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科工館南館入口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科工館南館入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科工館南館入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科工館南館入口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1/5/16最後營業日) 期待2021.9月重新出發的量時 ➖➖➖➖➖➖➖➖➖➖➖➖ 竹❇️..竹❇️.. 竹筒飯早午餐耶! 超獨特! 竹筒飯的記憶... 早在小時候跟家人坐車去很冷的山上,期待著_熱氣騰騰的竹筍湯、山菜熱炒、還有山上特有的竹筒飯,一人一根剖開的竹筒飯那股幸福滋味~ 你有...

  • 科工館南館入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03 11:15:20
    有 13 人按讚

    (2021/5/16最後營業日)
    期待2021.9月重新出發的量時

    ➖➖➖➖➖➖➖➖➖➖➖➖

    竹❇️..竹❇️.. 竹筒飯早午餐耶!
    超獨特!
    竹筒飯的記憶... 早在小時候跟家人坐車去很冷的山上,期待著_熱氣騰騰的竹筍湯、山菜熱炒、還有山上特有的竹筒飯,一人一根剖開的竹筒飯那股幸福滋味~ 你有多久沒吃到了呢?是不是跟我一樣也停留在很久以前的山上~

    現在驚喜的是它竟然出現在科工館!
    而且我還不知道這裡有如此風格的餐廳咖啡廳,就在 #科工館南館 #量時🌟

    看到 #量時菜單 https://www.facebook.com/101994178020241/posts/317641926455464/?d=n 採用在地農產,也拉了一點原鄉食材元素、美酒、茶葉融合,招牌的炙烤生吐司、鹹派,也非常受歡迎哦(好想趕快再試試)

    🐼#竹筒飯套餐 $180
    🐼11.-17.供應
    🐼#竹筒飯 可選擇葷食/素食 #蛋奶素
    菇菇湯飽滿好喝
    搶眼生菜與窗外科工館綠蔭呼應爭艷
    主角 竹筒飯爽朗的竹香米飯
    拌了多樣食材,入口豐富;
    手一邊抵著竹筒,一邊推著粒粒香的飯,儀式感滿滿,太可愛太喜歡了💕

    🍋#潮州遇見西西里 $120
    🍋冬瓜糖+檸檬+濃縮咖啡作伙
    精彩好喝的西西里~

    「 量時 」
    10–18,可訂位,週一二休館
    低消120元/不收服務費/假日用餐2小時
    只收現金/支援LinePay
    #高雄美食 #科工館美食 #科工館咖啡
    #美食小本本在量時 #量時cafe
    #美食小本本在科工館 #量時咖啡
    #高雄竹筒飯 #西西里咖啡 #生吐司
    #桂圓紅豆竹筒飯 甜的!
    #馬告 #小米酒 #原住民小米釀 #魯凱小米釀 #太麻里洛神花 #豆菜麵
    有供應 全素/蛋奶素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南館 #希望之塔
    🌟

    「Joyce 914 退休導盲犬」
    還有稱職公關Joyce 駐點 熱情等大家來唷

  • 科工館南館入口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8-17 12:00:01
    有 150 人按讚


    #三塊厝最新進度和可改善項目
    #通車倒數2個月
    圖文:三民惟新 陳柏惟

    昨天我和洪正 Âng Chèng、左營楠梓翰-李欣翰一起造訪即將在10月14日通車的高雄鐵路地下化三塊厝站。

    地下化影響最大的就是三民區,在高雄車站再開發以外,將增加三塊厝、民族、科工館、正義等通勤站。也就是說,捷運化的台鐵,將成為三民一條通勤運輸的重要主幹。

    我認為,每一個站區都該有其開發特色,例如高雄車站要成為重振老城區的商業核心;民族-科工兩站協同社宅開發,成為全齡友善的優質社區;正義結合捷運黃線,成為東三民和文山特區轉運門戶。

    而三塊厝,我們希望能重振過去「打狗第二大站」、「第一大衛星城市」的發展,結合古蹟站體、三鳳中街到幸福川,成為喚起歷史記憶的住商混合社區。

    我們三人實地考察三塊厝站內部後,希望幾個問題必須持續追蹤:
    1. #我們要真捷運化:三塊厝站和大多數通勤站一樣,是兩線兩側式月台車站,無待避機能,地下化後能否捷運化,將和台鐵簡化車種、新購車輛與補充人力、調整閉塞效率(全線升級 ERTMS/ETCS Level 2/和未來3 )有關,希望地方政府不只要求土建,也要要求看不到的「機電升級」和「運輸效率」。

