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社會科學引文索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范雲 FAN, Yu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由政府與納稅人支持的學術論文,不應該成為 #一家壟斷 #獨佔市場 的獲利工具! 學術論文資料庫是公共財,應該幫助更多沒有經濟資源的學生與對學術有興趣的年輕世代,而不是成為一家公司到中國擅改作者文章標題的 #發大財 工具。集體的心血不應該成為商業的壟斷! 近來華藝公司學術論文資料庫輸出到中國卻遭到...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28)日立法委員林佳龍於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針對國科會與教育部就「學術研究補助與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之成效與弊端」報告中,有關NCC被提名人清大彭心儀教授被質疑研究案重複申請及論文一稿多投等違背學術倫理一案質詢朱敬一主委、蔣偉寧部長與清大陳力俊校長。 林佳龍委員指出,本次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被提名...

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3 04:54:27

他俾馬雲、馬化騰成名更早!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presslogic 百度創辦人李彥宏是中國內地第一個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互聯網企業家。在《新財富500富人榜》,李彥宏以851.6億元人民幣(約1050億港元)排名13。而李長得高大有型,又是從美國回流的成功富豪,可說是內...

  • 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30 14:05:00
    有 2,461 人按讚

    由政府與納稅人支持的學術論文,不應該成為 #一家壟斷 #獨佔市場 的獲利工具!

    學術論文資料庫是公共財,應該幫助更多沒有經濟資源的學生與對學術有興趣的年輕世代,而不是成為一家公司到中國擅改作者文章標題的 #發大財 工具。集體的心血不應該成為商業的壟斷!

    近來華藝公司學術論文資料庫輸出到中國卻遭到 #華藝允許中方「紅色審查」事件,引起學術界嘩然。

    我身為學者出身的立委,除了關注華藝授權中方以中共法令審查學術論文的問題,關注學術自由;其實更加關注為何臺灣期刊論文商業市場形成目前由華藝公司壟斷的現況。

    因為 #商業化 和 #一家獨大資料庫,導致:

    1⃣ 臺灣研究者沒有太多公開及流通論文方式的選擇,例如《台灣社會學》期刊從2001年創刊開始就一直實踐全文免費開放下載模式,但因為沒加入華藝資料庫,使期刊論文難以流通或被引用,最後不得已只好加入華藝。

    2⃣ 本次事件發生後,還需由各大學、研究單位或著作權人自力救濟向華藝抗議或提起訴訟。

    3⃣ 幾乎所有想要閱讀臺灣學術論文者,都必須付費加入華藝會員或購買點數單篇付費(除在大學體系內已由圖書館付費購買外),依華藝公告的標準,在臺灣下載一篇碩博士論文是200元、其他論文則是一頁4元(每篇論文大約30至50頁)。

    #臺灣學術成果是公共財

    我認為臺灣的學術研究成果,幾乎都由教育部、科技部投入的預算支持,生產知識者也逐漸體認,應共同維護知識公共化的理念,才能互惠互利,創造更多研究果實。

    但是長期以來,只有國家圖書館做了碩博士論文、臺灣期刊論文索引、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等系統,只能「查詢」但多半無法閱讀或下載到全文;若需要閱讀全文,扣掉直接到圖書館閱讀或調閱實體書外,想要即時線上閱讀則常常不得已必須到華藝網站付費取得。

    #國際開放使用運動倡議超過20年

    知識應該是公共財,國際學術圈為了對抗資料庫商業化或高額收費,陸續發起 #開放取用(open-access) #OA模式,推動 #論文開放免費取得,至今已20多年。

    🔎1998年美國研究圖書館協會為增進研究資源之開放取用,和其他改革倡議者組成SPARC(The 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Academic Resources Coalition)聯盟,推動學術期刊的開放取用運動。
    🔎2002年布達佩斯開放取用倡議。
    🔎2003年貝色斯達開放近用出版宣言。
    🔎2003年關於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知識開放取用的柏林宣言。
    🔎PLos公共科學博物館(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2011年哈薩克22歲研究生艾爾巴金寫程式Sci-Hub設法取得昂貴期刊內容,供人免費下載。
    🔎2011年普林斯頓大學要求校內學者不得將研究排他性授權予資料庫業者。
    🔎2012年哈佛大學圖書館要求全校教師、研究員,研究成果改採OA形式發表。
    🔎2014年荷蘭教科文部聯合國內大學,與資料庫業者集體談判,抵制高額費用。並訂下兩大談判目標:2016年期刊4成內容轉為OA發表;2024年100%轉型為OA模式,荷蘭大學願意支付較高刊登費,但不願意再付訂閱費。

