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rrreads 文末抽書✨
Shoshana Zuboff《監控資本主義時代》
「我們的自主權以及掌控社會完整的能力之間存有極大落差,掌控社會完整的能力不足,就無法實際運用自主權。自主權與掌控力之間深不可測的鴻溝飄出惡臭,污染每個當代個體的生活。」
我的正職是一名數位廣告...
#purrreads 文末抽書✨
Shoshana Zuboff《監控資本主義時代》
「我們的自主權以及掌控社會完整的能力之間存有極大落差,掌控社會完整的能力不足,就無法實際運用自主權。自主權與掌控力之間深不可測的鴻溝飄出惡臭,污染每個當代個體的生活。」
我的正職是一名數位廣告創意策略,工作內容為消費數據分析,並以此發展創意策略與文案。《監控資本主義時代》中針對科技如何控制並校正人類行為詳細爬梳,讓我感嘆科技必然性與人類依賴性有如魔咒共生;也讓我懷疑過去所用之數據,是否可能以不道德方式取得,而自己在過程中成為共犯結構。
監控資本主義與工業資本主義最大差異在於,工業資本主義將大自然的原物料轉換成財貨,並在勞資方關係中透過交換、循環與抗衡維繫生態;但監控資本主義將觸手伸向人性:在使用者不知情的狀況下,人性遭到利用、撕裂與奪取。監控資本主義的原物料即是人類,剩餘價值則為數據行為。
在監控資本主義下,資本家蠻橫搶奪人類的數位行為、數位麵包屑、乃至數位人格。這些數位足跡透過第三方買賣,成為預測或校正個人行為的準則,甚或影響政治與世界局勢。科技資本家告訴消費者「你在想什麼」、「你需要什麼」、「你喜歡什麼」,最終他將定義「你是誰」,我們在數位極權中面臨到的個人主體的根本性消亡。
「在此人類未來中,我們被迫與自身行為切割。他者為了他者的利益剝奪我們的行為,將我們的行為轉化為知識,但我們完全無法取得或控制此知識。知識、權力、和力量,全由監控資本所掌控,而我們僅是『人類自然資源』。」
民主的本質是「擁有選擇的自由」,這也是為什麼民主與自由時常在同個框架下被探討。在監控資本主義中,人們為了使用免費服務、智慧生活(智慧家電、物聯網),甘願奉獻出隱私,成為沒有主體的剩餘價值,也成為科技巨頭的金脈。科技霸權將其意欲建立的烏托邦視為人類社會的必然。整個矽谷建立於此脈絡中,若我們將此霸權/奪取行為與極權或邪教做比對,將發現令人驚愕的相似性:疏離你與他人、削弱自主性、增強依賴性,最後告訴你一切都是必然。於是無從反抗、沒有選擇的人們,終將臣服於中、喪失自我思考能力,甚或讚美科技之先進,換言之,絕對服從。
「我們再也不是價值實現的主體。我們只是達成他人目的的手段。」
縱然近年隱私意識抬頭,各國政府驚覺科技資本家蠶食個人隱私,但看似妥協的表面下,科技巨頭們依然大行其道。作者提出「雙重文本」之洞見,第一文本即是使用者能控制的個人隱私,包含公開身份與發布內容,但這些內容對數位極權來說更像是沒用的煤渣。真正值錢的金礦是第二文本,「影子文本」:消費者無從得知、提取的數位足跡。我們說過的話、想過的欲望、走過的路、看過的東西,所有我們的所思所感,都屬影子文本的範疇。這些金礦透過賣給第三方企業或作為公司內部預測與開發產品(以優化之名),掌控消費者每一個選擇。
而人們又作何反應?剛開始我們都會憤怒不平、疾呼抗議,最終卻因為習慣或是沒有選擇而噤聲。還記得剛開始爆出Facebook監聽用戶的心情嗎?現在不過成為茶餘飯後的調侃而已。若人們認為中國的監控令人難以想像,自由世界其實也不遑多讓。「反正我沒什麼好隱藏」的表象認知,即是對於「影子文本」如何操縱我們思考的無知。若是如此,人類又如何能堅稱自己還擁有自由意志?
工業資本主義中,維持市場機制平衡的「看不見的手」之所以能夠運行,正因無人看見市場全貌的「無知」:因為無知,個人只能為了追求自我最大利益,從而發展出消費市場中的平衡。但監控資本主義的數位極權是「全知」的,主宰人類行為,潛移默化校正我們的思想。面對全然不對等的知識權力,我們可以透過何種方法去控制監控資本主義,為人類的自主性奪回未來與希望?目前人類法規看似無所適從,但作者指出,隨著時代演進,人類社會必需發展出適切的法律管控,以維繫民主社會的基本精神。
閱讀《監控資本主義》前,剛好讀完 James Griffiths 紀錄中國監控人民的《牆國誌》、與劉宇昆帶著科幻色彩的短篇集《摺紙動物園》。時間恰好得令我隱隱感覺是書在召喚我,帶我重新思考數據分析親門踏戶之嚴重性。特別是《摺紙動物園》中〈完美配對〉一章,描寫智慧助理監視人們,以親切的語音誘騙奪取人類意志,讀來令人毛骨悚然。
我感激書頁的召喚,讓我稍微保留身而為人最為基本的自我意識與知的權利。《監控資本主義》絕對稱得上時代巨著,期許你也可以透過閱讀確認自我主體性的存在意義,掌握自我意志的行使權。
套書中所言,「行使意志就是我主張擁有未來的方式。」
作者/Shoshana Zuboff
譯者/溫澤元、林怡婷、陳思穎
出版社/#時報出版
感謝時報贈書,將抽出一套《監控資本主義時代》給幸運讀者🙏(限台澎金馬地區)
🎉 得獎者將會在明天公布
抽獎方式:
1. 追蹤本帳號與 @readingtimes_igofficial
2. 轉發此篇心得至個人限動
3. 在本文留言 tag 一位朋友
#ShoshanaZuboff #監控資本主義時代 #社會科學 #科技 #Google #Facebook #矽谷 #數位 #資本主義 #閱讀 #閱讀筆記 #心得 #閱讀日常 #書蟲 #好書推薦
確認買賣關係不存在 在 陳禾原律師.In Your Best Intere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禾你說法
🎊受三立採訪解說新聞🎊
❗買法拍屋請注意 一字之差可能讓你賠千萬❗
事情是這樣的,據報載,有位男子到法院投標,想要出價1243萬餘元標下底價1233萬餘元的法拍屋,但填寫投標書時,卻誤寫為2243萬餘元。法院之後要求該男繳納屋款,該男才發現事情不對勁,但不僅保證金被沒收,甚至還要補繳700多萬元(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1436913)。
陳禾原律師受訪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IlR8fqeY3Y
我的看法:
1.參考強制執行法第68條之2規定:「拍定人未繳足價金者,執行法院應再拍賣。再拍賣時原拍定人不得應買。如再拍賣之價金低於原拍賣價金及因再拍賣所生之費用者,原拍定人應負擔其差額。」,所以法院命補繳差額是於法有據。
2.該男要解套,可以提起確認買賣關係不存在之訴,主張誤載金額這個行為本身是個錯誤,依照民法第88條規定撤銷。
3.不過,國字的誤載要解釋說這是「筆誤」,恐怕是有點牽強,如果能去強調「投標金額跟底價或是市價相差甚遠」這點,同時說明建物欄跟土地欄個別投標金額與總價間之關聯(例如個別投標總額與總價不符),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三立新聞 #債務 #法拍 #律師 #陳禾原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