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神明聖誕祝壽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神明聖誕祝壽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神明聖誕祝壽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神明聖誕祝壽詞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6萬的網紅張哲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0年12月7日(農曆10月23日)上午7時28分,艋舺青山宮靈安尊王入廟退堂,結束正日遶境。 青山靈安尊王生日快樂!祝福大家健康平安! 《艋舺青山王》 詞:郭懿堅 曲:黃酩幃 唱:黃子宇 吾在青山觀天下 敕封御賜為靈安 海浪波濤黑水溝 惠安先民恭請來 鎮守艋舺驅疫邪 暗訪夜巡吾先行 ...

神明聖誕祝壽詞 在 李奇峰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2 00:34:53

🤔儀式感?不只存在於宗教信仰 ㊙️儀式感一詞聽起來好宗教 😲儀式感其實廣泛在生活中 有篇文章談到了有儀式感的家庭 才會具有幸福及溫暖的情感 當中的儀式感讓許多朋友很不解 儀式感指的是宗教儀式嗎?🤔 💪其實儀式感有三項重點核心: 一、在特別的時間點 二、鄭重敬畏或神聖且有意義 三、脫離平常的生活模式 ...

  • 神明聖誕祝壽詞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07 11:45:30
    有 626 人按讚

    2020年12月7日(農曆10月23日)上午7時28分,艋舺青山宮靈安尊王入廟退堂,結束正日遶境。

    青山靈安尊王生日快樂!祝福大家健康平安!

    《艋舺青山王》

    詞:郭懿堅
    曲:黃酩幃
    唱:黃子宇

    吾在青山觀天下
    敕封御賜為靈安
    海浪波濤黑水溝
    惠安先民恭請來

    鎮守艋舺驅疫邪
    暗訪夜巡吾先行
    八將枷鎖為先鋒
    謝范將軍在案前

    青山王 威靈顯赫
    青山王 威震八方
    燮理陰陽斷善惡
    駕巡四境佑安民

    青山王 威靈顯赫
    青山王 威震八方
    四海五洲萬世傳
    一代武將
    艋舺青山王

    2020年12月6日是農曆十月廿二日,為2020年艋舺青山宮靈安尊王聖誕慶典遶境活動的第三天:正日遶境。

    肇建於1856年(清咸豐6年)的艋舺青山宮,坐落於台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218號,主祀青山靈安尊王,於1985年經內政部公告為國家三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該廟自清領時期以來就是艋舺地區泉州三邑人的王爺信仰中心,每逢靈安尊王聖誕日(農曆十月廿三日)的前夕(農曆十月二十日至廿二日),皆會舉行隆重的祭典活動(暗訪與遶境),令整個艋舺地區熱鬧非凡,因此被稱為「艋舺大拜拜」。

    艋舺青山宮坐南朝北,為三開間三進兩廊的格局,廟身與鄰屋毗連,前方緊臨鬧街,為一縱深狹長的街屋。建築本身以石雕雕工細緻著稱,華麗壯觀,廟規模雖然不大,在建築藝術價值上,並不亞於鄰近的艋舺龍山寺;正所謂「廟不必大,有仙則靈」,艋舺青山宮與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並稱為艋舺三大廟。

    傳說靈安尊王原是三國時代孫權裨將張梱,為福建惠安的地方官,十分勤政愛民,死後葬於青山山麓,因為經常顯靈照護百姓,有一次甚至為朝廷擊退敵軍,因而被敕封為靈安尊王,俗稱青山王。而青山宮的創建則是源於清朝咸豐4年(1854年)發生的一場瘟疫,當時艋舺聚居著許多來自福建泉州惠安縣的中國大陸移民,面對災病來襲手足無措,其中一名惠安漁民帶著大家的期望匆匆返回福建,請來家鄉長年信奉的青山王神像,希望藉助祂的神威弭平瘟疫。而就在經過現今青山宮廟址時,神轎突然「定格」再也無法前進,罹病者聞訊紛紛前來祈禱求助,據說頗為靈驗,民眾當下決定集資在此設廟,兩年後完工,信徒倍增。

