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禍不單行下一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禍不單行下一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禍不單行下一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禍不單行下一句產品中有3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DJ JoJo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親親摸寧星期二給自己一個閱讀的機會 這故事是電影「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其中一篇故事,六段各自荒誕與偏執的故事集結而成。阿啾讀完認真也這麼覺得,當然人難免有情緒,不過我也努力不讓情緒影響我,又或者是有意識地遠離或逃開那些會傷害我的情緒。這禮拜就去找這部電影來瞧瞧吧:)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土瓜灣的破落唐樓,藏着一所老店。抬起頭,只見門口的金字招牌,筆鋒老派,店內還留有一對龍蝦,蝦眼亮起紅燈,宛如畫龍點睛,彷彿透露着昔日的威水史。垂頭時,乍見褪色的紙皮石,配上放滿麵餅的玻璃櫃。格局是前鋪後工場,偶爾傳來壓麵機的鏗鏘響聲。但耳朵始終不及鼻子靈敏,清幽的蝦子麵香,縈繞土瓜灣半世紀。 店名...

禍不單行下一句 在 俞木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9:54:53

#臭手雖遲但到 #誰能比我手更臭 #這是一段愛與鐵齒的故事  阿彌陀佛!神啊!我只是想要轉到拉普拉斯有這麼難嗎?  之前看到拉普拉斯的環保扭蛋時,我真的超級想要的,但是它的價錢真的被炒的很高,我實在買不下去,原本想說放棄,誰知道被我在路上遇到!  4/20我發了一篇「禍不單行」的文,...

禍不單行下一句 在 文科太太的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20:25:12

: 昨夜雨疏風驟,淺眠不敵雨聲。 很久沒下雨了,近日在住家附近的公園散步,明顯見到人工湖底的淤泥裸露,原本可以假裝優雅在湖面划水的鴨兒們現在只能啪搭啪搭踏著鴨掌在淤泥中撿拾食物。 謝謝老天的準時,在驚蟄時節降下大雨,不然水庫也即將乾涸,留下正為新冠疫情需要常洗手的世人。 昨天談到本人身體微恙u...

禍不單行下一句 在 Iker伊卡_ 黎俊彥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0 06:04:44

【長文慎入】我一直唔太信咩「吸引力法則」,覺得遇到好人好事純粹只係因果關係,係自己嘅選擇同邊啲人做朋友,你係Nancy嘅就自然會想同返啲Nancy做朋友,完全係自己嘅選擇。相反,等同「衰開有條路」,「禍不單行」係同一道理,分別只係在於人嘅心態,一個"想"正面,一個就負面。某程度上「吸引力法則」係喺呢...

  • 禍不單行下一句 在 DJ JoJo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4 08:27:51
    有 621 人按讚

    #親親摸寧星期二給自己一個閱讀的機會

    這故事是電影「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其中一篇故事,六段各自荒誕與偏執的故事集結而成。阿啾讀完認真也這麼覺得,當然人難免有情緒,不過我也努力不讓情緒影響我,又或者是有意識地遠離或逃開那些會傷害我的情緒。這禮拜就去找這部電影來瞧瞧吧:)
    ——————————————
    有一個爆破工程師,他工作很認真,這天是孩子的生日,晚上下班後開車回家,路過一個禮品店,他想給孩子買個禮物。

    因為附近停車位滿了,他就把車停在了路口的禁停區,等買完禮物出來後,發現自己的車被拖走了,他考慮著是先回家給孩子過生日呢?還是先去把車要回來?

    最後,這位工程師決定先去把車取回來,到了拖車公司,他和拖車業者理論了很久,最後車沒取到,只能第二天再取。

    等他回到家,孩子已經睡著了,錯過了孩子的生日,被妻子指責了幾句,他的情緒有點崩潰。

    第二天跑到拖車公司就把玻璃給砸了,砸了以後又是一番爭吵,隨後被拘留了幾天。

    因為這件事呢,他的公司決定把他開除,原因是他的情緒管理很差,擔心在以後的工作中出現類似問題。

    丟了工作,禍不單行,老婆也因為他沒有了工作,覺得日子過不下去了,和他離婚了。

    這個時候這個爆破工程師情緒徹底崩潰了,隨後他策劃了一起爆炸,把這個拖車公司給炸了,把自己也送進了監獄。

    看到這裡你們覺得是什麼控制了他的命運呢?

