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福島核電廠死亡人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福島核電廠死亡人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福島核電廠死亡人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福島核電廠死亡人數產品中有4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8/25 Bloomberg新聞摘要 *中國揚言如果該國遭指責外漏新冠病毒 將對質疑者展開報復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宣布 將致贈一百萬劑輝瑞疫苗在24小時內運抵越南 *因為封鎖Delta病毒而封鎖的中國寧波港 宣布開放眉山碼頭 *日相菅義偉將緊急事態再擴大到其他八個區域 涵蓋大約70%的人口...

福島核電廠死亡人數 在 Talkthatenergy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3-14 08:57:22

【311十周年 - 你真的學到教訓了嗎?】 #台灣未來四年核電超安全 #台日友好 311的議題太多太廣泛,對於台灣政府或部分政黨以及團體特地將福島事故十週年與核四公投連結,並將311教訓窄化為核四是否重啟或核能存廢之爭,藉此散播恐懼鞏固自己的意識型態,本粉專感到不齒,呼籲唾棄這些行為。 當然,核能...

福島核電廠死亡人數 在 ?‍♀️ 懶人在旅 • 旅人在懶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1 03:53:09

. 不久前,HBO剛播完一套神劇「切爾諾貝爾」,其中的片段也令我回想起數年前我參加切爾諾貝爾導賞團時的情景。在還未去切爾諾貝爾之前,我對它的認識其實並不深,大多的印象都是從一些紀錄片和電影中所得,所以我總是覺得它是一個充滿謎團的地方。 . 切爾諾貝爾核電廠建於1970年代,位於烏克蘭基輔州小鎮普里皮...

  • 福島核電廠死亡人數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5 22:24:32
    有 1,250 人按讚

    8/25 Bloomberg新聞摘要

    <亞非中東新聞>
    *中國揚言如果該國遭指責外漏新冠病毒 將對質疑者展開報復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宣布 將致贈一百萬劑輝瑞疫苗在24小時內運抵越南

    *因為封鎖Delta病毒而封鎖的中國寧波港 宣布開放眉山碼頭

    *日相菅義偉將緊急事態再擴大到其他八個區域 涵蓋大約70%的人口

    *印度批准了以mRNA為基礎的本土疫苗近一步的試驗 初步研究該疫苗”安全、有耐受性且具免疫抗原”

    *六個月僅42%完全接種疫苗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稱香港是自由社會而不會強迫民眾施打疫苗

    *中國有意歡迎塔利班加入國際社會 放眼阿富汗價值一兆美元的礦產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電話會議 兩國將合作防止任何外部勢力干擾阿富汗

    *營運福島核電廠的東電將興建一條海底隧道 將處理過但仍有輻射線的水排放到距核電廠一公里外的海洋

    <美洲新聞>
    *平淡無奇的G7聲明 七大工業國線上峰會針對阿富汗問題根本毫無具體方案

    *G7線上峰會雖聚焦於撤退與安全問題上 但領導人也針對暫停阿富汗金援進行辯論

    *美國總統拜登力抗期限內從阿富汗撤軍的壓力 但仍積極尋求備案

    *美國通知境內難民援助組織 要為接納5萬名阿富汗難民做好準備

    *美國總統拜登收到情報單位針對新冠病毒調查的報告 起源至今並無定論

    *嬌生宣布其疫苗加強劑讓抗體的增加又快又強 支持曾經施打其一劑疫苗者增打加強針

    *美國疾管中心(CDC)一份報告 Delta變種病毒使得第一線工作人員的疫苗效力從91%降至66%

    *美國Delta病例數比峰值下降12% 但卻出現三月以來首見連續兩天死亡人數逾千

    *美國達美航空宣佈未接種疫苗的員工 每個月將徵收200美金的罰款

    *瑞士信貸美國分部原定10月18日重返辦公室 因Delta變種病毒疫情確定延後

    *高盛也公告辦公室戴口罩和要求員工接種疫苗 美國六大銀行業巨擘都擴大防疫措施

    *美國聯準會的疫情反應遭北京批評風險太大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將試圖與美國脫鉤