    人們從此深信靈安尊王具有消除瘟疫的威靈,且與城隍爺同樣是掌理陰間法律的「司法神」,因此配祀的神也相似,除了范謝將軍,還有將人間縣衙巡捕官「神格化」的監察司、長壽司、獎善司、陰陽司、福德司、罰惡司、增祿司、速報司以及枷將軍、鎖將軍、八家將等,在艋舺地區是深具影響力的地方廟宇,特別是在每年青山王壽誕的前三天,都會舉行夜巡等「迎青山王」祭典,是一年一度的「艋舺大拜拜」,更是當地最有特色的節慶活動,連外國觀光客都慕名而來。

    迎青山王祭典之肇始,深受靈安尊王消弭1850年代的瘟疫、蟾蜍精與1904年的鼠疫等說法之影響。當時遷居艋舺的泉州惠安移民,為感念所信奉神祇顯靈除疫鎮煞,庇佑信眾度過種種天災和族群衝突,於是在艋舺青山宮舉辦廟會活動以酬謝神明;另一方面,亦藉著年復一年的年度例行祭典,加強其神格印象,後來更演變成三邑移民凝聚地方社會力量的王爺信仰中心。

    迎青山王祭典從農曆十月二十日開始,為期三天,在祭典前夕(農曆十月十九日)會先迎請艋舺青山宮附近的艋舺清水巖清水祖師、艋舺龍山寺觀音佛祖、台北天后宮天上聖母等閤艋神尊,蒞臨艋舺青山宮作客和看戲。然後在農曆十月二十日、廿一日兩天,分別於南、北萬華區進行「暗訪」,以達到探查陰陽界、緝捕兇神惡鬼,和驅逐邪穢之目的。

    所謂「暗訪」,是指神明在夜間出巡,一般相信「深夜問題多」,黑夜裡的人慾特別浮動,因此神明在夜間出巡,才能真正察惡揚善,除暴安良。暗訪隊伍約從夜間六點多出發,每晚遶行半個萬華區,鑼鼓喧天的陣勢用以張揚神威、掃除邪惡瘴癘,隨行護駕的部將牛頭馬面、家將判官、七爺八爺個個姿態威厲;傳說中,不管是驅魔平妖還是鋤奸去惡,只要青山王親自出馬,沒有擺不平的。暗訪之夜,為了恭迎青山王出巡,艋舺青山宮附近街頭四處搭起了臨時舞台,高掛燈綵,除了各種民間遊藝陣頭與樂隊,連信眾也組成浩浩蕩蕩的隊伍隨香遶境,一邊迎接暗訪的同時,老老少少亦濟濟一堂吃喝笑鬧著,彷彿像是過年一般洋溢著喜氣。

    農曆十月廿二日的「迎青山王」正日遶境是祭典的重頭戲,參與贊境活動的單位也比暗訪大幅增加,但無須先至艋舺青山宮參禮,而是直接前往集合點,於上午十點出發。踩街遶行萬華區全境的隊伍大致包括:報馬仔和土地公轎在內的頭陣、艋舺青山會、艋舺龍山寺、西門町的台北天后宮、其他境內暨各地交陪宮廟神轎和軒社陣頭、艋舺義軒社、艋舺鳳音社、艋舺義安社、艋舺義英社、儀仗隊、八將團,以及壓軸的靈安尊王神轎等,有時候藝陣數目可達兩百多個。

    在以前,遶境沿途的家家戶戶會擺設香案和供品祭拜,辦桌和流水席宴等,規模非常盛大轟動,俗稱「十月二二」或「艋舺大拜拜」,為台北三大廟會之一。(註:台北三大廟會包括大稻埕霞海城隍祭、大龍峒保生大帝出巡,以及艋舺青山王遶境)

    經過了連續三天的迎青山王祭典後,在農曆十月廿三日的靈安尊王聖誕日,廟方會在廟埕為當天生日的靈安尊王舉行祝壽法會,然後一連串的祭祀活動才算告一段落。

    艋舺青山宮這項已逾百年歷史的暗訪暨遶境活動,已於2010年經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公告為民俗及有關文物文化資產予以保存。

  • 神明聖誕祝壽詞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07 11:35:54
    有 395 人按讚

    2020年12月7日(農曆10月23日)上午7時28分,艋舺青山宮靈安尊王回宮退堂,結束正日遶境。

    青山靈安尊王生日快樂!祝福大家健康平安!

