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福德古廟解簽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福德古廟解簽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福德古廟解簽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尋蹤覓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油麻地天后廟群(下):難得一見的一連五廟】 第二所書院於1920年由東華醫院總理何世光興建,位於廟宇建築群南端,為兩進一天井結構。直至1955年,政府推行新的教育政策,建立官立小學,大量增加小學學位,東華三院就將書院改作解簽檔。於1991年起,書院停止運作,只供東華三院的職員所用。2016年,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榕樹頭可說是一個很有歷史價值的地方,也是油麻地的地標。「榕樹頭」現在是一個休憩公園,有數十棵年齡已超過百歲的參天老榕樹守護著廟街及天后廟。廟街,也是九龍一條無人不識的街道,是因這「榕樹頭天后廟」而得名。長長的鬚,便知榕樹的資歷了。該天后古廟是全九龍市區最大的天后廟。原本在1865年建成的天后廟在官涌...
福德古廟解簽 在 尋覓香港古蹟之旅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2-02 09:50:18
【油麻地天后廟群(下):難得一見的一連五廟】 第二所書院於1920年由東華醫院總理何世光興建,位於廟宇建築群南端,為兩進一天井結構。直至1955年,政府推行新的教育政策,建立官立小學,大量增加小學學位,東華三院就將書院改作解簽檔。於1991年起,書院停止運作,只供東華三院的職員所用。2016年,書...
-
福德古廟解簽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1-14 08:00:00榕樹頭可說是一個很有歷史價值的地方,也是油麻地的地標。「榕樹頭」現在是一個休憩公園,有數十棵年齡已超過百歲的參天老榕樹守護著廟街及天后廟。廟街,也是九龍一條無人不識的街道,是因這「榕樹頭天后廟」而得名。長長的鬚,便知榕樹的資歷了。該天后古廟是全九龍市區最大的天后廟。原本在1865年建成的天后廟在官涌街市附近。曾經有碑記展示,油麻地天后廟在同治九年(1870)曾經進行重修,當時記錄了三百多位捐助者名字。後來香港被甲戌風災的一次颱風吹襲,天后廟遭受嚴重破壞。到了1876年(光緒二年),天后廟才搬到榕樹頭重建,當時的捐助者更達九百人,捐助者的名字全部刻在廟外一塊石牆上,早於十多年前,Madam曾見祖父的名字刻在上面,但某次重訪,已找不到石牆了。廟門頂上的牌匾刻有「天后古廟」,並刻了「光緒丙子遷建」,說明了天后廟的背景。當時榕樹頭就在海邊,漁民出海前都會向天后祈求平安,後來經過多次的的填海工程,現在離大海亦頗遠了。廟宇內有多件歷史文物,包括門前的一對在清同治四年(1865)雕造的石獅及廟內的一口在光緒十四年(1888)鑄造的銅鐘。天后廟位於觀音廟、城隍廟、觀音樓社壇,以及昔日書院的中央位置。據說在當年重修福德祠後,因為廟外正是公眾碼頭,居民認為很適合供奉望海觀音以保水陸平安,可是由於缺乏地方再建新廟,因此便請觀音大士到福德祠內供奉,再在廟門上裝了「觀音古廟」牌匾,福德祠便變成觀音廟。以中國傳統來說,觀音的地位比土地公高,所以廟中請來觀音大士,土地公公自然要恭迎上座。現時廟內以觀音為主,旁有關帝、金花娘娘及太歲等。現時榕樹頭公園內便有兩間觀音廟,即觀音古廟和社壇觀音樓,原來當年街坊認為,位於街北面的福德祠請了觀音坐鎮,對廟北街的信眾有利,因此廟南街的信眾,又再請來一位觀音,安奉在南面的社壇之內。既然北面已有觀音古廟,南面的這一間,便用社壇觀音樓作名,以資區別。書院內原設有12個解簽擋,及後已暫停營運,至2016年獲政府環保及自然保育基金撥款約32萬港元,於2016年7月完成改裝為「祭祀習俗演進館」,並免費開放供公眾人士參觀。
福德古廟解簽 在 尋蹤覓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油麻地天后廟群(下):難得一見的一連五廟】
第二所書院於1920年由東華醫院總理何世光興建,位於廟宇建築群南端,為兩進一天井結構。直至1955年,政府推行新的教育政策,建立官立小學,大量增加小學學位,東華三院就將書院改作解簽檔。於1991年起,書院停止運作,只供東華三院的職員所用。2016年,書院變成祭祀習俗演進館,向公眾開放及介紹油麻地天后廟的變遷。廟前放了兩塊刻有「海不揚波」和「永錫安寧」的石額。於2020年7月,東華醫院在沒有改動任何建築物結構及外觀的情況下,將書院作內部翻新,提供香港及中國歷史、香港專題、宗教哲學等專題書籍及文創產品。
福德祠(觀音古廟)建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於廟宇建築群北端,原本供奉土地神,但因為當時廟前便是公共碼頭,為祈求庇佑海上平安,居民便將觀音請來供奉,並將「觀音古廟」牌匾裝於廟門上。而因觀音的地位在中國傳統上比土地神高,土地神便自然地須將主位讓出。福德祠為兩進式建築,是天后廟建築群內規模最小的一座,原有天井已被覆蓋。
公所建於1920年,即是供油蔴地五約商議地區事務的場所。在天井設置有社壇。而由於南面(廟南街)的居民有觀世音菩薩保佑,位於北方(廟北街)的居民亦再請來觀音於公所內供奉,於是油麻地天后廟的兩旁都觀音廟,廟北街的公所則稱作「社壇觀音樓」以作區分。公所為兩進式結構,南邊有一座附屬建築物, 以半圓形拱道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