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福島第一核電廠位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福島第一核電廠位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福島第一核電廠位置產品中有2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阿母的買菜之路:核電陰影下的金山小鎮(06/26/2021 獨立評論@天下雜誌) 這是穿過金山市區的中山路,跟「舊街仔」(金包里街)平行,阿母都叫它「新大路」。 右邊這家「飛燕」,是阿母常去的美容院,老闆阿燕仔一直勸她不要染髮,說常染髮對身體不好,而且年紀大了,有白頭髮也是很自然、很好看的。直到...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AUM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去福島旅行你不怕有福射嗎?」朋友都這樣問我。 「我連北韓都去了,你覺得我在乎嗎?」我笑說。 那當然是開玩笑,事實上剛收到福島縣的邀請時,我也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 以往對於福島的印象大概只停留在311核災與平日會接觸到的各種可怕的報導。話雖如此,我還是常常到日本旅行的。明明東京站到福島縣只是一個多...
福島第一核電廠位置 在 CUP 媒體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09 11:55:38
【香港九龍新界無得避?】 有外媒指台山核電廠有「即時輻射威脅」,引起公眾關注會否出現核洩漏事故。事實上,台山核電廠距離香港 130 公里,受風向及地理位置限制,港人暫時無需過度憂慮。 可是,核安全事關重大,做好最壞打算,當事故驟生,亦不會手足無措。假若出現核事故,普羅大眾究竟要如何應變?...
福島第一核電廠位置 在 風信子 | 全職旅行的日本人妻|旅遊與文化專欄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1 21:23:49
車子駛到了海邊,到了一間被海嘯沖毀的學校。頹垣敗瓦,仍呈現眼前。電線半天吊,鞋櫃與大門四散,時鐘停頓在3:40的一刻,正是地震後1小時 - 海嘯來臨之時。我們又走到浪江町內另一家學校,從大門外看到鞋櫃內仍擺滿9年前學生們的鞋子。當時大家因為趕快逃走,鞋子一直留在那處,原封不動。看到這一幕又一幕天災痕...
福島第一核電廠位置 在 aumanyick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2 23:19:55
#福島旅行團 #你不知道的福島 DAY 1 ➳立即YouTube觀看遊記 (link in BIO) 「去福島旅行你不怕有福射嗎?」朋友都這樣問我。 「我連北韓都去了,你覺得我在乎嗎?」我笑說。 那當然是開玩笑,事實上剛收到福島縣的邀請時,我也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 以往對於福島的印...
-
福島第一核電廠位置 在 AUM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3-02 17:13:02「去福島旅行你不怕有福射嗎?」朋友都這樣問我。
「我連北韓都去了,你覺得我在乎嗎?」我笑說。
那當然是開玩笑,事實上剛收到福島縣的邀請時,我也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
以往對於福島的印象大概只停留在311核災與平日會接觸到的各種可怕的報導。話雖如此,我還是常常到日本旅行的。明明東京站到福島縣只是一個多小時JR,但為何我去東京的時候一點也沒想過這種問題?
