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私立國中學費排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私立國中學費排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私立國中學費排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私立國中學費排名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一季硅谷來信,我談到了不少美國基礎教育的內容。有同學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他問,美國公立教育與私立教育差距較大,是不是因為經費問題呢?他提到了一個例子,美劇《絕命毒師》的主角就是一名公立學校的化學老師,薪水微薄,只能勉強養家糊口,於是當他發現自己身患絕症,就鋌而走險...

  • 私立國中學費排名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2 16:44:14
    有 138 人按讚

    「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一季硅谷來信,我談到了不少美國基礎教育的內容。有同學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他問,美國公立教育與私立教育差距較大,是不是因為經費問題呢?他提到了一個例子,美劇《絕命毒師》的主角就是一名公立學校的化學老師,薪水微薄,只能勉強養家糊口,於是當他發現自己身患絕症,就鋌而走險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位同學問,是不是因為美國公立中小學給老師的待遇不好,無法留住人才,才導致了公立學校的基礎教育水平低呢?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延伸開來,讓我們思考一個更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就是很多事情辦不好,是不是因為沒有錢?這封信我們就從美國公立中小學的教育,談一談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就美國公立中小學而言,對這個問題我們基本上可以給出一個否定的答案。美國公立學校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能列舉出十個原因,缺錢這件事也許只能排在第十位。下面我們一步步具體分析。
    首先,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很多人都以為美國政府財政支出中軍費佔了大頭,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其實美國在教育上的開支並不比軍費少。我們可以來看一下詳細的情況。
    美國是世界第一稅收大國,2018年美國的GDP是20.58萬億美元,而當年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稅收分別是3.33萬億美元和1.06萬億美元,合計4.39萬億美元,而當年排在全球GDP第三的日本,整個國家的GDP也不過才4.97萬億美元。
    美國聯邦政府的稅收收入,有七成都花在了經常性的必須開支上,也就是社會福利、醫療保險和國債利息,其中國債利息大概佔聯邦稅總額的4%多一點,不算多,真正巨大的支出是各種福利和保險。剩下的三成稅收收入算是國家的自由支出,裡面一大半都算在了軍費頭上,大約是6490億美元。但我要提醒一點,這部分支出包括了軍方控制的科研經費,而這些科研經費最後還是到了大學的手裡。比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每年可以從軍方獲得大約10億美元的研究經費。
    而美國2018年花在中小學教育上的支出是6400億美元,攤到每個學生頭上大約是一年12600美元,這是我在美國政府網站上看到的數據。如果按英國《衛報》的報道,數據還要更高,每年平均花在每個K12學生身上的錢高達16300美元。這些花銷中,州政府撥款和地方房地產稅貢獻了將近90%,聯邦政府的撥款不到8%,剩下的是捐贈。這就是公立中小學的情況。而2020年全美國所有私立中小學,學生的平均學費是11000美元,即便算上學校的捐贈收入,攤到每個學生身上,最後得出的數字和公立中小學的人均支出數字可能也差不了太多。
    從這些數據我們就可以看出,美國公立中小學其實並不缺錢。實際上,如果你到硅谷地區看看幾所最有名的公立高中,比如帕羅阿圖高中和薩拉托加高中,就會發現它們的校園比硅谷地區最好的私立高中哈克學校一點不差。而且州政府給公立學校撥款是按學生人數計算的,而公立學校師生比例較低,一個老師教一大群學生,因此如果算到每個老師頭上,教育支出比大部分私立學校應該還更高。
    美國公立中小學的老師待遇其實也不差。在加州,一個公立中小學老師基本上只要工作10年左右,就能拿退休金了。然後他們就可以一邊拿著退休金,一邊到私營教育機構工作掙錢了;反倒是很多私立學校老師生活壓力很大。以我女兒的老師們為例,他們不僅買不起房子,有的甚至在硅谷租不起房子,只能住學校提供的廉租房。這些老師之所以願意在私立學校教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樣他們的子女就免費可以上這些私立學校。
