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t @hk_songoftheday with @make_repost
・・・
.
//Gutters - Lost With Vincy // Music Reviews Collab. // 2021 Summer
.
@vincychan
.
🇭🇰Chapter 2 - A j...
#Repost @hk_songoftheday with @make_repost
・・・
.
//Gutters - Lost With Vincy // Music Reviews Collab. // 2021 Summer
.
@vincychan
.
🇭🇰Chapter 2 - A journey of internal monologue🎵
.
離合聚散 散到心內 依樣存在
────泳兒 《所有遺失的東西》 2020
.
能唱入心坎的歌者,她的聲音總能以真誠安撫聽者心中的寂寥與不安
.
《感應》的清新與聲音的美,讓筆者第一次被她的女性形象所吸引。泳兒所代表的女性形象對於我們而言,向來都是一個溫婉、內儉被動、為愛人背後默默付出的女生,苦的痛的寂寞的統統都會放在內心承受、堅持著,頂多就是向神禱告求援。呼天搶地翻滾似的愛、以未來或是生活價值觀為題的抒發或反思,都未必是她慣用的題材
.
以聲動人,應是把人生中成長的感悟反芻提煉,由內到外展現出成熟的美,以成熟的境界之美為聽者帶來衝擊的憾動與醒覺
.
在時代中繁衍出的詩詞歌賦,歌者讓聽者從中得到慰藉與療癒,由抒發到體悟再從中成長,讓演出者抒發或釋放大眾自身或社會的潛在情感。泳兒過去以愛情失戀寂寞為題的情歌是多不勝數,上篇提及到她的「未定型」 (moratorium) 或「迷失型」(diffusion) 的時期,她的情歌走向當時商品化情歌的曲式,旋律與編排有著既定的公式進行,適時的起伏和美麗高亢的副歌設計,都全盤在聽者的預計之中
.
不論年代、社會環境、或是價值變遷,與聽者的心境體會聯繫是欣賞音律與禮樂的不二法門,我們聽抒情或勵志歌,最能得到共鳴的都是情感,歌曲是歌者情感的載體,以衍生聽者方的新體悟。把話說穿,就是不了解自己的人,又怎能唱出發人深省而永不過時的歌曲?
.
在這個時間點,筆者頓時發現她一路以來的成長好像逐漸在遺失了一點點重要的事物
.
其實我可以跟你談什麼,講真話可不可
────泳兒 《四不像》 2016
.
大概每個人在低谷時都總有一次在鏡前問自己:其實你可有真正明白我?
TO SPEAK GENUINELY IS THE GIFT TO THOSE WHO LIVE WITH SOUL
.
在「溝渠」企劃首發《溝渠暢泳》曲詞編製充滿一體感的突破後,我們得到一首由衷到位的真摯抒情歌 一《所有遺失的東西》
.
在溝渠中有意無意地遺失一些事物,再尋回久遺了的瑰寶。「遺」也解作忘記,忘記再重新深刻記起,於是我們在溝渠找到的,可能是從前忘記的一點一滴
回歸樸素的三次副歌曲式,從進曲琴聲到開句的「看晏晝無陽光」,以中低音低吟地展開場景,氛圍營造出來景象之美足以引發聽者對所有在陰影下的幻想空間。兩次的主歌鋪陳皆好聽動人,「離合聚散 散到心內 依樣存在」是小編們最愛最起雞皮的一句,進入副歌前一句「而存在太難 流淚太應該」尤顯張力,以往泳兒情歌的重心往往在副歌之中爆發,溝渠二部曲之中主歌的設計與演繹都是不可或缺的美
.
《所有遺失的東西》的由衷真摯,是所有感動的來源,亦是支撐全曲的骨幹
.
