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focus.io】 減碳新法、農地化身二氧化碳「倉庫」 農民靠交易碳權賺7.5萬美元!
.
近年來,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2020年全年排放的溫室氣體為340億噸,為促進全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近年興起碳權交易這個概念。有農民就靠出賣「碳權」而賺錢,甚至不需作物收成出售,亦能賺到7...
【@businessfocus.io】 減碳新法、農地化身二氧化碳「倉庫」 農民靠交易碳權賺7.5萬美元!
.
近年來,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2020年全年排放的溫室氣體為340億噸,為促進全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近年興起碳權交易這個概念。有農民就靠出賣「碳權」而賺錢,甚至不需作物收成出售,亦能賺到7.5萬美元。
.
碳權交易聽起來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背後原理其實並不太複雜。由於不同企業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的成本不同,碳市場的運行就是鼓勵減排成本低的企業超額減排,將其所獲得的剩余碳配額或溫室氣體減排量通過交易的方式出售給減排成本高的企業,從而幫助減排成本高的企業實現設定的減排目標,並有效降低實現目標的減排成本。
.
由於碳權交易市場的發展,亦催生出一些新的減碳技術可以加入碳權交易行為當中。近年新興的「碳捕捉與封存」技術,就不僅有望達至零碳排放,農民還可以通過當中的碳權交易賺取收入,不受氣候和收成所影響。
.
碳捕捉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這個概念由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拉克納(Klaus Lackner)提出,是一種減碳的新技術。用以捕捉工業生產的二氧化碳,並將之壓縮,封存在地質儲集層。這種科技有助減少因使用化石燃料而釋出的二氧化碳,舒緩全球暖化。根據國際能源署(IEA)預計,碳捕捉與封存技術將能於2015至2015期間,減少共14%的溫室氣體排放。
.
用作儲存二氧化碳的「倉庫」,稱之為碳匯。大多為森林、海洋、土壤等,位於美國中西部的穀物帶便為其中一種。植物能夠透過光合作用,吸收和儲存二氧化碳,防止碳排放污染大氣層。只要不翻動土壤,轉化後的二氧化碳就能長期留在土中。現時,這種捕捉二氧化碳於地層的動作及吸納二氧化碳的農地,已發展為農業碳權市場,亦曾得到時任副總統的拜登(Joe Biden )發放聯邦保育經費的支持。企業可以通過購買農地吸收二氧化碳的碳權,以相抵其產生的高額碳排放量。
.
去年11月初,有美國愛荷華州農民出售玉米田的碳權於電子商務公司Shopify,成功賺取7.5萬美元。他在農地種植小麥,但這些作物不會收成出售,而冬季農地有作物覆蓋,就能讓土壤更肥沃、捕捉更多二氧化碳。同時,Shopify將碳權用作抵銷顧客在「黑色星期五」購物帶來的碳排放,此舉獲得近6000萬名消費者的支持。最終這種碳權交易達到農民、企業、顧客共同收益、成功減少碳排放的「三贏」局面。
.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
#BF社會熱話
·
@businessfocus.io 瞭解更多商業財經資訊
·
#money #investment #business #finance #life #startup #startups #management #company #expert
碳匯公司 在 天下讀者俱樂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綠電憑證要花錢買,碳權卻可以拿來賺錢?】
最近幾家紙業公司紛紛宣布大規模造林、聲稱取得碳權,形成碳中和產業鏈,甚至「碳中和概念股」也在股市出現。同一時間,中國大陸啟動全國碳交易市場;原來,取得碳權竟比綠電憑證還熱門!
什麼是碳權? 怎麼取得?
>> https://bit.ly/3t9OO7g
#CSR #ESG #CDM
#綠電 #碳權 #森林碳匯 #永續
碳匯公司 在 財經新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森林碳權值多少?各國積極推動碳中和、淨零排放,企業真的準備好了嗎?帶你了解綠電和碳權重點在哪裡。
#ESG #碳中和 #碳權 #綠電
碳匯公司 在 CSR在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綠電憑證要花錢買 #碳權卻可以拿來賺錢?
最近幾家紙業公司紛紛宣布大規模造林、聲稱取得碳權,形成碳中和產業鏈,甚至「碳中和概念股」也在股市出現。同一時間,中國大陸啟動全國碳交易市場;原來,取得碳權竟比綠電憑證還熱門!
什麼是碳權? 怎麼取得?
#CSR #ESG #CSR在天下 #碳中和 #淨零
#綠電 #碳權 #森林碳匯 #永續 #C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