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碳酸鎂胃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碳酸鎂胃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碳酸鎂胃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碳酸鎂胃藥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5萬的網紅PanSci 科學新聞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話說那天,帽斯走在路上,因為腿太短不小心被台階絆倒,沒想到這麼一跌,就把手給跌斷了!? 「我都吃得很均衡。我只是有胃不好,所以每天要吃胃藥,但是我都是買最好、最有效的在吃!」 景鹿:「帽斯啊,你骨質疏鬆的問題,很有可能是因為長期服用胃藥引起的喔!」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_ 🦴 欸!等...

碳酸鎂胃藥 在 PanSci 泛科學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9 06:59:16

話說那天,帽斯走在路上,因為腿太短不小心被台階絆倒,沒想到這麼一跌,就把手給跌斷了!? 「我都吃得很均衡。我只是有胃不好,所以每天要吃胃藥,但是我都是買最好、最有效的在吃!」 景鹿:「帽斯啊,你骨質疏鬆的問題,很有可能是因為長期服用胃藥引起的喔!」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_ 🦴 欸!等等!為...

  • 碳酸鎂胃藥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20:00:02
    有 466 人按讚

    話說那天,帽斯走在路上,因為腿太短不小心被台階絆倒,沒想到這麼一跌,就把手給跌斷了!?
     
    「我都吃得很均衡。我只是有胃不好,所以每天要吃胃藥,但是我都是買最好、最有效的在吃!」
     
    景鹿:「帽斯啊,你骨質疏鬆的問題,很有可能是因為長期服用胃藥引起的喔!」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_
    🦴 欸!等等!為什麼會骨折?
     
    對骨骼細胞來說,鈣質、蛋白質、維生素 D 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攝取不足,容易造成體內「骨合成」速度低於「骨分解」速度。
     
    一旦骨質流失快速,骨密度就會下降,也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因而產生背部酸痛、駝背的症狀。
     
    到最後,骨頭的堅硬度不足以支撐平常的壓力,就很容易造成骨折!
    _
    🦴 蛤?那干胃藥何事呢?
     
    一般胃藥分很多種,有的含有碳酸鈣、檸檬酸鈣等,其中比較有爭議的是含鋁的胃藥。
     
    屬於制酸劑的胃藥,會中和掉胃酸的酸性,當鋁離子過多,胃的 pH 值自然就會提高,變得不利鈣、鎂、鐵離子的吸收。
     
    食藥署在 2017 年指出,攝取過多含鋁的胃藥確實是造成骨質疏鬆的原因之一,幸運的是,現在醫生早就不開含有鋁的胃藥了!
    _
    🦴 那目前市面上的胃藥都沒問題嗎?
     
    不!問題就出在那些標榜最好用、最強效的胃藥。
     
    目前市面上最強效的胃藥是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這種藥物能阻斷胃壁細胞上的氫離子幫浦來減低胃酸分泌。
     
    胃酸過少就會導致噬骨細胞活性大增,破壞骨頭導致骨質減少,造成骨質疏鬆。
    _
    所以啊,與其一胃痛就吞胃藥,不如改掉依賴成藥的壞習慣,找出胃痛根本原因、遵循醫師處方適量服用胃藥,才不會好了胃痛斷了手喔!#科科
    _
    參考資料
    照護線上《長期吃強效胃藥,小心傷腎又傷身!》
    _
    延伸閱讀:
    停經婦女如何面對骨質疏鬆?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71178
    胃潰瘍、胃食道逆流,傻傻分不清楚?醫師圖文解說胃潰瘍讓你懂!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54458
    ______________
    斗內泛科學、支持好科學!
    你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力量,贊助泛科學:https://lihi1.com/mJSba

  • 碳酸鎂胃藥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03-30 07:57:56
    有 27 人按讚


    〈藥物是否需要同時服用胃藥?〉

    這是用藥者最經常問的問題之一。

    照理說,要解答這個問題,很簡單,只是需要問一問各位看倌:

    「請問,有什麼藥物,是不需要同時服用胃藥呢?」

    其實,要破解這個問題,只需要找一些例外,即是不需要同時服用胃藥的藥物做例子,便可以結束。

    藥罐子想,雖然各位看倌未必能夠立刻說得出來,但是,印象中,總有一、兩隻是不需要同時服用胃藥的吧!至少,並不是每次服藥的時候,都要同時服食胃藥呀!

