帶出很多重要的問題,例如,她作為藝術家,作品是否被困在白人社會對亞裔的印象的框框內,要遷就他們怎看我們,才能有機會出版?甚至她透過於1982年在紐約姦殺被害的美國韓裔女詩人 Theresa Hak Kyung Cha 的事跡,質問為何媒體甚至她的藝術界同僚和朋友,分別都淡化報導或低調處理,難道亞裔面對的暴力,白人社會都不想提,不想知道太多,亞裔在他們眼中,最好是隱形?這狀況,也與黑人面對的問題和歧視,有所異同。
Hong 所提出的問題,未必有答案,卻能另我們反思自己的經驗。無論在那裡生活,或曾經在那裡生活,在「自己的國家」抑或「別人的國家」,是多數是少數,不要說沒有歧視,要是這樣說,肯定只是視而不見而已,包括在中國和香港。我也想,我曾經在美國留學和打工十多年,回到香港,種族上少數分子變回多數,但身分認同又在種族層面上增加變數,回歸後香港身分在國家全面管治下又不一樣了。但至少回想自己十多年在美國的經驗,究竟當時是怎樣的?
誰是「亞裔美國人」?
近年使用的「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一詞,原來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在美國反越戰和民權運動示威浪潮最火紅的加州柏克萊(Berkeley)所創作出來的,今天最「建制」的形容詞,當年卻已是最「前衛」的。即使在八十年代我在美國讀大學時,對亞洲人的形容詞,很多人仍然以 "Oriental"(東方人)這個顯然極為殖民主義的詞語稱之。至近年,如果要向一些美國機構有需要填表,在種族一欄往往會以「亞裔美國人及太平洋島民」(Asian American and Pacific Islander)統稱,我都會不禁想,亞裔都夠包羅萬有了,怎麼把太平洋島民都打成一片?
反觀英國,近年在這些回應表格分類,都變得比較仔細了,會分為「中國人」、「華裔英國人」或甚至「香港人」,當然也有些「混血」、「其他」或「不想或選擇不回應」給選擇,始終,說是種族但其實也是身分認同的選擇問題。然而,是否美國人就是比較懶惰,還是白人主導思想下分不開,不想分?他們分不開華人、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人等等,這都罷了,就是兩個東亞裔人的不同面孔,都總是分不開,我們分辨白人面孔卻沒這問題,是否我們看荷里活電影太多,他們看亞洲片太少?
自去年起,亞裔在美國因種族歧視遭受襲擊個案大增,亞裔美國人團體因而加強聯繫,作出回應,我曾經聽過當中他們舉辦的數個網上論壇,華日韓越還有印度、菲律賓等主要社群的參與都有,他們都會指出,一般美國人社會和白人主導的理解,甚至在不同亞裔之間,其實都未必完全了解「亞裔美國人」所包含的複雜性,不同的種族、文化、背景、語言,分隔了他們的互相了解,還有不同國家之間的政治和歷史的紛爭、新仇舊恨,在美出生的日韓中/港/台人後代,可能感受不深,但如果是新移民或者留學生,不幸地可能根本互相敵視,另一方面,新移民與否、教育程度、社會階層不同,對種族歧視的體會也不一樣。
我比較深刻印象的,是有一位講者曾經提出過,在媒體甚至官方的描述,不宜再簡化地以"China"或"Chinese"形容中國政府或官方的事宜或行為,中國餐說是"Chinese food"沒問題,但如果是政府的行為,就應該在內容和標題說明是"Chinese government",的確,任何政府也不能代表所有人,批評一個政府不應把不滿投射都該國的人民,這個建議,可圈可點!