    <歐洲新聞>
    *德國總理梅克爾稱西方應接受阿富汗如今是塔利班當家了 德國將持續與其溝通保護人民

    *已經撤走2000名相關人士 法國從阿富汗撤離的行動最快本週末結束

    *北約派遣團隊至立陶宛 處理受到白俄羅斯政府幫助而出現的非法移民潮

    *大選將至 從晶片到紙類全部都短缺威脅著德國的經濟復甦

    *歐洲風險最大的垃圾債券 成為2021年表現最好的資產

    *瑞典因儲存核廢料的空間不足恐面臨停電 核電營運商稱再不做出決定恐在啟
    用才三年的此時暫停核電廠

    *英國第二大航空樞紐需求上升 倫敦蓋特威機場恢復緊急跑道的開發計畫

    *俄羅斯天然氣公司請求迴避歐盟規範的訴願遭德國法院駁回 北溪二號的營運可能延誤

  • 福島核電廠死亡人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07 08:30:56
    有 440 人按讚

    2021年7月號印刻文學

    《那些金色時刻》胡晴舫

    大概因為太常搬家的緣故,我時常揣摩死亡的意思,並不是指人死了之後所進入的永恆黑暗,而是一個人離開之後的世界,應該就像一間搬空了的公寓,很快又有新住戶入駐,之前那個人生活過的痕跡完全抹去,無所殘留,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我也常想,為了避免發生日本電影《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的情形,最好自己動手,先把不想被其他人看見的東西早點清乾淨,千萬不要留下什麼令人作嘔的日記或任何會惹來奇異眼光的惡趣味物品。每回收執行李時,我都在想像自己的死亡,從別人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身後,只覺得驚悚,便有急迫感想要事先處理我這個人用一生累積而成的物品。真的是什麼都帶不走啊。在別人眼中恐怕皆是垃圾吧。連回憶我也很少認真去整理,沒有後代的人不會去規劃要留下什麼遺產,因為無人在意。

    全球疫情發生,突然就不用搬家了,新聞每天報導著各地的確診數字和死亡人數,我腦海裡卻出現一間又一間公寓,不是淨空了的那種,而是內裝舒適,細節講究,裡面裝滿了照片、碗盤、內褲和球鞋,還有盆栽,代表了主人對生活的想像。什麼都不捨得丟,任何想要收藏的心思無非是一種對美好生命的眷戀吧。那些我因為不想變成「令人討厭的松子」而趕緊扔棄的累贅物品,突然變成過去鬼魂似的東西,從心底慢慢浮現。

    也開始時常夢到當時在東京的生活。表參道底,青山道口,有一間麵包店叫「安德森」,每天我去那裡買日常需要的麵包。店家每日開門,假日也罕見休息,推門進去,香氣四溢,架上擺滿各種形狀的麵包糕點,口味各一,閉眼隨便挑,都不會錯。之後,沿著根津美術館長長白牆,提著各色新鮮蔬果,慢慢走回家。東京的晴空總是很高,空蕩蕩,一片乾淨。我買麵包時買得那麼漫不經心,好像春天該有櫻花、夏天該有菖蒲、秋天該有紅葉、冬天該有皓雪一樣天經地義,邊走邊皺眉頭,以為自己在思考(但我現在想不起、因此肯定根本不重要)什麼關鍵的人生命題,我真正未曾好好深思的是這幅簡單的生活畫面,背後該有多大的集體心力才有那樣美好如童話的街角麵包店,散發暈黃燈光,折射出溫潤的麵包光澤,讓一個普通不起眼的平凡人不須特別擎香向上天祈求,就能安安穩穩地隨時有美味麵包可食。也該有多大的幸運,世局如此靜好,麵包店能夠天天按時營業,扭開水龍頭就有熱水、開窗就有綠蔭鳥鳴,不愁沒咖啡喝,電鍋有香噴噴的白米,生活平穩如在鐵軌上行駛,悄悄不受打擾——像是瘟疫。