    慢著!但是,這樣說,又好像不太對……

    有些藥物,例如一些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的的確確是需要和胃藥一同服用的。

    所以,正確的答案,當然是……有些藥物當然是需要同時服用胃藥的呀,只不過,就是要視乎情況而定,看一看是什麼藥物呀!

    當然,文章不會這樣便結束的。

    其實,這個問題,還可以分為兩個情況,深入一點討論:

    第一,有些藥物為什麼需要與胃藥同服?

    第二,有些藥物為什麼不能與胃藥同服?

    我們先說第一個情況:

    在繼續討論前,首先給一些沒有念過生物科的看倌,認識一下腸胃的消化系統:

    (沒有興趣的看倌,可以直接略過)

    人體內的消化系統(主要是指胃、十二指腸、小腸),會將經口腔進入食道的食物,透過消化酶,進行消化、吸收,簡單說,就是將食物分解、拆細,目的在於能夠穿過消化系統的管壁,進入身體。就胃部而言,因為胃部的胃黏膜主細胞(Gastric chief cell)會分泌一種消化酶(胃蛋白酶,Pepsin),負責消化食物裡的蛋白質,但是,它需要在酸性的環境下,活化來增加消化效率,所以,胃壁的壁細胞會分泌胃酸,問題是,會消化食物裡的蛋白質,同時意昧著自己細胞裡的蛋白質也會被消化!簡單說,不但吃掉敵人,同時還會吃掉友軍!而且,胃酸是鹽酸(HCl),屬於強酸,酸鹼值達至1-2,亦會刺激胃壁,所以,胃裡的上皮細胞會分泌黏液,在胃壁內部,形成一層薄膜,減少胃酸逆流,返回細胞,另外,胃黏膜蘊藏豐富的血液流量,除了會疏導一些胃酸外,還會輸送重碳酸鹽,協助中和胃酸,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

    在這些保護機制裡,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PG),佔有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而它在胃壁裡,必須依賴環氧化酶(Cyclo-oxygenase, COX)來製造、生成的。

    遺憾的是,有些藥物,例如非類固醇類消炎藥,雖然是一種不錯的消炎止痛藥,但是,不幸的是,這類藥物,同時會抑制環氧化酶的功能,削弱胃壁的自我保護機制,從而傷害胃壁的黏膜,形成胃潰瘍,甚至胃出血。

    在坊間,這種現象,在一般市民的口中,較生活化、形象化的表達,便是俗稱的「削胃」現象了。

    所以,這類藥物,一般建議同時服用胃藥,抑制胃酸,或者中和胃酸,至少要飽肚服用,雖然,飽肚服用,不能抑制、中和胃酸,而且會刺激胃酸分泌,但是,同時,食物可以稀釋胃液,間接增加胃部的酸鹼值,即加大鹼性,這樣做,縱然未必能夠達到胃藥的理想效果,但是,也可以減少藥物對胃部的刺激,降低藥物對胃壁的傷害。

    不過,藥罐子在這裡,提醒一下各位親愛的看倌:

    就算是這類藥物,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只需要飽肚服用,便是了,未必真的需要服用胃藥。

    一般而言,只有一些屬於高風險的用藥者,例如罹患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等消化性潰瘍,或者年紀較大(一般建議為超過六十五歲),才會真真正正的需要同服胃藥,減少出現胃潰瘍、胃出血的風險。

    當然,各位看倌,還是擔心的話,多吃一粒胃藥,亦未嘗不可。

    所以,問題時間:

    這類非類固醇類消炎藥,縱然可以治百痛之症,可是,惟獨有一種痛症,是它們不能根治的,那是什麼?

