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碩士入學要求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碩士入學要求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碩士入學要求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碩士入學要求產品中有7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培養孩子照顧好自己的能力,勝過留遺產給他 兩個兒子第一次沒跟家人過夜,都是在幼兒園大班時。那一天,要夜宿學校。放學回家後,讓孩子洗好澡,帶一樣菜,再送孩子去學校,晚餐及過夜。 長子的適應能力挺強,並不讓人擔心。但是陪幼子睡著後,確實讓人輾轉反側,無法成眠。我會想著孩子們現在在做什麼?睡了嗎?有沒...

碩士入學要求 在 每天德意一點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21:23:56

【#凱派聊德國】 德國至中世紀以來發展的技職教育體系一直都是許多國家努力效仿的目標。這套建教合作與傳統學習的雙軌制教育讓德國在G20國家中擁有僅次於日本的青年失業率。 然而德國在2000年全球PISA(跨國評估學生能力計畫)中低於世界水平。雖在實施教育改革後已經改善,卻面臨教育資源失衡的問題...

碩士入學要求 在 當過警察的查克律師 ????? ?????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13:05:33

【正文開始前x澄清】 有網友跟我說,有人冒充我在Dcard回應(但我覺得語氣一點也不像,而且我文筆的幽默大家應該可以區分出來吧XD 呃,本人聲明,我是老人,沒有Dcard帳號;我只有PTT 名稱是CharlesJD 而且我從不在論壇上跟別人戰(因為我真的沒時間看😭😭 - - - #正文開始...

  • 碩士入學要求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30 11:24:20
    有 44 人按讚

    培養孩子照顧好自己的能力,勝過留遺產給他

    兩個兒子第一次沒跟家人過夜,都是在幼兒園大班時。那一天,要夜宿學校。放學回家後,讓孩子洗好澡,帶一樣菜,再送孩子去學校,晚餐及過夜。

    長子的適應能力挺強,並不讓人擔心。但是陪幼子睡著後,確實讓人輾轉反側,無法成眠。我會想著孩子們現在在做什麼?睡了嗎?有沒有人哭鬧呢?

    其實,隔天長子跟我分享的細節,已被歲月稀釋,而顯得模糊。但是卻忘不了,他說得眉飛色舞的神彩。那夜裡的校園探險,早晨的飄渺雨露,讓他的眼中,不停的閃爍著發亮的光芒。那一閃一閃的光芒,讓他不在媽媽身邊時,也有能力與勇氣,去照亮他,探索新的世界的路。

    孩子,一直都比大人勇敢的。他們好奇又著急的想向世界到處探索,常常是大人捨不得放手,或是大人還沒把孩子教好,卻又焦急的把孩子推出門去。

    究竟,要到什麼時候放開孩子的手,父母才可以比較放心呢,有一些指標,可以做些參考。

    一、孩子可以離開主要照顧者半日以上,就可以入學

    現代人生養少,孩子在兩三歲就送去幼兒園的比率很高。讓孩子跟年齡相近的人相處,是很好的學習,只是比較容易感冒,父母要更注重孩子的衛生習慣,特別是現在防疫時期,把自己的健康照顧好,保持社交距離,是全民的共識與責任。

    二、孩子會基本的加減,就可以教他自己去買東西

    買東西,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最遲,也應該在孩子念小學中高年級時,就要訓練。我的兩個兒子從小二小四結伴開始,就可以幫忙去買指定的東西。

    當孩子學會自己去買東西,就像是擁有了跟陌生外界產生連結的基本功。

    三、孩子會自己收拾行李,就可以參加過夜的營隊

    現在寒暑假,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營隊都有,有的要過夜,有的不用。孩子可以自己收拾行李,有能力照顧自己,就可以參加口碑良好的過夜營隊。

    親子分離過夜不單是父母會擔心,孩子也難免焦慮。但孩子遲早要獨立生活,從團體過夜慢慢訓練,孩子就比較知道要如何打理生活。

    四、孩子在高年級就可以學煮飯炒菜料理食物

    現在在高年級,有些學校會出作業,要學生跟家人學作一道料理。這樣的訓練,既生活化也實用。我有一個朋友,在孩子中高年級時,就教他們料理食物,現在下班回家,分別在高中、國中就讀的孩子們,會輪流煮好晚餐,跟家人一起享用幸福。

