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社會互動遊戲理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社會互動遊戲理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社會互動遊戲理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社會互動遊戲理論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恬兒職能治療師-醫學領域的兒童發展專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喜歡跟別人玩?】 #治療師的教養診療室 #遊戲發展 👨‍🦰「老師,我的小孩去外面都玩自己的,不會跟別人玩…」 👩‍🦰「老師,他好像不喜歡跟別人玩,都自己玩比較多,是不是怪怪的?」 - 當孩子到了兩三歲,差不多快進幼幼班的年紀的時候, 大人開始會在意孩子是否有適當的社會互動, 所以...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日常: 「臺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臺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臺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

社會互動遊戲理論 在 紅鼻子醫生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21:00:19

#孩子給我的禮物 #小丑醫生親身說 ⠀⠀ 完成了在美國的進修,今年我正式回到小丑醫生的團隊。除了有一種好高興回歸的感動外,我心裡面又更確定了這份工作的重要性。 ⠀⠀ 在年初的醫院演出裡,有一場令我很高興的經歷,是在醫院裡與一個青少女互動。 ⠀⠀ 我與夥伴在走廊上躲過其他小朋友的「槍林彈雨」後,躲到了...

社會互動遊戲理論 在 木的Mood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5:25:02

#木的放映室 #文末抽書 ‼️在此提醒本活動僅限IG抽書唷‼️ 木的選書-人間遊戲 :原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是一場場好玩有趣的遊戲? 繼上次精神病繪本後,目的選書新企劃又來了☺️ 今天我們要推薦給大家的是精神科醫生Eric Berne撰寫的人間遊戲,由 @ryenews1992 麥田出版社出版...

社會互動遊戲理論 在 偽學術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3:17:25

【認真聽】 《#花木蘭》真的有這麼爛嗎? 迪士尼找到的女性新觀念是「#孝」? 李長潔 👧 . 一部電影可以被黑到讓人專程去看,也是一種成就。最近上映的迪士尼電影《花木蘭》,讓大家看得氣氣氣氣氣(#chi),使有點害怕迪士尼公主的我,特地去觀賞這部作品。直接說結論,《花木蘭》還真不是很好看,儘管場景華...

  • 社會互動遊戲理論 在 恬兒職能治療師-醫學領域的兒童發展專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9-09 21:00:03
    有 1,100 人按讚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喜歡跟別人玩?】
    #治療師的教養診療室 #遊戲發展

    👨‍🦰「老師,我的小孩去外面都玩自己的,不會跟別人玩…」
    👩‍🦰「老師,他好像不喜歡跟別人玩,都自己玩比較多,是不是怪怪的?」
    -
    當孩子到了兩三歲,差不多快進幼幼班的年紀的時候,
    大人開始會在意孩子是否有適當的社會互動,
    所以看到孩子仍自顧自玩自己的,難免會開始擔心。
    -
    但是你知道孩子連👉玩遊戲👈這件事情,也是有發展順序的嗎?
    -
    根據Parten的社會互動遊戲理論中提到:
       
    🎯「獨自遊戲階段」:1-2歲
    這時孩子會專注於自己喜歡玩的東西,
    跟周圍的人的玩具會不太一樣,例如大家在玩公園的器材,
    他仍在玩自己的車車,對自己的玩具佔有慾也很強,
    所以也不會想跟別人共享🙅‍♀️,
    這裡同時也可以連結到孩子的同理心發展在這裡還不成熟
    (複習一下▶【同理心是蝦咪?!】https://bit.ly/3gViJJy)
      
    🎯「平行遊戲階段」:2-3歲
    這時的孩子仍然多以自己玩玩具為主,
    但開始會在同一個空間,玩同樣的玩具,
    只是彼此像平行線,沒有甚麼交流,
    例如:都在沙坑裡,但各玩各的沙,
    但這時,會開始會觀察別人在玩什麼👀,
    想跟其他小朋友玩類似的東西,
    ☑所以這時候的互動也還不多喔!仍然各自玩各自的居多。
      
