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秀威出版社投稿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秀威出版社投稿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秀威出版社投稿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秀威出版社投稿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文學之路 訪問:九里安西王 本名王志榮,生長於台灣,輔仁大學生物系畢業,一九八五年到美國讀書,蒙大拿大學(University of Montana)微生物學碩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電腦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文學之路 訪問:九里安西王 本名王志榮,生長於台灣,輔仁大學生物系畢業,一九八五年到美國讀書,蒙大拿大學(University of Montana)微生物學碩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電腦科學碩士,一九八九年移居馬里蘭州迄今。工作之餘,並...

  • 秀威出版社投稿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2 04:27:13
    有 56 人按讚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文學之路

    訪問:九里安西王

    本名王志榮,生長於台灣,輔仁大學生物系畢業,一九八五年到美國讀書,蒙大拿大學(University of Montana)微生物學碩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電腦科學碩士,一九八九年移居馬里蘭州迄今。工作之餘,並自二O一三年起在《聯合報•udn》經營九里安西王部落格,也開始在臺灣多家媒體投稿。

    2019年底出版第一本書並回臺灣宣傳,回美國沒多久後全球就爆發新冠疫情,這次訪談也提到他疫情至今的生活和工作的影嚮,還有分享目前最新的動態和多篇最新的投稿。

    2019年 - 「走過零下四十度」介紹、九里安西王 專訪(秀威資訊)
    訪問影音連結:https://bit.ly/2T1xIdY

    粉絲頁: 九里安西王

    出版社: 秀威資訊
    粉絲頁: 作家生活誌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秀威出版社投稿 在 Hew Kuan Yau 丘光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26 08:43:24
    有 405 人按讚

    四年前的今天,我为声援Zunar而写了以下这一篇文章。

    509改朝换代,Zunar讽刺纳吉漫画的九条煽动官司被总检察署撤销控状,以为大马自此掀开新的一页....他今天继续用漫画斗争,到处都有地雷、陷进、埋伏,这就是开历史倒车的马来西亚。祝Zunar好运!

    ##############

    誰敢講“國王沒有穿衣”?

    文/丘光耀博士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畫連環漫畫出身的。

    我15歲出道,初中三時在漫畫人出版社兼職當漫畫助理,師從黃奕棋,製作青年漫畫。高三畢業前,我就和關德輝、林德偉、葉國強等友人創辦了漫畫工作室,19歲就出版了處女座“族魂林連玉”。隨即還編輝了“林吉祥漫畫傳”、“周恩來漫畫傳”、“陳嘉庚漫畫傳”、“馬年論馬”、“哇哇聲2020”等調侃和挖苦馬哈迪的漫畫集。

    去年我在籌辦亞洲漫畫文化館的過程中,和大馬著名的政治漫畫家祖納(Zunar)有多次深入的交流,我告訴他說,“我1990年大選就出版了諷刺老馬的漫畫書,比你在烈火莫熄時代用漫畫批老馬、挺安華還要早九年。”

    然嚴格來說,我當年的作品是政治連環圖,祖納畫的則是單格政治漫畫。我需要用很多個格子(即連環圖),請多位漫畫助理分工,做大量資料收集,先有腳本,再有分鏡,分章分節來為讀者敘述馬哈迪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宗教和司法等領域的倒行逆施。這種“說故事”的連環圖,現在西方新稱graphic novel,而我的作品內容不是杜撰虛構,屬non fiction,故政治連環圖當翻譯為political comic。

    我再精彩的政治連環圖,也不及祖納“用一個格子”來作的尖銳諷刺,他的作品是屬政治漫畫(political cartoon)。坦白說,獨裁和威權政治領袖最忌諱的是政治漫畫,而不是政治連環圖。在坊間曾出版不少內容涉及重大政治事變、個別政治人物史和大思想家生平及學說介紹的政治連環圖,如上世紀末英文出版界就有一系列描繪馬克思、列寧、毛澤東、格瓦拉、托洛斯基等給菜鳥(for beginners)的政治連環畫叢書。近期有一本引起關注的新作品,則是由日本漫畫家藤原芳秀編繪的“李光耀的故事:塑造一個國家的人”。有人亦將這類作品歸類為documentary comic book。

    不論是編繪政治連環圖或單格政治漫畫,其實繪畫技巧不及思想內容和批判立場重要。當然若能兩者兼具,則最理想不過。

    尤其政治漫畫,它一般用單格或兩格來表現,線條簡單,且多數是黑白作品,很少獨立出版,往往刊登在主流印刷媒體的言論版。在享有充分新聞自由的國家,政治漫畫家的社會地位不亞於時事評論家,其影響力甚至還讓選舉政客感到害怕。