黑暗的歷史
另外,他們在討論中提出的典型應對,必定包括在美國教育中加強亞裔在美過去面對的歧視歷史,由美國內戰結束後,失去了黑人勞動力後,美國於1860年代輸入數而萬計的中國勞工以參與興建鐵路,可說是美國鐵路尤其是開發大西部的,當初都是以中國人的血汗,甚至用上平均每公里幾條中國人命搭建出來的,但美國政府「打完齋唔要和尚」,之後卻因恐怕大量亞洲移民,通過了「排斥華人法例」(Chinese Exclusion Act 1882),中國人甚至其他亞洲人,甚至包括前美國殖民地的菲律賓人,都難以移民美國,直到1960年代才真正開始改變。
今天亞裔美國人提出應該放進中小學歷史教材的,當然還有二次大戰時的日裔美國人的遭遇,他們無辜地被視為間諜,財產土地被充公,失去自由,年輕男丁卻被徵上戰場,保衛美國這「家園」,其他家人就關押在集中營多年,直到戰後才放出來,這段黑暗歷史。至於韓國和越南人,無論是否同意美國當年應否介入他們國家的內戰,阻止共產主義擴張,大概都會同意,美國接收不少來自兩國的難民或移民,多少都為贖罪。
然而,在今天美國的本土政治環境,種族主義反而更為抬頭,在部分州政府出現共和黨人大力打壓黑人投票權利和鼓吹白人至上主義,要提出亞裔美國人歷史觀,把這些美國帝國主義的黑暗歷史,放進教科書,談何容易!反過來說,政權用作政治宣傳教育的話不算,就是過去在華人社會和教材又有多少談論「賣豬仔」和美國反華移民法案?就是我這一代香港人,對這些事的印象,只有「華英雄」和黃飛鴻電影(但這些故事內容卻反而只較多描述中國人自己人打自己人多於受白人的歧視),難道這歷史連中國人自己都不想再提?
種族暴力未停止過
這兩年在美國發生多宗亞裔面臨種族暴力事件,特別在三藩市灣區和紐約市等地,以及在今年三月發生的亞特蘭大按摩院槍擊案中的受害者,回想我接觸這些仇恨罪案(hate crime)的報導,始於1982年的陳果仁案。案發於我入讀美國大學前的幾個月,案件和之後數年關於的審判的報導,在我讀大學時訂閱的星島日報(記住當年未有蘋果甚至world-wide web!),應該一直看到這案件的發展。
陳果仁在中國廣東於1955年出生,六歲被被同來自廣東的養父母從孤兒院收養,帶到美國長大,於1982年二十八歲之齡,在美國底特律一家脫衣舞會所與朋友慶祝八日後將舉行的婚禮時,與在場人士起爭執,後來被兩名白種人追打,以棒球棍擊至腦死亡,四日後正式離世。這是否種族仇恨罪案?有證人表示,聽到兇徒曾經說:「都係因為你班XXXX令我哋無工做」(It's because of you little motherfuckers that we're out of work.),兩名被告當然否認說過。
歷史背景,當年美國因日本經濟起飛,尤其美國汽車業面對日本進口車競爭,節節敗退,三大汽車廠大量裁員,而底特律正是美國汽車業傳統重鎮,失業情況嚴重,雖然陳果仁是華人,相信很可能是被錯誤當作為日本人而被害。然而,州政府的審判,竟然輕判兩名兇徒罰款三千美元,守行為三年了事,華人團體說,等同公告天下,三千大元可以買起一條中國人命。
之後,有華人律師和記者介入,根據侵犯死者公民權利把案件推上聯邦法庭,原本把兇徒當中一人成功入罪判監廿五年,另一人就脫罪,但在兩年後上訴判決,兩人獲無罪釋放。最終,家人僅能以民事訴訟控告兇徒,獲判約一百五十萬美元,還要分期每月幾百元地給被告慢慢還,慢慢玩!因此,今年的亞特蘭大槍擊案,社會爭論是否應該以種族仇恨罪行控告兇徒,但歷史告訴我們,在美國,要如此入罪,十分困難,結果,恐怕又是不了了之。
當然,與當年中國人被當作日本人不同,這兩年如果說有人因疫情而仇視華人,但不少在美國街頭被襲擊的,卻是其他族裔的亞裔人士,可謂諷刺,並且,這也不是因為認錯,不少襲擊者顯然沒打算再理會他們是華人或是其他亞洲人,就是發洩要叫他們「滾回家」,即使他們不少根本是土生土長美國人。可幸的是當年陳果仁案只有美國華人稍為關心,今天可能因為所有其他亞裔都一同受害,亦相信因為社會始終有少許進步,不同族裔的亞裔人士總算更大程度地合作起來。
選擇忘記的歧視?