    這裡順便說一句,美國幾乎所有大學教授的孩子上父母所在的學校都是免費的,這就是很多教授雖然工資不高還要在大學呆著的重要原因。至於《絕命毒師》里那位主人公的遭遇,與其說是公立學校老師待遇不好,不如說他遭遇了中產階級的典型困境,就是因為一場大病而導致貧困,這一點在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是類似的。
    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到底有哪些因素?
    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果不是因為缺錢,那很多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根據我的觀察,至少有以下四個因素。其中一個和老師有關,剩下的三個和老師或者說師資力量都沒有太大關係。
    先說和老師有關的原因,就是美國公立中小學搞大鍋飯,老師們沒有動力和意願去深化教學,發掘和培養每個孩子的特長。我的大女兒曾經在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讀過一年,這所學校的排名在加州幾千所小學中僅次於兩所只能靠抽籤入學的實驗小學,而且學校位於硅谷最富裕的一個區,絕大部分學生的家境都很好。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學校應該很好了吧,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一般來說,美國小學一個班會有一個老師來講所有的課程,我女兒所在的班有兩個老師,兩個老師教學經歷都超過10年,聽上去好像很不錯。但實際情況是,這兩個老師熬完了10年的年頭,都在等退休,都指望另一個人出力,自己落得輕鬆。他們佈置下來的一星期的作業,學生最多半小時就做完了。後來我就把女兒轉學轉走了,換到一個要求嚴格一點的學校。
    這家新的學校也是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班上的老師也是新來的,教課果然認真很多,一天留的作業比過去一周的都多。但是這所新學校的老師從來不講任何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因為這不是他們的義務,我們這些家長只好自己到學校去講課。之前我女兒上的第一所公立小學,不久之後家長們也不乾了,在家長的要求下,那所學校被一拆為二,其中之一變成了一所半公立半私立的特許權學校。
    經過種種波折,最後我得出一個結論,孩子要是再呆在公立學校就給耽誤了,於是我們就把女兒轉走了。
    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三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就是公立學校的政治正確風氣太重,甚至影響到了教學。
    我有一位谷歌的同事,他的女兒在硅谷一所最好的公立高中讀書。有一學期他女兒很鬱悶,因為講歷史課的老師是一位非洲裔,課上的論文,只要你不寫當年黑奴多麼悲慘、美國這個國家有多壞、白人多麼可惡,最多也只能得B。後來家長們忍無可忍,告到學校,學校開除了這位老師。但這位老師又把學校告上了法庭,並且勝訴了,從此學校沒人敢管她了。但這樣教歷史課,教學質量是什麼樣,也就可想而知了。
    對於公立學校政治正確過重的風氣,家長們即使有意見,也沒有辦法。相比之下,私立學校因為學費是學生家長直接出的,所以家長(特別是大的捐贈者)對學校就多少還能有點影響力。
    第三個原因,就是美國基礎教育普遍輕視理科;加上公立學校的老師認為「教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不是自己的義務」,家長即使想給孩子補上理科內容,老師也不會配合。結果就是我之前講過的,許多美國中學生到高中畢業還不會解一元二次方程。有的老師還告訴我,這還是美國「高三」學生的表現,要是等高中畢業一年之後,恐怕一半的學生一元一次方程都不會解了。
    學生水平這麼差,怎麼畢業呢?有些學校的做法就是放水。比如學生交了白卷,按中國的標準應該是0分,但有的美國學校說,白卷可以給50分。這樣,學生只要做對20分的題目就能及格,算是通過了。
    考核標準這麼低,幾乎所有學生都能畢業,那怎麼評價衡量學校的教育成果呢?你可能知道美國有個著名的政策叫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這就可以形成一個考核指標。怎麼樣算「不掉隊」呢?只要孩子來上學,不逃學,就算學校教育成功了。這種教育政策和理念之下,很難想象教學質量能上得去。
    第四個原因是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效率低。前面我們算過了,公立學校人均經費其實並不比私立學校少,但從我的觀察來看,很多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率非常差,學校經常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支出項目。
    比如,有的學校講要環保,在校園花錢裝太陽能板,用太陽能發電。但這筆成本什麼時候能收回來呢?學校並沒有算過這筆賬。實際上目前在美國,天然氣發電比太陽能發電的成本要低得多。