    有能力餵飽自己,不管是要自己去買還是自己煮來吃,這都是要活下去的基本能力。

    五、孩子明白尊重身體界線的重要性,可以陪他探討愛情的奧祕

    愛情,是宇宙最變幻莫測的情愫,似懂非懂的孩子,自然也好奇又嚮往。特別是現在戲劇節目的推波助瀾下,很多孩子在童年就情竇初開,父母要及早給孩子正確的情感教育。

    在青春期初期,荷爾蒙還不受控制時,一對一的談戀愛行為,顯得太過狹隘與冒險。

    孩子應該多交些朋友,不要太早把自己送入,超過兩人就顯得擁擠的愛情世界。

    孩子必需知道,十六歲以下的孩子,身體受法律保護,不能逾越身體的界線。二十歲以下的孩子,父母還可以行使親權要求賠償。總之,在二十歲以前,不要超過身體的界線,是保護孩子身心安全,比較穩當的作法,這些議題要跟孩子認真的談談。

    六、孩子有基本的外語能力和法律常識,就可以單飛去國外

    國中小學的孩子,如果要出國念書,不是有家人隨行,就是在外國有親人照顧。但是,如果是高中年紀要出國念書或旅行,請先教會孩子的溝通和自保能力,並且,讓孩子擁有法律常識。

    現在的孩子發展,其實也呈現M型化,父母放手的快,孩子在高中,就有人在海外當國際志工,服務窮困的國家,增加自己的視野和人生閱歷。父母不願放手,或是孩子不願離開,即便念到碩士、博士,也沒投人就業市場,在家啃老。

    曾經有個社會新聞,一個女生大學畢業後,從來沒有工作過,她的網友藉著要幫她介紹工作的名義,騙取了她已逝的父母留下的大批土地,直到她姐姐在辦理土地過戶時才發現。父母留給孩子萬貫的家財,不但沒能保證孩子的幸福,甚至會淪為歹徒的覬覦對象。

    與其留給孩子錢財,不如讓孩子擁有養活自己,照顧好自己身心靈與回饋社會的實力與能力。現在網路資訊流通快速也易於取得,孩子透過自學,很多能力甚至都超越父母,父母要用更開放與包容的胸襟,多讓孩子進行探索與嘗試。

    社會充滿了誘惑,對單純的孩子來說,既像糖果也像毒藥,孩子可以怎麼保護自己呢﹖這需要父母常常分享與分析各方面的資訊,讓孩子多知道一些,當遇上狀況時,可以多一分冷靜來思考與應變。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創造的奇蹟。每個孩子,也一定會有自己可以發光發熱的舞台。父母要引導孩子,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與亮點,讓他可以獨立生活,回饋社會。不要只想把孩子綁在身邊。我們可以照顧孩子長大,卻無法確保孩子一生的幸福,唯有放開孩子,讓他自己去碰撞與開創,他辛苦與認真開墾出的天地,他才可以體會與珍惜,自己生命的獨一無二與難能可貴。

    延伸閱讀
    #剛剛好的管教:放心與放手,讓孩子長出自信和力量
    博客來:https://bit.ly/36sxboH
    誠品:https://bit.ly/2VspZ9H
    金石堂:https://bit.ly/2T48eg5
    momo:https://bit.ly/3k7Inz9
    讀冊:https://bit.ly/3hxZhVJ

  • 碩士入學要求 在 鰻魚家家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24 14:18:11
    有 95 人按讚

    🔥 #2030雙語國家政策|國家型級別影響,爸媽你看懂多少?深究兒童英語教育重要性。
    我猜,絕大多數家長對這個新聞是很無感的。

    一來,時間還很久;二來,孩子才在念小學,甚至剛要念小學,國家要不要有第二官方語言,跟孩子有什麼關係。

    關係可大的呢!

    雙語國家的意思,是2030年起,台灣會開始把英文當做第二官方語言。

    這意思是,很多正式的文件與場合,是可以使用英文來表達的。例如說,目前政府機關開會,如果與會來賓只懂英文,不懂中文,會議主辦方是有義務要準備中英口譯的,各級議會的議員也不可以用英文來質詢。

    簡單的說,目前你要當公務員或政務官或議員,全程使用中文是個義務,即使完全不懂英文也沒關係的;但如果英文被視為官方語言,那麼使用中英文就是可以自由選擇了。比方說,某個新任長官喜歡用英文,這個時候如果屬下英文程度不好以致於影響工作表現,就是個人的能力問題了。

    政府機關如此,大型民營企業也會連帶如此。

    類似的道理,目前正式的教科書一定只能用中文編寫,所以台灣的出版社即使教科書寫的再差,也不怕英美來的競爭者。但雙語國家之後就不一樣的,一定有出版社會直接送審國外的教科書,反正108課綱根本就是抄 CCSS 的,所以審過也不會難,然後一定就會有學校採用英文版的教科書,這時候學生看不看得懂就是學生自己的問題了。

    然後,大學端兼負培育國家與企業未來人才,與引導中小學教育方向的雙重責任。自然也會大規模的朝向培養雙語人才邁進,因此對入學新生的雙語能力要求標準,自然也會大幅提高。