福島縣很大,大概有十三個香港那麼大。地圖上福島第一核電廠位於右側海邊,而我們造訪的城市都是內陸位置。以我們逗留兩天的會津若松市為例,與福島核電廠相距120公里,而直接受影響區域其實只是福島第一核電廠的20公里範圍。換句話說,整趟行程都是遠離核災地區。
所以假如大家以為這次 #福島旅行團 會是北韓那種極具探險性的風格,那倒要讓大家失望了,因為完全不會踏足核災範圍(原本還在想會不會是考察團,因為不同NGO或縣政府都有偶爾舉辦媒體團)。
那這次 #福島旅行團 是幹嘛?不就是一貫的日本旅行嘛:雪景、滑雪、溫泉旅館…基本上冬遊日本該有的東西,這次都有,也連同以往沒體驗過的(例如行雪山、體驗傳統工藝「蒔繪」)也一同體驗了。總之看到美麗的雪景,拍下雪花紛飛慢動作的樣子,我就滿足了,I’m a simple man。
最後最後,真的別再問我關於福島的安全問題了。你仔細想想,我踏足的地方距離核電廠那麼遠,我真的再try-hard也不會找到任何蛛絲馬跡。就算我跟大家說安全不安全,可想而知會是多麼片面。何況我能講的資訊都是從網上找得到,包括官方版本(福島的輻射劑量已與香港無異、食物安全有嚴格監控等等)、陰謀論版本(日本政府不可信、你能相信吃下去的東西沒感染嗎!!!),那諸君請自己上網查好了,放過我吧。
退一萬步想,第一,我也只是去五日四夜,我不是要到那邊生活。二,這不是一個考察團,福島縣由始至終就是安排了一個食玩買的杜如風團給我,就這麼簡單(食玩買KOL,剔)。所以從踏足成田機場開始,我就沒在想福射的問題了。更何況當你看到當地人還是在過著很正常的日子,我作為一個旅人,憑甚麼計較,憑甚麼到處尋求蛛絲馬跡?那不是在人家傷口上灑鹽嘛,這種事情我可不做呢。
「夢想成為一個真實的旅人」。
當一個真實的旅人,同理心是基本吧。*ヽ(◕ヮ◕ヽ)
▍▍▍▍▍▍▍▍▍▍▍▍▍
▏景點資訊:
➳ Daiwa Roynet Hotel郡山站前
https://www.daiwaroynet.jp/koriyamaekimae/
➳YELLOW FALL半日團
https://en.activityjapan.com/publish/plan/14434
➳裏磐梯Grandeco滑雪度假村
http://www.grandeco.com/
➳裏磐梯Grandeco東急酒店
https://www.japanican.com/hk/hotel/detail/2512015/
▍▍▍▍▍▍▍▍▍▍▍▍▍
Follow IG (@aumanyick)
緊貼更多旅遊動態✸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aumanyick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umanyick/
Instagram➲ AUMANYICK
Email Inquiry➲aumanyick@gmail.com
▍▍▍▍▍▍▍▍▍▍▍▍▍
福島第一核電廠位置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阿母的買菜之路:核電陰影下的金山小鎮(06/26/2021 獨立評論@天下雜誌)
這是穿過金山市區的中山路,跟「舊街仔」(金包里街)平行,阿母都叫它「新大路」。
右邊這家「飛燕」,是阿母常去的美容院,老闆阿燕仔一直勸她不要染髮,說常染髮對身體不好,而且年紀大了,有白頭髮也是很自然、很好看的。直到兩年前,滿80歲的阿母總算聽進去了。
左邊是我的母校金山國小,創立於1898年,現在的校舍是2009年完成改建的。念小學時,中山路這側是下操場,隔著金包里街(中正路到文化一路那段)有排椰子樹,爬上中間的大階梯才進入校門。很久以前,曾經夢見椰子樹突然全部被砍光光,我很生氣,衝進校園大聲哭喊:「怎麼可以把人家的椰子樹砍掉啦!」還好,母校改建之後椰子樹都在,上操場的兩棵大榕樹也在,只是看起來變小了。
金山國小對面是農會銀行,不識字的阿母很信任裡面的行員,存提款時都是他們幫忙寫單子的。往前走幾步的十字路口有金農超市、區公所和公共大巴小巴候車處,金山對外主要交通道路──基金、陽金和淡金公路──在此會合,是小鎮的交通樞紐。
