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祈使句例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祈使句例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祈使句例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祈使句例子產品中有6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養成直覺力的神奇方法 —— 到大型書店,每層樓都逛一逛?(EX 誠品書店) 我喜歡到書店亂逛,如果時間許可,就會每層樓都去瀏覽一下。看看平常幾乎不感興趣的書,可以刺激大腦,有在腦內建立新迴路的效果。很多時候,我便因此得到新的創意。 例如,我曾經走到平時不會接近的物理學書籍區,竟激發意想不...

祈使句例子 在 一撇中文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1-05 15:28:41

《寡言未必薄情,多言未必輕佻》 . 沉澱許久,謹以此文送於曾祝我聖誕快樂,和送我禮物的同學。 . 十月份教《送禮之我見》,曾設想生活例子,假若你想對表達對老師謝意,不妨經過奶茶店時,信手一杯珍珠奶茶,隨心而至,才是送禮之好方法。無他,只是想到了上年的學生大多送我珍珠奶茶以吊命,寫文時信手而至,懷想舊...

祈使句例子 在 POPA Channel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9-07 18:06:29

| #家長提問 小朋友3歲,仍不太懂回答問題,卻經常重覆別人的說話,聽上去很古怪,是不是自閉? | #回答 by ST姐姐@speechtherapymindset ◤寶寶在學習說話的過程中,普遍也會模仿大人的語句,待語言能力慢慢提升後,這情況便會消失。 若你的寶寶已三歲,卻仍然會不尋常地...

祈使句例子 在 DSE 7科5** | IELTS 9分 | 線上補習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7-08 16:24:27

IELTS Speaking真係無得準備? 無論係中學生準備去外地升學,定係大學生想去交換或者參加某啲校內活動,好多時候都需要考IELTS,而寫作同說話卷就係大部份香港學生嘅弱點。唔少學生平時喺日常生活根本冇講英文嘅機會,但係又覺得Speaking根本就冇得準備,於是就幻想自己就算「裸考」,喺考試...

  • 祈使句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5 10:12:16
    有 48 人按讚

    —— 養成直覺力的神奇方法 ——

    到大型書店,每層樓都逛一逛?(EX 誠品書店)
    我喜歡到書店亂逛,如果時間許可,就會每層樓都去瀏覽一下。看看平常幾乎不感興趣的書,可以刺激大腦,有在腦內建立新迴路的效果。很多時候,我便因此得到新的創意。

    例如,我曾經走到平時不會接近的物理學書籍區,竟激發意想不到的想法。當時我正在尋找有關治癒(Healing,以消除壓力為主的治療)的點子,像往常一樣,一個人在書店腦力激盪,無意間注意到物理學區一本有關基本粒子領域的書,我才知道原來水晶有很強的能量。當我知道水晶非常適合運用在治癒後,便拿來對即將接受手術的患者進行心理治療時使用。

    每當自己正在進行的研究計畫遇到瓶頸時,我就會去書店探險。接觸完全不相關的領域,可以更清楚認識研究的本質,我已經不只一次有過這樣的體驗。

    逛書店不僅能得到新的刺激,對不知道什麼是可以使自己興奮的人來說,也是很有效的練習。因為在大量的書刊中,只憑自己的直覺,選出可能很有趣的,或許就能發現興趣或志向。

    我逛書店的時候,通常有三個原則。

    ①選擇大型書店、綜合型書店

    要腦力激盪的時候,我會選擇陳列各種領域書籍的大型書店。從頭逛到尾,所有領域的書櫃都瀏覽一次。這時,不要一開始就認定什麼領域是自己沒興趣的,請全部都去看看。如果知道書店的哪裡放什麼領域的書,就可以更有效率,因此若找到適合的書店,就經常去走一走,最好能熟悉到想找什麼就自然走到那裡。每家書店的擺設和品項都不盡相同,保留三、四家風格不同的書店,可以給大腦不同的刺激。