    對!其實就是他的情緒,如果他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結果不至於這樣,在易經中有這麼一句話「吉凶以情牽」。

    你的命運是吉祥的還是凶險的,很多時候都跟你的情緒管理密不可分,所以說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命運。

    選自網路文章:https://ibook.idv.tw/enews/enews1621-1650/enews1636.html

  • 禍不單行下一句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19 18:10:23
    有 4,665 人按讚

    Monday Blue結束💙🤍🖤
    下班滑手機順便補充一點國際新聞吧👌🏻 對了,明天是4月20號,對我來說這是很棒的一天,是我爸媽的結婚紀念日🤣有了爸媽才有我的存在,所以謝謝420✨

    以下是今日(4/19)國際新聞統整:
    📍印度疫情超車巴西,成為全球第二嚴重國家,18號單日新增28萬人確診,醫療體系崩潰,禍不單行,印度發現的變種病毒竟然產生「雙突變」,已傳入英格蘭、蘇格蘭及南韓。

    📍虛擬貨幣交易所上周在那斯達克上市,掀起加密貨幣狂熱,但是熱度消退、一片慘綠,全球加密貨幣總市值在24小時內蒸發約3100億美元,超過47萬人遭強制平倉、斷頭出場,不過周一已經全面反彈。

    📍2014年捷克軍火庫遭炸毀,捷克近日控訴俄羅斯是背後主使,因此驅逐18名俄國外交人員,俄羅斯反擊,驅逐20名捷克外交官。法國總統馬克宏呼籲世界強國應對俄羅斯劃下清楚紅線,越線時予以制裁。

    📍埃及北部發生列車出軌意外,共八節車廂出軌,造成11人死亡、98人受傷。目前尚未得知事故原因,但這已經是埃及近一個月以來,第二起嚴重的火車事故。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遭五枚火箭襲擊,造成多人受傷,這已經是七天內第二度發生攻擊事件,上週有武裝份子在熱鬧的二手市集引爆炸彈,造成5人死亡、21人受傷。

    📍緬甸軍事政變以來,已有737人遭軍警射殺,超過三千人遭到拘押。身在當地報導的日本記者被當局帶走、押上警車,目前下落不明,日本大使館正嘗試找出他的下落。

    📍日本首相菅義偉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會談,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強調台海和平安定。台灣因此登上日本四大報紙頭版,包括讀賣新聞、產經新聞、朝日新聞及每日新聞。日本學者評論,頭版都被「台灣」占據,簡直前所未見。

    ✨✨
    從決定做國際新聞懶人包的那天起
    每天都花很多時間在統整與編輯
    也為了讓大家方便閱讀
    在Instagram的限時動態
    放上圖文好讀版
    的確也花了不少時間與精力製作
    不過迴響超越想像的熱烈
    我真的非常非常被鼓舞到
    所以也決定要繼續做下去
    前些日子 陳雅琳主播
    雅琳姐跟我說了一句話:
    「新聞人的理想,任重而道遠」
    這句話在我心裡真的縈繞許久
    期盼自己越來越專業
    也感謝大家願意閱讀與收看更多深度訊息

    #謝謝大家 #謝謝所有前輩 #國際新聞

  • 禍不單行下一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23 17:04:09
    有 142 人按讚

    20210223 黃偉民易經講堂

    政府強推「安心出行」後,又做大龍鳳,氹你打北京科興疫苗,世衛未認可的疫苗。

    這幾年,在香港生活的,都感受到政府的心術不正,她強力推行的政策,都一定有問題。

    全方位的摧毀香港,說了四十年的「港人治港」,原來不見了,現在突然說:「愛國者治港」。

    港人,是一個法律名詞,有清晰定義;愛國者?你說是便是,不是便不是。

    吃飯飲茶,出入郵局圖書館,都要掃一下「安心出行」,你知點玩死那些沒有智能手機的老人家嗎?

    填張表格,寫下電話,職員在你面前打一遍,你手上電話響起才放行。對老人家來說,是怎樣一度難關。

    一群沒有生活的官僚,制訂政策,沒有考慮弱勢社群。“鰥寡孤獨癈疾者,皆有所養。”這不是空談,也應是一種社會意識。政府既然撥款十億,給打疫苗死亡的香港人,為什麼不撥十億買「紅米」給長者裝「安心出行」?

