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礦山藝術季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礦山藝術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礦山藝術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礦山藝術季產品中有3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271的網紅新聞人 黃旭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黃克峻說,從小對石頭狂熱無可救藥,國小三年級舉家搬到九份,在礦山親見石頭內的美麗晶體,自此開始收集在地與世界各國岩礦,踏上地質學不歸路。他希望建立地質公園,讓住在山城的人,都能驕傲說出家鄉的名字,訴說最厲害的東西不是只有芋圓小吃而已。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

礦山藝術季 在 下港女子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09:47:02

走一條回家的路。 礦山藝術季專訪一位出身於金瓜石的藝術家黃仲辰大哥,一來一回的問答中很有趣,因為他是參與的藝術家裡,少數看過金瓜石觀光發展前的人。 曾經整座山頭都是他兒時遊樂場。以前屋簷多是塑膠製的瓦楞板,颱風一吹就散落在聚落,黃大哥會跟三五好友將這些長長的波浪板,當作是雪橇,順著草地滑下山谷,...

礦山藝術季 在 法呢|城市漫遊者 cityflaneurs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5:14:11

金瓜石礦山藝術季 礦山事務所所長競選:西礦區地質實驗室 林書豪 忍耐好久的計畫,一個好有趣的計畫終於可以跟大家分享 今年,我受邀礦山藝術季的所長競選,負責行銷對決 八個藝術家與兩個里長,分成東、西礦區兩組 在榮譽所長國民阿嬤陳淑芳 @chenshufang_0702 號招下 我將代表金瓜石西礦區...

礦山藝術季 在 下港女子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09:47:02

延續一山一家精神的2021礦山藝術季,跟著地方一起走下去。 對金瓜石是陌生的,第一次知道祈堂老街是因爲劉克襄老師的節目浩克慢遊。 去年因參加礦山藝術季的媒體導覽,讓身體感逐漸記得:火車駛入瑞芳火車站,前面的市場先吃一頓路邊攤,搭上計程車,沿著蜿蜒的公路上山,坐在後座的我們,總是被方向感甩東倒西。...

  • 礦山藝術季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8 17:24:08
    有 11 人按讚

    黃克峻說,從小對石頭狂熱無可救藥,國小三年級舉家搬到九份,在礦山親見石頭內的美麗晶體,自此開始收集在地與世界各國岩礦,踏上地質學不歸路。他希望建立地質公園,讓住在山城的人,都能驕傲說出家鄉的名字,訴說最厲害的東西不是只有芋圓小吃而已。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109180166.aspx

  • 礦山藝術季 在 城市漫遊者 Cityflaneur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22:37:49
    有 26 人按讚

    金瓜石是個每年都要去的地方
    特別是在每年的十、十一月,剛開始變冷的時候
    細細的小雨,從海的那頭不斷往山巒綿延,特別有味道

    山谷裡的地勢不會太冷,很適合躲在這處面海的小山城
    有機會靜下來待個一、兩晚
    走在老街上體驗過去,感受三不五時的創作靈感

    漫遊的過程裡,總會對金瓜石眾多的廢棄住宅感到可惜
    甚至曾想過,有沒有在此長期居住的可能
    然而理性思考過後,幾乎都不是經濟上可修繕的條件
    建築的材料年限,在東北角多雨潮濕的氣候下
    都已經到了年限的末端,修復的成本非常高

    這次礦山藝術季,西礦區有一組認識很久的團隊
    @pparchitects_tw 初樸建築師事務所,和我一樣是台中人
    他們提出了非常有意思的思考
    「只要不把廢墟當室內,它就完美了」

    他們設計出了幾種建築單元,對使用者而言
    進到廢墟的大門後,會進入類似庭院的半露天戶外空間
    走廊設計在外部,連接建物每個空間的開口

    在充滿歷史感的廢墟裡,蔓生的植物是一種取捨
    初樸整理了地面層,讓植物控制在牆體立面上
    從荒煙蔓草到居住品質的局部控制,達成共生的平衡
    最後將基礎的建築單元安置在廢墟裡

    這個系統提供了基本的居住功能,他們稱之為〈填冶〉
    當過往的建築人去樓空,被雜草進駐,裡頭充滿野性
    「填」是讓新一代的進駐、返鄉者能回到廢棄的空間中
    「冶」是與空間、植生,甚至是街坊鄰居融合的過程

    以泡茶舉例,如果建築物是個茶杯
    當茶杯很久沒有使用了、荒廢了
    透過放入一個茶包,讓人重新使用茶杯、進到建築物
    藉由使用者的狀態慢慢讓茶與茶杯找回味道

