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神學院出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神學院出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神學院出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神學院出路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神學是粉紅色的秋 theologia autumnitas rosea est - 陳韋安,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一年主要研究神秘主義(mysticism),期待與你分享我這一年的研究成果。 #神秘主義不是迷信 #神秘主義是不少知識分子的玩意 #神秘主義是現代基督教的出路 時代學堂 | 神學精點 【倒空荒謬:薇依的神祕主義思想】(B19-10) 講師:陳韋安博士(建道神學院助理教授) ...

  • 神學院出路 在 神學是粉紅色的秋 theologia autumnitas rosea est - 陳韋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5-27 20:23:00
    有 144 人按讚


    這一年主要研究神秘主義(mysticism),期待與你分享我這一年的研究成果。

    #神秘主義不是迷信
    #神秘主義是不少知識分子的玩意
    #神秘主義是現代基督教的出路

    時代學堂 | 神學精點
    【倒空荒謬:薇依的神祕主義思想】(B19-10)

    講師:陳韋安博士(建道神學院助理教授)

    簡介:薇依(Simone Weil 1909-1943)乃二十世紀初的神秘主義者、哲學家、宗教思想家和社會參與者,逝世時年僅34歲,留下了影響深遠的寫作,華人教會對她卻無甚認識,對神秘主義也顯得抗拒。然而對於古今眾多知識份子(如奧古斯丁、尼撒的貴格利、維根斯坦等)來說,上帝的隱祕乃是理性與知性高峯後的更高峯。本課程透過閱讀薇依的《重負與神恩》(La Pesanteur et la Grâce)、《期待上帝》(Attente de Dieu)等作品,認識二十世紀神祕主義, 以及它對今日基督信仰的意義。

    內容:
    1. 薇依與神祕主義──世界與上帝
    2. 薇依與上帝缺席──苦難的答案
    3. 薇依與另類靈性──批判靈修學

    日期:2019年6月14、21、28日(逢星期五,共三堂)
    時間:晚上7:30-9:30
    地點:時代論壇社址(旺角彌敦道608號總統商業大廈19B)

    收費:HK$600(全時間在讀神學生半費,不可同時使用其他優惠)
    報名:http://course.christiantimes.org.hk/webenrol/
    查詢:27857688 姚小姐

  • 神學院出路 在 神學是粉紅色的秋 theologia autumnitas rosea est - 陳韋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8-14 21:00:04
    有 655 人按讚


    〈放輕鬆〉

    作者:陳韋安

    不執着的正面說法就是「放輕鬆」。

    正如前文所說,基督教信仰有一種「盡心、盡意、盡力」的核心成分。今日教會培靈會的主題不外乎都是「全然獻上」、「立志擺上」、「為主燒盡」、「化作活祭」、「去到盡」等主題。講員在講壇上呼召的都是「熱血的道」。如此,每年每次每場培靈會獻身會都有不少熱血基督徒,回應召命全然獻身祭壇。好不感動。他們從獻身者到神學生,再成為傳道人;誰知,幾年後,神學院畢業,面對漫長牧職事奉之路,卻頓然發現,教會有些事情不是單憑熱血就能解決。甚至,有些傳道人真的「去到盡」,就盡了。

    放輕鬆比認真難。正如對某些人來說,放鬆入睡是一件極困難的事。放輕鬆是一種悟性,一種智慧,一門藝術。它不是盡力就能做到的事。相反,你越是盡力,卻往往適得其反。放輕鬆是現實的倒向。有時候,面對現實越不如意,我們的本能反應叫我們更發力拼勁。誰知,生命中許多事情唯有放鬆才能完成——學游泳如是、打針如是、入睡如是、事奉如是、做基督徒也如是。

    基督徒面對黑暗,除了熱血,更要懂得放鬆。正如前文所述,盡心、盡意、盡力的心態是基督徒的信仰核心。不過,當基督徒確定要活一場為主擺上的熱血拼搏人生以後,他就要開始學習放輕鬆的面對人生的每一步。熱血與放鬆不是矛盾的。放輕鬆不是不認真、不盡力、不盡力,更不是享受物質貪愛世界。總的來說,我認為,盡心、盡意、盡力是基督徒宏觀的人生態度;放輕鬆,卻是基督徒面對這人生細節的智慧。