    ❚ 遠的先不說,說點短期與現實一點的改變。

    這個學年度起,教育部將選擇四所重點大學,提供獎勵與補助,要求這四所大學在四年後,博士班有九成,碩士班有七成,大學部有五成的課程,需要全部用英文來進行。

    可以想見的,這四所大學都是所謂的頂大。
    但是今天,即使是台大新生的平均英文能力,也還無法執行這樣的授課方式,更別說是其他學校了。可以想見的,#未來四年這四所頂尖大學對入學新生的英文能力最低要求以及影響的比重,一定會是逐年大幅提高的。

    高中端呢?
    當然也會有所應變。今年起,我們看到很多二線的公立高中已經開始加入了特色英語學程,IFY 國際預科學程,雙聯學制,甚至是IB 中學的行列。很明顯的希望從雙語化及國際化,來與傳統的明星高中做出區隔。這當然也意味著,英語好的學生,在未來的選擇及可以獲得的資源將會越來越多。然後他們在大學入學的競爭中,也會因此有新的優勢。

    而上面所提的,只是眼前已經可以看到的改變。未來九年,在政策導引人才需求,人才需求導引大學教育後,整個大學入學,到高中入學,對學生英文能力的要求方向與訓練方式,勢必會有天翻地覆的改變。

    這,就是 #國家級政策的力量。

    也許有人會覺得9年還很久!
    不,如果九年後的大學必須做出重大的改變,那六年後的高中入學就會提早有改變,甚至三年後各地明星私中的入學也會跟著改變。像現在,一般的國中是程度好的學生在畢業前會通過全民英檢初級,但很多知名私中希望學生在國二就要有類似的程度,我相信在前述的趨勢下,三年後這應該會是私中入學的基本門檻了。

    問題來了,現在可以在小學階段就通過類似檢定的,多半都是從學齡前就在全美語幼稚園或者使用DWE 的孩子,然後繼續在私小的國際班就讀,或者有神級家長在家帶孩子自學。

    至於傳統英文教學方式與密度,不論是學校或補習班,其實都很難讓小學生在畢業之前就通過這個門檻。

    所以,如果您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甚至已經中年級了,而且你很重視未來的升學,但你卻還在用傳統的角度與方式讓孩子學英文,不斷的背單字,背文法,寫評量...⋯那其實你並沒有多少時間來讓孩子面對這個巨大的衝擊!

    這其實就跟當年「108課綱」在討論之際,很多家長覺得反正就是念書,課綱改什麼念什麼而已;卻低估了課綱的精神,其實是要幫大學挑選更有思考與研究能力的學生,而不是只會在考卷上作答的學生。

    所以,「108課綱」的落實,必然會涉及大學入學評比方式的變革。果不其然,大考中心做出了一連串的變動,然後很多家長開始抱怨這些變動太突然,不知如何教孩子適應。

    關於雙語國家政策,我相信很多類似的抱怨也會在三年後大量出現在沒有警覺也沒有做好準備的家長身上。

    最後,讓我們回到 #兒童英語教育 這個主題。基本上,我們預期雙語國家政策會徹底改變我們對什麼是「學好英文」的定義。

    事實上,台灣有很多老師與專家都知道台灣的英語教育的成果不好,也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所以,在過去十年來,我們發現有很多優秀的老師,在他們的崗位上,默默的為「正確的英語學習觀念與方法」在付出。然而,不論他們多努力,成果其實極其有限,只能改變一小部分的學生。

    這中間關鍵原因在於,在教育生態系裡,有三個主要的角色,「政府─老師─學生家長」,而這三者之間,其實位於中間的老師是最無力的。當政策不改變,或者學生家長端的觀念不改變,老師其實什麼也不能做。這也是為什麼過去三年來,我們在中文家庭雙語小孩這個社團裡,選擇從改變家長端的觀念著手。

    如今,政策的風向終於變了,時間與改變的壓力回到家長這一邊了。

    而你,做好準備了嗎?

    (歡迎轉分享)

    #中文家庭雙語小孩
    #2030雙語國家 #兒童英語教育
    #拒絕填鴨

  • 碩士入學要求 在 龔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02 23:00:07
    有 125 人按讚

    【龔成問答信箱】(Q20161-Q20180)

    Q20161:

    Hello龔sir 我用緊你課堂派既企業評估表做388分析,有一點想請教。

    請問點解佢總債項除股東股益去到715%咁高?
    咁高負債係咪會影響佢既優質度?