    《艋舺青山王》

    詞:郭懿堅
    曲:黃酩幃
    唱:黃子宇

    吾在青山觀天下
    敕封御賜為靈安
    海浪波濤黑水溝
    惠安先民恭請來

    鎮守艋舺驅疫邪
    暗訪夜巡吾先行
    八將枷鎖為先鋒
    謝范將軍在案前

    青山王 威靈顯赫
    青山王 威震八方
    燮理陰陽斷善惡
    駕巡四境佑安民

    青山王 威靈顯赫
    青山王 威震八方
    四海五洲萬世傳
    一代武將
    艋舺青山王

    2020年12月6日是農曆十月廿二日,為2020年艋舺青山宮靈安尊王聖誕慶典遶境活動的第三天:正日遶境。

    肇建於1856年(清咸豐6年)的艋舺青山宮,坐落於台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218號,主祀青山靈安尊王,於1985年經內政部公告為國家三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該廟自清領時期以來就是艋舺地區泉州三邑人的王爺信仰中心,每逢靈安尊王聖誕日(農曆十月廿三日)的前夕(農曆十月二十日至廿二日),皆會舉行隆重的祭典活動(暗訪與遶境),令整個艋舺地區熱鬧非凡,因此被稱為「艋舺大拜拜」。

    艋舺青山宮坐南朝北,為三開間三進兩廊的格局,廟身與鄰屋毗連,前方緊臨鬧街,為一縱深狹長的街屋。建築本身以石雕雕工細緻著稱,華麗壯觀,廟規模雖然不大,在建築藝術價值上,並不亞於鄰近的艋舺龍山寺;正所謂「廟不必大,有仙則靈」,艋舺青山宮與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並稱為艋舺三大廟。

    傳說靈安尊王原是三國時代孫權裨將張梱,為福建惠安的地方官,十分勤政愛民,死後葬於青山山麓,因為經常顯靈照護百姓,有一次甚至為朝廷擊退敵軍,因而被敕封為靈安尊王,俗稱青山王。而青山宮的創建則是源於清朝咸豐4年(1854年)發生的一場瘟疫,當時艋舺聚居著許多來自福建泉州惠安縣的中國大陸移民,面對災病來襲手足無措,其中一名惠安漁民帶著大家的期望匆匆返回福建,請來家鄉長年信奉的青山王神像,希望藉助祂的神威弭平瘟疫。而就在經過現今青山宮廟址時,神轎突然「定格」再也無法前進,罹病者聞訊紛紛前來祈禱求助,據說頗為靈驗,民眾當下決定集資在此設廟,兩年後完工,信徒倍增。

    人們從此深信靈安尊王具有消除瘟疫的威靈,且與城隍爺同樣是掌理陰間法律的「司法神」,因此配祀的神也相似,除了范謝將軍,還有將人間縣衙巡捕官「神格化」的監察司、長壽司、獎善司、陰陽司、福德司、罰惡司、增祿司、速報司以及枷將軍、鎖將軍、八家將等,在艋舺地區是深具影響力的地方廟宇,特別是在每年青山王壽誕的前三天,都會舉行夜巡等「迎青山王」祭典,是一年一度的「艋舺大拜拜」,更是當地最有特色的節慶活動,連外國觀光客都慕名而來。

    迎青山王祭典之肇始,深受靈安尊王消弭1850年代的瘟疫、蟾蜍精與1904年的鼠疫等說法之影響。當時遷居艋舺的泉州惠安移民,為感念所信奉神祇顯靈除疫鎮煞,庇佑信眾度過種種天災和族群衝突,於是在艋舺青山宮舉辦廟會活動以酬謝神明;另一方面,亦藉著年復一年的年度例行祭典,加強其神格印象,後來更演變成三邑移民凝聚地方社會力量的王爺信仰中心。