    我搬離東京那麼久,安德森也已經關門了。這些年之後,這間麵包店突然回到夢裡,推門進去的手感仍記憶猶新,麵包出爐的芳香盈鼻,一時不知那是何時的事。帕慕克小說《純真博物館》的第一句話,「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而我卻不知道。如果知道,我能夠守護這份幸福嗎?一切會變得完全不同嗎?是的,如果知道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我絕不會錯失那份幸福的。在那無與倫比的金色時刻裡,我被包圍在一種深切的安寧裡,也許僅僅持續了短短幾秒,但我卻年復一年感受著那份幸福。」

    帕慕克描述的是愛情。對我來說,那間麵包店成了金黃色幸福的意象。當時仍算年輕的自己,雖無恆產但生活無憂,住在美麗豐饒的街道,周圍大部分人皆溫和有禮,就算我言行不當了,都願意包容我的失禮,那時候最大的煩惱似乎就是自己這個人如何安身立命而已。當然是回不去了。時空已逝,店家已換,這個人恐怕也變了不少,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更是事態凌厲地,一下子阻隔了所有時空的延續、交換、流動,再無任何可能回去行走原來那條街,收集過去的足跡。

    當瘟疫變成一種日常,那間麵包店卻回到我的夢裡,顯得如此不真切,不像是這輩子發生過的事,不是如隔三秋,而是恍如隔世了。我已不相信自己曾經擁有那般金光閃閃的日子。夢中滑過時,好像在看串流平台上的韓劇,有種作戲的不真實,不屬於現實,更不屬於自己。

    如果當時很快便覺悟,如此幸福不但有盡頭,不會再現,甚至連舊地重訪都不可能,當時的我會不會過得不同?我會不會一樣很快將之藏在回憶的深處,很少向別人提起?日子的盡頭是死亡,人類因為死亡的逼視,才會去思考生命的意義。

    住在東京時碰上日本觀測史上最大地震,隔日福島核電廠傳出災情,周圍空氣頓時顯得可疑,本來用以維繫生命、最自然不過的呼吸變成幾近自殺的行為,家中門窗緊閉,戶外不宜久留,出門一律長袖長褲,戴上口罩,速去速回,商家架上貨品一下子淨空,因為災情,補貨變得困難,礦泉水、衛生紙等民生用品限購每人一日一件,那時候的心情就是每天怎麼驅吉避兇地活著,如何取得可靠的水源、上哪裡買到必要的民生用品,但究竟要怎麼呼吸到新鮮空氣,避免與死亡正面衝突,內心其實一點把握也沒有,只能多方收集資訊,觀察周圍的其他人怎麼做,當時心裡默默猜想,可能所謂的戰時生活就是這樣子,物資吃緊,個體的命運與集體綁在一起,人只能想著如何維持吃喝等基本生命功能,努力保持心情平靜,無法做任何長遠的打算。

    當自己屬於捲入重大歷史事件的無名大眾行列,特別會明白自己與一棵樹、小狗、石頭沒什麼差別,我們存在於宇宙的方式是一樣的——思於此,寫作這件事其實也難免顯得有氣無力。

    就某個層面來說,此時全球爆發疫情也是大自然的反撲。人類在地球上建造了一個強大的物質帝國,肆意掠奪資源,強力架構起一套豐饒便利的生活方式,人類一代代出生,不僅要健康長壽,且拒絕老去,那些日常慾念無時無刻不在製造億萬頓的塑料、萬年不滅的核廢料,城市面積不斷擴充,無用產品被當作資本燃料不斷被製造出來、淘汰、變成無法回收的垃圾,污染整個地球生態,對生命的貪歡已是當代人類的至高生命原則。因為有死亡的逼視,才明白生命的有限,如何珍惜並善用生命,但,在新世紀,生命的盡頭卻成了慾望的藉口。人類花費多少資源在維持自己的青春肉體,只為了活下來,但活著是為了什麼,似乎已經無人追問。