    🎯「聯合遊戲階段」:3-4歲
    孩子☑開始會想找其他人一起玩了!
    但是這時期仍是小霸王姿態,
    所以是🔺想找別人玩自己想玩的🔺,
    跟平行遊戲不一樣的是,會看到小孩之間☑有互動交流,
    例如:相互指揮、模仿、命令或交換玩具,
    而不是中間像隔著隱形的牆壁一樣~
      
    🎯「合作遊戲階段」:4歲以上
    可以為了團體的目標一起努力,玩較複雜的規則型遊戲,
    會服從團隊裡面的領導者,一起和團隊努力達成任務。
      
    -
    所以如果孩子才1歲、2歲多,
    但不會跟其他人交流、分享、坐在一起共同玩一個玩具,
    這都是正常的,因為在他們心理發展階段也還沒到合適的年紀,
    所以也不用太擔心。
    但如果孩子大了一點,面對人群仍容易感到退縮,
    導致社會互動的頻率、品質比較不好的話,
    可以先從👉小團體的活動讓他們開始參加,
    有時候周遭太多陌生人,
    對比較容易緊張的孩子會是很大的壓力,
    也就會導致沒辦法放心去玩,
    一直很警戒或是一直黏在大人身邊,
    這時候就要大人漸進式的陪伴他們去融入團體囉!
    -
    【0-2歲父母必修課 -線上課程】
    #戲說發展,更多與寶寶互動的發展遊戲都在課程中
    https://www.kid-pro.com/0-2-1/
    Kid Pro官網:
    影片、文章精華一目瞭然
    https://www.kid-pro.com/

  • 社會互動遊戲理論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8-24 12:23:49

    我們日常:
    「臺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臺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臺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族群,但「公共的我們」在這塊同樣的土地上,服膺於時間的長流與突發的事件所架構成的歷史脈絡,慢慢地開始擁有類似的成長過程,形成了我們雖相異又相似的成長背景。從兒童、少年、到家庭,從農牧的日常,到各行各業工作的人,從鄉間到都會,我們一起面對考試、遊戲、運動、大眾娛樂,不論是布袋戲或是棒球,大家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 社會互動遊戲理論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7-03 14:34:12

