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社會習作 解答 6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社會習作 解答 6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社會習作 解答 6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社會習作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906的網紅劉蘊葳,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分享文章 希望大家花幾分鐘耐心看完 我的班上有一位孩子 全班27位孩子,有26位討厭他 對他口出惡言、對他毫不體貼 對他處處針對 甚至有時候會想要動手打他 在我接班時,原班導就有向我提醒這個狀況 我來了一個禮拜,沒錯,原班導師講的一點都沒錯 這個孩子的人際關係真的有太大太大的問題了 他的衛生習慣...

 同時也有7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邀請到 洪蘭教授來到節目中, 為我們介紹由她親自翻譯並強力推薦的《大腦如何精準學習》一書。 作者法國科學家史坦尼斯勒斯.狄漢在他成為世界頂尖的語言 和數字大腦處理的認知神經科學家之前,原本就是數學家和心理學家。 學習擁有生命力(vital principle), 而人類的大腦有著巨大的可塑性...

社會習作 在 ???'? ?????????|國中生物筆記販售中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10:13:40

我開始賣筆記啦! 希望能夠回饋粉絲和社會❤️ ‼️已經開賣‼️ —— 我是Peaknotes 片刻筆記 @peaknotes 的第一波合作者 很高興能受到 @shinnnyu__ 邀請! 由於瞭解了偏鄉孩童的課輔需求 需要長期投入與了解每一位孩子的背景和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 絕對不是一次性的志工服務...

社會習作 在 雙橡教育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19:14:31

繼上次推薦的 #實用工具書,小編這次特別寫一篇跟「#人生建議」相關的必讀書單,趕快趁著暑假閱讀這些好書,讓你能夠在新學期開學前、或是迎接大學前有機會做一番深入的思考,看見更多新的觀點,一起來看看吧!⁣ ⁣ 1⃣️ 終生受用的 #人生建言:《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 ⁣ 🌟「你的公司可能會失敗,你的...

  • 社會習作 在 劉蘊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10 13:07:20
    有 87 人按讚

    分享文章
    希望大家花幾分鐘耐心看完

    我的班上有一位孩子
    全班27位孩子,有26位討厭他
    對他口出惡言、對他毫不體貼
    對他處處針對
    甚至有時候會想要動手打他
    在我接班時,原班導就有向我提醒這個狀況
    我來了一個禮拜,沒錯,原班導師講的一點都沒錯

    這個孩子的人際關係真的有太大太大的問題了
    他的衛生習慣極為不好、反應遲鈍(先天因素)
    看不懂人家臉色,喜歡在別人玩到一半時應插進別人的遊戲中
    他觀察班上其他同學可能會開玩笑而打來打去
    因此,他也開玩笑的跟別人說來打我啊來打我啊
    結果他就被打了😔

    但這個孩子很善良,在打掃時間時,我請他幫忙擦黑板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遇到擦黑板比我乾淨的學生

    對了,忘記跟你們說
    我中年級的孩子們說:俊堯老師超會擦黑板的,沒看過黑板可以擦這麼乾淨😏

    這個孩子只要我交代的事情,他總是很認真很認真去做
    即使做得不好,他依然很認真很認真

    這個孩子時常來跟我分享他生活的大小事
    即使我常常聽了只是敷衍他

    在一天的社會課時,社會老師請社會在老師收社會習作
    就是這麼剛好,這個孩子就是社會小老師
    班上的同學出現了這一段話
    老師,我們班沒有社會小老師
    而我就坐在後面默默地聽著孩子們說這些話
    下節課時
    我拜託社會老師將那位孩子請去老師那邊幫老師做事情