    今日在香港生活,都苦不堪言。一波又一波的立心不良政策,要想如何見招拆招;百業蕭條又要艱難生活;家有年幼子女的又要決定去留;鐵飯碗的公僕老師都患上抑鬱病……

    《法華經》說: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香港最跟貼時局的神靈——沙田車公,在年初二說,香港的處境,在積薪厝火,大禍一觸即發了。

    香港之火在燃燒,我們都是火宅之人。

    人在苦難時,都希望有一位神佛,在形而上的世界,觀照我們,賞善罰惡,了結因緣。

    佛有大神通,但有些事情,都無能為力。

    一、 因果不可改。

    自因自果,自業自報。神佛改不了,風水算命都改不了。

    二、 智慧不可賜。

    我們心中自有天智,開啟只能靠自心的磨練,沒有外力可以幫忙。我執我相,只能自己打破。習坎卦福無重至,禍不單行,但它的互卦,包含的,竟是山雷頤卦。人間苦難從來最補!

    三、 真法不可說。

    世間文字言語,說不清宇宙真相,只能靠自身來實修實證。如來的成佛經驗是他的經驗,你只能靠自己的方法成佛。

    四、 無緣不能度。

    無緣聽不進真言。緣要有因的呼應。種子是因,其他條件是緣。先有種子,陽光雨露才發生作用,才能開花結果。

    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
    佛法無邊,難度無緣之人。

    面對苦難,日本人想到的是《論語》。

    武肺疫情鎖國,十年經營的東京奧運寸步難行。今年,NHK的《大河劇》,歷史如長河,一年一度的大河劇,說的是澀澤榮一的故事。

    澀澤榮一,被日本尊稱為「日本資本主義之父」(1840~1931)。

    他的一生理念:
    讓《論語》和算盤,融為一體。

    他一生創辦了五百家企業,包括日本第一家銀行。

    他的事業奇蹟,基於他的信念,道德和經濟合一論。

    以《論語》為基礎講道德,用算盤為象徵講經濟,兩者融為一體,是必須。

    澀澤的理論,道德分積極性和消極性兩大方向。

    不做不應該做的事,是消極的道德;
    做應該做的事,是積極的道德。

    對經濟來說,賺錢,背後要有消極的道德,不能賺不應該的錢;
    對積極的道德來說,做應該要做的事,又需要有經濟實力的支持。

    因此,道德與經郊,互為表裡。用《周易》的用語,就是兩卦相綜,互為一體。

    他認為,對商人來說,信用才是根本。

    做生意沒有誠信,可以賺錢一時,但絕對不能持續。

    澀澤的依據,是《論語》的: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一個人,只有以他人利益為第一考慮,自己最終才能獲得持續不斷的利益。

    他用成功的商業利潤,來支持他的積極道德。

    《論語》說的,博施濟眾。

    孔子說:何事於仁?必也聖乎?

    這是他一生的追求。
    (追求公益,富民社會,不單靠政府,也是商界責任。)

    可以預期,日本會掀起另一波《論語》熱。這是日本人,能站在世界任何角落,都受人尊重的原因。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寶,任何一個日本人都知道。

    我們愛遊日本,無論她的建築、用具、藝術、禮儀、社會信念,都根源於中國傳統文化,和價值觀,這才令人感動。

    《論語》泰伯篇第八章: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孔子說:
    詩,是人性最真的表現。

    讀詩,可以鼓舞人的意志,感應我們好善惡惡的天性,對性情的培養,道德的陶冶,人格的完成都有幫助。

    立於禮,立是確立,確立一套合乎當時社會的正確價值觀上。人人都遵守的規矩禮儀。

    成於樂,曲終謂之成。

    不管什麼曲子,總有曲終人散的時候。人生的修養,像音樂的調和,推到巔峰,代表美好的結束。

    終的表現,也就是我們的離台身影。

    成的相反,就是敗。

    曲終就要成。

    孟子盛讚孔子:(《孟子.萬章篇下》)
    孔子,聖之時者也。
    孔子之謂集大成。
    集大成者,金聲而玉振也。
    金聲者也,始條理也。
    玉振者也,終條理也。