再往前走一小段,就到了傳統市場,是北海岸農特產集中地之一,阿母一輩子都在那裡買菜,很多萬里、石門的鄉親也是。年紀大了,她的步伐越來越慢,但每次上街總是能拖回一大籃生鮮食品,有時忘了把東西留在某處,攤販老友都會代為保管,等她去拿。
以市場為中心,店家和小吃攤就分布在中山路上,有屹立不搖的,也有常更換的。2019年7月,市場斜對面開了一家寵物手作鮮食店,裝潢布置看起來很療癒,店員說,金山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最常服務喵星人,生意還不錯。
這樣一條普普通通的街道,配上五花八門的招牌,就跟台灣很多鄉鎮的主要道路一樣,䆀媠仔䆀媠。家在金山,這是阿母日常的買菜之路,也是全世界我最常走、最熟悉的一條街道。
作者:江櫻梅/金山高中退休教師
不料,今年5月台灣本土疫情嚴峻,雙北進入三級警戒後,「飛燕」就開始歇業,阿母也一個多月沒出門買菜了。看不見的病毒令人恐懼,她的日常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每天都悶悶不樂。近日我出門採買或放封時,看到路上的行人、商店的員工,人人都戴上口罩,少數也加了護目鏡,連在自家院子清洗摩托車、蹲在門口和鄰居聊天的鄉親,都把口罩戴好戴滿。盛夏6月,藍天白雲,植物茂盛,蟬鳴唧唧,路上人煙稀少,學校裡沒有學生,彷彿末世感的不安,油然而生。
那天,站在「飛燕」店門口,望著熟悉的街道,好像可以稍微體會那麼一點點福島核災災民的處境,他們或者永遠無法返鄉,或者返鄉之後要與看不見的輻射共處。
這樣一個小鎮,卻活在核電的陰影下
從這條中山路看過去的山丘,地理位置不在金山,而是萬里,緊臨著大鵬國小。翻過山那邊的古地名叫八斗仔,是1867年淡北大地震引發海嘯的重災區之一;百餘年後,政府把核二廠蓋在那裡,距離穿過金山平原的山腳斷層,只約5公里。無法想像,北海岸若發生嚴重核災,我們還能在這山海之鄉安居嗎?對大台北地區的衝擊,是台灣能承受的嗎?
核二廠的兩個反應爐先後於1981、1983年開始運轉,40年的執照使用,期限是2021年12月和2023年3月。福島核災之後,我和很多鄉親一樣,才瞭解到核電的真相,認識到核電的危險,但我們也知道國家能源發展的進程,在老舊核電廠倒數計日之時,只能祈禱它們安全下莊。
然而,一想到核二廠近幾年的紀錄:一號機發生過「爐心襯板龜裂」、「錨定螺栓嚴重毀損」和「核燃料棒破損」等事故,二號機的「發電箱避雷器」爆炸過,也曾因「中子偵測系統」調校不當引發急停,就令人不安。結果,核二廠一號機要提前停止運轉了,並不是因為聽到我們的心聲,而是由於用過燃料池貯存容量不足,反應爐內核燃料無法退出更換,不得不於今年6月下旬提前停機。
這是台電長期輕忽核廢料問題的後果。但擁核人士仍跳出來為核電護航,說在這種用電吃緊的時候,怎麼可以讓核二廠一號爐提前停機,還說要讓老舊核電廠延役、要重啟核四,甚至還要蓋新的反應爐。他們說,沒有核電就會缺電;他們還說,核電廠很安全,萬一發生嚴重意外,有「斷然處置」啊!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核電廠都是很安全的。
福島人的血淚經驗
核電廠真的很安全嗎?福島縣雙葉町的前町長井戶川克隆也曾深信不疑。東日本大地震發生那天,他剛從福島縣政府拿了申請書,想要申請再多蓋兩座反應爐,可以為家鄉爭取更多回饋金和建設。
當時,他離核電廠僅三公里,就跟金山國小、金山區公所到核二廠的距離差不多。地震引起海嘯,接著發生嚴重核災,在資訊被蒙蔽之下,他帶著町民倉皇避難,大家只帶著簡便的東西,毛小孩被留在家裡,因為以為很快就能回家。井戶川說:「後來我才知道,我們500年內都別想回到雙葉町。」
雙葉町曾是他安居樂業的所在,一定有那麼一條街道是他最常走、最熟悉的,但是,他再也無法回故鄉了。核災發生之後,他後悔自責,他心有不甘,因此,餘生想讓更多人知道核電真相。
於是,井戶川克隆接受邀請來到台北,出席「地震國告別核電日台研究會」,也曾到北海岸交流。2014年3月5日首次見面時,金山國小的郭照燕老師問他,萬一上課時發生嚴重核災,該如何進行疏散來保護小朋友?知道學校和核電廠的相對位置以及交通路線後,他搖搖頭說:「很難。預防萬一,你們現在就應該遷校。」但,學校要遷到哪裡呢?