    迎青山王祭典從農曆十月二十日開始,為期三天,在祭典前夕(農曆十月十九日)會先迎請艋舺青山宮附近的艋舺清水巖清水祖師、艋舺龍山寺觀音佛祖、台北天后宮天上聖母等閤艋神尊,蒞臨艋舺青山宮作客和看戲。然後在農曆十月二十日、廿一日兩天,分別於南、北萬華區進行「暗訪」,以達到探查陰陽界、緝捕兇神惡鬼,和驅逐邪穢之目的。

    所謂「暗訪」,是指神明在夜間出巡,一般相信「深夜問題多」,黑夜裡的人慾特別浮動,因此神明在夜間出巡,才能真正察惡揚善,除暴安良。暗訪隊伍約從夜間六點多出發,每晚遶行半個萬華區,鑼鼓喧天的陣勢用以張揚神威、掃除邪惡瘴癘,隨行護駕的部將牛頭馬面、家將判官、七爺八爺個個姿態威厲;傳說中,不管是驅魔平妖還是鋤奸去惡,只要青山王親自出馬,沒有擺不平的。暗訪之夜,為了恭迎青山王出巡,艋舺青山宮附近街頭四處搭起了臨時舞台,高掛燈綵,除了各種民間遊藝陣頭與樂隊,連信眾也組成浩浩蕩蕩的隊伍隨香遶境,一邊迎接暗訪的同時,老老少少亦濟濟一堂吃喝笑鬧著,彷彿像是過年一般洋溢著喜氣。

    農曆十月廿二日的「迎青山王」正日遶境是祭典的重頭戲,參與贊境活動的單位也比暗訪大幅增加,但無須先至艋舺青山宮參禮,而是直接前往集合點,於上午十點出發。踩街遶行萬華區全境的隊伍大致包括:報馬仔和土地公轎在內的頭陣、艋舺青山會、艋舺龍山寺、西門町的台北天后宮、其他境內暨各地交陪宮廟神轎和軒社陣頭、艋舺義軒社、艋舺鳳音社、艋舺義安社、艋舺義英社、儀仗隊、八將團,以及壓軸的靈安尊王神轎等,有時候藝陣數目可達兩百多個。

    在以前,遶境沿途的家家戶戶會擺設香案和供品祭拜,辦桌和流水席宴等,規模非常盛大轟動,俗稱「十月二二」或「艋舺大拜拜」,為台北三大廟會之一。(註:台北三大廟會包括大稻埕霞海城隍祭、大龍峒保生大帝出巡,以及艋舺青山王遶境)

    經過了連續三天的迎青山王祭典後,在農曆十月廿三日的靈安尊王聖誕日,廟方會在廟埕為當天生日的靈安尊王舉行祝壽法會,然後一連串的祭祀活動才算告一段落。

    艋舺青山宮這項已逾百年歷史的暗訪暨遶境活動,已於2010年經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公告為民俗及有關文物文化資產予以保存。

  • 神明聖誕祝壽詞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16 15:44:08
    有 266 人按讚

    【10/16 星期五 絕對音樂】

    「小時候,哭是搞定問題的絕招;長大後,笑是面對現實的武器;
    慢慢才明白,真正的強者,不只是賺錢的能力有多強,
    是控制情緒的能力有多強。。」
    SO~~現實雖不美好,但並不意味著「不好」。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趕快下載南投廣播的APP,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

    《和老爸老媽聊天沒話題嗎?或許可以「採訪」他們的童年》

    「那是光復的第二年,也只有那一年,幾乎全庄一起出動,而且不只咱庄,一路經過的鄉鎮,都有很多人加入,都是要去給玄天上帝進香」… 老人的記憶,就像廟裡放籤詩的抽屜,裡面放了一張張內容各異的籤詩。如果沒有刻意的指引,老人會習慣性的只打開幾個固定的抽屜,於是我們聽到的就是不斷重複的回憶。

    「阿嬤,你已經講過100遍了」。
    老人為什麼會感到孤單?因為可以跟他/她們聊天的人逐漸凋零,兒孫又沒興趣聽。沒興趣聽的原因之一是,老人的話題總是不自覺地「倒帶」,兒孫才會忍不住說:「阿嬤,你已經講過100遍了」。
    100遍,當然是誇張的形容詞,但是足以讓老人頓時吞回原本想聊的話題與回憶。不想聽第101遍,還能聊些甚麼呢?

