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破案神探結局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破案神探結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破案神探結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破案神探結局產品中有2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口袋神探/臭屁實習偵探/神探包青天】 這次東雨團總共有三套偵探故事。來為大家比較和說明一下: 🎯字數和難度:口袋>包青天>臭屁 【口袋神探】全套四集 (第4集預計8/31 發行 我們 #全台獨家搶先開團) 口袋神探的背景是設定在黃埔江畔、一位熱愛推理的小學三年級男孩身邊發生...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輩子偷偷藉由小說來偷偷抱怨自己太太公主病的費茲傑羅? #大亨小傳 #費茲傑羅 #書單 ☞〈那些年我們一起(錯)追的女孩〉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1/14/%E9%82%A3%E4%BA%9B%E5%B9%B4%E6%88...

破案神探結局 在 夏金剛 Shia,King-Ko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2 06:47:59

金剛大戲院今日上映法國推理影集「螳螂 La Mante」。 本片頗有向1991年犯罪經典「沉默的羔羊」致敬的企圖,當警方遇上漫無頭緒的懸案,選擇向有經驗的罪犯請益其犯罪模式和心理(食人醫師漢尼拔)。 但本劇的設定更複雜,探員是兒子,而他所要請教的連續殺人魔竟是已被囚禁數十年的母親。 他對母親充滿了恨...

破案神探結局 在 放映雞x放電影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10:09:32

愚人節!一年中最快樂的節日又到了👻你騙騙我我騙騙你,捉弄彼此再相視而笑,然而精緻的騙局就像好的懸疑電影一樣珍貴,必須用完美步調演繹縝密劇本,才能在緊張刺激之外開發觀眾大腦極限,讓我們恍然大悟後忍不住想再被騙個幾次!本篇將介紹劇情轉折神來一筆、觀影體驗極佳,讓人驚艷而不是驚嚇的懸疑電影,因此不會包含以...

破案神探結局 在 Kristin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8 06:59:49

《破案神探》Mindhunter ⠀⠀⠀⠀⠀ ⠀⠀⠀ ⠀⠀⠀⠀⠀ ⠀⠀⠀ 看完《怪奇物語》第二季後就緊接著追了 David Fincher 執導首尾各兩集的 Netflix《破案神探》,改編自 1995 年 John E. Douglas 和 Mark Olshaker 出版的《破案神探:FBI 首...

  • 破案神探結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5 10:02:50
    有 101 人按讚

    【口袋神探/臭屁實習偵探/神探包青天】

    這次東雨團總共有三套偵探故事。來為大家比較和說明一下:

    🎯字數和難度:口袋>包青天>臭屁

    【口袋神探】全套四集
    (第4集預計8/31 發行 我們 #全台獨家搶先開團)

    口袋神探的背景是設定在黃埔江畔、一位熱愛推理的小學三年級男孩身邊發生的各種案件,此外還有一位長得很像黃毛小雞的外星人雞飛飛,在暗地裡利用腦電波協助小男孩破案。那麼,主角既然只有三年級,那案件等級就不至於太難吧……才怪咧!

    或許第一集和第二集的口袋神探還算聚焦在小學生的校園及日常生活,但到了第三集劇情圈就慢慢擴大了,難度也開始升級,甚至出現了一位大BOSS:『黑雨衣大盜』,這時主角不見得每啟案件都能順利偵破或即時阻止,這樣的安排反而叫人緊張掛心不由自主的更加入戲。

    口袋神探還有一句口號叫「啟動你的科學邏輯腦」,就是鼓勵小讀者多用邏輯推理的角度來觀察事情,書裡每一個小節後面都會有一篇『科學偵探大解秘』,用圖文的方式來說明這個案件破案的科學基礎是什麼,看完之後小朋友可以靈活運用在生活中,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

    #第四集開始真的案情愈來愈詭譎
    #請做好燒腦準備

    【臭屁實習偵探】我就萌就可愛~~

    臭屁是我們這團橋樑書裡難度指數算低的一套,字數一本約1萬5千字,是口袋的1/3而已。但他不像口袋是一集裡有好幾個獨立的故事,臭屁實習偵探一本就專注在一個主題上,比如第一集是找黃金獎牌,第二集改找鑽石項鍊。

    這樣的讀本反而更能抓住小讀者的閱讀慣性,不看下去就沒辦法知道結局的急迫感讓孩子自然就把一本那麼多字數的文本看完了,然後一抬頭才發現:媽媽我會看長篇小說了耶!