    在自由社會,政治漫畫亦是衡量社會開放度的指標之一,它亦是制約政客的一道防腐劑,是影響社會輿論的重要工具。所謂一圖勝千言,一篇社論需要好幾分鐘來理解,但一則政治漫畫只需要幾秒就能消化。

    故此,政治人物每每都會高度關政治漫畫。據悉美國列根總統每天翻開報章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自己有否被政治漫畫家“修理”。而英國首相丘吉爾愛將諷刺他的政治漫畫收集起來,甚至將一些最尖酸的作品掛在家裡,作為自我提醒不要犯錯誤。“如果漫畫家不再惡搞我們,偉大的日子即將終結。”

    然而,在一個威權體制的國家,政治漫畫家基本是不存在的。首先,新聞自由受箝制,報章言論版自然不敢大鳴大放。編輯不僅受到惡法約束,不少還自我閹割。所以言論版編輯總是愛用“時事漫畫”來填滿版位,而時事漫畫作者,不論是館方的美術員還是外界投稿者,經常被要求不要有鮮明立場、不要為反對黨宣傳,不要“畫公仔畫出腸”,當迂迴一些,不要諷刺過火,不要讓內政部打電話來干預,最重要的是,切記要保住報館所有員工的飯碗。

    故此,馬來西亞這種威權政治體制不可能出政治漫畫家,只有“時事插畫家”,並且他們不可能享有創作自由,一般新人是按編輯提供的點子來作畫,老手則是習慣了報館的作業文化,以“不退稿”,“不重畫”,“不為難”作為下筆標準。還有一點,一家報館的政治立場,不論是鮮明的抑或隱晦的,早就預設了新人和老手的創作立場,換言之,我們不可能在星洲日報和世華媒體旗下的報章,看到一則諷刺和揭露納吉在一馬醜聞的政治漫畫。

    政治漫畫家的社會職能,是發揮寓言故事“國王的新衣”裡的小孩那種“大膽直言”的角色。然而,在大馬,所有的“小孩”都被惡法、學校、傳媒和社會賢達集體調教得很懂人情世故,“不要讓國王尷尬”,“不要蓄意搗蛋”,“不要阻人發達”。

    根據我的觀察,近年有不少不安分守己的“小孩”,嘗試在高壓的環境下尋求突破。首先,這得感謝資訊革命的新浪潮,讓他們無需全然依附在傳統的主流紙媒來發表更大膽的漫畫作品。他們可以選擇在網絡平台上吶喊“國王沒有穿衣” ,儘管此舉博得掌聲,但沒有稿費可領。再則,這類作品,如法米(Fahmi Reza)一系列的納吉小丑圖,因高調嘲笑納吉,遂引起警方的注意,導致他被逮捕檢控,可謂惡法恢恢,處處地雷。

    所以大馬的漫畫出版事業雖然蓬勃,但多數人寧願選擇創作的是連環漫畫,時事漫畫已經鳳毛麟角,政治漫畫更是敬而遠之。嚴格來說,祖納是最令人欽佩的一位大馬職業政治漫畫家,並且還是享譽國際的一支健筆。但他受到的待遇,卻是“一不三沒有”,如日前“警察總長宣布祖納不準出國”,“漫畫沒有出版社敢出”、“漫畫沒有印刷商敢承印”、“漫畫沒有書店敢出售”。

    針對國陣打壓下的“三沒有”,祖納則是見招拆招,漫畫由他自己出版,書籍沒有標明印刷廠(抵觸出版和印刷法令),作品靠網絡上售賣,據悉反應不俗。

    我作為亞洲漫畫文化館館長,在設計馬來西亞的展區時,特地預留了大約四分之一的空間,以玻璃展櫃來突出“祖納的政治漫畫專區”,包括展出他十位學生------獨立漫畫家群組(Kumpulan Kartunis Independen)的作品。亞漫館除了用四大語文介紹其藝術成就,也用一數碼電視循環播放祖納的漫畫奮鬥史視頻,以及在博物館的專賣店,公然擺賣他的一系列作品。

    逢有海外的遊客到訪,在我親自設計的導覽內容中,一定給他們介紹祖納的作品。通過他的政治漫畫來揭露大馬的政治威權實況,取得十分顯著的溝通效果,不是因為我口才佳,而是他的作品實在棒。

    海外朋友對祖納被政治迫害的連串遭遇感到驚訝。不僅出版品屢次被警察上門充公,漫畫家被扣上手銬帶回警察局扣留調查,還要面對九項煽動罪名,面對43年的牢獄風險。他的案件即將在11月22日開始審訊,精神折騰的噩夢將會接踵而至。