    孔子,是聖人中,最合時宜的了。
    是諸聖中集大成者。
    金聲,是叩鐘,象徵開始。
    玉振,是擊磬,象徵結束。

    有好的開始,也有好的結束。

    無論思想,事業的境界,可以用金聲玉振和集大成來比擬,所以,孔子是「大成至聖先師」。

    人生在世,就好似一篇樂章的跌宕起伏,既使我們的人世,錯綜複雜的變化,但其中,有一定的規律。

    所以,一個完整的教育人格,必先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人格圓滿成熟,應像音樂的邏輯教化,有好的開始,也有好的結束。

    一曲終了,讓人有餘音繞樑,回味無窮的境界。

    《尚書.舜典》中,形容太平盛世,歌舞昇平的象是這些的:
    八音克諧,無相奪倫;
    神人以和,百獸率舞。

    八音,各種樂器;克諧,奏出和諧的樂章。

    一個完美的社會,雖然有各種不同的聲音,但就像一個樂團一樣,無相奪倫,不會只准我發聲,不准你發聲。不同樂器,協調出動人的音樂。

    神和人都可以和諧共處;百獸率舞,群獸跳起舞來,比喻天下昇平。這就是政治教化,如音樂般,行雲流水的集體行動。

    北京政府宣布重大國策,2025年前,要全面復興傳統文化。將會透過宣傳、教育來彰顯中華文化。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創黨一百周年。這一百年來,中共那些言行,是屬於中華文化的?

    他們只熱愛在文字上和你糾纏。

    在伏羲氏仰觀天象,畫卦,掛在眼前的象的統稱,中國文字還未成形。

    所以,我們的祖先,立象畫意,通過立象,將遠古的智慧意念,傳給後世。

    未有文字,先有意象。

    到五千年前文字成型,才轉化為言。

    老子在《道德經》開篇就說: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用有局限的文字,訴說無盡限的真理,已非原貌。但不管道是不是可道,還是要說說看;名稱是否準確可名的,但也即管用某一名稱來說明。不然如何界定世間萬事萬物?

    佛祖拈花不語,傳下禪宗一脈,說不立文字,但傳法,仍要借助《金剛經》、《六祖壇經》。

    《繫傳》說:
    聖人立象以盡意,
    設卦以盡情偽,
    繫辭焉以盡其言。
    變而通之以盡利,
    鼓之舞之以盡神。

    在未有文字發明前,我們的祖先,通過靈活,微妙的象,表達那抽象的意。

    沒有文字,說話也不能表達清楚。然後發明一個表達方法,設卦以盡情偽。

    卦,不是自然有的。是人發明來表達自然法則的。它能詳細表達人性社會的情偽,即真假,虛實。透過卦,這個照妖鏡,把人把事的實情假象顯現出來。

    繫辭焉以盡其言,最後,卦辭、爻辭、十翼的文字出來了。

    先立象,然後設卦,最後文字。

    先從意,到象,到言,即文字,一層一層過來。

    這就是《周易》的創作過程。

    我們今日讀《周易》,讀的是文字,言,也就是卦辭爻辭和十翼的內容。

    從「言」去追溯「象」;
    再從「象」去掌握「意」。

    魏晉時的易學宗師王弼,提醒我們,得「意」就可以忘「象」,得「象」便要忘「言」。

    人讀《易》讀不透,就因為被「言」,文字縛死,糾纏於文字字句之間,忘卻本意。

    言、象、意,要得「意」忘象忘言。那些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超越文字,才能掌握言外之象。

    象,只是中間工具,得象要忘象,才能得意,這個最終目的。

    最後,還要「盡其言」,要懂得運用,有實際行動。

    學了《易經》,不能拿出來用,有什麼意義呢?