    而且這本韓國作家撰寫的兒童偵探小說插圖可愛討喜,每一位出場人物也都花了不少心思在做角色定位的堆疊,劇情雖然沒有什麼可怕驚嚇或灑狗血的橋段,但層次分明寓意深遠,反而有別於一般推理小說的風格而多了更多溫暖的人味兒。就跟用孩子純淨的雙眼看出去的世界一樣,很有透明感。

    #音享版明天是最後一集囉
    #故事雖然沒辦法錄完但有抽獎活動彌補各位

    【神探包青天】老包他其實不黑

    神探包青天是上個月才出的新書 (欸…其實上面幾本都是新書啦!),但因為東雨都沒有特別宣傳,所以我根本不曉得有這本書問世,有一天邊吃早餐邊爬群組看到有人貼了它的封面和人物介紹,差點一口奶茶就噴到電腦營幕上了,唉~油~人家好喜歡這種搞笑橋段哦~~(扭)。
    包青天他啊…被畫成一隻貓熊耶!師爺公孫策,是 馬 爾 濟 斯。

    #你們有在乎過金超群和何家勁的心情嗎
    #喔展昭還沒上場那何家勁沒你的事了

    因為太好笑了我趕緊要求這本也加入書單,但拿到書一看卻發現我誤會它了!人家只是插圖有點鬧但劇情一點也不馬虎,老實說,我覺得比口袋神探還要再難上一點!因為劇情設定在古代,不可能用GOOGLE即時搜尋資料,當然也不會有外星人用高科技來協助辦案,一切都要用最原始的方式來解決,而且背景在開封古城就是多了那麼一份引人入勝的神秘感。

    內文還穿插「歷史小知識」單元,向孩子解說文中出現的「府尹」、「勾攔」等專有名詞,讀故事的同時也順便增加一些「歷史力」。在這個認真看政治新聞就會吐血中風的時代,耳邊響起那段歌詞:「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這種邪不勝正、正義清廉、不畏強權的好官,真的讓人無限響往啊~。

    🛒購書連結:https://pse.is/3jr3ae

  • 破案神探結局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17 12:17:31
    有 1,448 人按讚

    【Zodiac 索命黃道帶的12個病態執念】#葉郎電影徵信社

    《Zodiac 索命黃道帶》是導演 David Fincher 在犯罪片這個類型上從《Se7en 火線追緝令》過渡到 Netflix 影集《Mindhunter 破案神探》的一個重要轉折。

    作為一個從未被偵破的真實犯罪事件,《索命黃道帶》因而不像《火線追緝令》有真兇揭露的結局,Fincher 將觀眾的注意力轉向記者和警察的犯罪調查運作經歷。為了確保觀眾絕對不會從電影細節中得到「誰就是真兇」的先入為主印象,Fincher 甚至刻意在重現黃道帶涉嫌的每一起兇案時讓不同的演員扮演兇手。

    故事的重點從來無關真兇是誰,而是關於一種病態的執念。這種執念不僅存在於兇手身上,也存在於犯罪調查過程中、甚至電影拍攝過程中的每個人。甚至是銀幕前方那些熱衷真實犯罪故事的我們。

    從執念到自我毀滅,只在一線之隔.......


    執念1:18個月的偵查
     ̄ ̄ ̄ ̄ ̄ ̄ ̄ ̄ ̄ ̄
    大部分電影籌拍過程,多半涉及了寫劇本、畫分鏡、找卡司和找資金之類的煩人事務。《索命黃道帶》的籌拍過程本身就是一場貨真價實的犯罪偵查。

    雖然改編自 Robert Graysmith (即電影中 Jake Gyllenhaal 飾演的報社漫畫家)所寫的私人調查專書,但導演 David Fincher 仍然要求組了一個調查小組,不僅由他和編劇 James Vanderbilt、製片 Bradley J Fischer 三人一起親自訪談書中涉及到的每個還在世的當事人,甚至還聘僱私家偵探追查失聯關鍵證人的下落,並找來語言學家專家、筆跡鑑識專家、犯罪心理專家來分析書裡書外各種線索。

    《索命黃道帶》的3年籌拍過程中,實際上有整整18個月是在花在導演本人扮演偵探親自調查案情上頭。


    執念2:2800個犯罪 podcast 節目
     ̄ ̄ ̄ ̄ ̄ ̄ ̄ ̄ ̄ ̄ ̄ ̄ ̄ ̄ ̄
    《索命黃道帶》上映以來,真實犯罪事件的衍生娛樂產品已經快速長成一個難以想像的巨大產業。