    2.#我們要結合在地文史:
    三塊厝庄的歷史可回溯到明鄭時期,三塊厝站也已有近百年歷史,然而,雖然鐵改局有心將出口興建為仿木造建築,但在站內標示、指標上,缺乏周邊景點、文化的資訊。

    橫濱港未來線經過橫濱舊港區,在馬車道駅和日本大通駅均結合了老建築語彙,並將被拆除老建築的壁畫、構件移入站內保存。柏林地鐵Märkisches博物館站,就把地鐵的歷史呈現在壁畫與內裝上,和站外呈現城市歷史的博物館巧妙呼應。目前三塊厝新站體,雖然入口做到新舊呼應,但在站內和整體站區的意象上,我認為還有更精緻的空間!

    3.#我們要好生活:
    地下化後的園道、和舊車站周邊的廣場,應該可以做為社區人群活動的重要場域,我認為,不需要刻意對車站站房做過多的「創意」修飾,讓部分空間留給居民、學生來想像,周邊廣場更可引入參與式預算以及假日市集等不同規劃,讓廣場能做局部改善,活動樣貌更有更多可能。 並且能把人潮往南引導,強化三鳳中街的商業機能。

    另外,在園道完成前,目前的聯外道路都是臨時道路,未來三塊厝站的聯外公車、C-bike、臨停區等接駁機能,我們會再追蹤要求!

    期待三塊厝站重現風華同時,更重要的是,也能讓「三塊厝庄」這個曾經繁華僅次於哈瑪星一帶的重要聚落,也找回歷史與榮光!

  • 科工館南館入口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1-26 20:00:13
    有 238 人按讚


    #車站區域改造系列之四:三塊厝站
    #有故事的街道

    文/ 三民惟新 陳柏惟

    我保證,這應該是你在網路上看過寫三塊厝站最完整的文。

    前幾天李雨蓁寫了一系列的車站改造計畫,從輕軌環狀線、捷運紅線、橘線,今天輪到台鐵。本來雨蓁要再寫她已經很熟悉的鳳山站,但我跟她說讓我寫這篇,因為實在感觸頗多。

    三民區本來只有高雄車站、後驛站兩個捷運與鐵路車站,但在鐵路地下化後,將增加三塊厝、民族、科工館、正義(你可能以為是鳳山,其實是三民的XD)等通勤站。也就是說,捷運化的台鐵,將成為三民一條通勤運輸的重要主幹。

    我很愛聽故事和說故事,不是說著好玩而已,而是從這些故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庶民的生活,了解大家最關心的需求,也了解這些問題背後的脈絡(可以看我個人粉專 #有故事的人)。當然城市也一樣,一個地方的故事,藏著特殊的場所精神,也藏著這地方面臨的問題。 這其中,曾經一度廢站但又即將復活的三塊厝站,有最豐富的故事。

    ●三塊厝驛誕生!

    日本殖民台灣後,兼具軍事與經濟用途的縱貫鐵路被列為優先建設,縱貫線的端點是打狗站(後來的高雄港站),但在1899年9月縱貫線開工往北推進時,日本殖民政府也考慮到未來往屏東的鐵路建設,因此同時向東修築通往九曲堂的鳳山支線,初期先通到九曲堂。

    在日本還沒統治台灣以前,三塊厝這邊就早有聚落,傳說中是明鄭時期,王、鄭、蔡三個家族開拓而成,所以叫「三塊厝」。聚落的南邊有一條小溪「三塊厝溪」,就是後來被馴化的二號運河、現在的幸福川。當時,三塊厝因為水運之便,有個小型港口機能。

    因此,鳳山支線的首站就設在三塊厝驛,1908年2月開始營運。因為打狗築港初期,城市腹地其實不大,因此在左營到打狗之間的這區域,就成為輕工業發展的首選。過去不適合種田的中都沼澤區域,開始設置工廠,例如1899年鮫島煉瓦工場,陳中和物產的精米廠、台灣煉瓦、台灣合同鳳梨、高雄酒精等廠,而東洋製罐更直接設在三塊厝站正後方。

    附帶一提,在愛河旁縱貫鐵路鐵橋邊,日本殖民時代設有火力發電廠,所以現在那邊有變電所,因為雖電廠沒了還是台電接收的。而陳中和物產的總部其實就在現在建國橋旁邊的家樂福,所以那塊地其實就是陳家出租給家樂福的,過去高雄的家樂福也大部份是陳家的地,這點不知道各位知不知道? 高雄的歷史發展很多都有其長期脈絡,如果要聽故事舉手一下我改天再說XD

