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六點多、【台灣社交距離】的APP跳出一則通知。
我從5月初開始使用到今天、它第一次在早上跳通知,我立刻直覺不妙。
「與確診者資料比對有接觸」
這個APP是用藍芽紀錄位置,一旦有確診者主動通報後、10天內與確診者距離兩公尺內超過兩分鐘的人就會收到通知(所以確診者沒主動通報沒用,而你本身之前...
今天早上六點多、【台灣社交距離】的APP跳出一則通知。
我從5月初開始使用到今天、它第一次在早上跳通知,我立刻直覺不妙。
「與確診者資料比對有接觸」
這個APP是用藍芽紀錄位置,一旦有確診者主動通報後、10天內與確診者距離兩公尺內超過兩分鐘的人就會收到通知(所以確診者沒主動通報沒用,而你本身之前沒安裝也沒用,因此越早安裝以及越多人安裝、數據越準確)
我立刻回想一下最有嫌疑的時間地點、應該就是6/7禮拜一我去中興醫院快篩的時候、附近也在等待快篩的民眾裡頭有人確診。
總之我馬上打1922詢問,防疫人員說:收到APP通知,如果沒有明顯症狀只需多注意自身健康狀況。
出入上下班移動都可以,早晚量體溫、避免出入人潮眾多地點,以及「非必要性勿前往醫院」。
......幹、這下出包了。
其實對一般人來說,收到這個你也只是知道自己跟確診者接近過
只要注意自己健康狀況、倒不需要過度緊張,但我是個長期要跑台大醫院輪班的人啊😱🏥😱
當然我如果要僥倖心態,當作沒裝這個APP就不會知道我有接觸過,反正至少我6/7(一)下午三點做的快篩跟PCR都是陰性,完全符合台大醫院規定。
但假如,我真的是在採檢前後接觸有感染(而且不一定是中興醫院、搞不好是是6/7~9這中間去便利商店排隊的時候之類的),現在說老實話就是潛伏期,還跑去醫院要是真的確診、那可是台大醫院一整層病房都會被我害死,夭壽喔😱🏥😱
所以原本早上八點是我要去台大醫院跟KEN哥換班,只好先把昨天熬夜的紅林吵醒請她代班。
在我釐清狀況時、她順便跟台大醫院的醫護人員確定這種狀況該怎麼辦。
<直接跳我們下午得到的結論>
【臺灣防疫距離】這個APP是疾管署開發的、資料提醒有一定公信力,用意是讓民眾多一分警覺、但「並非實質的匡列機制」。
真正跟確診者足跡有高度重疊的對象、會由相關單位直接電話通知本人,這時就是真的不能前往醫院+盡速篩檢+14天自主健康觀察。
所以現階段,我就是注意官方通知、其他是不影響的。
__________
好,我自己原本收到通知一開始並沒有什麼情緒:
「喔喔,我有遇過確診者耶」
但後續想到如果我真的有感染、除了自己還會影響到家人甚至住院的老爸,多少也是會開始緊張、連呼吸道都開始覺得怪怪的(最好是這麼快啦)
🤖這邊有一個插曲🤖
早上我家人知道我收到通知後馬上要我再去做一次快篩,但以我近幾個月來累積的疫情知識是:
我現在去快篩「意義不大」
一來我三天前才剛篩過、現在完全無症狀,我不想浪費醫療資源
二來我才剛收到接觸通知,我就算有感染也高機率還是潛伏期根本什麼都驗不出來
三來要是真的有感染,那就乖乖自主健康管理就好,又跑去快篩站自己曝險也讓別人曝險不是更本末倒置
去了唯一的意義就是「確認我是不是已經感染發病卻無症狀」
是就直接隔離、不是呢?我還是有潛伏期的可能啊,那到底去幹嘛?
總之光要不要「立刻去快篩」我就跟家人溝通超久(不是我不肯去、是去了沒幫助),最後我懶得說服了、為了讓家人安心我下午還是跑了一趟快篩。
但這整個過程在<結論>那一段出爐前,因為臨時換班被迫在醫院多待了幾個小時的KEN哥、原本今天要在家裡工作的紅林、甚至是我說明老半天才理解APP運作原理的老媽、還有在醫院看LINE也叫我趕快去快篩的老爸。
一整天下來雖然結果ALL RIGHT,但包括我自己在內、覺得大家的情緒都很浮動。
我只是跟確診者有接觸就亂成這樣,那些確診或是跟確診足跡有接觸被迫隔離的人們壓力豈不更大?