    串流產業一方之霸 Netflix 根本就是以賣犯罪故事竄起,一路以來已經製作過《Makeing A Murderer 謀殺犯的形成》、《Tiger King 虎王》、《Don't F**k With Cats: Hunting an Internet Killer 別惹喵皇:肉搜網際殺手》、當然還有 David Fincher 的《破案神探》等罪犯節目。Netflix 這幾天還宣佈要跟《American Horror Story 美國恐怖故事》的超級製作人 Ryan Murphy 合作改編另一個著名的美國連續殺人魔 Jeffrey Dahmer 的故事成為電視影集。

    另一個真實犯罪節目蔚為風行的領域是近年快速崛起的 podcast 市場,據統計全美 podcast 市場上有高達 2800 個真實犯罪節目。美國甚至已經有一個大型展會叫做 CrimeCon 犯罪展,每年吸引數千名對犯罪事件狂熱的人與會。


    執念3:24棵橡樹
     ̄ ̄ ̄ ̄ ̄ ̄ ̄ ̄
    除了透過調查還原案情之外,導演 David Fincher 還堅持一定要在兇案的真實現場取景,藉真正重現歷史。所以電影中除了發生在舊金山市市中心的一起兇案因為封街難度過高而不得不改採搭景之外,其餘每一場兇案都在黃道帶殺手行兇的精確地點拍攝。

    1969年9月27日,離舊金山不遠的 Berryessa 湖邊有兩名大學生Bryan Hartnell 和 Cecelia Shepard 遭黃道帶殺手以利刃攻擊,後者傷重身亡。事發的地點是雨季時會變成湖中小島的一個湖邊半島(稍後被當地人暱稱做黃道帶島)。半島上頭原先長滿了橡樹,事實上兇手就是靠著樹的掩護慢慢靠近在湖邊野餐的兩名大學生。然而等到 David Fincher 到現場勘查時,上頭的樹早已不存在(無法確定是自然死亡還是被人為移除)。

    於是 Fincher 執拗地用直升機運來24顆活生生的橡樹重新種在半島上,並另外種滿1600塊草皮,來完全恢復1969年兇案發生當天的原有地貌。


    執念4:0犯罪動機
     ̄ ̄ ̄ ̄ ̄ ̄ ̄ ̄
    犯罪學家 Scott A. Bonn 將黃道帶殺手歸類為比較少見的「Thrill Killers 快感殺手」,認為他追求的是獵殺和折磨被害者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快感。

    其中一個證據是殺手曾在挑釁信件中引用《The Most Dangerous Game 最危險的獵物》一書的句子。這部惡名昭彰的小說中以描繪的是把人當成獵物集中在一個小島上供人獵殺取樂的遊戲。今年初在美國引發爭議的電影《The Hunt 惡獵遊戲》正是改編自同一部小說。

    快感殺手的犯案特徵是經常遍尋不著犯罪動機,兇手經常既和被害當者沒有任何恩怨,也欠缺性慾或憤怒等激發他殺人的因素。美國歷史上最早的快感殺手案例是1924年綁架謀殺14歲男童的兩名美國大學生 Nathan Leopold 和 Richard Loeb 。家境富裕的倆人毫無來由地計畫謀害男童,唯一的理由是尋求刺激,希望藉由成功犯案並跳過追緝來展現自己高人一等的犯罪智慧。

    其中一名行兇者甚至還是死者的堂哥。


    執念5:70個 take
     ̄ ̄ ̄ ̄ ̄ ̄ ̄ ̄
    《索命黃道帶》是第一部完全用數位攝影機拍攝的好萊塢電影,也使偏執細節狂 David Fincher 得以完全不在乎底片成本地瘋狂追求更多細節。

    115天的拍攝日程中,最高紀錄曾有一個鏡頭反覆重拍了70次之多。男主角 Jake Gyllenhaal 曾目睹導演看著機器,然後豪邁地宣布「來!把剛剛十個 take 的畫面通通刪掉」,讓幾個小時的拍攝通通放水流。

    另外一名主角 Robert Downey Jr. 更加不適應數位拍攝。數位拍攝不像傳統底片攝影機需要很多時間準備才能重拍同一個鏡頭或是下一個鏡頭,所以演員原本的休息時間就被壓縮了。鏡頭跟鏡頭之間再也不能回休息室複習劇本,必須馬不停蹄地演出再演出。David Ficher 多年後在訪談中透露,當年片場經常發現裝著尿的玻璃罐藏在各個角落。正是 Robert Downey Jr. 大人藉以向導演抗議「老子連撒尿時間都沒有了」的藝術裝置。