    上課後,我問孩子們班上同學
    有沒有人很討厭他的,麻煩你舉手,老師保證不會罵人
    班上有大約八成的孩子舉起了手✊

    我繼續問,請問有沒有人很希望他能馬上轉走的
    如果有請你手繼續舉著
    矗立在空中的手臂們漸漸地放軟了下來,收回自己的身體旁

    但仍然有五隻手臂屹立不搖地高舉著
    所以,我問了他們原因
    原因不外乎是我上面打的那些問題
    衛生整潔、不善觀察他人臉色、愛亂入別人的遊戲
    我每個都很贊同,我一一附和每個答案
    我說:如果是我,我也會很不爽

    我繼續問,我說,有沒有希望他最好能馬上消失在這個世界上的
    有的請你手繼續舉著
    五隻屹立不搖的手臂被這個鋒利的問題震懾住了
    沒有人在堅持下去

    我說,在成長的過程中,老師很怕你們在學校遇到一種現象
    這種現象可能發生在每個時代、每間學校
    它叫「霸凌」,而其中老師認為最容易將人逼上絕路的霸凌
    叫做「關係霸凌」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說過:人生所有問題,皆來自人際互動
    關係霸凌就是一種長期的人際互動冷落與排擠🙁

    37年前,在澳洲,有一位小男孩,一出生便沒有了下半身
    這位只有一半身體的小男孩經過搶救後,幸運地存活下來
    但他因為存活下來從此一輩子過得幸福又快樂?並沒有

    在他小學的階段
    他被他的同學叫他怪物、叫他惡魔
    叫他不要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嚇人

    他被他的同學當作球類
    一天丟到垃圾桶裡、一天丟到廚餘桶裡

    他被他的同學拿美工刀劃他的軀幹
    一天又過一天地循環著

    這位小朋友叫做力克胡哲
    有沒有人知道小力克在小學階段有多少次想自我結束他的生命?
    答案是:超過十次!
    我向孩子們說:
    如果是我,看到我只擁有一半的身體時,我也寧願不要活了,
    更何況每天每天我的同學們把我當作怪物
    每天每天我周遭的環境讓我認為我是一個不值得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
    這時候有位小朋友舉手說:老師可是力克胡哲是沒辦法改的
    班上這位同學是可以改的,我反問那位同學說,你看過他的診斷報告書嗎?
    他搖搖頭
    我說,有些先天病狀反映在身體,我們一目瞭然
    然而有些先天病狀反映在心理,我們唯獨了解才能瞭然

    有沒有人想過,他有多羨慕你們
    他好羨慕你可以把桌面收得這麼乾淨
    他好羨慕你不會因為空氣品質而一直流鼻水
    他好羨慕你解數學時都不會卡住
    他好羨慕你字可以寫得好端正
    他好羨慕你可以擁有朋友

    但這些羨慕,他卻一個都做不到

    生命是一段連續而不可逆的現象
    每個人的童年都有一次
    你跟他同學也就兩年甚至四年
    一年後,我們畢業,可能你跟他以後就永遠沒在碰面
    但這些他所面臨的困擾,卻可能是伴隨著他一輩子的
    老師我,沒有要你當他的朋友

    但我希望我們能一起合作
    讓他有一天長大後,回想了他的求學歷程時
    他會說,我覺得我的六年級同學們對我很好
    至少,他們把我當同學。
    ~本篇結束~。2020/9/7

  • 社會習作 在 Fan-Chiang Yi 范姜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10 09:35:25
    有 565 人按讚


    我的班上有一位孩子
    全班27位孩子,有26位討厭他
    對他口出惡言、對他毫不體貼
    對他處處針對
    甚至有時候會想要動手打他
    在我接班時,原班導就有向我提醒這個狀況
    我來了一個禮拜,沒錯,原班導師講的一點都沒錯

    這個孩子的人際關係真的有太大太大的問題了
    他的衛生習慣極為不好、反應遲鈍(先天因素)
    看不懂人家臉色,喜歡在別人玩到一半時硬插進別人的遊戲中
    他觀察班上其他同學可能會開玩笑而打來打去
    因此,他也開玩笑的跟別人說來打我啊來打我啊
    結果他就被打了😔