    [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本的地理想像,如方位、氣候、規模、人文特色等。接著,我會做一件事—大量地運用google map細查地方資料。
    .
    地圖,是一種人對空間權力的掌握,當旅人們從地圖繪製者的手中,搶回擁有地圖的權力,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生活?然而,我們真正因為google map而搶回了對空間的掌握嗎?我們先從紙本地圖的使用開始。
    .
    ▓ #紙本地圖的時代
    .
    不只是到了旅遊的當下才使用google地圖來找路,而是平常沒事時,就打開地圖滑呀滑,細察預計拜訪的地點,了解地理資訊。不過,在2005年以前,旅行時掌握地理環境的技術大都依賴紙本地圖,旅客與觀光客在出發前,會購買旅遊手冊、旅行文學,透過特定旅行專家與旅遊資訊編輯的視野,來觀看地方(林子廉,2009)。在那時之前,各種「旅遊天書」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加,而銷售量大增。
    .
    出國旅行度假,不單僅是選好地方、買張機票、然後去就可以說「#這是我的旅行」,旅行的體驗是由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內容(電視、廣告、電影、書籍、旅遊手冊,現在還有社群網站)與你的真實旅程所交織而成(Urry, 2002)。當然也包含地圖。
    .
    地圖是一種地理狀態的再現。我們覺得地圖模擬了真實的環境樣貌,但事實上,地圖是一種「#簡化」、「#挑選」、「#裁切」,尤其是紙本地圖,在有限的平面版面上,地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一比一的還原,而是透過地圖繪製與資料整理,表現製圖者對大地的擁有權、解釋權。
    .
    在從前的旅行中,我會在行前買一份巴黎的城市地圖,在台灣時就把旅行手冊上看到的景點標示在地圖中;並在旅程中逐一刪除,有時候還會用紅筆將散步走過的路徑畫上,以展示我對巴黎的熟稔程度。基本上,整張巴黎地圖我都畫滿了。
    .
    ▓ #google地圖的出現
    .
    2005年,Google Map正式上線,一開始只是電腦版,同一年裡很快地推出手機版本,並且加入Google Earth的服務,直至今日,google的地圖是Google公司流量第二大的營運項目。Google Map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地表空間幾何特性以及地理屬性等兩種資訊之資料庫, GIS 中記錄的資料藉由適當的軟體解譯後可重現地表相關地形與地貌,使用者可以免費且自由地在地圖檔上標記並添加註記。這個地圖很快地成為旅行者的最佳找路工具,可以用微觀與巨觀的視野,審視空間樣態(廖酉鎮、陳均伊,2013)。
    .
    相對於傳統紙本繪製,#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廣泛應用,省卻了實物儲存的難處,也使我們可以在同一空間的地圖上看到不同的主題的重叠和互動,我們更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在給定的地圖框架上任意標籤,製作對我們有意義的地圖(Lo, 2012)。
    .
    Google不斷推出越來越豪華的地圖服務,像是「#交通資訊」、「#街景服務」、「#旅行規劃」,最近更加入虛擬實境的概念,將導航升級成「#AR導航」,透過 GPS 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資料產生「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手機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這些方便的工具是積累在行動通訊技術、運算技術與人群使用習慣的大量應用與快速進步上,嶄新的地圖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旅行、旅人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
    ▓ #人與機器結合下的旅行:地理媒介
    .
    人與機器在移動技術空間中,被結合成一種人機複合體,或是Bruno Latour行動網絡理論中的「人—物」,這讓人的體驗更加複雜。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打開Google Map後,隨著指標轉動身體,試圖協調數位與真實的空間方向。或是,跟著導航行走,耳畔響起「向左轉」,就毫不猶豫地走向左方的街道。又或是,最一般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打開軟體,了解地理定位下自己與週邊資訊(店家、車站等)的關係。
    .
    進入到隨身行動傳播科技時代,人與物結合下的移動與定位本身就是一種資訊,這些資訊詮釋了流動空間、網絡連結、移動過程的具體樣態。一方面,機器深刻地鑲嵌入人類的生活世界中,反過來說,人們亦透過機器產生全新、方便、延伸的特殊經驗。這種人機合一、日常鑲嵌的 #地理媒介(geomedia)(McQuire、潘霽,2019),在旅行實踐中更顯鮮明。
    .
