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祖父爺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祖父爺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祖父爺爺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韓雨恩/周書靜,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次的講座,分享之前寫好的這本《山寨版千金》真實透露自己的黑暗,是希望藉由我的經歷帶給大家一些反思角度。 現在許多年輕人追求金錢物質,但卻忘了自我價值,讓很多人迷失在這個虛假的舞台。 當然也是經過被調整、恢復才可能真實面對以及願意在世人面前勇氣拆下面具。(這要另外寫一篇) 「山寨」顧名思...
同時也有2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小豆,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xsbean/ 這款遊戲也是讓我沉迷過一段時間的遊戲,之前介紹鍊金工房系列的影片時我就想說有空的時候,要跟大家分享這款在NDS上的鍊金工房遊戲,這劇情真的是蠻有趣的,不曉得這次能不能拿到GE呢? 如果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在下面提問,只要我幫...
「祖父爺爺」的推薦目錄
- 關於祖父爺爺 在 PanSci 泛科學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祖父爺爺 在 PanSci 泛科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祖父爺爺 在 花魚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祖父爺爺 在 韓雨恩/周書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祖父爺爺 在 韓雨恩/周書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祖父爺爺 在 流浪者日誌-Bikepacking diar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祖父爺爺 在 小豆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祖父爺爺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祖父爺爺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祖父爺爺 在 PanSci 泛科學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9-07 17:08:15
#科基百科 如果時光能倒流,我可以改變過去嗎? _ 祖父悖論:一種時間旅行的悖論,對時空旅人來說是個天大的難題。 1943年,由法國科幻小說作家赫內.巴赫札維勒(René Barjavel)在小說《不小心的旅遊者》(Le Voyageur Imprudent)中提出。 _ 試著想像一下這個情境...
祖父爺爺 在 PanSci 泛科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4 01:40:52
#本集有大雷 大家看完《天能》了嗎? 裡面一堆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 _ 讓我們跟著專欄作家 Rock Sun 一起從熱力學第二定律開始複習起,搞懂熵、祖父悖論是什麼! _ 泛科學的 podcast 超好聽!快去訂閱訂起來:https://sndn.link/pansci-9527 _ #天...
祖父爺爺 在 花魚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20 03:54:27
跟阿公塞乃一整天 黏緊緊 #撒嬌 #一直要抱抱 #黏人精 #黏皮糖 #阿公 #祖父 #爺爺 #littlebaby #babygirl #baby #girl #石油公主 #Grandpa #grandfather...
-
祖父爺爺 在 小豆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7-16 19:30:16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xsbean/
這款遊戲也是讓我沉迷過一段時間的遊戲,之前介紹鍊金工房系列的影片時我就想說有空的時候,要跟大家分享這款在NDS上的鍊金工房遊戲,這劇情真的是蠻有趣的,不曉得這次能不能拿到GE呢?
如果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在下面提問,只要我幫得上忙我就會盡量回答喔。
--------------------------------------------------------------------------------
【名稱】安妮的煉金工房:塞拉島的鍊金術士
【類型】養成RPG
【開發】GUST(現為光榮特庫摩旗下GUST長野開發部)
【簡介】
玩家將扮演以一名夢想一夕成名榮華富貴,卻又總是給人添麻煩的少女「安妮」,為了讓她改掉不切實際的壞習慣,她的祖父,也是一位有名的鍊金術士把她送到漂浮在王國北方的一座孤島「賽拉島」,在這個傾舉國之力進行開發的島嶼上,聚集了從世界各地齊聚一堂的鍊金術士,並一起以在島上半年舉辦一次舉辦的「鍊金術大會」為目標而互相一較高下。
--------------------------------------------------------------------------------
哈囉我是小豆,遊戲是生命中不可少的一部份,大家一起來玩遊戲吧!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記得訂閱喔! -
祖父爺爺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3-15 09:00:01坊間聽到的 #婆媳 故事都充滿拉扯,又Juicy,這次我們想要分享一個窩心一點的。根據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2014 年的研究,全港有 13.5% 家庭育有12歲以下兒童的家庭是由 #祖父母 擔任主要照顧者的。他們支撐著許多家庭的教養工作,孩子在他們的照顧下成長,他們的故事卻總是被忽略……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posts/48607908
SoundOn|https://sndn.link/popa/yfuk5T
Spotify|http://spoti.fi/3sdXV5F
Apple|http://apple.co/3re3xeT
Google|http://bit.ly/3161TkO
YouTube|https://youtu.be/xOnFQdYZlJ0
文字版|http://bit.ly/3rDx5Dp -
祖父爺爺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9-24 23:21:22本集主題:「出張嘴,環島去:吃遍各地現撈海鮮、在地山產、特色美食,看見餐盤中的台灣風景」介紹
訪問:郭宏徹 理事長
內容簡介:
《尋味台灣》全新封面版
攤開未知的美食旅行地圖,
走訪在地人氣店家、古早味百年老店,
品嚐現撈活跳海鮮、新派川菜、
道地山東菜、北方麵食、原住民美食,
滿足你最挑剔的味蕾!
