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社大課程分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社大課程分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社大課程分類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926的網紅鄰家野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升小一前的認字】 最近應該很多準小一新生的家長,陸續收到入學通知單。 我懂你們可能會開始緊張,想哭(哭甚麼膩), 想要開始報名很多課學這學那(媽媽們腦袋轉不停) 有好多東西要買(先把卡收起來,團購關起來如果有人想知道,我會再有一篇來寫小一上學前一定要先準備的物品,如果有人想看的話) 我先不談注音...
社大課程分類 在 鄰家野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升小一前的認字】
最近應該很多準小一新生的家長,陸續收到入學通知單。
我懂你們可能會開始緊張,想哭(哭甚麼膩),
想要開始報名很多課學這學那(媽媽們腦袋轉不停)
有好多東西要買(先把卡收起來,團購關起來如果有人想知道,我會再有一篇來寫小一上學前一定要先準備的物品,如果有人想看的話)
我先不談注音符號這件事,先來講講認字
去年108課綱'開始施行,由小一的課程教材先進行大改版
今年就是改版二年級的
也就是說去年入學的小一生,年年會一直拿到和哥哥姐姐完全不一樣的課本
那麼你會問,108課綱的國語課本和107課綱的課本內容有甚麼不同?
這篇先不探討外觀的變化,
我們先來看看課程部份有甚麼不同之處。
可以看圖片,三版本課本生字旁都會有一兩個字,有字的演變和象形文字。
看到這你可能會手心冒汗的說:
「What!我的孩子比較晚出生,還要多學象形文字嗎?」
「他在大班注音符號都還不會認」
「象形文字是什麼?我不依,我要把他送安親班!」
爸媽們,請坐好,冷靜,不用焦慮!
小學一年級上學期,
一開始會先拿到一本[首冊],裡面全部都是注音符號
這本上完了,大約10月中期中考考完,才會開始上小一的[國語課本]
開始上這課本,才是開始學國字
字的演變,是小學生必需要學的重點
了解字的變化由來,就會對認字有興趣
107課綱的孩子們(現在還在念2~6年級的孩子們),
其實也已經透過象形文字在學國字了
翻開2~6年級的國語自修,裡面都會挑出幾個字,介紹那個字的字型演變
有的學校的寒暑假作業、學習單裡,
可能多少會出現幾個符咒(並不是),要孩子寫出國字
但看學校看老師,不是每個學校都有這樣的作業
如果出到我圖片裡放的題目,其實要相信老師用心良苦,很重視親子共學
(我相信你不是這樣想的)
答不出來也沒關係,我問中文系的,沒有幾個答得出來
現在108課綱的課本裡有放這樣字的演變,我覺得是好的
10個孩子有9個都很愛看圖
孩子在上課(發呆、神遊)的時候一直看課本那字的演變圖,淺移默化就會記起來了
但小二以後的課本改本以後如何,就等看看今年新出來的課本
拋開課本
平時可以透過我推薦的幾本書和影音資源,讓孩子在低年級時多認字
會認字以後,你會發現他會開始念一些招牌,自己看書時念很大聲
那你就多出幾秒可以好好呼吸了
=================================
過來人心得:
孩子剛開始認字,其實是把字當圖來認
記不記得小時候,反而筆畫複雜筆畫多的字,反而最快看得懂
所以會[認]字以後,再照著學校進度學寫,就好
不要急著要孩子會念、會認、還要會寫,甚至要他馬上會照筆順寫
太逼人了
我們就讓孩子先從開心認字開始吧
=============書籍資源==================
⦿書名:認字好有趣
⦿書名:認字好簡單
⦿書名:認字好好玩
出版社:大大創意
⦿漢字有意思!
出版社:聯合文學
適合:大班以上
*買的時候要注意看封面,這本有出簡體字版
劉墉和他的ㄧ對兒女共同創作,每個字最後都有生活場景照片,像是招牌、路標等,讓孩子可以找剛剛認得的字。
唯一的缺點是裡面是用羅馬拼音,如果希望是注音拼音的家長可能會失望。但羅馬拼音很適合居住國外又同時不想放掉中文學習的孩子。
⦿漢字有意思!2
出版社:聯合文學
適合:小一以上
⦿有趣的中國文字:聽字的故事.玩出字的趣味
出版社:國語日報
適合:小一下以上
==========影音資源==========
覺得買書還要陪讀會很恐慌的家長,可以直接看這區
1.故宮-象形文字的故事
https://reurl.cc/4RjZN2
可以讓孩子認識字的起源,這影片我兩年前去故宮,故宮有一直放在展區內,但目前不確定還有沒有
2.youtube搜尋:漢字說故事
康軒教師網有把字分類整理,也可以從這網址連過去看:⇒https://reurl.cc/pdrOzQ
漢仔很可愛,相信孩子都會很喜歡
我家小子小時候都看這個
3.公視-一字千金
FB搜尋一字千金可以追蹤,不看節目沒關係,裡面常有一些字,也可以增廣見聞。
適合中高年級的孩子
#小一銜接準備
#國字學習資源
社大課程分類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26/Learning Ability
山之學習*講堂
古道照顏色--台灣古道的來龍去脈
古道探勘山岳達人:崔祖錫
山岳探險與旅遊攝影玩家、專業海外健行領隊。
文山與大安社大登山與戶外課程講師、
臺灣山岳雜誌特約企劃與編輯、
Lonely Planet雜誌國際中文版、
健行筆記專欄作家、
三腳貓登山社社長。
著作:
《登山,才看得見最美麗的台灣》
《2013台灣平地望高山之美》。
古道:從歷史、規模與功能來分類
若從古道在台灣的歷史階段、古道的規模等級和古道的功能區分,
來看台灣古道的類型和差異,
即可看出台灣道路的演進史和台灣山區的歷史演進。
從歷史分期來看,台灣多數現存古道大致可分原住民時期
(非其他政權統治區域亦算)、清朝拓墾時期、
清朝後期(牡丹社事件後)、日本初期與日本中後期。
從規模等級可分為獵路、部落或村落聯絡道路、
民間商業交通要道、官民共修道路與官方(國家或地方政府)開設的道路。
若從功能來看,則可分為高山原住民道路(獵路、遷徙通道、部落聯絡道、姻親道)、漢人或平埔族道路(商業交通道路、民族遷徙、擴張或屯墾道路、初期隘路)、清朝後期開山撫番道路、日本時期的隘勇線與理蕃道路。
從這三個分類亦可發現,越前面的系統越接近早期基本生存功能,
越後期的越有政治性統治功能。
《台灣山岳 126期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