藝術社會史學家豪澤爾(Arnold Hauser) 曾指出,通俗藝術其中一個不可忽略的功能是「安撫」,使人從痛苦之中得到解脫,而不是催人奮進、展開評批或自我檢討。透過《遺失》一曲,我們得到的是透過歌手詮釋普羅聽眾的潛在情感 。成長中我們面對很多被逼或主動遺失的東西,以第一身敘述主體呼喊「從不怕什麼將人人分開 只怕什麼將靈魂撕開」,配上歌者負載與聲音的真誠與由衷,這一句既是提醒既是抒發,就是在痛苦中的解放,重拾那一刻曾遺失或刻意丟進溝渠對周遭事物敏感的靈魂
.
以第一身敘述主體呼喊,聲音質感溫柔卻堅韌,透過與自己的對話,就像回望過去十餘年的跌撞歷程,聽的一方能以此將潛在心靈內的沉鬱找到出口,以鋼琴為主導的編曲,加上柔和的人聲和音,不加修飾地坦白了它的靈魂,亦是示範了主動遺失與尋回的過程。《遺失》會是泳兒抒情歌中以非愛情主題中,在暗黑中卻最為耀眼的藝術品,讓聽歌亦成為一種了解自己的心理認知歷程
.
與 @persehk 的「nothing is lost mix」版本一起聽,表達效果相得益彰。彷彿在溝渠中相遇上同路人,哪怕各自都在路途上遺失過,只要一同探索,會發現遺失與找回的一樣多,對應英文歌詞的「nothing’s found for nothing’s truly lost」 — 也許在旅途中,我們從來沒有真正遺失的事物
縱觀「溝渠」企劃的開展到中章,泳兒展現了入行十五年來最徹底的企圖心與實力,貫徹一個成熟真摯最擁抱自我的歌手,尋回歌唱的意義,大概就是跌撞過所修到的最甜美的果,在通俗藝術中算是達至一種境界之美。
世界之大,讓我們以一首歌共同擁抱我們不經意及刻意遺失的
Embrace your own sensitive soul and speak for it
.
// 忘形過 約某年去找理想國 //
────泳兒 《接近天空的地方》 2012
.
開展這篇合寫,全然是被泳兒去年開始的「溝渠企劃」所啟發。筆者從通過互相分享與拆解溝渠部曲的聽後感,刷新了原有的感覺和想法,藉此企劃作引旨抒發,以本土樂迷角度為泳兒這16年的進化與被牽動的感受著墨
社會定型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避不開的一本書,一些事】
Cathy Park Hong《Minor Feelings》
也不是說有意避開,就是知道了很久,沒拿起這書來讀。本書在2020年初出版,作者是一位美國韓裔著名詩人,這是她的第一本非詩集/非小說作品,書的副題是"A reckoning on race and the Asian condition":「種族和亞裔處境的反思」,隨著全球疫情後出現的反華情緒,和特別在美國發生襲擊亞裔人士個案數目大幅上升,令亞裔美國人身分認同成為熱門話題,而這書在今年初推出了 paperback,過去只讀沉悶的政經書籍的我,本來近期集中睇小說,但 Hong 的這書,再也避不開。
本書名列去年多個年終書評十大名單中,只不過是短短二百多頁、七篇文章,有什麼特別?作者以自己第二代韓裔美國人的身分和個人經歷,包括自己和一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的故事,探討了種族、結構性種族歧視,和在白人社會主導下成長的影響等題目,也因為她是詩人和藝術家,特別討論了小時學習英文為第二語言,從而讓她對這語言有更敏感了體會和應用,和一些在藝術社群中亞裔面對的問題。
Hong 成長家庭環境中上,住在白人居住地區,甚至家有私家泳池,但不忘提醒讀者小時候住在洛杉磯Koreatown的「基層」地區,不過在1992年當地發生的黑人與韓裔種族衝突前,父親生意有成,已經搬走。與我之前介紹美國越南裔詩人/作家 Ocean Vuong 不同的,是後者以難民身分移居美國,在單親家庭中長大,一直貧苦地工讀,Hong 讀的是私立大學,但二人對英文為第二語言的體會,在他們作品中,可見相似的地方。
尋找一起走過的經歷