    言歸正傳,總之三塊厝驛有重要的客貨運功能,因此成為打狗周邊的第二大站。三塊厝也可說是高雄「第一大衛星城市」,在過去水運,後來貨運的機能加持下,庄內第一大街,就成為後來南北貨雲集的「三鳳中街」,這裏狹小的街道,保留了清代以來的聚落尺度,和周邊從田野發展起來的新城市很不相同。而因交通便捷,高雄第三公學校(三民國小)」以及「州立高雄中學校(雄中)」也設在這邊,屬於早年軌道-工業城市發展的案例。

    在客貨運蓬勃發展下,1923年在此處興建了一座日式的木造車站建築,1941年6月,太平洋戰爭前,再次擴建為三等鐵道貨運站。

    ●三塊厝站的消亡與復活

    然而,同一年高雄車站啟用,縱貫線列車不停三塊厝,三塊厝站的命運就此急轉而下。戰後,1953年間,三塊厝站每日還有七班屏東線列車停靠,而後逐年減少。直到1962年客運停辦,專辦貨運。但隨著中都工業的外移,也在1986年廢站,享年七十有八,嗚呼哀哉!

    但三十年後,三塊厝站居然從地下爬起來復活了!

    不誇張,真的是從「地下」復活,在鐵路地下化後,三塊厝在原地的地下復站。站體出口更以檜木創造仿古建築,和原站體相呼應。

    而靜靜地躲在在三德西街一角的舊站房,或許是因為地處偏遠,被人遺忘,沒有開發價值,也躲過了「神秘自燃」、「不小心誤拆」的命運,在四處快速立起高樓的近三十年,慢慢的在草叢中腐朽。

    ●三塊厝站周邊散步

    但因為地下化即將通車,2012年三塊厝站也被整修復舊得煥然一新,然而在站體尚未通車下,舊站房的運用還在未定之天。筆者前幾天穿過不設限的工地圍籬,造訪三塊厝站,看到幾個月不見的站房居然又恢復雜草叢生的模樣,原本新上的漆也回復黯淡。可能在等鐵路地下化景觀工程開始,幹脆就不特別維護了吧,不過也多了幾分原本剛修復時缺乏的思古之情。

    我沿著車站入口的小街來回走了幾遭,想要找到是不是有人記得還在營運時的三塊厝站,但周邊看來十分寧靜,唯一一位正在洗車的中年大哥從來沒有進去過車站搭車過,或許還要再找有些年紀的長輩吧!

    三德西街的氛圍十分寧靜,但幾步之遙,就是平行走向的三鳳中街,即使不是假日,還未到年前,也很有活力。然而,狹小的出入口和隨意停放的車輛,減少了幾分悠閒逛街的氣氛。未來,三塊厝站通車,中華路改為平面後,商圈的發展應該更有餘裕吧。

    在向晚的街道望向四周,三塊厝站北面是太普建設興建的多棟23-24層以上高樓社區,東邊再走一段路就到雄中,眾多年輕學生再次回到三塊厝站的場景,應該不遠了。

    ●讓居民參與三塊厝站的利用

    而「死而復生」的三塊厝站古蹟站體本身又該如何調適呢?我繞著建築走了一圈,對照資料,這裏不過60坪左右,利用上並不這麼容易。但周邊個廣場則大上許多,然而缺乏整理,雜草叢生就算了,高低不平的四緣,有點讓人分不清哪裡是廣場,哪裡是否不小心侵入民宅廢墟的界線。

    以昨天雨蓁再次介紹的TOD精神來說,車站周邊的廣場,應該可以做為社區人群活動的重要場域,我認為,不需要刻意對車站站房做過多的「創意」修飾,讓部分空間留給居民、學生來想像,周邊廣場更可引入參與式預算以及假日市集等不同規劃,讓廣場能做局部改善,活動樣貌更有更多可能。

    三塊厝站的史料、介紹,也不要束縛在舊站房內,而該從新的地下車站月台就開始!例如柏林地鐵Märkisches博物館站,就把地鐵的歷史呈現在壁畫與內裝上,和站外呈現城市歷史的博物館巧妙呼應。目前三塊厝新站體,雖然入口做到新舊呼應,但在站內和整體站區的意象上,我認為還有更精緻的空間!

    期待今年8月,三塊厝站重現風華同時,更重要的是,也能讓「三塊厝庄」這個曾經繁華僅次於哈瑪星一帶的重要聚落,也找回歷史與榮光。

    #高雄 #三塊厝 #鐵路地下化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