    ②拿在手上時的興奮感很重要

    標題或圖片、封面設計、書腰的推薦、使用的紙質等,因視覺或觸感上被吸引而拿到手上的感覺就已足夠。以這個標準,在瀏覽或閱讀的時候,也要重視「好期待」「好有趣」的直覺。

    ③與書相遇就像和陌生人邂逅

    書店也是與人(作者)共享體驗的地方。每遇見一本不同的書,就是與一個人的相遇。在書店,有數不清的人來自不同領域、不同背景,可以在短時間內就這麼有效率地獲得各種經驗,是很難得的機會。當你心生想知道某個作者的體驗或經驗的想法,其實那表示你已找到讓自己感到興奮的事的入口。

    最近,作者與讀者透過社群網站交流的例子也不少,只要你有心、有行動力,就有機會與作者直接對話。不一定只在書店閱讀,由此踏出一步,試著與你喜歡或感興趣的作者接觸,便有更多找到興奮之事的機會。

    —— 懶得吃早餐,小心腦袋變鈍 ——

    大家平常早餐都吃些什麼呢?早上要趕著上班,沒時間吃,隨便喝杯咖啡、咬一片吐司的人應該滿多的吧。但是,有時準備一份值得享受的早餐,帶著興奮的心情啟動一天也不錯。

    在感到特別累的日子,我就會在隔天準備一份特別的早餐。如果平常只吃麵包和咖啡,加上一、兩種水果,那麼這一天就特別把水果增加到五種,我會在前一天先想好期待早餐吃什麼。這麼一來,在比較疲勞或無力的日子,也能一早就興起興奮的心情。大腦本來就喜歡變化,只要每天改變一點習慣,就能使其活化。

    我雖然是提議吃豐盛點,但#也不是只限定在飲食#。除了早餐,也可以準備一個整天都能讓自己興起興奮心情的活動,也會有同樣效果。

    我在哈佛研究所擔任研究員的時候,就常常安排「今天要去看那部想了好久的電影」或是「晚上要去室內攀岩」等活動,一整天帶著興奮的心情進行研究工作。預先安排活動的日子,專注力會比平常增加好幾倍,這就是藉由興奮所轉變的動力。

    —— 到神社、寺廟或教堂許願 ——

    「去神社、寺廟或教堂參拜時許願,令你興奮的事就會實現」,或許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指望神明幫我們實現夢想,的確不是很科學。不過,在神社、寺廟或教堂許願,對於尋找讓自己興奮的事其實也是很有效的方法。

    回想一下到寺廟參拜的感覺。是不是覺得有種說不出的莊嚴?這種感覺應該很難在日常生活中其他地方找到。拍掌之後,接著默禱自己的願望。這段有一點半強迫的許願時間,是非常重要的。

    這是因為,人的思考容易傾向「反正不可能」「許願也沒用」之類的消極方向,若不是刻意為之,我們通常都無法直率地面對自己的願望。因此,去神社、寺廟或教堂,可以強迫自己把願望放進心裡。

    無論你是否相信神,在神社、寺廟或教堂許下的願望裡,多半都暗藏著自己的本質。所以,假如現在你還不知道該為什麼事情而興奮的話,建議可以每天去神社、寺廟或教堂走走,拍掌默禱,直率地說出心頭浮現的願望。

    此外,神社、寺廟所保佑的事情各有不同,到不一樣的神社、寺廟,也可能會發現自己過去從未察覺、或是刻意逃避的心願。

    例如,想祈求事業成功,你會去保佑生意興隆、財源廣進的神社或寺廟。但我建議偶爾也可以去保佑姻緣的神社或寺廟。以前總是以事業為優先的人,當意識到結婚或戀愛時,或許能在事業以外找到幸福。有了必須守護的家庭,心情因家庭或戀愛的幸福而煥然一新,在工作上也會比以前投注更多的熱情。

    換句話說,去各種神社、寺廟參拜,可能就有機會發現從未察覺的興奮期待。

    —— 許願其實就是活化大腦意識 ——

    桌子擺成「L型」或「U型」

    想要讓興奮之情不中斷,空間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在研究室或辦公室,我會刻意將桌子排成)U型或L型。理由是,身體轉邊,眼前風景也會有所改變,感覺很像是身處不同空間。這比單一模式的視覺活動更能讓大腦靈活運作。