享受美食的同時,我們也在咀嚼一個地方、一位廚師、一道料理;經過無數時光積累、淬鍊的文化內涵及故事,而台灣各地盤根交錯的飲食文化,風格自成一格,而且無可取代,其中除了傳承已久的老手藝,發掘百年老店在堅守傳統之外,也有順應時代潮流的創意口味,為台灣飲食文化注入新生命,讓人們以舌尖,留下感動的記憶。
跟著本書,從正餐到宵夜、從飲料點心到伴手禮,外酥脆、內如麻糬的「黑皮酥皮肉圓」、原為市場魚鋪的「金山陳記」、嘉義耆老都比讚的「金牌川菜」、忠於現撈原味的「小張龜山島」、石門百魚宴的「王朝活魚」、明華路必吃的海鮮熱炒「阿志」、施家班傳承三代的「玄饌宴」。有古早味老店、北方麵食館子、川菜港點、海鮮熱炒、茶飲點心、特色主題餐廳到涮嘴零食,每一間餐廳、每一道料理都絕對不會讓你失望,放心出發,來一趟難忘的美食之旅吧!
滿足身為美食旅人的你
【酸湯魚】魚肉軟而又有彈性,湯料酸爽卻又辣勁十足,饕客們一邊辣得噴淚、一邊讚嘆好吃,筷子停不下來。
【雞瓟臭豆腐】聞起來噴香又麻又辣,但嚐起來,辣是引子、麻是推手與臭豆腐的微臭,三股味道你推我拉,卻又圓渾柔和、勁道充沛。
【鯖魚小米吉拿富】吉拿富以小米為內餡包入豬肉,內裹一層假酸漿葉,外裹月桃葉,水煮後淡淡的月桃花香沁入小米飯中,入口滋味令人食指大動。
【香蕉魚捲】口感酥脆的外衣,散發著「千張」的豆香,咬開瞬間,濃郁的香蕉風味與鮮嫩的魚柳,味道豐甜而高雅。
【伊娜谷雙臘香米飯】特製的「四丁」搭配上香糯米,聞起來肉香豐滿、甘鹹下飯;細細咀嚼中,味道層巒疊嶂、鹹辣醲稠,令饕客們回味再三。
看見餐盤中的台灣風景
小南鄭記台南碗粿:「每一天,我都在還原曾祖父來台北打拼時,那碗粿的味道;碗粿的手藝到我第四代,都是一樣,就連最麻煩的磨米漿,還是遵從傳承下來的老方法,從選米、泡米、磨米及調和米漿,然後做成碗粿。」
梅村日本料理:「我們前面這棟大樓,以前是台灣第一家有電梯的大型百貨公司,菊元百貨。前面這條衡陽路,在日本時代叫榮町通,是台灣最繁華的一條路,以前兩邊整排都是布商,好熱鬧啊。」
圓環龍凰號:「八十年來,建成圓環一直是外地人來台北打拼的第二個原鄉,即使圓環已經拆掉,但是我們的味道、我們的裝潢,還是希望讓外地遊子有家鄉的感覺。」
面鮮到:「手工桿出來的皮跟機器味道完全不同,我六十多歲了也是每天揉麵團,小時候拿的擀麵棍不是木棍,是一根牛肋骨!牛胸肉做牛肉麵後剩下來的骨頭。那時學上三年六個月才算是出師,每個動作都紮實,都是學問。」
金山陳記美食鋪:「六十年前的金山,其實只有這一條金包里老街,一大早,爺爺就要搬魚貨來搶位置。大家都把各種貨物往地上堆,這就是金山的菜市場,不像現在還有屋頂有攤位,也沒有現在的大馬路。」
作者簡介:中華美食交流協會