兩人相似的經歷,還有是一個刻苦、堅強但對子女十分嚴厲的母親,就像我們在流行文化中阿信再加「虎媽」的印象。Hong 提及,小時到白人孩子朋友家中玩,覺得很和平和安寧,父母慈祥,小狗可愛,但回到自己家中,父母總是吵吵鬧鬧,沒有寵物,但老人家總有些古古怪怪的習慣(像祖母親用咖啡罐裝自己的尿去後花園種蔥),我想如果拍成電視處境喜劇,應該嚇壞白人,但反過來,只會令他們對小數族裔 stereotyping 的印象定型,更根深柢固。
Hong 的文章中,帶出很多重要的問題,例如,她作為藝術家,作品是否被困在白人社會對亞裔的印象的框框內,要遷就他們怎看我們,才能有機會出版?甚至她透過於1982年在紐約姦殺被害的美國韓裔女詩人 Theresa Hak Kyung Cha 的事跡,質問為何媒體甚至她的藝術界同僚和朋友,分別都淡化報導或低調處理,難道亞裔面對的暴力,白人社會都不想提,不想知道太多,亞裔在他們眼中,最好是隱形?這狀況,也與黑人面對的問題和歧視,有所異同。
Hong 所提出的問題,未必有答案,卻能另我們反思自己的經驗。無論在那裡生活,或曾經在那裡生活,在「自己的國家」抑或「別人的國家」,是多數是少數,不要說沒有歧視,要是這樣說,肯定只是視而不見而已,包括在中國和香港。我也想,我曾經在美國留學和打工十多年,回到香港,種族上少數分子變回多數,但身分認同又在種族層面上增加變數,回歸後香港身分在國家全面管治下又不一樣了。但至少回想自己十多年在美國的經驗,究竟當時是怎樣的?
誰是「亞裔美國人」?
近年使用的「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一詞,原來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在美國反越戰和民權運動示威浪潮最火紅的加州柏克萊(Berkeley)所創作出來的,今天最「建制」的形容詞,當年卻已是最「前衛」的。即使在八十年代我在美國讀大學時,對亞洲人的形容詞,很多人仍然以 "Oriental"(東方人)這個顯然極為殖民主義的詞語稱之。至近年,如果要向一些美國機構有需要填表,在種族一欄往往會以「亞裔美國人及太平洋島民」(Asian American and Pacific Islander)統稱,我都會不禁想,亞裔都夠包羅萬有了,怎麼把太平洋島民都打成一片?
反觀英國,近年在這些回應表格分類,都變得比較仔細了,會分為「中國人」、「華裔英國人」或甚至「香港人」,當然也有些「混血」、「其他」或「不想或選擇不回應」給選擇,始終,說是種族但其實也是身分認同的選擇問題。然而,是否美國人就是比較懶惰,還是白人主導思想下分不開,不想分?他們分不開華人、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人等等,這都罷了,就是兩個東亞裔人的不同面孔,都總是分不開,我們分辨白人面孔卻沒這問題,是否我們看荷里活電影太多,他們看亞洲片太少?
自去年起,亞裔在美國因種族歧視遭受襲擊個案大增,亞裔美國人團體因而加強聯繫,作出回應,我曾經聽過當中他們舉辦的數個網上論壇,華日韓越還有印度、菲律賓等主要社群的參與都有,他們都會指出,一般美國人社會和白人主導的理解,甚至在不同亞裔之間,其實都未必完全了解「亞裔美國人」所包含的複雜性,不同的種族、文化、背景、語言,分隔了他們的互相了解,還有不同國家之間的政治和歷史的紛爭、新仇舊恨,在美出生的日韓中/港/台人後代,可能感受不深,但如果是新移民或者留學生,不幸地可能根本互相敵視,另一方面,新移民與否、教育程度、社會階層不同,對種族歧視的體會也不一樣。
我比較深刻印象的,是有一位講者曾經提出過,在媒體甚至官方的描述,不宜再簡化地以"China"或"Chinese"形容中國政府或官方的事宜或行為,中國餐說是"Chinese food"沒問題,但如果是政府的行為,就應該在內容和標題說明是"Chinese government",的確,任何政府也不能代表所有人,批評一個政府不應把不滿投射都該國的人民,這個建議,可圈可點!