    基督徒需要學習一種「放輕鬆」的靈性。面對黑暗,面對人生的苦澀,面對教會的不理想,我們需要以放輕鬆的態度面對。我頗喜歡陳奕迅的一首舊歌《猜情尋》。林夕的歌詞滿有智慧:「遊戲就算輸了亦有限,難過像過山車哪麼辦,前程不管可否錦繡加燦爛;認真地玩,全心去玩,更好玩。」這是基督徒的人生態度——認真、盡心盡意、全力以赴面對信仰與人生;然而,卻不可以忘記,人生是一場遊戲。不,所謂「遊戲人生」不是一種虛無縹緲無緣無故的唯心樂觀主義。人生是場遊戲,因為人生是真真實實上帝的恩典世界。

    即或是黑暗的,即或依然彷似沒有出路的,即或不完美的,基督徒仍然確信,人生的本質、起點與終點依然是恩典。因此,無論如何,基督徒仍然能夠以放輕鬆的態度去面對。放輕鬆是基督徒對上帝恩典最直接的回應。這是我自己為「放輕鬆」定下的神學理據。沒錯,盡心、盡意、吃苦、窄路、十字架都是信仰的核心基礎。不過,恩典卻教我們以放輕鬆的態度盡心盡意、走窄路、背十字架,甚至捨命。

    基督徒啊,假若你你自問已經非常熱血,為主立志擺上。或許,你下一個追求的屬靈境地,正是放鬆地、漫長地、快樂地立志擺上。

    (歡迎轉載)

    相關文章:〈不執着〉
    https://www.facebook.com/…/a.195247194018…/811146495761452/…

  • 神學院出路 在 陳到 Do Ch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3-01 21:06:32
    有 26 人按讚


    深切祝願盧牧師因為他的宣講,能在他的主(習近平)面前蒙恩,得到(北京)天上的賞賜。

    (按:本文經盧龍光牧師加以修改及補充,以取代之前的版本。)

    【2月21日培靈會】
    盧龍光 --《上帝的愚拙與智慧!》

    紀錄:Emily Wong

    第三屆神學路思神學培靈研經大會「一個時代的誕生」最後一場培靈會,於2月21日晚上假觀潮浸信會舉行,主題為「上帝的愚拙與智慧!」,由前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及前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教會會長盧龍光牧師主講。盧牧師透過剖析哥林多前書1章,帶領會眾思想在今天動盪的社會下,基督徒該以什麼標準作為思想和行為的基礎,該怎樣用上帝的眼光去生活,以基督賦予的智慧跟對立的人相處。

    前言/

    當今年輕人尋索著香港正處於什麼時代,是一個什麼地方。香港人在這個時代和空間會不住的問:我們能夠做些什麼?特別是那群願意跟隨主耶穌的人,在信仰和神學上尋找出路的過程當中,往往遇到的是社會的對立。2014年9月戴耀廷等人發起佔中運動,社會上不少人說是一個新的、公民抗命、不認命的時代的開始。可是當這種口號和精神狀態在社會蔓延之時,盧牧師叮囑基督徒要知道,一個時代的開始不是由人創造,不是由一個運動展開,而是上帝按著祂的旨意開拓出來的。 他認為不論在任何時勢環境下,基督徒都不應該專注於自己的想法,而是洞察上帝給予我們的符號,辨別天氣和時代特徵,從而懂得怎麼在變遷的時代裡作出適當的回應。