    但這個孩子很善良,在打掃時間時,我請他幫忙擦黑板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遇到擦黑板比我乾淨的學生

    對了,忘記跟你們說
    我中年級的孩子們說:俊堯老師超會擦黑板的,沒看過黑板可以擦這麼乾淨😏

    這個孩子只要我交代的事情,他總是很認真很認真去做
    即使做得不好,他依然很認真很認真

    這個孩子時常來跟我分享他生活的大小事
    即使我常常聽了只是敷衍他

    在一天的社會課時,社會老師請社會小老師收社會習作
    就是這麼剛好,這個孩子就是社會小老師
    班上的同學出現了這一段話
    老師,我們班沒有社會小老師
    而我就坐在後面默默地聽著孩子們說這些話
    下節課時
    我拜託社會老師,將那位孩子請去老師那邊,幫老師做事情

    上課後,我問孩子們班上同學
    有沒有人很討厭他的,麻煩你舉手,老師保證不會罵人
    班上有大約八成的孩子舉起了手✊

    我繼續問,請問有沒有人很希望他能馬上轉走的
    如果有請你手繼續舉著
    矗立在空中的手臂們漸漸地放軟了下來,收回自己的身體旁

    但仍然有五隻手臂屹立不搖地高舉著
    所以,我問了他們原因
    原因不外乎是我上面打的那些問題
    衛生整潔、不善觀察他人臉色、愛亂入別人的遊戲
    我每個都很贊同,我一一附和每個答案
    我說:如果是我,我也會很不爽

    我繼續問,我說,有沒有希望他最好能馬上消失在這個世界上的
    有的請你手繼續舉著
    五隻屹立不搖的手臂被這個鋒利的問題震懾住了
    沒有人在堅持下去

    我說,在成長的過程中,老師很怕你們在學校遇到一種現象
    這種現象可能發生在每個時代、每間學校
    它叫「霸凌」,而其中老師認為最容易將人逼上絕路的霸凌
    叫做「關係霸凌」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說過:人生所有問題,皆來自人際互動
    關係霸凌就是一種長期的人際互動冷落與排擠🙁

    37年前,在澳洲,有一位小男孩,一出生便沒有了下半身
    這位只有一半身體的小男孩經過搶救後,幸運地存活下來
    但他因為存活下來從此一輩子過得幸福又快樂?並沒有

    在他小學的階段
    他被他的同學叫他怪物、叫他惡魔
    叫他不要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嚇人

    他被他的同學當作球類
    一天丟到垃圾桶裡、一天丟到廚餘桶裡

    他被他的同學拿美工刀劃他的軀幹
    一天又過一天地循環著

    這位小朋友叫做力克胡哲
    有沒有人知道小力克在小學階段有多少次想自我結束他的生命?
    答案是:超過十次!
    我向孩子們說:
    如果是我,看到我只擁有一半的身體時,我也寧願不要活了,
    更何況每天每天我的同學們把我當作怪物
    每天每天我周遭的環境讓我認為我是一個不值得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
    這時候有位小朋友舉手說:老師可是力克胡哲是沒辦法改的
    班上這位同學是可以改的,我反問那位同學說,你看過他的診斷報告書嗎?
    他搖搖頭
    我說,有些先天病狀反映在身體,我們一目瞭然
    然而有些先天病狀反映在心理,我們唯獨了解才能瞭然

    有沒有人想過,他有多羨慕你們
    他好羨慕你可以把桌面收得這麼乾淨
    他好羨慕你不會因為空氣品質而一直流鼻水
    他好羨慕你解數學時都不會卡住
    他好羨慕你字可以寫得好端正
    他好羨慕你可以擁有朋友

    但這些羨慕,他卻一個都做不到

    生命是一段連續而不可逆的現象
    每個人的童年都有一次
    你跟他同學也就兩年甚至四年
    一年後,我們畢業,可能你跟他以後就永遠沒在碰面
    但這些他所面臨的困擾,卻可能是伴隨著他一輩子的
    老師我,沒有要你當他的朋友