    龔成老師:

    你無計錯,的確是700%,在表面上,負債是高,但這其實只是一個表面的指標。

    因為公式是總負債÷股東權益,而港交所(0388)的股東權益並不高,因為佢本身資產不多,並不是利用資產去創造財富,同時,佢一直的派息好多,當一間公司不斷派息,加上折舊等因素,就會令股東權益的數字較細。

    這就會令除出來的數,負債比率變到好高。

    另一方面,佢有足夠的現金流,佢現金流強、穩定,這就可以減少負債方面的風險。其實企業我地都會這樣分析,如果佢本身的現金流較強勁,就有更大條件去承受較高負債。

    當然,這始終都會扣分的。

    當我地見到總債項除股東權益去到700%,我地就要深入分析,先能確定佢的風險程度。如果你睇翻佢的「資產負債表」,你會見到佢的「流動資產淨值」,多年都都能保持正數。

    佢雖然流動負債較大,都有足夠的流動資產,因此,其實不用擔心。而佢長期負債其實是不多的。

    這反映佢的風險程度不是過高。

    ------------------------------------------------

    Q20162:

    龔Sir,小弟9月才開始炒股,倉內全是購證,小米 比廸 中海油 平e ,但錯過了美團 比電 騰訊等大升幅

    (都買過,賺過,都好早放左),但睇返轉頭全倉係贏左30%(都好似覺得自己幾叻,但其實係因為牛市)

    而家大市調整,輸返10%。其實想問龔Sir,我想買正股,但得廿萬,做唔到投資組合,只可買三隻

    日日見您講買價值,點先知合理價係幾多?可否直接講幾錢以下先可以買,
    因為我真係唔識...多謝龔Sir!

    龔成老師︰

    記住,短炒和這些衍生工具,都唔係一個好架投資方法。短線可能有機會賺少少,但長線多數係輸,這是經驗之談。

    我地投資增值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若你係年青至中年人士,應用"平穏增長股" + "潛力股"作組合。

    月供方面,你可以選擇投資在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長建(1038)、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或

    潛力股︰小米(1810)、中生(1177)、福壽園(1448)、安碩恒生科技(3067)、港交所(0388)、阿里(9988)、騰訊(0700)。

    現時"平穏增長股"都在合理區,而潛力股只有安碩恒生科技(3067)、阿里(9988)、中生製藥(1177)、福壽園(1448)勉強算在合理區頂部,可分注慢慢入貨,其餘都略貴,想買就要等一等。

    但留意,現時大市是合理水平,資金唔建議咁快用盡。要留有部份,等大跌市機會,可以用來掃貨。

    ------------------------------------------------

    Q20163:

    另外我想月供40k
    應該20k 2800, 20k 3067好

    定係40k 3067

    因為覺得恆指被大隻科技股(700)壟斷左⋯⋯2800 同3067會唔會重複左?

    龔成老師︰

    盈富(2800)和安碩恒生科技(3067)的確會有部份持股,出現重覆架情況。但問題不算大。

    盈富(2800)係相對架全面架一個ETF組合,當中包括52間不同行業和種類的股票。佢會係一個較平穏架選擇,月供時你可用佢做重心。

    至於你者比重,要睇翻你年紀,如果你係較年青,可以盈富6: 安碩恒生科技4。越偏向中年,安碩恒生科技比重就要相對減少。

    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每月資金唔好盡用。最好留有部份,等大跌市出現時,可以用來掃貨。

    ------------------------------------------------

    Q20164:

    Hello,龔成老師,本人37,上次看了老師建議,我已經開始買左少少股票,亦因資金有限,希望老師幫忙睇睇組合問題,謝謝

    9988 15股 每月平均$1000
    3067 100股 成本價17.51
    1810 250股 成本價28.4
    6993 500股 成本價15.52
    2158 100股 成本價58.6

    1)以上股票暫時只想月供2-3隻,請問哪些較為合適?

    2)2158 是暗盤買的,現價跌咗好多,是否等佢上回去才賣出?

    3)6993 如放長線,合理價大約幾多?

    4)發現組合沒有舊經濟股,請問需要配一些嗎?有哪些推介?

    感謝老師回答

    龔成老師︰

    1) 阿里(9988)、小米(1810)、安碩恒生科技(3067)都可以,但由於佢地都係潛力股,風險較高,只宜佔組合4成左右。

    其實部份,你應該供平穏增長股,好似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長建(1038)、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

    2)醫渡科技(2158)提供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AI)技術的醫療解決方案。集團主要向醫療行業的主要參與者(如醫院、製藥、生物技術及醫療設備公司、研究機構、保險公司、醫生和患者以及監管機構及政策制定者)提供服務和合作。

    根據安永報告,於2019年,集團收入在中國所有醫療大數據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在中國醫療大數據解決方案市場中的市場份額為5.0%。

    睇翻大行對佢2020-23年預測,收入和毛利增長分別為73%和83%,增長力唔錯。佢平台有一定擴張性,長遠受惠更多醫療保健客戶使用平台。不過公司客戶過度集中,以及依賴公共部門。

    佢整體係有質素,但上市不久,很難去估值。只能說投資係可以,但要注意風險,唔好太大注。如果你持貨不多,可守,如太多就可能要減。

    3) 你只是小注,可以長線持有。佢上市唔耐,好難有個較準架估值,以佢2019年純利10億計,現時市值達900億,現價絕對唔平。

    4) 需要加入一些舊經濟股,我1) 所提及的都可以。

    ------------------------------------------------

    Q20165:

    你好,想問問我持有884@$7.04 & 1755@$23.1 可以繼續持有嗎?