    來自亞洲諸國的漫畫界同行,均對祖納的遭遇感到不解,為何在大馬,畫政治漫畫居然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

    然而,國陣政府施加在祖納身上的桎梏和恥辱,統統在國際社會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國際漫畫家權利網絡”給他授予“2011年評論性漫畫勇氣獎”,他亦在2011年和2015年獲“頒赫爾曼哈米特人權監督獎”(Human Rights Watch Hellman/Hammett Award for 2011 & 2015)以及紐約保護記者協會在2015年頒發“國際新聞自由獎”給祖納。

    祖納說:“如果連我的筆都有立場,我如何能保持中立”(How can I be neutral, even my pen has a stand)。他也說,“如果你無法擊倒他,那就嘲笑他吧!”

    坦白說,我欽佩祖納的,除了他無窮無盡的幽默創意和調侃點子,一針見血的批判筆觸,更重要的是,他有不畏強權的英雄氣概,不為名利收買的藝術家風骨,以及對促進大馬民主化那股義無反顧的堅毅信念。

    在一個充滿謊言的新聞國度,一個強權即真理的荒謬世界,試問敢拿起漫畫筆和腐敗集團周旋到底的漫畫家又有多少,他才是真正的超人!

    煽動官司或許將讓他付出血淚代價,但他為我們拓寬的是敢講真話的“小孩”文化!這正正是當今馬來西亞最稀缺的道德勇氣。

  • 秀威出版社投稿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9-07 10:30:54
    有 1,230 人按讚

    這個月的待讀清單終於可以選定在博客來會員日分享,因為想收的、想讀的幾乎都已經提早得手了,感謝各出版社的用心與照顧,一字排開本本皆可以說是年度重量級讀物,再加上最近終於感受到夢寐以求的秋高氣爽,一本好書搭配一杯咖啡就是九月以來愜意無比的生活寫照,先在這邊和大家分享此次令人心滿意足的書單。
     
    九月的選書有兩本,另一本也在這排書籍之中,下個禮拜會分享,而已公佈的是黑人文學 Jesmyn Ward《#黑鳥不哭》,由吳明益老師專文推薦,這是一個家庭的困境,也是一個國家的縮影。一部愛與家庭的詩意故事,揭開美國南方被掩蓋的歷史真相。全書援引非洲的口述傳統,人鬼雜處、幽冥不分,模糊了生人與死人的區隔,語言卻詩意盎然,人物設定上更面向當代,成熟複雜、震撼人心。《黑鳥不哭》是作家潔思敏沃德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後,回到家鄉密西西比州執筆創作的小說,既刻劃了當前飽受貧窮、毒品和種族歧視而幾乎分崩離析的黑人家庭,也藉由當地一座州立監獄為背景,見證一個世紀以來美國南方黑人遭受的暴力與苦難,再度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的肯定。如今她帶著兩個孩子與整個家族在當地黑人社區生活,與繁華富庶的白人社區咫尺相望,落地生根。
     
    名列每月推薦候選書單的還有以下幾本,最能代表這個時代的爭議作家韋勒貝克《#血清素》,麥田 litterateur 書系始終是心頭好,此次推出的作品透過白人男性個人性生活的殞落隱喻西方文明的衰落,敘事者以《異鄉人》式的冷酷指出世界的荒謬,對當代歐洲的意識形態,以及資本主義所帶來的影響進行嚴苛批評,集詼諧、自嘲、政治不正確,以及存在焦慮於一書。 同時,也是繼《屈服》之後,以農民抗爭,再次與 2018 年底至 2019 年初法國發生的黃背心運動呼應,儘管許多人認為此書驚世駭俗,也有人認為此書預言了該社會運動的背景與脈絡,是一部精準的社會觀察。
     
    其次,日前已經介紹過的吉田修一出道二十年傾注全力之作《#國寶》,談的就是日本傳統藝術、重要文化資產之一的歌舞伎,兩位主角俊介與喜久雄自幼彼此扶持共同苦練,年紀輕輕便因一起演出女形而打響名號,然而當時的歌舞伎權威演員花井半二郎選擇了非血親的「部屋子」喜久雄襲名開始,造就兩人亦敵亦友的瑜亮情節,親生兒子在父親選擇了弟子繼承其名後又該何去何從?掌聲與眩光背後,是戲子風雲變幻的一生,歷經血腥、衝突、醜聞、背叛、成名、離散,道出不為人知的辛酸血淚、命運糾葛、恩怨情仇與權力鬥爭,整個故事一氣呵成,既細膩又恢宏,既柔美又熱血,既震撼又動容,從吉田修一最為擅長的人性描寫,縝密結合了文學娛樂價值與深厚豐富的文化底蘊。
     