    我現在的桌子是排成L型,一邊主要是使用電腦時的思考空間,另一邊則是寫東西時的思考空間。我喜歡收集文具,所以把收藏的各種筆整把地放在寫字的空間,疲勞的時候把視線轉過來,心情就變得興奮期待。只是轉一個方向,就能轉換心情,我認為對大腦也是好的刺激。

    辦公室或住家如果空間夠,我建議也可以排成U型。因為面對左右與前方的牆壁,感覺一定不一樣。每次改變視線,眼前的風景就有三種變化(如果斜角也算進去的話,就是三種以上),光是這樣就已經能刺激大腦。

    這本書挺有意思的,隨意翻翻也很有收穫。

    推介給大家《為何我們喜歡興奮,需要緊張?:哈佛醫學院研究員的53個活化大腦練習》先覺出版/作者:川﨑康彥

    讓你的大腦也開始動一動

  • 祈使句例子 在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9 05:27:34
    有 167 人按讚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5065397

    話說某黃標KOL響自己網台節目大放厥詞話自己睇咗幾本阿富汗相關書籍、已成「阿富汗問題專家」,真係唔知佢那來如此狂妄自信。

    即使我自從ISIS冒起後長期追蹤敘利亞、伊拉克同阿富汗相關新聞,去到最尾都絕對唔敢同「專家」兩個字拉上任何關係;就算作出所謂分析,都只限於我比較熟悉嘅軍事角度進行,然後你點估倒轉個頭就有啲KOL睇完幾本書幾套戲就夠膽自稱「阿富汗專家」。

    當然另一方面,我係好唔鍾意有啲人除咗只係鬧人「唔識嘢」,但卻一句都噏唔出人地唔識啲乜。我覺得唔開名係無問題,因為重點從來唔係邊個講,而係人地講錯啲乜、大錯定小錯,同埋真正正確嘅資訊係乜,否則呢啲批評同樣毫無價值。

    對於呢位「阿富汗專家」做例子,我當然唔會浪費時間聽佢尻噏,但睇佢寫嘅幾個TAG,就經已發現幾個「驚人」錯誤。

    1. 首先叫倒「拜登擅長於法律,但無Trump有基本軍事知識」本身經已好令人尷尬──作為一個Trump粉,都只能夠好遺憾咁講,特朗普對軍事範疇嘅知識係近乎零。其實如果有跟開特朗普新聞,都會知佢由最初參選時連Nuclear triad係乜都唔知、一路去到不切實際嘅550艘造艦計劃,半開玩笑話「只有臥底先會建議使用電磁彈射」……

    相反,敗燈雖然同特朗普一樣無參過軍,但佢早年曾經熱衷於核武裁軍研究,之後坐外交委員會果陣又長期關注南斯拉夫內戰同科索沃問題,如果單單計「軍事知識」,敗燈一定知得比特朗普多。

    但正正因為特朗普對軍事嘅無知,所以先會熱衷於組成軍人內閣,將呢個佢唔擅長嘅議題放權交比專業人士處理;又雖然Trump響任內不停炒走唔聽佢話嘅閣員,但由始至終響任內都無因為越權干涉而出現過災難性後果。掉番轉,亦因為特朗普唔熟軍事,所以佢旗下將領先至能夠私底下幫佢將錯誤嘅決定補鑊,其中最經典嘅莫過於特朗普要求從敘利亞全面撤軍,最後軍方竟然以「敘利亞本土有油田需要美軍駐守」呃Q咗佢准許保留最低限度駐軍,令庫爾德族人不致任由土耳其/敘利亞軍隊宰割。

    敗燈上任就美軍呢種好運就開始消失,原因就係因為呢條垃圾自以為有足夠處理軍事議題嘅經驗同能力,所以即使成個國防部、兩位前任國務卿都同佢講明太急撤出阿富汗必然導致災難性後果,敗燈仍然持住自己「識嘢」而一意孤行。所以有句彥語講得好:「呢個世界有一樣嘢比一無所知更加危險,就係一知半解」。