    大概就只剩下「這兩天胃口好嗎?」、「晚上睡得怎麼樣?」、「有沒有量血壓?」,也就是一些只剩關心、少了分享的平淡內容,於是老人感到孤單,兒孫感到無聊(無話可聊)。
    這樣的對話,也是我與老媽互動的日常,直到有一天,我回娘家探視老媽,母女倆又陷入同樣的情境,關心之後、陷入沉默。天色晚了,老媽站在門口目送我離去,我突然聽到身後緩緩響起噹…噹…噹的聲音。
    那是掛在客廳牆上的老式自鳴鐘,人多聲音多時不會注意到它的整點報時,靜夜裡聽到,才會想起來它已經走過的悠久歲月,那一瞬間,我彷彿能感受到母親的孤單了。

    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想起,身為資深媒體工作者,曾經採訪無數,從達官顯貴、到販夫走卒,卻從未「採訪」過自己的老媽。

    採訪與聊天不同,前者有既定目的,後者隨機且隨興。我決定把老媽當成「受訪者」,有計畫性的採訪她,而不是讓她隨機且隨興的「倒帶」同樣的話題,以致最後總是,一個孤單、一個無聊。

    採訪要設定主題,而且是兩代都有興趣的主題,否則受訪者也有「拒絕受訪」的權利(很多媒體人應該都有嚐過被拒訪的滋味吧)。

    ▍ 「採訪」老人,童年是最好的主題

    甚麼是老人有興趣的主題呢?這讓我想起一段往事,早年曾經銜命採訪某個社區發展協會,好不容易獲得理事長的首肯,我依約定來到採訪現場,沒想到受訪者不只一人,而是坐滿了一大圓桌的人。

    因為理事長與眾理監事們,都對我的採訪、或是說對於媒體抱著疑慮,於是才會出現一個對上十個的陣仗。面對這一桌瞪著你看的「老公仔標們」,我必須儘快解除他們的心防,才能達成後續的採訪任務。

    怎麼辦呢?我靈機一動,用很憋腳的台語提問:「你們小時候的五分埔,是長甚麼樣子?」老人們嚴肅的面容立刻和緩下來,七嘴八舌地從古早講起,因為我讓他們瞬間回到了童年。

    是的,我決定「採訪」老媽的主題,就是她的童年。

    母親的童年是「昭和年間」,也就是老人們所說的「日本時代」,於是我與老媽的「採訪」就這樣開始了。
    「你小時候,阿公有帶你出去玩過嗎?」
    (童年出遊,通常會是快樂的回憶,我想讓老媽想起那種久違的快樂)。

    「小時候都要幫忙做農,插秧、割稻、放羊......稻子收割完後,阿公還要去別的地方幫忙鑿水井、綁屋頂,大人哪會有空帶出去玩啊......」

    (顯然不是每個世代的童年,都是「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啊,看來我要換一種問法)
    「那你想一想,小時候的竹林村,有沒有甚麼活動,讓你到現在都還記得的?」
    (彰化縣竹塘鄉竹林村是母親的家鄉,從地名來看,當年應該是水塘處處、竹林搖曳吧!)

    ▍全庄出動,去為神明祝壽進香

    「有一年,全村出動了幾十個人,有的敲鑼、有的打鼓、有的吹嗩吶,沒有吹樂器的人,手上就提著竹籃,竹籃裡都是供品。從阮庄走到『清柏坑』進香,那次阿公只有帶我去,一路上好熱鬧,到現在還記得…」。

    一個成功的採訪,要事先做功課,要臨場反應,才能互相激盪出別人探觸不到的火花。
    老媽在以前的「倒帶」中,曾經提過很多次的「清柏坑」,我後來”谷歌”過才知道,「清柏坑」是老一代的稱呼,現代的名稱是「松柏嶺受天宮」,主祀北極玄天上帝,據說已經發展為全台規模最大的玄天上帝廟了。

    我把老媽童年的回憶,用Google Map查了一下,不禁脫口說出:「天啊,你們從竹塘出發,要經過溪州、二水,才能走到『清柏坑』啊,那不是要帶便當上路了?」(竹塘鄉到名間鄉,光直線距離就有近三十公里,光復時交通不便,勢必要走鄉鎮小路,肯定更遠)

    「係啊,天剛亮就出發了,一直走到中午,才來到山腳下,腳又酸、口又渴」。(玄天上帝聖誕是農曆3月3日,約莫是初夏時節,這真是一趟好奇特的遠足啊,我好奇的是,為什麼當年要如此大張旗鼓的去進香呢?)