    Web2.0時代,藉由地理媒介所構連起來的網絡式公共空間,展示了人類時空感知的嶄新轉變。透過行動傳播與數位化的技術,遊歷的地點本身不只是被媒介再現,而是,這些地點本身就是媒介,在程式運算的框架下,人與人、人與城市有了全新的關係:Google Map的使用與資料的積累,很大的程度上,人們利用社會實踐、消費行為與協商互動來定義旅行的地方。
    .
    例如這次我們旅行到關東地區,特地前往宇都宮吃餃子。在行前我們藉由Google Map的即時資訊決定乘車的方式,查詢車站附近所有的餃子店以及他的評價、照片、菜單,用街景服務來定位自己如何到達要去的「餃天堂」。然後在這家算是有特色的餃子店鋪,我們竟然在餃子裡吃到了一根鋼刷鐵絲,店家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就默默地打開Google Map說明了當下的狀況,並給予較低的星級。
    .
    ▓ #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上述的情境是一種建構主義的場境,使用者們可能自知的情況下,#自願參與地理資訊的建構,這稱做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ieber and Haklay, 2015),Google Map的VGI使得人們更有機會參與城市意義的詮釋,在公共參與的意義上,Google Map也是一種社群媒體,它建築在遊客、居民、店家等大量用戶的傳播意向性上。在McQuire與潘霽(2019)的「地理媒介」評斷便提到中,媒介傳播技術、隨身行動和城市地理元素的深度融合,共同造就了「#成為公共」(becoming public)的體驗,打開城市生活的審美維度,同時推動了「成為公共」的過程。城市中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不再僅僅依據根植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生活形態,而是更直接地被轉化為主動的「傳播」過程。
    .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Google Map有著三種資訊類型:自然的資訊、技術的資訊與文化的資訊。自然的資訊,如同人們所可以感受到的地形等;技術的資訊則如道路、水系的測量描述;而文化的資訊則指涉各種人類的行為,如駕駛、消費等。透過運算平台,當然也包含IG、FB上的「#社會標註」,像是打卡、分享美照、「#」,使用者、物、與城市風景大量交織成數位形式與真實形式共存的存在,並且在公共性的概念下交往互動。
    .
    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像與批判,一個反烏托邦正在進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是地理媒介的延伸,甚至不得不參與地理資訊的建立。當你想要運用導航系統時,其使用者本身正參與著車流量預測的演算過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也正經歷一種數據式的物化,個人與機器結合後,個人在時空中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面臨資本主義的收編,例如在Google Map上顯示個人化的位置性商業廣告。
    .
    ▓ #流動的社群與信任革命
    .
    旅行者們對Google Map的使用,構成了一種流動與移動的社群,這個社群強調的並非穩定的社會記憶,他們更欣賞獲得片刻的超凡體驗,與享受如遊戲般的過程,在虛實間讓自己更能夠掌握旅行的地方。從Google Map的旅遊嚮導設計就可以發現,Google Map將每一位參與地理資料建構的人們都當作「專家」,這個構想在另一個旅行APP「#TripAdvisor」裡也非常鮮明。你可以在「TripAdvisor」裡分享更多評價、文章與圖片,分享你在移動時的超凡體驗,以獲得「#頂尖攝影師」、「#飯店達人」等等標章,以提高個人體驗的可信度。
    .
    不過,有批評家認為,我們太容易把Google Map、Google Earth上的作為,理解為一種全景全知的圖像、透明的秩序,甚至是前面討論的參與和賦權的工具(Kingsbury & Jones, 2009)。閃耀著令人暈眩光茫的球體,反映了人類的戴奧尼索斯的妄想,我們狂亂地航行,歡天喜地地喧囂,我們全心全意、不加思索地信任它,卻低估了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集體監控。
    .
    ▓ #回歸地方化?
    .
    不過,站在創用的立場,我還是傾向對科技保持信任。信任研究者Bostman(2017)在《#信任革命》中談到,只有「信任」,人類才能在進程上有超越性的變革。當然,對Google Map的信任早在2010年以後就幾乎被廣大的使用者們接受了,雖然偶而還是會看到我父親打開地圖導航後,然後罵導航太笨,繼續走自己的路。但無疑得,Google Map扮演了旅行實踐的重要推動角色,它把商品、交通、約會與各種推薦搓合起來,讓旅行同時是個人的行動,也是集體的社群參與。也因為這些更加錯綜複雜的信任,旅人們才能獲得更多足以創新生活的服務。
    .
    回到McQuire的地理媒介概念中,如果傳統大眾媒體帶給旅行者與地方的是一種想像的、再現的、去地方化的全球化幻覺。那麼這些隨身、隨地的地理媒介,像是Google Map,則在旅行者與地方之間形成更回歸地方化的關係,同時還包含了跨文化溝通的實現,透過這樣的地理媒介技術,更能提高人們對差異性與流動性的接受程度,還可以確保城市網絡中與他者共存的技能。
    _
    _