    2. 由劉世良去到老千石,都好鍾意借助荷里活電影去評論阿富汗問題。KOLs提過嘅《Charlie Wilson’s War》、《The Outpost》、《War Machine》、《Lions of Lamb》我都睇過,又當然電影可以令觀眾用最容易方式、響較短時間內了解大致昭題所在,但作為評論員其實真係要小心引用,因為電影通常都會有政治立場偏頗、同劇情過度簡化嘅問題。

    黃標口中提到「要講阿富汗一定要由Charlie Wilson講起」,我一睇又知大鑊。雖然《Charlie Wilson’s War》響講到美國政府點會暗中資助阿富汗游擊隊裝備刺針飛彈呢段故事大致上都符合史實,然而佢個結局卻太過簡化──電影結尾講到阿富汗游擊隊大獲全勝趕走蘇聯軍隊,Tom Hanks飾演嘅Charlie Wilson建議中情局追加撥款響阿富汗進行教育基建卻遭受冷待,暗示美國佬打完仗就抽身而走置諸不理,埋下日後911災難種籽。

    但呢種講法係咪公平呢?要知道當日蘇聯入侵阿富汗,佢地其中一種收買人心嘅方式就係興建學校、醫院同馬路!但阿富汗部落政治、宗教背景同埋複雜地形,都令呢啲計劃難以生效;而美國當時就選擇最低成本方式,資助宗教狂熱份子組成嘅游擊隊推翻親蘇政府,結果大獲成功,你話美國政府會唔會咁蠢,立刻用番蘇聯同一套方法去解決阿富汗問題?

    更加唔好講塔里班其實響前一段時間都同美國政府保持良好關係,直至奧馬爾Short咗無啦啦瘋狂支持拉登為止。

    然後去到小布殊時代佔領阿富汗全境,你估美國政府無諗過透過提升阿富汗人生活水平黎令當地人民擺脫對塔里班嘅支持?廿年黎1萬億美元對阿富汗援助入面,就有一大筆呢啲相關資助,但結果呢?由蘇聯時期一直唔能夠成功嘅收買人心政策,響廿一世紀一樣失敗,其實如果你花時間睇一睇阿富汗主要交通網絡,你就明白塔里班要搞禍社區建設根本係易如反掌。

    所以如果有「阿富汗專家」/國際關係KOL話,「要講阿富汗一定要由Charlie Wilson講起」,基本上都係九成中伏。

    3. 至於呢位「阿富汗專家」講到「布林肯無同北方軍閥傾個Deal去保護政府」、「Biden會依靠軍方專家做決策」呢啲Point,基本上已係流於狗噏無知嘅程度──大佬北方軍閥響美軍全面撤出前,經已被大量暗殺、唔少根據地被連根拔起,保護首都?佢地憑乜?同埋你美國佬諗住走人,然後想北方軍閥去首都做炮灰?傻撚咗?我有實力嘅,西瓜靠大邊,同塔里班Deal唔好?

    真正識得戰略嘅軍閥,先唔會走去守護首都咁戇尻,阿姆魯拉·薩利赫趁喀布爾淪陷,將軍隊轉移至塔里班防守比較薄弱嘅地區反擊、自身支持度較高嘅地區(例如北方軍閥重鎮潘傑西爾),呢啲就係真正軍事行家,同尻吹「阿富汗專家」嘅分別。

    至於敗燈會依靠軍方專家?佢識咁諗就唔會造成今日嘅大敗啦!呢條無能廢老從來最大問題都係自信心爆棚,我好有信心往後美軍嘅軍事行動佢仍然會一意孤行,至於會唔會蘊釀成軍事災難呢,就唯有向上天祈禱啦!

  • 祈使句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15 21:55:33
    有 238 人按讚

    做父母的要理解, 做戶外導師更加要反思.