    但我希望我們能一起合作
    讓他有一天長大後,回想了他的求學歷程時
    他會說,我覺得我的六年級同學們對我很好
    至少,他們把我當同學。
    ~本篇結束~。2020/9/7

    因為文章太長又有點沈重
    我放張我大三參加暑育的照片給大家看😂

  • 社會習作 在 余秀芷sleev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9-10 08:15:11
    有 84 人按讚


    我的班上有一位孩子
    全班27位孩子,有26位討厭他
    對他口出惡言、對他毫不體貼
    對他處處針對
    甚至有時候會想要動手打他
    在我接班時,原班導就有向我提醒這個狀況
    我來了一個禮拜,沒錯,原班導師講的一點都沒錯

    這個孩子的人際關係真的有太大太大的問題了
    他的衛生習慣極為不好、反應遲鈍(先天因素)
    看不懂人家臉色,喜歡在別人玩到一半時硬插進別人的遊戲中
    他觀察班上其他同學可能會開玩笑而打來打去
    因此,他也開玩笑的跟別人說來打我啊來打我啊
    結果他就被打了😔

    但這個孩子很善良,在打掃時間時,我請他幫忙擦黑板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遇到擦黑板比我乾淨的學生

    對了,忘記跟你們說
    我中年級的孩子們說:俊堯老師超會擦黑板的,沒看過黑板可以擦這麼乾淨😏

    這個孩子只要我交代的事情,他總是很認真很認真去做
    即使做得不好,他依然很認真很認真

    這個孩子時常來跟我分享他生活的大小事
    即使我常常聽了只是敷衍他

    在一天的社會課時,社會老師請社會小老師收社會習作
    就是這麼剛好,這個孩子就是社會小老師
    班上的同學出現了這一段話
    老師,我們班沒有社會小老師
    而我就坐在後面默默地聽著孩子們說這些話
    下節課時
    我拜託社會老師,將那位孩子請去老師那邊,幫老師做事情

    上課後,我問孩子們班上同學
    有沒有人很討厭他的,麻煩你舉手,老師保證不會罵人
    班上有大約八成的孩子舉起了手✊

    我繼續問,請問有沒有人很希望他能馬上轉走的
    如果有請你手繼續舉著
    矗立在空中的手臂們漸漸地放軟了下來,收回自己的身體旁

    但仍然有五隻手臂屹立不搖地高舉著
    所以,我問了他們原因
    原因不外乎是我上面打的那些問題
    衛生整潔、不善觀察他人臉色、愛亂入別人的遊戲
    我每個都很贊同,我一一附和每個答案
    我說:如果是我,我也會很不爽

    我繼續問,我說,有沒有希望他最好能馬上消失在這個世界上的
    有的請你手繼續舉著
    五隻屹立不搖的手臂被這個鋒利的問題震懾住了
    沒有人在堅持下去

    我說,在成長的過程中,老師很怕你們在學校遇到一種現象
    這種現象可能發生在每個時代、每間學校
    它叫「霸凌」,而其中老師認為最容易將人逼上絕路的霸凌
    叫做「關係霸凌」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說過:人生所有問題,皆來自人際互動
    關係霸凌就是一種長期的人際互動冷落與排擠🙁

    37年前,在澳洲,有一位小男孩,一出生便沒有了下半身
    這位只有一半身體的小男孩經過搶救後,幸運地存活下來
    但他因為存活下來從此一輩子過得幸福又快樂?並沒有

    在他小學的階段
    他被他的同學叫他怪物、叫他惡魔
    叫他不要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嚇人