我在想,是不是能夠經由自己這樣紀錄提醒一下自己,之後遇到類似的情況可以再更冷靜一點處理這一切。
也順便讓有閱讀到這邊的朋友,如果下次換你的APP告訴你有接觸的時候,可以不用這麼慌張。
這就是我今天一整天下來的感想、文字化分享紀錄一下囉,大概4醬✨
#台灣社交距離
社交距離app沒用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政府不把預算紀律當回事,民眾操碎了心都沒用,不過,對比疫苗要打進民眾身體,五倍券不論是現金、紙券或數位券,政府浪費民脂民膏,人民花費自己的納稅錢,遠比依法完糧納稅却打不到國際疫苗,蘇貞昌的為害還是小多了。>
高端疫苗即將開打,備受批評的五倍券勢將上路,可笑復可嘆的是,蔡英文總統與行政院長蘇貞昌「例會」,蔡英文還提醒行政院「持續與各界及立法院黨團進行溝通」,讓振興方案能夠做得更好、更便民;不知聆聽民意的總統,要求還沒和黨團開會,梗圖就已經做好的行政院「溝通」,民進黨甚至早有超過六成民眾支持五倍券的民調,顯然府院黨同聲一氣,對「溝通」都有迥然異於社會的理解和定義。
蔡英文對「謊言」有強烈的自我認知(認可)系統,却沒辦法把她的認知系統廣披全民,指揮中心固然可以「宣傳」願意打高端的民眾達到百萬(三支疫苗都接受),却沒法否認即使疫苗有缺,期待莫德納的預約民眾却一路攀升到四百萬,這個系統甚至還沒把鴻海、台積電與慈濟購得的一千五百萬劑BNT納入預約,說穿了,連他們都無法正視若預約系統納入BNT的結果會如何?既是欺人也是自欺。
有這樣的蔡英文,有那樣的蘇貞昌就一點都不奇怪,當蘇貞昌的認知系統篤信五倍券效益一定大過現金,一整個執政團隊就必須塑造出這樣的氛圍,所以有民進黨的民調,民調不夠,還要有「實際數據」支撐,所以會有經濟部超完美演繹的三倍券效益報告,即使其演繹基礎財經學者不信,連審計部都認為大有問題,還是擋不下蘇貞昌的個人之見。蔡英文只信自己的生技大夢,不信疫苗EUA必須有的專業與科學程序;蘇貞昌相信三倍券和五倍券的「宣傳效果」,就不信為了這個宣傳會給民眾帶來的麻煩。
去年發放三倍券,光是行政費用就高達二十二點五億,今年發放五倍券,可以想見,行政費用只會更高不能更省,加上蘇內閣APP成癮,又動念讓數位政委唐鳳研發「五倍券APP」,以衝高數位券的使用比率,其實去年的三倍券就有數位券,但請領比例僅占百分之七,今年設想方案更複雜,可能採用歸戶方式,也可可能是電子coupon模式,增加優惠提高使用誘因,行政院自己想像得很嗨,著眼於附帶在五倍券上各種花樣帶來的宣傳效益,乃至「自己人」玩宣傳的賺頭,却沒想過「五倍券」發完花完,這個APP立馬報廢,比沒人登記的「社交距離APP」更無用,把有限預算花在噱頭上有意義嗎?
風評:有這樣的蔡英文,就有那樣的蘇貞昌
https://www.storm.mg/article/3874576
社交距離app沒用 在 Yahoo奇摩3C科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使用到現在,你認為這款App的實用性如何呢?
#社交距離App #台灣社交距離
社交距離app沒用 在 TVBS 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突然跳出通知肯定嚇壞了😰
---
👉實聯制服務上線,掃描超方便:http://bit.ly/2LVWnNy
👉下載APP,即時新聞不漏接⏩ http://bit.ly/3bG7b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