    一/ 階級、族群的分裂

    盧牧師指出在保羅書信,尤其是哥林多書信中,講述了教會的分裂和對抗。他以林前1章10-17節中所提及教會與外界社會接觸而引起的分裂,例如可否吃拜偶像之物、可否在廟會中吃喝等,延伸至當今社會中各種分裂:今天香港貧富懸殊的情況令仇富情緒日益增長,社會對教會與地產商合作、教會參與地產霸權的控訴亦隨之上漲。盧牧師以耶穌若不是能葬在有錢人的墳墓,就會死無葬身之地一事,說明祂的跟隨者裡也包括有錢人。因此,現今那些認為教會只可與窮人站在同一陣線,而必須跟有錢人對抗的思想,是錯誤的。他表示時下許多人認為教會應該只作服侍,不應賺錢。但是,教會雖然是非牟利機構,卻需要營運經費。盧牧師給「非牟利」定義為牟利之後不能分享當中的利潤,而是利用得到的收益,按照教會的信仰和政策作服侍人的工作。縱使社會上不斷賦予不同標籤給各個階層,迫使教會在各個議題上作出二選一的立場,基督徒卻必須保持清醒,辨別有否袒護任何一方而與另外一方對立的必要性。

    二/思想的分裂

    盧牧師認為保羅是新時代的開創者,因為他打破了階層、地域、民族的限制,將本來只屬於猶太人的信仰轉化為普世的信仰。但正正就是保羅,不但到處被追殺和否定,還在早期教會中惹起很多爭議,被當時的一些信徒,甚至包括使徒行傳的作者,極力的質疑和不敢確定他的「使徒」身分。保羅經歷其中一個最大的核心,就是各式各樣的衝突、批評、撕裂,所以他在所寫書信中自然而然最關注就是教會分裂的問題。

    保羅之所以會被質疑他常自稱的使徒身分,是因為他根本沒有見過及跟隨過歷史上肉身的耶穌,而他的思想打破了當時猶太人(包括一些猶太信徒) 對救恩的認知;他的福音是當時候革新的、前所未有的。盧牧師道出雖然羅馬書15章記述保羅本來的計畫是去當時被認為是地極的西班牙傳福音,但是保羅最終卻回到危險的耶路撒冷,為的是把傳福音路上從外邦教會收來的奉獻,就是外邦教會向猶太人還屬靈的債,親自帶回耶路撒冷。在保羅十三卷書信中,除了羅馬書和加拉太書有著重討論「因信稱義」之外,其餘的大部分篇幅都對此毫不提及。對保羅來說,他所傳的不是現今所廣傳「因信稱義」個人得救的福音,而是在羅馬書、加拉太書、哥林多書常提及的「勸人與上帝相和好」的福音。這個福音是要叫仇恨廢除,叫雙方合為一體的(弗2:14-16;參羅 5: 1-11;林後 6: 17-20;加3: 26-29)。保羅所傳福音的特別之處,可在使徒行傳21: 17-26中雅各和他的對話中看到:當時在耶路撒冷,那些既相信耶穌為基督又熱心律法的猶太人成千上萬,但保羅卻教訓一切在外邦的猶太人「不要給孩子行割禮、也不要遵行條規」(徒21:21-22)。保羅為什麼寧願冒著被捕的危險也要回到耶路撒冷?因為他看重的是他這個外邦人的「使徒」和猶太基督徒的彼此接納和合一,傳的是要叫上帝與人相和好、人和人相和好的福音。保羅的福音是外邦人不需要守猶太人的律法,不需要行割禮,並且外邦人和猶太人,都可以成為上帝的子民。這福音是強調所有人必須遵行猶太人的律法又信耶穌的人不能夠接納的,因此造成保羅所面對的強烈反對。

    盧牧師借用保羅的遭遇並引用了傳道書裡所說「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傳1:9), 點出雖然我們如今面對的21世紀香港雖然是前人未曾見過的,可是這時代的危機、撕裂、問題、罪惡權勢卻不是新事。對保羅來說,撕裂的權勢是罪惡的結果,撕裂的社會是罪惡權勢在人當中破裂的關係。當保羅看到那群被耶穌基督救贖,尊耶穌基督為主的人同樣面對這些撕裂的時候,他選擇冒死也要傳和好的訊息。在保羅的時代,行割禮已經成為猶太人的民族記號,是猶太人必須要守的割禮。可是保羅之所以教外邦人不要行割禮(他從來沒有反對猶太人行割禮,更沒有要求他們不行割禮),是因為他們是外邦人,不是猶太人。他們能成為上帝的子民,全賴上帝的信實、福音的大能、十字架的拯救。若然外邦人必須行割禮,變成猶太人才能得救,那麼基督的十字架就會落空了(林前1:17;加2: 19-3: 1)。