    他被他的同學當作球類
    一天丟到垃圾桶裡、一天丟到廚餘桶裡

    他被他的同學拿美工刀劃他的軀幹
    一天又過一天地循環著

    這位小朋友叫做力克胡哲
    有沒有人知道小力克在小學階段有多少次想自我結束他的生命?
    答案是:超過十次!
    我向孩子們說:
    如果是我,看到我只擁有一半的身體時,我也寧願不要活了,
    更何況每天每天我的同學們把我當作怪物
    每天每天我周遭的環境讓我認為我是一個不值得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
    這時候有位小朋友舉手說:老師可是力克胡哲是沒辦法改的
    班上這位同學是可以改的,我反問那位同學說,你看過他的診斷報告書嗎?
    他搖搖頭
    我說,有些先天病狀反映在身體,我們一目瞭然
    然而有些先天病狀反映在心理,我們唯獨了解才能瞭然

    有沒有人想過,他有多羨慕你們
    他好羨慕你可以把桌面收得這麼乾淨
    他好羨慕你不會因為空氣品質而一直流鼻水
    他好羨慕你解數學時都不會卡住
    他好羨慕你字可以寫得好端正
    他好羨慕你可以擁有朋友

    但這些羨慕,他卻一個都做不到

    生命是一段連續而不可逆的現象
    每個人的童年都有一次
    你跟他同學也就兩年甚至四年
    一年後,我們畢業,可能你跟他以後就永遠沒在碰面
    但這些他所面臨的困擾,卻可能是伴隨著他一輩子的
    老師我,沒有要你當他的朋友

    但我希望我們能一起合作
    讓他有一天長大後,回想了他的求學歷程時
    他會說,我覺得我的六年級同學們對我很好
    至少,他們把我當同學。
    ~本篇結束~。2020/9/7

    因為文章太長又有點沈重
    我放張我大三參加暑育的照片給大家看😂

  • 社會習作 在 豐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2-30 11:15:00

    今天邀請到 洪蘭教授來到節目中,
    為我們介紹由她親自翻譯並強力推薦的《大腦如何精準學習》一書。

    作者法國科學家史坦尼斯勒斯.狄漢在他成為世界頂尖的語言
    和數字大腦處理的認知神經科學家之前,原本就是數學家和心理學家。

    學習擁有生命力(vital principle),
    而人類的大腦有著巨大的可塑性—去改變它自己,以適應環境。
    大腦具有超凡的反彈能力,即使在受到巨大的創傷,
    如眼盲、失去半個腦或社會孤立後,還是能發展出學習的能力。

    這個學習的火花並沒有被這些不幸的遭遇所熄滅,
    語言、閱讀、數學、藝術創造:
    這些人類所特有的能力,也是其他靈長類所沒有的。

    < 大腦如何精準學習 >
    作者: 史坦尼斯勒斯.狄漢 Stanislas Dehaene
    譯者: 洪蘭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0/09/29

    #反彈力 #精準學習 #生命力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 社會習作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8-04 16:04:40

    從國中開始就讀美術班,一路到高中、大學都是科班養成的崔廣宇,並不意圖放大、擴張藝術家的價值與地位,相反的,他認為,自己只是剛好有一些天賦,做的創作也都獲得了正面評價,不知不覺中,也就長成了藝術家。

    他實誠地表示,藝術家們也不過就是普通人,仍然活在生活與日常中。

    崔廣宇從繪畫、裝置藝術到行為藝術,多方嘗試、多元經營,而後以錄像藝術作品廣為人知,如《當代日常習作》、《隱形城市》、《十八銅人》、《城市按摩》、《系統生活捷徑》系列等。

    而藝術始於生活,對崔廣宇來說,生活是發動藝術的根本,譬如《城市按摩:美麗的髒泡泡》即為他日復一日載著女兒上下課,跟著公車胡思亂想,最終以公車所排廢氣吹泡泡而得。抑或《當代生活習作:一起表演》,則是他端坐便利商店大片玻璃後,擺放計時器,拍攝自身在一分鐘內能夠吃食多少碗涼麵,藉此顯演人們對於城市生活的慣性樣貌,乃至於媒體如今已然無所不在的深切省思。