    執念6:私人追兇13年
     ̄ ̄ ̄ ̄ ̄ ̄ ̄ ̄ ̄ ̄
    在一個兇案最終沒有被破解的故事當中,Jake Gyllenhaal 飾演的故事主人翁 Robert Graysmith 對調查真相的病態執念變成真正的故事重心。編劇 James Vanderbilt 在劇本中將作者本人放在舞台正中央,反而把調查兇案的警探和記者變成配角,藉以形成一個對兇案執念程度的光譜,以及墜入自毀和懸崖勒馬的兩個不同下場,藉以作為主角的借鏡。

    據說原作者 Robert Graysmith 看過電影的劇本之後,第一個反應是:「天!我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我太太會離開我了。」

    投注整整13年的人生在調查一個跟他完全無關的故事上,他付出的代價是妻子帶著小孩離開他。Graysmith 在另一個訪問被問到人生如果可以重來他會怎麼選擇:「我想我會再做一次同樣的事。於是所有事很可能會都會再發生一次。因為它還是會將你緊緊勒住,它會完全征服你的生活。」


    執念7:18封挑釁信
     ̄ ̄ ̄ ̄ ̄ ̄ ̄ ̄ ̄
    黃道帶殺手以寄發挑釁信件給媒體甚至個人(比如 Robert Downey Jr. 飾演的記者 Paul Avery )而著稱。1969年到1974年的最後一封信之間,至少有18封信件被認定出自黃道帶殺手之手。這個行為模式也符合「Thrill Killers 快感殺手」想要博取公眾注意力的心理特徵。

    值得注意的是1974年之前,黃道帶殺手其實已經銷聲匿跡了整整三年,而激發他重出江湖的動機居然是為了發表他個人對於《The Exorcist 大法師》的影評。

    當年舊金山紀事報記者 Paul Avery 在大法師上映兩週後在報上撰寫了一篇關於每天都有觀眾在大廳嘔吐甚至昏倒的新聞。一直把 Avery 當成鬥智對象的黃道帶殺手很可能為了回應 Avery 的該篇報導,忍不住發出這封復出信來闡述自己對電影的感想:

    「我看了《大法師》並覺得該片可說是我看過最好的諷刺喜劇(I saw + think "The Exorcist" was the best saterical comidy that I have ever seen.)」黃道帶殺手說。


    執念8:1.3萬份報紙
     ̄ ̄ ̄ ̄ ̄ ̄ ̄ ̄ ̄
    媒體記者一直都是連續殺人狂熱潮的原罪。我們永遠無法推知誰是史上第一個連續殺人狂,卻可以明確知道誰是第一個被大幅報導而廣為人知的連續殺人狂——那就是1888年7月開始在倫敦犯案的開膛手傑克。

    開膛手傑克熱其實和英國對報紙課徵長達150年的各種知識稅制度息息相關。經過多年的知識稅抗爭,1853年到1861年之間英國報紙的廣告稅、印花稅和紙張稅陸續取消,致使二十多年後的開膛手傑克案正好和英國報業的爆炸性發展撞個滿懷。各種狂熱的追蹤報導和缺少事實根據的大膽臆測,甚至使某些人相信連續殺手狂是報社為了賣報紙捏造出來的。

    1888年英國各家報紙報導開膛手傑克案的規格和方法後來幾乎成為全球媒體面對重大犯罪事件的標準SOP,並間接影響到近百年後黃道帶殺手的報導規格。整個20世紀美國報紙的數量一直穩定維持在1.3萬份~到1.5萬份之間,僱用數萬名記者每天撰寫新聞。這些針對真實犯罪鉅細靡遺甚至天馬行空的報導,正是我們對於重大犯罪事件的病態迷戀的真正源頭。


    執念9:第2篇影評
     ̄ ̄ ̄ ̄ ̄ ̄ ̄ ̄
    在《大法師》影評之後,報社仍收到不少署名為黃道帶的信,但多半被認定可能難以證明出自黃道帶之手,而可能是仿效者或是沒事找事的鬧事者所為。

    可信度較高的是1974年5月的另一封同樣涉及了電影評論的信件。黃道帶殺手這一次的評論對象是《The Thin Red Line 紅色警戒》導演 Terrence Malick 1973年的犯罪電影《Badlands 窮山惡水》。不尋常的是黃道帶殺手在信中展現了一絲同理心,對於該片的行銷用語表達憂心。電影廣告的這句宣傳與「1959年多數人都在殺時間,但 Kit 和 Holly 則在殺人」,被黃道帶殺手指控有美化殺人兇手的嫌疑,並呼籲社會關注以要求撤除該片廣告。

    如果這封信真的出自黃道帶殺手之手,那他可能已經不小心揭露了自己的心理狀態。

    David Fincher 請來的犯罪心理學家 Sharon Pagaling-Hagan 認為這封信意味著黃道帶殺手的人格自我認知已經進入下一個階段:完成他的犯罪「成就」之後,開始重新融入社會的過程。他史無前例地在該信件中改屬名 「A Citizen 一個公民」也是這個推論的佐證。