    保羅的嶄新思想導致當時的基督徒自行分門別類――有的稱自己屬保羅,有的屬亞波羅,有的屬彼得,甚至有的說屬基督(林前1:12)。盧牧師在此反問會眾,基督在十字架上成就的豈不是重新和上帝相和好,並且消解人的仇恨嗎?因此,基督不是一個派別,而基督徒也不能稱自己是屬於誰的(林前 3: 4-9)。盧牧師繼而讓會眾思想,基督徒認真的標準和基礎在哪裡?撕裂的、對立的香港,各人自以為正義的香港,是否就是上帝喜悅的香港,是否你和我想見到的香港?在當今香港人喜歡誇口自己,的知識、智慧、策略當中,保羅卻特別提出基督徒「並不用智慧的言語,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林前1:17;2: 1-5)。並不是保羅想反對智慧,而是要讀者留心在18-31節中所提到的,什麼是真正的智慧,什麼是真正的愚拙(參林前2: 6-8)。

    三/ 真正的智慧和愚拙

    盧龍光牧師提醒基督徒,要用聖經當中上帝的話語和原則,去批判我們今天所相信的。他指出,十字架才是上帝智慧的記號,並非抽象的觀念和理論(林前1:18)。原來上帝的智慧不是各式各樣的律法、原則、口才和知識,乃是那位很具體、很真實的釘十字架的基督。這耶穌基督為我們釘死在十字架,不單單是件歷史事件,它所隱含的意義超越了時空,像保羅所說「 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1:21;參羅14: 7-9;林後 4: 7-11;5: 14-15;加 2: 20;6:14-14)般,發動在在基督徒每一天的行事為人當中,以釘十字架基督作為生命智慧的記號。

    四/ 復和與受苦

    盧牧師表示,基督徒像一些猶太人一樣,在現今世界總盼望看到超自然的神蹟(林前 1: 22),好像舊約時的以利亞、以利沙,期盼著天上的軍隊和馬匹打倒(王下 2: 11-12;6: 15-17),又好像早期的基督徒,希望上帝審判羅馬帝國,使它突然傾倒一樣(啟 18: 1-10)。正如在六四事件、雨傘運動中,很多人希望看見神蹟的出現,可是現實卻往往事與願違,甚至弄巧反拙。可是,這也道出一個事實:歷史裡所發生正義合理的事情,並不是靠人的意志去改變,亦不是按照人的計算、策劃來達到高尚的目標。盧牧師從而指出,我們自以為正義的事情,很多可能只是人一己的想法和智慧。透過雨傘運動從「以和平和愛佔領中環」的口號,到後來衍生暴力的過程,盧牧師重申保羅強調的不是智慧或神蹟,而是那位有血有肉釘在十架上的耶穌基督。盧牧師認為基督徒更加應該關注的是怎樣活出基督,作一個好的見證。就如保羅為著使人與神和好,站在猶太人和外邦人當中,卻被稱為出賣民族的叛徒!盧牧師勉勵基督徒縱然會遇到謾罵和反對,仍然要誇口釘十字架的基督,以行動表達出基督的愛。

    總結/

    今天基督徒所見到耶穌基督被釘在十架這麼重要的歷史記號當中,可以怎樣轉化為自己的生命記號?耶穌基督將我們帶到我們生命的最高,就是上帝自己;祂代表著上帝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林前1:30)。當中的公義,就是一個與上帝合宜的關係――本來人和上帝是沒有關係的,竟然得以和神建立約的關係。今天社會裡雖然充滿了不同立場、不同經驗的弟兄姊妹,但盧牧師呼籲基督徒要相信這些兄弟姊妹的真誠,每一個人都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耶穌,因此我們沒有權利作出自義式的批評和判斷。我們只能一同謙卑在上帝和十字架面前,努力活出釘在十架上的基督,在家裡、教會、社會中成為真正使人和睦的人,並且敢於提出復和的信息。基督徒在分辨智慧與愚拙時靠的不是自己的學問和理論,而是靠賴那位釘在十字架的基督――祂的生命,就是上帝的智慧。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