    答案……不就是胃痛嗎?

    好!現在,我們再說第二個情況:

    有些藥物根本是不能與胃藥同服的。

    所謂「胃藥」,一般而言,可以分為兩類:

    其一,是制酸劑,目的在中和胃酸,這類藥物,不難想像,自然屬於鹼性的。念過化學的看倌,應該還會有一些印象,就是氫氧化鋁(Aluminium Hydroxide)和氫氧化鎂(Magnesium Hydroxide),透過進行酸鹼中和的化學反應,中和胃酸。

    問題是,這類藥物,有鎂鹽、鋁鹽等金屬鹽類,這些金屬鹽,可能會跟某些藥物結合,妨礙這些藥物的吸收。試問,藥物不能進入身體,怎能發揮藥效呢?

    舉一些常用的例子,一些抗生素,例如四環素(Tetracyclines)、恩菎類(Quinolones)、抗真菌藥 (Ketoconazole)、肺結核藥(Isoniazide, Ethambutol)(嚴格來說,這不是常用的藥物,但姑且說一說吧!)等,如果與制酸劑同服的話,會減低這些藥物的吸收,減低療效,無法達到治療的效果,甚至可能會出現抗藥性。

    其二,是抗酸劑,目的在抑制胃酸,這類藥物,層次高一點,實力強一點,直接針對胃酸的源頭,禁止胃酸流出,所以,抗酸能力比制酸劑還要強。

    問題是,不管是制酸劑,還是抗酸劑,最終的目的,還是落在減少胃酸,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提高了胃部的酸鹼值,趨向鹼性。

    可是,有些藥物,在鹼性的環境下,吸收反而會降低。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一些補充劑,例如鐵劑,在偏鹼的環境下,吸收反而會下降,所以,這類藥物,一般不建議與胃藥同時服用。

    既然開了口,說一說鐵劑吧!

    鐵劑這東西,十分麻煩,麻煩的意思,其一,它的身體吸收率極低(2-20%),其二,飽肚服用的話,吸收率更低,所以,一般建議空腹服用,但是空腹服用的話,又會經常出現噁心、便秘的副作用。

    幸好,後來發現,維生素C可以增加鐵劑的吸收,所以,服用鐵劑,一般建議,同時喝一杯果汁送服。

    最後,我們說一說結論:

    第一,藥物,尤其是西藥,並不是絕對「削胃」的。

    第二,如果只是擔心藥物削胃,而自行服用胃藥的話,大多數的情況下,是多此一舉的,甚至可能會適得其反,妨礙了藥物的吸收,削弱了藥物的療效。

    第三,如果真的想了解自己正在服用的藥物,是否需要同時服用胃藥,不妨諮詢一下醫生、藥劑師和其他醫護人員的專業意見。

  • 碳酸鎂胃藥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3-20 16:35:00
    有 49 人按讚


    迎接即將到來的春夏,防曬用品儼然成為每位美眉包包中不可或缺的東西,但你知道「鋁」滲透防曬乳及我們生活的程度超乎想像嗎?

    而生活中常用的藥品——制酸劑,也有部分利用鋁化合物作為中和胃酸的有效成分。「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臺灣光在2013全年就吃掉了22億顆胃藥(制酸劑),而若大家記憶猶新,今年四月才發生許多國產胃藥中的碳酸鈣、碳酸鎂不符合藥品標準;會不會有人就因為擔心而改吃以鋁劑為主成份的胃藥呢?但許多藥品其實並不傷胃,是不需要佐以制酸劑的。國人實在必須改變『藥都會傷胃』這概念,並減少制酸劑的服用。」

    #看影片長知識
    【環境紀錄片】解密鋁元素:骯髒的小祕密
    >> http://enw.e-info.org.tw/movies/2716


    *守護環境知情權,環資需要您 https://goo.gl/Jqc5WL
    Z編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