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5
這兩周大盤都在盤整,妮基爸整天在旁邊碎念叫我去找股票,一直問我趨勢是什麼?其實我真的很懶得動腦想要直接等他找好給我,但 #天下雜誌 就這麼剛好,邀請我分享我認為的大趨勢「#電動車 」XD 以下不報明牌,但一些平常大家懶得看的東西走過路過可以瞄一眼啦,聖誕老公公最後會出來送禮物...
2020.12.25
這兩周大盤都在盤整,妮基爸整天在旁邊碎念叫我去找股票,一直問我趨勢是什麼?其實我真的很懶得動腦想要直接等他找好給我,但 #天下雜誌 就這麼剛好,邀請我分享我認為的大趨勢「#電動車 」XD 以下不報明牌,但一些平常大家懶得看的東西走過路過可以瞄一眼啦,聖誕老公公最後會出來送禮物喔
■電動車為何夯?
「品質提升+政策加持+品牌推進」
過去電動車在電池續航力和充電站設置等問題上卡關,現在有「$$$+技術+政策」的加持,Tesla打頭陣帶電動車大發芽,擠進榮譽的SP500,你說這浪潮我們還不跟上?!其實電動汽車目前僅僅佔了全球汽車銷量的 1.3% 左右,但大家還是一片看好,因為全球對於碳排量的限制+5G的技術的發展, Bloomberg 還大膽預測2040年電動汽車的銷量會佔據全球汽車銷量的 55% 0.0
■電動車產業
電動車產業的核心技術無疑就是電池相關,怎樣讓電池可以輕薄短小又持久、省電省錢馬力夠?
不可能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所以電動車也有分以下三種:
純電動車(BEV)—電池
混合動力車(HEV)—不能插電的燃油+電池
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可以插電的燃油+電池
從投資市場觀察的話,電池的原料相關(鋰、鈷、銅、錳)都已經漲過一輪,接著就是馬達材料、車用電子零件巴拉巴拉的那些東東,越下游的取代性越高,所以之後時候就是看誰有搶到單吧
■台灣供應鏈
天下雜誌在第705期很佛心地幫大家整理了Tesla的台灣供應鏈,裡面有一些都已經漲到天上了,在我寫下這段的同時美琪瑪漲停、健和興漲9%,噗噗,我自己會持續留意的是散熱、電池材料、充電槍、底盤相關,因為這些都是電動車要普及的話不可或缺的東西
但電動車也不是只有Tesla,不為環保、為了潮而買電動車的一群人也是存在的,而BMW、Audi也都聽到這群人的聲音了!相關供應鏈大家就自己去找,不然這篇就要變成碩士論文了
■綠能的背後
電動車為環保而生,但尷尬的是電池的製造超他媽不環保的啊!
(1) UCLA的學者們在2012年時的研究結果指出:一輛電動車在生產過程消耗的能源,為一輛傳統汽車的3-4倍—這還是在當時電池續航力只有120km的時候 (現在都300km+,續航力越強則電池製造的碳排量越高)
(2) 上面有提到電池原料大漲,沒錯,電池需求增加表示要挖礦!大挖特挖!像Tesla用的就是含有一堆貴金屬的 NMA(鎳鈷鋁)電池,爆發力很強但開採成本超高(環境傷害+1),高額成本讓Tesla寧可回收電池分解再造(環境傷害再+1)也不願意交給更下游產業續用
相較之下,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電動車使用國,雖然同樣是鋰電池,但他們比較多用 LFP 電池(磷酸鋰鐵),這種電池的瞬間出力比較低,但是壽命較長,安全性更高,製造成本也較低,差別就是因為裡面沒有稀有金屬,所以回收的價值也比較低
Tesla已經發下豪語說要自己做電池,而手機做到頂跑來做車子的Apple Car據傳就很有可能和中國的LFP廠商合作,最快2024問世
■趨勢大預測
5G的通訊技術發展也會帶動車用電子系統升級,說別的牌子還沒感覺,但說到Apple Car就可以快速聯想到車內一整個系統的Apple服務網,到時候車子的晶片、面板、鏡頭、感測元件、車用零組件巴拉巴拉的都必須要跟著動,這一系列的連動關係,就會是明年的主趨勢
■ 聖誕禮物
感謝 #天下雜誌 提供10組數位版試閱序號
免費仔們趕快來看看平常看不到的超質量文章吧!