    #臺灣已晚20年
    #現在推動知識公共化正是時候

    華藝的事件正好給臺灣學術圈一個推動知識公共化的契機:

    國際已經發展出「開放取用」模式,優點包括提升學術影響力、增加潛在讀者、提升著作被引次數、促進學術傳播、免費取得所需資訊等。

    臺灣已經晚了國際20年,在著作權觀念提升以及跟上國際學術趨勢的現況下,正是推動開放取用模式的好時機。

    我今天召開記者會,邀請 莊競程 有志者是競程、 台灣社會學會 理事長林國明、 臺大歷史系特聘教授陳弱水、 經濟民主連合 智庫召集人賴中強律師、 臺大博士候選人林凱衡及 台灣大學研究生協會 會長吳依潔,提出建議。

    我們認為 #推動臺灣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 正是時候,大家的精彩發言 👉可點進圖片閱讀。

    科技部和教育部應負起責任,蒐集各方意見,規劃期程及逐年編列預算,包括先從臺灣期刊及大學開始推動「開放取用」模式、建置或完善現有資料庫、引進全文下載、推廣臺灣研究成果至國際場域等。

    我將會持續和科技部及教育部研商,讓臺灣學術界跟上國際趨勢,讓知識成為公共財,不再被商業壟斷。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註一:華藝授權中方竄改一線學術工作者論文標題、摘要,舉例如下:

    例一:「四個國家」被改成「四個台灣」。
    例二:「東南亞國家」被改成「東南亞台灣」。
    例三:「當國家主義之路」被改成「到台灣主義之路」。
    例四:「當婦運衝撞國家」被改成「當婦運衝撞台灣」。
    例五:「國家女性主義」被改成「台灣女性主義」。
    例六:作者皮國立,名字「國立」被消失,只剩皮。

    例子太多,很多一線學術工作者都已發文指責。華藝還敢說這是華語世界話語權,一個被改得文不對題,亂七八糟的標題,就算被搜尋到又如何,看到的人只會覺得作者是不是瘋了?!踐踏學術工作者心血,莫此為甚。更不要提因為敏感而被消失的五萬篇文章,這是什麼爭話語權?這是羞辱一線學術工作者給中共下跪。

    註二:華藝授權中方竄改作者文章標題摘要,范雲評論資料庫 (至2020.12.31):

    華藝針對公共化的聲明繼續魚目混珠 👉 https://reurl.cc/5q06zR
    推動臺灣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記者會 👉 https://reurl.cc/7o6m4N
    我針對華藝的一次質詢 👉 https://reurl.cc/Oqxbry
    引起三家媒體以社論高規格批評 👉 https://reurl.cc/gmL1YQ
    踢爆!華藝白紙黑字授權中方廠商竄改論文 👉 https://reurl.cc/5q0zbq
    我被華藝消失的論文 👉 https://reurl.cc/Q38xVM
    紅色審查 👉 https://reurl.cc/D6WExE

  • 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在 黃偉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2-12-18 22:23:55
    有 25 人按讚

    (轉貼至ETtoday)

    黃偉哲踢爆:博士論文花40萬元 代寫公司搞定

    民進黨立委黃偉哲18日指出,現行於網路上約可以找到8家的論文代寫公司,而經民眾陳情指出,代寫論文的價格更依照題目難度不同而出現不同收費。黃偉哲表示,如果論文能夠花錢找人代寫,就等於學位也能用花錢買到,代寫風氣如果持續下去,恐會造成我國教育水準日趨低落。

    據了解,一般的期刊論文的費用約為7萬元、國科會計畫報告約為10萬元以上、具有SCI(科學引文索引)或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等級的期刊論文約為35萬元、博士學位論文則約40萬元以上。黃偉哲說,這些公司皆標榜代寫內容都可以修改到滿意通過為止。

    黃偉哲表示,如果可以用金錢買到別人代寫的論文,顯見大學學術精神淪喪,學術研究儼然淪落成金錢衡量的道具。而大學教師如果為了升等,也請人代寫論文,是否會導致學術倫理與學術專業漸漸流失?

