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私立大學教授退休年齡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私立大學教授退休年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私立大學教授退休年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私立大學教授退休年齡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老朽高教 逼年輕學者出走 唐國銘/樹德科技大學副教授(高雄市) 依據教育部統計處一○三學年度資訊揭露,整體大專校院專任教師平均年齡為四十八點九歲,其中教授五十四歲,副教授五十歲,助理教授四十四點二歲。換言之,若以五年後的今天,大專各級教師的平均年齡更趨於嚴重老化不堪,是不爭的事實。 目...

  • 私立大學教授退休年齡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7-30 09:00:01
    有 2 人按讚


    老朽高教 逼年輕學者出走

    唐國銘/樹德科技大學副教授(高雄市)

    依據教育部統計處一○三學年度資訊揭露,整體大專校院專任教師平均年齡為四十八點九歲,其中教授五十四歲,副教授五十歲,助理教授四十四點二歲。換言之,若以五年後的今天,大專各級教師的平均年齡更趨於嚴重老化不堪,是不爭的事實。

    目前,由於公教年改,年金縮水,公立大學教授均以教滿六十五歲為目標,甚至常見掌握資源的大教授以申請講座教授之名義,堂而皇之延退至七十歲才退休。由公部門轉至私校二春任教之門神,更普遍以捨我其誰,也申請講座教授,個個任教至七十歲。

    事實上,組織競爭力衰退,關鍵在於高層昧於大環境未來的變化,輕忽人力資源發展,中高層專業人員握有龐大權力資源,成為既得利益掌控者,自以為是停滯不動,缺乏新陳代謝,是邁向僵化失能無生產力最大的主因。由於少子化,加上大學教師平均退休年齡老化,造成的後遺症,已危及學術的發展。目前呈現的現象如下:

    一、由於大學教授退休延後,加上少子化日益嚴重,各校教師職缺變少,年輕博士不得其門而入,紛紛西進到對岸各大學任教,保守估計,已達四五千名,楚才晉用日益嚴重。

    二、眼見辛苦念完博士,在國内求職無門,淪為流浪教授,無法安居樂業,年輕人念博士之名額大減,造成研究人力斷層,無以前繼,造成的後果,學術發展令人堪慮!

    基於此,筆者提出建議如后:

    一、針對公私立大學,政府當思以大學組織變革提升競爭力為旨,立法放寬校務基金規定,深化升級產學中心為一級單位,鼓勵創投、民間投資和校辦企業結合,讓大學研究能力得以延伸為產業實力,具體商業化導入市場。資深教授得以退休轉化成為專業經理人,學生得以實習,畢業即就業,出路活絡,讓大學組織更能活化,大量引進年輕博士任教,強化學生報考博士班意願,研究活水才能源源不斷。

    二、政府當立法優退補助私立大學,以比現況更佳的優退金(同時要求私校提撥對等優退金),補償因其早退餘年年薪,鼔勵五十五歲以上資深教授退休或轉進校辦企業,展開第二春生涯規畫。

    三、政府應嚴禁公部門退休人員轉至私立大學充當門神,因而減少了任用年輕博士任教機會。評鑑辦學績效,應以學校教職人員平均年齡為考量,同時提撥經費補助,鼓勵私校任用年輕博士。政府應清楚,許多傑出學者養成的晉門階,往往先從私校任教開始,如果連門票進場都没了,面對對岸大學,大力提出優厚安家薪資條件邀請任教,讓年輕學者安身立命,你又如何阻擋他們不要去?

    四、政府當嚴禁大學再以「專案教師」任用年輕博士,形成勞逸不均的血汗學術工作者。事實上,以這種不倫不類的名稱來壓榨年輕學者,却形同勞工般的不務正業,無法專注於教學研究,更讓他們極為不滿,甚至對國家政府失望而出走。

    承上所述,筆者認為教育為百年大業,高教更是重中之重。現今高教問題已令人不忍卒睹,如果再放任惡化下去,台灣專業人才出走,研究新血空洞化,實在令人憂心!二○二○大選在即,總統級候選人莫再輕忽,當以高教改革為己任,為年輕人找出路,重現台灣高等教育之榮光!

  • 私立大學教授退休年齡 在 葉大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9-28 12:00:32
    有 44 人按讚

    今天是教師節
    首先要向勞苦功高的老師們說聲辛苦了,教師節快樂!