    全球疫情令我駐在台北,兒時的城。生活重點在維持基本生活功能這件事,吃飯、喝水、睡覺,小心呼吸,讓自己活著。我忖度,是不是斷髮出家也就這麼回事,斷了一切浮誇的念頭,所有超乎生命基本需求的企圖心都散去吧,讓原本就簡單的生活更簡單,明白自己形而下的限制之後重新尋找形而上的自由。回到了台北,回到自己的童年,又開始閱讀厚厚的章回小說,加上新科技時代的網路武俠小說,熬夜慢慢翻閱,任自己墮入另一個時空。我從小熟悉這樣的心境,如何從一副瘦弱無趣的軀體飛脫出去,體驗現實生活裡永遠不可能經歷的時空,都說人類的想像力其實是旅行的最佳方式,翻一頁書,人已全身黑色勁裝上了明朝宮殿的琉璃屋瓦,像名功力高強的俠客,往下窺視腹黑的宮廷政治,滑一次手機,又進入了豪門名族政治,愛恨情仇糾纏不清。瘟疫並不是新時代的發明,而是一種歷史的永恆回歸,就像做完李白大夢,終究回到童年的起點,靜靜過起古典的生活。

    然而,時空就算會重疊、交換,平行或跳躍,回歸並不是回到真正的原點,時間畢竟是線性前進。居家隔離、全球邊界關閉,時間彷彿靜止,地球仍然繼續公轉,四季自然仍循序替換,只有人類社會被迫留在原地,所有想要延長生命的人類依然持續衰老中。生命終止之前,人,要做些什麼呢?除了享受優渥的物質條件,拼了命打肉毒桿菌、換掉失效的器官,活著,所以能過日子;一直過日子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

    因為近乎僧侶的生活,生命的核心反而如黑色礦石顯露出來。整理自己的心緒時,東京街角麵包坊就突然夜裏來到夢中。活著不只是享受生命的美好事物,更應該是為了創造真心相信的價值吧,而生活之所以必需趨于簡單,也是為了集中所有的心力,去做最重要的事情吧。若是明白了那是幸福的時刻,除了當下的珍惜,也應該學會怎麼去守護,縱使世上很多事情都不在個人能力範圍內。

    台北這個童年的時空,使我憶起當初那份對未知的嚮往,不需要高科技、僅憑已身的幻想力,便打開宇宙無數個時空,那時候從文學認知的世界雖然看起來危險,詭譎而複雜,卻不標榜污穢,也不崇尚卑劣,仍有大是大非,追求真理的企圖、以及彰顯正義的決心還是可以寫到文章裡,每個人都要獨自面對自己的心魔,因為活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要找到衷心相信的事情才可以繼續。

    原點,指的是心的純淨吧。

    搬空了的公寓也可以說是宇宙開了另一扇門。世界終究會重新開機。

  • 福島核電廠死亡人數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13 19:19:22
    有 130 人按讚

    【311十周年 - 你真的學到教訓了嗎?】
    #台灣未來四年核電超安全 #台日友好
    311的議題太多太廣泛,對於台灣政府或部分政黨以及團體特地將福島事故十週年與核四公投連結,並將311教訓窄化為核四是否重啟或核能存廢之爭,藉此散播恐懼鞏固自己的意識型態,本粉專感到不齒,呼籲唾棄這些行為。

    當然,核能或輻射議題的討論在紀念日中無法避免。遺憾的是,我政府似乎忘記島上仍有四部運轉中的機組,距離他的2025非核家園至少還有四年之久,既然你不敢即刻停下核電機組,那能否清楚告訴國人,若我國發生了大地震,大海嘯,以致核電廠爐心熔毀時,我們應該有何做為?

    ❓核電廠周圍是否可能發生大地震
    ❓該大地震是否有辦法引起巨大海嘯
    ❓海嘯是否會讓我核電廠防護全面失靈
    ❓原能會與政府能否確保災時溝通順暢
    ❓民眾疏散時能否避免多餘傷亡
    ❓當前政府或台電能否善後賠償與咎責
    ❓我國農業如何應對風評被害

    我偉大英明蔡英文總統大概無法回答上述問題,無法的原因並非台電或我國核電廠從未準備,而是一討論或回答了,大概也就不知道為何廢除核電廠… 很不巧的,過去幾年代替政府回答或討論上述問題的人,大概都是擁核人士吧。就算台灣核電廠都關了,但中國沿海核電廠與台灣中部最近更不到200公里,依當今政府提防中國的態度,過去幾年下來,當局又何曾討論對岸核安危機時我國的因應作為?