2019年6月14日,「地震國告別核電日台研究會」舉行記者會,井戶川克隆因病無法親自來台,便透過錄影告訴大家,核電廠是個巨大的謊言結構,一方面以電力不足來恐嚇民眾,另一方面以回饋金來「餵養人類的飢餓」。他說:「福島核災絕對不是虛驚一場,我要告訴敬愛的台灣人,核災嚴重傷害了福島,核電廠破壞了整個地球。」他還說:「核災不只是破壞土地,破壞我們原本的生活方式,破壞成千上萬個家庭,破壞我們的人際關係,破壞我們的工作,破壞我們的故鄉,也破壞了每個日本人民。」
只是煮一壺水,居然要用到保管十萬年的技術
井戶川克隆所訴說的核電真相,您聽到了嗎?
新北市長侯友宜應該聽到了吧!2019年8月22日,趁著出席消防局的記者會時,他特別詢問:「如果發生核能事故,我們有沒有能力處理?」消防局長黃德清回答:「這真的非常困難。」接著,市長語重心長地說:「我們防災救災的能力到那裡?核廢料怎麼處理?如果這些問題都不能解決,加上燃料棒已經有一半運回去,重啟核四就是一個假議題!」在擁核勢力強力反撲之際,至少還有一個願意面對真相的新北市長!作為金山人,我感謝侯友宜市長。
2018年11月,在北海岸宣傳第16案擁核公投要投「不同意」時,接觸到一些立場不同的鄉親,其中有人擔心會缺電,有人顧慮回饋金或工作機會,有人覺得核災應該不會發生,還有人以為福島都沒事了。唉!如同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執行長郭慶霖所言,不只核電廠除役是個大工程,整個社會的除役也是。
其實,10年過後,福島尚未脫離核災的威脅。一袋又一袋的輻射汙土,其中很多還「暫時」放置於居民住家附近;核電廠裡1,000多個巨大的貯存槽,累計約有125萬噸輻射汙水,還在持續增加中。今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兩年後(2023年)要將這些核汙水稀釋後排入海洋,不但遭到福島漁民、日本民眾強烈反彈,也引起全球高度關注。福島縣縣民所發起的國際連署,得到24個國家的311個團體共同響應,7萬多人簽了請願書,一致反對日本政府把輻射汙水排入太平洋。
一般核電廠產生的廢水,通常不會直接與燃料芯接觸,但福島核災產生的汙水,不只含氚,還有幾十種不同的放射性物質,與正常核電廠的產物不可同日而語。日本政府聲稱,那些輻射汙水會先經過「多核種處理系統」處理,不會殘留其他放射性污染物,只會將含氚的廢水排入海洋。這是實情嗎?
我不禁想起反核先輩范正堂先生的發現。1993年7月31日,范正堂在核二廠出水口附近,首次發現大量變形的花身雞魚,「背部隆起或體側彎曲,以X光檢視骨骼型態,脊椎形狀呈現波浪狀,單彎、雙彎,甚至三彎」,看起來像是早年黃俊雄布袋戲裡的駝背怪客「秘雕」,因此命名為「秘雕魚」。
這些畸形魚大都分布在核二廠出水口一帶,那裡每天都排放出約800萬噸攝氏40度的廢熱水。很明顯地,秘雕魚與環境因子有關,究竟是水溫過高、化學物質,還是人工輻射所致?台電委託專家調查,最後以「都是水溫惹的禍」結案,並加長出水口堤防來改善水溫的影響。不過,根據原能會網站的「放射性物質排放報告」,核電廠的確會排放放射性氣體、液體,據說都遠低於法規限值,安全無虞。
而最令人擔心的,是用過的高階核廢料。至今年3月底,核二廠累計有9,492束,目前都「暫時」放在圍阻體旁的水池中,每束約10x10根燃料棒,其中有幾根是水棒,用來排水降溫(福島第一核電廠的燃料池當時共有4,546根燃料棒)。高階核廢料的永久處置需要十萬、百萬年,對台灣來說,選址、興建、保存材質與方式都是問題,而且目前全球還沒有任何一座成功啟用的高核廢場址。
福島核災發生後,日本某個小孩說:「只是煮一壺水,居然要用到保管十萬年的技術,核電實在太不經濟了!」這真是直指核心的洞見。核電既麻煩又不經濟,也違反世代正義,我們怎能讓核四重啟?