    #參考文獻:
    .
    1. 林子廉(2009)。旅遊手冊如何影響遺產觀光客對於原住民石柱真實性知覺、旅遊動機及體驗。文化大學觀光系碩士論文。
    2.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age.
    3. 廖酉鎮, & 陳均伊. (2013). 讓地圖活過來一 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 科學教育月刊.
    4. LO, K. H. (2012). 論班雅明式史觀和空間觀: 並以領匯霸權地圖為例.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文化研究@ 嶺南, 32(1), 1.
    5. Sieber, R. E., & Haklay, M. (2015). The epistemology (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 critique. Ge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2(2), 122-136.
    6. McQuire, S., 潘霽(2019)。From Media City to Geomedia: Cross-disciplinary Insights into Information Society from a Pioneering Australian Scholar。資訊社會學研究,36。
    7. Botsman, R. (2017). Who Can You Trust?: How Technology Brought Us Together–and Why It Could Drive Us Apart. Penguin UK.
    8. Kingsbury, P., & Jones III, J. P. (2009). Walter Benjamin’s dionysian adventures on Google Earth. Geoforum, 40(4), 502-513.

  • 社會互動遊戲理論 在 葛昌惠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6-08-26 01:06:25

    【幻境生態】 葛昌惠影像創作展
    _臺北市藝文推廣處駐館藝術家特展
    展覽時間:2016 / 09 / 3 ~ 2016 / 10 / 30
    展覽地點:臺北市藝文推廣處1F大廳(臺北市八德路3段25號)
    ................
    9月3日起至10月30日,將展出駐館藝術家葛昌惠的影像創作展,
    本展將展出兩個系列作品《no nuclear》與《earth》,
    以攝影結合影像的魔幻合成技術,呈現平面視傳海報共17張。
    畫面呈現強烈的氛圍與質感,以環境保育為主體,
    傳達人類與動物的面臨生態危機的痛苦與無奈。
    ................
    ★ 開幕茶會 ★ 09 / 03 14:30~16:30
    ▄▄ 開幕一日限定 ▄▄ 拍照打卡就可以獲得展覽作品的限量徽章!!
    另外還有逗點創意劇團的說唱表演以及造型汽球互動遊戲
    ................
    / 展期間講座與活動 /
    ★ 市民講座一:生動的人像攝影世界 ★
    2016 / 9/24(六)14:30~16:30 /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1F大廳
    演講者:林見彥、葛昌惠
    人像攝影是藝術攝影當中,最主要創作主題之一。本次兩位講者將介紹人像攝影中的多樣性美學,藉由光線、構圖的角度來分享生動的人像作品。並從工作中的經驗,現場教大家如何透過簡單的幾個小技巧,可以把照片拍得更好。
    ★ 市民講座二:HI~我就是攝影大哥!淺談舞台紀錄攝影 ★
    2016 / 10/15(六)14:30~16:30 /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1F大廳
    演講者:Brian Chen 陳世瑋、葛昌惠
    如果你善於拍攝活動,你的人緣一定非常好!
    要拍好一場舞台表演,需要注意的小撇步其實不少!本次演講的兩位演講人,將以音樂、戲劇演出為主,分享工作中發生的趣事,也藉由作品展示,以構圖、光影等元素,來淺談活動攝影之美。
    ★ 專題講座:活動紀錄攝影的原理及技巧 ★
    2016 / 10/29(六)14:30~17:30 /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1F大廳
    演講者:葛昌惠
    大家一定都有拍攝活動的經驗,舉凡社團活動、戶外園遊會、演講、餐會,其實不一定要有非常高深的攝影技巧,只要透過事前的準備還有基本攝影知識,大家都可以提升照片的品質。
    --
    臉書搜尋:【幻境生態】 葛昌惠影像創作展
    活動網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035183723236113/
    ---
    / 展者簡介 /
    葛昌惠(Zin Ge)
    藝術攝影師、劇場設計師、短片導演及搖滾樂團成員。
    她的作品關切著社會議題與心靈中的孤寂,呈現一種灰暗尖銳的視覺印象。
    態性發表創作作品於攝影展、影展。並與藝文團體、劇團、樂團合作,拍攝形象人物攝影。展覽之影音展演百餘檔次;有華山藝文特區、松山菸廠、中山創意基地、中山堂、臺北國際藝術村、故宮博物院等。
    並開設攝影教學課程、講座、工作坊,以自身的實務經驗與理論知識,推廣概念美學之肖像攝影。
    Fine art photographer, theater designer, film director, and band player.
    She translates the picture to form one kind of intuition and intense impact. Her works present the gloomy and pale color.She regularly publish works in exhibitions and film festivals. The works contain photographic works, music videos and experiment videos. She is active in portrait photography, and give digital darkroom courses, lectures, and workshops.
    網站:http://www.zinphoto.net
    FB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zingephoto
    ---
    主辦單位:臺北市藝文推廣處
    電話:(02)2577-5931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