    可以溝貨嗎?呢幾日跌了好多。。
    。謝謝

    龔成老師︰

    廣泰國際控股(0844),佢係一間功能布料及內衣製造商,提供嬰幼兒以及成人之功能布料及內衣,包括黛安芬、安莉芳、曼妮芬等等。

    睇翻佢市值同收入都好細,再加上佢多年出現虧損,暫時睇唔倒有投資價值,建議沽出。

    新城悅服務(1755)在內地提供物業管理服務及相關增值服務,當中包括住宅、寫字樓等。

    此股質素只算係一般,你可持有,但唔建議過多。

    ------------------------------------------------

    Q20166:

    sir.您好我今年30歲,以前係月光族,而家先開始想認真儲錢。。

    請問如果我有$3000做月供,以下安排會分得太散嗎?
    要減1-2隻?定有其他更好嘅長線股?

    1093石藥集團$500
    00941中國移動$1000
    2800盈富$500
    0823領展$500
    0788中國鐵塔$500

    龔成老師︰

    你算年青,投資策略應以增值為主。中國移動(0941)主要係收息,無乜增長力,唔適合你。

    另外,如果手續費去到本金的1%,就開始高,會對你長遠的回報有一定的影響。

    我會建議你集中$2000,只供盈富(2800),由於盈富本身是一個52隻股票的組合,因此有分散風險的作用。所以,就算你只集中在這一隻,都無問題。

    餘下$1000就先儲起,等大跌市機會,才動用。

    之後,可再慢慢增加翻潛力股。

    ------------------------------------------------

    Q20167:

    阿sir, 現時股票 3成, 現金 7成,股票包括有66, 1177, 823, 788, 1928,1810, 2845。

    現時想買既1211, 285,388, 700,968都貴,請問係咪等佢地到合理價位先入市比較好?

    因為近排都升得太誇張,但佢地又離合理價好遠,如果一直等跌又會唔會miss左入貨機會?定係我地作為價值投資者要耐心等待入市時機先買優質股?

    謝謝

    龔成老師︰

    你現金與股票比例適合,持股可長期持有。

    比亞迪(1211)偏貴,要回到$120才較合理。其餘4隻,都要回起碼3,4成,才算合理水平,才可以開始慢慢分注。我建議你月供2845。

    其實作為投資者,買入股票除左要優質外,價位都好重要,佢會影響你長線回報。

    如果你完全無貨,怕錯失機會。可以考慮係唔算好貴架水平,先入一小注。又或者,現時開始做月供,去慢慢儲貨都得(比亞迪除外,因太貴))。

    另外,現時大市在合理水平,現金和股票最好各一半,所以你現時入多少少貨都係可以的。

    ------------------------------------------------

    Q20168:

    龔sir, 你好,我是58 歲的退休人士,想用50 萬買一些隠健的收息股,請指教。
    謝謝你!

    龔成老師︰

    作為退休人士,投資目標應以賺取現金流為主。因此,你投資「收息股」係正確的。

    現時的$50萬,暫時只能動用$30萬,因為大市唔算平,你要分注投資(慢慢咁入,唔好一次過入晒。)。留下的20萬資金,就等大跌市機會,才大手入貨。

    收息股的組合,目標是5%、6%股息率︰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都可以。

    另外,有些更有超過8%的高息股,但股價就略有風險,你可以小注考慮,例如佐丹奴國際(0709)、中石化(0386)、互太紡織(1382)等(記住,股價略波動,不能太過大注)。

    由於你目標係收息,所以佢股價上出現波動,你係唔需要理想(除非係本身長線質素,出左大問題。)。

    ------------------------------------------------

    Q20169:

    龔成老師,我今年27歲,最近升職人工約有50K一個月。我想增加月供金額,請問應該供多隻

    還是增加現有月供的金額?謝謝。

    現時持股:
    0066 [email protected]
    0823 [email protected]
    1211 [email protected]
    2800 [email protected]
    9988 [email protected]

