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量爆炸!給蔬食新手的8大攻略】
2019年亞馬遜大火與非洲豬瘟、紀錄片The Game Changer的上映,讓許多人開始嘗試減少肉食。2020年接連爆發澳洲大火與新冠肺炎,讓更多人堅定邁向植物性飲食,或許你也開始想嘗試少肉?卻對植物性飲食世界充滿未知和疑問?按以下8點實行,有意識、無壓力...
【資訊量爆炸!給蔬食新手的8大攻略】
2019年亞馬遜大火與非洲豬瘟、紀錄片The Game Changer的上映,讓許多人開始嘗試減少肉食。2020年接連爆發澳洲大火與新冠肺炎,讓更多人堅定邁向植物性飲食,或許你也開始想嘗試少肉?卻對植物性飲食世界充滿未知和疑問?按以下8點實行,有意識、無壓力的展開新生活吧!
1.#如何開始
不管什麼原因開始嘗試無肉飲食,忠於內心很重要,不需強求自己一夜之間葷轉素,過於壓抑自己的慾望後的爆發是很可怕的!從一週一天或一天一餐開始,謹記著自己嘗試改變的原因,有意識、無壓力的按照自己的步調去適應及調整,並認真觀察身心狀況,哪天真忍不住想吃肉,那就吃吧!這個時候,身體會告訴你實話。
2.#找到替代品
轉換飲食習慣最大的困難便是口腹之慾,要是能找到完美的替代品便能降低門檻!其實許多豆製品和菇類稍作處理跟調味是可以近似於肉的質地(豆類、天貝、猴頭菇...),而台灣在素料這一塊技術其實很成熟,近年植物肉風潮更是狂掃全球,多款植物肉做得幾可亂真,讓許多肉食者對植物性飲食產生好奇跟信心。
🔸台灣買得到的植物肉
❶Beyond Meat
❷VVeat
❸大磬
❹OMNIPork
❺痞食維根
❻三機植物肉
❽Newbie
3.#怎麼找餐廳
肉食豐富又美味,但植物性飲食的世界可不如你想像的單調!台灣素食餐廳密度可是世界排名前茅!現正處於植物性飲食蓬勃發展的時代,來自各地的部落客、粉專社團、Youtube頻道四起,資訊只會多到你follow不完。
🔸Youtuber
❶Traveggo找蔬食:兩位Vegan情侶組成,分享各城市美食、小廚娘食譜、環保與極簡生活
❷GoVegan夠維根:兩位Vegan大男孩組成,題材多元,特別喜歡葷食餐廳找素食系列
❸全植食尚:芬蘭留學女孩Anne分享生活、各地美食、料理食譜
❹VEGAN女孩生活誌:四位Vegan女孩組成,分享Vegan美食、生活用品及理念
❺수민Shumin:論文曾訪問我們的台韓混血女孩,拍攝Vlog及飲食紀錄影片,風格清新療癒
❻野菜鹿鹿:P&Y鹿比與藏鏡人小野出來開的頻道,分享素食料理和生活,風格更為輕鬆活潑
❼蔓時尚:台灣最正的vegan youtuber!美食以外也分享她關注的一切平等正義之事
🔸Instagramer:請見相片Tag
🔸粉專社團
❶素食真的很好吃:台灣最大的素食粉專,資訊更新頻繁
❷全台素食瘋:各地美食及餐廳開幕資訊
❸素食.美食:各地美食分享及餐廳開幕資訊
❹綠拿鐵同好會:各種綠/紅拿鐵搭配分享,食譜和知識量都豐富
❺湘湘の蔬食饗樂:綠拿鐵食譜和Veagn食譜分享及各地美食資訊介紹
❻花栗愷xCruelty-Free:無動物實驗資訊整理最豐富的粉專,網站有清單可查詢
❼友善動物協會:以友善動物為宗旨分享資訊、舉辦活動及推動倡議
❽Vegan零廢棄聯盟:Vegan與零廢資訊和議題討論非常活躍的社團
❾Vegan美妝聚樂部社團:無動物實驗Vegan美妝資訊交流
🔸電視節目:
《蔬果生活誌》單集圍繞一個主題以數個片段播出,囊括美食、活動、料理等資訊
4.#學習自己煮
總不能餐餐外食吧?為了身體健康跟荷包著想還是得練習自己煮!我增進廚藝的方法是從「模仿」開始,在外吃到喜歡的料理就回家動手做做看,從差異中調整與進步,並多翻食譜書、訂閱料理頻道和網站。
🔸Youtube料理頻道
❶培仁蔬食MAMA:老師料理經驗豐富而且超可愛!料理步驟清晰、連細節和小技巧都不藏私分享,影片數不多但流量驚人