    執念10:66歲英年早逝
     ̄ ̄ ̄ ̄ ̄ ̄ ̄ ̄ ̄ ̄ ̄
    《索命黃道帶》中最常被批評偏離事實的部分,不是關於兇案或是黃道帶殺手的描繪,而是關於 Robert Downey Jr. 飾演的記者 Paul Avery 的下場。

    電影中的 Avery 因為過度沉溺案情而開始酗酒。記者事業也因此走下坡,從全國知名記者變成轉到小報工作,成為一個人獨居在拖車中的過氣記者。這段戲劇性的描繪或許是為了凸顯電影主題「病態執念」,也或許是讓曾長期沉溺毒品的 Robert Downey Jr. 的表演能有投射之處。

    然而實際上Paul Avery 在黃道帶殺手後的人生仍然精采。他曾為了近距離報導越戰而搬到越南三年,在越南和香港等地活動。日後的記者生涯也還因為報導轟動全球的報業大亨孫女 Patty Hearst 的綁架案而名噪一時。稍後 Avery 則與著名的妓女人權運動者 Margo St. James 者結婚,但因為後者連續多年在法國工作,使 Avery 必須一個人留在舊金山面對孤獨和酒精的誘惑。

    酒精、毒品或是對黃道帶案的上癮都沒有真正讓他走向自我毀滅的命運。魔鬼藏在另一個生活小道具裡。2000年 Paul Avery 因為另外一個病態執念——吸菸導致的肺氣腫病逝,享年 66 歲。


    執念11:八成女粉絲
     ̄ ̄ ̄ ̄ ̄ ̄ ̄ ̄ ̄
    當我們著迷於真實犯罪事件時,我們在迷的是什麼?

    「廣泛的大眾之所以被這些故事吸引,是因為這些故事激發了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的一種基本卻強而有力的情緒:恐懼」犯罪學家 Scott Bonn 說。就像兒童著迷於怪物故事一樣,連續殺人狂就是成年人的怪物故事,讓他們在安全、受到控制的環境中不斷體驗到恐懼情緒的刺激。

    另一位心理學專家 Emily Mendez 則說這種恐懼體驗有助益於另外一個求生的本能,讓我們在過程中發展出保護自己的策略。這就是為什麼真實犯罪節目的的觀眾中女性有壓倒性的數量優勢,因為在現實世界中他們比男性有更強烈的保護自己的需求。

    根據統計真實犯罪類型 podcast 中有75%聽眾是女性。而在美國 CrimeCon 犯罪展活動中,更有八成參與者是女性。


    執念12:554本書
     ̄ ̄ ̄ ̄ ̄ ̄ ̄ ̄
    2007年《索命黃道帶》上映之後黃道帶案雖然被警方重啟,但沒有新線索,進度仍是一灘死水。最新技術的DNA比對甚至排除了電影中的第一嫌疑人Arthur Leigh Allen的可能性。

    真相這塊大畫布上越保留空白,就越吸引更多人在上面著墨。在Amazon上搜尋黃道帶殺手的關鍵字,可以找到554筆出版資料,包含實體書、電子書和有聲書(許多都來自 podcast 市場上的真實犯罪節目)等各種各樣出版品。《索命黃道帶》作者 Robert Graysmith 的幾本書當然排在最前面。而緊跟在後的則是2014年出版的一本名為《The Most Dangerous Animal of All》的暢銷書。從小被父母遺棄的作者 Gary L. Stewart 在追查生父真實身份的過程中,找到了種種證據指向當年遺棄他的生父很可能就是黃道帶殺手本人。

    今年初串流平台 Hulu 依據該書製作了一部真實犯罪調查的同名紀錄片節目。他們和 David Fincher 一樣重新訪談相關當事人、檢視書中條列的種種證據。和《索命黃道帶》不同的是,他們發現許多鐵證來自作者一廂情願的錯誤解讀。

    這本暢銷書被紀錄片一一破解之後,作者 Gary L. Stewart 本人似乎沒有動搖他的信念。當年協助他完成該書的記者評論道:「他的終極願望就是找到自己的身份,而這些線索就是他身份的一部分。如果這些線索再度瓦解,他就再也無法確定自己是什麼了」。

    當他沉迷於追求真實犯罪事件時,他其實是在找尋自己。


    《索命黃道帶》myVideo線上看:
    https://www.myvideo.net.tw/details/0/226055
    ——————————————
    現在上myVideo租電影儲值100送200,每月再抽5G手機!
    更多優惠資訊與活動內容:https://www.myvideo.net.tw/event/Goldenfilm/