核一廠已進入漫長的除役之路,目前困難重重,核二廠也將面臨同樣的挑戰。此時此刻,祈願台灣早日戰勝新冠病毒的威脅,北海岸這兩座核電廠未來也都能順利除役。
不管立場為何,親愛的台灣人,請好好看一看我們的家鄉吧!您成長、棲居的所在,也有一條最常走的上學之路、買菜之路嗎?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11056
♡
福島第一核電廠位置 在 施志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年四月第三週 國內外大事報你知】
【一週大事關注焦點:日本首相16日赴美參加美日領袖會議/拜登宣布美撤兵阿富汗將焦點放中國/拜登15日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日本拍板通過兩年後福島核電廠廢水排入太平洋/美國參訪團訪台蔡總統接見/今年828公投民進黨執政團隊不提對案】
國外:
#日本首相16日赴美參加美日領袖會議
此次日本首相菅義偉16日前往美國會晤拜登,會談重點放在南海安全問題以及中國問題上。
#拜登宣布美撤兵阿富汗將焦點放中國
美軍將於911二十週年前全面撤離阿富汗,終止長達二十年的駐軍及戰爭,將焦點放在其他地方恐怖主義的威脅以及中國問題。
#拜登15日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
日前拜登政府因俄羅斯2020年干擾美國選舉、入侵烏克蘭等事件,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包括30家企業黑名單、驅逐10名俄羅斯官員、自6/14起,禁止美國金融機構交易以盧布計價的俄羅斯主權債券的市場。
#日本拍板通過兩年後福島核電廠廢水排入太平洋
日本政府表示福島核電廠廢水儲水槽數量逼近極限,2022年將滿載,排入海水。廢水裡含有氚及放射物質,日本政府表示會先用海水稀釋再排入海中,使廢水中氚標準降至國際標準的1/7。但綠色和平表示,核廢水會殘留放射性物質,希望日本政府持續儲存直到有更先進的過濾科技。
國內:
#美國參訪團訪台蔡總統接見
前任國務卿龐培歐卸任前廢除台美交流限制,4/9國務院頒布新對台交往準則,鼓勵雙方密切合作,4/14美參訪團來台,重申美國對台美關係的承諾,拜登上任僅三個月便派參訪團來台交流,雖然名義上是非官方的參訪,但成員包括了美國共和黨及民主黨的前外交官員,以及曾參與〈台灣關係法〉草創案的陶德(Chris Dodd)議員,傳達美方對台美關係的承諾。蔡總統表示:「台灣願與美國在內的理念相近國家,共同守護印太區域穩定和平。」參訪團同時拜訪蘇院長討論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等經貿議題。
#今年828公投民進黨執政團隊不提對案
828公投案,在野黨提出反萊豬、重啟核四、藻礁、公投綁大選公投案等提案。蔡總統則表示執政團隊不提出公投對案,乃因執政團隊有策略地在推動能源改革,增加天然氣、減少燃煤、發展綠能、非核家園是落實能源轉型的具體做法。
-
鑑於北京在南海、東海的擴張、對香港、新疆施壓力道有增無減,對台灣的逼近,尤其共軍擾台頻繁,更在南海海域上宣稱主權。今年三月初美日印澳四方領袖安全對話,強調維護印太地區安全,15日美日會談針對印太地區的台海問題,因應兩岸情勢。日本作為拜登首要邀請的對象,看出美國對中國防範以及日本重要的戰略位置。
911之後,美軍開始長達20年駐軍,每年在阿富汗軍事支出超過1兆美元,期間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權,亦維護了當地女權與建立民主政權。美軍撤離後,北約盟軍駐軍也跟進美國腳步離開阿富汗。因美國有另一威脅,須面對逐漸觸角伸進南海、日益壯大的中國及俄國問題。