    一直以來,崔廣宇嘗試以生物學的脈絡,回應人與社會系統之間的適應關係,並透過行動來重新定義或者質疑人類所處的體制系統,以不斷重複的親身實驗來突顯某些習以為常的社會價值與現實環境背後的荒謬性。

    《小檔案》
    崔廣宇於1974年出生臺北,1997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並曾經受邀展覽於威尼斯雙年展、利物浦雙年展、西班牙蘇菲亞美術館、紐約雀兒喜美術館、東京森美術館、林茲OK藝術中心。

    作品曾於2005年威尼斯雙年展的台灣館中展出,另外在2006也參與利物浦雙年展、在德國哈雷/ 薩勒(Halle/Saal)舉辦的Werkleitz 雙年展、在德國卡斯魯爾(Karlsruhe)的ZKM藝術媒體中心所舉辦的「藝術溫躍層:亞洲新浪潮」(Thermocline of Art-New Asian Waves)、在比利時麥赫倫(Mechelen)的國際影像雙年展(Contour Biennial),2008年則參與在奧地利林茲(Linz)的OK當代藝術中心(OK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所舉辦的Cuvée雙年展。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馬立群 剪接/徐珮珊
    作品提供:崔廣宇 場地提供:Double Square Gallery 双方藝廊

    #一影像專訪 #崔廣宇 #藝術 #生活

  • 社會習作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4-27 13:07:21

    高中時就寫詩的廖建華,對創作原就抱有高度熱情,大學時期他就讀工程科系,畢業之際對此生就要成為工程師感到迷惘與不安,而後開始接觸台灣新浪潮電影,對影像十分感興趣,研究所也展開相關的創作,包含拍系上工友的紀錄短片《移動的日晷》,以及與同學合作的《千甲》,探討社區支持型農業和都市原住民的生存處境。

    廖建華坦言拍片的動機,其實是意圖擺脫成為工程師的生涯,想要以創作為生,而《末代叛亂犯》才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完全出於他的意識與掌控下的創作。之前的兩部比較是習作,但也讓他在實作中與各式錯誤裡獲得良多。
    《末代叛亂犯》的主題是1991年5月發生的「獨台會案」,逮捕四名青年,並處以唯一死刑,而後引發社會各界的聲援,並在台北車站進行抗議,最終迫使立法院在九日內廢除了施行長達42年的懲治叛亂條例。廖建華經由影像重現該案的過程,以及後續的發展,進行多位相關人物的深入訪談,其中也有許多後來成為立委與部長的人物。

    廖建華表示,以知識份子為主、進行公共領域回溯的《末代叛亂犯》,如同他的啟蒙,讓他看見且能深入更多自己所不知道的台灣,並從而察覺自己的關懷══在歷史、社會與政治的浪潮下,其實廖建華更在乎那些平凡者、失敗者的身影與故事,也就有了日後針對抱持理想參與政治、想要改變世界而犧牲家庭、生活的庶民所拍攝的《狂飆一夢》。

    當那些民主老兵失去舞台、意識到自己的時代過去了,而傷病、經濟等現實問題無可閃避,被打下來的人們如何面對失敗的事實,如何迎向人生的後半場,讓廖建華特別著迷。廖建華直言,他們的身上附著台獨的鬼魂、台灣的鬼魂、未盡之志的鬼魂。而人生始終無可逃躲,政治社會參與的激情並不會消解所有的問題,最後他們還是得回過頭與自身相處。
    這也是廖建華拍完《狂飆一夢》的最大體悟:真實人生還是得要自己去真實面對。

    小檔案
    廖建華,獨立影像工作者,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化工所。研究所時期開始嘗試影像拍攝,2015年完成紀錄片《末代叛亂犯》,入圍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競賽、台北電影獎紀錄片競賽、韓國DMZ紀錄片影展。創辦影像工作室,持續投入影像拍攝領域之中。《狂飆一夢》為最新紀錄長片作品,於2020年上映,並出版同名實體書。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馬立群 剪接:李信德
    作品提供:廖建華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