  • 破案神探結局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9-07 17:03:58
    有 6 人按讚

    【推理小說中,一直藏頭藏尾不露面的凶手會因為什麼露出馬腳】

    多年過去了,據說當年和柯南一樣是個小學生的讀者可能都長大成人結婚生子,可是始終不知《名偵探柯南》結局的幕後真凶是誰。

    之前雖曾在神秘組織的設計中介紹過,如何以「最熟悉的陌生人」還有「最愛的人傷我最深」來推敲辯證誰是最可能的幕後黑衣人。

    但在推理小說中,除了這個辦法,有沒有能夠像搓神燈召喚精靈一樣,搓一搓(?)或怎樣(!)就讓一直藏頭藏尾不露面的凶手露出馬腳呢?

    答案是有的,只是說出乎人們的意料!但這可能要先以韓日相繼改編翻拍的電影《第22年的告白:我是殺人犯》,還有多那托.卡瑞西 (Donato Carrisi)擅長心理操弄的《霧中的女孩》來代表解說。

    首先《第22年的告白》的主演是不管是在哪部電影,看起來都好像會有人跟你說「再給開司一罐啤酒」的藤原龍也,故事誇張到非常荒謬。

    但不得不承認,這卻有可能發生在現實當中,就像當年犯下驚世駭俗甚至慘絕人寰的少年A,日後竟得以獲赦並寫書出版的真實事件。
    不過不同於少年A因為適用少年法的保障所以脫逃制裁,《第22年的告白》則是立基在日本過往15年為限的犯罪追溯起訴條例。

    長期懸案未解的22年後,那「疏而有的漏的真凶跳出來」,可他所謂遲來的「自白與道歉」,就像犯下重罪還一直大言不慚的少年A,根本就是出來炫罪!

    反觀被害者家屬,除了要承受親人無辜受害(且多死狀悽慘)的心碎、媒體撲天捲地的騷擾取材,最後竟然還必須要面對凶手可以逍遙法外的難堪!

    不僅被害者/被害家屬相關的理應保護同理,並得知真相的各項權利被全然漠視,有時還需眼睜睜凶手倍受保護與歸因社會教育及成長的承接失誤來卸責。

    不得不說,藤原龍也演繹的殺人犯,除了大大打了「無能警方」的臉,讓多年來在外撒下漫天之網,在內搜索枯腸的警方,臉上無光還腫腫der。

    而那宣稱要「向受害遺屬道歉」的舉動,其實是藉此炒作,造勢造神明星化,這樣無視道德倫理又自大瘋狂的挑釁,想當然耳不意外的會引發眾怒。

    可惜,正義感再多的民眾,也抵制不了其他好奇心殺死貓的「知權授有」,仍然非常想知道獵奇罪犯的心理想法,所以書還是人人爭搶的暢銷。

    不過還好,想起塗紅色口紅咧嘴笑的小丑,月光下,一定會有個穿著內褲趴趴造的蝙蝠俠(X),這看來表演性質頗高的殺人犯,也有當年貓抓老鼠卻抓不到的警官,還有代表愛與正義的使者播報員真相大搜查(O)。

    可是讀者怎麼也猜不著的是,人其實並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真凶露出馬腳,如果說這一切都天時地利人和,被安排的天衣無縫的話。

    遺憾的是,真凶要是在當年第一時間沒能真正的落網的話,再過多年,也難了,例如多那托.卡瑞西《霧中的女孩》也是用這一招。

    乍看不知究竟是犯罪手法同的模仿、師徒關係間的手把手承傳,還是真正連續殺人魔的N年後?畢竟星爺《食神》的武功傳授早有說過,游泳跑步還不是你做什麼他做什麼,難道犯罪這項也可以例外嗎?

    事實上,美國真實犯罪側寫專家約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破案神探》(Mindhunter)系列研究就有相類罪犯罪行剖析的統整歸納。
    書中就曾在首部曲內依自身實地探查辦案的經驗積累,自行區分了可用以分類的「犯罪手法」與「簽名特徵」的差別。(詳見頁253)。

    犯罪手法顧名思義…就是犯罪者犯罪的手法,雖然是不好的行為,但行為本身仍然會因為經驗的累積加成而有所成長,甚至有所精進。

    另一個「簽名特徵」則比較是偏近於「犯人為什麼要這樣」的動機目的,因為空虛、想炫耀、意圖刷存在感或沒來由的種族歧視這樣,(但也有可能全然毫無動機,就是想犯罪的隨機犯案心理)。