    現時月供:
    0066 $2,500
    0823 $3,000
    1211 $5,00
    2800 $3,000

    龔成老師︰

    現時比亞迪(1211)己經偏貴,月供要停一停。現時你月供中股票,比較少係潛力股類。或考慮:GX中國電車(2845)目標是扣除費用及開支前,與Solactive中國電動車指數NTR「相關指數」表現緊密相關的投資回報。

    持股中最重就係比亞迪A股(002594),中國因為能源問題,長遠一定要發展電動車,這是大方向,故此股有一定投資價值。

    由於近期不少車股被炒起,此股現價略貴。無貨可以現時入少少,到有明顯回調才再慢慢加注。

    潛力度是有的,但會比較波動,如投資宜慢慢分注,可長線。

    未來你可以加入一些潛力股,去提升組合的增長潛力。但由於佢地比較波動,以你年紀,最多佔4-5成左右會較理想。

    潛力股︰安碩恒生科技(3067)、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中生製藥(1177)、福壽園(1448)。

    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每月儲唔好盡用。要留有部份,等大跌市機會出現時,可以用來大力掃貨。

    ------------------------------------------------

    Q20170:

    老師 883 可以進場嗎 現價 想入3萬股 7.9

    龔成老師︰

    中國海洋石油(0883),質素都算有,但不是最高質類別,佢對油價較為敏感,所以,如果長遠油價向上,佢都會增值的。

    雖然佢都有一定的規模及質素,但卻不是最高質素的企業,這是由於佢地的產品自主力較弱。

    石油是商品,當中沒有差異性,佢地要將石油賣出,只能跟國際油價,這令佢地處於被動狀態,沒有價格自主的能力,這令佢地的獨特性有限。

    現價算係合理水平,可分注。但這類商品企業,你可投資,但就要明白不是最高質的企業。

    ------------------------------------------------

    Q20171:

    你好~
    唔好意思呀 , 希望可給予少少意見:
    現在手持 1800 有10手 ,
    同 0005 有5手,
    1800 係平均 $8.9入 ,
    而0005平均$53入

    見1800 不斷有負面新聞出現
    我應該繼續手持嗎?
    感謝感謝

    龔成老師︰

    中交建(1800)不是全無質素,但近年賺錢能力有所減少,這股不是高增長股,之後只會平穩增長。

    暫時都唔好對股價有太大期望,目標只是收息,你預股價上得較慢,負債較高,因此市場估值都不會太高。

    持有係可以,只要唔係佔你組合好多,就無問題。

    而匯控(0005)同樣主要係收息,如果你係將近/已退休人士,或者係好保守架投資者,此股適合你。

    ------------------------------------------------

    Q20172:

    Sir唔知我嘅策略是否正確呢,2O2O年3月趁個市低入貨,但因為新手所以只敢買地產股1972,405,823銀行股2388收息股548

    之後開始入咗1177 ,2382。

    但因為資金有限所以今天放咗啲地產股1972,823,405銀行股2388(大概有萬幾元利潤)

    因為見它們行得好慢,所以想轉碼去1448,1177,1830等低位入。我這做法正確?謝

    龔成老師︰

    你投資架股票都係有質素,但策略上唔正確。我地投資股票,係希望買入一些優質企業,透過佢自然增長,達至財富增值目的,所以係要長線持有。

    而組合中,我地唔可以只係買晒一些潛力股,好以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中生製藥(1177)、福壽園(1448)等。

    佢地的確增長力高,但風險同樣大,唔可以持有過多。若你係年輕人,大約佔組合一半都可以,再年長一點,就要調低個比重。

    其餘部份,應配置一些平穏增長股(好似盈富(2800)、金沙(1928)、長建(1038)、中銀(2388)),佢地升得無咁快,但相對穏健。用這樣配撘,才會令成個組合有穏中求勝架效果。

    而越秀房產(0405)和深圳高速公路(0548)這類收息股,只適合將近或已退休人士,創造穏定現流之用。

    ------------------------------------------------

    Q20173:

    龔 SIR,我是你的忠誠讀者, 由第一次接觸理財書時到澳門圖書館排隊借書, 到現在毫不猶豫買你的書學習, 非常多謝你慷慨傳授理財概念! 我一直在等澳門開課, 希望可以深入學習!

    我一直想在澳門買樓, 由4年前月入17,000澳門幣及沒有首期的情況下, 我膽大購入買菲律賓賭城區的樓花期房, 因疫情關係未收到樓, 所以未有租金產生現金流

    但我沒有後悔, 反而在股票上沒有概念, 用僅有的存款高價$2入了22萬股1383 (太陽城) , 至現在沒有沽出,
    此後才接觸到你的FB專頁, 今個月我剛完成房子供款後, 手上只有5萬元現金, 之前以$30.2購入1手 00175 (吉利汽車), 我現在月入37,000澳門幣

    扣除所有家庭開銷、健康保險及保險月供基金後, 每月儲得18,000, 請問我應該如何配置股票組合重新出發

    因為我並未放棄在澳門置業的心願, 想盡快上車, 謝謝!