❷Qistin Wong TV:分享許多素食家常菜,詳細步驟搭配親切口吻,讓人忍不住一支支看下去
❸Barrel Leaf桶子葉:以烘焙為主的全植物料理分享,也有療癒的飲食紀錄
❹Peace and Yummy:ASMR料理教學頻道,食譜多、步驟詳細
❺The Veggicians:非常有質感的食譜分享頻道
❻一起草Vegan誌:一位Vegan男孩的頻道,有閒聊也有料理食譜
🔸電視節目
《現代心素派》艾珍姊主持的料理節目,每集邀請一位蔬食名人或名廚(我們有上過噢)
🔸料理食譜書
《全食物料理哲學》、《蔬食常備菜》、《原味每一天》、《甜素烘焙實驗室》
5.#補充營養知識
現代人很多病痛都來自於吃錯食物,而正確的植物性飲食足以喚醒每個人內在的自癒能力。我基本上是一天兩餐、盡量少油(並且選用好油,均衡攝取),早餐喝一大杯健康滿滿的蔬果昔,傍晚依循蔬果豆穀1:1:1:1的原則進食,照這樣吃,除了純素者必須注意額外補充維生素B12,及現代人普遍缺少的維生素D(可靠每天曬20分鐘太陽合成),大部分營養素都能從植物中獲取。
🔸《醫療靈媒》、《食療聖經》、《非藥而癒》
6.#拓展朋友圈
吃素就必須脫離以前的朋友圈?當然不!植物性飲食這麼棒,主動邀約舊朋友或許能讓他們改觀哦!除了上面提到的粉專社團和自媒體,偶爾去參加素食小夜市、市集、各種活動或街推遊行,你會發現蔬食生活圈團結又精彩!
🔸全台蔬食市集(🌱:全Vegan市集)
❶素食小夜市
❷草獸派對🌱
❸無肉市集🌱
❹EasyVegan簡單純素生活🌱
❺Jeff蔬go易蔬食市集
❻蔬食生活市集
❼友善蔬食市集
❽巫菈哈異素部落
7.#因應特殊情況
8.#準備面對批評
磬怎麼念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清朝人是怎樣神奇過春節的?
歷史春秋網
作者:李書緯
今天是春節,所有人都在辭舊迎新。那麼大清國人民是怎麼過春節的呢?清朝有一部記述當時政治、經濟、民俗、禮儀、節慶等方面的著作,名字叫《清會典圖》,這部書可謂貫穿大清帝國300年的諸多方面,並且對清朝的禮器、樂器、儀仗、百姓的生活等方面的知識,都有描述,並做了附圖說明。在這部書中,關於清朝皇帝過春節的奇聞趣事,很有意思,也相當的隆重。
清朝之時,朝廷一般在臘月二十六日就會放假,稱為「封筆」、「封璽」,也就是停止辦公的意思,但是,皇帝會過了正月初一就舉行「開筆」、「開璽」大典正式開始辦公,這樣算來,大清朝廷春節放假也就六天時間。看來大清朝廷還是蠻敬業的。春節放假期間,皇家還是很重視民間習俗的,貼福字、放鞭炮、吃年夜飯,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對於貼福字這一習俗,皇家顯得更為隆重,不是普通百姓的帖,而是掛,甚至有專門的人拿著福字展示在宮廷。據《國朝宮史》記載:每年的春節到來是,皇帝都會在宮裡張掛春聯、門神,先是由工部奏明朝廷,需要在那裡張掛,然後得到朝廷的。每年的臘月二十八日,外朝三大殿等處,工部、內務府官員便會派出工人張掛福字、對聯、門神等等。對於內廷等處,則由門神庫太監報告管事的大太監(負責此事的宮廷太監)負責,宮殿監傳齊營造司首領太監得到命令後便開始張羅起來。先自乾清門、乾清宮以及各門各宮等處進行查看,進行張掛。掛到春節後的初四日,門神、對聯、福字等等仍交由門神庫太監領回收藏起來。
皇家所懸掛的門話,不同於民間的門神,主要是描述皇家勤政、建功立業等等的內容,目的當然是為皇家的統治服務。而在內宮,則主要懸掛十二份宮訓圖等宣揚封建美德的古代後宮故事的內容,目的是教育後宮嬪妃遵守婦道、恪守三綱五常。而在紫禁城的正門,則會有專門的侍衛官員或者相應的官員手持「福壽吉慶」四字立在正陽門外,當然也會讓這些官員或雜役輪班持福立在門外,這應該是歷史上最莊重的「敬業福」了吧。