黑暗的歷史
另外,他們在討論中提出的典型應對,必定包括在美國教育中加強亞裔在美過去面對的歧視歷史,由美國內戰結束後,失去了黑人勞動力後,美國於1860年代輸入數而萬計的中國勞工以參與興建鐵路,可說是美國鐵路尤其是開發大西部的,當初都是以中國人的血汗,甚至用上平均每公里幾條中國人命搭建出來的,但美國政府「打完齋唔要和尚」,之後卻因恐怕大量亞洲移民,通過了「排斥華人法例」(Chinese Exclusion Act 1882),中國人甚至其他亞洲人,甚至包括前美國殖民地的菲律賓人,都難以移民美國,直到1960年代才真正開始改變。
今天亞裔美國人提出應該放進中小學歷史教材的,當然還有二次大戰時的日裔美國人的遭遇,他們無辜地被視為間諜,財產土地被充公,失去自由,年輕男丁卻被徵上戰場,保衛美國這「家園」,其他家人就關押在集中營多年,直到戰後才放出來,這段黑暗歷史。至於韓國和越南人,無論是否同意美國當年應否介入他們國家的內戰,阻止共產主義擴張,大概都會同意,美國接收不少來自兩國的難民或移民,多少都為贖罪。
然而,在今天美國的本土政治環境,種族主義反而更為抬頭,在部分州政府出現共和黨人大力打壓黑人投票權利和鼓吹白人至上主義,要提出亞裔美國人歷史觀,把這些美國帝國主義的黑暗歷史,放進教科書,談何容易!反過來說,政權用作政治宣傳教育的話不算,就是過去在華人社會和教材又有多少談論「賣豬仔」和美國反華移民法案?就是我這一代香港人,對這些事的印象,只有「華英雄」和黃飛鴻電影(但這些故事內容卻反而只較多描述中國人自己人打自己人多於受白人的歧視),難道這歷史連中國人自己都不想再提?
種族暴力未停止過
這兩年在美國發生多宗亞裔面臨種族暴力事件,特別在三藩市灣區和紐約市等地,以及在今年三月發生的亞特蘭大按摩院槍擊案中的受害者,回想我接觸這些仇恨罪案(hate crime)的報導,始於1982年的陳果仁案。案發於我入讀美國大學前的幾個月,案件和之後數年關於的審判的報導,在我讀大學時訂閱的星島日報(記住當年未有蘋果甚至world-wide web!),應該一直看到這案件的發展。
陳果仁在中國廣東於1955年出生,六歲被被同來自廣東的養父母從孤兒院收養,帶到美國長大,於1982年二十八歲之齡,在美國底特律一家脫衣舞會所與朋友慶祝八日後將舉行的婚禮時,與在場人士起爭執,後來被兩名白種人追打,以棒球棍擊至腦死亡,四日後正式離世。這是否種族仇恨罪案?有證人表示,聽到兇徒曾經說:「都係因為你班XXXX令我哋無工做」(It's because of you little motherfuckers that we're out of work.),兩名被告當然否認說過。
歷史背景,當年美國因日本經濟起飛,尤其美國汽車業面對日本進口車競爭,節節敗退,三大汽車廠大量裁員,而底特律正是美國汽車業傳統重鎮,失業情況嚴重,雖然陳果仁是華人,相信很可能是被錯誤當作為日本人而被害。然而,州政府的審判,竟然輕判兩名兇徒罰款三千美元,守行為三年了事,華人團體說,等同公告天下,三千大元可以買起一條中國人命。
之後,有華人律師和記者介入,根據侵犯死者公民權利把案件推上聯邦法庭,原本把兇徒當中一人成功入罪判監廿五年,另一人就脫罪,但在兩年後上訴判決,兩人獲無罪釋放。最終,家人僅能以民事訴訟控告兇徒,獲判約一百五十萬美元,還要分期每月幾百元地給被告慢慢還,慢慢玩!因此,今年的亞特蘭大槍擊案,社會爭論是否應該以種族仇恨罪行控告兇徒,但歷史告訴我們,在美國,要如此入罪,十分困難,結果,恐怕又是不了了之。
當然,與當年中國人被當作日本人不同,這兩年如果說有人因疫情而仇視華人,但不少在美國街頭被襲擊的,卻是其他族裔的亞裔人士,可謂諷刺,並且,這也不是因為認錯,不少襲擊者顯然沒打算再理會他們是華人或是其他亞洲人,就是發洩要叫他們「滾回家」,即使他們不少根本是土生土長美國人。可幸的是當年陳果仁案只有美國華人稍為關心,今天可能因為所有其他亞裔都一同受害,亦相信因為社會始終有少許進步,不同族裔的亞裔人士總算更大程度地合作起來。
選擇忘記的歧視?