    變以通之以盡利,要變要通,目的是盡利,要有利於社會,利於天下。

    再發揚光大,鼓之舞之以盡神,將那神妙莫測的規律找出來。

    《莊子》說:
    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
    蹄者所以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在意,得意而忘言。

    莊子說,用什麼工具捕魚,不重要,因為重點在魚不在筌,得魚要忘筌,魚籮魚網無關重要的。

  • 禍不單行下一句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2-08 18:00:05

    土瓜灣的破落唐樓,藏着一所老店。抬起頭,只見門口的金字招牌,筆鋒老派,店內還留有一對龍蝦,蝦眼亮起紅燈,宛如畫龍點睛,彷彿透露着昔日的威水史。垂頭時,乍見褪色的紙皮石,配上放滿麵餅的玻璃櫃。格局是前鋪後工場,偶爾傳來壓麵機的鏗鏘響聲。但耳朵始終不及鼻子靈敏,清幽的蝦子麵香,縈繞土瓜灣半世紀。

    店名如述,蝦記麵廠。現在的老闆叫陳志雄(Gary),已是第三代。舊時,陳家於廣東道官涌經營一麵家。到了六十年代,陳父頂手土瓜灣的蝦記麵廠,迄今屹立五十年,曾經風光一時。2000年代初,經歷舊啟德機場搬遷,加上傳統麵食逐漸式微,生意一落千丈。Gary憶述,當時開家庭會議,氣氛躊躇,一家人想結業就算。他頓覺可惜,年少氣盛,把心一橫,舉手說要接手撐住。那一時的衝動,卻救回麵廠。

    翌日,他立即回來打麵。當時蝦記開很長時間,他六時回店,七時開門,直至晚上八時才關門,天天披星戴月。一年更是開足363天,過年也只敢輕輕休息兩天。後來禍不單行,遇上沙士,加上大廈外牆裝修,生意更是每況愈下。Gary屢次想放棄,但幸獲老業主減租,共渡難關:「老業主跟我說過一句,只要你們願意繼續做,就一直做吧,除非這座樓要拆。他真的很有人情味。」一所小小家庭式麵廠,靠人情味才撐至今日。


    麵廠時至今日,終憑着金牌蝦子蝦闖出名堂。其獨門湯底,加入足料大地魚、蝦米、蝦子熬三小時,直至溶爛才入味。大地魚須預先燒香才放進湯,這樣最香。蝦子則從蘇州取貨,選用一級來貨,三百元一斤,香味夠,不會死鹹。雞蛋也捨得放,做一爐麵,起碼放60隻蛋,增加其蛋香和韌性,真材實料。「要保持質素,你都放多些本。如果客人吃出認為值,貴一兩元也不是大問題。」Gary解釋。

    要做一個蝦子麵,其後還花上大半天的工序:壓麵、過麵、切麵,然後人手逐箸執,還要焙乾和蒸麵。吃時,吃得出背後的巧思。喝口湯,湯底蝦味濃郁,不放任何調味料,味道也夠豐富,不像坊間麵食,一大朕鹼水味。吃下口,麵條有彈性,軟硬度剛剛好,實屬上佳。小小麵餅,全靠蔡耀球(球哥)師傅,在此打拼大半世,不離不棄,守業到底。說到尾,也是人情味所致。


    今天的蝦記麵廠,賣十數種麵,金牌蝦子麵、瑤柱蝦子麵、蝦子蛋麵等等,只做零售不批發,只賣熟麵沒生麵,重質多於重量。捱了十年八年,Gary終於有糧出,更為蝦記字號於區內添上名氣。總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

    雖然傳統麵食買少見少,被稱為夕陽行業,但Gary和球哥卻未懼怕前路難行,反而珍視手執的「夕陽」。「有人說,蝦子麵是夕陽工業,我說未必,看你怎樣看。到年輕人年紀大了,吃即食麵吃到厭,又會取蝦子麵去煮。夕陽過後,第二天太陽,仍舊會出來。」球哥以笑聲作結。

    麵好,近黃昏又何妨。有些味道,是超越時間。

    編採:葉雙
    攝影:鄧廣基
    剪接:夏以晨

    蝦記麵廠
    地址:土瓜灣馬頭涌譚公道69號
    電話:2712 1281
    營業時間:9:30am–7:30pm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Harkeenoodleshop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 禍不單行下一句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8-29 19:00:18

    【11/16開課】《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24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09.29(六)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有沒有那樣的經驗?當你把一個,你覺得已經不太可能再用到的文件丟了,結果過幾天,你突然發現,還是需要它;又或者是,總是在你越趕時間的時候,計程車偏偏就越難等、越來不了。

    那這樣的一個現象,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說法叫「墨菲定律」。這個「墨菲定律」定律,有時候我們用白話文的說法,就是「註死」啊、就是「帶賽」啊,這樣的一個感覺。

