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磷肥作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磷肥作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磷肥作用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216的網紅農民教主碎碎念,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養菌要好久,但養出的土不一樣😶 https://www.facebook.com/100019888362623/posts/302848717054738/ 這篇關於微生物菌的文章很容易閱讀,一直貼這類的文章是認為微生物在耕作上真得很重要,請農友們多多學習! 有益土壤微生物除了轉變有機質...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憨吉的探索Kao's Dia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種子幼苗期有氮就夠了 苗期就要來補磷了 另外疏果時要注意不要傷到玉米 留下葉子繼續行光合作用喔...
磷肥作用 在 農民教主碎碎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養菌要好久,但養出的土不一樣😶
https://www.facebook.com/100019888362623/posts/302848717054738/
這篇關於微生物菌的文章很容易閱讀,一直貼這類的文章是認為微生物在耕作上真得很重要,請農友們多多學習!
有益土壤微生物除了轉變有機質為肥分之外,它對促進植物生長貢獻甚巨,其功用可略分如下:
分解有機物質:
土壤中有機質必須經過微生物分解成可溶於水的營養分之後,才能為植物所吸收,同時微生物也必須靠這些物質分解時,取得能量與養分,才能大量繁殖以發揮其功能。此外,微生物分泌的各種有機養分及其代謝物也可供植物吸收。
土壤改良:
微生物的繁殖除了可分泌大量多醣類黏液、促使土壤團粒化外,並可排出各種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氣。每1公克土壤之中,平均含有1億個微生物體,其排出之氣體與氣壓足以疏鬆土質、增進土壤空隙度與耕耘深度。絲狀菌的大量繁殖,其菌絲之繁衍亦有助於土壤之改良。土壤微生物除了此類直接影響土壤物理性質的作用外,它並可分泌大量生化物質,包括胺基酸、核酸、醣類、活性酵素、抗菌物質、溶磷物質等等,以改良土壤生物性、化學性,並能抑制病原菌的增殖。
拮抗作用: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密度達到一定限度時,為了確保自己生存的環境,微生物將分泌一些對其他微生物之生存具有抑制作用的物質或方法,如噬食、寄生或殺菌物質、溶菌物質的分泌,此為「拮抗」作用,能夠產生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即稱之為 「拮抗微生物」。在土壤微生物,如果含有足夠的拮抗微生物,則土壤中,甚至於植物體中的病原菌即可減少,甚至滅絕,如此可減少農藥的需求量,以期將來進入完全不用農藥的有機農業、自然農業的境界。
造肥作用:
空氣中含有80%的氮氣,但是這種氣態的氮分子(N2)植物不能吸收利用,必須經過固氮菌的作用才能供給植物吸收。其實,整個大自然的氮氣循環不已,稱之為「氮循環」,植物吸收氮肥而成長,動物又攝食植物而成長,最後兩者的屍體及動物排棄物,均需由微生物來將它腐化,其結果氮素以氨氣的形態產生,此氨氣又由亞硝酸菌和硝酸菌的連續作用而化為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硝酸態氮,這些硝酸態氮的一部分由「脫氮菌」又將它游離進入空氣中,這些空氣中的游離氮再由「固氮菌」或雷雨的閃電力量轉為植物可吸收的氮肥,植物又吸收而長大,如此一再地利用同樣的一批氮元素在大自然中循環不已。
解決土壤硬化板拮:
土壤中無機磷肥常與鋁、鐵、鈣質結合成不溶性複合物,不溶於水,又造成土質硬化現象。大多數的土壤微生物都能分泌酸性物質以助磷質的可溶化,提供植物吸收,增進磷肥。
防止化肥流失:
施灑在土壤上的化學肥料,大約有一半以上會隨雨水或灌溉滲漏到地下水或流至河流及湖泊。河流或湖泊累積的肥料,可能導致水的優氧化現象,使得水中的藻類大量繁殖,因而破壞自然生態的平衡。假設土壤中有豐富的微生物,則可先行吸收這些化學成分,轉化為菌體營養,當菌體死亡時再慢慢分解釋放給植物利用,藉此一步步降低化肥流失所帶來的生態耗損。
解除毒素:
土壤中的有害氣體如硫化氫、氨氣等,一部分由有機物發酵時,大量發生,另外也有一部分由土壤中「嫌氣性菌」,如「硫酸還元菌」的繁殖所產生,這些氣體溶於水中接觸根部,將毒害組織而造成爛根,同時使病害菌乘機侵入根部而造成病害,如立枯病、黑腐病、秋落、落果等等。土壤微生物群中,如光合成菌,它可利用硫化氫、二氧化碳、水及日光或熱能,將之轉化成單醣類及硫酸根,硫酸根與氨又可化合為硫酸銨成為植物的肥分,不但使硫化氫、氨氣等等的毒素從泥水中消失,而且還能把它們轉變成有用的肥分,一舉兩得,這就是有益土壤微生物的一大功勞。
由於微生物這些作用,土壤養分才能充分發揮它的效果,要培養大量有益微生物於耕地上,最先必須準備一個適合微生物生存繁殖的有機溫床,耕地上不但必備微生物的糧食─有機物質之外,並須注意到土壤空隙度、保水性以提供微生物生存所需的氧氣及水分。然後定期地補充綜合微生物群,以維持有益微生物的菌群優勢來對抗病原菌的侵入,發揮其造肥、抑病的效果。(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李冠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
磷肥作用 在 Lin bay 好 油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植物的根系是吸收養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
植物與環境之間的物質吸收與交換,大多是依靠根系來完成。植物的根系粗壯發達,根毛多,是植物生長勢強盛的基礎。
那麼植物的根系如何來吸收這些養分跟水分呢?可以分成被動吸收跟主動吸收兩類。
被動吸收是一種不需要消耗能量,屬於物理的或物理化學的作用。
被動吸收(Passive absorption)依照強弱又分成三種方式
1. 質流(Mass Flow)。
2. 根截取(Root Interception)。
3. 滲透作用(Permeation)。
什麼是質流(Mass Flow)?