回望我在美國生活的那些年,究竟有沒有受到種族歧視?要說出具體例子的話,我說不出來,但說沒有遇上,我可以肯定地說,一定有。小的事情地方,面對過的白眼,服務上當我隱形,言語上的欺凌,必定有,但很奇怪,雖然說已經過了廿多年,是真的完全記不起來,還是我潛意識要忘記這些事、那些人?相反,像 Hong 書中形容,美國人對亞裔有些既定形象、行為模式,作為「乖乖」的「模範少數族裔」,我們只要「fit」進這些模式,自然大體上「相安無事」。當時,不自覺下,受害者也成為了種族歧視的幫凶。
我的大學處於中西部非常保守的印第安納州(Indiana),白人絕對佔最多,黑人也少,不過,可能因為屬於理工科目較强的學校,來自分布大量不同國家的留學生算多,我大學第一年時,宿舍同房被分派了一個美國人,他來自本州的中型城市,從未踏足外國,甚至連美國本土可能只去過少數鄰近的州分,我這個香港仔同房,對他可能已算是個衝擊。我們相處不錯,但我相信他也覺得,他潛意識下覺得自己是主,我是客,他是大,我是細,而我都是用最典型的亞裔方式,用學科成績證明自己的實力,得回多些尊重,尤其因為我們主修科目一樣。不過,不自覺下,這也許又已墮進「模範少數族裔」的stereotype 了。反而我有印象的,是他初時常笑我寫中文信給家人朋友(我1993年在入學第二學期才拿到電腦戶口,學識用互聯網和電郵,減少了手寫信),寫的中文字是"chicken scratch",如果以今天標準來說,算是有點歧視成分了,不過,當年,算了。
與 Hong 描述她的大學生活比較(我比她約早十年入大學),我們都是在中西部的保守州分(她在艾奧瓦州 Iowa),不過她讀藝術,我讀的是工程,也許在亞裔的模範形象中,數學、理科能力較佳,讀這些科目的話白人接受,問題較少,只要是繼續在這些方面發展,可謂各取所需,當年就算是畢業後要在當地找工作,拿工作簽證留在美國,入籍,都不困難。後來我碩士畢業後進入大型電腦公司,先後在東西岸,前後兩家公司工作,回想起來,都是走不出這亞裔模範形象。
我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聘請我的是一位台灣人,從一開始,我真的有想過,他是不是因為我是華人而挑選了我?結果我都沒有問過他,當時組中除了我倆沒有其他華人,而我們也從沒有在工作內外講國語。當年我讀的是電腦工程,但第一份工作卻是在電腦公司生產硬碟的製造工程部門寫相關控制機械的程式,老實說,並不十分「夾」,大學學的都不一樣,要重新學過,而硬件製造可說是比較「悶」,結果兩年後在公司轉職到西岸矽谷的前線部門,才擔上較接近軟件顧問和諮詢的工作。矽谷在科技人才上即使當年已經是個大溶爐,我的同事幾乎來自世界各地,說什麼種族歧視?雖然最終大老闆,基本上全是白種人。
後來我在1994年返回香港工作後,無論是朋友討論或是媒體訪問,問及我為何回流,我的答案都會說,在香港可以更快踏上更高的職位,事業發展更好。當然,也許在一刻是那樣,不過,我也會補充說,如果留在矽谷多一會,等及互聯網 dotcom 泡沫吹起,留在美國也許發展更好也說不定。不過,當時在美國大公司所見的,的確是即使科技行業也有這個玻璃天花(glass ceiling),上面的職位望得到,但不會能上到去。我沒有詳細數據,但即使至今,大家印象中仍會覺得,除非自己創業,在美國大型科技企業的最高層,華人等亞裔的不多,除了印度人。
Minor Feelings