    龔成老師:

    其實我地最重要是做好「財富組合」,當中在物業、有股票,你投資外國樓都是資產項。

    至於股票方面,你要選較優質的,長期持有,太陽城(1383)質素不太好,要找機會賣出。而吉利(0175)有質素,可長線。

    你現時要開始加大儲蓄,有基本的現金,同時分注投資股票。由於你打算之後置業,因此現時投資股票不能太過進取。

    你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不過,由於潛力股小注好了。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如果想增長力高少少,可考慮:安碩恆生科技ETF(3067),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最好分注慢慢買入。同時只能小注。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20174:

    老師你好,本人90後,新手。1.13買入 838,8.6買入1108,1.33買入2038。

    共投資十萬,錯過了止蝕位,請問可睇長線嗎?謝謝🙏🏻

    龔成老師︰

    我係唔會定止蝕位,如果係優質股,下跌反而造就入平貨機會,重點係個企業有無質素。

    億和控股(0838)主要從事生產模具和零部件以及自動化組裝服務;以及從事小額貸款業務。

    睇翻佢盤數,盈利都幾唔穩定,上落都幾大,加上股本回報率處於低水平。再睇翻企業本質,公司獨特性唔強,同埋規模唔算大。

    整體來說,投資的價值只屬一般,不宜太大注。

    洛陽玻璃股份(1108)為內地最大的浮法玻璃生產商和經銷商之一。主要從事光電電子和信息顯示超薄基板玻璃的生產和銷售。

    佢盈利波動好大,而且負債都唔少。若你想投資都可以,但只宜小注。

    富智康集團(2038)質素只屬中等,如果佢佔你組合唔多,可以守住先。

    ------------------------------------------------

    Q20175:

    你好 請問你對857中石油有咩睇法?

    龔成老師︰

    中石油(0857)都算有質素,但這始終是商品企業,產品沒有差異性,只能賺取合理的利潤,不算是最高質的類別,投資價值中等,這類股不宜持有太多。

    石油是商品,當中沒有差異性,佢地要將石油賣出,只能跟國際油價,這令佢處於被動狀態,沒有價格自主的能力,這令佢地的獨特性有限。這類商品企業,都可投資,但就要明白不是最高質的企業。

    由價佢會比較受油價影響,自主能力不強,加上油價中短期可以好波動。長遠增長力只屬中等,現價合理,小注持有可以。

    ------------------------------------------------

    Q20176:

    龔sir, 你好. 本人現時28, 與父母同住, 月入1.5K.

    你說當市場進入大升期的最後階段,亦是遠離市場的時候。若果現時持有以下資產

    應該繼續持有/轉投其他產品/離場?可以給我一點意見嗎? 另外1448同285算是潛力股嗎?
    有沒有投入市場的空間?

    0002 81.95@500
    3988 2.69@1000
    2800 26.18@500
    6690 25.55@200
    31.90@200
    3067 20.48@100
    1810 29.10@200

    從網上平台認識你數個月,你比坊間的分析師好好多, 別的只會說那隻好,可以炒賣

    賺多少。你是難得一遇的一位,經常勸喻大家不要炒賣賺差價,要有心理準備接受股價的波動。

    很高興認識你,剛看完你的作品「大富翁致富藍圖」,令我明白到自己與富翁的距離是有方法拉近。

    現在準備看「股票勝經」,接著就是「選股勝經」真的十分期待。希望將來有機會上你的股票班,
    見你真人一面

    龔成老師︰

    我地投資股票,係希望買入一些優質企業,透過佢自然增長,達至財富增值目的。所以,策略上一定係長線。

    現時大市算係合理區,雖然部份新經濟股有輕微過熱,但整體大市未算狂熱水平。你現時持貨,可持有。

    中生(1177)和比亞迪電子(0285)都係潛力股。由於你年輕,投資應以增值為主。

    持股中,中行(3988)和中電(0002)增長力較一般,唔建議持有太多,主要原因是你年輕,未必最適合你。海爾智家(6690)畢竟係新股,不確定性較大,同樣不宜太大注。

    未來時間,你可以用"平穏增長股" + "潛力股",去創造一個月供組合。用每月5成儲蓄去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月供方面,你可以選擇投資在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長建(1038)、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或

    潛力股︰中生(1177)、福壽園(1448)、安碩恒生科技(3067)、港交所(0388)、阿里(9988)、騰訊(0700)。

    至於餘下的現金,就等機會,當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就可以動用現金去投資,在平宜價加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

    Q20177:

    老師你好,本人睇咗你嘅著作好幾年,30多歲,之前喺樓市賺咗接近200萬,之後係2018年, 接近高位既時候買入左幾隻銀行股,諗住可以收股息幫補吓計劃讀書嘅生活費

    之後再分別買入唔同嘅股票,經歷咗上年嘅大跌市之後,都冇重整過,而家想睇下可以點部署。

    因為賺咗錢之後,想增值下自己,所以報讀咗一個碩士課程,因為先生係外國人,我亦都移民咗去外地

    現時係全職學生,生活簡單,冇乜支出,上年開始每月供2000蚊盈富基金

    暫時只有小量既股息同基金收入(大概二萬蚊一年)同埋10萬蚊現金,但係儲到嘅錢唔多,想重整下個組合,發掘下資產增值嘅機會,所以想請教下老師你:

    005 x 1200
    1398 x 5000
    939 x 6000
    175 x 1000
    006 x 1000
    778 x 3000
    11 x 200
    2800 x 619
    1137 x 5000
    2869 x 2000
    950 x 3500

    謝謝解答

    龔成老師: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你30歲,其實應著重增值,現時你持有的部分股,只是收息股,例如上述銀行股及電能(0006),你應該等佢地上翻D時賣出,轉較有增長力的股,就算轉盈富(2800)對你地長遠財富都較利好。

    至於其餘股票,問題不大。

    現時你保持月供盈富,以及餘下部分現金,等入一些優質股。

    可考慮: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如果想增長力高少少,可考慮:安碩恆生科技ETF(3067)、阿里(9988)、騰訊(0700)。

    ------------------------------------------------

    Q20178:

    阿sir你好,屋企人2014同2015年間買左3隻股票,一直都返唔到購入價,應該點處理?謝謝

    01668(華南城) : 本金$50,000 00261(中建置地): 本金$10,000 08198(新濠環彩): 本金$15,720

    龔成老師:

    華南城(1668)不過不失,不過增長力比過往略有減弱,現價合理,但潛力度不足。

    這股唔建議持有太多。最好賣部分,餘下守住先,但預佢的增長力不強,要上翻去較難。

    GBA集團(0261)已經無乜投資價值,賣出較好。

    樂透互娛(8198)已經無乜投資價值,賣出較好。

    ------------------------------------------------

    Q20179:

    龔成你好睇咗你的page幾年,第一次向你請教意見,想知如何善用手上資金。月入2萬,儲到6成。

    手上流動資金:保持住有15萬
    長期做定期:90萬 (約2.3%)

    股票持有:
    (投入成本約35萬,市值約負5萬)
    建設銀行(939),買入價$6.5
    中國銀行(3988),買入價$3.3
    阿里巴巴 (9988),買入價$260

    打算1-2年內置業,估算花70-80萬

    1)現在做定期的資金該繼續做定期嗎?
    還是撥一部分去投資股票好?

    2)帳面負數情況下,該繼續持有每年收息好,或是加持減持好?

    好感謝你肯睇同比意見大家

    龔成老師:

    1)因為你打算1、2年內買樓,而買股票,要長線先有回報,中短期則要睇到時市況,所以,建議你保持定期,等買樓。

    除非你見到大市有明顯下跌,就投資小部分,到時買一些風險較低的優質股。

    如果現時想買股票,只建議動用$10萬。

    2)最重要不是睇「賺蝕」,不是睇「買入價」,而是睇質素。

    你要分析「之後的組合情況」,不是過去,是將來。應該持有那些優質股,比例如何,能為你帶來怎樣的長期財富。

    你要分析你的投資目標,你想潛力股的比例多少?平穩股的比例多少?組合風險程度如果?

    即是你想設計一個怎樣的投資組合?長期、優質、平衡、適合你。

    ------------------------------------------------

    Q20180:

    龔sir你好,有問題想請教下。

    今年30歲,月入24000,儲蓄20萬,無任何投資經驗及概念,畢業出黎做月光族,最近先開始留意下,希望5年左右存到首期約60萬投資大灣區物業,可以未來收租,退左休有長遠收入。

    本金唔多,現時係銀行月供緊RMB,另外每月大約可攞4000出黎作投資用,有2個想法,考慮一部份月供一隻可長線投資的股票,一部份做中風險投資

    請問建議可如何分配?網上太多資訊自己都有D混亂,第一步係咪建議可先滚大個本金再作計劃?

    龔成老師: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你這個年齡,是財富增值的黃金時期,要好好把握,盡你一切的力量去儲蓄、投資、學投資知識。

    你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不過,由於潛力股要求你有一定的投資知識,因此這刻不用急著投資,你可以集中在平穩增值股先,潛力股小注好了。做月供股票,每月$4000。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3000。

    安碩恆生科技ETF(3067)$1000。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