    有的家長覺得,公立學校反正花的不是我的錢,效率低一些就低一些吧。但有點常識就該知道,公立學校的經費大部分來自稅收,仍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止學校是這樣,公立機構資源利用率低其實也是社會的一個通病了。

    小結
    世界上很多事情一旦辦不好,很多人就喜歡歸結於「沒有錢」。但回到現實你就會發現,「沒有錢」很多時候只是藉口和托詞。比如韓國和新加坡在中小學生身上的人均支出都不如美國,大約只有美國的2/3;然而根據調查,新加坡和韓國的中小學生的受教育水平分別領先美國3.2年和1.9年。
    在之前的來信里,我介紹過一些幾乎以一己之力改變了世界的人,如果你去看他們的生平經歷,就會發現他們並沒有多少資源,更沒有什麼錢,依然創造了那些偉業。即使不說改變世界,只談我們身邊的見聞,一個人能做成事情,通常也是因為他認真去做事了,而不是因為他有錢。微軟、谷歌、eBay和特斯拉等公司,創業時的融資總金額和同行業的公司相比都不算高,但並不影響它們做成大事。

    很多人喜歡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拿來鼓勵自己掙錢還好;但如果在失敗的時候拿出來講,把「沒有錢」當成失敗的理由,在我看來,這不過是在為自己做不成事情找藉口。

    這封信的內容,核心其實就是一句話:永遠不要把辦不成事簡單歸結於「沒有錢」。」

  • 私立國中學費排名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4-15 12:30:13
    有 109 人按讚


    好文分享,幾個重點從經濟學角度來看:

    1. 美國公立學校的學區制度,表面上要追求equality,其實恰恰產生了最discriminative的結果!

    美國無論東西岸,好壞學區的房價天差地遠,這與公立學校的財政來源自property taxes制度有關。而對父母而言,以我比較多朋友的加州來說,據稱沒有個5千萬以上台幣準備買房,你根本沒有機會進入「好學區」。

    進入好學區並不保證你的兒女飛天鑽地可以進入常春藤;但進入壞學區大概可以確定你的兒女很高機率染毒、受罷凌甚至加入幫派販毒。

    2. 美國公立學校體系的教師工會政治勢力龐大,積年累月地形成如同「大鍋飯」的教師制度 -- 近乎不淘汰不適任教師。

    此外,教師工會過高的索取教師薪資(例如Bronxville的小學教師年收入高達$350萬台幣,退休後每年可領$240萬台幣),造成過去我們談過的經濟現象:資源排擠。當多數資源被錯誤地扭曲地過度投資在低生產力的要素上時,真正需要資源且可以提供較高生產力的要素反而被擠壓而枯竭。范記者文中的「連粉筆都要家長樂捐」就是一例。

    簡單說,美國公立教育體系完全就是個政治凌駕市場,造成整體敗壞的制度。

    3. 至於美國人自信心爆表這點,我心有戚戚焉。不過美國人很崇拜英雄,我自己的經驗:在美國法學院LLM時,暑期課程教授剛好是法學院院長,而第一次期考我考了滿分,院長當眾稱讚我是幾十年來第一位考滿分的學生,尤其我還是外國學生。

    美國在地同學對我的態度立刻親切不少。

    我們學校LLM與JD是混合上課,許多課程的確就是傳說中法學院的「蘇格拉底式」震撼教法 -- 此教法基本上就像各位看哈佛知名課程「正義」那位Sandel教授的授課方式一樣。(台灣人有些大驚小怪此種授課方式,其實在法學院只是基本配備)

    而我在多堂蘇格拉底式的課程,用不如人的英文但遠強過學生甚至教授的思維狠狠地一人戰全班地辯論,慢慢地有一兩門課從頭到尾只有我跟教授在對話。幾次下來,很多當地同學就主動要當朋友,也有幾位教授邀至辦公室長談。甚至有後來被幾位白人女同學找去寢室脫光引誘的插曲,那是題外話了。