12/30 23:59前在底下留言標註兩個朋友並說一個冷笑話
我會挑出我最喜歡的「10個留言」贈送【天下數位全閱讀試閱序號】
對你沒看錯 我就是很78不用抽的要用選的
而且強迫大家分享冷笑話
然後讓被標註的朋友想說到底標我幹嘛
EX: @阿珠 @阿花 小美穿裙子去盪鞦韆被媽媽罵了,媽媽說這樣內褲會被看到,隔天小美還是穿著裙子在外面亂跑,媽媽正要教訓他的時候小美說:「不會看到內褲唷!我就是怕被看到內褲所以今天沒穿!」
好啦真的懶得說冷笑話的話廢言一句也可啦
(怕沒人留言很糗)
祝各位聖誕快樂~
#天下雜誌 #經濟大預測 #電動車 #投資理財
磷酸鐵鋰電池台灣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7盤後解析⭐️⭐️⭐️
#股市期皇后莊佳螢
#經濟日報連三季選股冠軍🏆🏆🏆
#多空狙擊手
更多資訊👉
請加入佳螢的Telegram:
直接點擊加入
https://t.me/winner168168
股市期皇后-莊佳螢
LINE@ 👉
LINE ID搜尋: @winner168
https://line.me/R/ti/p/%40winner168
(點擊網址就可以加入了)
20210907
大家午安😊
美股昨晚休市~
原本今天沒有美股干擾
台股可以再度強攻
但是市場擔心疫情
由於幼兒園疫情擴大
資金轉往防疫概念股
還有跌深的航運股
台股類股開始輪動
原本強勢的晶圓代工族群
開始有短線資金獲利了結
資金轉到之前跌深的
貨櫃三雄跟鋼鐵等類股
還有許久不動的防疫概念股
今天也表現還不錯
但我們要仔細想想
台灣現在的疫苗覆蓋率
已經超過4成以上
雖然現在面對的是變種病毒
但是在疫苗的保護下
重症率跟致死率都大幅下降
加上大家防疫都很有經驗
這次的疫情我們認為
對台股也只是短線影響
而且這一波的多頭走勢
是由晶圓代工族群帶動
我們認為主流不會輕易改變
今天上漲的航運跟防疫股
都是先前的主流族群
原則上還有籌碼的問題
所以雖然股價已經相對低
但是操作上以短線即可
有持股的投資朋友
可以不用賣等待反彈
但是手上沒有的投資人
還是要抓住主流族群
以半導體晶圓代工為主
還有接下來要發表新機的蘋概股
這才是這一波的主流族群
技術面來觀察
台股今天回測季線支撐
晶圓雙雄都回測5日線
主流族群仍比大盤強勢
多頭格局沒有改變
再加上外資最近期現貨翻多
籌碼面也明顯變好
影響外資最重要的是台幣
我們就來看看台幣
台股今日雖然拉回
但新台幣兌美元匯率
又衝破 27.6 元關卡
盤中一度升值近 1 角
仍為最強亞幣
主要就是外資匯入
推升台幣匯價走強
今天為連續第 8 天升值
所以台股目前格局
技術面跟籌碼面
都是明顯站在多方
今天雖然因為疫情干擾
指數有短線拉回現象
但是拉回仍要站在多方
逢低買進業績成長股布局
股票部分
電動車相關
【6509聚和】
有不錯表現!
逆勢走高向上
股價整理後在上
探中和議題發酵
電動車將是未來的主流
生產電解液添加劑
為電池中的關鍵原料
近期六氟磷酸鋰價格大漲
加上Tesla在中國
擴大投產之下
目前本益比20倍
低基期優勢
自然讓股價有表現機會!
ABF
【3189景碩】
昨天創新高後
今天小幅回檔
在220元附近震盪
雖然拉回
但是留了長下影線
表示相對有撐!
畢竟我們進場後
大漲+139%
股價稍作整理也正常
最新公布
8月營收32.98億
月增5.77%
年增47.69%
前8個月
累計營收223.67億
年增成長29.49%。
外資調升目標價至300元
自然營收獲利表現亮眼
短線上太多人追價
清洗一下追價買盤
整理後將會在上!