    但也請一起來關心目前制度設計造成的私立大學雙薪教授亂象
    到底對高等教育體系產生何種扭曲影響

    (摘)據教育部截至去年8月底的統計顯示,目前退休再任私大的軍公教和政務人員,共有1667人。他們的年齡大多介於55到70歲之間(包含延退),年資也多始於1995年前,除享有高額月退造成年金沉重負擔外,更享有舉世無雙的18趴優存利息。退休再任職私大時,除了以最高俸點坐領第二分高薪外,他們大多兼任一二級主管職位,再添一筆豐厚的主管加給。

    雙薪教授中,猶以政務官退休擔任私大門神傷害為最。根據筆者多年的近距離觀察,在私校擔任一級主管的前政務官,必然會與政府單位(昔日部屬)維持各種可能的連帶關係。例如擔任各計畫審查和政策諮詢委員或評鑑單位董事等,一方面為自己任職的學校爭取計畫、為評鑑打通關節,一方面也能藉此類頭銜更添額外的利益和權力。

    除了與政府單位的暗通款曲之外,在各大學任教的他們,也必然會交叉持股、互通聲息。透過互聘為彼此學校校務顧問或諮詢委員的機會,除了再添豐厚的顧問費或諮詢費之外,他們共同建構了一套盛行於各校的行政凌駕教學的機制。更透過名實斷裂的KPI、外部評鑑和內部教師評鑑所形成的天羅地網,消耗教職員工生的生命力和熱情,從而犧牲大學最基本的學術自由和校園民主。

  • 私立大學教授退休年齡 在 宋楚瑜 大家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3-01-21 23:36:54
    有 21 人按讚


    彭明輝:決策粗暴,十二年國教前途堪憂

    廿年前教改人士一意孤行地推動「廣設大學」,完全未能預見少子化之到來,以致今天後果不堪收拾。這個教訓充分印證西諺:「往地獄的道路鋪滿善意」。任何政策如果無法預見所有可能的後果,最後往往都是「立意良善而禍害無窮」——教改如此,退休制度的變革如此,十二年國教更是如此。

    去年年底家扶基金會發表十五至十八歲「大孩子健康權」調查報告,指出有自殺念頭的孩子比率超過一成五,其中基測PR值九十七以上的大孩子比率最高。而衛生署的統計則顯示:九十七年迄今已有一九四名高中生自殺,其中不乏明星高中的學生。台灣教育問題之嚴重,確實令人駭然,而亟待改革。

    但是十二年國教欠缺完整配套,超額比序的方法更引起全國恐慌,以致許多家長和教師對未來的教學品質普遍喪失信心。可以預期的是私校將興起,高中惡補將更加猖獗,原本意在「改善不合理升學壓力」的十二年國教,有可能會反而加強升學的惡性競爭。

    要降低高中階段的惡性升學競爭,首要關鍵是廢除偏愛高科技產業的政策,讓各種產業得以均衡發展。如繼續厚待高科技產業而任令中小企業倒閉或壓榨勞工,那麼學生再不才都得要去擠台成清交的碩士班,以便進科學園區的窄門,而全國家長更是沒人敢讓孩子念技職學校。產業政策不正常,教育不可能正常。

    其次,想要降低惡性升學競爭壓力而不犧牲高中教育品質,必須改革大學入學考試的出題方式和高中的教材與教法,強調思考與活用知識的能力,降低瑣細知識與反覆練習對升學的影響。至於國中階段的惡性升學競爭,根本的解決辦法是普遍提升高中與高職的教學品質,縮小明星學校與社區學校的落差。要達成這些目標,最重要的是要有專業能力強且熱心投入的老師。但是最近一系列的「改革」卻都可能會導致教師品質逐年惡化,最後被犧牲的是整個社會的未來。

    少子化的效應早已使得許多學校出現超額教師,而堵塞了學校進用新教師的管道;擔心未來會有超額教師的學校則遇缺不補,以代課教師頂替,因此全國教師世代交替的管道原本就已嚴重堵塞。偏偏教師退休制度一再遭遇兩黨以「不公不義」為由而任意刪減,並且不分青紅皂白地追溯既往,使得全國教師人人自危,完全不知道未來的退休金到底能剩多少。

    為了保障晚年生活品質,愈來愈多教師體力不支仍不退休而勉強繼續任教,使得世代交替的管道更加狹窄,全國教師平均年齡老化的速度幾乎是每年上調一歲。結果,優秀而熱情的年輕合格教師找不到教職,而渴望退休的老耄教師卻不敢退休,六十多歲還在努力累積風雨飄搖中的「所得替代率」。

    不僅如此,新聘教師管道堵塞之後,流浪教師人數激增,教育學分班因而乏人問津。假如現況持續十年以上或惡化,連師資培育的管道都將徹底廢弛。那時候,一旦老教師被迫屆齡退休,目前的流浪教師早已轉行營生或失業太久而意志消沉,屆時將會找不到可以遞補的合格教師。那時候受害最深的將是全國學子,而不甘受害的父母只能選擇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或在家自學。

    以改革為名而斷送教育的未來,決策之荒謬莫此為甚!

    (作者為劍橋大學工程博士,清大榮譽退休教授)
    【聯合報>意見評論>名人堂 作者:彭明輝】
    2013.01.21 02:40 am
    全文網址: 彭明輝:決策粗暴,國教前途堪憂 | 名人堂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7650183.shtml#ixzz2IckiFdju
    Power By udn.co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