    我在美國還有位哈佛好友,是Facebook創辦人的同學兼室友,也是在狠狠地辯論後成為好友,熱情邀我至他賓州匹茲堡老家度假,讓我見識了純白人世界是怎樣。

    重點是,美國人自信心爆棚是事實,但也很英雄主義。如果你敢表現,且肚子真的有料,他們也是很願意與你當朋友。畢竟現實問題:誰有料以後對我才有利益。這種友誼來得快去得快,但乾脆俐落。

    在孫安佐案後,有媒體,是複數不是單數,直接就把我在"買槍,養馬,呼大麻“裡的一些章節全文照登。我是有點傻眼,但想別人可以全文照登,我還不如自己登一兩篇在這裡給朋友們看看。這是其中一篇:生個美國人。

    PS: 媒體刊登書中文章一事,有答案了。應是出版社主動提供給媒體的。我跟出版社的默契,真的要好好加強一下。這次是我白目,造成困擾不好意思喔。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015年台灣最大的新聞之一,就是一個台灣媽媽想來美國生美國人,結果小baby不聽話,提早在華航機上誕生, 國際法上一般規定,飛航器視為國土延伸,小baby仍是中華民國國籍的機會很高.我看此新聞時,感慨可能與大家不大一樣.讓孩子成為美國人,一定在立足點上領先,有爭議;但父母為孩子做最好的打算,沒有爭議.全世界各地,都有這種對美國抱著憧憬,想盡辦法突破移民法令限制來美的合法或非法移民.亞洲國家,包括中國大陸,台灣,南韓,都有父母來美國坐月子中心生小孩;中美洲的父母,則讓孩子冒著生命危險,自己走過美國邊界;大家路徑不同,結論一樣:小孩當美國人,受美國教育,將來機會比較多,發展比較好.

    孩子長大過程很多變數,我不敢打包票,但我對這些父母們最大的疑問,是他們做此重大決定之前,有沒有做足功課.

    首先,很多人直覺覺得,美國受教育又便宜又好.關鍵字是,”便宜”,跟”好”.我覺得這個想法完全錯誤,在美國受好教育,”便宜“很難,”好“,不一定.

    拿紐約做例子:我的朋友楊小姐,十多年前移民美國,住在紐約市曼哈頓.由於美國義務教育從五歲開始,所以女兒五歲前要去上托兒所,每個月1,500到3,500美金,也就是45,000到105,000台幣.為何有價位的分別,一來明星托兒所收費當然就比平民托兒所高,另一個關鍵是時間.1500美金,通常表示孩子只能上到下午兩點半,3500美金孩子上到六點.所以雙親都要上班時,就要上3500的那個.這是為什麼很多父母會選擇一人在家帶孩子,因為出來上班可能還賺不到孩子的托兒所費用.

    到了五歲孩子上了小學,公立學校學費全免,但美國公校教育品質參差不齊,差距極大,有些壞的公校畢業率一半都不到,所以一定要選好的公立學校去上.好的公立學校一般以住家地址決定,所以孩子還不到四歲就要去買房子買在好學區裡.好學區的房價當然就高很多,在曼哈頓兩房一廳動輒近兩百萬美金(六千萬台幣),每月租金則在4500美金(135,000台幣)上下.但美國公校因為差得實在太多,大家都想盡辦法要去擠明星學校,結果造成很多明星小學自行招生,也就是你住在學校隔壁也不一定進得去,一樣要去抽籤.在紀錄片“等待超人”裡,有一段就在描述父母孩子一起去參加抽籤,抽到的,欣喜若狂,沒抽到的,如喪考妣,一家人抱頭痛哭。我一點不覺得他們反應過度,在美國待久了就知道,資本主義的美國,沒有上好學校,未來孩子脫貧的機會很小,誤入歧途的機會很大,孩子的將來很黑暗。

    如何判斷好學校呢?就是看學生考試成績在全美的排行如何.是的,美國學校也考.楊小姐的女兒,四歲開始就要考智力測驗;楊小姐說她當時沒經驗,於是只是用政府出的範本幫孩子自行補習,結果考了95分,意思是打敗了95%應考人. 此時她才發現,要申請到前五名的學校得要考到99分,所以就去念了另一個普通公校.但才一年半,楊小姐就發現學校教得太慢,孩子的學習興趣己經減低,於是想辦法轉學.這次楊小姐花了一千美金(30,000台幣),讓孩子去補考前衝刺班,這次考到了99分,順利進了楊小姐心目中理想的學校.