中華美食交流協會成立於1992年6月22日,二十五年來致力產業交流以及舉辦參訪學習活動、建構政策與產業對話的平台,同時積極投入台灣美食的國際行銷工作,帶動觀光、促進商機。協會美食交流的足跡在交通部觀光局等政府單位的帶領下行遍全球,更多次前往歐洲、美國、法國、德國、日本、新加坡、大陸、馬來西亞等地進行美食外交,提升台灣美食國際能見度,已成為台灣美食餐飲產業最具影響力的民間社團之一。
作者粉絲頁: 中華美食交流協會
出版社粉絲頁: 帕斯頓出版 Pestle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祖父爺爺 在 韓雨恩/周書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次的講座,分享之前寫好的這本《山寨版千金》真實透露自己的黑暗,是希望藉由我的經歷帶給大家一些反思角度。
現在許多年輕人追求金錢物質,但卻忘了自我價值,讓很多人迷失在這個虛假的舞台。
當然也是經過被調整、恢復才可能真實面對以及願意在世人面前勇氣拆下面具。(這要另外寫一篇)
「山寨」顧名思義就是很像,但它不是真品。
就像有些人以為、看起來我像千金名媛,但其實我不是。
當然我們每個人在自己家裡都是爸媽的少爺千金、掌上明珠,但我這裡談的是我所裝出來的樣子。
我過去炫富,但是真正的千金是不需要刻意營造的。
養育我的父親是建設公司總經理,營造公司董事長,他是一步一腳印又很樸實在工作的人,雖然從小不缺乏,但並不是富豪那種大富大貴。
母親當時只是家庭主婦,平常她去插花課,我上琴課,等爸爸回家吃飯的生活。
父親是教育嚴謹的人,他不會寵溺孩子,而母親因為疼我,所以很維護我,
媽媽後來自己出來工作,在投資高峰期月收入快1000萬,也年收破億,但賠錢時後跌入更深的傷害,這又是另外故事)
她就算撥一成給我,我也足以不用工作,那時候我還很年輕,讓我失去自我競爭力。
以前因為身邊的環境非富即貴,平常和那些真正的富家公子、千金名媛在一起,(他們在國外上課坐直升機上面停機坪,同學鄰居巴菲特、石油、軍火商,富可敵國)
有些企業集團富家女,我想學她們,於是我用家人給我的錢堆砌我想營造的樣子,但很顯然的它看起來是一場悲劇,俗不可耐。
真正有錢人的氣質真的是用錢買不了也裝不來,也因為我親身經歷,所以我能明白,炫富內心是極度自卑的,
尤其不上不下的階層,他到不了上流那裡,但他面子也下不去,也最喜歡裝成很有錢的樣子。
而那些真正的千金,從小養尊處優,孕育了渾然天成的的氣息,就算嬌生慣養卻不鋒芒畢露,
而不是像我這種名牌logo穿身上、精品鈔票會上傳社群網站的暴發戶。
名門貴族,那些千金的家族都是歷史留名的權貴,從曾祖父爺爺奶奶就開始富有,他們有一種氣質,是真的裝不來、買不到的。
這種東西就像讀書一樣,你平常沒看書,突然看了幾本書卻裝學者,你是很空的,氣質也看得出來,而千金也是一樣,是要富過三代,那才會是從嬰兒時期就開始培養的。
直到後來,我才發現那些富貴人家、有錢人的世界,關我什麼事呢?而且很重要嗎?
我們應該找到的是自我定位,你的生活核心價值是什麼?