持續做看好!
半導體相關
聯電、台積電
在創新高後出現回檔
也正常畢竟短線上
反應利多後稍做整理
相關的概念股
自然受到影響
【2369菱生】
雖然也是拉回但量縮
月線有守之下
整理後還會在上!
【2436偉詮電】
今天跌幅較重
甚至打入跌停但”量縮”
量縮的整理表示
未有出貨的疑慮
只是短線上漲多
的修正而已
積極搶攻(ADAS)市場
車用智慧鏡頭處理器
已打入台灣、中國
等車用鏡頭模組供應鏈
Q4營運也有機會更旺
在新冠肺炎疫情環境中
營收走勢連兩年呈現
難得的季季高局面
全年業績可望續攀高峰。
偉詮電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
是歷年同期新高
上半年獲利為3.87億元
比去年同期大增14.9倍
股價自然會反映利多
量縮洗盤整理一下下
還會有上攻機會!
矽晶圓
【6182合晶】
拉回震盪整理
雖然如此
近期投信四天
更是加碼+2478張
近期法人圈上修
合晶獲利預期及目標價
8字頭的目標價漸有共識
法人認為今年車市好轉
合晶重摻矽晶圓受惠。
法人加持
營收獲利表現優異
股價自然有表現空間!
持續做看好!
台股上下來回震盪
但都是量縮整理的態勢
防疫股今天相對強勢
偏向反映”疫情造成的殺盤”
疫情利空買盤觀望
導致量縮整理格局
個股則是輪動輪漲
短線上中小型股
清洗一下下籌碼後
有機會輪漲表現
股價位階偏低
業績營收爆發的股票
將會是下一波輪動的要角
我們也將伺機進場
有興趣跟上腳步的請私訊👉
https://line.me/R/ti/p/%40winner168
或來電☎️02-2389-8689
更多的財經資訊
歡迎加入佳螢的LINE社群~^_^
LINE ID搜尋:
@winner168 (@不可省略)
若你是使用手機版
https://line.me/R/ti/p/%40winner168
(點擊網址就可以加入了)
Telegram:
直接點擊加入
https://t.me/winner168168
加臉書好友或追踪
h莊佳螢追蹤IG:
https://www.instagram.com/beryljuang/
Youtube影音頻道 精彩解盤影片不容錯過!
(記得按讚,訂閱並打開小鈴鐺)
http://yt1.piee.pw/QAHKZ
粉絲團:【股市期皇后】
https://goo.gl/kN2VKT
社團: 【多空狙擊手】
https://goo.gl/doDc7b
經濟日報冠軍報導~
http://t.cn/EPem7
磷酸鐵鋰電池台灣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能源轉型大勢所趨,掌握碳中和儲能商機!一次搞懂什麼是碳中和、鋰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07/12/2021 TechNews科技新報)
作者 姚 惠茹
聯合國在 1997 年 12 月通過京都議定書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以保護地球的生態系統。從那之後,碳排量就逐漸成為評估環境成本的一項重要指標。2015 年 12 月,各國在《巴黎協定》中承諾,在 2050~2100 年實現全球「碳中和」目標。
什麼是碳中和呢?