回望我在美國生活的那些年,究竟有沒有受到種族歧視?要說出具體例子的話,我說不出來,但說沒有遇上,我可以肯定地說,一定有。小的事情地方,面對過的白眼,服務上當我隱形,言語上的欺凌,必定有,但很奇怪,雖然說已經過了廿多年,是真的完全記不起來,還是我潛意識要忘記這些事、那些人?相反,像 Hong 書中形容,美國人對亞裔有些既定形象、行為模式,作為「乖乖」的「模範少數族裔」,我們只要「fit」進這些模式,自然大體上「相安無事」。當時,不自覺下,受害者也成為了種族歧視的幫凶。
我的大學處於中西部非常保守的印第安納州(Indiana),白人絕對佔最多,黑人也少,不過,可能因為屬於理工科目較强的學校,來自分布大量不同國家的留學生算多,我大學第一年時,宿舍同房被分派了一個美國人,他來自本州的中型城市,從未踏足外國,甚至連美國本土可能只去過少數鄰近的州分,我這個香港仔同房,對他可能已算是個衝擊。我們相處不錯,但我相信他也覺得,他潛意識下覺得自己是主,我是客,他是大,我是細,而我都是用最典型的亞裔方式,用學科成績證明自己的實力,得回多些尊重,尤其因為我們主修科目一樣。不過,不自覺下,這也許又已墮進「模範少數族裔」的stereotype 了。反而我有印象的,是他初時常笑我寫中文信給家人朋友(我1993年在入學第二學期才拿到電腦戶口,學識用互聯網和電郵,減少了手寫信),寫的中文字是"chicken scratch",如果以今天標準來說,算是有點歧視成分了,不過,當年,算了。
與 Hong 描述她的大學生活比較(我比她約早十年入大學),我們都是在中西部的保守州分(她在艾奧瓦州 Iowa),不過她讀藝術,我讀的是工程,也許在亞裔的模範形象中,數學、理科能力較佳,讀這些科目的話白人接受,問題較少,只要是繼續在這些方面發展,可謂各取所需,當年就算是畢業後要在當地找工作,拿工作簽證留在美國,入籍,都不困難。後來我碩士畢業後進入大型電腦公司,先後在東西岸,前後兩家公司工作,回想起來,都是走不出這亞裔模範形象。
我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聘請我的是一位台灣人,從一開始,我真的有想過,他是不是因為我是華人而挑選了我?結果我都沒有問過他,當時組中除了我倆沒有其他華人,而我們也從沒有在工作內外講國語。當年我讀的是電腦工程,但第一份工作卻是在電腦公司生產硬碟的製造工程部門寫相關控制機械的程式,老實說,並不十分「夾」,大學學的都不一樣,要重新學過,而硬件製造可說是比較「悶」,結果兩年後在公司轉職到西岸矽谷的前線部門,才擔上較接近軟件顧問和諮詢的工作。矽谷在科技人才上即使當年已經是個大溶爐,我的同事幾乎來自世界各地,說什麼種族歧視?雖然最終大老闆,基本上全是白種人。
後來我在1994年返回香港工作後,無論是朋友討論或是媒體訪問,問及我為何回流,我的答案都會說,在香港可以更快踏上更高的職位,事業發展更好。當然,也許在一刻是那樣,不過,我也會補充說,如果留在矽谷多一會,等及互聯網 dotcom 泡沫吹起,留在美國也許發展更好也說不定。不過,當時在美國大公司所見的,的確是即使科技行業也有這個玻璃天花(glass ceiling),上面的職位望得到,但不會能上到去。我沒有詳細數據,但即使至今,大家印象中仍會覺得,除非自己創業,在美國大型科技企業的最高層,華人等亞裔的不多,除了印度人。
Minor Feelings
Hong 書中說的 minor feelings,是指當「美國式樂觀主義被置於你的身上,與自己種族實況面對呈現矛盾,導致的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人家告訴你,一切在改善中,自己卻覺得,都是一樣;人家說,亞裔多成功,自己卻感覺失敗。」相反,當我們覺得,「受夠了」,要對自己誠實一些,即使要令其他人覺得「難相處」,卻會被視為「敵意、忘恩負義、妒忌、令人沮喪、好戰」,就像白人社會覺得我們走出模範樣式,出了軌。
想起來,當年離開美國,的確有點兒這些感受。不過,奇怪的是,今天在香港,如果嘗試把種族部分,自己選擇用一樣你感受到的東西代替,這「認知失調」和「被當作出了軌」的感覺,同樣出現。這,又是什麼?
所以,我說這書避不開,是因為有些事,有些感覺,是避不開的。《Minor Feelings》最成功之處,最另我覺得是所讀最佳的書之一的原因,是因為它出奇地令讀者反思。不只是共鳴,更加是反思。
#CathyParkHong #MinorFeelings
#和你讀
#光讀書 #書評 #讀書
科技使人懶惰例子 在 Spark Liang 張開亮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相信家中的長輩常常會說:“現在年輕人真是越來越懶惰”,然後就開始想當年,他們是如何如何地勤奮、如何如何地努力工作,撐過艱苦的生活。
先不討論時代不同、科技發展的問題,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會說這樣的話的人,認為【勤勞】才是美德。只要看見別人一直很努力地在做某件事,看起來很忙的樣子,這個人就是好孩子、好員工、好媳婦、好爸爸...