    不要以為錢只花到這裡,就可以鬆一口氣.美國公立學校普遍經費緊繃,所以常常要家長捐款.楊小姐告訴我,學校甚至連粉筆都要家長捐.聯絡簿,紙筆都要自己準備不說,有時老師想新加個教材,要3.5美金(105元台幣),也要捐. 課後要學習才藝,每個孩子通常會有兩到三樣,每個星期要上兩到三小時,不管學什麼,基本上一分鐘一美元,以每周三小時計,每個月要花720美金(21600台幣).

    楊小姐在接受我訪問時,正在傷腦筋,因為孩子隔年要上國中,要換學校,又要考了.她為了孩子考試,也不敢出遠門旅行.說孩子現在只是符合她學校進度,但如果要進好學校,必需要超前進度兩年才有可能.

    訪問中,楊小姐多次提及,美國的學校教得太慢,比亞洲學校的進度慢太多.但她也強調,美國的學校比較重視均衡發展,不像亞洲學校只重課業表現.(我聽過很多亞洲父母有一種吊詭情結,想盡辦法把孩子送到美國受教育,嫌亞洲學校只重課業,看上美國教育的均衡發展.但來了以後,又去跟美國老師抱怨課業教得太慢)

    父母的壓力也不是只在考試的時候,美國學校非常要求父母參與,平常要注意功課,家長會不能缺席,學校的慈善活動要參加不說,很多移民父母抱怨最多的,是還要想辦法跟其他家長社交.要知道跟其他家長的關係,對孩子在學校交朋友至為關鍵.孩子生日party找那個同學來,可是大學問呢.也就是說,不只孩子要學習美國文化,家長也得學習美國文化.

    楊小姐夫妻在紐約算中產階級,但即使是富有階層,在紐約要進好學校也很頭痛,不要以為有錢就可以解決.美國私立小學學費動輒一個學期兩三萬美金,很多比念常春籐大學還要貴。付得起,還不一定進得去呢,從幼稚園起就要到處拜託找關係,因為進了明星幼稚園,兩年後,才有進明星小學的履歷表,一路才能上明星中學,血統一定要正確。除此外,小朋友還要學外語,學才藝,才有競爭入學的本錢,因為很多明星學校從幼稚園起就要考入學考了。我有位牙醫朋友在紐約己小有名氣,但因孩子在紐約擠不進理想的私立小學,只好舉家連診所一起搬到舊金山。(此部分請參考”豪門保母日記”,很寫實)

    在鄉下地方,孩子進好學區的壓力沒那麼大,也不會像城市那麼貴,問題是這些學校在當地排名也許不錯,但在全美排名卻不怎麼樣,教學品質有沒有亞洲好是很大的疑問.另一個更大的問題是工作通常都在都市裡,孩子念書,但父母要不要工作?美國現在對外來移民越來越仇視,外國人沒有合法身分在美國找工作非常辛苦,我聽到那些有點小積蓄,就為孩子移民來美的中年父母,都捏一把冷汗.因為小積蓄在美國叫做微積蓄,光健保現在一個月就要一個人六百美金左右,小積蓄很快就燒光了,美國是非常嚴酷的資本主義社會,沒有錢在這個社會裡,很容易就會掉到社會的底層,真的對孩子的未來比較好嗎?我的先生Roberto來自一個非常窮困的背景,他說小時候同學問他暑假去那裡夏令營,他每次都要撒謊,因為去一個夏令營是媽媽兩個月薪水,根本去不起.但當所有同學都在說,泛舟多好玩,露營蚊子真夠多時,他常覺得很自卑.