Hong 書中說的 minor feelings,是指當「美國式樂觀主義被置於你的身上,與自己種族實況面對呈現矛盾,導致的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人家告訴你,一切在改善中,自己卻覺得,都是一樣;人家說,亞裔多成功,自己卻感覺失敗。」相反,當我們覺得,「受夠了」,要對自己誠實一些,即使要令其他人覺得「難相處」,卻會被視為「敵意、忘恩負義、妒忌、令人沮喪、好戰」,就像白人社會覺得我們走出模範樣式,出了軌。
想起來,當年離開美國,的確有點兒這些感受。不過,奇怪的是,今天在香港,如果嘗試把種族部分,自己選擇用一樣你感受到的東西代替,這「認知失調」和「被當作出了軌」的感覺,同樣出現。這,又是什麼?
所以,我說這書避不開,是因為有些事,有些感覺,是避不開的。《Minor Feelings》最成功之處,最另我覺得是所讀最佳的書之一的原因,是因為它出奇地令讀者反思。不只是共鳴,更加是反思。
#CathyParkHong #MinorFeelings
#和你讀
#光讀書 #書評 #讀書
社會定型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講點個人經驗,很長慎入
以前在業界跑來跑去時,看多了奇怪的現象,一開始都認為很詭異,熟了之後才知道這是正常的。
例如投資新技術,有資本的人看的是風險,還有對人的信用。而越舊的產業,技術大致上都被試驗過,很難會有超新的突破,我自己就有重新試驗一兩個,看國外最新論文後去實驗室試驗,再拿去給其他老闆看。大部分的想法,是看了第一張投影片,就說這他們做過了,根本不想看下去,少部分看到後面,知道跟以前做過的不一樣,但需要進一步的去計算風險損益。
而越舊的產業,弄個新的東西會有多大突破?其實沒多少,我自己算的結果,是省了3~5%,購置設備到回收成本大概要2年。嗯...難怪資本家不想要,2年不是2個月欸。年紀小時,會憤恨不平覺得當老闆都沒有遠見,後來就覺得他投下去才是賭博,因為同樣的錢投入既有製成的微調與改善,都同樣有3~5%以上的節省,那為何要丟到新的技術改良?
同一時期,宇昌案前一兩年,台灣生技越說越夯的時代,聽這行的朋友講,根本是論文一直出,技術天天更新,希望無窮。自己都看到有點興奮,回過頭看看其他學長姊,咦?你們怎麼沒感覺?(不是腳被三輪車壓到)
簡單說,越新的產業通常代表一切都不穩定,未知的領域超過已知,所以投資就是賭博,仰賴政府支持跟民間大筆資金投入,可以擋住失敗的風險。在這行的人因為多數時候順風,會覺得不計風險的投入、很有遠見的投資,都是值得去做也應該去做的。但舊產業的人則相反,老是逆風跟失敗,作法就趨近保守,但也不至於傾家蕩產。
剛剛說到,資本家投入要看風險,以及看認識的人有沒信用,這有時很矛盾。我遇過代工廠,新舊廠區兩棟不同的房子,新區放的是CNC設備,整個管理模式就是跟舊區不同,老闆說的是他看到機會就買了幾台投資,現在穩定賺錢...
現在已經退休的廠長,跟我說的是「老闆當初去世貿遇到老朋友,跟他推銷這幾台CNC,說預計1年就回本,就很開心地下單幾台,誰知道根本沒那麼多單,拖到現在好幾年了才回本」
這個老朋友欺騙老闆?並沒有,因為照他們的估算,一年回本是合理的,「只要你有單」。XD
我比較想知道的是,為何你們一整代人都是樂觀到不行,大你們2輪的老廠長就不是這樣看事情?