    「你記得那是哪一年嗎?你們每年都是這樣浩浩蕩蕩地去給玄天上帝祝壽進香嗎?」(要一位出生在昭和年間的老人,回憶特定的時間軸,好像有點強人所難,沒想到老媽很快地就記起來)
    「那是光復的第二年,也只有那一年,幾乎全庄一起出動,而且不只咱庄,一路經過的鄉鎮,都有很多人加入,都是要去給玄天上帝進香」(我越「採訪」就越好奇了,很少跟老媽這麼有得聊)

    「為什麼呢?這跟臺灣光復有甚麼關係?」(想想那個陣仗,一路都是步行的進香客,跟「大甲媽祖回娘家」的熱鬧應該不相上下吧)

    「因為日本時代,不准咱做醮、不准進香,甚麼神明遶境,通通不准。他們信的神跟我們不一樣,台灣光復,日本人走了,我們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到廟裡,當然要熱熱鬧鬧的去幫玄天上帝做壽進香啦」。(老媽受過日本教育,但我卻從她臉上看到那種終於揚眉吐氣的神情)

    「為什麼你們這麼信奉那座廟呢?」(除了聊童年,還可以跟老人聊宗教信仰,保證有一堆鄉野傳奇可以聽)

    「聽以前庄裡的老人說,很多代以前,有大陸來台灣的工人,可能怕做工弄髒吧,就把身上配戴的香包取下來掛在樹上,走的時候忘記拿。山腳下的鄉民看到,遠遠的山頭上有一點紅光,就跑到山上找,才發現樹上的香包,後來大家就湊錢蓋廟,這麼多年來,有很多的靈驗…」。

    我後來又”谷歌”了一下受天宮的源起,才知道這座宮廟,緣起於明末清初,已經庇佑台灣三百多年。我不知道老人的回憶是否完全正確,但這是她的真實經歷,「一步一腳印」的歷史,不是課本上被改來改去的歷史。

    我在「採訪」老媽的過程中,或是說跟老媽的聊天中,等於上了一堂口述歷史課。歷史,其實是無數個拼圖的組合,老人走過我們不曾走過的年代,他們各自持有一塊或好幾塊真實的拼圖,聊出來的歷史,肯定比讀出來的歷史更有趣,也更有幾分可信吧。
    前行政院長張善政曾經在報導中提到失智多年的母親,語言能力已經從國語、台語退化到日語,這意味著張媽媽腦海中的「相片」已經逐漸褪色,只剩下幼時經歷過的日本時代,還殘存著一些影像。

    跟張善政院長相較,我是幸福的,老媽不只能用日語,還能用國語、台語跟我聊著她童年的種種。跟老人聊天很無趣嗎?老人只能不斷的重複話題嗎?其實不是。

    老人的記憶,就像廟裡放籤詩的抽屜,裡面放了一張張內容各異的籤詩。如果沒有刻意的指引,老人會習慣性的只打開幾個固定的抽屜,於是我們聽到的就是不斷重複的回憶。

    但若是讓他/她們回答「指定題」,而不是「自選題」,就會發現到,不僅可以跟著老人回到特定的時空,而且不再無話可聊。

    一個稱職的記者,是甚麼人都能聊,但不代表只有記者,才能和老爸老媽阿公阿嬤好好地聊一聊。而是轉變心念,從無奈地聽同一卷錄音帶的心情,到陪著老人回到他/她們的時代,去聽聽屬於他們的生命故事。

    作者:朱國鳳
    (文章來源:https://www.ilong-termcare.com/m/Article/Detail/1391)

    ***************************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