a. 質流是水溶性的養分隨著水分被植物吸收之同時,進入植物根部。
b. 質流的驅動力量主要是靠葉的蒸散作用,帶動土壤水分由根往莖、葉移動,使土壤中的水分往根內移動,同時就把水溶液中的養分帶進根部。通常硝態氮、鈣離子、鎂離子藉由質流到根部最多。
什麼是根截取(Root Interception):
根毛上的細胞壁的酚基脫氫之後帶有負電荷,因此可以吸附陽離子,當植物根毛接觸到土壤膠體時根毛上的陽離子可以和膠體上的陽離子直接交換,把膠體吸附的陽離子吸收到根部裡面,這樣的機制稱為根截取或稱為接觸交換,是一種離子交換的方式,主要吸收的養分為鈣離子、鎂離子、鉀離子、銨離子。
什麼是滲透作用(Permeation):
自然界有幾種基本的原理,例如重力作用導致物體往下掉,擴散作用濃度高的往濃度低的跑,如水中滴進一滴墨汁,最後整杯水都均勻的變黑,就是擴散作用。由濃度高往濃度低處移動而中間有一層膜(植物根毛的細胞壁),就稱為滲透作用,只能部分的水分子及養分透過這個作用進入植物體內,擴散作用主要作用於磷酸根離子、鉀離子。
主動吸收(Active absorption)
主動吸收為植物根系吸收養分的最主要方式。當植物根所含養分濃度,高出根外土壤溶液的養分濃度時;或根細胞內的養分濃度高於細胞外的濃度時,植物對養分的吸收依舊會進行。
這種違反濃度由高向低的吸收方式,需要消耗能量才能完成,所以稱為主動吸收。
主動吸收所需要的能量,由根部呼吸作用所產生,因此根部呼吸作用的強弱將影響養分的主動吸收作用。
植物氮肥的吸收以質流及根部特殊膜蛋白主動吸收為主,主要吸附硝酸態氮(NO3--N)。
土壤內的有機質可以經微生物礦化後產生之銨基態氮NH4+-N,若再經硝化作用後則進一步生成亞硝酸態氮(NO2--N)及硝酸態氮(NO3--N),其作用分別由自營性菌Nitrosomonas spp.及Nitrobacter spp.所進行。
Lewis(1986)指出,在酸性的環境下硝化作用進行緩慢,pH值在6.0以下,硝化作用有顯著的降低,pH值在5.0以下硝化作用幾乎不存在,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對硝化作用則有顯著的增加。
因此在酸性土壤之中施用尿素,本身溶解出來的銨態氮 難以轉化成硝態氮,因此吸收較困難。但是銨態氮屬於陽性可以被土壤膠體吸附(土壤膠體帶負電),一般硝酸態氮(NO3--N)是陰離子無法被土壤膠體吸收因此流失性較高。
而銨態氮可透過根截取及根部特殊膜蛋白主動吸收與硝酸態氮吸收比例而言,依照植物的不同約為1:2 到1:3 (NH4+-N : NO3--N) ,而銨態氮進植物體內,依舊要先經過硝化作用轉化成硝態氮才能儲存在細胞的液泡之中,要使用的時候又銨化變成氨態氮合成蛋白質,只能利用少部分的銨態氮直接合成蛋白質,因為銨態氮濃度太高時會造成植物體銨中毒.
磷肥的吸收以滲透作用(Permeation)以及主動吸收,吸收的H2PO4-、HPO42-和PO43-三種型式,主要的吸收途徑是H2PO4- 的形式,磷肥是三種養分中吸收的速度最慢。
鉀肥的吸收以主動吸收為主,被動吸收以根截取為主,擴散為輔,如果土壤膠體內的腐蝕質越多,有機膠體越多,就有辦法儲存越多的鉀離子,減少鉀離子的流失。
一般而言,植物體對於氮磷鉀的吸收量氮>鉀>磷,氮肥容易吸收跟流失,鉀肥吸收較慢又容易流失,磷肥吸收最慢又不容易流失,台灣大多農地都有磷酸鹽過高的現象。
農民對於自己的土地有肥力疑問,可以向各地農試所申請診斷,網址如下:
http://www.tari.gov.tw/form/index-1.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