    所以又有那種專門來美生小孩的父母,生了,拿到孩子的美國護照就走.在美國待的時間,不會超過六個月,孩子還是一樣在母國長大,父母在身邊,一直到上高中,才再回到美國來.我們叫這樣的孩子叫小留學生.小留學生比在亞洲土生土長的孩子有競爭力嗎?我也很懷疑.基本上,這些孩子在來美之前,除了多了本護照,一樣是台灣/中國/韓國人.十多歲就要進入完全不同的環境,接受文化衝擊.美國高中是個很高壓的社會,孩子英文說得差一點,好的狀況是被排擠,於是只跟亞洲人混在一起,壞的狀況則是被霸淩;青少年時期又是最反叛的時候,父母在身邊盯得緊緊的,都不一定管得好,更何況小小年紀就要自己照顧自己.我訪問過一些小留學生,很多都反應在美國的前幾年,常常覺得很孤單,不知爸媽為何把他一人丟在美國.我自己在二十五歲時來美,己經有八年的英語教育,頭七八年還都很鬱卒,很難想像這些孩子要如何一人應對這樣一個陌生的環境.

    我個人覺得到美國來上大學,年紀比較剛好.但要上美國大學,實在不用搞得那麼複雜.現在一大票中國留學生,不都在美國上大學上得好好的?沒錯,有本美國護照上美國公立大學的確是便宜一些,但現在美國公立大學的學費也在往上調,孩子的美國護照能省多少學費,算盤可得打精一點.至於要進哈佛這些知名長春籐學校,這可不是一本美國護照就搞定的事,大把美國人花大錢一樣進不去.

    拿美國護照最大的差異,我反而認為是在念完書,要在美國找工作的時候.那時美國人的身分,的確比外來移民要有優勢得多.只是現在是全球化的環境,很多大公司也到其他國家徵才,也就是說好工作不一定只在美國國內,以全球的戰略角度來看,美國人的身分不會讓你有更多優勢,能力強,才是重點.

    我不是全盤否定美國的教育制度,美國好學校重視領導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培養出來的孩子,的確有特殊的氣質.一般來講,自信心超強.大部分美國人不管能力如何,自信心一百分,這造成美國人過度自信,好處當然就是很樂觀,有衝勁,但有時候也做出很恐怖的事,比如伊拉克戰爭。我要強調的是真的要生養一個”好”美國人,成本絕對不低,絕對不是花個三五萬美金來美國坐月子中心六個月可以搞定的.除了金錢之外,還有其他太多要付出.比如就算是一切如願,真的生了個美國人,孩子也真的受了美國教育,長大以後,成了一個道地的美國人,我很想問這父母們,你們真的知道什麼是”美國人“嗎?當你生了一個美國人,讓孩子在美國受教育長大,孩子的價值觀,人生觀,都會跟你這個台灣人/中國人完全不同.你在亞洲長大的經驗,將完全派不上用場.孩子在美國長大的經驗,是你完全無法想像的.美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跟在亞洲的親子關係是完全不一樣的.你知道你跟你的孩子,不但有代溝,還將有文化差異的問題嗎?

    所以亞洲媽媽們,想來美國生孩子,我希望你錢要帶夠,功課要做足,還要有心理準備,你的孩子可能完全不像你.如果這是你要的,Welcome to USA!

  • 私立國中學費排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11-16 18:00:00
    有 398 人按讚

    《中時電子報》好文選讀

    「朱雲鵬:當川普遇見文在寅」

    〜〜由於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美國突然再次成為一個重視煤炭行業的國家。但是隨著煤炭消費大國中國的需求料大幅下滑,期待全球增長及美國政策來推動煤價和煤炭類股的投資者反而應該將注意力放在中國。

    中國時報 朱雲鵬 (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管院講座教授)

    日前美國川普總統前往韓國訪問,文在寅陪他在軍營吃午餐、舉行雙邊會議、晚宴、記者會,過程順利。文總統得到了韓國要的主要訴求,就是川普緩和過去對北韓的嚴詞厲色,改口呼籲上桌談判。川普應當也得到了他所要的,就是美韓加強軍事合作,包含美國出售先進武器給南韓。