碳中和是「從環境中消除的碳排超過所排放的碳」。通常透過使用低碳能源取代化石燃料、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來達到相對「零排放」。目前為止全世界已經有超過 50 個國家宣告在本世紀中葉達到碳中和,超過 100 個國家在政策中提及,2050 年是大部分國家設定的目標年。
分析碳中和商機,首先要來了解主要碳排產業,目前全球最大的碳排放產業是電力產業,其碳排放量佔全球碳排放量比重高達四成,而再生能源發電的比重近幾年來雖然持續增加,也約略佔三成左右,如扣除水力發電、地熱發電等,以風電及太陽能為主的再生能源佔比又僅有一成,富邦證券表示,未來持續增加風電與太陽能發電仍將是主要的發展趨勢。
車輛的二氧化碳排放佔全球碳排放量比重超過二成,因此未來電動車取代內燃機汽車的趨勢,將會加快進行,另外包含製造業的工廠與建築業等佔全球碳排放量也達到二成,因此將被迫更新其生產設備,降低排放量,中國及其他第三世界等地區,必須要淘汰高汙染高排碳的產能,建置更具效能且符合環保碳排規範的產能取代,否則其出口將會被先進國家課以碳稅。
從前面分析主要碳排來源,就可以知道為什麼再生能源和電動車會成為近年來的重要產業發展趨勢,然而電動車雖然不排放 CO2,但若使用的電力是火力發電,則會增加發電廠的碳排量,因此電力來源由火力發電轉為再生能源,再使用電動車才能真正達到減碳的效果。
富邦證券表示,由於再生能源如太陽能與風電都是屬於間歇性發電,受到日照時間與季節性風力強弱的影響,必須透過儲能系統,將再生能源發電做妥適的儲存應用,故儲能系統將在碳中和發展趨勢中,扮演著重要的關鍵角色。
近年來光電、風電產業快速崛起,因綠能發電具間歇性特質,尚需儲能系統搭配,才能避免再生能源受到天氣因素的波動影響供電,確保長期供電穩定,儲能系統市場規模因此快速成長,2018年全球儲能系統放電量 5,971 百萬瓦時,預估至 2024 年,全球儲能系統規模年複合成長率超過七成。
富邦證券指出,現階段全球儲能系統主要可分為三大類,機械能儲能、電化學儲能(鋰離子電池)及化學儲能(燃料電池)三大類,其中以電化學儲能為目前的市場主流,而化學儲能為近年備受市場期待的另一種儲能系統。
鋰離子電池
目前全世界車廠所生產的電動車,其儲能電池的應用種類,以「鋰離子電池」為市場應用主流,而再生能源儲能系統方面,也大部分同樣採用「鋰離子電池」,作為協助電網進行電力調節的輔助設備,例如特斯拉在各地建置超級充電站,就會利用到鋰電池儲能系統。
鋰電池材料中以正極材料最為重要,一般都是以鋰合金氧化物所構成,也是常聽到的三元鋰電池就是以鎳鈷錳等三種材料組成正極的鋰電池,另外常聽到的磷酸鋰鐵,也是正極材料的一種。負極材料目前多以石墨為主,未來會往矽負極來發展電解質現階段都是液態(膠狀),目前業界正積極開發固態電解質的鋰電池,作為下一世代鋰電池的發展方向。
固態電池
鋰電池為「液態電池」,其電解液為膠狀電解質,而液態電池性能容易受溫度高低影響,並有電解液外漏爆炸的風險,當前普遍使用的有機電解液存在爆炸等安全隱憂,已成為限制鋰離子電池發展的瓶頸,而固態電解質的重量較輕,只有液態鋰電池的一半、充電速度比鋰離子電池快,只要 10~15 分鐘,而且沒有腐蝕性的問題,壽命較長。
目前日本豐田、南韓三星、中國寧德時代、美國的 Quantum Scape(QS),德國的 Solid Power 與台灣輝能等公司業已開啟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目前預估最快 2023~2025 年間,有可能量產車用固態電池。
燃料電池
燃料電池為一種將燃料(通常是氫氣)與氧化劑產生的化學能通過化學反應轉換成電能的儲能系統,通常又稱為氫能源,利用氫燃料的氧化作用,產生電力,沒有排碳,只有排水,若是將太陽光電或風力發電的電力來產製氫氣,產製後的氫氣可做為燃料電池的燃料來源。
藉由氫能載體整合各式再生能源,能平衡各類再生能源供電缺口或不穩定。富邦證券表示,現階段包含美國、日本、南韓、歐盟、澳洲及中國都積極發展燃料電池,企業界與日韓車廠也都努力開發各式產品應用。
富邦證券表示,2050 年是大部分國家設定的碳中和的目標年,降低碳排放量的碳中和商機,已經成為未來十年的重大商機,因此使用何種電池能達到安全又具效能的綠能發電儲能系統,將會是未來產業發展的重點,也值得投資人持續關注。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echnews.tw/2021/07/12/carbon-neutral/
♡
磷酸鐵鋰電池台灣 在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鴻海積極開發磷酸鋰鐵電池與固態鋰電池,想在電池產業中殺出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