朝廷過春節,按慣例正月初一早晨,皇帝也像普通百姓一樣既要祭拜天地,祭拜列祖列宗,祭拜天地和祖宗後。文武百官都要到太和殿廣場給皇帝磕頭拜年。拜年儀式相當的隆重,廣場上鑾駕儀仗列隊排列,在大殿屋簷下排列著皇家樂隊和金鐘、玉磬等傳統樂器,早上七點的時候,文武百官根據品級列隊下跪行拜年大禮。禮儀中,朝中的兩名大學士捧賀表向百官宣讀,讀畢,文武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禮表示對皇帝的祝賀。皇帝則會將裝有「如意」的荷包,賜給官員以及八旗子弟、宮女、太監們等等,表示新年如意。
清朝民間則是另一番景象,百姓之間會互相「作揖」致賀,當時作揖成為中國人特有的社交禮節,也是有講究的。相互之間作揖拜年時要採取左手包右拳的姿勢,在中國人的觀念裡,講究以左為尊,所以作揖常常是左手包右拳。如果右手抱左拳,那就是祭拜死者,是對活著的人的大不敬。
此外百姓也會在除夕和初一早上祭拜祖宗,自初二日走親訪友仍是千年舊俗的延續。游春等都是民間百姓必不可少的春節活動。清朝人們過春節吃飯也是有講究的,春節吃飯,有頭有臉的人家會使用金銀犀象器皿,顯得莊重,還有一層意思,擔心使用瓷器打碎了不吉利,。大年初一早上大多人家要喝椒酒,中午喝柏酒,寓意長壽年年的意思,當時有諺語說,「不老長生延歲久,年高歡喜是團圓」。吃飯時客廳裡要「羅列屏障」,稱為「錦堂」。
不同的是,滿族人家會在庭院裡立「神桿」。立神桿都是在除夕的時候樹立,在庭院中栽上一根五米左右的高桿,滿族人也叫他「索倫桿」。神桿的頂上放一淺方形的錫升,下面栓著一條木製的龍,有的也放木製的魚或者小三角形的紅旗。既有圖騰的意思,也預示了這個馬背民族子民對先祖的懷念。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春節 #新年 #新年快樂 #清朝 #清會典圖 #辭舊迎新 #國朝宮史
磬怎麼念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學習妙音觀世音 青年唱出真心祝福
法鼓德貴學苑二樓大殿在週一晚間,傳出清淨悠遠的梵音聲,近20位青年學員心無旁騖地唱誦,學習以音聲喚醒本具的佛性,在專注安定的氛圍中,當下即是都會心靈的一方淨土。為了進行晚課〈蒙山施食儀〉培訓,學員們聚精會神看著法師示範動作,認識唱誦內容、施食儀式,希望有機會在法會及禪修活動中服務奉獻。
這是法鼓山世界青年會所屬的梵唄班,學員來自四面八方,有學生、上班族、老師;更有人是從戲曲入門,進而學習到梵唄,體會到何謂「真心」。每位學員除了練習維那(領唱)、助唱,還有學習打擊樂器伴奏,如大磬、木魚、引磬、鐺子、鉿子、鐘鼓等等,要熟悉每一個項目,至少要3年以上的培訓。在學長、學姐輔導下,學員分組練習,技巧從懵懂青澀到漸入佳境。
「梵唄可以安定身心、減少煩惱,當遇到不如意與徬徨時,也可以得到支持力量。」輔導梵唄班的演信法師表示,有同學透過〈懺悔偈〉,學習反思自己、不諉過,從正確因果觀中,脫離煩惱漩渦;也有同學因唱誦《大悲懺》,從一字一句中,體會觀世音菩薩救度眾生離苦得樂的大悲願心。
梵唄除了讚歎諸佛的無量功德之外,同時也是修定及安心的方法。演信法師表示,當「維那」心懷煩惱與複雜情緒,舉腔時就會受到影響,他鼓勵同學每日除了做定課維持身心平穩,也可積極參加精進禪二,體驗禪修帶來的深層寧靜,並從兩天的早晚課中,練習以音聲佛事傳達安定力量給他人。
「參加法會是學佛的敲門磚,沒有太多門檻。」為了幫往生的父親累積福德,王得丞展開了法會共修與梵唄修行,在協助法會多年運作後,他說:「現在已不單純是為了父親,更希望廣結善緣。」為了與學弟、妹分享佛法知見,他花了大量時間在研讀、整理資料,同時也從制懺因緣、拜懺方法與經典故事,學習怎麼用「心」修行,更透過定期的禪修,強化身心安定的力量。