直到慢慢被調整、修剪,我發現我為什麼要那麼辛苦汲汲營營追求那個世界;
假裝自己、包裝自己,我好累喔,我應該要注重的是心靈的豐盛,我不管什麼身份都是最尊貴的人。
當然財務也要穩固,這是成年人基本基礎不讓父母擔心以及造成負擔,
但找到自己,自我進修,自我調節,修煉,學專業、技能、吸收知識,比光追求金錢還富足。
我一個月賺三萬,我坐捷運搭公車,都沒有以前一個月三百萬,有司機 保母接送還滿足,
我以前好空虛、好匱乏,而現在是我自己腳踏實地得來的。
我寫一篇文章、一場演講,拿到那一份酬勞,我都可以感動很久,感到這麼踏實。
更可以應著我的工作,觸動到人、影響到人,才是我覺得值得的事情。
我現在沒有錢,我卸下了千金的假光環,退回我原本的位置。
我是周書靜,但我很有自信。
祖父爺爺 在 韓雨恩/周書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次的講座,分享之前寫好的這本《山寨版千金》真實透露自己的黑暗,是希望藉由我的經歷帶給大家一些反思角度。
現在許多年輕人追求金錢物質,但卻忘了自我價值,讓很多人迷失在這個虛假的舞台。
當然也是經過被調整、恢復才可能真實面對以及願意在世人面前勇氣拆下面具。(這要另外寫一篇)
「山寨」顧名思義就是很像,但它不是真品。
就像有些人以為、看起來我像千金名媛,但其實我不是。
當然我們每個人在自己家裡都是爸媽的少爺千金、掌上明珠,但我這裡談的是我所裝出來的樣子。
我過去炫富,但是真正的千金是不需要刻意營造的。
養育我的父親是建設公司總經理,營造公司董事長,他是一步一腳印又很樸實在工作的人,雖然從小不缺乏,但並不是富豪那種大富大貴。
母親當時只是家庭主婦,平常她去插花課,我上琴課,等爸爸回家吃飯的生活。
父親是教育嚴謹的人,他不會寵溺孩子,而母親因為疼我,所以很維護我,
媽媽後來自己出來工作,在投資高峰期月收入快1000萬,也年收破億,但賠錢時後跌入更深的傷害,這又是另外故事)
她就算撥一成給我,我也足以不用工作,那時候我還很年輕,讓我失去自我競爭力。
以前因為身邊的環境非富即貴,平常和那些真正的富家公子、千金名媛在一起,(他們在國外上課坐直升機上面停機坪,同學鄰居巴菲特、石油、軍火商,富可敵國)
有些企業集團富家女,我想學她們,於是我用家人給我的錢堆砌我想營造的樣子,但很顯然的它看起來是一場悲劇,俗不可耐。
真正有錢人的氣質真的是用錢買不了也裝不來,也因為我親身經歷,所以我能明白,炫富內心是極度自卑的,
尤其不上不下的階層,他到不了上流那裡,但他面子也下不去,也最喜歡裝成很有錢的樣子。
而那些真正的千金,從小養尊處優,孕育了渾然天成的的氣息,就算嬌生慣養卻不鋒芒畢露,
而不是像我這種名牌logo穿身上、精品鈔票會上傳社群網站的暴發戶。
名門貴族,那些千金的家族都是歷史留名的權貴,從曾祖父爺爺奶奶就開始富有,他們有一種氣質,是真的裝不來、買不到的。
這種東西就像讀書一樣,你平常沒看書,突然看了幾本書卻裝學者,你是很空的,氣質也看得出來,而千金也是一樣,是要富過三代,那才會是從嬰兒時期就開始培養的。
直到後來,我才發現那些富貴人家、有錢人的世界,關我什麼事呢?而且很重要嗎?
我們應該找到的是自我定位,你的生活核心價值是什麼?