    上面的問題就交由大家去找答案或下面討論了,一起來思考咩,部分題目也可以找找本粉專過去發文或下述期刊文字。

    而這邊要帶出幾個國際科學期刊/媒體對於福島事故十週年的討論。

    ▊Science

    簡介福島第一核電廠除役狀況尚須30年完結,目前仍在熔毀燃料移除階段,而循環處理水的棄置空間也將滿,需排放處理。
    https://reurl.cc/qmGQxD

    以內科醫坪倉正治深入社區進行輻射危害溝通故事出發,帶出福島縣民撤離家鄉的行為遠高於在地輻射劑量所帶來的危害(已經有許多建議核災不需撤離的研究與政策),並提醒我們當地醫療社區中心資源的匱乏... 還有有個女人本來很不相信他的研究,最後嫁給了她,一待在福島就是十年。
    https://reurl.cc/NXYz7Q

    ▊Nature
    核事故風險與市場機制,使核電比例逐漸縮減,靠其達成減碳目標諸多挑戰待克服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0615-w

    因為1960年代的風險概念與今日不同,使核電廠在規劃建置時選擇說服或教育民眾,而非帶領民眾一同參與。若核電要在碳中和的世界有所貢獻,更多元化的民眾參與及溝通勢在必行。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0580-4

    ▊哈佛甘迺迪學院- 原子管制計畫
    共計十多篇文章 https://reurl.cc/R6YKzZ ,內容涵蓋東電體系檢討、國際核能互助、災時資訊傳播以及核安文化探索等等。共提出四點主要想法:
    1.首先,核事故的影響不應只是量化如每度電的死亡人數或輻射劑量多寡,也須更細緻討論人們生活境遇和家園改變等質變(當然這兩者要取得平衡)。
    2.核能安全有許多無形和無法量化的層面。包含組織文化,領導力,學習力(以便我們可以記住過去的失敗)與前瞻性(以便我們可以預期意外的情況)。我們不僅要考慮技術故障,還要考慮組織,機構和人為的故障,並研究它們之間如何相互影響。
    3.資訊共享與統一指令的傳遞速度需取得平衡,同時還要開發和維護針對特定國家的核安保障模式。
    4.全球的核電體系是命運共同體,任何一處的核事故就是他處的事故。我們除了斷言,由於技術或機構設計的差異,事故不會再發生外,更須互相學習教訓並為未來的災難做好準備。(這也是為何所有核電廠都須針對他處核電廠事故提繳改善報告的原因)

    核能的使用確實有它的問題在,但本期經濟學人的標題我很喜歡,核電必須得到良好的監管,而不是放棄,它是抗擊氣候變遷的重要武器( Nuclear power must be well regulated, not ditched
    It is an essential weapon in the fight against climate change)。

    福島事故十周年對於當地人或日本或台灣的啟示應該比窄化成核四公投還要多更多。而最近很紅的台日友好方面,我國在2013年亦與日本簽屬了《臺日核能管制資訊交流備忘錄》,日本亦來台灣龍門電廠取經斷然處置措施,提升該國核能防護,當我2019年福島行中,日本核工界其實對台灣讚譽有加的,未來我們也應該在原子能的合作上有更多交流才是,台灣可以輸出我國驕傲的核安文化,日本目前多部機組封存中的經驗可以供我學習,而也可以從他們的福島經驗學到更多除役或核能輻射溝通的技巧。

    最後,還是要說福島的食品是很不錯的,唯一的風險就是會不小心吃太多讓你發胖,但我國政府若持續煽動民眾對核能(輻射)的恐懼,最後也只會在開放五縣市食品議題上吃鱉而已(有種就再搞一次偷襲阿)。但願福島以及東北越來越好,春天的櫻花能燦爛盛開,月底聖火傳遞也將在福島開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