    川普出訪亞洲,對台、日、韓等地而言都是天大的新聞,上了各國主要媒體的頭版。反觀美國本土,這些新聞沒有出現在頭條:川普訪日時,頭條新聞是前美軍持槍在德州的教堂射殺無辜,造成近30人死亡;川普到韓國,頭條新聞是民主黨候選人大勝,贏得了維吉尼亞和紐澤西州長。上任近1年,根據最新民調,川普的支持率大約在3成5左右。在南韓,文總統上任半年,支持率達到72%,是歷史上的次高。

    這兩位總統的出身也大不同。文在寅的父親是從北韓逃難到南韓的難民,最早在巨濟島戰俘營當過傭工,母親則在對面釜山附近的港口賣雞蛋。文總統年幼時送過煤球,吃學校的玉米粥維生,還曾因沒有錢交學費而被學校驅趕。後來靠自己努力,考入慶熙大學法學系就讀,不過因為反對前總統朴正熙維新憲法被處以8個月有期徒刑、緩刑1年,而被開除。其後他應徵入伍後表現優異,退伍後考上律師,成為前總統盧武炫的同事。他幫助盧競選,並於盧當選後出任盧的祕書。盧卸任被司法調查時,他擔任法律顧問;盧自殺後,他負責處理後事,忠心耿耿。之後決定從政,贏得地方選舉,然後一路成為全國性人物。

    和文相比,川普可說是很幸運地在紐約州皇后區長大,小時候就讀私立中小學,包含紐約軍事學院這個住宿學校,最後在屬於長春藤聯盟的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經濟學士學位。其後他在家族傳統的房地產開發事業上展現頭角,目前其名下淨值在全球排名第544。

    然而這些歷史背景的不同,相對於二人對於世界未來走向的潛在影響,是小巫見大巫。川普的上台,代表民粹的展現,而民粹不是一個可以忽視的世界潮流。美國作家朱迪斯最近出版的《民粹大爆炸》一書,很清楚地指出,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之後,美國和歐洲都出現了中產階級本身地位式微所衍生危機感,進而對於全球化、移民政策和既有統治階層產生不滿。

    此現象的產生原因並非一時,而是累積了近30年,未來沒有跡象顯示會改變,所以這股民粹的熱潮非但不會消退,還可能會日益壯大。這個現象最大的後遺症,是中產階級對於經濟現狀不滿所造成的民粹結果,實際上無法改變造成不滿的原因,所以他們會持續失望。朱迪斯說得好,在美國的總統大選中,川普和桑德斯雖然屬於不同政黨,本質都是民粹、反現狀,二人很多方面的政策訴求如保護主義,基本上是一樣的。但不論誰上台,都很難改變經濟結構的型態,都會讓選民失望。如此一來,政權和政策都會不穩定。

    文在寅所代表的,則是另一個未來的潛在方向,就是民主的優質化。他反核,在上任後宣布暫停蔚山既有新古里兩座核能機組的興建。但是他沒有停留在這裡,他實施競選承諾推動審議民主,組成了一個471人的公論化委員會,其成員為經由隨機抽樣產生的公民所組成,而後經由和不同立場專家辯論、小組討論、大會討論等程序,由主辦單位對與會公民做民意調查。其結果在上月下旬出爐,大多數出席公民主張恢復興建。有媒體說這是對反核的文總統打臉,但文總統公開宣布尊重這個結果,而且對支持說:「我相信民主制度在人民有權討論、且接受討論結果時更加完美。我也要求那些支持我的競選承諾者尊重並接受公論化委員會的建議。」

    文總統這樣的風範,令人景仰。如果他能夠點燃民主優質化的火苗,不但韓國受惠,所有國家都會受惠。美國應當用這樣的程序來討論處理中產階級危機的方法;台灣固然如甫出版的「理想國的磚塊:當盲目民粹遇到審議民主」一書所描述,有過幾次試驗,但從來沒有認真採用過。看看韓國,看看自己,看看美國,看看全世界,實在要向文總統致上最高的敬意。

    更多內容請上連結點閱,網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1109000568-260109

    畫面來源:RTV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