    下雨天, 應否去大自然活動? ( 舊文重溫)
      我認為答案不應是去或不去。在去或不去的背後,其實是反映我們對大自然理解。下雨不去大自然的最佳原因是安全,但安全只是冰山的頂,更多的原因也許來自我們害怕自然。
      害怕讓我們逃避,逃避使我們與大自然的關係愈來愈遠,疏遠到一個程度是自己都不發現的。剛開始時,是下大雨不外出,因為危險,危險的記憶來自那裡?較大部份是新聞中的下雨意外,下大雨會有洪水及山洪暴發等。一部份是身邊朋友的想法,身邊大多數人都是留在城市玩樂,有幾多人會跟你認真交流天氣?接著是普通下雨也不去大自然,因為危險,然後預測明天下雨也不去大自然,因為預測有可能下雨,下雨就是危險。漸漸地,預測幾天後或一星期後下雨都不去大自然,反正就有可能下雨,下雨在他們腦海中就是危險,所以及早取消。
      近年愈來愈多學校和機構,看到天文台的七天天氣預告或會下雨時,就跟我們提出取消活動或改期,在這個模式發展下,同學和小朋友首當其衝,失去接觸不同天氣的機會。接下來就是帶領的導師,都會因為沒有參加者的出現,而減少了很多特別天氣帶領的經驗,然後,在導師經驗不足的情況下,當老師或團體查問導師的下雨活動的意見時,導師都沒有信心出發。惡性循環之下,下一代如何經得起風雨呢? 更正確是,預測會下雨已經嚇怕孩子了。
      去年夏天,一張下雨天帶小朋友去溪邊玩水的相,引來網上一面倒的攻擊,有導師問我,這個活動是不是危險。我跟他們解釋,危險與否要看很多角度,有經驗的人看的角度跟不認識的人看的可以很大分別. 。首先,單看照片,你知道這是那裡嗎?導師們不知道,更遑論一般市民,地點不知道,上中下游不清楚,現場環境如何也不知道,如何知道是危險呢? 大多數人知道的就是下雨去大自然就是危險,就是這一點。然後更搬出一堆似是而非的專有名詞出來,一般不認識的人看起來振振有詞,便信以為真,愈傳愈危險。害怕就是這樣建成的。
      要知道任何事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發生意外,你不去大自然,留在城市,也會有交通意外,失火,行劫,跌倒流血等。舉個例子,難道大家會因為有人拿刀傷人之後,每次拿起刀就是危險,所以結論就是不用刀嗎?不會,為什麼?因為我們對刀的理解比大自然多。我們對刀的認知判斷令我們有信心繼續用,而不是逃避。我經過十多年對大自然的體悟,大自然有危險的地方,同時,更有很多城市不能取代的好處,讓我們整全地成長。
      每次講到下雨去大自然,就激起心中那團火,想更多導師,老師,社工,明白不同天氣的美麗,一起去改變這個大自然缺失症帶來的病態。回到主題,下雨天或預測下雨天不去大自然表面是很簡單的決定,相反,決定去就要很嚴謹的思考。
    孩子不怕,怕的是父母
      就以我最近一次,帶一班2歲左右的親子去溪澗玩水,活動前一日有小雨,我跟參加者確定明天活動繼續,一般我不會因為天氣預測而太早下決定,畢竟天文台也只是預測,中間存在一定的變數。活動前兩小時,為免參加者不確定成行與否,我再發訊息確定如常活動,參加者可按自己判斷決定參加與否。主持人面對不同天氣,要有明確決定,參與者才有路可跟。我決定去,但不代表你準備好來,所以我讓家長們自己決定,因為只有自己才了解自己接受事物的步伐,不用急,也急不來。來的就要安心的來,才有意思呢。始終,我們跟自然已經疏遠了很久,不是馬上能一拍即合呢。
    不是因為活動地點而安全,而是因為你了解那地點才安全
      背後,第一要考慮的就是天氣的預計,天文台愈短時間內的預測愈準確,早上再看天氣圖,有雨,不算大,時間也不持久,可以去。同時,考慮集合點,我們集合的地點是屋村的遊樂埸,30秒距離便到有蓋的大廈可安全休息。大家平常去公園玩,那公園距離有蓋建築物也未必有這麼近,有退路,可行。其實每次上山都要計劃好,下雨天的退路更見重要。
      記得今次活動是去溪澗,又有機會下雨,看到這裡的你,可能會聯想到山洪暴發,會死人的,十分危險,是這樣嗎? 山洪暴發是一個幾日都講不完的課,成因不是單單下雨。
      我住在山中,每天都觀察大自然的變化,即使這個星期曾經下雨,但香港整體的降雨只是開始階段,屬雨季的開始,地下水位很多仍未回到正常,這段期間的溪澗,水流量也較正常少,對行澗的人來說,很多人因為水少都未有興趣出動呢。山洪暴發的機率低之又低。
      我的計劃是,如果天氣突變,超出天文台預計,要知道這是有可能發生的。我可以退到大廈樓下安身。出發去溪澗的路有兩條,一是山路,一是水泥路,水泥路是一條可供車行的馬路,車路盡處行3分鐘便到玩水的地方。萬一天氣突變,行幾分鐘便可以去到涼亭,緊急情況下,涼亭旁救護車可到,一般情況,行8分鐘可去到巴士站。是一個2歲小朋友都可接受的距離。這個行程有多個退點/安全點。是一條進可行退可回的路線,由玩水位置去到車路位置只是一百多米的距離。多方面分析後,我的結論是可行。
      實際運作如何?大家去到集合的公園玩了一段時間熱身後,出發去到溪澗,期間天陰無雨,一切按計劃進行。去到溪澗,小朋友玩得十分開心。玩了十分鐘左右便下起小雨,雖然沒有危險,但天氣涼了,也不適合再玩下去,所以我叫大家離澗去涼亭吃飯,記得有一位媽媽說想跟孩子多留一會,問我會不會有危險,我跟她說了一句一般導師不會說的話:很安全,放心玩。原因第一個當然是真的很安全。第二,我想她對大自然有安全感,不要以為下幾滴雨就山洪,媽媽不怕,孩子自然不怕,將來就少一個小孩患上大自然缺失症。
      導師可以是一粒改變的種子,可以是這粒種子的滋養,更可以是開花結果的關鍵者。 