直到慢慢被調整、修剪,我發現我為什麼要那麼辛苦汲汲營營追求那個世界;
假裝自己、包裝自己,我好累喔,我應該要注重的是心靈的豐盛,我不管什麼身份都是最尊貴的人。
當然財務也要穩固,這是成年人基本基礎不讓父母擔心以及造成負擔,
但找到自己,自我進修,自我調節,修煉,學專業、技能、吸收知識,比光追求金錢還富足。
我一個月賺三萬,我坐捷運搭公車,都沒有以前一個月三百萬,有司機 保母接送還滿足,
我以前好空虛、好匱乏,而現在是我自己腳踏實地得來的。
我寫一篇文章、一場演講,拿到那一份酬勞,我都可以感動很久,感到這麼踏實。
更可以應著我的工作,觸動到人、影響到人,才是我覺得值得的事情。
我現在沒有錢,我卸下了千金的假光環,退回我原本的位置。
我是周書靜,但我很有自信。
祖父爺爺 在 流浪者日誌-Bikepacking diar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流浪者日誌” - 日本絲路與女工的哀愁
2019/8/12 月曜日 18:32
前陣子騎了一點中國的絲路,沒想到這兩天,在日本騎的也是絲路,但這條絲路,運送的不是蠶絲,而是滿滿的鄉愁。
趁著假日,我騎車前往早就想去的野麦峠,這個峠位於乘鞍高原南方,感覺是個蠻漂亮的地方。騎在蜿蜒山路的途中,我從路旁解說上了解到這是條以前連結信濃(松本)與飛騨(高山)的道路,稱為野麦街道。
沿著歷史古道,我逐漸接近峠。在峠前的一處觀景臺,我看到ㄧ對老夫婦坐在板凳上欣賞風景,看看時間還早,我也在旁邊的板凳上坐下休息。此時老太太開始和我攀談,從哪來?要去哪?要不要吃飯糰?然後,我在聊天之中,陸續獲得了飯糰、小黃瓜、天婦羅。老太太、老先生跟我聊的開心,特別是老先生,開始和我談起了往事。他說,這條路在明治時代,是蠶絲工廠女工返家的路,一年兩次,夏天的盂蘭盆節還有冬天的過年。這條路在冬天特別難走,深厚的積雪,嚴峻的山路,女工們至少要走一個禮拜,才能回家。沒能成功回家的,也不在少數。日本的絲路,不是運送蠶絲的,而是女工們艱辛的返家之路。
明治時期,日本為了從海外購買大量的槍砲彈藥原料,因此需要外銷蠶絲賺錢。在諏訪湖附近有許多蠶絲工廠。蠶絲工廠的工作環境不好,又悶又熱,超長工時。但收入還算不錯,因此貧困的飛騨居民就把家中女孩送到工廠工作為家打拼,女孩們進工廠時大部分是13、14歲的小女生,這約一簽就是七年、八年,正是青春年華之時。這段時光她們不像我一樣在外玩耍,而是努力的讓自己成為百元女工(高工資女工)拼命工作,每天大概16個小時...
我看著眼前綿延的山脈,想像著過去這些小女生翻山越嶺的回家路。我自己身上裝備不錯,去年都差點凍掉腳趾頭。這些一百多年前的小女生穿的能有多好?在風雪之中走一個禮拜,回到家中大概也沒腳趾了吧。我心中這樣想著。
告別老夫婦,我來到目標的野麦峠,一尊雕像吸引了我的目光。一個男人背著女人,旁邊的解說寫著,啊,看到飛騨了,看到飛騨了。我不明其背後的故事,走往旁邊餐廳準備吃飯,卻在餐廳中發現了說明。這是一個發生在明治42年,西元1909年的真實故事,一位20歲,名叫政井みね(mi ne)的女工在工廠得了腹膜炎,眼看就快稱不下去了,工廠發電報給他一百二十公里外的家人,みね有個三十歲的哥哥正井辰次郎,辰次郎聽到消息馬上前往工廠探望他妹,不分日夜的走,兩天,就讓他走到工廠,一天60公里,簡直神人。在病房中辰次郎看到躺在床上只剩一口氣的妹妹,他是心痛不已。而工廠只給了辰次郎十元,要他趕緊帶走他妹,工廠裡可不能出現死人。
辰次郎準備了木架讓妹妹坐在身後,就這樣要把妹妹背回家去,然而重病的みね終究無法撐到最後,在這條返家路的最高點野麦峠,みね吐出他最後一句話,「啊,看到飛騨了。」在看到家鄉後,みね在哥哥背後沈沈的睡去,永遠的睡去。
看著餐廳中對過去蠶絲工廠以及女工回家的描述,我心中越來越感傷。我想到老爺爺最後和我說的幾段話。老先生過往家中,他的曾祖父,爺爺,爸爸,就是經營蠶絲工廠的。他今天來看這條路,就是想看看過往的女工們所走的路。而給了我這麼多食物的他們,是否是因為他們將我揮汗騎車上山的身影和女工們重疊了呢?
流浪者IG缺你來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andersonmao1203/
#流浪者日誌
#BikepackingDiary
#乘鞍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