    然而,真的是你人生這麼多的不順嗎?真的就是你天生帶賽嗎?其實我們在面對這種感受,跟情緒比較強烈的時候,我們通常是不會理性思考的。

    但也因為沒有「理性思考」,所以我們的主觀感受,又會強化了我們所認定的事實,它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然後在你未來的人生當中,你就會不斷的自我強化,總在你最需要計程車的時候,它就不來;總是在你丟掉一份文件之後,突然它又被需要了。

    所以,有一句話不是這麼說的嗎?叫做「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如果就以剛剛說的,緊急的時候,計程車就不來這件事。

    如果我們稍微做一個簡單,不用太複雜的理性分析的話,當你的內心有個信念,叫做「每次越急的時候,計程車就不來」。這一個信念,之所以成立,是不是需要一些更完整的檢查過程?

    比如說,這裡有兩個條件,一個是「緊急」。那緊急的相對,就是「不緊急」;第二個條件,就是計程車「不來」。計程車不來的相對,就是計程車「來了」。

    那麼在你的人生當中,你一定有遇過「緊急」的時候,計程車「不來」,而且這件事情,一定是你記得最深刻,感受最強烈的;可是你是不是也會遇到很多,當你「很急」的時候,計程車「隨叫隨到」呢?

    再不然,你也可能遇到的是,在你「不緊急」的時候,計程車一樣「不來」呀。所以它的關鍵,不一定是急或不急的問題。最後一個個情況是,在你「不緊急」、在你沒有趕時間的時候,計程車「依然來」。

    那這四個狀況裡面,姑且不要去說它發生的機率跟次數,但是在你我的主觀世界,跟情緒印象當中,哪一個區塊的記憶會特別深刻,主觀感受會特別強烈呢?

    那就是「緊急」的時候,計程車「不來」啊!所以到底是只要你一急,計程車就不來,符合這個所謂的「墨菲定律」。還是,其實這四個狀況,它其實是平均出現的,只是你特別記住,那個讓你最「不爽」的,讓你覺得自己最「帶賽」的那個部分。

    其實我常常會說,一個人的想法,就會型塑他的真實。如果你老是要活在這樣的墨菲定律裡面,那麼你的真實,會發生什麼事呢?有沒有可能,你會非常有意識的忽略了那些,其實配合你的狀況。就是你在「很急」的時候,計程車就到了。

    你可能不會去放大,這種對你生命當中加分、讓你愉快,讓你得到祝福的事情。反而你不斷去放大,那些讓你不舒服的,就是你很急的時候,計程車卻不來。

    所以我常常會說,你到底是要活在你的感受裡面,還是活在真實裡面呢?如果你老是活在自己的感受裡,那麼很有可能,那些壞事可能都是「特例」,但是你卻讓自己活的,把那些壞事變成是「通例」。

    但是如果你回到真實的話,你就會很清楚知道,人生本來就有好有壞,關鍵在於遇到好事的時候,我是不是能夠讓自己好好的享受;而遇到壞事的時候,我怎麼樣用聰明的方法,讓它能夠順利的完成。

    而不會把自己的一些投射跟想像,甚至是負面情緒,帶到生命當中的其它部分。其實人的內在,本來就一個動機,叫做「證明自己是對的」,那麼你要證明的是哪一頭呢?

    你要不斷的證明,自己是很「帶賽」的,還是要不斷的去證明,自己活的,就是在此時此刻的真實世界裡?你可以做決定。

    我是凱宇,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對你產生一些啟發跟幫助。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開的課程,是在11月16號的『CIA通達力』。可能對你來說,你也很清楚一個人的想法,會型塑自己的人生。

    然而,關鍵就在於你是否有真正的、深刻的,去認識自己的信念、自己的想法,包含外在、內在一切的慣性呢?如果你沒有這一層瞭解,有沒有可能你一直努力的,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你所著重的焦點,可能是錯的呢?

    就如同今天分享到的「墨菲定律」一樣,當我們沒有回到真實,很有可能我們所做的努力,只是讓自己越努力,而越挫折。

    『CIA通達力』這一門課,會幫助你真正的認識自己,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調整,活出自己的真實。我很期待,能夠在11月16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