但是,大家忽略了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我們是否把目標或任務完成了?我們是否以最有效或最簡單的方式完成?
對於崇尚勤勞的人來說,【勤勞】可以幫助他們完成任務,達到目標;同時辛苦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換來成果,產生了很大的成就感。
勤勞的人所期望的,也許就是自己的體力能夠越來越持久,這樣他們才能靠自己勤勞的美德,把更多事情做好。但是,懶惰人不花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依然能夠完成勤勞人也能完全的事,而且還促成了許多新事物的發明。
因為有人懶惰用掃把掃地,所以吸塵機就被發明了。
因為有人懶惰打掃,所以智能掃拖地機器人就被發明了。
因為有人懶惰出門購物,所以就產生了網上購物。
因為有人懶惰煮東西吃,也懶惰出門買食物,所以就產生了食物外送服務。
因為有人懶惰洗碗,所以洗碗機就被發明了。
因為有人懶惰到圖書館借書或到書局買書,所以閱讀APP就被發明了。
如果大家都很勤勞,堅持自己打掃、堅持出門購物、堅持親自下廚等等,那麼這些為我們帶來方便的物品及服務就不會出現了。
比爾蓋茲也說過,他會聘請懶人做困難的工作,因為懶人能夠找到最簡單的方法完成任務。
通過利用最簡單的方法達到目標,【懶惰】的人不僅節省了自己的精力和時間,他們還可以把省下來的精力和時間用來做別的事情。
舉個例子,
- 懶惰人點了外賣,用了45分鐘邊等外賣邊躺在沙發上聽Podcast。外賣來了,他就用了15分鐘把食物吃完。
- 勤勞人親自下廚,用了45分鐘準備一頓晚餐,花了15分鐘把食物吃完。
在一個小時內,懶惰人同時做了3件事:聽Podcast、休息和吃飯;而勤勞人只做了兩件事:煮東西和吃飯。清理完畢後,勤勞人大概也累了,就要休息;而懶惰人精神滿滿,開始做其它的事情了。
就是因為我們的惰性,我們才會不斷地想出更簡單、更不需要佔用我們的時間和精力的方法,去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
惰性促使我們思考更多,也促使我們更進步。
如果你也懶惰看很多書、看很多影片來學習投資理財,那你可以馬上點擊以下連結參加我們的《理財投資訓練營》:
https://bit.ly/vim-page-pfoc
勤勞人要花好幾個月的時間在看書、看影片,才能把基礎的投資理財知識學好;如果你參加《理財投資訓練營》,你就能在短短的14天內,掌握投資理財基礎的精髓了。
追蹤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valueinmind/
科技使人懶惰例子 在 蕭詒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訪問是在風波之前做的,但稿子在風波之後才寫完。
發表紐時親中論後,他們專頁上那則萬年負評終於被洗下來,代之的是網友們對募資案的公開表態。我想起去年初,張君玫老師某堂課上這樣開場:要注意我們有時候容易把一件事最理想的狀態,誤當成一件事的評判標準 —— 能夠完全不使用塑膠製品很棒,但這不該是我們否定或嘲笑某個用著環保吸管而依然買塑膠袋的人的理由。因為往前走一步雖然不等於抵達終點、卻依然是一步。我們要看見做得不夠的地方沒錯,但已經做到的地方不應該被做得不夠的部份完全推翻。
換句話說,做得不夠和做錯是不同的兩件事。但我們常用對待做錯事的人的態度來對待做得不夠的人。事實上,我發現有時候人們對待做得不夠的人、比對待做錯的人還嚴格。至於為什麼,我還沒想通。
我後來常常把君玫的忠告和另一個提醒放在一起思考。大概是在報社那陣子,處理地方新聞時心裡模模糊糊有個想法:面對任何事情,應該要預設別人至少和自己的思考能力相當,最好預設別人比自己聰明才對。這個心態無關道德和善意,純粹是我發現當我準備這樣的心態時,討論才有可能更深。幾年後,我讀到ㄅ分享黃錦樹某篇書評註解,似乎可理解為類似的意思,但表達得更好;
書評中,黃即便認為該書使用了「拙劣的敘事策略」,卻也在書評中寫道「漫遊體的特點正在於它棄情節而取現象,這顯然有其美學上的考慮」,而針對這或許疑似斷言的後半句「顯然有其美學上的考慮」,黃錦樹繼續解釋:
❞ 我們並不能據此假定作者技術太差,或乾脆建議作者採取另一種寫法(如六〇年代過度自以為是的寫作班導師式的文學批評)。從詮釋學的基本倫理來說,還是必須嘗試給對象一個最好的立場,嘗試提出一份理解。 ❝
寫不好,但並不果斷歸因於作者的失手,反而應該以這是作者進行通盤思考過後的選擇為前提,來進行討論。否則,看到任何失敗或錯誤、就說是因為對方比你笨就好了,根本無從討論。
車廂滿時看到博愛座上坐著一個你認為不該坐博愛座的人,不該想「他就是因為懶惰和沒公德心而去坐的」,而優先預設那人有通盤思考過博愛座的原則、才下了坐的決定;然後討論才能更往下:所以為什麼那人通盤思考的結果,認為自己比車上其他人更應該就座?後面的討論才是有意義的。否則,一切就只會停在「現代人真是道德淪喪」這樣,單純不過是情緒發洩的廢話而已。
張君玫的忠告,和黃錦樹的忠告,放在一起想所推導的結果,就是我總預設一件程度上做得不夠的事,也一定有那人徹底思考後的原因。意思是,「做得不夠」有可能是一種有目的的選擇。
有趣的是,前陣子滑手機時,竟常常看到中國那邊常發的一種公式小短片:影片開頭會是某個角色做了一件看起來很可惡的事(例如把車停在紅線上、亂丟垃圾、搶人男友等等),被眾人公審後,後半段才為那角色平反(噢,原來把車停在紅線上、是為了幫別人擋住後面虎視眈眈的搶匪呀)。我看那些短片的時候總是不停想起黃錦樹,想想實在非常不敬(欸)
看人們對百靈果的正反評論,我想到了這一切。至於為什麼,我還沒想通。
或許因為有太多人將他們的成功歸因於「因為聽眾變得沒有水準,這種人才會紅」了。這是一個沒意義的討論。看到任何立場、美學和你不同卻受到喜愛的人,就說是喜歡他們的人沒判斷力,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我想知道的是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他們。他們吻合了什麼條件,使他們吸引並象徵了什麼。訪問時聊到一段,是我事後一再回想的:
❞ (數據中百靈果的)Podcast 上女性聽眾佔超過 60%。「很多媽媽在聽,」凱莉說⋯⋯(略)⋯⋯「有些媽媽說她們在家脹奶、自己帶小孩很辛苦,可是聽百靈果帶給她們很大的快樂,她們也有話題可以跟老公講,因為她們自己在家,老公都在外面的世界。」 ❝
凱莉用新手媽媽做例子,我倒是想起了我媽。偶爾回高雄一上車,她會用那陣子的新聞和我攀談,「所以柯文哲到底做得怎麼樣⋯⋯」我們終究有趨近議題的欲望,而比起直接被當成不足與道之人,能被認為是一個讓人至少願意對自己說明、可與論天下事的個體,當然是更舒服的吧。
百靈果無疑填補了這份需求。我並不是說這樣沒有危險。但我相信人大抵是更渴望經由與人對話得到新的想法的,多過在人格、立場或見識上駁倒對方(不是說後者的渴望完全不存在,而是我相信前者會在腦中產生比較多多巴胺)(吧)。
獲勝從來不會比獲得理解更快樂。呃呃呃我又說出少年漫畫台詞了。
訪談時還聊到另一件事。先前看鏡人物訪韓國瑜之類,立場上完全不同的對象,就會思考:作為媒體,選擇去訪問一個人本身,是否等於我們在某種程度上賦予了那人權力?在媒體上發聲的機會,到底是一種基本的公平,還是已經越過了基本、到可能被當作工具甚至武器的地步?
訪問一個人這件事,到底是給了他一杯水,還是給了他一把槍?
而無論結論是什麼,媒體該在決定受訪對象的階段做這個篩選嗎?還是在訪問當下的階段?甚至訪稿發佈後的階段?
這些我全都還沒想通。
現場,我問他們這個問題。「我們一直都很歡迎欸。如果有死忠韓粉願意來,然後可以好好講一個論述、不怕被我們提出不同觀點,我們都非常歡迎。」凱莉回答。「不然下次我們請吳斯懷上節目好了。」Ken 非常興奮的樣子。
很期待欸。我真心地對他們這麼說。
史上最政治不正確專訪(抖)嗆出觀點來的 Podcast:
專訪百靈果News 凱莉&Ken
https://www.biosmonthly.com/article/10325
採訪撰稿_ 蕭詒徽
攝影_ 湯詠茹 Deer Deer Tang
責任編輯_ 李姿穎 Abby Lee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