    假使國科會計畫報告可以找代寫幫忙,是否代表國家補助學術研究,也淪為形式與空談?黃偉哲說,整體國家研究的空洞化,值得立即省思,而論文審查機制應從源頭開始管控起。

    黃偉哲說,對於代寫論文的歪風,不論是代寫的一方,或是買論文的一方,都應遭受到嚴厲的處份,才能維護學術的尊嚴與品質,同時也應遏止論文代寫的歪風。

    黃偉哲也說,教育部與國科會應從論文審查機制的根本問題上去解決,並且應立即找出學生、教師,查詢何以需求要找人代寫論文,並盡速解決代寫論文的歪風,提升我國學術研究的品質。

  • 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在 戴遐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2-07-09 08:00:00
    有 178 人按讚

    101年7月9日,今日大專體總正式由第6屆會長陳坤檸交到第七屆會長江漢聲手中。感謝陳會長4年來的努力,去年深圳世界大學運動會,我國奪得7金9銀16銅,是參賽以來獲得最多獎牌的一次;也為臺灣體育開創歷史新局,成功爭取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在臺北舉辦。大專體總的「大專體育學刊」則是唯一收錄於TSSCI「臺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的體育學術刊物。有了這些基礎,我們期望未來在輔仁大學江漢聲校長帶領下,我國的大專體育運動發展將更上層樓。

  • 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2-05-28 13:28:03

    今(28)日立法委員林佳龍於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針對國科會與教育部就「學術研究補助與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之成效與弊端」報告中,有關NCC被提名人清大彭心儀教授被質疑研究案重複申請及論文一稿多投等違背學術倫理一案質詢朱敬一主委、蔣偉寧部長與清大陳力俊校長。

    林佳龍委員指出,本次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被提名委員彭心儀是清華大學的教授,也是國家公務員,竟然涉及將研究報告同時送多單位結案,違背學術倫理一稿多投,也可能因而重複交付研究執行相關經費,已涉及刑法與貪污犯罪條例的嫌疑,國科會、清華大學是否對彭教授的案子有所調查或處置?朱主委回答國科會已展開調查,工程處處長初步認定目前沒有違反學術倫理。林佳龍委員表示彭心儀目前為媒體及立法院質疑有違學術論理的個案至少有三件,隨即拿出兩份學術研究報告,分別是彭心儀申請國科會補助的「頻譜規劃配置與管理基礎研究--子計畫三:頻率市場交易及拍賣機制之法制政策研究與法規修訂(1/3)」與申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補助的「規劃頻率拍賣與回收制度之研究」,兩篇學術研究報告挑出雷同之處相似度達99%,連文字、逗點、句號都一模一樣。

    林佳龍委員質問清大陳校長,為了維護清大的聲譽,難道在外界譏評之下學校有沒有展開調查?媒體報導說貴校的教授「寫論文像抄作業」,如果這些批評屬實是不是要啟動調查?清大校長認為彭教授是清大優異的教授,這些資料尚無法認為是證據。林佳龍委員乃將兩份研究報告所摘文字完全相同的對照表送給陳校長,指出這就是該名教授在立法院所說她的研究主旨、方式跟結論完全不同公然說謊、藐視國會的證據。

    林佳龍委員也向教育部蔣部長提出質詢,彭教授身為大學教授,在個人網站資料中呈現具有國際社會科學文獻索引SSCI的學術著作其中一篇屬於台大法律學院所發行的Asian Journal of WTO &International Health Law and Policy,創刊號,這份刊物在創刊號發行時並非SSCI等級的期刊,這又涉及另外的造假與說謊。

    外界質疑彭心儀涉嫌抄襲的案件包括2003年國科會委託「WTO服務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問題研究」VS 2008年清大委託「WTO服務貿易法律問題研究」、2007年NCC委託「規劃頻率拍賣與回收制度之研究」VS國科會委託「頻譜規劃配置與管理基礎研究」、2008年「美國寬頻網路管制政策之研究」VS 2009中華電信委託「網路中立管制概念合理性之研究」等,這事關教育界與學術界的聲譽,林佳龍委員要求教育部會同國科會及各大學去約詢、釐清、調查。蔣部長承諾會邀集清大釐清、瞭解和處理。

    有關爆發學界教授以假發票報帳的情事,林佳龍委員要求教育部應基於學術界的良心做對的事,但長久的歷史因素或制度設計不良也要一併考慮改正。蔣部長承諾學界應跟社會大眾道歉,教育部也會找主計、會計從制度的角度來改善。林佳龍委員並表示,現在進入畢業季節謝師宴是否一律不可舉辦?是否應該考慮情、理、法平衡考量而不是一昧否定。蔣部長答覆,將與法務部討論如何對謝師宴規定得更符合人情義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