    這個月木馬一口氣推出兩本 2019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的代表作,德文直譯的新版《守門員的焦慮》與《夢外之悲》。《#守門員的焦慮》曾由文溫德斯拍成電影,被視為當代小說的經典傑作,精準捕捉一代人的焦慮心理,故事講述布洛赫曾是名噪一時的足球守門員,轉行當工人卻再度失業,他搭上計程車前往納許市場,莫名被一名電影院的女售票員吸引,一次午夜場結束後,心血來潮尾隨她回家,沒想到女子竟也轉過身來撫摸他。隔日,他在她的公寓裡醒來,年輕女子躺在身邊。他想不起自己是否與她睡過,感覺焦慮,語言開始失真,現實也隨之模糊,壺裡的茶葉成了一隻隻的螞蟻,熱水滾沸,一團黑壓壓的東西浮了起來。他將女人勒死,犯下一椿命案,整個城市仍好端端地在等著他,但焦慮,他一度覺得自己掉出體外,所有東西都離開他們原有的位置。《#夢外之悲》談的是漢德克母親的一生,也是眾多女性的一生,1971 年,書中「我」的母親服安眠藥自殺了,儘管當天傍晚,她仍和往常一樣,到隔壁的女兒家吃晚飯。死前,她以快捷寄出了多封掛號信,並附上了遺書,其中一封給「我」的信上是這樣寫:「但繼續活著是不可能的」。書中「我」的母親即是作者漢德克的母親。身為一個經歷過納粹時期、戰爭,以及戰後經濟蕭條年代的女人,她總是設法從困境中找到平衡,只不過這一次,她自己就是困境。葬禮上,漢德克強烈地渴望書寫他母親。幾個月後,這部具自傳色彩的半虛構小說誕生了。
     
    當然還有期待多時《使女的故事》的續集《#證詞》,《使女的故事》發生十五年以後,基列共和國這個神權政體持續緊抓權力不放,但已浮現內部開始衰敗的徵象。在這個關鍵的時刻裡,三位迥然不同的女性的生命彼此交會,可能引發爆炸性的結果。其中兩名年輕女子屬於在新秩序裡成年的第一個世代,分別在邊界的兩邊成長:一是在基列境內,盡享特權的大主教女兒;一人成長於加拿大,常在電視上旁觀關於基列的恐怖新聞,並參與反基列的抗議活動。而她們的證詞當中交織著第三個聲音,是這個政權的推手之一,透過祕密的無情累積與部署來施展權力的女性。埋藏許久的祕密終於讓這三個人交會在一起,迫使她們面對自己的本心,衡量自己為了信念又願意付出多少。
     
    同樣帶有女性主義色彩的小說還有去年的暢銷小說《#消失的她們》,八月的午後,遙遠的西伯利亞邊緣一對姐妹遭到綁架,搜索行動毫無進展,然而這事件如同一陣陣漣漪逐漸波及鎮上的女人,層層掀開深埋在她們心底的黑洞。這是一幅小鎮女性的肖像畫,作者以精巧細膩的筆法,活現了這些需要被重新縫補的女人。隨著綁架事件的發展,她們各自用強烈或靜默的方式,凝視自己內心的黑洞 —— 很可能是消失了,或難以尋回的真實自我。然而,無論是面對如何不堪的過往、無法言說的恐懼與失落,她們終究找到了那奮力一擊的決心,尋得彌補生命缺塊的微光。
     
    此次掛名推薦的書也有兩本,一是已經舉辦過贈書活動的《#愛在三部曲 25 週年限量典藏版》,已絕版的書籍再次補齊了午夜遺落的一塊拼圖,靜謐深沉的藍配上黑白懷舊的影像,以更精美、雅緻與完整的模樣與我們見面。二是《第十三個故事》Diane Setterfield 的新作《#從前從前在河畔》,十九世紀的泰晤士河上游流域,是個迷信與科學共存、魔幻與現實難分的時空,某條支流岸邊,有一間「天鵝酒館」,旅人和當地的熟客每夜在其中講述精采的鄉野奇談,但在冬至的夜晚,河畔真的發生了一樁離奇怪事:一個年約四歲、身分不明的小女孩由一名身受重傷的旅人抱進酒館,原本已經溺水氣絕、全身冰冷,不久後竟在眾目睽睽下突然「復活」,消息沿河傳開,引來三組人馬趕往天鵝酒館,全都堅稱死而復生的小女孩是他們失散的親人。對書中人物而言,說故事與聽故事正是他們在瞬息萬變的複雜環境裡,理解世界、理解彼此、理解一切不可思議之事的方法。他們道出一個個故事中的故事,彷彿編成一幅華麗的織錦,貫穿情節的河流意象串起失而復得的親情、身世之謎的追尋、意外的命運機緣,曲折而牽動人心。
     