嗯,現在我也知道了,完全能體會「景氣循環」、「產業循環」等等的論點,背後有哪些書本上沒講的理由。
看這次疫情就知道。
年紀差不多在30前後,或是在生技業的,他們的心態跟思維,嚴格說跟我哥差不多(60前後)。
我哥在80年代開始出去工作,取得資金非常便利,公司開了又倒、倒了又開,現在也還好好的,只是沒發大財。親戚倒是好幾個賺到錢,整天嫌政府不拚經濟,讓他們小孩賺不到錢。
心態差不多,但立場差很多。我哥那年代遇到的問題,跟他們解決的方式,非常的大而化之,都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衝鋒衝鋒再衝鋒,你不努力就會失敗、不衝一波怎知不會成功?
好啦,有沒錢可以支援一下?小弟我知道一些表面製程,整套設備弄下去大概幾千萬......啊?自己想辦法,自己找銀行貸款,找二胎...
有沒搞錯@@?
沒,我那年紀的親戚,全部都認為,你借錢就可以搞定了,萬一失敗再去工作還錢就好。而我看小我一輪的這些學弟妹,大體上也處在資金,跟其他傳產相比好取得的狀態(相對而言)。當然這話講下去一定全部生氣,覺得哪有那麼好,傳產反而好賺錢balabala....
這個喔XD
我是覺得,就沒做過那行,不知道那行辛酸的概念,我們去講是沒有用的,就跟我當年也不怎麼聽老師跟學長姊勸告一樣。要等到差不多輩分的人,跟我處境類似的朋友越來越多,我們才會去統計這個結果。
就跟我親戚們,統計自己周遭結果,會賺錢都是有努力但加一點時運,而我們不拚所以連運氣都沒,道理一樣。
這影響的就是整代人的思維,這次疫情對疫苗取得跟專業資訊的判斷,最糟糕的就我哥那個年代。他們對於「政府不及早去蓋工廠生產疫苗」,以及「郭董打通電話就可以買到疫苗」,好幾種根本邏輯對不上,接近支離滅裂的思維,是不會感到疑惑的。
原因無他,出社會後就是順風滿帆的狀況居多,覺得工廠就是蓋一下就好,大老闆有關係就是打通電話就好。這對他們而言是常識,就算你把新一代的電子業代工廠,或是生技代工廠的成本攤給他看,他們也是不接受的,不如說無法接受,看完轉頭回去繼續看「China NO.1,只要丟錢都可以上火星,之類的論點」
而新一代的學弟妹呢?他們正在這個階段,思想的定型大概還要再個10年前後。如果生技、疫苗產業能做起來,甚至做到對外輸出,讓武漢肺炎流感化後的世界,台灣成為疫苗輸出國大賺錢。那麼他們就會變成跟我那些60前後親戚差不多的狀態。
若再一次宇昌案,弄到生技業崩潰,既有的產業傳產化,資金流動又限縮,那麼他們的思維就會逐漸跟我們同步化。
然後,就我教書的經驗是,這些思維會家庭傳承。
我哥那輩的小孩現在出社會10年,還是一堆小雞粉,思考邏輯總是不脫政府為何不大撒幣,怎麼沒有遠見。這個遠見可以套到任何他們自己所處的產業,雖然每一個人的見解合起來就是超過國家預算10倍,但個別來看都是合理的。
這用年紀分其實不是很準,要用世代去分,我60前後年紀的親戚,小孩差不多就跟我學弟妹30前後一樣,但思維跟他們上一代所教,身邊所見所聞是高度雷同,雖然當事人都死不承認,且拼命解釋自己跟老爸差非常多。
但我來看....你們的同質性還是遠遠高過我們啊....