    據說,作者就是以「犯罪手法或許可以進步,但同一犯罪者的簽名特徵都一樣」的概念區別差異類同,由此屢破奇案,甚至一些長期未解的謎團。

    不過不止美國犯罪側寫專家約翰.道格拉斯對此頗有見地,日本精神科醫師片田珠美《自戀病》,也從「奧客、隨機殺人犯、怪獸病人到暴走老人」找出了犯罪者的一些共同特性,那就是「自戀病」。

    不管是現實當中叫人毛骨悚然的少年A,或是電影裡面演得讓人覺得又可惡又可恨的藤原龍也,殺人犯案的過程,很大的原因,都是基於自我中心的自戀。

    想起《霧中的女孩》書中曾以犯罪寫作相類比,講說優秀犯罪等同傑出小說作品,重點在抄襲(?),所以故事情節推進,或說犯罪的驅力是「惡行」(!),但故事的核心,始終是「壞人」(X)(詳見頁109)。

    但是如果按照上述邏輯回到問題,能破解推理小說中長期懸案未解或乍看不相聯繫案件系列的key,除了用犯罪手法或簽名特徵來區分差異-

    要讓一直藏頭藏尾不露面真凶露出馬腳,就是覺得自己不會被發現所以重回現場,認定世上無人能抓獲並制裁自己,那真凶脆如薄冰、自尊自信的自戀病。

    真的沒有什麼比一直藏頭藏尾不露面的真凶自己跑出來自首自己是真凶更有說服力了,前提是出來自首的真凶,要是真的真凶才可以。

    警語:本文僅適用推理小說劇情設計,不可作為現實任何犯罪的途徑與目的。

    ★註解

    被害少年父親土師守曾以《淳:一個被害者父親的真實告白》一書寫案發前後試圖替無辜慘死愛子討回公道的心路歷程,讀完令人鼻酸。

  • 破案神探結局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1-21 21:45:11

    一輩子偷偷藉由小說來偷偷抱怨自己太太公主病的費茲傑羅?
    #大亨小傳 #費茲傑羅 #書單
    ☞〈那些年我們一起(錯)追的女孩〉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1/14/%E9%82%A3%E4%BA%9B%E5%B9%B4%E6%88%91%E5%80%91%E4%B8%80%E8%B5%B7%EF%BC%88%E9%8C%AF%EF%BC%89%E8%BF%BD%E7%9A%84%E5%A5%B3%E5%AD%A9%E2%94%80%E2%94%80%E8%B2%BB%E8%8C%B2%E5%82%91%E7%BE%85%E3%80%8A%E5%A4%A7%E4%BA%A8%E5%B0%8F%E5%82%B3%E3%80%8B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fbclid=IwAR0CRPn_h2sypklRnpQIdV4Xx-hOR28qLbHmC-tuF2f_g2KkK0GNzQAsOjs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黛西顯然依舊依戀著蓋茲比,然而同時卻又態度曖昧──她舉棋不定,不知是否該就此放棄不怎麼完美的婚姻(以及相當完美的物質生活,以及「慣於」此類生活的惰性)。而蓋茲比呢?伊格言說,他比黛西單純得多;毀滅他的並不只是他對黛西的純愛,還有對純愛的貪婪。那貪欲如此純真無邪,璀璨耀眼,如同鮮花、香檳泡沫或豪宅中川流不止的人群般指向永恆的虛空。問題在於,對純愛的貪婪是有罪的嗎?對幻象的迷戀真是有罪的嗎?

    故事中緊接著發生了一場現實定義中的「罪行」。湯姆、蓋茲比、黛西、尼克一同開車進城去,準備前往另一場聚會──對吧,我們說了,當然要想辦法把所有人都湊在一起才有戲;那也是好萊塢通俗電影的敘事技術之一:快速升高角色間的衝突以導向結局。炙人的暑熱隱喻著所有人內心的焦躁,預示著災難即將來臨。一場致命車禍發生了,同車的蓋茲比和黛西不小心撞死了人,而執掌方向盤的正是黛西。

    對,「死亡」和「罪行」緊接在這繁華宴席之後。這當然也是為了召喚最強烈的對比:一切事物皆瀕臨毀敗,而城市的無數幻影正試圖將其自身之輪廓隱沒入漫無邊際的蒼茫暮色之中。怯懦的駕駛黛西隱瞞了此事,因為有人十分樂意幫她隱瞞;那就是痴痴愛著她的蓋茲比。他乾脆謊稱自己就是駕駛,替黛西頂罪。在這罪行和死亡的場景之後,費茲傑羅如此描寫敘事者尼克與大亨蓋茲比的最後道別:

      我們握握手,我慢步離去。走到樹籬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什麼,於是轉過身去。
      「他們是一群混蛋!」我隔著草坪對他喊道:「他們那群人全部加起來都比不上你!」
      我一直很慶幸當時說了那句話。那是我對他說過的唯一一句讚美,畢竟我從頭到尾都沒有贊成過他。剛開始他只是禮貌地點點頭,接著他臉上綻放出那種容光煥發的會心微笑。他那件華美的粉色西裝在白色臺階的相襯下顯得特別鮮豔。我想起了我第一次來到他這棟豪宅時的情景,那是三個月前──當時他的草坪和車道上擠滿了猜測著他是靠什麼罪行賺得大錢的面孔,而他就站在臺階上,隱藏著他那無罪的夢想,揮手向他們道別。

    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人為何總愛上不該愛的人?......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 破案神探結局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12-17 22:30:12

    脫口秀是殘忍的嗎?可以拿鄭南榕開玩笑嗎?可以拿客家人開玩笑嗎?可以拿黑人來開玩笑嗎?界線在哪裡?
    #冷血 #藝術 #歧視
    ───
    ☞〈冷血告白〉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8/07/09/冷血告白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前幾個月,脫口秀演員博恩以鄭南榕自焚為題材的笑話在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
    然而事實上,類似事件並不罕見──生活中有許多笑話原本就源自於對特定群體的刻板印象或歧視;近日一波以「客家人生性吝嗇」為題材的笑話創作風潮,其實也是這樣。
    這總令我們好奇:藝術是嗜血的嗎?藝術能否歧視他人?
    藝術創作是否可能是對他人苦難的消費?藝術創作需要遵循現實世界的倫理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冷血告白:論藝術嗜血〉。

    文章開頭,伊格言帶我們進入了電影《柯波帝:冷血告白》(Capote)的劇情。
    這部2005年的電影由已故的奧斯卡影帝菲利普西摩霍夫曼(Philip Seymoure Hoffman)主演;
    改編自美國同志作家楚門卡波堤(Truman Capote)的真人真事──1965年,Truman Capote完成了一部述說真實罪行的「非虛構小說」作品《冷血》(In Cold Blood)。
    這本書的題材是發生於堪薩斯州小鎮的一家四口滅門血案──兇手潛入農場主人赫伯特‧克拉特(Herbert Clutter)家中意圖偷竊未果,遂殺害了克拉特夫婦和他們的兩名子女。
    Capote對血案兇手和案發過程產生好奇,心生《冷血》寫作計畫,並設法前往監獄,採訪落網兇手。
    探詢真相之餘,也希望實地經驗能為此書增添血肉。
    也正因如此,Capote與兇手成為好友,甚至互生情愫。
    然而這樣的權力關係卻將這件事拖進了一個曖昧無比的泥沼中──Truman Capote希望能在兇手幫助下獲得素材,儘快完成曠世鉅作;
    而兇手則懷抱著一種模糊的願望:渴望被了解、渴望被寬宥、渴望成名、渴望為世人所知。

    但冗長的司法程序使二人的關係越趨緊張。
    Capote原本的預期是,兇手將被處決;而在處決之後,《冷血》一書也將順利定稿出版,進一步將作者的文學聲望推向高峰。
    然而另一方面,站在兇手的立場,當然並不希望判決對自己不利。
    結果是,司法程序複雜漫長,行刑一拖再拖,宣判之後上訴再上訴,纏訟曠日廢時,作家也等得心焦不已;
    因為結局尚未出現,書自然也無法完成。
    在故事尾聲,當Truman Capote終於獲知全案死刑定讞的那一刻,簡直是鬆了一口氣。

    實際上,Capote的心境當然非常複雜──權力慾、名氣與地位之誘惑、道德兩難與私人情感在此一荒謬情境中彼此拉扯,從而展現了巨大而深刻的張力。
    而這部電影的重點之一,正是藝術冷血、藝術嗜血的問題。
    Capote與凶手之間,是採訪者與被採訪者,也是平常人與犯罪者的關係;他們確實是朋友,甚至產生了友達以上的曖昧。
    所以,回到電影的標題,這其實不僅僅是滅門血案的「冷血」,甚至也可以說是作家Capote自己的「冷血告白」,其自身的「Cold Blood」──
    我們以為冷血的只是那個犯下滅門案的兇手,但作為藝術家、採訪者的Capote,是否也在冷血地透過剝削他人、剝削朋友,來獲得藝術上的成果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伊格言提醒我們,事情還沒結束。
    事實上,藝術不僅僅習於透過藝術家剝削其描述對象(也就是滅門血案本身,以及血案兇手),它尚且剝削了作者本人......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