    在這次礦山藝術季,與初樸團隊訪談的過程裡
    無論是面對問題的態度或是提出方案的初衷
    在在感受到初樸團隊的柔軟與剛強

    藝術參與地方的過程
    不一定是透過強烈的色彩、張牙舞爪去改變一個老地方
    也可以用輕輕的方式參與,不去訴求很強的語彙

    這個出發點,對當今的地方設計是一種省思
    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是以往訓練理所當然的邏輯
    然而我們能否試著更放下自己的外來專業

    不再自我為中心地去看待,以為自己在解決問題
    而是在參與地方的這個過程,提出想法,也隨時要被調整
    輕輕地在土地上放一點東西
    我們不是真的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
    但每一次都往那個方向再前進一點點

    @pparchitects_tw

  • 礦山藝術季 在 城市漫遊者 Cityflaneur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3 22:33:40
    有 16 人按讚

    因為參與今年的礦山藝術季才知道
    原來金瓜石地區有這麼一個「青草祭」的傳統

    去過艋舺龍山寺的人可能有經驗
    隔壁的西昌街有著許多悠久歷史的「青草店」
    早期醫藥不發達時,小病痛往往是透過求神問卜
    求藥籤到廟旁的青草店抓藥、治療病痛

    同樣的傳統在金瓜石,早期雖有礦工醫院
    在沒有健保的年代不是日常能夠負擔的
    居民也會到廟裡求藥籤

    在勸濟堂的號招下,居民一起去山林裡採草藥、煉丹丸
    合力完成,提供有醫療需求者求取
    對長輩而言,青草祭是在金瓜石地區
    少數還能夠招募到很多人,一同回來地方參與的事情
    是件人跟人之間互動性很高的無形民俗、節慶與生活習慣

    平面設計出身的創藝術家朱婉萍
    創作的主軸總不偏離在地食物與植物有關的設計
    這次參與礦山藝術季,她把題目拉回到野草
    從居民傳統即在使用的東西,扣回原本對土地利用的關注

    首要的問題是,青草祭的成果是藥丸、要煎藥
    然而對新世代而言即便不是治病,仍舊離生活很遙遠了
    有沒有可能將青草祭的文化融入到飲茶裡
    設計出很舒服的茶飲,來取代茶葉

    擅長設計的婉萍把過去在地人採集的路畫成為圖鑒
    讓第一次進行採集體驗的人看到野草第一個反應不再是
    「我看這整片都一樣,你們怎麼分得出來。」

    設計研究的過程很有趣,很像白沙屯媽祖擲筊決定遶境
    例如採集的過程神明會指劃出,要採集的區域
    「如果採不乾淨,神明還會很激動地叫你回去採乾淨。」

    採集路徑被重新設計為山線的「琉榔古道」
    聚落的「山尖步道」,還有海岸的「東北海岸線」
    採集使用的野草包含了魚腥草、雷公根、山葡萄等等
    並且在這三條路徑的靈感下,設計出了三款茶帖
    「山徑散步」、「聚落日常」、「看海的日子」
    開發成一系列的礦山野草茶帖禮盒

    我很欣賞她分享的一段話
    如果你把人與植物看成共生在同一個平面
    我們人來這裡居住,這裡的植物勢必就要遷走,會被剷平
    但人搬走之後,它又會回來。植物沒什麼土地權的概念
    時間拉長點來看,土地使用權也不是永遠擁有的

    在金瓜石很多地方可以看到遺址、廢棄的空屋
    那些人已經離開的角落
    曾經使用過但已然停滯、人去樓空的一隅

    藉由這回從土壤裡長出的野草衍伸的茶飲體驗再設計
    婉萍期待有機會能從飲茶面繼續延伸信仰
    又或者說,當時那份很美好的互助、共好文化
    從茶飲的設計裡去感受不只是人與人的連結
    還有土地所給予這塊金瓜石所滋養的養分

    補充一點,最後設計出來的三款茶帖
    也是有經過神明擲筊推薦的喔

    ——
    今年的礦山藝術季因為疫情緣故改為線上展
    八位參展藝術家被分為東、西礦區
    我負責西礦區的社群行銷,推廣西礦區的四位藝術家
    對抗 @ekangwoman 代表的東礦區

    更多的藝術作品可以上 #礦山藝術季 的官方網站
    https://www.mineartfestival.com/
    9/8 - 9/26 正在舉行礦山事務所所長競選
    如果喜歡我們西礦區的藝術作品
    還懇請您惠賜一票,每天都能投票

    若您支持的礦區勝出
    也將有機會收藏藝術家精心製作的作品 🤍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