    當然不能獨漏久別重逢的《飢餓遊戲》前傳《#鳴鳥與游蛇之歌》,為了讓施惠國的公民記取戰爭教訓而舉辦的飢餓遊戲,即將迎來第十屆,不僅被抽中的貢品要以孤注一擲的決心贏得比賽,連出身都城世家的學生也將擔任導師,與他們的貢品合作,贏得比賽、獲得榮耀,以及遠大前程。18 歲的科利奧蘭納斯史諾,期待成為最有競爭力的貢品的導師,但局勢一開始就對他非常不利,被分配到的貢品是劣等中的劣等,來自施惠國最窮困的第十二區的瘦弱女孩,露西葛蕾,她是飢餓遊戲世界裡的少數族群「柯維族人」,身穿彩虹褶裙,帶著一尾蛇參加抽籤典禮,在眾人面前放蛇咬,卻也有著渾然天成的美麗嗓音。在競技場裡,眼看有一場生死決鬥,他們倆的命運完全糾纏在一起,退無可退,他開始同情他那個在劫難逃的貢品,卻也必須設法全身而退,同時衡量自身需求、遵循遊戲規則、抗拒內心欲望,無論付出何等代價都要讓他們倆活下去。
     
    而《奶與蜜》的作者 Rupi Kaur 另一本詩集《#太陽與她的花》也終於推出繁中版,揭露了悲傷、憤怒、失落、痛苦、恐懼、羞愧、快樂種種情緒,詩文情感真實而不造作,嘗試運用詩文探索「愛」的各種形式,尤其在這個混亂、焦慮的時代之中,人與人之間的愛、人們自己給自己的愛還有可能長出什麼樣貌。書中以花的意象貫串,象徵她所經歷的成長痛,從失去後的傷痕起始,迎來一連串心碎的過程,和在社群時代生活所必須面對的憂鬱與孤獨以及她對自我根源的追尋。
     
    除了《國寶》之外還有兩本日本文學值得收藏,去年的本屋大賞冠軍瀨尾麻衣子《#接棒家族》,十七歲的少女森宮優子有三個父親,兩個母親,家庭在她成長的十七年間變更了七次成員,姓氏在沒有血緣關係的父母之間進行了四次更改,但她很確定,「我是被愛著的」,探問的有如《小偷家族》,假使血緣是一場慢慢傳下去的接力賽,毫無親緣關係的棒次也能延續幸福嗎?另一方面,村上春樹《#1Q84》在不經意之中迅速迎來十周年紀念版,他表示,此為他最具企圖心的作品,同時是寫作生涯至今最直接與女性人物面對面的故事,更是一部關於現實與超現實、愛情與信仰、過去與未來的磅薄大作,劇情以雙線進行,以村上較少用的第三人稱全知觀點來說故事。現實時間是1984年,女主角青豆在健身俱樂部工作,但她另有一個神祕的身分,而熱愛寫作的補習班數學老師天吾則為了一篇小說新人獎投稿著迷不已,兩個主角雙線平行地發展,從互不相關、到發展出奇妙的戀情,從詭異的 1Q84 年回到童年的 60 年代。
     
    這份書單唯一一本眾星拱月的華文創作莫屬吳曉樂的新書《#我們沒有秘密》,未出版就已售出影視改編版權。故事敘述這鎮上的每一個人,都背負著祕密過活,范衍重一直以為他與妻子吳辛屏之間沒有祕密,但妻子一夕之間消失了。范衍重從妻子工作的地方展開調查,越是追查就越陷入重重疑雲:妻子聲稱已過世的母親突然現身,揭露吳辛屏的過往:她在小鎮上曾出過事。所有線索都指向保守小鎮的名門家庭 ── 宋家,宋家兄妹宋懷谷與宋懷萱,宋懷萱與吳辛屏是高中摯友,宋懷谷面貌俊俏、優秀,是校園風雲人物。而吳辛屏安靜又低調,她是范衍重的第二任妻子,相較於第一段婚姻,范衍重覺得與吳辛屏的婚姻讓他感到舒適與「門當戶對」,范衍重不禁想起前妻那帶著詛咒的聲音說: 跟你在一起的女人,到最後都只會被你逼瘋。最終所有的祕密,都藏在一個盒子裡打開盒子,是找到了解答?還是將每一個人推落黑暗又無法說出口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