要我去區分是不是黃白小雞粉,看他爹娘是不是在80~90年代,歷經景氣大好世代就知道。在上個世紀,人生過很順的,小孩很容易會傾向黃白論點,否定細節人事的重要,強調大有為政府可以帶動一切,只是改成他們心中的左派大政府,統領的必須是他們的神。
若父母沒有經歷過那世代,或身為失敗者,那麼就比較傾向脫離太陽花後的黃白粉群,並認為這些人都不重視施行細節。
要細分還有一種,父母在80年代或更早,有沒有受到黨國庇蔭,賺錢容易不容易,也就是藍綠底的差。就我所見,藍底綠底教出去的,現在30以及之下的朋友,除了環保人權等學校共同科目看法一致外,在產業跟政治上,幾乎就是裂解成檯面上的淺藍淺綠。
差別在於淺藍會羞於自己是藍,統稱自己是黃白新一代的非藍非綠,或因為自己投過蔡英文,就宣稱自己也是綠的。但淺綠的就直接說自己是綠,不會跟你五四三。
這會不會形成對整個社會氛圍的影響?當然會。
對產業會不會造成影響?絕對會。
我們可以改變嗎?當然可以。
只是這個改變很緩慢,而台灣能否撐過改變而不被併吞?我可不敢保證。
看看我哥他們怎麼講,再看看他們的下一代怎麼說,對拚經濟的理解高度相似,對政治的認知極為接近,對中國的看法也非常一致。
嗯...
就樂觀中保持謹慎,謹慎而不悲觀好了。
社會定型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來自九層塔的人生啟發
以前的我不愛九層塔
一開始好像是聽人說吃九層塔會變黑
久而久之就變得不會去碰他
一直到去年,某一天晚上叫了鹹酥雞
裡面放了滿滿的九層塔
一開始還想說好麻煩還要挑掉
但我突然意識到一件事
「為何我討厭他?」
才想起原來是因為過去他人的一句話
加上被當時的社會主流文化影響
黑=醜
白=美
如此觀點在腦袋裡形成以下的公式:
吃九層塔=會變黑=會變醜=沒人愛
加上本身沒自信的討好性格(現在已經突破了)
總是一昧的追求他人的認同
所以在不知不覺中
我將九層塔貼上了標籤(九層塔何其無辜)
而這幾年因著意識的提升
不斷地在突破框架以及撕標籤
慢慢地認識也接納真實的自己
並嘗試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我」這個個體
除了感覺更自由更自在之外,也有了被討厭的勇氣
想了一圈才發現我不吃九層塔是為了不讓自己變黑
「啊不過我現在不就是想變黑嗎?」
(去年有一段為了養成小麥膚色而追著陽光跑的日子)
在我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之後
九層塔就變成買非波哩副的(請用英文發音)
/
在我們的生命中,是否也有過類似的一句話
而形成了自己如何看待人事物的濾鏡
阿德勒認為,人的性格在4-5歲時會逐漸定型
透過事件以及與他人的互動
形成所謂的「生命風格」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他人以及這個世界
如此的信念與價值觀會成為自身的一套邏輯
在往後的人生中不斷左右與規範我們的動向
同一件事,不同人就會有不同的觀點與感受
面對孩子玩食物
有人覺得可愛,也有人覺得可惡
面對孩子情緒爆走
有人能輕鬆看待,也有人緊繃以待
為什麼?
#就像機關一樣
每產生一個信念與價值觀
就如同為自己設下了某種機關
當某個人、某件事、某句話觸碰到此機關
機關就會被啟動,並做出自動化的反應
可能是為了自保而進入高度警戒狀態
也可能在無意識下一昧地拒絕或接受
但通常我們都對「卡關」此事渾然不知
(是說我自己到現在也還在破關的過程當中)
而培育正念,能幫助我們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
我們才能開始意識到自己內在些微的變化
並對此產生覺知,如此才有可能打破現況
最後分享阿德勒爺爺的話
「思想、感受、行動,都是取決於自己的,都是有意義的」
想法只是想法,情緒也只是情緒
他們來來去去,他們無常也非我
我們可以自己決定也能重新定義
從此刻開始覺醒過來
並且全然自在的活著
#謝謝九層塔成為我的人生導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