「一個人時會感到徬徨,這裡有一群人陪伴著您唱誦,有一種被照顧的感覺。」學習一年梵唄的陳昶諭說,梵唄可以堅固道心,就像晚課唱頌〈普賢菩薩警眾偈〉時,就是每天一個自省的機會,一點一滴轉化生命。戲曲科班出身的他,過去唱的是忠孝節義的故事,而梵唄唱誦的是佛教法義,並不強調情緒轉折,但他強調「卻要有一顆『真心』,蘊含對一切眾生祝福的心念」。
「妳現在看起來比較慈眉善目了。」對於朋友的評價,王思雯說她學習近8年的梵唄,將〈楞嚴咒〉當作每天定課,已經能逐漸放下自我中心與完美主義,尤其升格擔任學姊後,更懂得替別人著想,而這些轉變,皆來自她對梵唄的崇敬與熱情。每當看到學員因緊張導致聲音顫抖、法器握很緊,她都會鼓勵:「放鬆!沒事!妳這樣很好,再多做一些練習就會更好」。
法青會表示,梵唄班強調解行並重,帶領青年培養佛學基礎、禪修習慣,並定期參與「菩薩戒誦戒會」、《大悲懺法會》舉辦,盼能以純淨音聲、佛法智慧,來提昇自己、感動他人,為社會帶來安定的力量。
#法青會
#蒙山施食儀
#大悲懺
#梵唄
磬怎麼念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學習妙音觀世音 青年唱出真心祝福
法鼓德貴學苑二樓大殿在週一晚間,傳出清淨悠遠的梵音聲,近20位青年學員心無旁騖地唱誦,學習以音聲喚醒本具的佛性,在專注安定的氛圍中,當下即是都會心靈的一方淨土。為了進行晚課〈蒙山施食儀〉培訓,學員們聚精會神看著法師示範動作,認識唱誦內容、施食儀式,希望有機會在法會及禪修活動中服務奉獻。
這是法鼓山世界青年會所屬的梵唄班,學員來自四面八方,有學生、上班族、老師;更有人是從戲曲入門,進而學習到梵唄,體會到何謂「真心」。每位學員除了練習維那(領唱)、助唱,還有學習打擊樂器伴奏,如大磬、木魚、引磬、鐺子、鉿子、鐘鼓等等,要熟悉每一個項目,至少要3年以上的培訓。在學長、學姐輔導下,學員分組練習,技巧從懵懂青澀到漸入佳境。
「梵唄可以安定身心、減少煩惱,當遇到不如意與徬徨時,也可以得到支持力量。」輔導梵唄班的演信法師表示,有同學透過〈懺悔偈〉,學習反思自己、不諉過,從正確因果觀中,脫離煩惱漩渦;也有同學因唱誦《大悲懺》,從一字一句中,體會觀世音菩薩救度眾生離苦得樂的大悲願心。
梵唄除了讚歎諸佛的無量功德之外,同時也是修定及安心的方法。演信法師表示,當「維那」心懷煩惱與複雜情緒,舉腔時就會受到影響,他鼓勵同學每日除了做定課維持身心平穩,也可積極參加精進禪二,體驗禪修帶來的深層寧靜,並從兩天的早晚課中,練習以音聲佛事傳達安定力量給他人。
「參加法會是學佛的敲門磚,沒有太多門檻。」為了幫往生的父親累積福德,王得丞展開了法會共修與梵唄修行,在協助法會多年運作後,他說:「現在已不單純是為了父親,更希望廣結善緣。」為了與學弟、妹分享佛法知見,他花了大量時間在研讀、整理資料,同時也從制懺因緣、拜懺方法與經典故事,學習怎麼用「心」修行,更透過定期的禪修,強化身心安定的力量。
「一個人時會感到徬徨,這裡有一群人陪伴著您唱誦,有一種被照顧的感覺。」學習一年梵唄的陳昶諭說,梵唄可以堅固道心,就像晚課唱頌〈普賢菩薩警眾偈〉時,就是每天一個自省的機會,一點一滴轉化生命。戲曲科班出身的他,過去唱的是忠孝節義的故事,而梵唄唱誦的是佛教法義,並不強調情緒轉折,但他強調「卻要有一顆『真心』,蘊含對一切眾生祝福的心念」。
「妳現在看起來比較慈眉善目了。」對於朋友的評價,王思雯說她學習近8年的梵唄,將〈楞嚴咒〉當作每天定課,已經能逐漸放下自我中心與完美主義,尤其升格擔任學姊後,更懂得替別人著想,而這些轉變,皆來自她對梵唄的崇敬與熱情。每當看到學員因緊張導致聲音顫抖、法器握很緊,她都會鼓勵:「放鬆!沒事!妳這樣很好,再多做一些練習就會更好」。
法青會表示,梵唄班強調解行並重,帶領青年培養佛學基礎、禪修習慣,並定期參與「菩薩戒誦戒會」、《大悲懺法會》舉辦,盼能以純淨音聲、佛法智慧,來提昇自己、感動他人,為社會帶來安定的力量。
#法青會
#蒙山施食儀
#大悲懺
#梵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