美國當局認為俄國利用資訊戰干擾美國選舉及進行多次間諜活動,對此拜登寄出經濟制裁,讓軍事力量及經濟能力早已無法與美抗衡的俄國停止干預美國。值得注意的是,上個月中俄外交會晤,延長《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未來兩國不排除合作侵犯他國疆土。俄羅斯在東烏克蘭邊境駐兵,恐將引發東歐戰爭,中國持續擾台,台灣方面要留意後續發展情勢。
美訪團於上週來台,為拜登政府第一次正式訪台,會中多針對區域情勢、國際疫情、經貿合作以及雙方國內政經局勢等議題交換意見。在此之前,中國接獲美國拜訪團來台時,就先宣布15日至20 日將在南海、南澎列島附近海域進行實彈演習,極具挑釁意味,美國也敦促北京停止在軍事、外交與經濟上施壓台灣,希望中國能與台灣進行有意義的對話。然而,在中國的一中前提下,並不會放棄持續對台灣施壓,台灣唯有持續透過國際合作與自身防衛能力的強化,才有機會走出中國的威脅。
八月多項公投案,此次執政黨不提出反對案,就是不希望激化各議題間族群的對立,但如何創造有效的對話,仍然相當困難。雖然現代人吸收資訊的管道更加多元,但也更加的快速與淺薄。然而,許多議題相當複雜,並非只是單純的是非題,而是更多的選擇與取捨。執政黨思考的是如何創造全民的最大利益,也因此迎來了多方團體的壓力與反彈,面對這樣的情況,只能更公開的與全民討論凝聚共識,也希望國民能更深入了解自己所接收到的資訊,一起為台灣努力。
#AprilW3 #Eventsoftheweek
福島第一核電廠位置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311餘震看核四爭議 (02/21/2021 自由時報)
日前,福島外海發生規模七.三強震,幸而福島第一、第二核電廠均已廢爐,女川、東海第二、東通、柏崎刈羽等核電廠亦均停機中 ,並未引發核子事故。
二○一一年三一一地震引發福島核災,日本的反應爐陸續停機安檢。二○一二年六月進入零核電狀態,二○一三年九月再次進入一年十一個月的零核電狀態 。截至今年二月八日,日本已有廿四部反應爐廢爐、九部未申請再起動、七部取得設置變更許可、十一部新規制基準審查中,僅九部再起動,其中僅四部運轉中 。而二○一○年至二○一八年日本的發電結構,核電從廿五%降到六%,再生能源則由九%增加到十七%。從消長看來,「減核」反更能「養綠」。
此次地震,震央位置和深度與三一一地震接近,原因均為太平洋板塊隱沒到北美板塊底下,被認為是三一一地震的餘震。曾因強震引發核災的地方,相隔十年仍有餘震,讓人意識到核電廠選址的重要性。
核四公投理由書宣稱:核四地質區未發現活動斷層,最近的活動斷層遠在卅五公里外。實則,二○一九年九月二日中央地調所「核四廠區附近海域地質資料研討會」會議紀錄載明:F4、F5、F6、F7、F8等斷層應為活動斷層,F2不排除為活動斷層;F4、F7、F8等斷層可連為一條斷層,F2斷層不排除與F4、F7、F8等斷層連結。監察院調查報告認定:核四建廠前,已發現兩反應爐間存有「低速帶」,廠內有許多不連續剪裂結果或擾動帶;建廠期間,又發現剪裂密集帶;地基開挖時,逕以混凝土回填,顯有混淆視聽及規避審查之嫌;福島核災後,立院要求地質總體檢,調查結果,核四外海存在約九十公里的活動正斷層,攸關安全甚鉅,卻未全面深入調查及討論,核有違失 。
時間或能沖淡人類對核災的記憶,但地質結構不會遺忘發生過的地方。面對斷層帶上的核四,不能遺忘福島核災的教訓。
本文作者蔡雅瀅目前為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
完整內容請見:
自由廣場》從311餘震看核四爭議(02/21/2021 自由時報)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432428
圖片原始來源:
公佈核四海域活動斷層新事證 臺大學者:核四耐震設計遠遠不足!(09/30/2019 地球公民基金會)
https://www.cet-taiwan.org/node/3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