    (免責說明:去山澗的大小朋友應注意相關風險,一日前安全,一日後可以是危險,不要人去你去。如沒有專人帶領,不要去。此分享不是鼓勵你下雨去大自然,而是想大家檢視一下自己如何看大自然)

    我與導師班學員,大雨後去尋找瀑布,那震撼一世難忘。有興趣學習如何安全地在不同天氣下帶自然活動,可以參考最新一屆自然活動導師訓練:
    https://forms.gle/6zqN1QcE2YaWVUGk9

    【自然脈絡網上講座系列】
    環保有得教嗎?如何打開這道綠色大門?
    怎樣設計令參加者覺得「正」、「想再黎」的自然活動?
    如果參加者覺得大自然活動是辛苦和沉悶的,更不用談環保教育了。知識可壓縮,關係建立則需要時間。如何做一個可以讓參加者與大自然建立關係的導師?這就是關鍵所在了。
    本次講座由「自然脈絡」創辦人野人主持,分享多年來致力投身自然環保教育的經驗和知識,如果大家對環保、自然教育、野人生活有興趣,千祈唔好錯過依個難得既機會呀!
    「第一場:如何讓人愛上大自然?」
    日期: 5月20日 (星期四)
    「第二場:如何安全地體驗大自然?」
    日期: 5月27日 (星期四)
    時間: 8pm-9pm
    講者: 野人 (擇居郊外17年,在2005成立社企自然脈絡,身體力行,實踐綠色環保的生活)
    立即報名: https://forms.gle/NSnN1eEL2N3yCrbg9
    推薦活動:
    第七屆自然活動導師體驗證書
    立即報名: https://forms.gle/HyokYnetCice5hRy9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