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破壞臭氧層的元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破壞臭氧層的元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破壞臭氧層的元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破壞臭氧層的元兇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蒙特婁議定書》奏效 南極臭氧層破洞開始癒合 16年縮小400萬平方公里! (07/02/2016 風傳媒) (王穎芝 報導)總是搭乘大眾交通、做好資源回收,卻懷疑這樣做到底能不能拯救地球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近日研究發現,南極上方的臭氧層破洞從2000年到現在的16年間,已經縮小了...

破壞臭氧層的元兇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1 10:47:15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presslogic 【無敵破壞王】中國無視全球禁令大肆破壞臭氧層?一年濫排「CFC-11」7千噸!⠀ ·⠀ 英國科學期刊《自然》(Nature)於本月22日公布,抓到破壞臭氧層的「不明元兇」了!由於自1987年簽訂的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

  • 破壞臭氧層的元兇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7-02 16:32:00
    有 980 人按讚


    《蒙特婁議定書》奏效 南極臭氧層破洞開始癒合 16年縮小400萬平方公里! (07/02/2016 風傳媒)

    (王穎芝 報導)總是搭乘大眾交通、做好資源回收,卻懷疑這樣做到底能不能拯救地球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近日研究發現,南極上方的臭氧層破洞從2000年到現在的16年間,已經縮小了40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整個印度的面積大小!研究團隊表示:「這項發現證明,人們為了保護地球環境付出的努力真的有用!」

    臭氧層位於大氣中的平流層(又稱同溫層),也就是臭氧分子(Ozone,O3)分布密度較高的地方,可以阻擋對生物有害的紫外線。1980年代科學家就觀測到在兩極上空的臭氧層出現大洞,可能導致皮膚癌和白內障等疾病的增加,也會傷害海洋浮游生物、破壞生態系統。

    因此,開始各國積極展開行動,1987年先立下以保護臭氧層為宗旨的《維也納公約》(Vienna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Ozone Layer)),緊接著1989年也訂立《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 on Substances that Deplete the Ozone Layer),簽署的193國承諾減少使用破壞臭氧層的元兇,也就是用於製造冷媒和噴霧劑的多種氟氯碳化物(Chlorofluorocarbons,簡稱CFCs),各國以法規嚴格控管生產量,積極研發CFCs的替代物,大會也規定各國要定期回報降低情形。

    而這一切努力,可能真的有了回報。

    麻省理工學院的大氣化學家索羅蒙(Susan Solomon)6月30日在最新一期的美國《科學》(Science)期刊上發表研究,對比2000年的數據,位於南極上方的臭氧層破洞竟然足足縮小了40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整個印度的面積。

    索羅蒙接受《科學》採訪時表示,自己也相當訝異:「這真的是大驚喜!沒想到(臭氧層復元)的速度會這麼快!」

    該研究中指出,影響臭氧層破洞的原因包括化學反應、溫度上升和空氣力學等多種因素,但化學反應佔最大原因,判斷臭氧層破洞可以大幅縮減,要歸功於全球減少氟氯碳化物的努力。

    臭氧層破洞的大小會隨季節變化,一般而言,冬天過後破洞的直徑最大,索羅蒙領軍的研究團隊就是固定在9月(南半球6至9月是冬季)測量破洞大小。但研究也發現,臭氧層濃度會受到突發事件影響,2015年10月智利的火山爆發,就打亂了當年的研究數據。


    ★★ 編按:美國《科學》(Science)期刊上麻省理工學院的大氣化學家索羅蒙(Susan Solomon)研究團隊發表的研究論文摘要:

    "Emergence of healing in the Antarctic ozone layer"
    Susan Solomon1,*, Diane J. Ivy1, Doug Kinnison2, Michael J. Mills2, Ryan R. Neely III3,4, Anja Schmidt3
    + Author Affiliations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solos@mit.edu
    Science 30 Jun 2016:

    DOI: 10.1126/science.aae0061

    美國《科學》(Science)期刊刊出的麻省理工學院的大氣化學家索羅蒙(Susan Solomon)研究團隊發表研究論文摘要: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2016/06/29/science.aae0061



    文章內容資料原始來源:
    http://www.storm.mg/article/136938





  • 破壞臭氧層的元兇 在 我每天都吃綜合維他命,那你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3-27 08:45:10
    有 8 人按讚

    【認清漂白水的可怕】

    漂白水的成分
    「漂白水;Bleach」一詞,是源自18世紀。
    當時的人發現,氯氣在水中可把布料變白。
    西元1957年,美國把它當農藥使用。

    漂白水的製造,是氫氧化鈉(一種強鹼)溶液中緩緩加入氯氣,直到溶液被中和為止,
    此時便產生弱鹼性的次氯酸鈉,
    再經過稀釋之後就是漂白水。
    市售漂白水中的有效氯濃度約在 5%-15%左右,
    貯藏越久,有效氯濃度會 降低。
    漂白水中還含有不純物,
    像對肝臟毒性較強的四氯化碳和一些三鹵甲烷。

    漂白水主要成分為次氯酸鈉
    ﹝Sodium Hypochlorite,NaOCI﹞,
    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質變質,
    有效殺滅細菌、真菌及病毒。
    漂白水在與細菌接觸時,
    會產生氧化作用而破壞細菌的細胞壁,
    進而殺死細菌。

    前言
    洗衫要一比九十九、洗碗要一比九十九、
    刷地板要一比九十九、洗廁所要一比九十九,
    飲水漱口都要一比九十九!

    一點也不誇張,漂白水中的主要成份 – 氯,
    在日常生活中已達到無孔不入的地步,
    就連我們的供水系統,也加入氯氣處理。

    自從SARS之後,「1: 99」這組數字,
    已經深入民心,1比99不單是一個宣傳口號,
    更加成為香港巿民的生活習慣!
    漂白水是毒性極強的化學物品,
    這種以毒攻毒的手段,究竟是「消毒」還是「落毒」?

    中毒意外 頭號殺手

    漂白水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
    (Sodium hypochlorite),
    氯及其化合物亦常用於各種家居清潔劑之中,
    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質變質,
    所以被廣泛應用於殺滅細菌、真菌及病毒。
    既然能破壞細菌、病毒,當然對人體也有殺傷力。

    在美國,氯是家居中毒的頭號殺手,
    也是引致最多工業傷亡的化學物質。

    如果不慎接觸到高濃度的漂白水,
    不但對人體的黏膜、眼睛、皮膚有刺激性,
    吸入後會咳嗽,甚至造成支氣管炎、肺水腫,
    大量吸入甚至會致命。

    若不慎喝下漂白水,胃粘膜受刺激可能出血,
    嚴重時血壓降低,昏迷死亡。

    漂白水中還含有對肝臟毒性很強的四氯化碳。

    污染水源 生態災難
    漂白水容易和酸性物質(例如鹽酸、蟻酸)、
    甲醇、氨水產生反應而釋出有毒氣體,
    加熱會產生鹽酸的煙霧。
    所以,若將漂白水與家中其他化學清潔劑混合和儲放,便容易造成危險。

    家中使用過後的漂白水,一般都是當普通廢水沖走,
    當中的氯,會與水中的有機物產生化學反應,
    產生致癌及其他有毒物質,
    會停留在環境一段很長時間,長期不能降解,
    污染環境破壞生態。

    氯及其化合物會隨著魚類海產等留在食物鏈中,
    最終有可能將毒性帶回給人類,可引致生殖系統、
    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的錯亂。

    氯氣也是破壞臭氧層的元兇之一,
    漂白水亦會將污水處理用來殺菌的有益細菌也殺掉,
    最終使污水處理失效。

    .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